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细腻的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

感情细腻的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第1张

要作细节描述。标准的参考模板可见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蹒跚的背影从铁路爬下去再爬上来的细节。不用堆砌形容词,只抓住让人感动的细节之处进行事实的描述就可以了。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当然,“细节”两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定要有足够的阅历,经历过的人或事要够多,才不至于拿起笔来头脑一片空白。另外写感情不是正面描述感情,那样的文字是苍白无力的。要通过描述人物经历的事情来刻画人物,用人物的经历来表达感情。

1她高高的个儿,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梳着许多根又细又长的小辫子。雪白的瓜子脸,细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流露出聪颖的光芒。她平时爱穿红黄相间的长条衬衫,配上浅绿色的紧身裤,多么像一位从新疆来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啊!

2我们的黄老师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乌黑的头发从中间分开,红润的脸庞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老师有一张不太大的嘴,讲起课来清楚有趣,说起故事来生动感人,有时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有时使我们心情悲伤,流下眼泪。

3她的个子不高,总是坐在前排。乌黑的短发上系着红色的蝴蝶结,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她爱发言,回答问题时声音又响亮又干脆

4他是一位爱说爱笑的男孩。圆胖的脸蛋,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特别是那张大嘴巴,笑起来嘴角微微上翘,说起话来非常响亮。他最爱发言,课堂上常常响起他回答问题的声音。他爱穿白色短衬衫,蓝色短裤,又整洁又大方。

5她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白净的瓜子脸,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她爱唱歌,更爱跳舞,还参加了校舞蹈队呢!她穿着那件红地白花的连衣裙,跳舞时,动作优美极了!

6一个男同学的外貌〗特别是那双带长睫毛的眼睛,更使他增添了几分稚气。他有爱眨眼的习惯,一天到晚眼睛眨个不停。他一急起来眼睛就眨得更厉害了。

7〖一个女同学的外貌〗她很瘦小,长着一对月牙似的小眼睛,嘴巴旁有颗米粒大小的黑痣。她正阅读着一本厚厚的书,那双眼睛盯在书页上,就像蜜蜂吮吸着花蜜,显得那么专注。

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虎头虎脑 眉清目秀 面红耳赤 白净柔嫩 满面红光

满头银发 目光炯炯 双目如潭 火眼金睛 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气宇轩昂 高大魁梧 英姿飒爽 衣着得体

(2)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洋洋得意 和颜悦色 悠然自得 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

气势汹汹 神情沮丧 愁眉苦脸 没精打采 泪流满面

(3)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 满心欢喜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心如刀绞 悲痛欲绝

怒火中烧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4)描写人物的句子

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我地同学萧红,梳着一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起来蛮漂亮的。

(1)描写学习态度的词语

勤奋 刻苦 认真 专注 钻研 踏实 勤恳 虚心好学

发奋苦读 脚踏实地 不耻下问 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如饥似渴 持之以恒 一丝不苟

(2)专心学习的词语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屏息凝视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津津有味 掩卷沉思 神情专注

9乌黑的秀发被扎成马尾,柔柔的垂在背后,小巧而白皙的脸上绽放着爽朗的笑,上面的五官镶嵌的精致得当。长长的睫毛忽闪着青春的光芒,黑水晶似的眼珠灵巧的转动,明亮得像一潭清池。阳光投下,融化在她的眸子里,婆娑着碎银般的光华。眼睛下面,是一张小巧的嘴,如摆在奶油蛋糕上的一枚樱桃。

她穿着棉质的白色衬衫,水蓝色的裙子,白色的帆布鞋。整个人干干净净,像春日中的一缕阳光。

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2、看上去,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3、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4、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

5、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6、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7、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8、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9、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附《如何写好人物外貌描写》

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物的外貌,主要包括人的容貌、体态、服饰、表情、风度等。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外貌描写要“准”。准就是准确地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形象才会真实可信。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因素影响。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人的年龄不同,其外貌也有明显的差异,少年儿童天真可爱,青年人血气方刚,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则耳聋眼花。这一些无不反映其人生的自然规律。

