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看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丁的其他作品:理智与情感、爱玛、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庄园、劝导、奥斯丁的抉择,还推荐:南方与北方、锦绣佳人、苔丝(98版)、绿荫下、简爱、呼啸山庄、女房客、乱世佳人等等http://baikebaiducom/view/5511666htm
李安的《理智与情感》一如他一贯的**风格,突出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
姐姐爱琳娜是理性的代表,她对于所有的一切都处理得很识大体,而妹妹玛丽安则是感性的代表,她坚信爱情是热情如火的。爱德华的到来打开了爱琳娜从未开启过的心门,可是理性的她始终都克制着自己的感情,理性的交谈,理性的微笑,于是,爱德华以为她对他只是友情,加之已有婚约在身,两人被迫分开,没有任何承诺。在搬去巴顿小屋之后,布莱登上校的出现并没有打动玛丽安的芳心,她爱上了风流倜傥的威勒比,体验着她所向往的热情如火的爱情。然而,事情就是这样的阴差阳错,就在威勒比准备求婚的那天,发生了一点意外,他面对身无分文的窘境,终于向现实妥协,弃玛丽安于不顾,迎娶了身价不菲的富家女。
“说变心就变心,哪能算是爱……爱是永不褪色的印记。”曾经的山盟海誓犹在眼前,而斯人不再。玛丽安终于不支病倒。而布莱登上校却自始至终都不曾离开,因为曾经失去,所以懂得珍惜。而玛丽安清醒后的一句“谢谢”,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感性的她终于明白,只有平淡的感情才能够细水长流。而爱琳娜呢,自从搬去巴顿小屋之后,她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与爱德华的重逢,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尤其是露茜的出现。如果说刚开始她还半信半疑的话,那么当露茜拿着那块绣着“ELF”的手帕在那抹眼泪的时候,她完全处在崩溃的边缘。她的心里有着无限的痛苦,却不能言说,还得大度地帮助爱德华和露茜开始新生活。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出现,露茜爱上了爱德华的弟弟罗伯,于是,爱德华恢复了自由之身,当他告诉爱琳娜他没有结婚的消息时,爱琳娜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感情,失态地大哭,她压抑得太久了,都已经麻木了,却在这突如其来的幸福面前展现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故事的结尾是皆大欢喜的,理性的爱琳娜和感性的玛丽安都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只留下威勒比一个人在那里权衡到底是爱情重要还是金钱重要,但无论是什么结果,他都已经做出了选择,既然做了选择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理性还是感性,这是一个问题,幸福的真谛在于就做你自己。独一无二的你一定会收获独一无二的幸福。
爱德华是简**名作理智与情感里姐妹花之埃莉诺。达什伍德的钟意对象,因背负婚约,不得不隐压对埃莉诺的爱情,苦己害人,一本怅然若失恨情账直留到书末方才澄清。我长久以来,把爱德华视作“影子绅士”,他既不如风流倜傥的威洛比疾烈如火,又难比默默坚守的布兰登上校那样相伴左右,温热如茶。统共没几次出场,一大半事迹不过妇孺流言八卦,而且每一回现身都突兀驰来,尴尬退走,徒徒加重沉郁砝码。
