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马诗的诗意古诗马诗的诗意是什么

古诗马诗的诗意古诗马诗的诗意是什么,第1张

1、诗意: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2、《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马诗》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在燕山大漠,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解析∶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扩展资料∶

《马诗二十三首》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马诗·其五。

《马诗二十三首》作品原文

其一

原文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译文

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

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

其二

原文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译文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其三

原文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译文

忽然想起天子周穆王,浩浩荡荡驾车上玉山。

跟随驺从离开游乐苑,赤骥终能驰骋至天边。

其四

原文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译文

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其六

原文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译文

马挨饥卧倒瘦得骨头参差凸露,粗毛竖起破坏身上漂亮花纹。

颈部的毛如同烧焦一样失掉了朱色, 额上的毛也被麻绳造的笼头磨断了。

其七

原文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译文

西王母东王公的酒将喝过了,他们那里的饭也快要吃完了。

君王倘要及时赴宴,谁可为你拽车辕呢

其八

原文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译文

骏马赤兔没人用,只有吕布能乘骑。

听说矮小果下马,蛮儿都可任驾驭。

其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译文

养龙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复返,如今已经没有人培养重用英贤。

寒夜里的霜雪把马棚压得坍塌,西风中骏马的脊骨已经被折断。

其十

原文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译文

艄公发动船桨正在等待着要渡项羽过乌江,项羽却把神勇乌骓马送给人使它迎风流泪。

它心里说你今天拔剑自刎了,我到何处寻找珍惜我的英雄?

其十一

原文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译文

内廷劣马只是赐给宫人享乐的,就能够被披上刺有麒麟的银鞯。

午间在坂坡上拉盐车的骏马,却突然失足跌倒在风尘之中。

其十二

原文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译文

小马驹的耳朵像斜削竹管开始聚集,身上桃花似的斑斓毛色还没有长成。

将来它要成为冲锋陷阵的好马,到时候不如牵去借给将军骑用。

其十三

原文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译文

戴宝玦的公子是谁家的公子,很早就听说他有侠义的声誉。

此人抛出重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将送给楚襄王这个不识好马的人。

其十四

原文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译文

罩着马鞍的是新的赤色绫罗香袱,马镫上有盘龙图案脚垫雕刻龙鳞。

回头傲视南边路上的行人,谁人敢说我不是春风得意

其十五

原文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译文

马如果不跟随桓公去打猎,怎么能够制服威猛的老虎呢?

良马一旦被明主赏识从草野走出来。就可以指望它像拂云掠电的神骏一般立功。

其十六

原文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译文

唐太宗持唐剑斩隋公,都是骑乘骏马拳毛騧。

拳毛騧啊不要嫌金铠甲沉重,不妨去捉住那阵可恶的旋风。

其十七

原文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译文

用白铁刀细碎地切割青禾苗,从砧上掉下的如同小草细莎。

当世的贵人喜爱温顺的小颈劣马,豪华的金埒不养倔强的长牙良马。

其十八

原文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译文

伯乐走到跟前一看,这是千里马哪,旋毛就长在它腹间!

如今却克扣它的草料,什么时候它才能够腾飞跨越青山?

其十九

原文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译文

佛教寺庙的驮经骏马,原本是从天竺国回来。

光知道保持庄严的相貌,不懂得走马章台讨好人。

其二十

原文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译文

将军系着双重围绕的末端交叉成燕尾的腰带,腰带上佩戴的宝剑好像鱼肠那样而锋利无比。

他要真正能寻找到千里马,先要选取眼中清明如镜着。

其二十一

原文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译文

如今腾黄骏马被暂时拴到一边,美人登彩楼献唱吸引了大人们。

主管备鞭以待而又控制玉勒的官吏,因为什么事情却被贬谪去了高州呢

其二十二

原文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译文

汗血宝马进了汉室王家,该随銮驾奔跑才当其用。

可偏偏让武帝宠信的方士李少君骑去海上闲逛,在老百姓眼中这汗血宝马也不过像青骡子一样。

其二十三

原文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译文

汉武帝喜欢做长生不老的神仙,炼丹砂为黄金只得到几缕紫烟。

他马棚里的马又都是凡胎肉马,不管哪一匹都不能驮他上青天!

这是一组咏马诗,通过对马和与马有关的许多历史故事的咏叹,表现了英杰异士的抱负和愿望,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合观组诗,浑然天成,紧紧围绕着主旋律弹奏;分而观之,每首又各有侧重而自成一体。

参考资料来源∶-马诗

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诗中更吐露出诗人想要报效国家能有施展抱负的广阔空间的渴望,但是这些都是诗人不可能得到的,文字中清冷大气的场面正是诗人心境的写照,同时诗人又写"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更表达了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仅二十字就巧妙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画,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可见李贺的才华

望采纳

谢谢

欢迎追问

诗意: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思想感情:《马诗》表达了作者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之意的思想感情。

《马诗二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这是一组颇有特色的咏物诗,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遥深、构思奇巧、用典灵活等艺术特色。

马诗的主旨是借咏马言志,诉说自己盼望建功立业却不获赏识的苦闷。

1、《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其中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作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此时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

2、李贺,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人。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

3、李贺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在李贺笔下的鬼魂世界中,有苏小小墓上幽冷飘忽的魂魄;有刘彻茂陵前夜闻晓无的马嘶;有南山的漆炬迎人,土旷萤扰;有冷雨中的秋坟鬼唱,恨血千年。

《马诗》原文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另外,《马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以马喻人,来表现诗人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原文如下: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马诗二十三首》。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11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