当然人的的习惯不同,也往往显出不同的特征来。如吸烟的人仿佛缺少了门牙,还不时透出烟草气味;不吸烟的人则牙齿洁白。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的描写出来。

二、外貌描写要“精”。精就是精心选择人物外貌特征,集中笔墨描写,使人物形象精确鲜明。

世上没有外貌完全相同的人,我们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人物外貌中精心选择其与众不同的特征,集中笔墨描写,其它的可省略不写或一笔带过,使人物外貌更精确鲜明。

有时候,我们根据手头素材的实际情况,或为了某种表述的需要,可把外貌描写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如写爷爷的手,硬而裂开许多道口子,虽难看却是勤劳的见证;帮我编玩具,又透出灵巧。这样写了往往会使勤劳而机灵的爷爷跃然纸上。

我们精心选择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加以精确地描写,往往能写出新意来。

三、 外貌描写要“深”。深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要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写出人物的深度。

我们描写人物外貌,要着重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个性特征,气质情感的外貌特征予以重点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达到神似的境界。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写作的顺序,选好写作的角度,无论前后左右,正视侧视,仰视俯视,近观远看,哪个角度最能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就从哪个角度入手进行描写。

外貌描写还要注意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相结合,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来。

  艺术形象

  薛宝钗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像的创新性。

  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历代所引邹弢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那么,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像呢首先必须摒弃个人的偏见和爱恶,而从作品的描写刻画中进行具体分析。

  人物刻画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

  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但是也不能因此将她与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等同看待,一律说成封建统治者。她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她不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一方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这就是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正是她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思想性格与贾政、王夫人、凤姐等的本质区别。那种将薛宝钗与贾政、王夫人等人等同看待的观点是错误的。

  性格特点

  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在薛宝钗的性格中,确实也有虚伪和矫情的一面。她喜欢讨好人和奉承人。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风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大去。”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这—段文字不但是写她讨好王夫人,而且还显示出这个封建主义的信奉者是怎样的冷酷无情。“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午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薛宝钗被称做群芳之冠,但又说“无情”。“无情”,是指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实行者;“也动人”,却不过说她的貌美。丸说冷香,可能暗指她非热心人的意思。但“无情”和非热心并不等于奸险。水亭扑蝶,自然可以看出她有心机。但其目的是让小红、坠儿以为她没有所见那些私情话,并非有意嫁祸林黛玉。借衣金训,也并非有意识让王夫人嫌弃林黛玉。她这样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自然也就表现了她的虚伪和自私。她的思想言行所表现出来的虚伪,主要是由于封建道德本身的虚伪。她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道德的;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备。人有说薛宝钗是“大奸不奸,大盗不盗”,恐伯就是指的她对封建道德的忠实情奉和执行;因为这种道德本身就是虚伪的。她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放心,并最后被选择为宝玉的妻子,也主要是她这种性格和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的结果,而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是由于她或者薛姨妈的阴谋诡计的胜利。那种认为薛宝钗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争夺宝玉的看法,既不得合书中的描写,又缩小了这一人物的思想意义。事实上,她的性格特点并非奸险,并非事事时时处处都有心机,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那样如鱼得水。人们从她身上看到的虚伪正是封建道德虚伪的体现。薛宝钗的有心机与凤姐的两面三刀是截然不同的。

  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还表现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还有一次,湘云要开社作东,宝钗因伯她花费引起她婶娘报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因此,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曾经真心地这样称赞宝钗:“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过种种帮助。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

  作者原诣

  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个形像,绝非仅仅写出一个沽名钓誉的国贼禄鬼和八面玲珑的势力小人;更不是要塑造一个虚伪奸隐的“女曹操”;甚至也不止是塑造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形像;而是在薛宝钗这个形像中,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赞美这位美丽少女的聪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又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判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礼教所毒害以至毁灭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作者对薛宝钗性格的发掘,并没有到此止步,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性格中美好的、健康的因素与陈腐的、窒息的成分之间似乎矛盾然而又是奇妙的统一。这就是薛宝钗这一典型形像的根本特点。作者对这个根本特点表现得愈深刻,愈充分,便愈是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这个少女精神上的毒害和摧残,便愈是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对封建社会批判的深刻性上,这一形像并不比贾宝玉、林黛玉的形像差,只不过前者的毁灭是叛逆者的悲剧,后者的毁灭是殉道者的悲剧。然而,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薛宝钗的悲剧虽然不值得人们同情,但它所显示的批判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曹雪芹横绝一代的卓识,正表现在这里,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一形像的匠心,也表现在这里。只有从这个根本特点出发,才能真正认识这二艺术形像。

