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家新。曾用笔名北新等,文学教授。
1957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学。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肖川农化厂劳动。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等,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风景》《预感》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任为教授,开设中西现代诗歌比较研究课程及创造性写作课程。
著有诗集《纪念》(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游动悬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王家新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楼梯》(英译本,伦敦威尔斯维普出版社,1993)、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没有英雄的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文学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坐矮板凳的天使》(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等。
另有编著《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当代欧美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论诗》(河南文艺出版社,1993)、《叶芝文集》(三卷本,东方出版社,1996)、《欧美现代诗歌流派诗选》(三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中国当代诗歌经典》(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及翻译集《保罗·策兰诗文集》(与芮虎合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等多种。
曾参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阎立钦教授主持的《语文大视野》项目,担任高一卷主编。曾获多种国内诗歌奖,曾多次获教育学院科研论文、科研论著一等奖。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诗歌作品及诗学文章被选入多种国内重要诗选及理论批评文集,并被北大、复旦等大学选入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诗作《在山的那边》被人教社选入初一语文教材,写这首诗时他还是一个刚从边远山区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随父母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所以他童年充满幻想,才写下这首诗。诗作《帕斯捷尔纳克》被人教社选入高二语文读本。
自1990年写作《帕斯捷尔纳克》到后来旅欧期间写作《临海孤独的房子》《卡夫卡》《醒来》等,他在中国诗歌界的影响逐渐增大。这些流亡或准流亡的诗人命运是他写作的主要源泉,他试图通过与众多亡灵的对话,编写一部罕见的诗歌写作史。作品中经常有令人警醒的独白,笔意沉痛。1996年之后,以《伦敦随笔》《挽歌》为代表,又开始诗歌的新的探索。出版的诗集还有《一只手掌的声音》《游动悬崖》等。
王家新看上去是那种很真诚的诗人。也就是说,他的个人气质与他诗歌所呈现的美学风格几乎一致:简断、坚定、似有深意存焉。我指的是《一个劈木柴过冬的人》《卡夫卡》或《瓦雷金诺叙事曲》。至于那些大量嵌入洋人诗句并美其名曰互文性写作的东西(看上去像一面中国劣质水泥墙上镶满五颜六色的洋玻璃碎片,闪闪发光,眩人眼目),我以为这和一个诗人的真诚劳动无关;或者说,它们创造了另一种风格的王家新。
在真诚的王家新身上,我们充分体会到里尔克那句名言的真切含义:挺住意味着一切。朦胧诗后期就已成名,经过第三代诗潮,再到如今的个人化写作,其间风云变幻潮涨潮落。跟王家新同时出头的诗人其中许多漂泊海外,许多改行下海,还有许多在迅速崛起的后来者如西川、海子的锐气和才气的逼迫下黯然袖手。王家新却我自岿然不动,而且历久弥新,逐渐成为当今诗坛的一个头面人物,和后进们如陈东东等同台亮相。这一切,不能不说明王家新身上有着某种坚持和独立的品格。此种品格不仅促成他在现实中的成功,也是他部分优秀之作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王家新不是一个玩弄繁复技巧并以此为乐的诗歌杂耍者。长久以来,他致力于“深度意象”的营造与开掘。思力的集中和深入使他能够比旁人较出色的完成这方面的工作。或者反过来说,正是思力深沉而单一的特性促使他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从这个角度来构建他的诗歌王国。在《铁》、《乌鸦》、《楼梯》等一系列作品中,我们大致可以触摸到王的诗歌特质:语言像钉子一样从多个角度切入单一意象的外壳,试图抵达它之内核同时穷尽此一意象的多重含蕴;独白手法的频繁使用令此种意图显得更为尖锐(针对意象来说)而明朗(针对读者来说);此外,一种难言的沉郁之气贯穿于字里行间——这是王家新个人气质在诗歌中最直接的表露,增强了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些特质在那首为他获得广泛声誉的《帕斯捷尔纳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帕在诗中已不完全是那个在俄罗斯坚持写作的大师了,而成了王家新手里的一个意象核桃。王家新在其中注入了自己最主要的生命感受,倾诉了自己的隐痛和经验。在此种意义上来说,帕斯捷尔纳克也就是王家新。因此,这首诗的成功是顺理成章的——再没有比营造“自我”这个意象更能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深入而真切的阐释了,对于精擅此道的王家新来说更是如此。《卡夫卡》的出彩与此也不无关系。王家新与卡夫卡气质部分接近:一种灰色的坚定,还有命中注定的忧郁。这令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逼近奥地利天才的内心,并部分的道出其心声。卡夫卡自喻为穴居动物,处于真诚状态的王家新也像某种穴居动物,老是往一个方向不停的挖掘。坚持不懈终于使他有所成就,也使他区别于像一只花蝴蝶四处卖弄技术之舞姿的欧阳江河。毋庸讳言,在技术圆熟方面王不及欧。但这一点恰恰成全了王家新,使他干脆不在词语表层上用力,而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因此他的部分优秀之作面目明朗而内蕴深沉,具有动人心灵的力量。要知道,在我们这个时代,直指人心的诗作稀少如濒临灭绝的野天鹅,因此,真诚的王家新显得弥足珍贵。
遗憾的是,这并不是全部的王家新,或者如我所言,存在着另一种风格和品格的王家新。品格即风格,诗如其人,这类古老的命题在王家新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这与他不像西川那样善于并乐于“转化”有关)。尽管我热爱王的一些作品并受到启迪,我还是不得不指出,他还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虚伪。这一点我在阅读《游动悬崖》时就有所觉察。王在《帕斯捷尔纳克》中有一段感人肺腑的表白:那北方牲畜的泪光/在风中燃烧的枫叶/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我怎能/撇开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然而通读全集,我不得不说自己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一种被人煽情而致落泪最后却发现对方原来是在作戏般的感觉——王恰恰是撇开一切在谈论他自己。王将自己的忧郁和失意看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最高的痛,在许多诗中反复的倾诉,生怕别人不晓得。这令我不由得想起一个胸襟狭隘、目光局促、有着自恋情结的小男人,为了一些小小失意而唉声叹气,满嘴沉痛。此后读他的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感觉亦复如此。在《饥饿艺术家》中他还多少反映了几个外国艺术家的清寒处境以及他们的独立品格;然而文章中让人感觉到真正令王痛苦而至愤怒的却是他身为诗人却为人打工的经历。而在更多的篇什中,他却故作谦虚的抖露他在国外朗诵的骄人成绩以及某个听众认为他的作品超过米沃什的外行之论。至于“北方牲畜的泪光”、“人民胃中的黑暗”,则连影子也没有看到——当然,诗人王家新也是十三亿人民中之一员,表现自己大概也算是在替人民说话。对此我实在无话可说。只是照这样看来,历史上那些宫体诗作者比王家新更有资格高喊“我怎能撇下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的壮语,因为他们毕竟还描写了一群人的啼笑。后来我又有幸拜读了王的长诗《回答》,题目竟跟北岛的出世作一模一样。未料瞻仰完毕,才知竟有些跟离了婚的妻子说赌气话的意思在里头。这首诗体积超重,然而与北岛的铿锵二十八行一比,其境界气度、视野情怀,高下立判。当然,技术上或许有所翻新。然而光秃秃的技术若无大气驱使,就只能带来缠夹不清的后果,更何况技术并非王之所长。王诗人经历丰富,大概十分明白在此时此境,若真正去关心和表现“风中燃烧的枫叶”和“人民胃中的黑暗”,会落个什么下场,所以只是在嘴上做做秀,实际并不执行。这一点,不但使他在北岛面前矮了大半截,而且也比不上他所鄙夷的伊沙。好在王家新早就有理论烟雾弹掩护自己从容撤退。早在《回答四十四个问题》中,他就抛出高论:只有从文学中才能产生文学,从诗中才能产生诗。这句话常为人所忽略,实际上却是他的被某些所谓批评家所大肆吹捧的“互文性写作”的理论依据。对此我只想问一句:最初的文学是从哪里产生的?最初的那首诗是从哪里产生的?生活,只能是无处不在的生活。王家新那些最好的作品不就是得益于他在生活中产生的痛感么?一旦他不仅自觉躲开人民和大地,而且失去了自身的痛感后,就只能缩进大师们的引文中,编织着一个个看似五光十色实则贫乏空洞的“文本”。我并不认为在诗中引用外国人名、地名有什么不对——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某种程度上的“世界文学”逐渐成为可能,各民族文学中的传统意象尽可以通用——但当一首诗中最精彩的部分却是人家洋大爷的名句,而且全诗之转接、展开乃至意境营造都以此为基石时,我实在看不出这样的写作对于文学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基于这种文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不止王一人)之振振有辞、道貌岸然的态度,我只能称这种写作为:虚伪的写作。
2王家新:1983至1985年辽宁鞍山第八中学学习,1985至1989年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系毕业,1989至1991年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1至2001年财政部办公厅部长办公室秘书,2001年至今财政部科教文司处长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1927~1983),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等……是文化节声望及高的专业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此故事也被中学课本收录。此外《心灵鸡汤 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这本收录激励心志的成长故事的书中也收录了他的相关作品。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莫顿亨特的童年(走一步,再走一步部分内容的由来)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自小体弱怯懦,从不敢冒险。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二十米高的悬崖。当他攀登到离崖顶三分之二路程的石架上时,由于恐惧他全身颤抖,上不去下不来。其他伙伴不但不帮忙反而嘲笑他之后各自回家了。恐惧和疲乏使他全身麻木,不能动弹,只能在石架上哭泣。暮色中父亲的手电光照着了亨特。黑夜中惊魂未定的亨特随时有掉下来的可能。面对险情,深知儿子禀性的父亲,没有上石架把他抱下来,也没有搬梯子让他下来,或者拿绳子把他吊下来,而是要他自己从石架上爬下来。旁人也许认为父亲太冒险,心肠太硬了。那么父亲是如何帮他脱脸的?父亲没有责骂他,而先安慰他,稳定他的情绪,“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亨特哭着说:“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父亲开导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看见了。” 亨特说。接下来父亲指导他爬下第一步。“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亨特伸出左脚试探着踩到了它,顿时有了信心。父亲鼓励他:“很好。”“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亨特照做了,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亨特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虽然哭泣了一会儿,但他随之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次经历使亨特悟出生活的一个哲理:每当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自己所要到的地方。
亨特父亲的教子艺术是高超的。他深知亨特需要锻炼自身的勇气,增加自身克服困难的方法和经验。他可以上崖抱亨特下来脱险,但亨特日后人生路上遇到危险怎么办?总不能永远靠父亲吧,那只能靠亨特自己。
在儿子脱险的过程中,亨特父亲只给予鼓励指导,一切由亨特自己去做。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让孩子去体验,激发他自身的潜能,自己排除险情,从而获得成功。
具体操作是:先找一个亨特能够到的落脚点,然后指导他移动一小步,接下来再找一个能够到的落脚点,又移动一小步。落脚点要稳,步子要小,走了一步,再走一步,从而到达目的地。只有这样才行呀!!!!!!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这个人就是莫顿•亨特,刚才这个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选入教材时做了删减)。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接着,他讲了课文中攀爬悬崖的一段经历,就是我们学习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容。这座悬崖就像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困难一样,对待它,我们不能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能种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一位65岁的老人,写少年时期在悬崖上这么一次经历,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有更多的体会。在这里,可以看出一次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说明困难对于人生的意义,了解到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困难的态度,还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人面对同样问题采取的不同的态度方法……。
我们也应该从书本走向社会,从小悬崖走向大人生 。
[编辑本段]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再现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虽然小时候很讨人厌,但又是很欣慰的,令人憧憬的!
