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原文及翻译赏析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原文及翻译赏析,第1张

忆江南·春去也原文: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忆江南·春去也翻译及注释

翻译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像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一起来珍惜这艳丽明媚的年华吧!只见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哪怕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醉倒在了酒杯前。只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重见青天的时候。

注释 (1)多谢:慇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阳人。(2)袂(mei):衣袖。(3)裛(yi):沾湿。(4)颦(pin):皱眉。(5)尊:同「樽」,酒杯。

忆江南·春去也赏析

 第一首的主旨是伤春。词中,先写春向人们告辞,柳、兰喻春含泪挥手而别,后写一个女子惜春情态,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作者以拟人手法,把人的表情动作赋予春,有依依难舍之情,郁郁感伤之意,抒发了惜春、伤春的感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去也」两字感 彩极浓。在临别之际一声「去也」。抵得上很多言语,其中当然也包含着不忍去、不愿去、又不得不去的衷曲。后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愿去去千里烟波」,连用两个「去」字,也是为了突出他心头不忍去、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的复杂感情。这是从春的一方即客观的一方言之。再从爱春、惜春的一方即主观的一方言之,则「去也」两字更为关情。《西厢记·长亭送别》有句云:「听得道声「去也」。松了金钡;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如果借来作为「去也」两字的注解,就不难想像那种爱春、惜春而又尤计留春的惆怅之情。「多谢洛城人」则又转换角度,以春天的口吻,向惜春之人遥遥致意。作者在短短七字之间展现了两种不同视角的转换,挥洒自如,更显示出其杰出的想像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泡露似沾巾」两句,紧承前句「多谢洛城人」而来,不写人之惜春,而先写春依恋人,描绘出一幅气韵横生的送春画图,且看那纤弱的柳条随风依依轻摇,就好像挥手作别轻扬起的衣袖;而葡花沾满露珠,更有如一位不胜嫣羞的美人,在离别之际泪湿纸巾。

 「独坐亦含颦。」如果说,前面四句都是从春的惜别一边着笔的话,那末这最后一句写到了惜春之人,即词中的抒情主人公。从句中的「独」字可以领悟到,这位抒倩上人公的心情非常寂寞惆怅。旖旎的春光曾给她以欢乐与安慰,或者说,曾激励她满怀憧憬地追求美好的理想,但是,曾几何时,春闹花谢。欢乐成为过去,安慰被失望所代替,理想也终于落空。愁绪煎熬使她坐卧不安:从句中的「亦」字可以表现出除「独坐」以外的独眠、独酌、独吟都已一一行之而终于无法排遣愁绪。在百无聊赖之中,惟有借「独坐」以自持性情,但「独坐」既久,仍不免颦眉蹙额,为愁绪所包围,由此总见得愁绪缠绵深长而避之无由了。

 第二首的主旨是惜春,其抒情线索十分显明,抒情的中心非常突出。前两句在词意上是一层转折,次句的「艳阳年」与第三句的「桃花流水」在字面上也构成一个转折,两个七言对偶句与结句在虚实关系上又形成一个转折,通过这层层转折,层转层深地传出了充溢在词人心头的「惜春」意绪。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首句重复第一首的发端,既加深了咏叹的意味,强化了作者伤春、惜春的情感,在结构上也起了与第一首互相呼应的勾连作用,感慨春天的「大势」已去。次句中的「艳阳年」,即「艳阳天」,指阳光灿烂、风光旖旎的春天,「余春」尚在,大家赶紧来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好好地赏玩一下暮春的风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描写了词人为自己「惜春」的行为所做的打算,桃花凋落,飘洒在溪流水上,这正是暮春常见的景象,倘若桃花落瓣已被流水飘尽,那春天的身影就是确实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词人愿意在溪水边的草茵上席地而坐,面对着落花流水,斟上一杯春竹叶酒,慢慢地喝,悄悄地看,静静地想。

 「惟待见青天。」强烈表达出希望自己拟想中的「惜春」行为能够实现的心声。纵然风景无限好,倘使碰上个*雨连绵、路滑泥烂的天气,这一番打算就全都落空了。所以诗人末句希望老天爷能够帮忙,给人间送来个无云无风的大好晴天。