  《红楼梦》在塑造人物形像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进行反复描写和刻画,以使其突出鲜明外,还绕围这一基本性格特征展开其他方面的描写和刻画,使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和丰富。薛宝钗的形像也是这样塑造出来的。

  博学多识

  薛宝钗这个封建淑女的典型,除了她作为封建礼教的信奉者、执行者和殉道者这一基本点之外,她的性格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

  薛宝钗不仅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而且天质聪慧,博学宏览。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成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连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如元妃归省时,对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腊”的指点,以及对湘云问“棔”树的解释。她对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如她在论画时指出,艺术家在创作前必须心中先有丘壑,才能对素材进行精当的剪裁和处理,才能达到真实地再现生活的目的;她在诗歌创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要命意新奇,另开生面”,她反对跟着别人脚踪走去的摹拟和模仿的见解,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显然,在这些地方,作者是将自己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赋予了这位才华出众的少女。

  她自己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在大观园的诗人中,只有林黛玉可以跟她抗衡。在多次诗歌比赛中,她是经常夺冠的。她的诗构思新颖,意境深邃,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浑厚的风格。这样,作者又赋予薛宝钗的形像以浓郁的书卷气和优美的诗人气质。在这些地方,作者对她是赞赏的。

人物形象:

活泼开朗、古灵精怪、目中无人、温文尔雅、重情重义

开朗大方、性格活泼、乐天达观、成熟稳重、幼稚调皮 

温柔体贴、活泼可爱、 普普通通、内向害羞、外向开朗 

聪明伶俐、善解人意 、风趣幽默、思想开放、积极进取 

感情:

暴跳如雷、谈笑风生、悲喜交集、喜出望外、欣喜若狂

怡情悦性、含笑九泉、欢天喜地、心悦诚服、抚掌大笑

怒不可遏、喜怒哀乐、得意忘形、一悲一喜、黯然销魂

疾言厉色、宜嗔宜喜、忽忽不乐、怒气冲冲、喜上眉梢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人物形象:

1、活泼开朗

释义:性格开放,比较外向。

2、古灵精怪

释义:形容人聪明,可爱,调皮。一般是用来形容有个性的女生和小孩子。

3、开朗大方

 释义:大气,乐观开朗,没有负面情绪,喜欢笑。

感情:

1、暴跳如雷

释义: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形容大怒的样子。

2、谈笑风生

释义: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

3、悲喜交集

释义:悲和喜两种感情一起涌上心头。多形容由眼前的欢乐而联想起过去的悲苦的激动心情。

1、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

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

2、林黛玉

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

3、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

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聪明,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4、探春

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5、薛宝钗

薛宝钗是曹雪芹深深喜爱的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将薛宝钗描写成性格和智慧上都十全十美的可爱少女。她的言行和待人处事处世态度,其中所包含的情商和智慧,在除去时代赋予她的局限之后,都是青年读者学习的榜样。

生气动怒的时候,看一段关于宝钗的描写;遇到艰难困苦时,看一段关于宝钗的描写;碰到坏运时,甚至在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时候,细细读读关于宝钗的描写,你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好像会感到这位灵慧多智的姐姐在亲自劝慰你、指导你的言语和行动一样。

6、贾迎春

性格;温柔善良,同时胆怯懦弱。居所:紫菱洲上的缀锦楼。在《红楼梦》中,大观园东部有一个庭院,西侧临水,东部靠山,院内西部建筑是紫菱洲,北房正厅,即缀锦楼。此处是《红楼梦》中贾迎春的住所,与藕香榭隔水而望。

