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欢乐的时光无法永留,依恋的身影终将远去。
2 同学的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
3 同学不是你的情人,不能总围绕在身边缠绵,不能常常的俯首于耳边思思细语。
4 人的成长过程最初都在学校完成,离不开这同学的友情。
5 但向前望,又何尝不是美好的人生呢?正因为那一份份美好的同学情,才让我对生活一切充满憧憬和信心。
6 美好的回忆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与同学们度过的美好时光被岁月永远深深地刻在心上!
7 感恩同学,我们执手共话,契阔谈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感恩同学,我们在赛场上为他们默默祈祷。
8 高中的时候住校,有同学回家让他帮我捎点东西,便发短信:给我烧点衣服和钱。
9 三年了,我忘不了三年的点点滴滴,忘不了同学之间的情感。
10 高中三年,光阴荏苒。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
11 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别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
12 别离,是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是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13 将心停泊在彩云升起的港湾,偷偷把幸福刻在你的心间,用一缕友谊的丝线,将你我紧紧绑在岁月变迁的终点!
14 朋友就像片片拼图,结合后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果不见了一片,就永远都不会完整,你-就是我不想遗失的那重要一片。
15 同学情,千丝万缕都时时刻刻触动着我的心灵;同学情,如此深,如此纯,如此令人难以忘怀。
16 同学情难舍难分。像风筝舞天,似藕断丝连,让理想放飞,将真情挂牵。
17 青山在,人未老,同学情正浓;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
18 记忆似乎停留在了过去的时光中,那种青春和朝气又一次的来临。
19 梦醒了,一切过去,剩下的只有坚持,坚强,快乐以及同学们的同学情义……
20 今生有缘,千里相聚。同学情谊,铭记一生。时光荏苒,流水飞逝。花开花落,还愿来生。
21 “五世修得同窗读”,同学情是人生又一种美好的、不可或缺的、值得终生回味的感情……
22 同学情至纯至真。像玉壶冰心,似银色月光,让人心透明,生温馨。
23 茫茫人海就像一片戈壁滩,我们就是滩中的沙砾,不过有你的做伴使我不再感到渺小和孤独。
24 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有缘相识,有幸相知,真诚对朋友,坦然对人生,希望我们能成为知己朋友。
25 多少个黄昏,多少个早晨,我们讲述这么一个永恒的故事:岁月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无法改变我们的同学情。
26 躲也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同窗数载凝聚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27 友谊是一段割不断的情,是一份躲不开的缘,愈久愈纯正,愈久愈珍贵,愈久愈甘甜。
28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的有一知己,才会更多体味人间那点点令人动心的美。
29 问同学情是什么?为什么直叫人时常想起,难以忘怀;一生牵挂,三世相亲;风雨同舟,甘苦与共。
30 同学是春天的雨,细腻润滑诗情画意;同学是夏天的风,盎然激情火热心肠;同学是秋天的风,硕果飘得万里送爽;同学是冬天的雪,晶莹剔透洁白无暇。
1:对于这种观点,我个人还是不敢苟同的,作为70后,出生时没有赶上那十年,同时,1978年也开始了改革开放,可以说,那一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的确,那时候生活还比较差,但是最苦的一代人,还是不客观的,苦不苦比一比即可。
2:70年代人的父母大部分都为40、50年代出生,他们经历过解放战争或建国初期的朝鲜战争,他们的生活与经历,与我们的生活相比,不是一般的差距。如果不知道这段 历史 的年轻人,可以找找那个时代的书或者小说看看,就知道那个时候的艰难。
3:6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经历过没有书读的日子,没有一个好的童年,可以说,也比70年代出生的人要苦。作为70后的童年,是中国 社会 变迁最快的阶段之一,从“四大件”到“万元户”,他们经历了这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中国最近30年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所以说,我们是最苦的一代人,这是不客观的。
4:当然与80后、90后甚至00后相比,我们的早期生活是艰苦的,但是与我们的兄长、父母辈们相比,70年代的人又是何其幸运呢?时代在向前发展,我们的后辈总是比我们幸福,快乐,这是时代造成的差距,没有必要纠结这样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否能够把握住机会,把握住 社会 发展带来的红利,如果你把握住了,你自然就不苦,如果你没把握住,那么苦又怪得了谁呢?