小思 卢玮銮教授 (1939年-),笔名小思,生于香港,籍贯广东番禺,香港近代著名小说家、教育家,荣获香港教育学院第二届《杰出教育家奖2003》。她是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早年来到香港之后,小思曾在中、小学任教,因此对教育事业颇有心得。现时在香港《明报》副刊撰写「一瞥小思」专栏文章。
另有笔名明川、卢銮。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翌年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先后任几所中学的教师。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任文学研究员一年,1978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助教、讲师,并任香港青年作者协会顾问及多家报刊专栏作者,从事散文创作和搜集整理现代香港文学史料。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不迁》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曾编纂《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1925—1941)》,与人合编有《茅盾香港文辑》,研究论文集有《香港文纵》。
席慕蓉,(1943-),女,蒙古族,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席慕蓉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1943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幼年在香港度过,后随家飘落台湾,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1970年以穆伦为笔名,在《联合副刊》发表作品。七月回台湾,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其后数年间应邀参加多次省级及国际性之美展。并以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等笔名投稿,作品多为散文。1989年九月前往父亲及先母的家乡,初见蒙古高原。
席慕蓉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至今仍视之为主要职业。作为专业画家,席慕蓉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即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皮特凯恩岛是一座火山岛,位于新西兰与南美洲之间、塔希提岛东南偏南。英国军舰本特号1790年发生哗变,9名水手和18名塔希提岛居民逃往该岛定居,目前他们的后代已发展到47人。史蒂夫·克里斯蒂安是当年哗变士兵***的直系后代。岛上没有港口或飞机跑道,与外界联系很少。
小岛的创建者是英国海军叛将克里斯蒂安(1962年马龙·白兰度在影片《叛舰喋血记》中演绎的传奇人物的原型),据说现任市长克里斯蒂安就是其子孙。这个岛屿就像是克里斯蒂安的私人封地。
2004年10月,英国法官就史蒂夫·克里斯蒂安的强奸案做出了判决,他只需入狱3年,并且在服刑12个月以后就可以申请假释。此外,他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消遥自在,不用蹲监狱,因为他们将对英国对该岛的管辖权进行讨论。
对于如此轻的量刑,主审法官解释说,这是因为考虑到“该岛的特殊情况”:与世隔绝,永久居住人口不到50人,急需人才。他说,之所以为克里斯蒂安“量身定做”判决极轻,是因为他在过去数十年为该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指出,英格兰或新西兰的法律都不适用于这个小岛。
也正是在2004年,英国官方打破了持续两百多年的常规,罢免了市长史蒂芬·克里斯廷,随后选派出小岛历史上第一位女市长布伦达·克里斯廷。
令文明世界震惊的秘密
皮特克恩岛的故事始于富有传奇色彩的“女王陛下皇恩浩荡”号英国军舰的登陆。1789年4月,英国海军军官弗莱彻·克里斯蒂安带头叛乱,在汤加群岛附近带领手下开始了艰辛的海上逃亡之旅,他们朝着塔希提岛方向进发,在法属波利尼西亚补充了“给养”,包括十九名美艳的女人和六名成年壮劳力,接着就匆匆地开始找寻一片能够远离“人间罪恶”的福地。
1790年1月15日,在海上艰辛漂泊了两个月之后,他们在皮特克恩登陆了。克里斯蒂安的手下容格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断地建房子、筑篱笆、开荒地、捕鸟兽,岛上的野猪已经多得成灾,对菜地里的蔬菜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我们就这样度过了在荒岛上的第一年。”两个世纪以来,这种安宁的生活方式代代相传。
直到三年前的一天,岛上来了一位年轻的英国女警察盖尔考克斯,她是来帮助岛民创建警察局的。考克斯很快取得了一些妇女的信任,也从她们口中听到了一个只属于皮特克恩的秘密:在这儿,女孩只要年满十二岁,就要遭到男人的强奸。
这个令文明世界震惊的秘密很快传到了伦敦,英国警方开始秘密调查此事。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曾在小岛上生活过的几十位女性接受了调查,警方也从一些人的口述中收集了大量证据。
被调查者中也有人一直保持沉默,还有人则坚持说这种行为是他们的祖先克里斯蒂安留给小岛的生活方式。
没有男人是厄运
那些敢于向外界揭露这种状况的居民都已经被驱逐出皮特克恩岛。文明社会的法律小岛不适用可英国警方的调查却显示克里斯蒂安的后代们的性行为已明显地触犯了法律。在发现受害者中包括10岁、7岁甚至5岁的幼童时,英国警方了采取行动。而舆论分成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支持者认为岛民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对性关系有他们独特的理解方式;反对者则认为这些岛民仗着天高皇帝远,无法无天,纵容自己的兽行。而人类学家的问题是:在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不会受到惩罚的情况下,他们将会干出什么?
小岛社会形态的权威研究学者赫伯特·福特强调,如果官司继续的话,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皮特克恩将会成为一座荒岛。“不仅是那些被告,就连那些无辜的岛民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因为整个小岛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大家庭。小岛的严重危机可能造成剩余居民的大规模逃离。”
为了保存小岛,人们要求撤销对岛民的起诉。那些曾经起诉自己被强奸的女人们,在意识到对肇事者的惩罚将导致小岛的毁灭时,开始纷纷撤诉。而岛上的男人们则为家中的女人和孩子们储存木材和粮食,祈求在没有男人的日子里,皮特克恩能够逃脱变成荒岛的厄运。
UMBRELLA公司,即伞公司,总部位于欧洲,受美国政府之托,研制生物病毒兵器,由威廉博士主持(生2中穿白衣服,后注射T病毒入自身者),生产工厂与研究设施都在美国俄勒冈州南部小城莱肯市郊外的一座别墅下(**中这一点和游戏是一致的)。因为生化兵器T病毒泄露,最先是周围的动物感染,然后受感染的动物袭击了人类,而这些被受到感染的人类变成了丧尸,继续袭击别的人类。
莱肯市警察局派出了特种战术与拯救小队,《生化危机0》的搜索小队BRAVO前去侦察别墅周围的阿克雷森林地区,没想到BRAVO全队只有女队员瑞贝卡幸存。接着STARS再派出战斗小队ALPHA(包括队长威斯克、队中精英克里斯、吉儿等。)小队去搜救BRAVO小队。
而其实威斯柯很早就进入UMBRELLA公司做观察员的工作,他和UMBRELLA公司的威廉教授有着紧密的联系,BRAVO与ALPHA小队只不过是被其作为病毒兵器的一个作战对象而已,目的就是为了搜集T病毒的实战效能,在全队被打乱,队长叛变的情况下,ALPHA小队的队员们要靠自己逃出生天。
威斯克发现威廉在病毒研究方面是个杰出的天才,投奔新东家的想法,他与威廉商量好,先往自身注射G病毒,同时把吉儿与克里斯引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还胁持了队员巴里的家人,威逼巴里为其所用,让巴里将吉儿诱到最终BOSS“暴君”所在的地方。为了完美无缺不留痕迹,威斯克让最终BOSS“暴君”在吉儿与克里斯面前将自己杀死,但威斯柯不是真正的死亡,而只是进入一种深眠状态,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暴君”的实战效能,以便于献给新的东家。而威斯柯没想到ALPHA小队的克里斯、吉儿击败了“暴君”,与巴里及胆小的直升机驾驶员布莱德还有BRAVO小队的唯一幸存者瑞贝卡一同生还。威斯柯的计划落了空。
这就是游戏生化危机1的情节。
队长威斯克
女主人公吉儿
主人公克里斯
队员巴里
速度!力度!“猎杀者”
最终敌人,“暴君”!
