天上的街市诗中把天上街市想象描绘得这样美好、恬静,表现了什么

天上的街市诗中把天上街市想象描绘得这样美好、恬静,表现了什么,第1张

1、思考:诗歌中的“牛郎织女”与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有何不同?

明确:

天河在民间故事中是王母娘娘用来阻隔牛郎和织女,使他们无法渡过的一条又深又宽的大河;在诗中,天河却是浅浅的,而且不甚宽广,很容易渡过。(诗人的想象是合理的。他是依据星象来想象的,因为淡淡的银河,看上去浅浅的,不很宽广。)

在民间故事中,王母娘娘只允许牛郎和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诗中却没有这种限制,他们不但可以自由来往,而且可以在天街闲游。

这首诗中描述的牛郎织女的生活:富足、自由、幸福。

“美丽”街市、“陈列”(物品的繁多)“珍奇”物品→富足;

“来往”、“闲游”(“闲游”一词能否和“来往”一词互换?——“来往”指牛郎织女骑着牛儿蹬过浅浅的天河去见织女,而在天街上悠闲地游逛,只能说是“闲游”)→自由;

“那朵流星”→幸福。(“朵”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牛郎织女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由现实展开想象到由想象回到现实形成照应,诗的结构更加完美。

想象(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和骑牛儿来往、在天街闲游的牛郎织女。

想象: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思考:诗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想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形成对比: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用天上的美好、光明,反衬人间的丑恶、黑暗;用天上的恬静、富饶,反衬出人间的污浊、贫穷;用天上的自由、幸福,反衬出人间的冷酷、痛苦。

在诗人那个时代,这样的幸福生活只是一个期待实现的梦想,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的不满和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历史剧有《屈原》、《虎符》、《蔡文姬》等。

背景: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志士仁人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五四”运动高潮一过,中国又陷入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之中。此时,诗人郭沫若从日本(学医)回国,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现实,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因此,1921年10月24日,诗人写下这一首《天上的街市》(收入诗集《星空》),充满了对理想世界迫切向往的真挚情意和坚定的信心。

3、思考:在黑暗中的人们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的向往是强烈的,从诗中的那些用词中可以看出来?

明确: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定然是不甚宽广”、“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定然在天街闲游”,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来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4、思考:郭沫若说过:“诗的职责全在抒情”,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要抒发某种特殊的情感,必须借助生活中某种特定的景物作为依附,在诗里诗人借助了哪些景物?

明确:

联想: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相似点:星星点点,时隐时现)。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比喻成“街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循环复沓的美。

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朗读指导:

(1)朗读时节奏不宜太强,声音不宜太大,速度不要太快,要轻松、柔和、舒缓。

(2)要注意节奏的划分和重音的强调。节奏一般按语意段来划分,需要重点突出强调的地方,则读重音。

(3)朗读时要读出这诗的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韵味。

远远的 / 街灯 / 明了,

好像是 / 闪着 / 无数的 / 明星(xīng)。

天上的 / 明星 / 现了,

好像是 / 点着 / 无数的 / 街灯(dēng)。

我想 / 那缥缈的 / 空中,

定然有 / 美丽的 / 街市(shì)。

街市上 / 陈列的 / 一些 / 物品,

定然是 / 世上 / 没有的 / 珍奇(qí)。

你看, / 那浅浅的 / 天河,

定然是 / 不甚 / 宽广(guǎng)。

那 / 隔着河的 / 牛郎 / 织女,

定能够 / 骑着牛儿 / 来往(wǎng)。

我想 / 他们 / 此刻,

定然 / 在 / 天街 / 闲游(yóu)。

不信, / 请看 / 那朵流星,

是他们 / 提着灯笼 / 在走(zǒu)。

(“不甚”重读,强调天河的浅,“牛郎”、“织女”、“来往” 、“闲游”、“灯笼”重读,突出他们的幸福生活,“流星”是作者想象的始发点,所以这些词语都要重读。)

小结:

本诗通过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展开的过程是:街灯=明星一街市—物品—人(牛郎织女)一生活。

附:《静夜》

月光 / 淡淡,

笼罩着 / 村外的 / 松林。

白云 / 团团,

漏出了 / 几点 / 疏星。

天河 / 何处?

远远的 / 海雾 / 模糊。

怕会有 / 鲛人在岸,

对月 / 流珠?

提示: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感情基调与《天的街市》差不多,诗中也运用了想象,要注意的是诗人在1920年前后由于在日本留学,经常往返于祖国和日本之间,常有思念国家和亲人的情绪。

5、思考:哪些实写?哪些虚写?突出了夜晚怎样的特点?

明确:

实写:月光、松林、白云、疏星;虚写: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第一节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第二节写虚,想象天河岸边鲛人对月流珠的情形。突出夜晚的“静”。

“鲛人”:不仅指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也可以指诗人自身。作者想起这个凄美、哀婉的神话传说,联系到自己当时的处境,不禁流下眼泪。表达作者淡淡的哀伤、无奈、惆怅的心情,也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忧心。

6、思考: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

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象的基础,第二节的想象是对写景的提升和点睛。若没有写景,想象就显得突兀;若没有想象,第一节的景便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生气。

7、思考:此诗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明确:

这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象和联想。(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象的。)

《天上的街市》:对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静夜》:对时代的失望和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及淡淡的哀伤。

思考:《迢迢牵牛星》与《天上的街市》都是写牛郎织女,两者有何不同?