70后的确是最苦的一代人,兄弟姐妹多,小时候是没人疼,有的书也没读过,长大结婚了,分家了一贫如洗,又养孩子,又盖房子,累得病了也没钱治疗,忍着,啊祖辈的坟墓还得重修,爸妈病了得负责,死了亲客,造坟,要很多钱,唉!70后命苦啊,忙完上几代,还得操心下一代,一辈子都没有真正为自己做过什么,辛酸自知,哑酒一杯干
作为一个70后,我觉得,我们是渐渐地开始老了,但是,老,是人生规律,平常心看待即可, 既然是70后,我觉得,很多事情,我们都应该更明智,更有思想的了,特别是以下这四件事,我们就不要去做了。
第一件事:升不了的官。 70后,也老大不小的了,在单位,如果有一定的本事,或者,有了一定本事,但又不想太出人头地的,就继续低调吧。当官的,就继续好好当官,要对得起国家给你的俸禄,不要胡作非为违法乱纪;当不了的官的,就安静一点,本分一点,继续好好工作,好好地爱着我们自己的单位,爱着自己的工作,好好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这样,其实,也很好,因为我们活着,最重要的,是有意义,能快乐。既然有了快乐,我们就安静一点地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吧。
第二件事:赚不来的钱。 年轻的时候,是很多人想多赚点钱,毕竟,利用合理合法渠道赚到的钱,对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和个人地位,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我们身边,常常看到一些人,为了钱,不顾他人利益,乱占资源,想方设法谋取非法利益,结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后虽然捞到一点钱,却付出了锒铛入狱的代价,着实可惜。所以,70后了,人也开始老了,赚不来的钱,我们就安分守己一点吧,好好地守着自己的家,好好地对待自己的家人,就是每天吃穿都普通一般,但只要家人一起 健康 快乐,就比什么都好。
第三件事:喝不进的酒。 70后们,是大叔大妈级别的人物的了,身体机能已经开始下降,对付酒精,也是无法再经受过多的考验的了。所以,遇到酒局,我们能不去的,就尽量不去;遇到能少喝的,我们就少喝,甚至不喝。这不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表现,这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表现。70后了,老了,多喝点,就可能醉,人事不知,或者酒后断片,出了洋相,说了错话,甚至做了不该做的 事情,就会后悔莫及。平时要少喝酒,多保养我们自己的身体,身体 健康 ,你才能继续为自己的家,为这个 社会 ,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何乐不为呢?
第四件事:乱不来的情。 有人说:“一等男(女)人,家外有家;二等男(女)人,家外有花;三等男(女)人,下班回家。”这样的话,其实,是极其错误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会为此津津乐道。其实,70后,人到中年,夫妻感情可能会出现一点问题,因为,男人不再年轻帅气,而女人也不再婀娜多姿。这时候,亲情更占据了主导因素,如果夫妻中的某一方,有了外遇,必然会对家庭造成重大的打击,有的,家庭甚至会四分五裂,这对家庭的伤害,对子女的伤害,都是巨大的。所以,70后,更要注意个人的 情感 问题,这乱不来的情,我们千万不要违背的了。
我是72年出生的,我从没觉得自己是最苦的,反而觉得是最幸福的一代。从童年说起,我们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有兄弟姐妹情深,有父母关爱,有同院相互嬉戏的伙伴,没有整天补课的烦恼。高考如能进入大学,会有好的工作,如没进大学,可进技校也能通过自考获得学历,就业不用担心。成家后父母有能力可以帮忙照顾孩子,养老都有退休金。孩子零零后,赶上教育改革,突显个人能力时代,孩子凭技能吃饭。好好学技能。夫妻价值观相同。
我是生于70年代末人。70年代确实是个特殊的年代,先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伟人去世、粉碎四人帮、唐山大地震、恢复高考、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 历史 事件。我们的父母也就是50后60后,在七八十年代获得了知识的启蒙和复苏的机会,从此改变了命运的走向。而他们孩子,也就是我们70后,基本上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度过了成长期,不再受饥挨饿了,个性和内心开始表现。那会还没实行计划生育,兄弟姐妹多,也就是70年代生人的家庭特点和成长环境。
这个年代生长的人,就比较懂得礼让和照顾人,这也是从家庭环境培养锻炼出来的。那时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绝大部分的人都是生长在农村。但是“做国家干部、领工资”已成为家庭培养孩子成才的主攻方向。而想争气有出息的孩子,也会加倍努力读书,70后农村娃考上大学,纷纷鱼跃龙门,不少人毕业后就留在城市里工作。由于孩子多,家长对于每个孩子的婚姻都不会过多去干涉,能早点结婚,能早点抱孙就好。70后们,在城市中拼搏获得自己的位置,也会在城市里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由于一切都来得不容易,70年代生人就比较实诚,也懂得珍惜。
不过我也常常听到身边的人在埋怨:我们70后真是生不逢时呀。你看看,改革开放的机遇、挑战和政策、资源,全被70前的那一两代人占完了,而市场经济所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财富,也都被80后90后坐享其成了,我们70后既生得太迟,又生得太早,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所以有人说70后大多贱,是失落的一代,牺牲的一代。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从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一部分70年代生人的心态。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或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或贪图安逸、不思进取。面对现实,要么埋怨,要么愤恨,要么泄气,要么沮丧。
现实确实是一时难以改变的,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人不懈的努力,不过我们可以先试着改变自己,调整好自己的积极心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时代确实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有很多的矛盾需要捋顺,还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希望的愿景,想为 社会 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有一番作为的70年代生人,其实我们生正逢时。我们上乘经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5060生人,下接含着金钥匙和鼠标出生的8090生人,我们也算是间接或直接地经历了 社会 的变革,时代的变迁,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应该感谢这样的一个时代,因为我们属于这个年代,它也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年代。其实,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易和不易,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你生长的那个年代,对你来说,既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其实我们70后,也是生正逢时!