在海棠诗社中,迎春的号为“菱洲”、惜春的号“藕榭”,便由此而来。缀锦楼与缀锦阁重名。第40回贾母在缀锦阁设宴吃酒,让戏班在藕香榭奏乐、演唱,乐声穿花度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7、史湘云

史湘云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的豪爽女性。但她毕竟是薄命司中的女儿,自幼父母双亡,由于史家经济拮据,也没有过上贵族**娇生惯养的生活;经史湘云的判词中推测,她最后嫁了一位才貌俱佳的郎君,但夫婿很快亡故,过着拮据的孤寡生活。

8、晴雯

性格刚烈,疾恶如仇。她向往平等、公正,美丽能干,反抗婚姻,永远反抗她低人一等的命运。她虽是婢女,却绝不低声下气,没有自我。

晴雯地位卑微、刁钻、刻薄,同时她也高傲、纯净,目下无尘。正是由于晴雯的泼辣、倔强和对人的刻薄、喜怒无常,才使她的纯洁、天真、坦荡显得更加宝贵。

扩展资料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十二支《红楼梦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

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如鸳鸯、晴雯、司棋这些人物的悲惨下场,但是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

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小说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红楼梦

我话写生

写意人物写生,在这些年里画了不少,多半是不满意,但也偶有满意之作,时间长了,也便有一些想法。

周京新导师在我们本科、研究生时,常常问我们的一句话就是“有没有过模特关?”模特关怎么过?过得怎么样?一直在拷问自己。

画写意人物画的,几乎没有几个画家说没同模特打过“交道”。这里的“交道”当然不是交往,而是用笔、用墨、用心同模特较量过招。较量的次数、年头有多有少,较量的结果当然有输有赢,甚至较量结束亦不知输赢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初次与模特“谋面”,都是表现心切,心血来潮,大砍大杀,心中有感觉,却恨手中笔墨不听使唤,叫它往东却却朝西,叫它往北却朝南,干湿浓淡,全然无理,画出来的东西与当初想表现已差之十万八千里。其结果必然败下阵来,但终究还是有匹夫之勇,画面感觉是新鲜的,过程也是刺激的,结果是糟糕的。但也尝到写意人物写生过程的滋味是如此的刺激,对写意人物画这事就从此欲罢不能,一往无前了。

知道生动的模特与最后能落实在宣纸上预想效果之间有天地之差距,这差距是多方面的。画着想着再画着再想着,便知道差距有笔墨的,有造型的,有格调的,有感觉上的,有情绪上的等等多方面。而提笔写生的过程往往局促不堪,容不得思前想后,画前想法多,画的过程中往往忘了想或来不及想,什么造型什么格调的,画完又遗憾。画多了,画得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加点进去,也会从容一些。也能提笔想一想,不让画催自己,而能主动控制画面了。

画着画着也便知笔墨可繁可简,可润可燥,可纵可收,可方可圆,可精致可糜烂,也可厚也可薄,个中感觉是大千世界的,法门千万,外相丛生,其内核却无形,也知适合自己的不过一二,明了这些,但也未必全明了,只是明了了不少,这其间少不了周老师多次指导。

造型更是难事,多年以笔墨对之,久攻不克,体会甚深。形有正有邪,正未必就好,邪未必不成;形亦有实有虚,实有实的破绽,虚有虚的门道;形有雅有俗,雅有雅的精致,俗有俗的味道;形有工有写,工处易板,写中难致韵;形还有幼稚可爱的,有幽默滑稽,有荒诞离奇的,形有老辣愚拙的,形有天真的,有精巧的等等,形也是万千世界,进去了常常迷失方向,往往不得要领。逡巡反复,无功而返者居多。多年打拼并聆听师门要领,终究明了一二,形之相虽无穷却也处处显现,可捉摸可感悟,可写就,可塑造,最终是适自己者方能生存。古人之形,别人之形,未必全然适已。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情趣之真,再去把握造型,把握笔墨,自然会便捷得多。