明确:

《迢迢牵牛星》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的悲情,写进了天下多少痴情男女的离恨与相思,表达了对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同情。

《天上的街市》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光明、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相似性,客观存在)

想象: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存在——不存在)

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两者有相似的地方,还必须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想象是由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甲事物是存在的,乙事物是不存在的。

附:《月迹》贾平凹

写中秋夜几个孩子在庭中喝甜酒,奶奶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呢!” 下面有这样一段:

我们都必须看看那酒杯,果真里面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地,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庭就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赏析:

月亮浮在酒中,酒喝下肚,那么月亮不是也喝下去了吗?于是月亮就在每一个人心里了,想象天真,奇特而富有情趣。

《梦天》唐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 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鸟。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

老兔寒蟾:指月亮。鸾佩:指仙女。黄尘清水:意为沧海桑田。齐州:指中国。

赏析: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梦中上天,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里,你来我往过着宁静的生活,而下望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诗歌寄予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了冷眼现实的态度

1 关于月亮的诗句愁

关于月亮的诗句愁 1关于月亮的忧愁诗句

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2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3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清诗纪事》

2关于月亮的写愁的诗句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7《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20、《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2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23、《生查子》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24、《调笑令》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25、《菩萨蛮》唐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26、《相见欢》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27、《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8、《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9、《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30、《天仙子》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

3描写月亮的诗句愁绪

1、李白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2、李白唐《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译文: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

3、李白唐《秋浦歌》,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译文:这是一首写愁的诗。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得象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4、孟浩然 唐《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以月亮为意象写愁的诗句,要30句,要快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

3●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4●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5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6●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

7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 扶桑 ;其扬晖也,晃若九阳出 阳谷 。”

8 晋 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邱以视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9 唐 张乔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10 唐 寒山 《诗》之二八一:“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11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1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1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1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1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1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1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1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2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2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2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2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2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2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2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2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2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2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3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3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3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3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3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3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3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5以月亮为意象写愁的诗句,要30句,要快

在古诗中,一些字眼是含着固定的意象的,“月”便是如此。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白居易的千古名篇《琵琶行》里面的“秋月”描写不同凡响。

诗歌中共有五次写到“月”。开篇诗歌就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句来渲染饯别的悲惨。

在枫叶飘飞、荻花凋零、凉风瑟瑟的深秋时节,作者和朋友饮酒作别。月色朦胧,醉意朦胧,一轮昏黄的月亮浸泡在江水里,仿佛是泪眼,又像月会随水流去。

这里的月,起到渲染烘托诗人感情的作用,而且还为下文写“忽闻水上琵琶声”的惊喜埋下伏笔。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使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陶醉。一曲琵琶声息之后,人们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里,声已息而意未尽,甚至连水面都无波痕,皎洁的秋月烘托了四周的寂静,表达了听众如痴如醉的情感。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秋月春风”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浓缩了琵琶女卖唱人生。

感慨幸福人生的短暂,写人的老去、失宠,衬托寂寞与孤独。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写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后的生活场景,用月来衬托人的孤独、凄苦。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作者听了琵琶女的苦诉之后,因同病相怜而自叙身世。这两句诗实际是白居易悲惨孤独苦闷生活的真实写照。

由于白居易屡受排挤,被贬官异地,人生旅途上无丝毫快乐可言,再加上忧国忧民,心情自然沉重,怎么还有闲情雅意来沐浴春光,观赏明月呢?美好的场景,孤独的场面,反衬人的寂寞。 古诗中的“月”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传递。

比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三、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

在古诗中,月是有情绪的,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诗句表现了哀愁的心绪。

唐诗中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还有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笔法空灵,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四、展示广阔情怀。

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及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咏月的佳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能诵。

唐人的边塞诗,创造了一种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雄浑苍茫,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开朗壮阔,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浩渺闲雅,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心忧患,都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 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表现空间之美。 古人何以对“月”情有独钟。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正所谓“天涯共此时”。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喜欢借月托情。

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有感叹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有排解怀才不遇、慨叹宦海沉浮的;更有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参考资料:

6十句关于月亮的诗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译文: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4、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出自宋代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译文: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自唐代杜甫的《旅夜书怀》

译文: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译文: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7、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出自宋代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译文: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

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唐代李白的《关山月》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10、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出自唐代李白的《长相思·其二》

译文: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7描写月亮的诗句愁绪

1、李白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2、李白唐《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译文: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3、李白唐《秋浦歌》,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译文:这是一首写愁的诗。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

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得象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4、孟浩然 唐《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8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全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浮士德1999

描写月亮的诗句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____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___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李商隐《锦瑟》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0、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长相思·其二》1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1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1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____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___王维《山居秋暝》15、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____唐寅《把酒对月歌》16、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____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1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____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19、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___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饰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 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此词表现了作者对花事和春光的爱惜以及女性特有的关切和敏感。浓睡醒来,宿醉未消,就担心地询问经过一宵风雨,窗前的海棠花怎样了。卷帘人不 免粗心,告慰说,幸好,无恙。得凭着敏感的心灵,她已感到经雨之后必然绿 叶丰润而红花憔悴了。全词仅三十三字,却巧妙地设置了同卷帘人的问答;问 者情多,答者意淡,因而逼出“知否,知否”二句,写得灵活而多情致。词中造语工巧,“雨疏”、“风骤”、“浓睡”、“残酒”,都是当句对;“绿肥柳瘦”句中, 以绿代叶、 以红代花,虽为过去诗词中所常见(如唐僧齐己诗“红残绿满海棠枝”),但把“红”同“瘦”联在一起,以“瘦”字状海棠的由繁丽而憔悴零落,显得凄婉,炼字亦精,在修辞上有所创新。唐韩偓《懒起》诗:“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李清照此词或许胎息于韩诗,但结句以对话出之,委曲精工,更胜韩作。因此,《梦园诗选》说此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 自是圣于词者”。又,宋人爱海棠, 陆游曾有“为爱名花抵死狂”、“海棠已过不成春”(《花时遍游诸家园》)等句。李清照以海棠入词,并对它至为关切,当非偶然。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用寥寥数语,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活泼、平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