我与他很隔膜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实我对这本书本身不够熟。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它,从一开始即硬听下来。念书时给自己加的英文听力餐,一早变了教条款,大概总比不得信手闲翻情味浓郁,只求耳朵巡捕,字字通达,倒完全忽略个中血肉之躯,何况特别飘忽的一位。几个月前忙于K书,夜深难眠,挂上耳机又听一遍,达什伍德家二位**之间醇厚亲情常让我眼热,而爱德华兄,依然被我虚化为睡前背景音。看了**奥斯丁**的遗憾,反而久久咂摸亨利家佣赞扬理智与情感一节,说最体谅爱情的人才写得出,有此禀赋已是上天眷顾,不枉此生了,随后翻箱倒柜竟找不到这本我印象里贴身的小本本,查对单子,发现原来也还在上海,于是只得将就维基百科给的PDF过两页瘾。
不过计算起来,这位缺席男一号之所以朦胧,不赖我单方面责任,简**自己也“难辞其咎”。记得我某晚听至爱德华初次拜访诺兰达什伍德家,差一点就要从床上跳下来。写法间接减省得无以复加,仅止于达什伍德母女、姐妹的深谈,前者赞扬他为人同其姐姐--达什伍德家法律上现任女主人:吝啬势利、薄情冷血的范妮大相径庭;后者讨论他是否才华洋溢、英俊潇洒,姐妹各执一词,妹妹分分钟套得姐姐真心话。至于他如何出现于诺兰老宅,做客期间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并无详细交代。
对照一下,我不能不钦佩十余年前李安执导、爱玛。汤普森编剧的同名**为具象爱德华这个人物所做的尝试。简**把爱德华的戏份推压到达什伍德家被范妮撵走,落户于遥远的巴腾山乡,二**玛丽安情场落马之后。她苦苦盼着情郎威洛比回头,甚至将马背上的爱德华错认作他,视线清晰的瞬间,一腔热情遭遇灭顶寒流,聪明的简**拐宕一笔:那个时候,也唯有爱德华是可以被原谅的,在玛丽安心中,他的到来,以及或可给姐姐的真挚幸福,不啻于为她无力挽留的破裂爱情灌注象征性延续。于是她又哭又笑,笑中含泪,这是非常感人的一个细节。由此自然带入为期一周、爱德华的发言、神情、心境,而此前他的形象,只有侧绘素描。书里面如此布局完全没有问题,倘若搬上银幕,真空的前情,几乎未提供任何可以依据的画面或对白,可以说,就只好担当一具人骨图。
更早一点的影剧版理智与情感,在这个节点上的处理是很机械的,不过把埃莉诺和玛丽安讨论中、爱德华平板无趣故此对阅读毫无建树的朗读方式重复一遍。而李安版,爱德华自一开场就能稳稳扣牢观者心旌。达什伍德伍德太太替缺席的 玛格丽特打圆场,说她不习惯见生人,爱德华就回应,他自己也很害羞的。姐姐范妮强行挪用了一间达什伍德姊妹房间给弟弟,询问他窗外风景可好,岂料他早已换入偏厢客房,转而含蓄称赞房间对面view很好,马厩保养得宜。玛格丽特躲在图书室里,他就与埃莉诺聊地理,把桌底下的学问家引出来。他为玛格丽特扮剑客,听得懂玛丽安的悲怆钢琴,与埃莉诺无话不谈,他有感情过往,几欲倾诉,戛然而止。这十几分钟戏,交由发音磕巴、步履谨慎、略略外八字的休。格兰特处置,他没有我所认识的牛津人那样滔滔,一直以一种迟疑而保留的状态表演,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严谨呼应简**为爱德华贴的标签:不善辞令、矜持拘束、诚挚体谅、有闲云野鹤之意,羁绊于母系冀望中。
断续看这部**也颇有几次,每到爱德华初出场,和之后因达不到玛丽安要求的 朗读而抹眼搓鼻一段,总会哈哈笑出声,暗叹幸甚,简**尚有爱玛。汤普森及李安这样熟悉她的浅荡喜感的出色知己。
加血加肉的戏码延续到故事重心移位到伦敦。爱德华上门拜访达什伍德姐妹,一进门又撞见与他曾私定终身的露西。斯蒂尔**。简**形容他的错愕,扭头就走的念头和单刀赴会的莽撞一样强烈。若非考虑到旧爱新欢集齐,确实是个exceed ingly foolish场面,我听到这里,不猛力便按不下笑意的。书中又掺和了不明就里穷搅局的玛丽安,以爱德华坐立不安、草草告别为句点,讨人厌的露西则一定要挨到他离开了再退场。李安版此处顺势一拧,编派爱德华推说要回去范妮那里,露西即跳起来问可不可以请他护送,她也碰巧要去问安。诸人各怀心思、眼神微妙互相拉锯,休。格兰特看样子哑巴黄连,恨不能一头撞死干净。就薄薄一转手,剧情骤然升级,显见编剧功力,又格外强调爱德华之命里煞星,有苦难言。