生化1的事件结束后,莱肯市并未受到大规模的病毒感染,导致整个城市全部感染的最大起因是威廉博士与UMBRELLA公司的争斗。UMBRELLA公司发觉无法控制威廉博士,因为威廉博士研制出了更加厉害的G病毒,原来他和STARS的队长威斯柯早就认识,两人想拿着新的G病毒去投奔新的东家,所以在生1 里,威斯柯假装让最终BOSS“独裁者”将其杀死,再由博士注射能令他复活的药物。但是他们都低估了老东家UMBRELLA公司的手段。
UMBRELLA公司派出特别回收部队强抢G病毒,特别回收部队将威廉击成重伤,但威廉博士却不想自己的东西就这样被夺走,他往自己体内注射了G病毒,变成了怪物,杀死了特别回收部队的人员,只幸存了领队的汉克,这就是生2游戏中的那个“第四幸存者”模式的来由。而威廉博士就是生2中的BOSS,有三次进化。
正是因为这次抢夺,威廉进行自身注射变成了怪物,而针管里残余的G病毒被老鼠在城市里传播,就这样,噩梦开始了……
游戏生化2中出现了新角色警察新丁里昂与一代主角克里斯的妹妹克莱尔。里昂完全是个全新的角色,在别墅事件后,莱肯市到处都在出现各种奇异生物,而离奇死亡事件更是此起彼伏。莱肯市警局为了稳定当地人的恐慌情绪招募了一些全新警员,里昂就是其中一个。里昂联系了调任其前往的警员,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回音,于是他只身一人赴任了。
而克莱尔则是和上一代有联系,她是去找自己的哥哥:1代男主角克里斯。
同时威斯柯与威廉所效力的新组织也派出特工埃达王(是个华裔MM哦)调查并取回G病毒,在这过程中和里昂相遇并相爱(典型好莱坞情节!)。最后被威廉教授的妻子(威廉博士的妻子在游戏中只是个配角,爱其丈夫,支持他的研究,所以盲目追随他,而变异后的威廉博士却要杀死自己的女儿,取回G病毒,可悲啊)击中从高处坠落,生死不明。
在这一个情节里,里昂因为埃达的死而生怨,把辛苦得来的G病毒样本扔掉了,而幸存的UMBRELLA特别回收部队领队汉克拾到了G病毒并且带回了UMBRELLA公司,这就为后续作品埋下了伏笔。
UMBRELLA公司不仅派出回收部队到威廉博士处抢病毒,同时还派出上一作中的最终BOSS“暴君”去抢夺威廉博士女儿雪莉脖子上项链里的另一个G病毒样本,这就是生2中的那个动作迟缓的大块头。(不知为何在生2中‘独裁者’的动作变得很缓慢)
此作还揭示了莱肯市警察局长布莱恩与UMBRELLA公司相互勾结的阴谋,正是他,收了黑钱,尽力掩盖UMBRELLA公司在莱肯市进行生化武器的研究与生产的真相。同时这个局长还是个变态狂,喜欢女性尸体,在生2中就是他杀死了莱肯市市长的女儿。
女主角克莱尔
男主角里昂
女特工埃达王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威廉博士
UMBRELLA派出抢夺病毒的特别回收部队
莱肯市警察局长布莱恩
“暴君”
游戏生3发生在生2前面24小时,但是结尾要缓于生2的结尾(因为生3的结尾莱肯市被核弹毁灭,而生2的结局里昂与克莱尔只是逃离了莱肯市。
这里需要记住的是:生3的故事与生2的故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不然就会觉得混乱,不同的是:里昂与克莱尔比起吉儿早一天脱离了莱肯市。
此作中生化危机1的漂亮的女主角吉儿MM再次登场。
这时的莱肯市已全部被G病毒感染,进行防卫的警察尽数被丧尸击溃。
UMBRELLA公司在G病毒全面感染莱肯市后,派了一队雇佣兵到莱肯市,美其名曰是为了挽救市民,其实是为了记录G病毒的作战效能及抹掉罪证。
而此时生1的男主角克里斯已前往欧洲UMBRELLA公司进行调查,吉儿只有一人脱出已变成鬼域的莱肯市,而她也全然不知里昂与克莱尔来到了莱肯市,与此同时,里昂他们也正在城市的另一边为了生存而战。
UMBRELLA公司美国分部在派雇佣兵记录G病毒的作战效能的同时,远在欧洲的UMBRELLA总部也投入“复仇女神”病毒计划的成果:追击者,对 STARS小组的幸存者进击狙杀。生1中幸存的ALPHA小队直升机驾驶员布莱德就是在警察局前命丧它手。这家伙是游戏生3中最可恶也最难对付的敌人,同样也有三次进化,以第一形态最不好对付,在最高难度下,两发火箭弹才能令其暂停行动,三发才能击倒!(据说有人在最高难度其第一形态下用刀将其活活剐死,真XXX的变态!)
UMBRELLA公司的雇佣兵中并不是全都知情的,上面给来的任务是拯救市民,但是其中的有一些情报员,专门负责搜集G病毒作战效果,有阻挡搜集者格杀无论。游戏中名为“尼古拉”的白发者即是其一,冷酷又无情。
但即使是装备精良身经百战的雇佣兵也无法射过丧尸的攻击,连队长米哈依(一个勇敢的俄罗斯战士,笔者认为是生3中最有魅力的男角色)也战死了,只剩下那个小白脸雇佣兵卡洛斯与吉儿一起逃亡。
最后,在莱肯市废水处理厂,吉儿与卡洛斯一起逃出了莱肯市(有两个结局,一个是卡洛斯用直升机载着吉儿走,一个是生1中幸存的STARS的队员巴里驾直升机来救吉儿与卡洛斯。)而里昂与克莱尔早于他们乘坐UMBRELLA公司研究设施的电车逃离了莱肯市(生2的结尾情节),美国政府为了掩盖事情的真相,发射了核弹,将莱肯市从地面上抹去,死亡人数20万人。
美丽的吉儿
帅气的雇佣兵卡洛斯
不屈的战士米哈依
冷血的尼古拉
恐怖的代名词“追击者”
生化危机0是发生在生化危机1之前,说简单一点,就是所有这些事件的最初开始!!
在接到有关阿克雷山区神秘袭击杀人事件后,莱肯市警察局派出特种战术与拯救小队“STARS”的搜索小队BRAVO前去侦察,在到达现场时,直升机突然失事,BRAVO小队的直升机迫降落在阿克雷山区的森林里,从直升机出来的队员于在搜索该地区时,队员之一的瑞贝卡发现了被疑为是杀害队友而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比利的档案。列车后来启动并撞到UMBRELLA公司训练设施附近的隧道里,而这里曾经是由詹姆斯博士所负责,此人曾是威斯克和威廉博士的导师然而他却在几年前神秘失踪。
瑞贝卡和比利的一举一动似乎总是被威斯克和威廉所监控,而一位年轻的神秘男子似乎一直掌握着他们的行动进程,而他似乎与威斯克及威廉姆也有敌意。原来此人正是詹姆斯博士,最早的T病毒其实是詹姆斯博士的成果,几年前被威斯克与威廉博士杀死并夺取了试验成果,或许是命不该绝感染了“水蛭皇后”病毒。最后瑞贝卡和比利利用其怕光的弱点将其一举击灭了。
纯情的瑞贝卡
男主角比利
到哪儿你都在啊威斯柯
罪魁祸首威廉博士
主角是生2中的里昂,他只身一人深入南美一个小村庄,救回总统的女儿。
没有了UMBRELLA公司,没有了病毒,取而代之的变成了寄生体,生化系列中的人物一一登场,而生2中的女特工埃达王并未在此作中与里昂续那段未了的情,capcom打算继续让大家无聊的等待下去。
在最新一代的《生化危机4》中,玩家将扮演《生化危机2》的男主角 里昂(Leon),里恩在本代中已成为美国政府的顶尖探员,为了执行搜索美国总统女儿的任务,深入欧洲的某个村落,遭遇到整村的狂暴村民,而陷入苦战。
里昂面对的不再是以往依照本能行动,无思考能力与智慧的僵尸,而是拥有人类智慧、能彼此沟通且集体行动的残暴村民们(好象是感染了变种病毒,是由游戏中的神甫还是什么邪教的教主开发的),玩家在操纵单枪匹马的里恩时,将更能感受到生死交关的紧张与恐惧。
男主角
艾达
阿什丽
28岁,原为塞德勒手下的研究员,后来认识到寄生兽的危害后觉醒外表看起来很轻浮,但为人却很热情根据本人的口述原为警察,现在无职业好象在本地出生,尽管这个人似乎不太爱说话,但是利昂却需要这个神秘男子所提供的信息,他肯定知道关于这个神秘而恐怖的村庄的故事。
游戏中是里昂在搜索村庄时发现了被囚禁起来的男子。在被里昂解救后,将会成为里昂的同伴。目前,关于他为何被囚禁起来等众多迷团没有揭晓,而他的身后是否隐藏着个重大的秘密呢?这可能需要大家在游戏里去发现了。
生化危机事件年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
20世纪50年代:亚西福德家族第六代继承人爱德华亚西福德和斯宾塞在对古生物研究的时候从女王蚁的基因中发现了一种古代病毒。病毒的威力让他们两人感到震惊,这是一种能使生物基因发生变异,丧失思想意识。聪明的两人立即意识到这种病毒用到军事上的巨大用途,并且命名为始祖病毒!