  诗文: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对联: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成语: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居月诸

  日就月将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清风明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

  风清月朗

  嘲风弄月

  风花雪月

  日削月朘

  日就月将

  闭月羞花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居月诸

  得月较先

  近水楼台先得月

  月怀一鸡

  吟风咏月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日居月诸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

  风清月朗

  文德桥上半边月

  兰荷碧月

  月下老人

  月悬碧空

  月落乌啼

  月影婆娑

  月移花影

  月笼轻纱

  月色迷离

  月出东山

  月圆花好

  月夕花朝

  月出星隐

  月上柳梢

  日月合壁

  明月高照

  星月交辉

  秋月惨白

  星月皎洁

  冷月凄风

  日月参辰

  闭月羞花

  满月生辉

  新月如钩

  六月飞霜

  日东月西

  日升月恒

  猴年马月

  成年累月

  众星捧月

  长年累月

  烘云托月

  春花秋月

  海底捞月

  蹉跎岁月

  吴牛喘月

  嫦娥奔月

  穷年累月

  经年累月

  披星戴月

  冰壶秋月

  成年累月

  月露风云

  月旦春秋

  月白风清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居月诸

  日就月将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清风明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

  风清月朗

  嘲风弄月

  日削月朘

  闭月羞花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居月诸

  得月较先

  近水楼台先得月

  月怀一鸡

  吟风咏月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日居月诸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

  风清月朗

  文德桥上半边月

  兰荷碧月

  月下老人

  月悬碧空

  月落乌啼

  月影婆娑

  月移花影

  月笼轻纱

  月色迷离

  月出东山

  月圆花好

  月夕花朝

  月出星隐

  月上柳梢

  日月合壁

  明月高照

  星月交辉

  秋月惨白

  星月皎洁

  冷月凄风

  日月参辰

  闭月羞花

  满月生辉

  新月如钩

  六月飞霜

  日东月西

  日升月恒

  猴年马月

  成年累月

  众星捧月

  长年累月

  烘云托月

  春花秋月

  海底捞月

  蹉跎岁月

  吴牛喘月

  嫦娥奔月

  穷年累月

  经年累月

  披星戴月

  冰壶秋月

  4清风明月

  美称:

  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玉蟾——方干《中秋月》:“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玉轮——李贺《梦天》:“玉轮扎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 。”

  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顾搜——李白《上乐云》:“阳鸟未出谷,顾搜半藏身。”

  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桂魄 ——苏轼《念双桥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桂宫: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冰轮: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陆游《月下作》:“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 。”

  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素娥——《幼学琼林》:“素娥即月之好。”

  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帐幕遮银阙。”

  谜语:

  1、 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字)

  答案:明

  2、 三四五,象把弓, 十五十六正威风, 人人说我三十寿, 二十八、九便送终。(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3、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4、 一个蓝蓝盘,两个圆圆饼, 一个火火热,一个冰冰冷。(打两种天体)

  答案:太阳、月亮

  5、 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 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 (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6、 同走同走同向前,相随相伴紧相连, 面对太阳随身后,背朝月亮站身前, 坏┳呓�诎荡Γ�Ш敉蚝舨宦睹妗nbsp;(打一自然现象)

  答案:影子

  7、 打开半个月亮,收到兜里可装, 来时荷花初放,去时菊花天黄。

  答案:折扇

  8、 走了太阳,来了月亮(四字影院用语)

  答案:轮流上映

  9、 半个月亮

  答案:胖

  10、 百年前的月亮

  答案:胡

  11、 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

  答案:朝

  传说:

  中秋节是中国节庆中第二个最重要的节日,在中国已有逾千年的历史,其传说亦饶有趣味,值得在此再说一遍。

  在众多美丽的传说中,其中一个是唐明皇游月宫。明皇热爱月亮,其热炽的程度使他渴望到月宫一游,其侍从太傅,智者天奥净,陪同明皇在桂树下开始月宫之游。他向明皇说:「陛下,这只拐杖会带领我们到月亮去,请陛下不要张开眼睛,我会把拐杖掷向天空。」抵达月宫后,先见一度象牙阶,阶上一片明亮,他们看见月宫的主人嫦娥,她的丈夫后羿是天宫卫士,他因将天上九个太阳射下来而闻名,并因而获赏不死药,但吃下不死药的却是其妻嫦娥,她因此获长生并飞往月亮。永远美丽的嫦娥,指着隔邻的小丘,那里玉兔正在捣药,是能医百病的仙丹灵药,至于那只桂木拐杖,就竖立在月宫长满菁苔的地上,传说它还开始生枝、长叶、开花……

  按阴历计算,中秋是八月十五那天,全年月亮最光的日子。谁望着月亮,便会看到玉桂树旁是不死的嫦娥,还有玉兔的背影,它在研钵前捣着那能医百病的妙药仙丹。假如看不到的话,请闭上眼睛,那么我们想看到的便会出现在想象的明镜中。

  音乐:

  (歌词)

  十五的月亮的歌词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

  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

  我在边疆站岗值班

  啊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

  军功章呵,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孝敬父母任劳任怨;

  我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

  你肩负着全家的重任,

  你在保卫国家安全

  啊!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

  万家团圆,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

  啊!啊!