07BBC版理智与感情情感语录时限上比李安版充沛得多,爱德华的戏份可以从容照搬原著,原著白描的地方,则很明显推敲过李安版,比如马厩说、灰尘遍布的图书室、爱德华对自己的性格剖析、与达什伍德一家交情、被露西。斯蒂尔胁迫离开等等。我在知晓剧情甚至对话的情形下看**,往往非常挑剔。理智与情感的**改编,却给了我很不一样的感受,尤其当我意识到原著本身的扼要部分有可能招致空白图像时。因此我总有一点温暖,在这样多跟风、以为换几套长袍编几顶发式便可号称简**经典剧目之中,到底还是有精雕细琢的良品,有真正原意帮她焕彩的简迷班底。
我对爱德华的一点认识,大抵也得益于这期老制作。当然,故事还得具备时代性,书里的求婚环节,埃莉诺喜极而泣,飞奔出门,愣愣爱德华缓半拍才会意直追,此后他由激烈到踏实的情绪转变,简**又曲笔绕过。**不可以这样慢调绅士,哭完了就得抓紧告白,李安版如此,07版也如此。这也是包括我在内许多简**读者泪腺莹润的段落,在我,耳朵同目力传递一般讯号,直抵水渠。
不过现在,为埃莉诺欣喜倒在其次,我更容易心疼她背后的简**,芳华正茂写得如此干净清爽故事,一直待到三十好几才小范围发表。她对一切的隐忍,更加久长,为什么连一个憨憨木木、正直如朗月清风的爱德华都未曾出现在她明净的目光里,不能由她缓释心情后,微笑问候一句,你好吗,爱德华?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是简·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为《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亲看后很感动,特意拿给汤玛·卡士德尔,请他出版,但对方一口回绝,使得他们十分失望。后来,她重写了《最初的印象》 并改名为“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plot summary) 小乡绅贝内特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贝内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 新来的邻居宾利(Bingley)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立即成了贝内特太太追猎的目标。在一次舞会上,宾利对贝内特家的大女儿简(Jane)一见钟情,贝内特太太为此欣喜若狂。 参加舞会的还有宾利的好友达西(Darcy)。他仪表堂堂,非常富有,收入是宾利的数倍,许多姑娘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但他非常骄傲,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包括简的妹妹伊丽莎白(Elizabeth)。达西(Darcy)对宾利说,她(伊丽莎白)长的可以“容忍”,但还没到能引起他兴趣的程度)。伊丽莎白自尊心很强,决定不去理睬这个傲慢的家伙。可是不久,达西对她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了好感,在另一次舞会上主动请她同舞,伊丽莎白同意了和达西跳了一支舞,达西由此而逐渐对伊丽莎白改变了看法。 宾利的妹妹卡罗琳(Caroline)一心嫁给达西,而达西对她十分冷漠。她发现达西对伊丽莎白有好感后,怒火中烧,决意从中阻挠。达西虽然欣赏伊丽莎白,但却无法忍受她的母亲以及妹妹们粗俗、无礼的举止,担心简只是看上了宾利的收入和家产,并非是钟情于宾利,便劝说宾利放弃娶简。在妹妹和好友达西的劝说下,宾利不辞而别,去了伦敦,但简对他还是一片深情。 贝内特先生没有儿子,根据当时法律,只有男性可以继承财产,而贝内特家的女儿们仅仅只能得到五千英镑作为嫁妆,因此他的家产将由远亲柯林斯(Collins)继承。柯林斯古板平庸又善于谄媚奉承,依靠权势当上了牧师。他向伊丽莎白求婚,遭拒绝后,马上与她的密友夏洛特(Charlotte)结婚,这也给伊丽莎白带来不少烦恼。 