 这两首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从人到春,又从春到人的三次主角转换。作者不写人惜春,反写春惜人,将人情物态揉为一体。构思新颖,手法多变;语言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奇巧。全词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忆江南·春去也创作背景

 此词约为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作于洛阳。其调名下有作者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当时白居易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刘禹锡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二人均在洛阳,时相唱和,白居易词共三首,刘禹锡的和词共两首。 诗词作品: 忆江南·春去也 诗词作者: 唐代 刘禹锡 诗词归类: 婉约、女子、惜春、柳树

堤上行三首原文: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日晚出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堤上行三首翻译及注释

翻译 酒旗相望着在大堤的上头,堤下船连船,堤上楼挨楼。天色将晚,行人急忙争渡,桨声幽轧轧,船儿满中流。

江南江北同望波浪江烟,入夜行人还对歌在江边。《桃叶歌》表达了爱情,《竹枝词》诉说著哀愁,水流和月光无穷无尽哟,恰似歌声中的情感绵绵。

长堤弯弯曲曲,堤内水徘徊,酒舍旗亭一家挨一家地排开。傍晚时挑出杏帘儿招徕顾客,高高的大船落帆靠岸停下来。

注释 樯:原指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船。幽轧(ya):划桨声。中流:在水流之中。烟波:烟雾苍茫的水面。桃叶:乐府歌曲名。《乐府诗集》第四十五卷引《古今乐录》说:「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桃叶歌》,是晋朝王子敬所作的。桃叶是王子敬的妾的名字,因为爱情深厚,所以才歌唱她。)《乐府诗集》载《桃叶歌辞》四首,没有作者姓名,属于吴声歌曲,应该是江南民歌。这里借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竹枝怨:《竹枝词》诉说哀怨。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刘禹锡把民歌变成了文人的诗体。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但多表达怨苦之情。夔州一带,是竹枝词的故乡。月明:月亮光。次第:顺序。一个挨一个地。轲峨:高大的样子。

堤上行三首赏析

 这是三幅江边居民生活的速写。

 第一首:日暮争渡

 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酒旗相望」写出了酒家之多,说明此地贸易往来频繁,可以想见这个江边码头是个人烟稠密、顾客云集的热闹所在;一面面酒旗在宽阔的大堤上迎风招展,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富有世俗人情的生活气息。「堤下连樯堤上楼」寓有心于无心中,意象朴素,语言朴素,不见一点雕琢痕迹,大堤上乱中有序、一派生机的景像一下子呈现在眼前。前两句诗为读者展示了江南水乡风俗画的完整背景,这样写是为「日暮行人争渡急」张本的。

 三、四两句,描摹近景,增强了画面感,画出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江边晚渡图。「日暮行人争渡急」先点明时间,然后「争」「急」二字把江边居民忙于渡江的神情和急切的心理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来。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揣度他人之心,却并没有直接刻画人心,而是在看似无心的客观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来。「桨声幽轧满中流」一句状写景色,摹拟声音,不写人声的嘈杂,只用象声词「幽轧」两字,来突出桨声,写出了船只往来穿梭和船工的紧张劳作,把「争渡急」写足,意境与诗味俱佳,使人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人很善于捕捉生活形象:酒旗、楼台、樯橹、争渡的人群、幽轧的桨声,动静相映,画面灵动,将诗情与画意揉在了一起,把诗当作有声画来描绘。但无论是画面还是其中情思,都突破了传统的景物描写窠臼,立意新颖、手法娴熟、笔调清丽自然,流淌出世俗人情的诗化美。

 第二首:月夜对歌

 重在描写长江两岸的风俗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开头二句先将月夜对歌总写一笔:月照寒江,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渺茫。「烟波」二字,把迷濛的夜色和入夜时的江景写得非常美。在静态的景色描绘之后,继而写出两岸长堤之上,行人络绎不绝,歌声此伏彼起,相和相应,打破了静夜的沉寂。这个场面是宏大的,气势是磅礴的。