  也是你的心愿

  月亮

  歌手:老狼

  词曲:高晓松

  一直到星星闭上眼睛

  一直到黑夜哄睡了爱情

  一直到秋天欲说又远行

  一直到忽然间你惊醒

  大雨如注风在林梢

  海上舟摇楼上帘招

  你知道他们终于来到

  你是唱挽歌还是祈祷

  有一天孩子们问我

  那本书写的是什么

  我说什么我说什么

  我为什么我为什么

  唱起了歌

  我唱起了歌

  那一天落山风吹过海洋

  那呜咽声仿佛少年泪光

  有多少人会打开窗

  有多少人痴痴地望

  那么蓝的月亮

  那遥远的月亮

  月亮

  月亮船

  歌手:杨钰莹 专辑:月亮船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飘进了我的摇篮

  淡淡清辉滢滢照

  好像妈妈 望着我笑眼弯弯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童年的神秘

  飘进了我的梦乡

  悄悄带走无忧夜

  不知不觉 靠近了青春岸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枕边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心间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枕边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心间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飘进了我的摇篮

  淡淡清辉滢滢照

  好像妈妈 望着我笑眼弯弯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枕边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心间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枕边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一个小小心愿

  停泊在心间

  民俗:

  在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的苗族男女青年中,流传着一种传统的恋爱方式——踩月亮。这里的踩月亮与黔东南的“游方”大同小异。

  踩月亮就是每当清风明月时,小伙子们拿着芦笙或木叶便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来到山坡或高地上,趁着皎洁的月光,吹起动听的芦笙、木叶。优美动听的乐曲呼唤着寨内的姑娘出来赏月,颇有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味道。小伙子的芦笙或木叶吹 过三遍之后,仍不见姑娘的面,就说明姑娘已有对象或不喜欢这位小伙子,小伙子也不必再吹,若在吹则被认为不礼貌。

  乐曲如呼唤来的姑娘,二人可通过对歌交谈。次数多了,就产生了感情。感情通过对歌来诉说,爱慕之情通过歌来倾吐。等到二人情意相通时,也就是有了感情基础,可互赠礼物表示定情。一般地说,小伙子送给姑娘的礼物是木梳、口弦或银器之类,姑娘回赠的是自己亲手织绣的花布带等。

  这种恋爱方式是在月光下进行的饿,故叫踩月亮。

有哪些古诗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被称为诗仙享年61岁

经典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但见泪痕溼,不知心恨谁? 《怨情》

白居易

(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諡号“文” 享年74岁。

经典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元稹

(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

经典诗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三首》

杜甫

(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自号少陵野老

被称为诗圣享年58岁。

经典诗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今夜州月夜,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溼,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

苏轼

苏东坡像

(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

经典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之涣

(688─742),字季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孟浩然

(689~740) , 汉族。本名浩,字浩然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王昌龄

(690-756)字少伯,汉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维

(701-761),字摩诘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岑参

(约715—770)唐代诗人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柳宗元

(773—819),字子厚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

贾岛

(779~843) 唐代诗人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

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杜牧

(公元803-约852年)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李商隐

(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之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之一

欧阳修

(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諡号文忠

著有《蝶恋花》。

杨万里

(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陆游

(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唐婉

字蕙仙,生卒年月不详。陆游之表妹,曾为陆游之妻,一代才女。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辛弃疾

(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

李清照

(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

李贺

(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溼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菸,一泓海水杯中泻。----《梦天》

龚自珍

(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援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古诗 有哪些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巨集浑,笔势豪放

柳宗元的属于古体诗中的七言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 五言、 七言等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古诗名句分类一、善于写作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示子聿》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钜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记忆体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2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27.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古诗名句分类四:学问成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幷州》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别董大二首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2、除夜作

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燕歌行

唐代: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4、塞上听吹笛

唐代: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5、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代: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6、哭单父梁九少府

唐代:高适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

畴昔贪灵奇,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契阔多离别,绸缪到生死。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嵯峨,斯人已冥冥。

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常自哂。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7、蓟中作

唐代: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8、听张立本女吟

唐代: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9、塞上听吹笛

唐代: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10、营州歌

唐代: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这首诗不但洒脱而且寒气凌然,当真是佳作。甚至有人说,要是不是只活了27岁就病逝,李贺最后的成或许不会比李白低,毕竟他能写李白所不能写。唐代诗坛有三李,扛下了诗坛的半壁江山,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还有一个情诗天才李商隐。这三人中,李商隐与前两位诗风不同,成不了竞争关系,但李白和李贺的势均力敌却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说法,似乎给二人定了性,李白是仙气飘飘的仙才,李贺是诗坛唯一的鬼才,二人之间似乎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但李白就真的没有输过给过李贺吗?非也。当年李白写了一首咏马诗名为《白马篇》,诗仙洋洋洒洒写了100字;而李贺的经典咏马诗《马诗》却只有短短20个字,却被认为是打败了李白,成为了马诗之最。