一直想过模特关,但模特关难过,后面还有笔墨关,还有……关,关口很多,信心是关键,每张写生有所得,有所悟,就是收获。好在心里手中日渐明确。

禅宗有三境界:未参禅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入门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悟道之后,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画写意人物画写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不知自己是处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还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总之希望尽快能够是‘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当然仅从模特身上去找恐怕很难找到。来源:凤凰网

一路走来一路写

故乡之景是我学画最初的冲动,那里有古树、清流、草甸、沙滩、竹园,我从五六岁到初中都一直在那里放牛,长时间地与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待在一起,想或不想、想入非非或胡思乱想,思绪总与这些景牵连在一起,景触动着我的灵魂,欲说却忘言,无以言表,隐约觉得画或可表达,这也是我最初学画的冲动。但学画至今却从未动笔画过家山家水,总觉得自己的手段还不能够表达,或现有手段尚无以尽意。因为这儿山山水水不仅只是实物而已。

黄山亦然,它离老家70公里,算是很近,很多次机遇可以去,但都推却了,就因为黄山在心中有神圣之地位,冒然去观、冒然去表达怕缺憾甚多,这种两难局面在终结,单位组织老师为百年校庆去写生,徒然的兴奋与胆怯交织在一起,当坐在黄山一角写生时,心中似惴惴不安,许久不不了笔。

黄山之实景比过去电视、、绘画作品及心中想象的还要来的震撼。它巍峨、妖娆、含蓄、直白、朦胧……思想过的它都有,没想过的它更多,历代画黄山的画家不计其数,作品上千,但也只能表现黄山一面,不可能尽其全貌。大家之中,有梅清轻盈飘渺之黄山,渐江刚毅凌削之黄山、石涛苍茫肆意之黄山、黄宾虹浑厚华滋之黄山等等,黄山之画千颜万貌,但仍貌不尽真实之黄山。我不敢斗胆貌出更精彩之黄山,但我写生之时恰逢烈日,难见黄山之云雾,山势扑面、苍然浑厚之感尤为强烈,故想表现另一种黄山。用枯、拙、渴笔表现一山之浑厚之感。两次写生黄山,先住狮峰后住玉屏,一北一南,南秀奇北雄浑,各住五天,相隔三月。住狮峰画狮峰,觉黄山乃一天然巨石兀突面前,可能与自己写生时选景有关,常人可见美景皆人山人海,无以立足,更不可能写生,故另觅静处,大都抵近山峰处,山峰仰面而来,大、厚、浑,以致刚动笔画《渴笔狮峰》时长时间无法动笔,无从下手,历史作品及经验此时有点使不上力,后来干脆画我所见、画我所感之黄山,狮峰占满画面,其间纵横石皴石裂,以枯笔横扫,有各态奇松恰好破满幅一巨石之单调,松石、笔法皆大阳之意,再引一阴柔山泉之润之,使画面不至过火单调,皴法石法不讲究前三后五的叠法,平铺以壮其气,松林一片立于半山,实为虚景,以衬托狮峰之雄,山泉以虚为实,以少胜多,为画眼。烈日当头从八点画到十二点,一气呵成,窃以为喜。笔含真情,画出当时真实所感之黄山。在狮峰又陆续画了《清凉山一望》《清凉胜景》《仰观狮峰》等画,多角度写出心中的狮峰,各有满意或缺憾之处,喜在自有我法于其中,缺在有时失之粗率,有时古法或别人黄山之法总不时显现,不能纯粹一以贯之。