 他们唱的是什么歌,诗人用第三句作了概括:「《桃叶》传情《竹枝》怨」,都是巴山楚水人民爱唱的民歌。《桃叶歌》倾吐爱情,《竹枝词》诉说哀怨,可以想见,这歌声对遭贬谪、受打击的诗人来说,自然会惹动自身的「情」与「怨」的,这也是「含思宛转」之处。诗的结句高妙,极有意境。「水流无限月明多」是写眼前所见之景: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契合江边和夜色。同时也是比喻,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比喻歌中「情」与「怨」的无限,把歌唱者的感情形象化。这句诗是以视觉来写听觉的,流水与月光,既含流动之势,又具明丽之色,这是用眼可以看到的,是视觉的感受;但是优美、动人的歌曲也能给人灵动、流丽的艺术感受,两者(指视觉与听觉)能引起「通感」。这种描写创造了优美的艺术境界,产生了良好的美学效果。整首诗写景与抒情水 融,感情深沉真挚,景色优美动人。

 第三首:酒家迎客

 长堤缭绕,江水徘徊,堤上酒家,依次排开。余晖脉脉,杏帘飘飘,估客大船,落帆而来。这首诗绝弃雕饰,纯用白描,把码头的勃勃生机和船只的频繁来往,描绘得真实、生动、自然。

 总而言之,这三首诗,形象鲜明,音调和谐,清新隽永,写景如画;有浓厚的乡土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刘禹锡学习民歌所取得的成果。

堤上行三首创作背景

 《堤上行三首》大约写于刘禹锡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时,即公元822年(长庆二年)到公元824年(长庆四年)。 唐代 的大堤是商旅荟萃之地,所以多声伎歌酒之娱、南来北往之人,是十分繁华热闹的地方。每到一地,学习当地的民歌,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或者描写当地的风土人情,是刘禹锡的一大优势。这一类的诗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这首诗描写了傍晚时分,大堤上常见的景象,选取极为普通的镜头,描写世俗生活的场景,语言质朴天然,不假修饰,而富有人情味,读来令人感到强烈的生活气息。所描写的事物如酒旗、樯橹、行人、桨声等,都是常见的生活物象。人们的活动也似乎是未加修饰的大堤生活中一个画面。但是诗人就是能够把这样普通的事物谱写成诗歌。这种取自生活、提炼生活的作诗态度使得刘禹锡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 诗词作品: 堤上行三首 诗词作者: 唐代 刘禹锡 诗词归类: 江边、居民、生活、组诗

秋词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秋词主旨: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绝句 刘禹锡 刘禹锡 系列: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绝句 刘禹锡

乌 衣 巷1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2,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3,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1乌衣巷:东晋时豪门世族居住的处所,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南岸。2朱雀桥:秦淮河上的浮桥,离乌衣巷很近。3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和谢安。王、谢两姓为六朝时的望族。

译文 朱雀桥边的野草正开花,乌衣巷口的夕阳在西斜。昔日王谢豪门堂前的飞燕,如今飞在普通百姓家。

赏析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起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1,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2。

注释 1宜面:指新妆和脸型、脸色相协调。2玉搔头:玉簪,精美的玉石所磨制的发饰。

译文 新近打扮得与秀美的脸面相宜,款款走下朱楼,宫门本已将美好的春光深锁,满怀着一腔忧愁。走到院中一一数着花朵,无知的蜻蜓飞上玉搔头。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写一位宫女为了邀宠,着意梳妆打扮,自以为很得体,为邀宠从朱楼下到庭院。庭院美好的春光和这位美人本被深锁,自己的美貌和得体的打扮竟无人赏识,怀着一腔怨愁。无聊之中数着花朵,不料一只蜻蜓竟爱美人,飞上头来。诗从侧面写出了这位宫女的一腔怨意,含蓄而富有风姿。

