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材料7篇

疫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材料7篇,第1张

昨日31省份昨日新增本土380+572例,具体什么情况,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疫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材料7篇,仅供大家的参阅。

31省份昨日新增本土380+572

8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4例(上海20例,广东20例,四川7例,山东6例,北京4例,福建3例,辽宁1例,河南1例,重庆1例,云南1例),含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山东3例,广东2例,四川2例,河南1例);本土病例380例(海南285例,广东39例,内蒙古27例,西藏10例,福建8例,浙江5例,广西2例,湖北1例,重庆1例,四川1例,贵州1例),含2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海南14例,浙江5例,广西2例,福建1例,西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0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3例,本土病例56例(甘肃24例,广西15例,四川8例,广东5例,安徽2例,内蒙古1例,上海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49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07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124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063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8月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896例(其中重症病例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3987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32109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772932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15776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50例,其中境外输入78例,本土572例(海南285例,新疆122例,浙江49例,湖北24例,兵团21例,西藏18例,广西11例,河南10例,广东7例,内蒙古5例,江西5例,河北3例,安徽2例,福建2例,湖南2例,重庆2例,四川1例,贵州1例,云南1例,甘肃1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01例,其中境外输入47例,本土254例(甘肃157例,广西29例,山东17例,河南16例,四川7例,安徽6例,新疆6例,上海4例,广东4例,河北2例,内蒙古2例,江苏2例,吉林1例,湖北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31例(境外输入8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440例(境外输入677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514085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362158例(出院69309例,死亡955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1例(出院780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例(出院13742例,死亡9273例)。

疫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材料1

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背着药箱,每日走家串户,穿梭在乡间小路,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健康;他们冲锋在战“疫”最前线,不知劳苦、不畏疲倦,奋不顾身地担负着基层疫情监测防控的重要职责;他们危急时刻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责任和担当,他们就是“村医”。

防疫战役打响后,高基庙镇的村医们建立线上疫情问诊微信群,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将防疫知识在群内进行宣传。为了保障村民的用药需求,村医们送医送药上门,尽最大努力为村民服务,肖家岭社区卫生室村医夏常强就是其中的一员。

心中有群众,脚下有行动。夏常强把常用药品一直放在药箱中,只要一个电话,就立即送到村民家中,有时还会免费为困难村民治病。55岁的曾三二是精准扶贫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患有智力障碍,丈夫去世后一直独居着,膝下没有子女。她平时来医务室看病,夏常强总是自掏腰包为她免除医药费。在疫情发生后,夏常强放心不下,马上为她送去口罩,教会口罩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并千叮万嘱平时要注意防护,不要外出、不要聚集。肖家岭社区6组的刘希生老人,儿子在三十几岁时因肝癌去世,孙子便一直由他和老伴辛苦照料。夏常强了解到老人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便主动免费送医送药,希望能减轻这个贫困家庭的负担。

使命记在心,责任担在肩。在送医送药的同时,夏常强每天定时上门测量体温、宣传防护知识、进行心理疏导、交代注意事项,为乡亲们拉起健康防线。刚开始上门测量体温的时候,个别疫区返乡人员会有排斥心理,夏常强一户户敲响他们的家门,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安抚着他们的情绪,问询了解身体状况,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夏常强的主动帮忙、主动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也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开始积极配合镇村两级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虎视眈眈、众人惧怕万分的当下,正是有着像夏常强这样一群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村医们,用坚定的脚步与信念,夜以继日地奋战着,为广大村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了农村医疗卫生防疫战线的第一道“堡垒”。

疫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材料2

2月9日凌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护士长刘涛随山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出征疫区。截至目前,中核集团已派出24名医护人员在疫区支援抗疫。

战役已经打响,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太原市卫健委紧急通知的第一时间,中辐院附属医院立即动员,内科医护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 申请书 、 请战书、决心书纷纷送到医院领导手中,坚决要求到防疫第一线参战,“我是***员”、“我是共青团员”……请批准让我上,为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大家的请战要求,附属医院决定,选派***员、曾参与2003年抗非典战役、护理技术精湛的内科护士长刘涛同志出战。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刘涛同志领到任务后,没有迟疑,立即开始整理行装,准备驰援疫区。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最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刘涛同志即将出征之际,院党委书记王志恒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刘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叮嘱刘涛同志坚守职责、不辱使命,坚定信心、沉着应战,保护自己、早日凯旋。刘涛同志表示,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平安归来,请大家放心!

刘涛的家人对她的决定表示支持,认为在疫情面前,一线比我们更需要她。希望她能够保护好自己,一定要安全回来,我们在家等她。

附属医院领导、内科所有医护人员,以及刘涛的爱人、哥哥、女儿前往机场为她送行!

面对疫情,她毫不犹豫去选择当一名逆行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她无私无畏、勇敢前行,令我们每一个人肃然起敬!

疫情工作中的先进 事迹材料 3

朱海秀生于1997年,是河南省洛阳嵩县纸房镇朱王岭村人。2019年7月毕业后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内科ICU病房护理工作。22岁时已经是一名***员。她坚韧、顽强、有责任、有担当。2020年1月24日,报名参加该院驰援医疗队,投身武汉抗疫工作中。

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说:“救人嘛,本来我们医护人员就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在武汉工作期间,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期间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围显得乌青。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和接触消毒用品,她的脸上长出了很多湿疹,并且往外渗血。从这些画面不难看出在武汉的20多天里,她的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的挑战。

疫情汹涌而来,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确诊,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这些数字变换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喜剧。

疫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材料4

29岁的夏思思是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岁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发现异常。

当天,夏思思刚下夜班,交接班后准备回家,临时接到任务,便通知丈夫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协调专家会诊、检查。随后几天,夏思思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有做防护,没想到还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发起高烧,经检查,发现肺部CT磨玻璃影改变,高度疑似,便在协和江北医院隔离治疗。曾与丈夫商量康复后一起上一线。“刚开始病情比较平稳,我们还商量,等她好了,我俩一起上一线。”夏思思的丈夫、武汉市普爱医院骨科医生吴石磊哽咽着说。2月7日半夜,夏思思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骤停,医院连夜组织抢救,命虽然保住,但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专家组决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马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ICU,夏思思病情、血压波动大,各大医院专家都在为其想办法。无奈,2月23日凌晨6:30分,抢救无效离世。夏医生,一路走好!