后一句“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则是月光如水下,诗人在满是桂花香气的小路上,遇见了天上的仙子们。至此诗人完成了对月宫之景的描写,可谓层层递进,异常绝美。诗名为梦天,诗的内容也是从天上写到地上,浪漫得不行。首联是在梦中上天看到的情形,月宫里的老兔正在伤心,它在为天色悲伤,月色穿过云层,白云如墙壁般被照得惨白一片。

最妙的是后两句,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诗人的立足点在天上,所以视野自然是极大的,有着目空一世的豪情。“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是诗人俯瞰三山后,得出的沧海桑田之感。

文坛有不少吊古伤怀之作,有些也是苍凉雄壮,但都不如这一句浑然天成,特别是“千年如走马”将岁月匆匆写得如行云流水,令人叫绝。以上就是对李贺的一首《梦天》,为何有人评价说“乃李白所不及”的解释,希望可以帮到你。

1 关于梦魇的文言文,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译文: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黄粱梦》 出自《枕中记》:原文: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於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於是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孙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译文:唐朝时期,一个书生姓卢,字萃之,别人称之为卢生 一年,他上京赶考,途中在邯郸的旅馆里投宿,遇到了一个叫吕翁的道士,并向他感慨人生的穷困潦倒吕翁听后,从衣囊中取出一个枕头给卢生,说:“你晚上睡觉时就枕着这个枕头,保你做梦称心如意” 这时已晚,店主人开始煮黄米饭卢生便按着道士的说法开始睡觉,他很快睡着了在睡梦中,他回到家中,几个月后,还娶了一个清河的崔氏女子为妻,妻子十分漂亮,钱也多了起来卢生感到十分喜悦不久他又中了进士,多次层层提拔,做了节度使,大破戎虏之兵,又提升为宰相做了十余年他先后生了5个儿子,个个都做了官,取得了功名,后又有了十几个孙子,成为天下一大家族,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到了80多岁时,他得了重病,十分痛苦,眼看就要死了,突然惊醒,才知是一场梦 这时,店主煮的黄米饭还未熟卢生感到十分奇怪地说:“这难道是场梦?”吕翁听了便说:“人生的归向,不也是这样吗?” 经过这次黄粱一梦,卢生大彻大悟,再不去想进京赶考了,反而进入深山修道去了《续黄粱》 出自《聊斋志异》原文:福建曾孝廉,捷南宫时,与二三同年,遨游郭外闻毗卢禅院寓一星者,往诣问卜入揖而坐星者见其意气扬扬,稍佞谀之曾摇箑微笑,便问:“有蟒玉分否?”星者曰:“二十年太平宰相”曾大悦,气益高 值小雨,乃与游侣避雨僧舍舍中一老僧,深目高鼻,坐蒲团上,淹蹇不为礼众一举手,登榻自话,群以宰相相贺曾心气殊高,便指同游曰:“某为宰相时,推张年丈作南抚,家中表为参、游,我家老苍头亦得小千把,余愿足矣”一座大笑 俄闻门外雨益倾注,曾倦伏榻间忽见有二中使,赍天子手诏,召曾太师决国计曾得意荣宠,亦乌知其非有也,疾趋入朝天子前席,温语良久,命三品以下,听其黜陟,不必奏闻即赐蟒服一袭,玉带一围,名马二匹曾被服稽拜以出入家,则非旧所居第,绘栋雕榱,穷极壮丽,自亦不解何以遽至于此然拈须微呼,则应诺雷动俄而公卿赠海物,伛偻足恭者叠出其门六卿来,倒屣而迎;侍郎辈,揖与语;下此者,颔之而已晋抚馈女乐十人,皆是好女子,其尤者为袅袅,为仙仙,二人尤蒙宠顾科头休沐,日事声歌一日,念微时尝得邑绅王子良周济,我今置身青云,渠尚磋跎仕路,何不一引手?早旦一疏,荐为谏议,即奉谕旨,立行擢用又念郭太仆曾睚眦我,即传吕给谏及侍御陈昌等,授以意旨;越日,弹章交至,奉旨削职以去恩怨了了,颇快心意偶出郊衢,醉人适触卤簿,即遣人缚付京尹,立毙杖下接第连阡者,皆畏势献沃产,自此富可埒国无何而袅袅、仙仙,以次殂谢,朝夕遐想,忽忆曩年见东家女绝美,每思购充媵御,辄以绵薄违宿愿,今日幸可适志乃使干仆数辈,强纳资于其家俄顷藤舆舁至,则较之昔望见时尤艳绝也自顾生平,于愿斯足 又逾年,朝士窃窃,似有腹非之者,然揣其意,各为立仗马,曾亦高情盛气,不以置怀有龙图学士包拯上疏,其略曰:“窃以曾某,原一饮赌无赖,市井小人一言之合,荣膺圣眷,父紫儿朱,恩宠为极不思捐躯摩顶,以报万一,反恣胸臆,擅作威福可死之罪,擢发难数!朝廷名器,居为奇货,量缺肥瘠,为价重轻因而公卿将士,尽奔走于门下,估计夤缘,俨如负贩,仰息望尘,不可算数或有杰士贤臣,不肯阿附,轻则置之闲散重则褫以编氓甚且一臂不袒,辄许鹿马之奸;片语方干,远窜豺狼之地朝士为之寒心,朝廷因而孤立又且平民膏腴,任肆蚕食;良家女子,强委禽妆沴气冤氛,暗无天日!奴仆一到,则守、令承颜;书函一投,则司、院枉法或有厮养之儿,瓜葛之亲,出则乘传,风行雷动地方之供给稍迟,马上之鞭挞立至荼毒人民,奴隶官府,扈从所临,野无青草而某方炎炎赫赫,怙宠无悔召对方承于阙下,萋菲辄进于君前;委蛇才退于自公,声歌已起于后苑声色狗马,昼夜荒*;国计民生,罔存念虑世上宁有此宰相乎!内外骇讹,。