下岗坑死了人,说多了都是泪,没学历没技术跌跌撞撞活到了49岁,值得欣慰的是还有2年就退休了,虽然退休工资少的可怜可毕竟有份保障,期待啊!现在的身体实在是不好没有打工,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已参加工作。
想要孩子不让要赶上了,城市下岗农村种地交钱赶上了,四处打工成了农民工年讨薪赶上了,90后00后的孩子吭爹赶上了,延迟退休多干5年晚5年拿养老金赶上了。唐僧81劫正果,70再过多劫才安享晚年
关于这个问题,看你和谁比!和80后,90后比当然最苦乐!要是和60后,50后及我们的父辈比70算幸福多了!虽然小时侯经常挨饿,缺衣少穿!但我们还是有天真烂熳的童年记忆,到现都想起无比的幸福!毕定我们生活在哪样一个困苦的时代里!但是当时最受煎熬的应该是我们的父母吧!没有经济收入又没有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家里孩子又多!我记得母亲经常告诉我锅沿的碗摆了一大圈了,还不知道盛够了没有,先让孩子各端各的碗,才能确定还有谁没有饭!父母经常饿的肚子发烧!所以我们苦不能和年轻人比!比起我们的哥哥,姐姐!我们最有福,比起我们的父母我们更轻松!毕定现今这个 社会 只要你舍得出力,吃饭不成问题吧!只要你不赖都会有收入的!总比父母哪时好多了吧!:
70后与父辈相比不算是最苦的人。但是与8090后相比,。生活在早期,相对困苦的多。虽然在吃穿上已经不再那么贫困,但是,命运之神也有宠幸。这—代人知道感恩,知道与人为善。从不自私,。宽厚包容。如今,已经四十不惑的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何其不易。不敢奢求太多。
我是77年,是第一批独生子女,小时候没受什么苦,父母是那时的双职工,就是小时特别羡慕有哥哥姐姐的同学。婆婆在农村,我也只生了一个女儿,从小我妈带大的。最苦最难的是这十年,父母先后患病去世,为照顾父母工作也辞了,孩子也估不上了。父亲生病时孩子三岁,天天给我打电话说想妈妈,听到孩子声音泪都掉下来了。只能狠心不照顾孩子,因为父亲手术后已丧失语言,肢体,吞咽功能,大小便失禁。我在医院伺候两月洗屎洗尿,按摩翻身。两月后父亲走了。最近又在医院伺候母亲三年,母亲也走了。这活都不是我最怕的,最最怕的是每次医生找我谈话,每次手术签字,好孤独,好无助,没人商量,手抖的写不好自己名字,我怕因我的签字要手术不成功,又怕因为我不签字耽误病情。听着医生的话,看着手术单上的种种风险,头梦身上盗汗,心跳加速,难受急了。晚上趁着去打饭时候,自己蹲在医院楼下墙角哭,心里空档档,但是还是要坚强下去,还要伺候父母。母亲也走了一年了,只要看见老人,我就掉泪,想自己的父母,好想他们,也许再过二十多年我就能去陪他们了!