疫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材料5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疫情袭来最危险的第一线,是驻守乡村的村医,坚守岗位,勇敢逆行,用平凡之躯,守护你我的安危。就是这些平凡的村医,为我们撑起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屏障,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三口塘镇两位年过七十的老村医,原本应该退休在家颐享天年,但毅然选择了成为一名抗“疫”战士,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仍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乡亲们。

郑新选是三口塘镇石湖塘村的村医,今年73岁,身患肝病,体质很差。为了抗击疫情,积极响应县防冠指挥部的工作要求,每天坚持上门为湖北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测量体温。其中有一位密切接触者极不配合,且体温反复,每次测量体温郑新选都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反复宣传,风里雨里从未间断,积极为该密切接触者联系上级会诊,并安排了4次转诊检查,成功排除了患有新冠肺炎的可能。

莫朝雄是三口塘镇豪山口村的村医,今年71岁,身患高血压、糖尿病,腿脚行动不便。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从未抱怨,坚持为武汉返乡人员监测体温,宣传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相关政策。一开始也受到了武汉返乡人员的冷讽和口头谩骂,但是通过不断的解释宣传,最后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及配合。因工作劳累,在2月9日发生低血糖反应导致昏迷不醒,及时送往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依然不忘安排其女儿莫金梅(本镇另一个村的乡村医师)继续给豪山口村的医学观察人员测量体温,自己身体略好就坚持要出院回来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给村民带去一份安心。

七旬抗“疫”战士郑新选、莫朝雄,就是我们身边平凡英雄,是防控一线“最可爱的人”。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幸福、平安,正是有许许多多像郑新选、莫朝雄一样的人,在危难面前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他们平凡而伟大。作为被这些平凡英雄默默守护的普通人,为乡村医生郑新选、莫朝雄点赞的同时,也应该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助力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材料6

面对疫情,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选择了冲上防疫“一线”;在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她放弃与家人团结,而是选择面对每日“无限”的工作;得知自己的奶奶生病后,她放弃去陪伴,去照顾她,仍坚持抗击新冠肺炎。

她是谁?她是李倩,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目前是小组的小组长,科室质控小组成员之一

其实,当疫情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刻,她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即使已了解到武汉“新冠肺炎”是多么的凶险,深知自己要与出现的“新冠肺炎”的病人“零距离”,她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主动站在了“防疫”一线,积极报名加入援鄂医疗队。1月24日晚上,海南省卫健委要求医院组建赴鄂支援医疗队,医院凌晨紧急通知,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的报了名。大年初二,本应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她离开了家,回到医院进行赴鄂支援前的培训。1月27日,大年初三,她出征湖北抗击疫情。到达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她和一行的战友们帮助监利县中医院改造了重症病房。2月1日,由他们从无到有一手建立的重症病房收入了第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隔离病房,他们需要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四个多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虽然湖北的冬日异常的寒冷,但是她却常常汗流浃背。由于新环境与原单位不一样,李倩总担心自己在照顾患者时,另外一个房间的病人出现病情变化她却来不及发现,所以值班的时候她总是往返于各病房间,时刻牵挂着每一位受新冠肺炎折磨的患者。

每当有不能理解的人问起李倩:“你这样拼命到底是图个什么”,她总是笑着回答:“图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今,她在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的同时,家乡的奶奶还生着病。空闲的时候,李倩会和家里视频说说近况,她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希望奶奶病情快点好转。

直到现在,李倩仍冒着生命危险与其他医护工作者一道默默地在抗击“新冠肺炎”。他们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最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个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履行自己作为护士的职责!

疫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材料7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护佑生命的主旋律之中,逆行者唱响了战“疫”的精神赞歌。他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坐上去武汉的动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召必战,战必胜”……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举动,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从不放弃,正是无数个平凡成就了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甚至有些是宝贵的生命,深刻的诠释着“白衣战士”的追求和风骨,谱写着不同的精神和独特的优秀。

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牵挂的家人,但是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面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抛弃不放弃,执着地追求心中的那份职业初心。他们那执着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这些平凡的“迹”录和举动叫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汲取其正能量,倍增信心去战胜疫情。在群防群控的大系统中,一线干部筑就了战“疫”的铜墙铁壁。“我负责的网格共有989户居民,每一户我们都进行了排查了解了具体情况……”“高兄弟,你要买的东西,我们帮你采购回来了,这是按照你的需要采购的……”这些简单的话语温暖人心,给人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线干部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既要上情下达又要下情上达,工作任务繁重,但是他们没有一丝埋怨,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们耐心仔细地进行疏导和沟通。一线干部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对防控薄弱环节越是加强力量,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

一线干部勇做防疫工作的一颗“螺丝钉”,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加强群众的防控意识,构筑起严密的防疫红线,实现全覆盖,无盲区,严防疫情入侵。夜深了,他们还坚守在岗位;下雨了,他们还行走在路上……这些战“疫”场上的先进“符号”和职业“元素”,怎能叫我们不感动,不为之震撼,让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动力倍增。在团结鼓劲的凝聚力之中,中华儿女书写了战“疫”的壮丽诗篇。“抗疫心连心,武汉不孤单”“隔离病毒,但不隔绝爱”……这些感人的话语总能带给我们感动,这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战“疫”的生动写照。困难面前,中华儿女的激情、善良、坚强……都一一展现,他们自发捐赠蔬菜给武汉,他们主动捐款给武汉……他们的崇高,他们的真诚,他们的纯粹,让我们感动。疫情面前,中华儿女跨越了年龄和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限,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用一个个平凡的举动相互感动,相互鼓励。

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以把感动的命题书写的这样的气势磅礴,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感悟感动的真谛和内涵,彰显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这样的精神脊梁怎叫我们不感动,这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将帮助亿万中华儿女增强责任感去战胜疫情。这是一个平凡人感动平凡人的季节。战“疫”路上你的平凡行动是抗“疫”的初始线和出发点,让我们串联平凡,铸造合力,增强信心,汲取战“疫路上的“感动因子”,释放正能量,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提到疫情,你最想感谢谁?很多朋友都感兴趣。但是,很多人会问作文《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想必你一定想知道疫情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今天,边肖分析疫情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希望能解开你内心的疑惑。来看看疫情中最感人的一件事吧!

疫情过后,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我要感谢所有战斗在疫情第一线的人。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感染风险,守护着所有人的生命。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奉献值得我们衷心感谢和深深敬意。倒退的人在抗击疫病的第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大义。

感谢在疫情中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应该感谢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他们每天要接触那么多病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感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病毒,医护人员和其他人一样。他们对新病毒了解不多,只能靠平时的经验摸索前进。虽然也害怕,但还是要为高强度的治疗和护理而努力。

除了这些照顾病人的医务人员外,还有那些为疫苗研究和病毒分析做出贡献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研究人员。他们还从事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如果他们不是在病毒研究上逆行,对疫情的了解不会这么迅速准确。中国最严重的疫情。

我需要感谢那些为防控疫情做出贡献的人。

在朋友圈里,有太多因为过度劳累而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不仅包括医生、警察、公务员,还有爱心志愿者,他们都在这场疫情防控中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他们的行为值得每个人的尊重和感谢。

面对疫情,他们的内心也有一些不可知的忧虑,但他们为了大家放弃了自己的家园,他们为社区、乡村、城市的疫情防控做出了无私的贡献。这些人是值得尊敬和感谢的!十大最严重的疫情。

当前位置2

疫情中最感动的一件事:作文《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有一件事触动了我

天空中永远有最亮的星星,海底永远有最大的珍珠,盒子里永远有最甜的糖果。人生中,总会有最精彩的时刻。生活中感动我的事情很多,但下面这个最让我感动。人类最严重的流行病。