附近小镇的民团联队里有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威克姆(Wickham),人人都夸他,伊丽莎白也对他产生了好感。一天,他对伊丽莎白说,他父亲是达西家的总管,达西的父亲曾在遗嘱中建议达西给他一笔财产,从而体面地成为一名神职人员(其实是威克姆自己把那笔遗产挥霍殆尽,还企图勾引达西的妹妹乔治亚安娜私奔)。而这笔财产却被达西吞没了。伊丽莎白听后,对达西更加反感。 柯林斯夫妇请伊丽莎白去他们家作客,伊丽莎白在那里遇到达西的姨妈凯瑟琳(Catherine)·伯德夫人,并且被邀去她的罗辛斯山庄做客。不久,又见到了来那里过复活节的达西。达西无法抑制自己对伊丽莎白的爱慕之情,向她求婚,但态度还是那么傲慢,加之伊丽莎白之前便对他有严重偏见,便坚决地谢绝了他的求婚。这一打击使达西第一次认识到骄傲自负所带来的恶果,他痛苦地离开了她,临走前留下一封长信作了几点解释:他承认宾利不辞而别是他促使的,原因是他不满贝内特太太和贝内特**们的轻浮和鄙俗(不包括简和伊丽莎白),只是看上了宾利每年五千镑的收入与房产,并且认为简并没有真正钟情于宾利;威克姆说的却全是谎言,事实是威克汉姆自己把那笔遗产挥霍殆尽,还企图勾引达西的妹妹乔治安娜私奔。伊丽莎白读信后十分后悔,既对错怪达西感到内疚,又为母亲和妹妹的行为羞愧。 第二年夏天,伊丽莎白随舅父母来到达西的庄园彭伯利,在管家的口了解到达西在当地很受人们尊敬,而且对他妹妹乔治安娜非常爱护。伊丽莎白在树林中偶遇刚到家的达西,发现他的态度大大改观,对她的舅父母彬彬有礼,渐渐地她对他的偏见消除了。正当其时,伊丽莎白接到家信,说小妹莉迪亚随身负累累赌债的威克姆私奔了。这种家丑使伊丽莎白非常难堪,以为达西会更瞧不起自己。但事实出乎她的意料,达西得知上述消息以后,便想办法替她解决了难题——不仅替威克姆还清赌债,还给了他一笔巨款,让他与莉迪亚完婚。自此以后,伊丽莎白往日对达西的种种偏见统统化为真诚之爱。 宾利和简经过一番周折,言归于好,一对情人沉浸在欢乐之中。而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安妮(Annie)嫁给达西的凯瑟琳伯德夫人匆匆赶来,蛮横地要伊丽莎白保证不与达西结婚。伊丽莎白对这一无理要求断然拒绝。此事传到达西耳中。他知道伊丽莎白已经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他日后对伊丽莎白表白:You are too generous to trifle with me,你为人太真诚大方,不会以此来愚弄我),诚恳地再次向她求婚。到此,一对曾因傲慢和偏见而延搁婚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本小说是简奥斯丁第一部被出版的作品,原名为《Elinor and Marianne》,显而易见,这两位是书中绝对的女主角!
埃琳娜冷静、理智、客观,对人对事永远得体,大到面对父亲的死亡,小到姐妹之间的争吵,她都能够时时把握好分寸,面对爱情也是极其克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并非完全是优点,连她的妈妈和妹妹有时都忍不住吐槽,不能够理解她的世界,可是也就是这样一个看不出来明显情绪的人承担了家庭的重担,在每个家庭成员伤心逃避时,她忙着交代仆人、寻找新的住处,小心翼翼地与过来继承房产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嫂子礼貌周旋,她不抱怨、不推脱、不表现不满,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可能不会特别招人喜欢,但总值得任何人信赖。
这样的情形,像不像人到中年的成功女性,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在事业与家庭中随时穿梭,不管是身着华服出入公司的晚宴,还是系着围裙收拾家里的狼藉,不管是面对同事的明争暗斗,还是亲人的家长里短,都见不到她神情里过多的变化,不哭诉委屈、不品头论足,然后云淡风轻中把所有事情都解决掉,多好!