在玉屏最有名之景是迎客松、天都峰、莲花峰,天都峰及莲花峰没作重点描写,迎客松是众人皆知的明星树了,当然不会放过,提笔沾墨兴致勃勃,落笔却迟迟,这棵形也太熟悉、太深入人心了,想画这么一棵众人皆知、众人皆悉之树难免犯难,太似俗,不似过不了“群众”一关,这与当年画家都画毛主席情况有些类似,主席形象人人熟透,但石鲁、李琦、刘文西也从不同角度成功塑造了他们心中的毛主席形象,也能被世人接受。迎客松的各种形象照片、国画、版画、铁画、剪纸等不同形式置于千家万户中,其形已经太世俗化,要画出众人皆悉的“俗形”确实不易,这种“大众之形”还有很多,比如中国熊猫,我们在棉被、茶杯、课本等各种生活用品及生活环境中大量可见形,但大多数形只是在熊猫原型上加以可爱化,突破不多,美国好莱坞《功夫熊猫》一出立马觉得熊猫的俗形有一突破,不仅可爱而已矣,还幽默、诙谐……,故应对熟悉得已经非常平常之形,其实更有挖掘的意味,此形虽已成定势,但我有我的视角、我的判断、我的塑造。这样想,就先以迎客松“俗”形正画,因为先前所见迎客松之形是间接或已历多次变过之形,第一次亲眼所见,先摆正心态,诚恳地亲眼亲笔过一遍,或许将来还会画,还会画出别样的迎客松,但此时恭敬正画是首要的。迎客松长在玉屏峰南麓,用天俊之形来形容不为过,虽然有一巨枝已碳化,但不损其威,其雄姿确冠天下,而画家笔下的迎客松之形已是画之形,是再造之形,与寻常草木之画形在画理并无高低上下之分,只有画家对于真形理解、阐发、发现及笔墨的高低上下之分,终究还是落实在中国画本体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真形虽好但表达一般,画形即一般,即便如迎客松般的天姿亦然,真形最终代替不了画形。中国画的本质是笔墨语言及中国画的内在气韵格调,外在的客体之形再“美”,表现出的画面不合中国画内在之道也是枉然。不过迎客松这株奇松,细细端详,却发现了其形与中国画道理有许多暗合之处。如非对称美,有松有紧,有收有放,疏密得当等等这些中国画造型之原理,也合乎道法自然的最高原理,也难怪老百姓喜欢它,是有道理的。于是也就认真写之。画好之后还挂在家中,如同许多家庭挂迎客松的图画一样,但这是我写生的,还是不一样。在玉屏还画了《天都峰远望》等多幅作品,亦有得有失,画后感叹:黄山千面,不可画尽,能得一二已是欣然。

从黄山下山随导师先后在溧水、盱眙、常熟等地写生。这此地方之景若同黄山相比,可谓从仙境堕入凡间。先是在麦收时节在溧水写生,溧水以平原为主,些许有些很矮的小丘陵且长满高低树木及草丛,无有皴法,一眼望去,顿时茫然,更谈不上写生,可谓无景可写(在我看来),但观导师周京新却随处安顿见景即写,都在周老师笔下有开有合,有章有法,韵味十足,都以“周家笔墨”精彩纷呈,叹为观止,师兄弟们常开玩笑,给周老师一块水泥操场周老师都能画得饶有兴致,并会呈现精彩画面。自己也硬着头皮摆开画架开始写生,这溧水之景与黄山之景差别也太大了,黄山之景在奇在险在峻,溧水是典型江南水乡,平而无奇。于是搁笔开始细察,慢慢的却也能品出此处之景一些妙处,一小块不大的地方居然十分丰富,景虽平远推去,但也不缺层次,先是田地弯弯扭扭,依势依地分成不同形状,可见其人多地少,每一小块地都要种上东西,种上的东西品种还挺多,有种的麦子(收割完和未收割完的;收割整齐和收割得不整齐的),有种的蔬菜,辣椒、丝瓜、瓠子,茄子,还有种的甘蔗苗,还有刚种下的水稻苗,靠低处,有弯弯曲曲窄窄的小水沟,沟里长着参差不齐的水草,还有麦收过刚翻耕过的土地……不看不知,细看才觉得层次结构真不少,其丰实程度甚至超过黄山,黄山的奇在山形,结构大致是石与树,石形树形虽多,但层次也就两大类而已,最多加上瀑布泉水,四大类而已。但眼前溧水的江南小景却能在数亩之内有数十种不同的结构层次,解析过景再画起来,头皮不再发麻,渐渐地也颇有兴致,依然用渴笔,写出麦收后的江南小景,此景却也有故乡景致的一些影子,虽然不敢画故乡,画溧水权当画故乡小景的练习,其中也含对故乡之景的情感注入,溧水小住几日,也画得几张满意之作。有了溧水写生的经验,到了盱眙也就不那么犯怵了。