1960年:亚历山大在美国拿到生物博士学位以后全心投入了病毒的研究。
1963年:斯宾塞以未来公司主管的权利,聘请了当时著名的设计师乔治特雷沃在浣熊市郊区的阿克雷山区修建了洋馆(也就是生化1的发生地点)特雷沃家族也开始了他们悲惨的命运。
1967:STARS在美国成立。同年秋天洋馆的修建完成。知道洋馆机关的只有斯宾塞和特雷沃知道,可怜的特雷沃并没有注意到死亡正逼近自己。
19671110:女性实验体(莉沙)和母亲(杰西卡)被骗入洋馆内,并被植入病毒母体。
同年1114:女性实验体复活,身体不断的异变。
同月次日:1115:莉沙在和母亲进餐的时候失去理智,把母亲的脸撕下来贴在了自己的恋上,莉沙认为那并不是自己的母亲。
同月1118:特雷沃开始担心家人,但是找不到电话,同时他发现洋馆的一些设施和自己设计的并不一样。
同月1121:特雷沃打算离开洋馆,但是无法逃离并且遭到了软禁。在被挟持的途中经过一个由生到死的画的画廊。
同月1127:在偶然的情况下他逃离了房间,但是却无法逃出洋馆。他无法解开洋馆的开关,他开始绝望。
同月1130:特雷沃的身体越来越差,并且出现了脱水的情况。
同年127:在极度脱水的情况下,他发现了秘道的尽头有写着他名字的墓碑,之后愤然死去。
1968年:马科斯博士以及斯宾塞,亚历山大正式创立了安布雷拉。制药公司用来演示他们肮脏的行为。
1971年:由于亚历山大找不到能稳定病毒的办法,疏忽了对公司的打理,斯宾塞在这个时候篡夺了公司的行政大权。
1974年:威力重振家族的雄风,亚历山大转向遗传基因的实验。但是遭到失败,他认识到自己的智慧有限,他提取了创始人维罗尼卡的基因,通过人工受精的方式创造出了广大玩家熟悉的阿尔福德和阿莱西亚。
1977年:在干部养成所,新的病毒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在将病毒和DNA的结合中,达到了马科斯博士所期望的突破,而这种病毒就是直接导致浣熊市灭亡的“T病毒”。马科斯决定放弃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转而换成人类。
同年:63马科斯在实验室被才出道的威斯卡和威廉干掉,但是他的尸体并没有被处理掉而是被投入到了水池中并且冲入了下水道,令人吃惊的是水蛭女王的病毒救了他,并且在十年后重新复活。
同年1115:马科斯博士感觉到暗中有人监视自己的实验131实验室遭到了破坏。为了对抗斯宾塞马科斯决定在董事会上以T病毒相威胁,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更加快了他的死亡。
1978:年轻的威斯卡和威廉来到阿克雷实验室领导T病毒的开发工作,以及对女性实验体的研究。
198110:岁的阿莉西亚从大学毕业后来到安布雷拉工作,凭着自己过人的头脑当上了主任研究员。并且成功开发出了T-Veronica病毒。
1983年:两兄妹把病毒植入父亲亚历山大体内。经过几周的观察亚历山大被确定为失败的实验品。之后被运往南极基地下牢房。
1231年:阿莉西亚将病毒植入自己的体内并且把自己冷冻起来开始了长眠。阿雷福德出任洛克福德岛总司令。不久出现恋妹情节,并且出现人格分裂的状况。这时候的威斯卡也对斯宾塞的目的感到疑惑,脱离组织的想法开始出现。
1988年:迈克儿沃伦当上了浣熊市的市长。在他的领导下,很多市民都成为了安布雷拉的职员。危机的前兆拉开了。
二十年纪九十年代:
到这里,生化危机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不过相信危机在次世代到来不久后一定再度爆发
1995年:警察局长赖恩艾隆斯开始接受安布雷拉的贿赂,帮助他们掩盖生物实验的真像。还帮助安布雷拉绑架许多市民用于实验。
同年33:威斯卡回到洋馆帮助威廉销毁女性实验体,他怀疑从芝加哥转来的***约翰走漏的消息。与此同时,他发现斯宾塞也不再来洋馆,经过3天的生命停止反应后,女性实验体被运往森林的小屋中,那里也存放着她母亲的棺材。
1996年:陷入经济危机的STARS在安布雷拉的资助下度过了危机,开始了招募新队员。威斯卡在此时争取到了安布雷拉要派人在警署的机会进入了STARS并且担任队长。
1998年:巴瑞辞去以前的工作来到浣熊市,在警署内帮助威斯卡招募新队员。
1998年:艾隆斯的秘书开始怀疑他那些名贵的宝物的来处。
同年5月:马科斯博士在漫长的沉睡中复活,并且以雌雄同体的水蛭人出现,他利用体内的病毒开始向安布雷拉报复。
同年5月11:马科斯破坏了阿克雷研究所,干部养成所,地下处理场出现感染。不久以后这些设施的人员相继被感染,事态逐渐扩大!T病毒也在洋馆蔓延………
同年5月20:阿克雷山区发现第一例生化怪物攻击杀人事件,人们在浣熊市的Marbie河的河床上发现一位女性残缺不全的尸体……危机开始爆发。
同年6月8:艾隆斯开始对秘书凶暴起来,秘书对自己的安全感到担心。同时,新任研究所***约翰写了一封决别信给自己的女友ADA,希望她将真相报道给媒体。并希望如果自己变成丧尸她能亲手杀死自己。
同年6月15:秘书终于发现了局长的秘密,她确定她处于危险之中,日记不连贯的结束了。
同年6月30:瑞贝卡进入Bravo小队。
同年7月9: 阿克雷山区发生了数起攻击时间后被RPD封锁,STARS被指示去寻找失踪的游客。副队长恩里克作为这次行动的指挥官率领Bravo小组向阿克雷山区进发。
同年7月21:安布雷拉命令威斯卡完成一些特殊任务:引诱STARS到洋馆和生化武器战斗,除了Tyrant以为的每种生化武器胚胎2个,任务完成后摧毁研究所。同时海军队员比利-科恩被判死刑由阿克雷转到莱克森执行。
同年7月下旬:马科斯向威斯卡等复仇,他指挥水蛭袭击了安布雷拉经过阿克雷的列车。两小时后BRAVO小组来到事发地点并且开始寻找生还者。瑞贝卡和比利在列车中相遇了开始了逃亡之路
724 马科斯被瑞贝卡和比利消灭,然后比利离开浣熊市,瑞贝卡前往洋馆。Bravo小组与警局失去联系24小时后由威斯卡率领的Alpha小组出发了。刚下直升机就受到了攻击,佛斯特阵亡。众人为了躲避怪物进入洋馆,同时女性实验体开始苏醒。
同年7月25:事情的真相由STARS的手披露出来。研究所的生化武器被全部消灭。而STARS只幸存了克里斯 吉儿 巴瑞布拉特 瑞贝卡。威斯卡暴露叛徒身份行踪不明。另一方面威廉顺利的当上主任研究员,并且继续向艾隆斯贿赂。为的是保住自己研究G病毒的事实。
同年8月中旬:浣熊市区出现疑似T病毒的病痪,不少人目击到丧尸的出现。克里斯想联邦调查局就浣熊市的状况提交了报告,希望进行调查。
同年8月24:克里斯和FBI的合作,被安布雷拉察觉,也知道了G病毒的存在。克里斯为了更加深入调查G病毒前往欧洲。巴瑞安置好家人以后也前往和克里斯会合。而吉儿留在市内继续调查。
同年9月中旬:为里夺取G病毒,HCF的间谍ADA潜入浣熊市。
同年9月23:因为威廉不肯交出G病毒,总部派出特殊部队前往抢夺。在这场争夺战中,威廉重伤,在生命垂危之际向自己身体内注射了G病毒,从而变为 G。变异为G的威廉杀死了三名特工,一名特工汉克昏迷。不久后,浣熊市区内发生大量T病毒感染病例。生化危机故事全面爆发!!!
同年9月26:浣熊市警察局虽然投入大量警力,但是依然敌不过丧尸,十多分钟后全面崩溃。为了回收T病毒治疗和BOW安布雷拉投入UBCS进行战斗,但是以后以失败告终。美国上议院也知道G病毒的存在,从而美军开始行动。另外艾隆斯和安布雷拉的交易破裂,气急败坏的他破坏了逃出通路,分散了武器,是救援行动大大延误。
同年9月2:吉儿(JILL)开始了逃亡行动,期间遇到了UBCS的成员卡洛斯、米歇儿、尼古拉。此时安布雷拉将Nemesis投入到市区想歼灭SATRS。得知消息的巴瑞也重返浣熊市营救吉儿。
同年9月22:新任警官里昂来到浣熊市,上任的第一天就遇到了T病毒的事件。此时克里斯的妹妹为了寻找哥哥也来到了浣熊市并与里昂相遇开始逃亡。
同年9月30:为了寻找最好的遗传体,威廉不断的袭击保护雪莉的里昂和克莱儿。艾窿斯和安耐特也死在他的手上。依靠里昂和克莱儿优秀的能力最终消灭了 G。原本以为死亡的ADA也被秘密潜入的威斯卡救活。在里昂和ADA24小时短暂的爱情中承受了太多太多。G病毒也被汉克成功的回收,事件结束后,克莱儿为里寻找哥哥前往欧洲。
同年10月1:吉儿和卡洛斯一同逃离了浣熊市。
同时美国政府在得到G病毒后,为了杜绝后患用核弹摧毁了浣熊市,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
同年12月12日:为了寻找克里斯克莱儿潜入安布雷拉巴黎分部并被逮捕。
同年12月22日:克莱儿被送到洛克福德岛。
神秘组织HCF为了得到始祖病毒样本派威斯卡袭击了洛克福德造成了病毒的泄露。克莱儿成功逃出监狱并与史缔夫相遇。之后她通过网络摆脱里昂向克里斯求救。克里斯为了营救克莱儿来到了洛克福德。之后阿尔弗雷德逃往南极基地。
同年12月22日:克莱儿和史蒂夫也逃出小岛被阿尔弗雷德带到南极基地,不久后阿莉西亚被临死的阿尔弗德从冰冻状态中唤醒。克里斯也来到南极基地,最后史蒂夫被植入始祖病毒死亡。被威斯克带走。最后克里斯兄妹成功逃离。
二十一世纪后:
2004年:在上次事件的六年后里,里昂已经成为直属美国总统的特工人员,而这次的任务就是解救被绑架的美国总统的千金。里昂到达指定地点后才发现迎接他的不是友善之辈。难道六年前的一切又要重演!经过重重激战里昂终于找到了阿什莉,并且遇到了研究寄生虫的路易斯。在探知真相的时候里昂和曾经以为生离死别的ADA重遇了,而现在的ADA是直属与威斯克的间谍不能再向里昂表露感情,所以也是冷言相像。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塞德勒领导的邪教所研究的病毒所引发的,目的是为了威胁美国总统。最终在ADA的帮助下里昂和阿什莉去除了身体的寄生虫并且消灭了塞德勒,ADA也向六年前那样把枪指向里昂,这次的里昂没有像六年前那样而是把样本交给了ADA,也许是不想重复六年前的那一幕。最终里昂带着阿什莉逃出了小岛。
“那个女人是谁?”