2 梵天寺夜游文言文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照在门上(注:很多地方翻译这句都翻译为“月光从窗 进来”,其实是错的,这里“户”指门口,与《木兰诗》中“木兰当户织”中的“户”意思相同),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0 0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记承天寺夜游(5张)这里译为脱。

欲:想要。

月色;月光

入;进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到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表推测。(语文版课文课下注释为表推测,但无详细解释,或有人将其解释为大概)(原因推测或结果推测,原来是,原因是)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清闲。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

谢谢采纳哦~

3 文言文殷不害翻译

殷不害----孝悌忠信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也。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家世俭约,居甚贫窭,事老母,养小弟,勤剧无所不至,士大夫以笃行称之。年十七,仕梁廷尉平。不害长于政事,兼饰以儒术,名法有轻重不便者,则上书言之,多见纳用。梁武帝尝谓庾肩吾曰:“卿是文学之士,吏事非卿所长,何不使殷不害来邪?”其见知如此。侯景之乱,不害从简文入台。及台城陷,简文在中书省,景带甲将兵入朝陛见,过谒简文。景兵士皆羌、胡杂种,冲突左右,甚不逊,侍卫者莫不惊恐辟易,唯不害与中庶子徐摛侍侧不动。及简文为景所幽,遣人请不害与居处,景许之,不害供侍益谨。简文夜梦吞一块土,意甚不悦,以告不害,不害曰:“昔晋文公出奔,野人遗之块,卒反晋国,陛下此梦,事符是乎?”简文曰:“若天有征,冀斯言不妄。”梁元帝立,以不害为中书郎,兼廷尉卿,因将家属西上。江陵之陷也,不害先于别处督战,失母所在。于时甚寒,冰雪交下,老弱冻死者填满沟堑。不害行哭道路,远近寻求,无所不至,遇见死人沟水中,即投身而下,扶捧阅视,举体冻湿,水浆不入口,号泣不辍声,如是者七日,始得母尸。不害凭尸而哭,每举音则气绝,行路无不为之流涕。即于江陵权殡,与王裒、庾信俱入长安,自是蔬食布衣,枯槁骨立,见者莫不哀之。

(选自《陈书·殷不害传》)

你可是试着像第一句那样断句,就可以把文章读通的。

难懂的词义画上记号。读完文章,将不懂得词字用古汉语字典查出。一般古代汉语的意义是相通的,这样无论什么文章都可看懂。不说全通一知半解是可以的。应付高考应该没问题。

参考译文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县人。极有孝心,在办父亲的丧事时,礼节甚恭,因此从小就很知名。他家世代崇尚节俭,平时家里很穷困,侍奉老母亲,抚养小弟弟,勤劳辛苦无所不至,士大夫都称赞他行为惇厚。十七岁那年,做了廷尉属官。殷不害长于处理政事,兼治儒家学术,名分和法治有轻重不便利之处,就上书指出,很多都被皇上采用。梁武帝曾对庾肩吾说:“你是有文才的人,做官处理政事不是你的长处,为何不让殷不害来呢?”他被皇上了解到如此地步。侯景叛乱,殷不害随简文帝进宫城。到了宫城陷落,简文帝住在中书省,侯景带领穿着铠甲的士兵入朝谒见天子,经过简文帝住处顺路进见他。侯景的士兵都是羌、胡等杂族人,在简文帝身边争执互斗,一点也不恭顺,侍卫无不害怕被惊退,只有殷不害与中庶子徐摛陪在旁边不动。到简文帝被侯景囚禁,派人请求殷不害同他居住,侯景答应了,殷不害侍奉更加恭敬。简文帝晚上梦见吞了一块土,心里很不高兴,把它告诉殷不害,殷不害说:“从前晋文公重耳出奔,一个平民送给他土块,最终返回晋国夺得君位,皇上此梦,征兆正合于此!”简文帝说:“若上天有预兆,希望你的话不是谎言。”梁元帝即位,让殷不害做中书郎,兼任廷尉卿,于是带家属西上。江陵沦陷时,殷不害就先到别处去督战了,母亲所在的地方失守了。当时很寒冷,冰雪交加,老弱冻死的填满水渠壕沟。殷不害哭着走在路上,远远近近到处都找遍了,遇见沟渠中有死人,就跳进水中,扶着尸体察看,全身都打湿冻僵,饭食不沾口,高声哭泣不停,这样经过七天,才找到母亲的尸体。殷不害靠在母亲尸体上痛哭,每当说话就憋不过气来,路人见了没有不为之流泪的。就在江陵暂且安葬了母亲,与王裒、庾信一起到长安,从此吃粗食穿布衣,面色憔悴极度消瘦,看见他的人没有不伤心的。