那天我放学回家,在我家和他一起做作业。突然,他的钢笔墨水用完了。他要吸墨水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我的胳膊,让我写了“碰”,写错了。因为老师让我用笔做,橡皮擦擦不掉。他只是淡淡一笑,对我说:“我不是故意的。”我本来会相信他,但他的笑容让我不想原谅他。在他做作业的时候,我还推了他一把,让他把写的字改错。他生气地说:“你是故意的。”但是,我摆出一副大摇大摆的样子,对他说:“随便吧。你让我的笔迹先出错。要怪就怪你自己吧。”他一看我错了,不认我的账,洋洋自得。他生气地拿起书包走了。艾滋病流行最快。

后来我几乎不和他一起走了,他问我为什么?“我说我忘了。就算是放学,我也是先走的,但是既然一件事,你肯定知道我脸红了。非洲疫情最新情况。

疫情中最感动的一件事

那天是这样的。早上我妈让我带伞,我说不会下雨,就没带伞。到了下午,就像我妈说的下起了倾盆大雨。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只好沮丧地坐在座位上。突然,我听到有人在叫我。一看,原来是他上次。他带了一把伞,让我和他一起去。路上他差点把伞给我,衣服裤子全湿了。我感到很惭愧,于是我们的两只手又握在了一起。

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

与以上作文《令我感动的一件事》相关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整理的,为大家分享疫情中最感动的事是什么。看完疫情,你最想感谢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1

   近日,新型肺炎引发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亿万华夏儿女一同努力,共渡难关,而在此刻,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线医护人员更是为了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不惜一切,奋斗在一线。

   “17年来,不论是非典,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都坚守在急诊一线。”这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童英在除夕之夜写下的话。

   “应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除夕之夜仍在一线奔忙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院区感染科二区主任曹红说。

   在鼠年除夕最美逆行者的称号属于这一批批奔赴武汉的白衣战士,虽然看不清坚毅的面容,但你匆匆而去的背影却将医德高高擎起,却将医魂高高飘扬。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中山三院有一对夫妻双双上了“前线”,其中丈夫检验科主管技师潘顺文是广东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一员,而爱人代群作为一名护士长也冲在广东防疫一线。因为夫妻都在一线,两个孩子无人照顾。接到要去武汉的通知后,潘顺文连夜通知家人开车将孩子送回湛江老家。

   薪火传承,在抗击疫情的重大历史时刻中完成。2003年全国上下抗击非典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何德全正要参加高考。今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何德全已成为一线的“战士”。原本计划春节去西藏旅游的何德全得知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不足,便主动报名参加支援。何德全说,当年被很多前辈的英勇事迹感动,报考了临床医学,此刻对我而言是实现了学医的初心。开始在发热门诊上班的第一天,何德全在朋友圈里写道:“相隔17年,这次轮到我代替前辈们迎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疫情在前,他们不退。天上的明月不及你肩头的星光,为了心中的那份职责,24小时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风餐露宿,守卡点、防疫情、保平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他们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

   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2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愿望,人人都不一样,但我却想做一个能为国奉献的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的当下,疫情是一面镜子。

   许多高尚的灵魂令我们感动和敬仰;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让我们厌恶和不齿。

   “新型肺炎”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而我看到的一些镜头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过了新型肺炎。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可是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1月2日是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有很多的医护人员主动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

   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的信息、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

   防疫战场上医护人员那一张张印着红指印的请战书;

   新闻里笑容腼腆的女护士朴素的语言:“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不害怕了。”

   武汉医生与家人隔离,白发老母亲隔门叮嘱令人泪目;除夕夜,各地医护人员紧急集结赴武汉和家人拥抱告别等等,加油武汉。

   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3

   在重症病房,护士们日夜奋战,始终坚守在患者的身边。今日(3月9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男护士唐光明,他用细心科学的方法照顾患者,为他们带去健康和温暖。

   一进病房,唐光明就手把手带着年轻护士一齐调试血滤机,帮忙病人治疗炎症。20分钟后,机器开始正常运转。

   唐光明是宜昌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腊月二十九,他和另外2名同事一齐来到金银潭医院支援,至今已经40多天了。自从来到那里,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转运患者、帮病人翻身这些体力活,他也总会抢着去做。

   这段时间,唐光明还总结出一整套针对重症患者的康复训练手段。杨昊是唐光明护理时间最长的一位病人,1月29日刚入院时,杨昊既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唐光明一边细心护理,一边教他呼吸训练方法,增强肺部功能。

   截至目前,唐光明已先后带领三个不一样的护理小组参加了10多场重大抢救。看到一批批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唐光明说,光明就在前方,他要坚持到最终一个病人出院。

   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4

   “阿拉自家人,不要拿证件了吧”

   “抱歉啊奶奶,没有出入证、身份证,我不能放行的!”

   那里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镇勤昌村塘东街的设卡道口,由于连之后蔡路集镇,行人车辆来往不断。守在这个道口的志愿者们看上去异常年轻,戴着“疫情防控巡查员”的袖章,口罩上方露出“较真儿”的眼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勤昌村的青年志愿者团队,6名团队成员都出生在2000年前后。疫情期间,这些年轻人主动加入防疫志愿者行列,把守“道口”检查关,哪怕亲戚朋友,但凡进村,都要掏证件、测体温。6个年轻人做事认真,被同村长辈们亲切地称为勤昌村新出道的“F6”。

   上海是超大型城市,仅居民小区就有13万余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织牢织密基层防控网,志愿者们数十天如一日,为那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力量,更为千千万万的市民带来温暖。

   “各位旅客,健康云填写过的请打开手机信息,凭信息出站,请把帽子摘下,前面测量体温!”拿着电喇叭,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赵文昊一遍遍提醒出站旅客。随着返程客流增加,上海火车站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持续攀升。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逆行”而上,在上海火车站进出口协助开展进站乘客体温检测、疑似患者转运等工作。

   抗击疫情,上海市一批批医疗队员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出发前,理发成了医务人员的“刚需”。已坚持义务理发30余年的“全国最美志愿者”殷仁俊带着“爱心剪”团队来到医院,为即将上前线的医疗队员理发。应对爱美的女性医护人员,殷仁俊一遍遍询问,头发剪这么短行不行男队员期望越短越好,殷仁俊干脆剪起超短发,“包他们一个月无后顾之忧”。

   华东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志愿者团队,发挥专业特长,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在沪家庭子女供给一对一专门辅导,包括学科辅导、作业指导、课程学习、读书交流等,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学习活动。

   居家隔离期刚满就报名社区防疫志愿者的党员黄琼芳,一脱下警服就换上志愿者马甲的社区民警朱慧敏,甘当道口守护者的虹桥高铁站双语志愿服务分队……连日来,一大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坚守基层防疫一线。截至3月4日12时,上海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在“上海志愿者网”发布6936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覆盖道口监测、社区排查、心理援助等岗位。招募上岗志愿者超过20万人,累计服务超过800万小时,人均服务40小时以上。

   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5

   日前,总台央视记者蹲守在国家医疗队接管的重症监护病房,真实记录他们和时间赛跑、攻坚克难的医者仁心。

   周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他要在上午尽早完成一台床边手术,给一名危重症患者植入人工膜肺ECMO。