“他是我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伤痕……”
周润发,广东宝安人,1955年5月18日出生,受过初中教育,辍学后进入社会工作,曾当过杂工、邮差和售货员等。1973年考入无线电视台艺员训练班,是第三届的毕业生。毕业后成为无线艺员,参演过“欢乐今宵”节目和多部剧集(第一部《共屋共住》,第一部当主角的剧集是《江湖小子》)。1976年周润发主演电视剧《狂潮》成名,从此主演不少剧集。他主演的电视剧,著名的有《网中人》和《上海滩》等。
1975年他开始拍**,第一部是《投胎人》。他曾先后七次获得“**皇帝”称号。主演《等待黎明》获卅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和廿十四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主演《英雄本色》、《龙虎风云》和《阿郎的故事》,又先后获第六届、第七届和第九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他还得过美国**协会和韩国颁发的“亚洲最杰出的演员奖”。
从无线电视台港剧中的小角色开始慢慢跃上大银幕,20多年的从影时间,发哥至已演过超过60部以上的**,成绩斐然。不管是嬉闹的喜剧或是严肃的剧情片,不管是痴心的富家公子还是公正英勇的警官,发哥演来都浑然天成、毫不矫作。1986年《英雄本色》中有情有义的小马哥一角,奠定了发哥在影坛中最有名的荧幕形象。1987年因为出张婉婷导演的《流氓大亨》而登上金马影帝,片中他饰演了个香港留学生,苦苦暗恋着钟楚红。《赌神》是发哥创造的另一个银幕角色,看《赌神》之后一窝风的“赌”字辈传人,就知道这个“赌神”有多成功了。
想要在好莱坞拥有一片天空,一直是许多华语演员努力的目标,但是真正能实现这个梦想的人却不多。在成龙的《尖峰时刻》在好莱坞获得成功后,周润发的第三部西片也将要上映了。跟成龙所不同的,周润发不是靠拳脚打进好莱坞,而是以精湛的演技、迷人的亚裔男性风采,获得了全世界观众的青睐与肯定。
第一部与米拉·索维诺合作的西片《替身杀手》第一周便登上全美周末票房冠军,发哥确定了他在美国市场的立足。在第二部西片作品《再战边缘》中,发哥饰演一个警员,在污秽的警界里随波逐流着,渐渐忘记了曾经的理想与抱负。直到受到充满理想、刚毅正直的新进警员马克·沃尔伯格(《热舞之夜》《好胆别走》)的影响,才开始唤起他一些曾有的正义与坚持,而在现实与理想中挣扎不已。虽然所演的人物还是脱离不了杀手、警察之类的角色,但是片中这个游走于正邪之间灰色地带的警察,却也是一个很好的发挥空间,再次展露了他成熟的演技。
周润发的名字已经成功地打进了好莱坞,影后朱迪·福斯特与他一起再将《国王与我》重新搬上大荧幕,合作演出《安娜与国王》。
2000年由他和杨紫琼主演的《卧虎藏龙》更是红遍全球,为他赢得更加广泛的知名度,也终于肯定了他在好莱坞发展的成功。
2007年他参与演出了《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饰演新加坡海盗王邵峰,与强尼戴普、奥兰多布鲁姆等国际巨星对戏,也有精彩的表现。
[编辑本段]外界评价
著名诗词人,学者,影评人,80后代表申宝峰曾经这样评价发哥。也是对发哥前半生的真实写照。得到许多圈里圈外人士的认可。
《周润发》
巨星周润发,出生在南丫。
从小多磨难,风雨中长大。
★
帅哥周润发,身高一米八。
笑脸迷死人,动作超潇洒。
★
影帝周润发,常常把奖拿。
当之无愧为,影坛大哥大。
★
天才周润发,演技人人夸。
作品上百部,部部是精华。
★
国宝周润发,美名传中华。
勇闯好莱坞,为国打天下。
★
英雄周润发,气概如小马。
仁义似关羽,人称周大侠。
★
好人周润发,心善如菩萨。
捐款无数次,人格真伟大。
★
曾经周润发,为爱犯过傻。
分手想不开,竟然想自杀。
★
如今周润发,年过快花甲。
雄风依旧在,霸王不卸甲。
[编辑本段]入行经历
1974年考入无线电视(TVB)第三期艺员训练班,无线电视台(TVB)的造星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港姐”选美大赛,二是举办艺员训练班。前者最成功的例子有张曼玉,后者有的是影视明星,有的是著名导演和监制,如:
第1期:甘国亮、招振强
第3期:周润发
第4期:林岭东、杜琪峰
第5期:关锦鹏
第6期:陈玉莲、吕良伟
第8期:汤镇业、廖启智
第9期:黄日华、苗侨伟
第10期:刘德华、戚美珍
第11期:梁朝伟、周星驰
之后接连主演连续剧《狂潮》、《奋斗》、《网中人》、《上海滩》、 《千王群英会》、《笑傲江湖》、《苏乞儿》、《亲情》等。
[编辑本段]作品年表
**
1976年:《投胎人》、《新苏小妹三难新郎》、《池女》、《捞家邪牌姑爷仔》
1977年:《入册》
1978年:《爱欲狂潮》
1980年:《师爸》、《女大贼傻侦探》、《小生扮嘢》
1981年:《胡越的故事》、《执法者》 (是周润发真正**生涯的开始)
1982年:《猎头》(也叫《再见江湖》)、《巡城马》、《花城》
1983年:《上海滩》、《血汗金钱》
1984年:《等待黎明》、《灵气逼人》、《倾城之恋》
1985年:《女人心》、《何必有我》
1986年:《玫瑰的故事》、《奇缘》、《初一十五》、《癫佬正传》、《地下情 > 《原振侠与卫斯理》、《义盖云天》、《你情我愿》、《英雄本色》、 《杀妻二人组》、《梦中人》
1987年:《小生梦惊魂》、《龙虎风云》、《义本无言》、 《江湖情》、 《精装追女仔》、 《英雄本色2》、《秋天的童话》、《监狱风云》、 《英雄好汉》、《江湖龙虎斗》、《鬼新娘》
1988年:《公子多情》、《八星报喜》、《老虎出更》、 《长短脚之恋》、 《大丈夫日记》、 《义胆红唇》、《郁达夫传奇》、《再见英雄》
1989年:《赌神》、《伴我闯天涯》、 《阿郎的故事》、《英雄本色3之夕阳之歌》、 《喋血双雄》、《我在黑社会的日子》
1990年:《吉星拱照》
1991年:《纵横四海》、《监狱风云II逃犯》
1992年:《我爱扭文柴》、《辣手神探》、《侠盗高飞》
1994年:《花旗少林》、《赌神续集》
1995年:《和平饭店》Peace Hotel
1998年:《血仍未冷》《替身杀手》The Replacement Killers
1999年:《再战边缘》(又名《魔鬼英豪》)The Corruptor、《安娜与国王》(Anna and The Kind)
2000年:《卧虎藏龙》
2003年:《防弹武僧》
2005年:《独自等待》(客串)
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7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
2008年:《黄石的孩子》
2009年: 《龙珠》饰演龟仙人
电视剧
1976年:《大江南北》、《江湖小子》、《狂潮》
1977年:《家变》
1978年:《强人》、《奋斗》
1979年:《天虹》、《网中人》
1980年:《上海滩》、《亲情》
1981年:《前路》、《千王群英会》、《上海滩续集》、《有楼收租》、 《火凤凰》、《苏乞儿》
1982年:《播音人》、《孤城客》、《北斗双雄》、《天降财神》、《鳄鱼潭》
1983年:《笑傲江湖》
1985年:《大香港》、《新扎师兄续集》
1986年:《杨家将》
个人唱片
《十二分十分吋》(1988年)、《旧情人》 (1989年)
[编辑本段]获奖记录
**界的荣誉:
1985年 第30届亚太影展影帝 《等待黎明》
1985年 第22届台湾**金马奖影帝 《等待黎明》
1987年 第6届香港**金像奖影帝 《英雄本色》
1987年 第24届台湾**金马奖影帝 《秋天的童话》
1987年 第1届香港导演学会评选大奖影帝《秋天的童话》
1988年 第7届香港**金像奖影帝《龙虎风云》
1988年 获美国**协会“亚洲杰出演员奖”《龙虎风云》
1990年 第9届香港**金像奖影帝 《阿郎的故事》
1999年 第5届百视达娱乐大奖“最受欢迎本地艺人大奖”《再战边缘》
2000年 第1届美国亚裔艾美奖最佳男主角奖《安娜与国王》
2001年 第2届美国亚裔艾美奖最佳男主角奖《卧虎藏龙》
2005年 第14届金鸡百花**节“中国**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之一
2007年AZN Asian Excellence Awards(AZN 亚洲卓越大奖) 终身成就奖
2005年 为纪念中国**诞生一百年,香港**金像奖邀请香港一百零一位**工作者投票,选出历史上一百部最佳华语**
周润发入选6部,名单如下:
第02名 1986年《英雄本色》
第10名 2000年《卧虎藏龙》
第42名 1989年《喋血双雄》
第49名 1987年《秋天的童话》
第54名 1987年《龙虎风云》
第87名 1989年《赌神》
**双周刊评选的世纪100部香港最佳**
周润发入选11部:
1 A Better Tomorrow 英雄本色
6 The Autumn's Tale, 秋天的童话
12 City On Fire 龙虎风云
43 Prison On Fire;Prison Turbulence 监狱风云
43 Marianna 胡越的故事
43 God of Gamblers 赌神
43 The Killer 喋血双雄
73 The Romancing Star 精装追女仔
73 Love Unto Wastes 地下情
73 A Better Tomorrow III, 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
73 Once A Thief 纵横四海
电视界的荣誉:
马来西亚传媒界二十世纪华语电视剧集100强(前10名按照先后次序,后90名排名不分先后)
周润发入选8部,名单如下:
第01名 上海滩(周润发)
第02名 网中人(周润发、郑裕玲)
第03名 狂潮(周润发)
第07名 亲情(周润发、郑裕玲)
第12名 家变(汪明筌、周润发)
第32名 奋斗(周润发)
第40名 强人(周润发)
第53名 苏乞儿(周润发)
第85名 鳄鱼潭(周润发)
新加坡电视媒体评选20世纪(1970~2000)百部华语经典电视剧集(前20位有排名顺序,后80位没有排名顺序)
周润发入选7部,名单如下:
第01名 上海滩
第03名 网中人
第11名 狂潮
第12名 家变
第18名 亲情
第38名 奋斗
第45名 千王群英会
第80名 苏乞儿
第81名 鳄鱼潭
无线1999年千喜台庆评选
5位最难忘的男主角,许文强高居第一
5部最难忘的电视节目《上海滩》第二(第一是一个综艺节目《欢乐今宵》)
香港tvb指南杂志评选的“tvb巨星一百人大排名”
评选标准是:
1,代表作 2,影响力 3,亲合力 4,对tvb的贡献 名单中前十名:
1 周润发
2 汪明荃
3 郑少秋
4 黄日华
5 郑裕玲
6 刘松仁
7 梁朝伟
8 翁美玲
9 米雪
10 温兆伦
音乐界的荣誉:
1988年 获香港叱吒乐坛Very Nice大奖(香港商业电台主办)
其他荣誉:
1997年 获新加坡电视台颁赠“跨越年代成就奖”
1998年 芝加哥市长将1月12日命名为“周润发纪念日”以表扬他对**业的贡献;并获“卡地亚卓越成就奖”
1999年 获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
2000年 被香港七间电子传媒机构选为“十大世纪娱乐风云人物”
2000年 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七位“地球名人英雄”之一
2001年 获第16届香港城市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 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银紫荆星章
2004年 香港娱乐圈大民调**演员榜首
2006年 被北京《新京报》选为中国最美50人之一
担任过两次奥斯卡颁奖嘉宾(第7273届),
一次金球奖颁奖嘉宾,
辞谢了一次金球奖颁奖嘉宾,
一次东京**节评委主席。
周润发是首位被列入中学教科书的演艺界人士,过去从未试过有香港艺人成为中学教科书的教材,而启思出版社所出版的中一级中国语文第二册课本,“讲读篇章”选了岳飞之少年时代作教材,“导读篇章”则选了平民总统孙中山和华裔太空人张福林作教材,至于“自习篇章”就选了大器晚成周润发,约花了十二页篇幅描写其奋斗经过。
“我去好莱坞十年拍了五部**,成不成功,我却不敢说,不敢说没有什么压力,但是,‘I take my best ,I've no regrets !(我已尽力,决不后悔!)’。”——2004年8月,周润发在出席香港理工大学会考放榜讲座时,对着台下上千名学生和家长发表演讲。回顾自己十年来的好莱坞经历,周润发感慨良多。对于外界对他年龄和能力的质疑,周润发说自己心态很平和,他说有些东西只能是“随缘”。 周润发在演讲中总结说:心平常,自非凡。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从无线电视台港剧中的小角色开始慢慢跃上大银幕,20多年的从影时间,发哥至已演过超过60部以上的**,成 绩斐然。跟成龙所不同的,周润发不是靠拳脚打进好莱坞,而是以精湛的演技、迷人的亚裔男性风采,获得了全世界观众的青睐与肯定。周润发是首位被列入中学教科书的演艺界人士。
周润发:一个时代的坐标
和所有伟大的影星一样,周润发印证了一个时代,一个香港**的黄金时代。风衣墨镜、冷血双枪、阳光微笑,都封存胶片之中,当我们回首寻望的时候,发哥已被刻为一个时代的坐标。
周润发对香港人来说极具代表意义。他曾演出的角色如许文强(上海滩)、邵华山(狂潮)、木咀辉(新情)、船头尺(秋天的童话)、Mark哥(英雄本色)及高进(赌神)等等,无不深入民心街知巷闻,及至全球华人社会对周润发这名艺人都十分推崇。
周润发不单是伴着香港人成长的朋友;他不断努力,突破自己成就的精神,可说是香港人的化身。虽然他近年专注美国拍摄西片,但亦不忘致力推广香港,今年他就为香港旅游协会拍摄宣传片,同时亦身体力行,常于会见外国传媒时大力推介香港。
周润发生于香港,十七岁参加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艺员训练班,后签约成为正式演员,周氏凭着个人的才华和对演戏的热诚,几年间便成为家传户晓的电视红人。一九七六年开始踏入**圈,屡创佳绩。近年晋身荷里活,事业更上一层楼。
周润发多年来努力不懈,当中包括《上海滩》、《胡越的故事》、《等待黎明》、《英雄本色》三集、《龙虎风云》、《赌神》两集,以及《阿朗的故事》等。他的**十分卖座,深受广大观众爱戴,周氏凭着出色的演技,分别囊括了两届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奖]的荣誉。其首部荷里活**《血仍未冷》于九八年正式上映。最近周氏正与荷里活著名女演员茱迪·科士打(Jodie Foster)合作其另一出荷里活**。
周润发的成就享誉国际,一九九七年周氏获新加坡CineAsia颁赠[跨越年代成就奖]。次年,芝加哥市长把一月十二日命名为[周润发纪念日],以表扬他对**业的贡献。除**事业外,周润发近年亦活跃于公益慈善事业,全力推动保护环境,更多次以香港大使的身份,帮助推动香港的工商及旅游业务。周氏曾在香港演艺学院就影视事业有关的课题演讲并作交流切磋,并于一九九九年荣获该校颁授院士荣衔。
周润发的童年是在南丫岛度过的,发仔形容这段生活是“虽苦犹乐”。他的爸爸是海员,每年只回家一次,发仔大部分时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当时家里很穷,周润发就帮妈妈养鸡、种田、切菜喂猪,有时还用小竹筐盛着茶果、凉粉、木瓜等上街去卖。最使发仔开心的是常和岛上小伙伴一起无忧无虑地嬉水、钓鱼、到田里偷东西吃。周润发回忆当年:“那时生活很艰苦,一块萝卜、几块猪油渣,就可以吃一碗饭。但穷得很开心。”
发仔妈经常到人家家里去帮工,为了便于照顾年幼的发仔,每逢妈妈换东家,发仔便要转往雇主家附近的学校就读,经常因转学而留级,所以周润发说自己的小学阶段念来念去念不完。
1967年,周润发原在旺角某劳工子弟学校读书,当时恰逢大际“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也影响了该校,他妈妈怕儿子和人家一起去闹事扔石头,于是就转到调景岭的鸣远小学,12岁的发仔初次离开妈妈当了两年寄宿生,那些日子里周润发可是“男儿有泪天天弹”。回忆儿时情景,发仔笑眯眯地说:“我怕被人笑,总是趁着洗脸的时候哭,让人分不清是泪是水。”他还得意告诉别人:“那时候自己洗衣服,好干净哦。当时每次阿妈给我钱交学费,我总是将钱放进袜底,进了学校大门才拿出来,因为有很多人敲诈小学生。”
上中学后,他每年暑假都去打工。第一年在电子厂负责电路板安装到收音机里,每天才几元工资;每二年做包装;第三年则把一只只三极管放在电压器试验。周润发说:“我现在视力不好就是那时得来的,不过每个暑期赚200多元,前后交了五个女朋友,收获也不错吧。”学生时期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发仔的成长和演艺成就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在早起之前,去上海介绍我爷爷,给了他一个“红包”。所谓“红帖”,就是投一个小学生的帖,在帮助下进行烧香仪式。
如果蒋介石在崛起过程中失去了杜、青帮、军统局,会是什么样子?蒋介石真的传过“红帖”,拜过青帮吗?蒋介石的《红帖》是给黄的还是给杜的?为什么蒋介石崇拜青帮的“红帮”最后消失了?杜是如何离开蒋介石的?杜为什么大骂蒋介石把他当夜壶?1949年杜为何不愿跟随蒋介石父子前往台湾省?曾被称为“上海皇帝”的杜和他的长孙杜顺安似乎在回忆祖父的晚年,解开几个历史谜团。以下是杜顺安对作者口述内容的总结。
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军队在上海溃败后,我爷爷在香港避难,我家跟随我爷爷在湘江躲避秦。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香港,我爷爷被迫离开香港去重庆。爷爷的信息渠道很灵通。在日本人准备占领香港之前,就知道日本人要动手了。日军出兵前,他离开香港,去了后方。
祖父消息灵通,与他接触日本黑龙会成员有关。黑社会早在战前就介入了日本政府。在军事领域,黑龙会的组织非常活跃。祖父的手下和朋友早就认识这些日本黑帮成员了。
我爷爷去了重庆后,我父母逃到了重庆,日军正在找。因为时间仓促,为了避人耳目,他们装扮成了普通人。当时他们没有旅行,也没有飞机,只好连夜逃离香港,偷渡到内地。因为担心带孩子,加上路上不方便,父母请了两个保姆照顾我和弟弟,把我们两个弟弟暂时留在香港。
日本占领香港的时候,我才五岁,上幼儿园。我哥哥当时四岁。为了躲避日本宪兵的追捕,保姆带着我们两兄弟到处躲,今天住在这个朋友家,明天住在另一个朋友家。遇到困难时,她不得不立即行动,害怕在同一个地方呆久了。第一,避开日本宪兵;二是保姆身边钱不多,没钱住好地方。我们两兄弟甚至和保姆住在公寓的楼梯上。在一个狭窄的空房间里,我们会找一块空地,在地上铺一个床垫,然后休息一下。
日本人知道杜有两个孙子住在香港。他们到处寻找我们的下落,目的是利用我们的兄弟作为和我们爷爷谈判的筹码。
最后日本人发现了我们的行踪,他们派了一个上校送我们上了一艘日本军舰,走进了船上军官的船舱。日本兵命令我们两个孩子跪下,保持安静。日本军舰很特别。总督府的小屋里铺着日式榻榻米。从这一天开始,日本方面把我们当人质,和我们在重庆的爷爷达成协议。