盱眙的景与溧水大致相当,以平原田块为主,间有小丘陵,不过盱眙的丘陵不似溧水的丘陵那么茂密苍翠,稍有些荒芜,特别是半塔村一线的丘陵有些特,长得不怎么茂盛且又不怎么周全的杂草并没有铺满山丘,零零星星又斑驳不齐,最长眼的是山上尽是大小不一的圆形椭圆形的石头,黑颜色,大的直径有几米,小的如足球大小,一堆堆,乱乱的,像是天上落下的。山的感觉有些面目狰狞,我还不小心在哪摔了一跤,半年才好。山的感觉怪怪的,但画起来较画溧水时顺手多了,这种荒芜之感正合我枯墨秃笔,半山腰有人工植了些树,并未全活,多半枯死,只有个别一小簇树长得好些,故虽然人工造林却也经过大自然裁剪过,坡上还有些规整不一的梯田,种了些旱地庄稼,有种的花生,有种的玉米,有种的黄豆、绿豆等还相当丰富,看清理清后再落笔画时又要少费些心思了,中国画的本质及终极目标即道法自然,人工的东西摆在画面里纵然画得再好总有说不出来的味道,自然造成的山水之形,自然形成的树木杂草,都那么妥帖,顺眼,顺心,中国画画得不好一定是看了不顺眼,感受起来就不顺心,自然是某些地方出了问题,写生的目的就是学习自然,贴近自然,说道法自然有些大,但常在外写生自然而然会觉得自然之妙来,人造之形再高级也敌不过自然的鬼斧神工,当然我不是纯粹自然主义,也不是唯自然主义,而是说自然的奥妙远胜故纸堆里的东西,自然之道无穷无尽,古人也只是在千万自然之道中感悟出一、二而已,这一、二之道便足以形成宋四家元四家清四僧等,但自然之道远未被古人穷尽,自然之道仍有千千万万等今人、后人去体悟去感觉去表现,当然自然之道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一眼即得的,而是藏于山山水水之背后,隐于万事万物之中,笔墨之道亦然,古人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莫不是这个道理,盱眙之景兼有苏南苏北皖东南的风采,细细品读悉心描绘收获颇大。

常熟最个别致的地方,另面条都同别的地方不一样,细细的长长的,汤是清澈的,叫龙须面,果然江南之致,景也一样雅致,虞山中的兴福禅寺就是一小苏州园林,比起苏州园林似乎更幽更静,大概是一个藏在深山一个藏在闹市的缘故。兴福禅寺是千年古寺,里面亭台楼阁、假山水池,树木行廊都极尽营造者的心思。据说文革时因为驻军才躲过被拆的命运,庙里几位出家人似修行很好,文雅清澈,这种景太精致太幽雅,以致于我的枯笔粗墨有些迷失方向。先从外围画起,寺门一水与山相隔,寺门口虽有人工铺建的路口,但路边的山坡还是有几分自然的生气,尤其寺门的几棵柏树形态各异,小山坡上的杂树也各得其姿,也好,把这些作为画眼,让寺庙成为陪衬,不斤斤计较于一砖一石,一瓦一椽,空勾简笔画出寺庙走向和大抵结构,让门口几棵老树来“唱戏”,用线都不扣太紧,有意无意之间,求得一个“静”字和一个“虚”字,终究还是想表现一个“空”字,繁树密枝皆为表现寺门口的空寂,当然只是心画而已,寺中的香火还是相当旺盛,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但这些尘世之色权当过客,当然进不了我的画面。常熟一连几日都是小雨霏霏,倒也与景十分相配,景小在雨雾中倒显得十分比幽深迷朦,想来画在此时表现力似乎该让位于南朝的词了,一句话——意犹未尽,当然有时说的画的都难尽意,只有心中把玩才徘徊不绝余味且长。