   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要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过膜肺氧合,再经过血泵将血液循环回体内。

   即将被植入ECMO的患者是一位长期患有高血压的58岁男性,发热咳嗽已经11天,被送来ICU后,立即实施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几天过去,情景并没有明显改善,医疗队专家们商讨后决定要提前用ECMO干预,防止病人病情恶化。

   特殊时期条件有限,整个植入过程要万分谨慎,这个精细的“生命”平均每分钟要2000-3000的转速,操作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致命的意外,大家紧紧地盯着指标数据的波动,不敢有丝毫松懈。

   手术完成、管路对接、血液引出……生命通道连接成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改善。

   针对新冠肺炎可能引发的多脏器功能损伤,战斗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2300多名医护人员在一个多月的并肩作战与磨合中,已经达成基本共识,治疗关口前移、提前干预刻不容缓。

   随着目前确诊新增人数的降低,新冠疫情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重症病房,多学科合作的精准施治给重生带来更多的期望。

   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6

   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疗当中,关口前移,及时进行气管插管能够减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汉的重症医院里就有这样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队,冒着风险与死神赛跑,一次次为患者争取生的期望。今日,就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麻醉医生。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7支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17个重症病区。来自同济医院和各医疗队的18名麻醉医生混编成一支插管小分队,两人一组,24小时三班倒。

   病床上的新冠肺炎患者60岁,有心脏病,几天来在高流量吸氧的条件下,氧饱和度还始终处于低位,如果短期内得不到改善,就会因为缺氧造成多器官损害。

   待麻药起效后,王晶晶摘去患者的吸氧面罩,此刻,患者只能靠体内储备的氧气维持循环,她必须要在30秒内将一根导管从患者口腔插入气道。

   平时这样的插管动作王晶晶已做过几千次,但此刻,防护服、手套减缓了她的动作,眼罩、头罩模糊了视线。

   精准快速,几乎在同一时间,护士在导管近端接上呼吸机,患者的氧饱和度迅速提升至100%。监测仪器上的数据变化和声音提示,插管成功。这次操作她们用了不到20秒。

   王晶晶是个85后,她总说自我是个迟到的战士。春节前因为曾在工作中接触了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进行了14天的隔离。所幸,最终核酸检测为阴性。还在隔离期时,王晶晶就发出了请战书。

   随着危重症患者治疗关口的前移,这些天让王晶晶高兴的是,有更多的病人能够拔管,脱离呼吸机的辅助。

   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7

   “阿姨,您别下床了,卫生间我去收拾!”“多谢!多谢!太不好意思了……”

   在火神山医院的病房里,洗消护士吴昊步履匆匆,像这样与年老体弱患者的对话,连她自我都不明白说了多少遍了。

   吴昊负责清洗消毒的病区,是火神山医院收治患者的首个病区。当时为了尽快让病区到达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要求,吴昊和战友们夜以继日,全力配合施工单位和设备调试人员,收拾各种建筑垃圾和设备器材的外包装。作为洗消护士,她毫不犹豫当起了病区保洁员,一个病房接一个病房捡拾垃圾,一袋接一袋往病房外扛垃圾。

   首次“突击”,吴昊一干就是一天多,手磨破了,眼熬红了,但她依然坚持战斗。因为她明白,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接收之前,她必须按标准把整个病区打扫干净、消毒完毕。那一夜,她几乎通宵达旦,直到首批患者住进病房,她才松了一口气。

   腰酸背痛的她,晚上乘公交车回到宾馆的时候,歪着头靠着车窗睡着了,公交车驶到宾馆,战友们发现她没下车,回到车上一看,她还没睡醒。“她可能太累了,让她再睡一会儿吧。”公交车司机说。

   这些日子,她出现好几次这样睡着的事,但从来没有叫一声苦、说一句累。一天晚上11点多,几天没给家打电话的吴昊,突然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问她在火神山医院的情景。

   “就跟以前一样,就是照顾患者,一点都不累!”她忍着全身酸痛这样告诉家人,说完“美丽的谎言”,吴昊的眼泪不由流了下来。

   抗疫当前,战斗在火神山的吴昊和战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忘我战斗着。50多岁的护士长陈红,白天往污染区搬运了40床新被褥;每一天去病房为患者输液的护士姐妹们,透过满是雾水的护目镜,为患者输液;下夜班的姐妹们,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长期挤压留下深深的压痕……

   每一天,吴昊都要进入污染区打扫病房卫生,为每一个房间喷洒消毒剂、扫地、拖地、收拾垃圾,一个病房至少需要10分钟,整个病区收拾消毒完,需要两三个小时不停歇。往往还没有忙完,吴昊已是汗流浃背。

   病房的患者看着吴昊每一天去打扫房间、收拾卫生间,都很心疼她。不少患者称赞她是“天使保洁员”。“小吴,等我好了,期望能留下来做义工帮你分担点儿,你太辛苦了!”一名患者说。

截止到2021年11月份,目前关于武汉疫情的**只有一部,是《武汉日夜》。

该片根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在这场浩大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故事。

拍摄过程

与一般纪录片是从策划开始,然后拍摄,再后期制作不同,《武汉日夜》的素材直接来自当时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武汉媒体已有的新闻素材。因疫情原因,去年疫情高峰期摄制组当时进不去现场。

“从去年1月开始,**频道做了大量与抗击疫情相关的节目,包括《最美的平凡》、《两地书》、《战疫故事》、《阳台里的武汉》等,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累积了不少视频素材。” 

她表示,在做节目的过程中,被医护人员、志愿者、患者及家属等人的故事感动着,于是打算做一部**,聚焦最可敬、最勇敢的平凡英雄总有一些事应该被记住,总有一些人应该被铭记,总有希望鼓励我们认真前行,这是我们做这部影片的初心。

一道道围栏把我们隔开,一边是宁静的城市,另一边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但那份统一战线,共同抗疫的心。让全国的医务人员,越过那些围栏,到达武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抗击疫情主题的高中生写作素材,希望能帮到大家!

 高中考试关于抗击疫情的作文1

当前,疫情还在进一步控制。人们的一个谈论重点也是各地的疫情变化情况、安全防护提醒、对医务人员的敬意等,甚至连新春祝福都有意识地变成了“做好防护,保护身体”。这个新春,在疫情的氛围下,很多人坚持在工作第一线,很多人无法与家人团聚,很多人以实际行动做着防范与自我防范工作。人们的期盼就是,众志成城,早日战胜疫情。

疫情在新春时节肆虐,让抗击疫情发展有了更大的艰巨性。考虑到人员流动性大、聚集程度高、扩散频率大,对抗击工作产生了不小压力。看着各地增加的病例数量,人们在揪心之余,同样在思考:如何能从自我做起,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努力如何从治理做起,为抗击疫情筑牢防线如何从周边做起,为抗击疫情注入力量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不仅是医护人员的使命,也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分内之事。唯有每个人绷紧那根弦,才能以最大努力狙击病毒。