在日本统治下,我们很快被送回上海一年多。与此同时,我的母亲从重庆回到上海照顾我们的两个兄弟。
战争期间棉花短缺。但是,棉花是军用服装的必要原料。中日进入战争状态后,日本人没地方买棉花,找不到货源,也无能为力。日本人被迫联系我的祖父,向他寻求帮助。这时候我爷爷考虑到我们的安全,卖了一批棉花给日本人,换来了包括我在内的46个人。
事先和日本老爷爷说好,把这46个人送到西北,日本人放了我们,中国人把日本人需要的棉花给
日本军方派出了十几名士兵,由一名少尉率领。两个山城的军官和一个中士护送我们到后方,准备交给重庆。一位官员待人亲切有礼,带我去了眺望远处风景的塔上。另一个警察,长得像个猛刹,在我们家孩子好奇摸刀的时候,被当场训斥。
我们一行人从上海到达南京。渡河后,我们沿着淮河向西北航行。有人在河堤上拉纤维,船几乎不逆流而上。我们一路去了宝鸡和潼关,然后向西去了Xi附近。日本人把我们送到陕西省的指定地点,日军的号手发出释放人质的信号。当国民党军听到日军的号手时,国民党军的号手也作出了反应,开着几十辆满载棉花的卡车向自己的方向驶去。我们46个人终于自由了,包括我的两个叔叔,我的母亲,我和上海前市长吴凯先的女儿。因为我的两个弟弟太小,不能长途旅行,所以没有和我们一起回重庆,而是留在了上海。那时,我有三个兄弟,我是还没有出生的最大和最小的妹妹。
到了重庆,我才七岁,和家人住在黄山官邸附近的别墅里。那时候张也住在我家,我爷爷把张当秀才。四川军阀刘的儿子,和我一起上小学。
胜利后,我们回到了上海。我祖父不再和我们住在一起了。他搬到了上海的国际饭店。当时国际大酒店的楼叫“18楼”,是一个很大的公寓。我和父母住在上海华阁路。现在这条路已经改成宁海西路了。我们住在隔壁,张是我爷爷的结拜兄弟。
1945年8月,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赢得了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成功复员前夕,一艘美国军舰悄然驶向黄浦江外的水域。我爷爷和戴笠就是在这艘美国军舰上认识的。戴老师与爷爷的密会是怎么回事?国民党当局担心在胜利后的复员期间,不能把军队和警察从后方运到上海接管占领区,怕上海落后。戴笠想请爷爷出面。在国民党军警进入沦陷区之前,青帮兄弟可以配合上海军事系统的地下工作人员,暂时维持市场秩序,为接管上海做准备。
戴笠还和祖父在美国军舰上合影,但照片几年后神秘丢失。
祖父不仅帮了蒋介石和国民党,还帮了国家和穷人很多。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的空军不是日本空军的对手。当时国民党当局让我爷爷发起一个民间组织捐款组建新的空军,他爷爷最先捐了这个机,——。这个运动得到了热烈的响应,国民党空军的老兵们对他们的爷爷非常客气。高志航、毛邦初、王树明等国民党空军高级军官都非常敬重他们的祖父。小时候遇到他们,这些学长总跟我说,多亏了你爷爷,他捐输心切,弘扬了人民精神,让空军很快组建起来。
抗日战争期间,我爷爷在重庆被蛰伤。有一天,我在四川的爸爸邀请我爷爷去乡下。我爷爷事先不知道人家为什么邀请他。当他到达目的地时,他看到男人、女人和孩子在几英里外排队等他。男男女女看到我爷爷下车,都跪在地上,冲着他嚼谢恩。我爷爷赶紧帮他爸爸。在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地方,长辈们故意杀鸡宰羊,摆桌子给爷爷们吃喝。祖父被这一幕惊呆了。原来他爷爷捐了一笔钱帮助灾民。多亏了他祖父捐赠的钱,这个普通人才得以生存。然而,他的祖父却忘了捐钱。
胜利之初,通货膨胀非常严重。上海人怕交行倒闭,储户就挤兑。为了安抚人心,我爷爷专门派人收了两麻袋钞票,亲自带着工人去了交通银行,告诉营业员杜某某要存钱。逃跑的人见连杜都继续存钱,以为杜不怕银行反转。我们害怕什么?争先恐后提取存款的人们逐渐散去,从而化解了银行挤兑。
1949年初,农历新年过后,我的祖父命令我的家人离开上海,搬到香港。我爷爷和我们不住在一个地方,但是每个周六周日,我爸爸都会带我们弟弟去看我爷爷。
当时,国民党当局已经撤退到台湾省。我爷爷没有跟随蒋介石去台湾省,主要有几个原因。
蒋介石在早起之前,去上海介绍我爷爷,给了他一个“红包”。所谓“红帖”,就是投一个小学生的帖,在帮助下进行烧香仪式。蒋介石曾经崇拜过我爷爷,成为他最喜欢的学生。从年龄上来说,蒋介石比我爷爷大一岁,但他爷爷早在23岁时就是青帮的重要头目。
一直有一种误解,认为蒋介石拜在黄门下,这是不真实的。黄赴日进入上海租界,始终没有辞去上海法租界巡视员一职。由于黄是一个身份有限的侦探,不能开设教会接受弟子。如果发现他私自开香堂收徒弟,他在巡捕房的中国侦探的位置就没了。
与黄不同,他的祖父没有政府工资。虽然在黄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吃官饭,当然可以带徒弟。据我所知,蒋介石并没有把《红帖》交给黄,只是看望了黄。父亲亲口告诉我,我们家有蒋介石的《红帖》。所谓“红帖”,就是一张红纸,上面整齐地写着学生的名字、父母的名字和我的生日:“弟子XXX认XXX为师。”父亲告诉我,蒋介石递过来的“红帖”上明明写着“蒋志清”,蒋志清是蒋介石上学后用的名字。
当我们第一次离开上海逃亡的时候,也就是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我爷爷把这封蒋介石写的“红帖”放在家里的保险柜里。这个保险箱由会计室保管。抗战胜利后,我们回到上海,打开保险柜,却发现蒋介石送给他爷爷的“红帖”不见了。
保险柜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没有钱,也没有空头支票,但是“红柱子”却不见了,真是奇怪。
只有两个人知道这个保险箱的密码。一个跟爷爷去了重庆,一个没跟黄去上海。他们没有帮忙。只有他们两个知道。我祖父让他们掌管钱财。保险柜里没有现金,只有一些股票。然而,什么都不缺,他却放弃了这幅蒋志清,把它作为“红帖”送给了他的祖父。
我估计姜老师应该会派人来拿走,但是戴笠没有派人来拿走。本来,我爷爷是想找个合适的机会,把送给他的“红帖”原封不动地还给江老师,谁知它就这样不见了。
我爷爷没去台湾省的第二个原因和复员后的一些事情有关。胜利后,他充满了这样的想法:即使他不能成为市长,他至少可以成为一名演说家。但是,他没想到会有什么官衔,结果是空的。
他爷爷五十岁之前,上过两次私塾,前后只上了半年。没上过正规学校,没钱交学费。薛老师觉得孩子聪明,家里穷,就没请他来学校。因为断断续续学习,他爷爷什么都不知道。他四五十岁的时候,连报纸都不会看。
所以,我爷爷很清楚,他胸前没有墨水,也不认识几个字。蒋介石怎么会希望他成为议长和市长呢?蒋介石让他当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他爷爷觉得他不识字。他想让我妈当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代表,但我妈不想当官。最后我爷爷只好请万做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代表。
事实上,万不识字。在他与国民议会会面的第一天,代表们被要求按照规定在签名簿上签名。万不会写字,只好用毛笔在签名簿上画了三个大叉。然而,万有一个令人钦佩的优势。他记性很好,100个电话号码都记在脑子里。他爷爷要打电话,就打给万,相当于他爷爷生前的电话簿。
日本占领上海时,租界也在敌伪的桎梏下。当时,戴笠领导的军事统战部和上海秘密通信电台就设在他祖父的得意门生徐的家里。戴老师和我爷爷经常用无线电发号施令。徐老师向万口授命令,并让万的地下工作人员下达命令。万是文盲,不会做笔记,但他有能力记住信息指令的每一个字。最初,他使用帮派切割或密码来强行记住要传达的指令。每次外出工作,他都要能正确地把万的指示传达给井下工人。
抗日战争期间,他被日本军阀逮捕。日本人拷打万,逼他招供。他一句话也没说。他被拷问在虎凳上,但他依然固执。日本兵气得用刺刀捅了他的肚子。万还是没说什么,证明万是个硬汉。很多年后,万被刺刀捅过的肚子经常发炎,发作了还要去医院。
上海打虎事件是我爷爷对蒋介石失望的另一个导火索。
我对上海打虎有一些个人看法。在苏联蒋经国学习。抗战胜利后,蒋经国地位不高,经验不足。此外,苏联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但蒋经国获得了苏联组织政治的真实传记,所以他后来能够与***组织战争和情报战。然而,蒋经国对经济一无所知。即使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宋子文、孔祥熙和宋子文领导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
在上海打老虎时,我叔叔杜维平被蒋经国逮捕了。说实话,他舅舅杜卫平买卖股票被抓,并没有囤积。然而,蒋经国未经进一步调查就任意带走了他的叔叔。不管他是有罪还是无辜,他先被逮捕了。孔祥熙的儿子也在这种情况下被捕。其实这是一个警示别人不要违法的例子。
他叔叔被抓后,很多人在我爷爷面前提建议。很多人自告奋勇,声称我认识一个人,打了个电话,然后他就被放了。我爷爷非常了解事情的始末,坚信杜卫平没有犯任何错误。一开始,我爷爷一句话也没说。最后,他在讨论下谈了一个又一个。他说,不准任何人对杜卫平说一个字,不准任何人发生性关系,并且等待蒋经国的调查。结果被拘留三天后,他叔叔被无罪释放。这是我父亲亲口告诉我的。
谁是真正的囤积者?为什么不逮捕万呢?他囤积大米,还要照顾我们家和他自己家100多人。如果他不囤积大米,明天就吃不上饭,100多人就要挨饿了。所以,就算囤了一百袋大米,没几天就被吃光了也不足为奇。囤积的经济目的是什么?