笔者也是70后,对此深有感触,每当同学聚会时,酒喝到六、七分,座位上一片感慨声,没有上过大学的同学,虽然有些早生花发,仍然掩饰不住内心满满遗憾。
追忆往昔,岁月如风,往事如梦。
那个时候初中可以直接考中专,有几个同学选择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中学或者小学当教师,现在仍然奋斗在教育战线,孜孜不倦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现在社会讲学历,中专学历现在有点落后,所以只能跟着时代跑,有奋斗精神的准备上成人大学,感觉精力不济,只能守着工作,不在梦想创业。用他们话说,守着老婆孩子每月拿着工资,跟着地球转,每天盼着学生听话,工作不出差错那就谢天谢地。有几个老师教初中,头发落得很厉害,看得出老师这份工作压力很大,并不是很轻松。有几个同学初中毕业后上高中,然后考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机关,一部分进入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混得不错,他们中间大领导、大老板没有,但是铁饭碗旱涝保收,两口子双职工挣得钱够花,对于工资也满意,基本上都是两套或者几套房子,跟一些80后,90后房奴相比,有优越感,就这一点他们相当满意。
财务上没有很大压力,这些人闲暇时间带上老婆、孩子自驾旅游,上山西、下河南,祖国名胜转个遍,然后在酒桌上吹一番见闻,赞一句祖国河山太美好,有些托亲戚朋友福,海淘一些外国货,吃饭时拿出来炫耀一番,更有人到马尔代夫、新加坡,远一些的跑到法国埃菲尔铁塔、德国莱茵河开开洋荤,很多人表示人生只有一次,趁有时间,有心情乐呵乐呵,因为再过十年就走不动了。在一起聚会喝多了,心里话就说出来了。上中专的同学,为自己没有上大学表示遗憾,他们并非对现在工作不满意,而是觉得自己没有体会上大学滋味,觉得人生少了一个环节,青春岁月,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没有重来机会,没有搭上大学这辆车,那就永远错过去了,他们为青春之花没有怒放而感觉遗憾。就像现在网络上所说,上大学没有谈一次恋爱,等于没上大学一个样。
其实细细想起来,生命对于任何人都一样,你选择了怎样人生之路,它就回馈你怎样一个未来生活,上中专和上大学,在当时是不同两个概念,对于70后来说,他们当时上学选择是根据家庭条件和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生最终没上成大学,感觉不忿,学习一般最终考上大学,是命运眷顾。大多数同学他们感觉知足,因为今天酒桌上少了很多当年在一起唱歌的同伴,有些同学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辍学,连高中都没有毕业。我不是60,70后,算是90后,但是我也是有笔友的,并且现在也还有联系,只是换成邮件了。那时候读初中的时候,第一次学会了写信,然后慢慢的在《故事会》、《小小说》这一类的书里面,找到一些想交笔友的人,就纯写信,8毛钱,用最薄的信纸,写很多,写故事,写生活。我想,我写作唠叨的毛病,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我的笔友不多,就只有两个,一个是河池的,一个是厦门的。两个现在都还有联系,一个已经结婚生子了,另一个孩子已经结婚生子了。可以说一个是哥哥型的,另一个是父亲型的。这两个人都对我的一些观念有一些的影响。下面说说这两个人。
这里面的一个人,年长的那个,他是小小说里面的一个作家,一直都是写一些社会的故事,并且写得特别的现实,有写过比较露骨的一些现象的——一个女人,她为了家庭,去卖肉,她丈夫也是知道的,然后存下了足够家庭一生用的人,然后他丈夫就找了个理由,和她离婚了,再娶了一个。那时候还没有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就成了全是那男人的,不然男人就要胁女人,卖*是犯法的。——这篇文字,是我看过的他写的第一篇故事,据他所说,这个取材,其实是有实例的。
后来,陆陆续续的看了他一些文字,确实是在后面的一些新闻上,能搜到的,可以说, 这个笔友,是给我启蒙了“渣男”这种新概念,虽然只是十几年前,那时候还不兴渣男这个词,但是,渣男却是一直存在着的。
另一个是一个很平常的人,如果说有点不平常的话,就是他家里面是打渔的,他有很多海上的经历。我只到过海边,并没有出过海,因为出海都需要坐车,我更怕晕车。所以我并没有去过,在他前期的信里面,说着在海上的一些故事,说着一些不知名的小岛,说着海上的风暴的危险……因为都习惯写文字,所以不喜欢即时的聊天,直到六年前的一次邮件之后,那次我回信之后,他有近两个月没有回复我,这在平时,是比较少见的。那次他回复我的邮件的第一句话就是——小黑,你知道吗?这次我差点回不来了~~然后说了在海上的一些风暴的故事。后来,他慢慢的离开了海上,现在娶妻,生了个女儿,找了一份比较稳的工作。
我交的笔友,就这两个,所幸的是,都是一直都有联系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