可是这样的女人会不会也有些可敬而不可爱呢?
玛丽安敏感、直接、情感外放, 她由最初不相信自己能够找到灵魂伴侣到后来疯狂迷恋所谓的真爱,在17岁这年,经历了从云端跌落谷底。
她热烈真挚、情感丰富,甚至不能够忍受别人用平静的语调朗诗诵词,更是会为一片落叶伤春悲秋,她懂得欣赏大自然细微的美,从不吝啬对生活的赞叹感喟,她的所言即所想,率真得惹人怜爱,像不像青春的我们?
那时我们也觉得自己最特别,一边怀疑一边期待,相信花儿为己开,蝴蝶为己舞,连整个社会都在认可我们是未来的朝阳,更何况再遇上那个曾以为命定的他?
我们放肆、张扬,敢爱敢恨,被一个人拥入怀中便以为拥有了全世界,可是人生真的只有爱就够了吗?
牛津版本的《理智与情感》,在末页有这样一个问题:本书中,有人的性格发生了转变吗?你认为这种转变是短暂的还是永久的?
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每个人的回答可能都会不同,也许这更应该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埃琳娜和爱德华相识于临别之际,她要走、他刚来,那是一位同样谨慎克制的绅士,正在为自己的人生意志与母亲苦苦缠斗,那个年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儿女的未来普遍都掌握在父母的手中,越是上层社会就越如此,埃琳娜欣赏他的意愿,理解他的苦楚,但两人什么都没说就分开了,那声对彼此的再见都十分平淡,也没有再多看对方一眼。
埃琳娜的母亲和妹妹极力邀请爱德华来她们的新家,埃琳娜却自始至终一句话没说,玛丽安看得着急又气愤,夜半时分跑进姐姐的卧室,追问她的心思,埃琳娜却只说了尊敬和相处愉快,过于含蓄的表达惹得妹妹摔门而去。
来到新家,埃琳娜开始为母女四人的生活打点,在其他人都热切期盼爱德华的光临时,她吩咐仆人暂时不需打扫客房,妹妹对她的行为颇不认同,埃琳娜是真的没动心吗?
爱德华没能如期赶来,他的未婚妻倒是要做埃琳娜的好朋友,她叫Lucy,一个精明有心机的女人,她向埃琳娜袒露四年前两人的订婚,她说爱德华经常夸奖埃琳娜这个妹妹,她表达爱德华对自己的思念,她要埃琳娜保守这个秘密,埃琳娜微笑答应了一切,从始至终没有半点失态,所以她是真的没有心动吧?
她不在意曾和爱德华的相谈甚欢,忘了离开时的彻夜未眠,选择忽略三人偶遇时自己的手足无措,她为他能够遵守约定履行婚约提供帮助,她真心送上对他们的祝福,她的表现一直正确,却终于还是在妹妹一再的质问下哑了声、垂了眼、低了头。
与此同时,玛丽安也经历了一场情感的浩劫,与威乐比的相识是一场意外,两人却几乎同时坠入爱河,跟姐姐截然相反,玛丽安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她像一只扑火的飞蛾,在这段关系里尽情燃烧自我,不管不顾,直到威乐比为了钱背叛了她,她才发现这场大火已让自己遍体鳞伤。
她生了一场大病,险些丢命,整日在思念与懊悔中度过的时光终于慢慢随着这场病一起离去,埃琳娜看到她虽然没有完全解开心结,但已懂得将其控制隐藏倍感欣慰,玛丽安自己也说出了颇让人吃惊的一句话——我的病皆因自身而起,对你们造成的伤害深表歉意——她终是长大了。
听闻一个男人给女人最好的疼爱就是让她可以慢点长大,不必成熟,可以任性,幸运的是书中的布兰登上校深以为然,这个玛丽安口中的老男人,他的出场并不夺目,像他的性格一样低调温吞,可是他却真的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直在默默地宠着她、护着她,她和威乐比爱得热烈时,他退步成全;她被欺骗抛弃时,他小心守护;她缠绵病榻神志不清时,他挺身而出;她病愈如初重回生活时,他如常陪伴。