4 宋史魏野传文言文

《宋史》魏野传——文言文

魏野,字仲先,陕州陕人也。世为农。母尝梦引袂于月中承兔得之,因有娠,遂生野。及长,嗜吟咏,不求闻达。居州之东郊,手植竹树,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凿土袤丈,曰乐天洞,前为草堂,弹琴其中,好事者多载酒肴从之游,啸咏终日。前后郡守,虽武臣旧相,皆所礼遇,或亲造谒。赵昌言性尤倨傲,特署宾次,戒阍吏野至即报。野不喜巾帻,无贵贱,皆纱帽白衣以见,出则跨白驴。过客居士往来留题命话,累宿而去。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所有《草堂集》十卷,大中祥符初契丹使至,尝言本国得其上帙,愿求全部,诏与之。

祀汾阴岁,与李渎并被荐,遣陕令王希招之,野上言曰:“陛下告成天地,延聘岩薮,臣实愚戆,资性慵拙,幸逢圣世,获安故里,早乐吟咏,实匪 ,岂意天慈,曲垂搜引。但以尝婴心疾,尤疏礼节,麋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仰奉清燕。望回过听,许令愚守,则畎亩之间,永荷帝力。”诏州县长吏常加存抚,又遣使图其所居观之。五年四月,复遣内侍存问。天禧三年十二月,无疾而卒,年六十。州上其状。

四年正月,诏曰:“国家举旌赏之命,以辉丘园,申恤赠之恩,用慰泉壤,所以褒逸民而厚风俗也。故陕州处士魏野,服膺儒素,刻意篇章,顾词格之清新,为士流之推许,而能笃淳古之行,慕肥遁之风。顷属时巡,尝加聘召,恳陈诚志,愿遂《考槃》。及此沦亡,载深嗟悼!兰台清秩,追饰幽扃,厚其赙助之资,宽以复除之命。谅惟优礼,式显令名。魂而有知,歆此殊渥。可特赠秘书省著作郎,赙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县常加存恤,二税外免其差徭。”

渎即野中表兄也。渎卒讣至,野哭之恸,谓其子曰:“吾不可去,去必不至。”第遣其子赴之,裁六日而野亦卒,时甚异焉。

5 文言文《梦入阴司》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晚年所作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有篇文章题为《梦入阴司》。

北村的郑苏仙,一天在梦中到了冥府,看见阎罗王正在审讯被囚的鬼魂。有一位邻村老妇人来到殿前,阎罗王见了,立即改换一副笑脸,拱手相迎,又赐给一杯茶。随后命令下属官吏赶快送她到人间一个好地方去投生。

郑苏仙偷偷问身旁的冥吏:“此农家老妇,有何功德?”

冥吏曰:“这老妇人一生当中从没有损人利己之心。利己之心,即使是贤士大夫,也有人难以避免。然而,追求利己的人必定要损害别人,种种诡诈奸巧行为便从这里发生出来,种种诬陷冤屈事件也从这里制造出来。甚至遗臭万年,流毒四海。这位农村妇女能够自己控制私心,读书讲学的儒生们站在她面前,很多人会面有愧色的。冥王对她格外尊重,这又何必奇怪!”

郑苏仙一向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听了这番话心中一惊,又问:“在农妇到阎罗殿以前,有身穿官服者,昂首挺胸地走进殿来,声称自己生前无论到哪里,从来不拿老百姓的东西,最多只喝一杯水,现在来冥府报到,无愧于鬼神。为何没有受到如老妇般礼遇呢?”

阎罗王微微一笑说:“设立官职是为了治理民众的事情,下至管理驿站、河闸等,都有应该做的事。仅仅认为不要钱就是好官,那么把木偶放在大堂上,它连一杯水也不喝,不更胜过你么?”

郑苏仙又替那位官员辩解说:“某虽无功,亦无罪。”

阎罗王说:“这个人不论干什么都只顾保全自己,某案某案,你为了避免嫌疑而不表态,这不是有负于百姓么?某事某事,你拈轻怕重而不去做,这不是有负于国家么?《舜典》中《三载考绩》是怎么说的?没有功劳就是罪过。”

原来,民间早有谚语“无功便是过”,是说的这回事。

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甩掉包袱、轻装前进。

6 杜牧情致豪迈 文言文翻译

移疾, 天阶夜色凉如水, 惊散了雁群,竹西佳处,字牧之, 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后历任监察御史,秋夕 诗人:杜牧 朝代: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 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他的诗歌情感细致豪迈,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

大和二年进士,宰相杜佑之孙。祖父杜佑,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字牧之。

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 ⑤天阶:露天的石阶。杜牧: 杜牧(803-852), 水多菰米岸莓苔。

④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译诗: 八月秋半的边地,史馆修撰,过春风十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译文: 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没有 他的祖父杜佑,授宏文馆校书郎。擢监察御史。

⑦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轻罗小扇扑流萤。

尽荠麦青青。 分司东都,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

倘若东风不来, ③轻罗:柔软的丝织品。樊川居士。

云外惊飞四散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拾起磨洗一番,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杜牧性格刚强正直并有骨气。

京兆万年人。早 雁 杜 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 须知胡骑纷纷在,在德、顺、宪宗三朝当过宰相。

自胡马窥江去后。哀哀飞向云天外。

梦萦扬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擢进士第, 长门灯暗数声来。 岂逐春风一一回。

复举贤良方正。 ②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杜牧,卧看牵牛织女星。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字牧之,后人称他为小杜,是用来和杜甫区别的。

指出陈述其中的弊病或好处更为深切。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解鞍少驻初程。 胡人拉满了弓弦,不会因为小事面拘谨,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 仙掌月明孤影过, ①银烛:一作红烛。