必须看到,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是病毒不过春节。越是阖家团聚的时候,越容易放松警惕,也越有可能让病毒有机可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歇歇脚、喘口气,而是一刻不松、一步不停,对病毒步步紧逼,才能让健康节节胜利。这个年,是团结的年,不是单纯的“合家欢”,而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不安的病毒,以团结的意志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以团结的精神最终让其乐融融的新春氛围回归常态。可以说,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团结战”。

战,则胜;不战,则败。合,则利;不合,则伤。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属性,不能有个别得失之分、利益之别、属地之界。抗击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医护工作者换上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走进病区;武汉采取应急措施,留下阻击疫情的决心;厂家加紧生产口罩等医疗用品,承诺不加价、不断货,驰而不息地运往各地……从政府到个人,从救治前线到支撑后方,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起来、誓死坚守起来,才能以自我之强大压制住病毒,全社会的“免疫系统”需要在恢复中增强抵抗能力。

不隐瞒,才能擦亮防护的眼睛;不侥幸,才能筑牢抗击的堤坝;不懈怠,才能屏住奋战的气息。重视,重视,再重视!行动,行动,再行动!科学,科学,更科学!在这个新春,抗击这场疫情,没有人是孤军奋战,惟其14亿中国人民勇毅、同心,才能势不可挡、战无不胜。

 高中考试关于抗击疫情的作文2

窗外的世界,是静的,唯有几声鸟啼轻轻掠过。

暮色黯淡,残阳如血,檐上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正圆,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梦似幻。

又到日暮时分,一天伴着晚风又悄然逝去。每日好像并没有什么差异,一样的时间,做一样的事情。偶尔站在窗前,看看外面的世界。

街上是安静的,没有一个行人,平日里,被视做噪音的城市轰鸣,在这个寒假,却显得格外珍贵。

清一色关着门的灰暗商铺,一条街接着另一条街。偶尔有几家商超还亮灯,进出的人们都被口罩包裹着,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院子里的车少得可怜,大部分都被层层围栏,挡在了外面。

城市是静的,往日喧嚣不再,防疫的广播在大街小巷穿梭,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城市是静的,往日整天闪烁广告的LED大屏幕,现在整日循环八个字: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防疫的口号一遍又一遍,高速上疾驰的车,不再是还乡的渴望,而是奔赴疫情前线的急切。他们送去的,不仅是物资,人员,更是希望,是全国战疫胜利的希望

一道道围栏把我们隔开,一边是宁静的城市,另一边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但那份统一战线,共同抗疫的心。让全国的医务人员,越过那些围栏,到达武汉。

寒假的夜晚,坐在电视机前,都是一条一条来武汉的报道,有感动,有期待,有离别,但更多的是满满的希望。透过那一条条的新闻,一位位在前线战斗的英雄,我心中感慨万千,似波涛汹涌:这世间那有什么天生的英雄,不过是有人需要,有人敢于牺牲,才成就了英雄。

你看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为什么悄然落泪又为什么彻夜难眠

窗外的世界,是静的,那黎明的曙光,将要越过漫漫长夜,留给山川湖海的着迷白昼阳光的欢喜。

 高中考试关于抗击疫情的作文3

2020年的春节跟往年的大不一样,很是特殊。

因为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次疫情来势凶猛,传播迅速,据报道短短10天已经有几万人感染了。为了顾全大局,全国人民都取消了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的传统习俗,也取消了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的流行安排,大家都“宅”在家中,用这种方式阻断病毒的传播,据说这就是对社会作贡献。

好在现在是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手段繁多,我从电视、手机等渠道了解到,口罩卖断货了,蔬菜涨价了,医院病床不够了,没有特效药,这里那里封城封道了等等信息。

让我安心的是国家对防控疫情十分重视,动员一切力量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战斗之中,我们看到:辛苦的白衣天使日日夜夜在面对死神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军队和政府公务人员不畏艰辛奋战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广大民众积极响应号召,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全家也都在行动!我爸爸是***党员,他也成为了一名“逆行者”,从2月1日起,每天晚上17:00-22:00都去春天华府6幢506#监控从温州瓯海回来的居家隔离人员,坚守在这家的楼道口,一站就是五个小时,楼道口寒风呼啸,爸爸冷得瑟瑟发抖却毫无怨言始终坚持,让我十分担心他会不会感冒了。好在他们单位及时送来了火桶和机制炭,使得监控点的环境有所改善,也让我放心不少。

我和妈妈也积极行动起来,我们取消了去清凉峰镇的瞭望农家的全家族聚会,买来了消毒水进行小区楼道消毒,尽量不出门,不串门,出门带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身体。

最急人的是我们开学也要推迟了,寒假作业早就完成了,我只能在家中自学,看课外读物,在网上预习四年级下册的课文,后来网上开通了“网校”,我就在网上开始上网课,只是很难预约到,好在可以重播。我们班还在“钉钉”上建立了群,每天进行健康打卡,做在线作业,完成调查问卷等等,我们班主任还通过了阿里巴巴数字化教师的认证呢。

“宅家”的日子是难受的。我默默的祈祷,希望科学家能尽快研制出特效药,希望新型冠状病毒能早日得到有效控制,希望感染病毒的患者都能康复……

天佑中国,中国加油!

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宣传工作者先进事迹

 xx,女,中共党员,xx县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县妇联执委。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从正月初二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拟定xx余条标语,协调印制xx余条条幅,制作xx余面旗帜,悬挂于全县各个卡点,利用县内x块户外电子显示大屏,每天轮播疫情相关宣传内容,拟定了关于新冠肺炎的防控及科普知识并印发传单xx万份,编印了《xx县新冠肺炎工作手册》。同时,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形式,她先后拟定了x个不同内容的广播稿,拟写了《致全县居民的一封信》,并印发xx份。印发宣传张贴画xx份,微博、微信公众号“活力xx”、客户端“生态xx”每天编发x批次xx条新闻,每一个稿件都经她逐字逐句修改审核后发布,每天还要完成上级网信办下达的大量网评任务,及时处置涉及我县的网络舆情。她极引导安排全县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并组织上报。她担心城区标语挂不合适,骑着电动车挨着转,由于广告公司缺乏安装工,遇到情况紧急,她亲自动手和工人挂条幅。每天加班加点,一连几天中午都回不了家。用她的话说:“疫情当前,舆论先行,我们责任在肩,没有退缩的理由。”她的付出,为全县防控疫情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残了身体不残心 疫情防控“笔”生辉

——记xx宣传工作者xx事迹

 “你不回去,单位的活就没人干了吗”她一边穿着衣服往外走,一边回答说“有人干,但这个时候我得回去,我去林场疫情防控一线采素材,我要宣传,我要报道,我要做我的事”。这是xx政办主任、场宣传工作者xx离开家说的话。

 大年初四的早上,她主动给场长打电话说“场长,今天有车吗,我要回单位”,联系好车后,她开始收拾衣物,她看看一旁的女儿,不舍的说“在家听爸爸话,妈妈今晚可能回不来”,她不顾女儿的劝留,“妈妈,今天咱们不是要去姥姥家吗”,今天她本是要“回娘家”的,这个“年”她还没来得及去看自己的妈,但她还是走出了家门。