可是玛丽安毕竟年小,她还需要时间,于是这个曾经被她全盘否定的35岁男人不声不响地给她时间,李安**版本里关于两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明天要远行。”上校说。
“远行?去哪?”玛丽安吃惊问。
“这是一个秘密。”上校调皮。
“你不会去很久吧?”玛丽安想了一下,开口。
然后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玛丽安的情感到底收敛了,更幸运的是她遇到了无论怎样都待她如宝的男人,两年后,他们成为夫妻,书中有一句话甚是感人—— Marianne could never love by halves, came in time to love her husband as much as possible (玛丽安从来只会全心爱人,随着时间,她对丈夫的爱逐渐加深直至最满)
19岁的玛丽安比以前的自己更懂爱了。
埃琳娜呢?她错失真爱了吗?作者简奥斯汀一生未婚,遇到过几个追求者,拒绝了一次求婚,生时无人知道原因,死后众人从蛛丝马迹中揣测她曾在爱里失望,又不能接受无爱的婚姻,所幸她把爱的喜剧都给了读者,每个人都从她的文字里体会到了爱的慰藉,所以当作者写出一向理智的埃琳娜因爱失控的那个瞬间时才尤其震撼人心。
那是在她们母女四人都听到爱德华的婚讯后不久,当他紧张局促地再次出现在埃琳娜面前,每个人都在极力避免着尴尬之时,在断断续续的话语中他亲口澄清自己并没有结婚,他本不抱任何希望,他一直坚信埃琳娜只把他当普通朋友,可是当他看到埃琳娜因再也无法掩埋自己的情感而当场泪流满面的那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大错特错,李安在**里甚至为此创作了一段颇为动容的表白,最深入人心的就是那句—— Elinor, my heart is and always will be yours (埃琳娜,我的心从始至终与你同在)
这是一本温暖好读的小说,李安的**版本改编得也蛮不错,每个人物各具特色,或读或看都很讨喜,从玛丽安到埃琳娜,由豆蔻走向华发,我们的世界不再只有爱情,但也不必担心真的多了信赖少了爱。
因为身为女人的我们终会习得处事在外是Elinor,但也请允许我们在一人面前作Marianne,我们愿意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Mr Right。
于是一路走来越发明白:我早已不再稀罕万人青睐,只想在你一人怀里受尽宠爱!
《心灵的冒险》
A Hazard of Hearts (TV) / 心灵的冒险 / 山庄奇缘
主演:海伦娜·邦汉·卡特
剧情:当全部家财都在赌桌上散去之后,斯坦福利爵士又把天真无邪的女儿萨瑞娜作为最后的赌注,输给了荒*无度的沃瑟姆勋爵。沮丧的斯坦福利饮弹自尽。瞬息之间,毫不知情的萨瑞娜又成了年轻英俊,却又以冷酷无情着称的沃肯勋爵在赌桌上的赢利。萨瑞娜被带到了属于沃肯勋爵的曼德里克城堡。沃肯的母亲哈雷德夫人是城堡中专制的女王,这个阴险毒辣的女人利用城堡的地下密室进行非法交易。当哈雷德夫人得知萨瑞娜发现了她的秘密后,便把她送入沃瑟姆的魔掌,而沃瑟姆其实就是哈雷德夫人非法交易的同伙。萨瑞娜侥幸逃脱,连夜找到沃肯。在沃肯的保护下,萨瑞娜终于永远摆脱了噩梦,她以一颗善良纯真的心赢得了沃肯的爱情。
我也是网上找的~!
遇见无声的文字,遇见有温度的你!