杨柳枝/柳枝词原文: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杨柳枝/柳枝词鉴赏

 这首《柳枝词》, 明代 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展开,著一「曲」字则画面生动有致。旧诗写杨柳多暗关别离,而清江又是水路,因而首句已展现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次句撇景入事,点明过去的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地点(旧板桥),暗示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旧」字不但见年深岁久,而且兼有「故」字意味,略寓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前两句从眼前景进入回忆,引导读者在遥远的时间上展开联想。第三句只浅浅道出事实,但由于读者事先已有所猜测,有所期待,因而能用积极的想像丰富诗句的内涵,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画面:杨柳岸边兰舟催发,送者与行者相随步过板桥,执手无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末句「恨」字略见用意,「到今朝」三字倒装句末,意味深长。与「二十年前」照应,可见断绝消息之久,当然抱恨了。只说「恨」对方杳无音信,却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此诗首句写景,二句点时地,三四道事实,而怀思故人之情欲说还休,「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深沉幽怨,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可谓「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极尽含蓄之妙。

 二、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衔,开阖尽变,是此诗的章法之妙。它与《题都城南庄》(崔护)主题相近,都用倒叙手法。崔诗从「今日此门中」忆「去年」情事,此诗则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入胜。不过,崔诗以上下联划分自然段落,安排「昔──今」两个场面,好比两幕剧。而此诗首尾写今,中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与崔诗异趣。此诗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

 三、白居易有《板桥路》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唐代 歌曲常有节取长篇古诗入乐的情况,此《杨柳曲》可能系刘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然此诗就《板桥路》删削二句,便觉精采动人,颇见剪裁之妙。诗歌对精炼有特殊要求,往往「长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衍露骨」(明谢榛《四溟诗话》)。《板桥路》前四句写故地重游,语多累赘。「梁苑」句指实地名,然而诗不同于游记,其中的指称、地名不必坐实。篇中既有「旧板桥」,又有「曾共玉颜桥上别」,则「此路今重过」的意思已显见,所以「若为」句就嫌重复。删此两句构成入手即倒叙的章法,改以写景起句,不但构思精巧而且用语精炼。《柳枝词》词约义丰,结构严谨,比起《板桥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禹锡的绝句素有「小诗之圣证」(王夫之)之誉,《柳枝词》虽据白居易原作改编,也表现出他的艺术匠心。

诗词作品: 杨柳枝╱柳枝词 诗词作者: 唐代 刘禹锡 诗词归类: 柳树、怀人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第一首诗的大意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解析:

第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句点出逢秋而悲,古今皆然,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慨“我言秋日胜春朝”句以响遏行云的一声断喝,推翻悲秋主题一新天下人耳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二句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秋景图在那一碧如洗的寥廓高天上,一只白鹤腾空而起,直冲九霄,把我的诗思也引到了高空目击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惊喜和感奋融诗情与画意是“秋日胜春朝”的形象化说明,景致飞动,笔触轻灵,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全诗有直抒胸臆之妙,而无“含蓄不足”之嫌

第二首:仍将抒情、写景、议论熔于一炉“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指出秋色是明净清白的,有红有黄,略有色彩,不时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冷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之风度,令人肃敬如果说前诗主要着重于高空的话,此诗则主要落笔在地上“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秋日登楼,让那清气徐徐沁入肌骨,可以使人清醒、理智,而那烂漫的春光则只能使人昏醉、轻狂这样,又何必“逢秋”而“悲”呢“清入骨”是他溶心境于秋色的切入点,也正因为“清入骨”,这才会看得透彻

这两首《秋词》主体相同,但各写一面第一首写秋日晴空,赞秋气,第二首写秋日山野,咏秋色空间由天上到地下,视点由白鹤到红叶,白鹤与红叶两相对照,色彩对比强烈,色调鲜艳明快,生动地表现了秋日明亮清爽第一首的结尾虽为景色,但不是止于景而是引申为意象;第二首的结尾偏重于对秋日的说明,那使人沉醉冥迷的秋色秋光是那样令人骨峻神清,具有凌凡傲俗的品格气以励志,色以冶情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秋词二首》在构思上另辟蹊径,在艺术风格上又能独树一帜,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它带给我们一种向上的勃勃生机和殷殷希望,告诉我们:秋是美妙的、神奇的因为秋给了万物以活跃的、饱满的神韵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赏析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亿。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诗的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而篇幅已经用去了四分之三,可是,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李瑛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解释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若说『不堪闻』,便浅。」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苏颋有首《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杨柳枝词九首原文: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曲尘丝。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杨柳枝词九首注释