太和二年, 。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

杜牧(公元803-853年),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 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 三国大局不定,敢于讨论陈述大事,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

爱好文学。以弟顗病弃官。

7 文言文翻译

您好,希望可以帮您:简体字:安禄山之叛也,玄宗忽遽播迁于蜀,百官与诸司多不知之 有陷在贼中者,为禄山所胁从,而黄幡绰同在其数,幡绰亦得 出入左右及收复,贼党就擒,幡绰被拘至行在上素怜其敏 捷,释之有于上前曰:"黄幡绰在贼中,与大逆圆梦,皆顺 其情,而忘陛下积年之恩宠禄山梦见衣袖长,忽至阶下,幡 绰曰:'当垂衣而治之'禄山梦见殿中槅子倒,幡绰曰:' 革故从新'推之多此类也"幡绰曰:"臣实不知陛下大驾 蒙尘赴蜀既陷在贼中,宁不苟悦其心,以脱一时之命今日得 再见天颜,以与大逆圆梦必知其不可也"上曰:"何以知之 "对曰:"逆贼梦衣袖长,是出手不得也;又梦槅子倒者, 是胡不得也以此臣故先知之"上大笑而止 繁体字:安禄山之叛也,玄宗忽遽播迁于蜀,百官与诸司多不知之 有陷在贼中者,为禄山所胁从,而黄幡绰同在其数,幡绰亦得 出入左右及收复,贼党就擒,幡绰被拘至行在上素怜其敏 捷,释之有于上前曰:"黄幡绰在贼中,与大逆圆梦,皆顺 其情,而忘陛下积年之恩宠禄山梦见衣袖长,忽至阶下,幡 绰曰:'当垂衣而治之'禄山梦见殿中槅子倒,幡绰曰:' 革故从新'推之多此类也"幡绰曰:"臣实不知陛下大驾 蒙尘赴蜀既陷在贼中,甯不苟悦其心,以脱一时之命今日得 再见天颜,以与大逆圆梦必知其不可也"上曰:"何以知之 "对曰:"逆贼梦衣袖长,是出手不得也;又梦槅子倒者, 是胡不得也以此臣故先知之"上大笑而止。

英文:The troops and insurgents, hua xuanzong of nested in shu, was moved, and the old use more of don't knowThe thief has sunk in, Paul hill for the XieCong, and yellow pennant is the number with enough, eg pennant also In and out around And recover, thief party quietly, eg pennant limit to walk The meat units its sensitive The, the release Have to e forward to yue: "yellow pennant in a thief, and enough DaNi, all the dream The affection, and fet your majesty JiNian trifles Lu mountain dreamed long sleeves, and to order, the pennant Eg yue: "when hanging clothes and rule 'Paul hill in the house of the dream of Ge son pour, eg pennant yue:' Leather so new 'push more of such also "pennant enough yue:" I don't know your majesty of 30 Dust to shu They are stuck in a thief, rather fastidiously yue its heart, to take off a moment's life to this day Goodbye day yan, and DaNi dream will know it can't also "yue:" know why"To the yue:" inverse thief dream long sleeves, is not also shots; And Ge pour son the dream,Hu also is not This is the prophet princes "laugh stops 日文:安禄山の里侧にも、玄宗突然流离する蜀、百官と诸司が知らないの。ある泥棒にはまった者は、禄山に胁从、黄幡绰共にその数幡绰もない 出入りぐらい。

や回复、贼徒生け捕られる、八幡绰被拘から行にその敏素怜。捷、釈の。

于前にいわく、「黄幡绰は贼で、大逆梦判断、全てに沿って その気持ちを忘れ、陛下积年の恩宠。禄山袖长を梦に见て、突然~阶で、幡 绰曰:'衣が垂れて治の。

'禄山梦见殿中槅子が倒れ、八幡绰曰:' 革故から新しい。'ツイの多なども。

「幡绰曰:」臣実か陛下にお 蒙尘へ蜀。はなく贼で、宁を悦心を脱いで、一时の命をきょう さよなら日颜を必知もその梦と大逆ない。

「上曰:」を知っているのはどうして 「曰本:」逆贼衣袖丈の梦をもない;また梦槅子论点者、梦もない。これからの预言者の「臣に笑ってまで。

火星文:侒禄屾徔頖乜,玄宗惚遽播迁亍蜀,粨悹与诸司誃卟倁徔 冇陥恠贼ф者,ゐ禄屾所脇苁,侕簧幡绰茼恠萁数,幡绰亦嘚 诎兦佐祐岌収复,贼党僦擒,幡绰被拘臸哘恠丄傃怜萁慜 捷,释徔冇亍丄偂曰:"簧幡绰恠贼ф,与 縌圆儚,喈顺 萁情,侕莣陛丅积哖徔恩宠禄屾儚笕衣袖苌,惚臸阶丅,幡 绰曰:①当垂衣侕治徔①禄屾儚笕殿ф槅孒倒,幡绰曰:① 革故苁噺①推徔誃茈类乜"幡绰曰:"宧实卟倁陛丅 驾 濛尘赴蜀溉陥恠贼ф,苎卟苟悦萁吢,苡脱①埘徔掵訡ㄖ嘚 侢笕迗颜,苡与 縌圆儚苾倁萁卟岢乜"丄曰:"何苡倁徔 "対曰:"縌贼儚衣袖苌,媞诎手卟嘚乜②ㄡ儚槅孒倒者, 媞胡卟嘚乜苡茈宧故筅倁徔"丄 笶侕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99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