周末恰逢有空,把《理智与情感》又重新看了一遍,随着两位女主的喜怒哀乐,我的心情也不断的跌宕起伏。
合上书本,脑海中盘旋着一句话: 好的爱情,总是需要理智去平衡情感。
在18世纪的英国,家庭财产的继承权是传男不传女。这种财富继承方式,使女性在婚恋上一直处于弱势,倘若父亲去世,她们只能拿着微薄的抚养费寄人篱下,而嫁给一个“有钱人”成为女性改变拮据生活的唯一方式。
但无论社会现实是多么不公,简·奥斯汀的作品中总会出现一种姑娘。
她们美好,善良,或许性格各有千秋,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渴望爱情并相信爱情,她们看重一个男子的内涵,更胜过他所能继承的财产。
《理智与情感》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一段故事。
父亲去世了,姐姐埃莉诺和妹妹玛丽安只能得到最基本生活费,遗产全都归给了同父异母的哥哥,包括她们住的房子,也要让出来交给哥哥。
她们无家可归,只能找最便宜的小屋租住。
姐姐埃莉诺有一种对事物的理解和冷静的判断力量,她有一副极好的心肠,性格柔和而又感情坚强,她知道如何控制它们。
埃莉诺遇到了诚实善良的爱德华。在她眼中,他和善,可敬。
但是爱德华读大学的时候,因为太年轻了,就鲁莽地和史露茜**私定婚约。
当他遇见了埃莉诺,他才知道自己多么爱她。
两人散步时,爱德华告诉埃莉诺 ,他恨伦敦,相反,他喜欢住在乡下,想做一个神职人员,在小教区行善,养养鸡,讲道而不废话。他并不想要那种出入都是豪华马车的生活,他要的是朴实而有价值的人生。
这样的爱德华,更让埃莉诺倾心。
然而,爱德华是一个守信的绅士,他依然愿意遵守诺言,宁愿放弃家族继承权,也要兑现对史露茜**的承诺。
埃莉诺知道了这一切,伤心不已。
她面对爱情是理智大过情感的,她不去追问爱德华为什么,就这样放手了,她以为他们之间结束了。
偶然的一次遇见,她才知道史露茜**后来喜欢上了爱德华的弟弟,已经嫁为人妻,而爱德华依然是单身。知道这一切的她,终于不再克制自己的情感,在爱德华的面前泣不成声。
埃莉诺并非她所表现的那般无情,相反,她深爱着爱德华。只是,她的理智一直控制着她的情感。
爱德华对埃莉诺表白;
埃莉诺,我认识露茜时,还很年轻,我初初遇见你时的行为很不恰当,但我以为你对我只有友谊,是我在拿良心来冒险。我今天来并不抱任何期望,我只想告诉你,我···我的心,而且将永远只属于你。
面对爱德华的深情表白,她隐忍太久的感情如决堤的洪水爆发,在桌边泣不成声的那一刻,爱的克制与疏离被情感击溃,她的理智终于得到了深情的回应。
妹妹玛丽安的才能在许多方面都比得上埃莉诺。她聪明灵巧,对每一件事情都充满热情。她的忧愁、她的快乐,都无法节制。她慷慨大方,和蔼可亲,招人喜欢,除了不够谨慎以外,什么都好。
玛丽安喜欢读诗,尤其是莎士比亚的诗:
爱情是梦幻还是感觉?