一方面,蒋经国没能打虎是因为他年轻有活力;另一方面,他不知道大陆经济崩溃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他误以为经济问题很简单,用的这个完全是从苏联学来的。他认为发号施令和与人打交道就够了。其实解决问题没那么简单。
还有一点,我爷爷嗜鸦片,国民党当局不让他去台湾省,这是不准确的。爷爷烟瘾很大,但他可以抽也可以不抽,因为他有烟瘾。我的第五个祖母孟晓东大量吸食鸦片。她上瘾了。她到台湾省后,私下吸食鸦片,但国民党当局视而不见。
所以,总的来说,我爷爷不想去台湾省有三个原因。首先,“红柱”不见了,我爷爷很不高兴。我以为蒋介石当了总统,我想委婉地报答你,可是为什么我没有失去别的东西,这个“红柱子”却不见了?让人起疑。第二,蒋经国把我三叔杜卫平锁在里面,这让我爷爷很生气。第三,是给上海市长和议长的。江老师在推荐议长和市长的时候连礼貌都没有表现一下。江老师,你要对爷爷有礼貌。来请我去杜某那里。表面上露个面,给你爷爷个面子也行。但是你甚至没有要求。你连脸上最简单的动作都没做。这是全世界都清楚的。新政府不需要当地势力杜理科月升的干预。相反,新政府担心我们会制造麻烦。如果我们想消灭这群人。
所以我爷爷说:“我们是夜壶,蒋介石把我们用光了。他发现没用就扔一边,夜壶里你也用不着了。”。
徐艺智战败后,蒋介石下台了。1949年2月中旬,他爷爷告诉父亲,他是香港人,一家人从上海来到香港。但是,我爷爷当时已经对国民党当局心灰意冷,不想参政。后来,我的家人来到了香港。两个月后,***解放了上海,我祖父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命令我父亲返回上海,归还上海商业银行储户的全部存款。
我爷爷是上海商业银行的董事长。父亲奉命回上海,在上海待了三四个月。他准备结束上海商业银行的业务,按照爷爷的遗愿,把存款全部归还。然而,中国***不允许该银行关闭其业务。最后父亲不得不离开上海,回香港陪爷爷。
我爷爷结束上海商业银行业务的初衷是想开一家恪守信用,宁愿不赚钱的银行,但信用第一。由于他想离开大陆,他将结束他所有的业务,把所有的钱还给储户。
过去的成平时期,每天只有兄弟俩吃饭,一日三餐,每餐十桌。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定要开一个水桌,分批上菜。年夜饭后,爷爷给每一个兄弟,还有那些在门外排队拜年的人。每个人都有大量的红包礼物。当时,一块杨光可以买50公斤大米。
爷爷去世前,我告诉了他的两个妻子,我的父亲和叔叔。他死后,你可以去台湾省。爷爷要我们去台湾省,因为家里开销太大。在香港,我们的现金所剩无几,取不出来。这不是靠银行的一点利息就能活下去的方式。当时除了我爸爸在香港,我们还有两个孩子在香港。我爷爷的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都在美国,老五和老六留在上海。最小的第七、第八个孩子还在上高中,家庭庞大,食指巨大,生活负担沉重。
爷爷觉得他在台湾省有些人脉,可以帮到我们。台湾省比香港安全。所以,爷爷去世后,我们一家搬到了台湾省。父亲第一次随家人来台湾省时,住在台北市临猗街,在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找了一份工作。之后住在台北重庆南路台湾银行宿舍。当时台湾省的财政厅长严家淦就住在我们家。1977年左右,台湾省曾经是银行宿舍的土地卖给了美国大使馆。一开始美国大使馆想从台北北门搬过来盖新房。谁知道就在这块地卖给美国政府之后,美国就和台湾省当局断交了?后来台湾省***李登辉在这里建了官邸,那个大房子在2000年成了陈水扁的“玉山官邸”。
我们的家乡过去住在上海杜梅路。我的祖父有一个有70多个房间的大房子。美国当局打算从我祖父手里买下这栋大房子,建一个新领事馆。我们也收到了美国人的钱。然而,在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49年5月,***解放上海,美国人撤离上海,领事馆没有建起来。
我祖父去世后,我们全家去了台湾省。有一天,我们去了台北市长安东路的一家广东烤肉店,蒋经国也在那里吃饭。蒋经国住在台北市柳条塘,对面就是广东烤肉店。他看到我们一家人在吃饭,马上走过来和他爸爸握手。蒋经国坐在父亲旁边,用上海话对他说:“我为上海感到难过!”蒋经国的道歉已经抹去了过去的敌意,过去的感激和怨恨已经消失了!
很多年以前,台湾省有一部**《八百英雄》,里面老台湾省演员扮演我爷爷杜。在最后一个场景中,常峰穿着长袍和中国夹克,站在第四排仓库附近,看着河对岸的远方。他的外貌和他的祖父杜相似。爷爷的影子在我梦里,他会永远活在我心里!
周恩来怀念他的两个母亲
周恩来不满一岁时,就由守寡的嗣母陈氏带在身边抚养,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对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恩来称陈氏为“娘”,陈氏给他请来一个乳母,叫蒋江氏,一起住在西院的小屋里。周恩来四岁时,嗣母就叫他识字,五岁时,送他进私塾读书。嗣母对他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时刻,就叫他起来,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有一次,恩溥玩刀子,几乎伤了他的眼睛。于是,陈氏更不许他轻易出去,整天把他关在屋里念书。空暇时,就叫他背唐诗,给他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
1904年,六岁的周恩来随同父亲、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县清江浦(今江苏省清江市)居住,并到外祖父家的家塾里读书。外祖父家里人很多。家族间发生了纠纷,常邀请他生母去调解。
这是家里的经济境况已经越来越不好了。父亲为人老实,胆小,能力比较差,到清江浦后,只谋得一个月薪16元的小差使。家里常靠借钱过日子。他的生母又劳累,又愁闷,很快就一病不起。那是1907年上半年的事。夏天,嗣母带他到宝应县她堂兄家住过两个月,仍回到清江浦。第二年七月间,嗣母又被肺结核夺取了生命。周恩来对陈氏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写过一篇《念娘文》,可惜没有保存下来。抗战胜利后他在重庆对记者说:“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
陈毅为老母洗屎尿裤
20世纪60年代初,陈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日理万机,公务繁忙。
那年,陈毅62岁,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病重,下了飞机就去看望。陈毅刚跨进家门,就看见老母让身边照顾她的保姆藏起了什么东西,忙问:“娘,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眼看瞒不过去,只好如实告诉儿子藏起来的是她刚尿湿的裤子。陈毅听了,动情地说:“娘,您久病在身,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您老人家,心里着实难受。这裤子我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做啥子?”
好说歹说,保姆怎么也不让陈毅洗,觉得让这么大的官去洗屎尿裤子,多不好。母亲也劝阻道:“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一进门就让你洗脏裤子怎么行?”
陈毅说:“我不是说着玩的,您就允了吧。我小的时候,不知您多少次给我洗尿布屎裤。现在,儿子有机会为您老人家洗一洗脏裤,虽然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也总算尽了一份孝心吧。”
不容在推辞,陈毅便躬下身从床拿出母亲的尿裤和其他脏衣服,一起去洗得干干净净。
毛泽东对母亲的感情很深
毛泽东对母亲文七妹感情很深。1918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次年春返回长沙,便把母亲接来就医。10月5日,文七妹患瘰疬(俗称疝子颈)病逝,终年五十二岁。毛泽东日夜兼程从长沙赶回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义深长的《祭母文》。他这么追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狂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当时,毛泽东还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母亲去世后,毛泽东把父亲毛顺生接到长沙住了一阵。父亲后来不再干涉他的选择,继续供他上学。毛泽东是很感激的。毛顺生于1920年1月23日患急性伤寒去世,时年五十岁。
朱德著文忆母亲
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在家乡四川仪陇病逝。朱德万分悲痛,4月5日著《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以无限的深情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寄托哀思。
朱德开篇写道: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他在一封写给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人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识,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识,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最后,朱德满怀深情地写到:母亲现在离开我而去,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邓小平赡养继母
夏伯根对邓小平来说,既不是他的生母,也不是养母,而是继母。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重和爱戴。十五岁的邓小平,当年顺长江南下,走出重庆,走出四川。之后,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前来解放大西南,又回到四川,回到了重庆。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央下属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最高官员。这时的邓小平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庭后,邓小平就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她把继母一同带到北京。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不分你我,在饮食、卫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的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里,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自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邓小平都亲自干。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冯玉祥的“悼母诗”
冯玉祥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冯玉祥将军一生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病故之后,他痛苦伤心地大病了一场。从此以后,每逢自己过生日便闭门谢客,不吃饭,有时实在饿得头昏心慌也只在晚上吃上一顿饭,以此来纪念母亲的生养之恩。1945年,他写了一首《十月怀胎》的悼母诗:
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
娘怀儿两个月才知其情,
娘怀儿三个月饮食无味,
娘怀儿四个月四肢无力,
娘怀儿五个月头晕目眩,
娘怀儿六个月身重如山,
娘怀儿七个月提心吊胆,
娘怀儿八个月不敢笑谈,
娘怀儿九个月寸步艰难,
娘怀儿十个月才到世间。
为了将这首悼母诗“铭刻在心,永世不忘”,冯玉祥将军请人把诗特意刻在石碑上。
这首诗情真意切,通俗纯朴,字字句句洋溢着一片敬母、爱母、惜母之情,感人肺腑,令人敬佩,给人教诲,至今仍广为流传。
华县杏林镇老观台村第三组村民魏仙粉,是一位贤惠孝顺的好媳妇。她四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把老人照顾得十分周到,被十里八村称为好媳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