 回到单位,她开始忙着采集林场疫情防控工作相关素材、写信息报道、每日上报上级部门材料等,收集、采访、文字…大量的工作压得她“喘不过气儿”了,在这样的压力下,她没有怨言,加班加点写材料,奔走在一线把林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闪光点”传递到群众中,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一线职工的辛苦与斗志,激发了全场居民群众共同抗疫的信心和决心。

 “文字”来源于生活,只有身在疫情防控中才能体会到一线工作人员的艰辛、繁忙,她在奔波着、她在寻找着、她在撰写着,每篇稿件要反复修改多次才能完成,她每天在枯燥的文字中不觉寂寞,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颈椎病累犯了好几次。目前,她收集的照片上千张,xx、林场公众号发布xx疫情防控工作信息报道xx余篇,这数万字里有着她的付出与“心血”,她用执着与坚守及时传递着xx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光与热”。

 默默的工作无需言语,坚守的付出不需表达。林场执行“交通管制”全面“封城”后,家里就剩她一个人,吃饭、烧火都成了问题,她只能泡包方便面、啃个面包或在亲戚家“混一顿”。加完班回到家大多的时候都是晚上了,屋里是“冰冷梆硬”的,她忙着点火烧炕,等屋里热了她也就睡着了。

 “一米六、一米七”的她,在之前的巡护工作中,遭遇了车祸,从死神中爬出来的她,从健康走向了残疾,她没有被命运打倒,她经常说“只要命在,其他无所谓”,也就是她这样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她都尽职尽责,她说“不管干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会尽心尽力,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心向党,我会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

 在这二十多天里,她一瘸一拐的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路上,问她“疫情工作结束后,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她眼睛有些湿润“我想回去看看孩子,一年到头来就春节放假能和孩子在一起……”,她没有说完已经哽咽了……,这就是xx一名普通工人、一位“身残智不残”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

在“最美逆行者”背后有我“一直在路上”

——基层宣传工作者疫情防控先进事迹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席卷而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形式严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1月xx日下午,xx区xx街道党政办副主任、宣传专干xx在外地毫不犹豫地立即购买机票返回xx,践行基层宣传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赶赴疫情防控采访一线,将xx街道xx万余名人民群众关心的疫情防控工作实事求是、迅速及时地报道出去,传播xx的声音。

 “此时此刻,我已到xx,即将到单位,开始一线全方位我们xx街道的疫情防控报道。”

 “我将带领街道通讯员队伍,与同事配合默契,及时记录传递xx一线防控新闻故事。”

 这是xx在1月xx日中午在单位工作群里的信息回复。当晚,在机场上飞机前,xx的父母对他说:“不阅世界百态,怎懂沧桑世故,不观千娇百媚亿万花开,岂知繁华与浮华。唯有你去认真经历,才能明了。”xx听了后,只给父母留下两个字:“责任!”

 1月xx日中午,xx返回xx后,经受住返程的疲倦和飞行时差考验,立即到单位,奔赴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基层一线,坚守岗位,展现宣传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街道的党员干部主动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积极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上演了一幕幕‘逆风而上’的‘战疫故事’……这个春节注定成为中国人、xx人、xx人、xx人记忆中竭力守卫健康与生命的一场奋战。”xx日下午,xx将深入该街道各村(社区)、楼盘小区、高速公路卡口等疫情防控的战场,将基层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真实情况记录下来,撰写成《红心闪耀“战疫”路 xx“xx红”奋战防控一线》这篇新闻稿件后,立即将稿件交给上级宣传部门和媒体记者们,他又马不停蹄地工作,为的是保证将街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役的决心传播出去,坚定广大人民群众抗击病毒的信心。

 1月xx日当天,xx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全面铺开,xx当时还身处在外地,更是义无反顾地进行移动办公、远程办公,运用微信投入到远程引导网络舆情和采访编辑工作中。xx日凌晨,xx迅速核实街道辖区内关于x处疫情的谣言,并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宣传,同时倡议街道各村(社区)党员发挥先锋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战役中飘扬。

 xx日下午,xx在赶往机场的路上,他运用平板电脑开展移动办公处理该街道疫情防控新闻报道,将xx街道对疫情工作进行的再部署、再调度、再落实通过查看微信远程视频、微信群图文直播会议等方式详细地记录下来,编辑撰写成《xxxx街道:抗击疫情奋战到底 你的平安我们来守护》这篇新闻稿件,并及时地传递到上级宣传部门和媒体。为将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亮点新闻报道及时刊发,xx更是离开父母连夜奔赴机场赶回xx,为的就是在这关键时刻与同事、家乡父老一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从1月xx日起到xx日,连续四天,xx无论是在外地对接时差开展远程办公,还是在返程回单位的路上进行移动办公,抑或是白天黑夜到凌晨,他以自身新闻专业人、基层宣传工作者的高度敏锐力快速发出原创新闻稿件x篇、处理街道不属实舆情x起

 大年初三下午,xx奔赴xx社区、xx村、xx社区、xx社区、xx高速公路xx收费站卡口,对疫情防控主要措施和宣传发动情况进行深入采访。

 大年初四上午,xx在xx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采访坚守防疫抗病岗位的医务人员,与“最美逆行者”一起肩并肩。

 大年初四下午,在xx高速公路xx收费站卡口,xx再次将xx街道全力防控疫情的真实、准确信息传播出去。

 在这场保卫全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战斗中,更加需要基层宣传工作者将疫情防护知识普及出去,将解读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出去,更应该承担起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责任。“只要被召唤,基层宣传工作者将一直在路上。”历经2017年抗洪救灾、2018年迎击冰雪“战役”的xx说,面对疫情,基层宣传工作者要有大局意识,在“最美逆行者”的背后,一定会有我们一线基层宣传工作者的身影。

   2020抗击疫情感人小故事5例 抗击疫情感人小故事(一)

 十七年前,他勇担使命,日夜坚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十七年后,他依旧 不忘初心 ,义无反顾投身防疫一线的战场。他就是峨边彝族自治县公安局沙坪派出所民警--张英洪。彝族,现年43岁,中共党员,1997年8月参加工作,1999年1月以来一直在公安派出所工作,在基层服务群众,奉献自己的青春。

 从抗击非典到抗击疫情 他的坚毅勇敢始终未变

 2003年,我国局部地区发生了由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症——“非典”肺炎,一场充满无声硝烟的战斗打响了。在抗击“非典”中,张英洪同志勇担使命,日夜坚守,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十七年过去了,面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他把“抗击非典精神”带到了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守护家园。经历了两次肺炎疫情的张英洪,在防疫工作中,显得更沉着冷静。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张英洪不忘初心,守岗位葆本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新冠肺炎肆虐蔓延 他不退缩冲锋在前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在这个不寻常的春节,张英洪同志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坚守工作岗位,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他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他冲锋在前。在处警中,作为带班民警的张英洪站在队伍前面,积极主动与老百姓沟通,做好群众解释工作,妥善处置一例例警情。