写生的确妙处甚多,见景如人,一人一面,一景一况都那么不同,每每寻思以笔墨来表现来解决应对之道,虽苦亦甜,挫败有挫败的痛处,得胜有得胜的欣喜,但千山万水还要不断面对,笔底世界亦随山随水在转换,景永无边际,笔墨之道长无止境,关键每每小得每每触感,其心灵境界亦会日新又一日,会有一天想画家山家水,也许在别人看来,我的家山家水一如别处一样平凡,但在自己心中,全然不同,不知何时能画出带青草泥土香味的地道画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来源:中国在线艺术网

束新水2013725于浦口

游走与游离

“游走”是指笔在纸上随意走动的意思,“游离”是神情放松,不拘于物的意思,当然这是我个人对“线”的理解,真正达到这个情境却并非易事。

线是人们对外界最早又最朴素的表达方式,遍及世界各处的原始壁画岩画其生动质朴的线条,无论经历多少年,都会让观者心动不已,因为那质朴的线条表达出了祖先的环境、祖先的世界、祖先的生活,这就是线之最初的强大表现力。在中国又历经数千年文化的浸染,线变得越来越深不可测了,这变化过程少不了有工具材料的因素,即毛笔的使用,宋苏东坡曾说“笔软则奇妙生焉”,同朝的米芾强调笔的“八面出锋”,想来毛笔使线之形态有了无穷变化的可能,而注入线中的文化又是线内质丰富的关键。

原始岩画的线如何代代演化成后来线的各种形态,已不得而知,但有了明确文字记录以后,对于线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内涵变化还是能得出一些粗略的脉络。孔子入周都看周明堂感叹曰“尧舜之容,桀纣之象,名有善恶之状,以垂兴废之戒焉。”想来孔子看到的壁画同一千多年以后的唐朝阎立本所画《凌烟阁功臣图》《历代帝王图》多少有些渊源吧,虽然已无从猜测孔子当年在周的明堂所看到壁画的模样,但我们从敦煌及其它各朝代所存的壁画中不难看出线是历代壁画的核心语言。只是线在各朝各代的壁画中所赋予的气质却大相径庭。汉的朴拙雄浑,魏晋是风流飘逸,唐的雍容大度,宋的线形态多样,元的线是风格粗犷、气势恢宏,到了清,线渐入机巧。壁画如此,而落在纸、绢本上的线则更是形态万千,神采多样。如果说从“曹衣出水”中能窥出中国的线有西域印度的踪影,那么“吴带当风”则全然是线在中国本土自然长出的花。正是渊源多种,才有顾恺之线的行云流水,曹仲达线的“曹衣出水”,有吴道子线的“吴带当风”,还有阎立本线的大家风范,有张萱、周舫线的宫苑风范,有周文矩线的“战笔”,也有顾闳中线的绵劲,有李公麟线的典雅,还有陈老莲线的凌练等等线之各样形态,线之各样风格。线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上的种种表现的确风采多样,有历史的一脉相承,有国外的风格影响,有宗教的滋养,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有画家的天份秉性的不同,也有中国书法的影响。本来在世界各地先民中皆有运用的线,在中国开出的花最茂结出的果最盛,这应是不争之实。当然后来有好事者,把中国浩繁多样的线总结出“十八描”来,这也未尝不可,但要仅认为线之形态就是这十八种样式就大错特错了,而要描绘心中所想眼中所看的万千世界,也断然不能仅仅只靠十八描。如果中国的十八般武艺,十八般兵器,真正解决对手的也许是锄头、也许是绳子,当然有枪更好使。十八描的境况也该如此。传统线的瑰丽之花其美不只在线之形态而在画者之心。画者之心也是时代气质时代情境的缩影,明人再有大度的心料也难画出唐人那样恢宏大度的线,当然唐人虽恢宏确也无法画出晋人的风流。一言以蔽之,能画出真性情,画出真自我,也就画出时代之魂。装腔作势,只能徒劳而已。而画出真性情真自我的线也绝非易事,其中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在悟、在读、在行、在思、在心里、也在手中。 来源:新浪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58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