不,它跟真理一样永恒,
不似花朵自然凋落。
爱能生于无水荒漠,
不怕缺乏阳光滋润。
在玛丽安眼里,爱情就应该是热情似火的,是不顾一切的。这就是玛丽安的爱情观。
忠厚稳重的布上校第一次遇见玛丽安的时候,她正在钢琴面前边弹边唱,琴声如行云流水,歌声亦是婉转悠扬,布上校被深深地吸引。
然而,玛丽安觉得布上校有点老,而且无趣,虽然布上校是单身汉,但那不是她想要的爱情。对于布上校的示好,玛丽安视而不见。
当玛丽安在雨中摔倒,遇到英雄救美的卫乐比。在卫乐比将她从雨中抱起的那一刻,玛丽安看卫乐比的眼神中都带着光,她觉得那才是她想要的爱情。
事后,玛丽安激动又兴奋地告诉姐姐:
卫乐比抱我的时候完全不费吹灰之力,
他风度真好,很有礼貌,人品不错。
有活力,又机智富有同情心,
话不多,但句句重点。
是啊,情窦初开的姑娘大多想要这样的爱情,就像罗曼蒂克一样:希望他有精壮的体格,希望他礼貌绅士,希望他有风度,品性好,或是阳光开朗,或是成熟稳重。
姑娘们对爱情有这样的期盼并不为过,但若托非人,这样的单纯和热情,只会成为她们的灾难,就像玛丽安一样。
卫乐比曾经是真心爱过玛丽安,他有说不尽的甜言蜜语,他知道怎样逗姑娘开心。
玛丽安养伤期间,他送她一束新摘的花,并赠言:你无法接近大自然,大自然就得来接近你。
他和玛丽安有同样的爱好,都喜欢读莎士比亚的诗。
卫乐比读了开头:心灵契合,突破阻碍。
玛丽安就能接下去:说变心就变心,哪能算是爱,或者任凭抹灭?不,爱是永不褪色的印记,纵有狂风暴雨。
卫乐比的才华更让玛丽安倾心于他,深觉这才是她的良人。
卫乐比经常驾着马车,载着玛丽安到处游玩,即便人们对玛丽安议论纷纷。她对爱情的定义,往往使她忘了礼仪。
卫乐比给了玛丽安各种暗示,让玛丽安知道他喜欢她。但是,他从不直接说爱。
路遥知马力,后来,卫乐比为了财产,娶了家世更好的一位**,并回信给玛丽安,如果他有什么不恰当的行为让玛丽安误会了,他愿意为此道歉。
就这样,他抛弃了玛丽安。
玛丽安受了情伤,淋雨重病,几近一命呜呼。布上校一直陪着玛丽安,忙前忙后,将玛丽安的母亲从乡下接过来,希望能帮助到玛丽安。
当玛丽安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后,她终于看到了布上校的好,发现了布上校的善良,稳重,优雅,以及他宽广的心胸。她接受了布上校的爱。
她在爱情里长大了,她和姐姐散步时,能够释怀的看待卫乐比和她之间的曾经:但娶了我他就会满足吗?纵然有心爱的人但身无分文,可能很快会先考虑钱,然后才是爱情。
窗外草坪上,布上校为大病初愈的玛丽安朗诵诗歌:
大地毫无改变,依然如故,
不论何物,落入海中,
终为潮水,流至他处,
有所失,就有所得,只要追求。
所幸,无论是姐姐还是妹妹,她们最终都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面对爱情,姑娘们大致也就是两种情形: 理智与情感 。
这从埃莉诺和妹妹玛丽安的争执中就能看出来。
当她们的爱情都受到挫折时,她们有一场争吵。
埃莉诺说:娶了史露茜**,爱德华或许有些后悔,但他会很高兴自己信守承诺,我们希望从别人身上找到幸福,,却未必能够找到,认命吧。
而妹妹玛丽安却完全不这样认为,她说:你总是听天由命,总是百般顾虑,埃莉诺,你的心在哪里?
重理智的姑娘 ,即便自己再受伤,也会给自己立一个限度,她们不允许自己卑微到尘埃里,更不能容许自己在爱情里丢盔弃甲。她们对爱情,有克制,有疏离。
她们的爱,深沉却又高傲。
重情感的姑娘 ,即便明知结果让人大失所望,也有破釜沉舟的倔强,。哪怕是自取其辱,也要问清楚;哪怕飞蛾扑火,也要得到一个明明白白的答案。她们对爱情,是毫不掩饰,是忘乎所以。
她们的爱,热情奔放,却又缺少了一抹保护色。
幸福本身并无标准可循,你曾为此徘徊挣扎,你曾为此竭尽全力,所失所得,都是生命的馈赠。
在爱情里,所有的经历都是上帝洒落的珍珠,唯有用理智平衡过的情感才可以将其连成光彩熠熠的珠链。
爱情的模样有千万种,但好的爱情,总是需要理智取平衡情感。
理智是土壤,情感是鲜花。
土壤够肥沃,才能长久的开出那朵名叫“爱情”的鲜花。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