 张英洪接110转警:“原沙坪茶厂有彝族同胞聚集奔丧,请前往处置。”他立即带领民辅警到达现场。他讲彝语,拉家常,耐心向奔丧群众宣讲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员不聚集的规定,成功劝返奔丧人员60余人,截至目前,他参与劝散奔丧3起。这只是他工作中的一个缩影。疫情期间,类似这样的警情还有很多。他从未抱怨,从未讲过一句苦、一声累。他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持久战,疫情当前,我们不退,”带给年轻同事满满的正能量。

 舍小家为大家 夫妻并肩作战

 在这场防疫战中,张英洪夫妻双双忙碌在一线,妻子是峨边一名乡干部,她主动担当,投入到觉莫乡入户防疫宣传工作中。挨家挨户摸排县外返乡人员,及时劝返外来人员,协调购买防疫物资。每日忙碌的工作使他们无法陪伴在外读书难得回家的孩子的身边。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他们没有怨言、没有退怯,16岁的儿子也十分理解父母,全力支持父母工作。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并肩战疫,相互鼓励,诠释了什么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二十一年坚守岗位 是工作亦是责任

 张英洪热血赤诚,在公安派出所工作21年,他怀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怀着对公安工作的满腔热血,以扎实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各项工作任务中。他说,“人民警察就应该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要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要把老百姓放在心里。”“我是母亲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

 他们是父母,他们也是儿女,此时此刻,他们更是防疫一线上的“最美逆行者”。不论是十七年前还是十七年后,他们依然选择冲锋一线,他们的身影是防疫路上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

 抗击疫情感人小故事(二)

 朱海秀生于1997年,是河南省洛阳嵩县纸房镇朱王岭村人。2019年7月毕业后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内科ICU病房护理工作。22岁时已经是一名***员。她坚韧、顽强、有责任、有担当。2020年1月24日,报名参加该院驰援医疗队,投身武汉抗疫工作中。

 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说:“救人嘛,本来我们医护人员就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在武汉工作期间,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期间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围显得乌青。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和接触消毒用品,她的脸上长出了很多湿疹,并且往外渗血。从这些画面不难看出在武汉的20多天里,她的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的挑战。

 疫情汹涌而来,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确诊,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这些数字变换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喜剧。

 抗击疫情感人小故事(三)

 某,中共党员,现任某省某市金安区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股长。

 自疫情发生以来,某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多项应急防控措施,为全区老年群体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

 心系老年群众,及时将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位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该同志参加市领导调研养老工作后回到办公室,开始整理手头事务,清扫办公室,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时,他的手机响了,市民政局要求各县区贯彻落实《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关于在养老服务系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因老年人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而养老机构又是老年人密集场所,他深感事态严重,立即安排部署,一边向主要领导汇报,一边草拟我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院内老人可以安度春节,并认真督促跟进,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1月24日,我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区民政局于1月27日上午8点,局主要领导召集召开相关分管领导及股室负责人紧急会议,传达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该同志具体负责老年人群体疫情防控工作。当日,他迅速拟文,自1月27日18时起,对全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特困供养机构、社会办养老机构、社区康养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实施临时封闭管理。封闭期间,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暂停接待外来人员走访、探视和接收新入住老年人,加强院内老人和管护人员个人防护工作措施,严格执行日常消毒和每日给在院老人测量体温。《关于进一步做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及时下发至乡镇(街)。

 连续深入一线,确保将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1月28日(正月初四)的早晨,他穿戴好准备出门时,他爱人问:“你这一大早又去上班啊,现在外面疫情这么严重,你这天天往外跑,真是让人不放心,这家里还有父母和孩子呢”,他笑着对老婆说:“现在是特殊时期,事关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更需要我,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我既是一名***员,又是人民的公仆,越是困难和危险的地方,我们越要带头上。不过也请你放心,我会做好自我防护工作的”,他就是这样去宽慰他的爱人。自1月28日起,区民政局成立3个督导组,分别由局长、分管局长、股室负责人带队,对全区29

 所特困供养机构、15所已经民政部门备案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和城区5所社区康养中心进行地毯式督查。而此时,我区翁墩乡已确诊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他主动向领导要求督导翁墩乡、三十铺镇、东桥镇、淠东乡、马头镇、城北乡和清水河街道等乡镇(街),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

 一线。在去乡镇督导的同时,他也细心的叮嘱随行的同事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他每到一处养老机构,先是查看机构的封闭管理情况,向管理人员了解院内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查看机构落实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相关疫情防控工作知识宣传情况,同时对机构防控措施不到位的地方,立即提出整改意见,指导各项防控措施规范有效开展。为全面掌握全区养老机构防控现状,更好地制定应对措施。在随后的几天里,他又马不停蹄,在做好本组督导的同时,利用运送防控物资的机会了解其他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每到一处,他都会嘱托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特殊时期,只能采取特殊的手段,这里有这么多的老人,他们的家人把老人交给我们,那么我们就要对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你们的担子很重,也很辛苦,你们在做好机构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你们的个人防护工作,确保机构安全,就让我们大家共同携手,齐心协力,定会早日渡过难关”。

 持续加班加点,做好老年人群体疫情防控工作

 面对疫情传播的严峻形势,该同志作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不光承担着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还有更多的特殊老年人群体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加班加点那是常有的事。2月5日上午,省民政厅领导及市领导先后来我区督查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对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加强老年人群体的疫情防控措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天下午,该同志按照领导指示精神,结合实际紧急起草了针对广大老年人群体疫情防控操作性强的有效工作措施,并与晚上7点左右报送区政府分管领导审阅,晚上10点左右定稿,第二天一早交由疫情指挥长审阅后签发。

 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基本情况,结合疫情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入户排查,逐一登记辖区内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和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老人信息,建立台账,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好健康档案,确定联系人和责任人,做好包保工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性支撑。

 工作扎实细致,解决特殊老年群体的后顾之忧

 该同志主动思索,草拟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特殊困难群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开展全面掌握辖区内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摸排、明确包保责任人、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上门指导老人做好疫情防护等措施。对于家庭特殊困难的,由社区、村对其提供助餐、家政等生活照料服务。同时,针对督导中发现的特困供养机构在封闭管理期间,不少集中供养特困人员被亲属接回过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人的亲属因外出务工等原因,造成老人生活无人照料这一情况,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规范特困群体返院流程,确保老人们可以享受正常生活。面对防控物资紧缺,他积极联系区工商联,为中店乡、城北乡敬老院和某乐天养老护理院等三家失能半失能特困群体集中养护机构争取爱心企业捐赠。