1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2桂树:指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招隐士》,其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杨柳枝词九首创作背景

 此组《杨柳枝词》共九首,当为刘禹锡晚年所作。旧说是刘禹锡在唐文宗大和六至八年(832~834)在苏州时所作。然据诗意,皆言长安、洛阳风物,恐非苏州之作。这组诗的风格已不似在湘沅、巴渝时期所作《踏歌词》、《竹枝词》那样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了。虽仍标民歌题目,但其中已有较多文人诗的味道。这说明民歌到文人手中后,逐渐"雅化"的普遍规律。清人王士祯在《诗友诗传录》中曾指出《竹枝词》与《杨柳枝词》的区别:"《竹枝》泛咏风土,《柳枝》专咏杨柳,此其异也"。的确,《竹枝词》组诗每首随意取材,而《杨柳枝词》九首则皆咏杨柳,题材统一;又皆以杨柳拟人或象征,咏物抒情、言理,手法亦一致。杨柳乃北方风物,诗中明言长安及洛阳金谷园、铜驼陌、炀帝行宫等,可推知是晚年在东西二京时期所作。

 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刘禹锡有机会接触到湘沅巴蜀的民歌民谣。《旧唐书》本传云"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辞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在 唐代 ,如此认真地学习民歌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刘禹锡首屈一指。

杨柳枝词九首赏析

 刘禹锡直接运用民歌曲调创作的新诗,基本保持了纯正的民歌风味,又提高了民歌的艺术水平,既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又谐音合律便于传唱,使雅俗互补,相得益彰。这正是刘禹锡在《竹枝词》小引中标树过的效法屈原的创作目标。

 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行后世,南朝以至 唐代 文人鲍照、吴均、徐陵、卢照邻、沈佺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词,内容都与梅花有关。(见《乐府诗集》卷二四)这句意思说,起源于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乐曲。

 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小山之徒作《招隐士》篇来表现对屈原的哀悼。《招隐士》首句云,「桂树丛生兮山之幽」,下文又两处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刘禹锡诗中以桂树指代《招隐士》篇。《招隐士》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代所传诵。篇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尤为后世文人所赏爱,乐府杂曲歌辞有《王孙游》曲,南齐谢朓与王融、唐崔国辅均有歌词,即从此两句衍化出来。(见《乐府诗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说,《招隐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词。《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

 《梅花落》、《招隐士》虽是产生于西汉的作品,但长久流传后世,到 唐朝 仍为人们所吟唱传诵。 唐代 文士不但写《梅花落》、《王孙游》乐府古题诗,而且在其他篇什中也常咏及这两个作品。如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落梅花」即指奏《梅花落》曲。王维诗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即化用《招隐士》句意。这都可以说明这两个作品在唐代的影响。

 刘禹锡固然也重视这两个作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影响,但他本着文学必须创新的原则,向时人提出:「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指出《梅花落》、《招隐士》这两个作品毕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现在还是听我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词》吧。《折杨柳》原来也是乐府旧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其歌辞大抵是汉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体来抒写。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杨柳枝词》,从白居易、刘禹锡以至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的许多作品,却都用七言近体的七绝形式来写作,虽然内容仍咏杨柳或与杨柳有关的事物,在形式上确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绝句配乐演唱,七绝尤多。《乐府诗集》都编入近代曲辞,表明它们是隋唐时代的新曲调。

 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杨柳枝》组诗八首,其第一首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因此首篇「塞北梅花」一章,在构思、造语上都非常接近。比较起来,刘的「请君莫奏」二句比白的「古歌旧曲」二句,语言更为精警动人,因而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这两句诗,不仅概括了诗人的创作精神,而且那些致力于推陈出新的人们,也都可以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因此可说含蕴丰富,饶有启发意义。

 首篇上下两联都接近对偶,每联意思都对称,词语则是大部分对称,于大体整齐匀称中显出流动自然之美。

诗词作品: 杨柳枝词九首 诗词作者:唐代 刘禹锡 诗词归类: 寓理、抒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8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