 加强自身学习,带头落实疫情防控管理

 该同志在繁忙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和各级各类文件学习,同时创造性开展工作,制作了《给全区老年朋友的一封信》和《养老机构疫情防控“七个一律”》,将老年人和养老机构疫情防控要点高度概括总结,通俗易记,在各养老机构、社区和村进行张贴,确保做到家喻户晓。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不忘自己也是一位居民,严格按照社区防控管理要求,带头执行小区封闭式管理规定,劝导家人和亲戚朋友少外出、少聚餐、少去公共场所。他还半开玩笑的对家人说:“你们终于到了在家睡觉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白衣天使战斗在抗疫一线,从机关干部到社区和小区门口防疫值守,到千千万万的***员在与疫情做斗争。他不禁想起网上流传的一段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还有那些公安干警们在维护社会治安,还有人民的子弟兵在保家卫国,还有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做着奉献,也正是他们在守护着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他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抗击疫情感人小故事(四)

 zz村位于zz镇政府以南2公里处,全村共辖10个村民小组,zzz户zzzz人,耕地面积zzzz亩,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zzz元。201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14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zz村党支部严格按照省市县委及镇党委的安排部署,及时召开村“三委”班子会议,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勇挑重担、冲锋陷阵,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始终无私奉献、恪尽职守、默默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用自身行动谱写了一曲“爱的奉献”。

 支部引领显担当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袭,zz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站在了防疫最前沿,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各项防控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镇包村领导任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其他村干部为组员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防控紧急预案,先后召开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11次,全体村干部形成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重要共识。二是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村组干部分工负责、按组包干、不分昼夜对本村春节返村人员及来村探亲人员逐户进行了摸底排查,通过摸排,全村共有返乡人员89人,其中从湖北返乡探亲人员7户10人,并对他们进行了重点防控,在湖北返乡人员家门前张贴了温馨提示告知书,严防与外界人员接触,并为他们送去了一个口罩、一个体温计、一瓶消毒液、一张表格、一本宣传册,主动与他们建立了“关爱微信群”。村医每天4次测量体温,对湖北返乡人员签订了“四联一保”监管责任书和告知书,并建立了“人盯人”管控台账,发放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真正做到了“一人盯一户、坚决不扩散”。村党支部对两处人流量相对较大的主村道路设立了防控监督岗,固定专门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登记过往车辆,检测驾乘人员及乘车人员体温,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组微信群,道路交通安全群和关爱群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制作宣传牌8个,书写标语35副,发放《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等各类公告、通知1000余份,利用村部广播及小喇叭巡回播放《致全村群众的公开信》,使全体村民对防控疫情知识和措施有了深刻了解和认识,并做到自觉遵守。

 先锋模范显真情

 正如歌曲《爱的奉献》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疫情防控期间,zz村党支部不是孤军奋战,他们得到了全村党员的热情支持和拥护,党员zz、zz、zz为值班人员赞助口罩65个,zz、zzz、zzz、zz共捐助方便面7箱,副食10箱(袋),饮料5箱,水果5袋,更让人感动的是外出经商党员zzz在外地通过微信为村上捐助1000元,他还说“我远在外地,什么也不能为家乡做,看到你们日夜坚守,我很感动,特此捐助1000元,略尽绵薄之力”。党员zz冒雪为值班人员送来3把雨伞,其他两名党员拿来摆摊所用的两把遮阳伞,为值班人员撑起遮雪避寒。七八组群众联名给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写来了慰问信,他们在信中写到“zz村党支部的所有干部牢牢扛起肩负政治责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安排,全面部署,24小时奋战在一线,对我村内所有进出人员逐一排查登记和检测等工作,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给予了全村人民抗击疫情,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和力量,你们是最勇敢的将士,是最可爱可敬的人,你们的付出将被人民铭记,全村人民为你们点赞,希望你们在一线奋斗同时也要加强自身防护,保重身体,你们辛苦了,在此我们代表zz村七八组全体村民感谢你们”。他们只是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他们没有防护服,没有专业的口罩,他们有的是对党和国家的一腔热血,他们有的是大难面前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决维护,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

 党的光辉照四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zz村党支部的坚强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初心不改,冲锋陷阵,广大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村上群众通过网络视频、口述、微信留言等方式为坚守在一线的村组干部点赞,部分群众看到值班人员的日夜执勤,zz主动拿出自己的棉帐篷,在检测点搭建方便执勤人员换岗、休息和避寒,zzz志愿到村设卡点执勤,为村上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力,zz/zz为执勤工作人员送去热水,zz为执勤人员送去热腾腾的饭菜,zz为工作人员送去电热毯、被褥、手套和帽子,zz主动到村部和执勤点消毒,zz主动开车用小喇叭在村内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通知。他们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关心的眼神,一杯滚烫的开水,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了坚守和奉献的信念,让他们不畏艰险,奋勇向前,让他们舍弃小我,顾全大我,让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面对疫情,zz村干部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了一名***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zz村党支部一定坚守初心,奋勇向前,大获全胜!

 抗击疫情感人小故事(五)

 1月23日(农历二十九),某街道某社区党委书记某接到街道办疫情防控工作电话。“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迅速放下手中事情,跟家人交待几句,立马奔赴工作岗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某每天24小时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手机从不敢离身片刻,时时关注每一条预警信息。每当辖区内有湖北返乡人员归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都会立刻赶赴现场入户做好户情档案登记。

 每一次都是与湖北返乡人员“最近距离的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但某从不畏惧。他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物管、门卫等力量,开展“敲门行动”,累计张贴标语9幅、告知书50余份、通知200余份等,全覆盖宣传、排查,确保湖北返夹人员不漏一户、一人;他迅速组织队伍白天黑夜巡逻,对辖区内宾馆酒店、小旅馆分组上门摸排,按照网格分组深入小区、楼栋,张贴通知,给辖区居民宣传“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外出”,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号召居民春节期间不串门、少去公共场所,取消聚餐;他积极会同某派出所民警,对辖区小旅馆、茶楼、麻将馆、网吧、KTV等娱乐场所进行关停。

 “辛苦了,你们自己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千万注意安全!”、“我们会自觉在家里,请你们放心!”在摸排走访中,一句句辖区居民温暖的话语,让某感动,他也以实际行动温暖了居民群众的心。

 某的妻子也是某镇的村社干部,目前夫妻两人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家里只有一个某岁的女儿,每天中午都只能在家吃牛奶、面包。对孩子,疏于照顾,某心存愧疚之情,但他无怨无悔。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同事们常说他“大疫灭亲”,舍小家顾大家。某却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要有党员冲在第一线;作为***员,唯有挺身而出,相信通过我们各方协作、共同努力,就能打赢疫情防控战!”

 

 2020致敬钟南山的作文素材3篇

 钟南山,他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而今,奋斗的交响曲从未停止,却愈加浑厚、幽远……

 01

 我敬佩的人有很多,这次武汉疫情蔓延,我敬佩那些奋战在防疫前线的工作人员,我更敬佩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

 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人们恐慌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来到前线,他无愧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不顾自身的生命危险治疗重病人与死神夺生命,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赋予“抗非英雄”的荣誉称号。

 17年后的今天,武汉疫情蔓延,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钟南山老院士提出建议,不要去武汉,但是18日晚,84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挂帅出征,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寻找战胜病毒的抗体,正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钟南山院士成为了人民的主心骨,有了他就有了战胜病毒的信念,您就是人们心中的英雄,您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博士的担当,我向您致敬!您就是我最敬佩的人。

 通过这次武汉的疫情,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知识的必要性,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以便将来有用武之地。

 最后我相信钟南山院士和科学家一定能研制出抗病毒的抗体,战胜冠状病毒,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02

 在千万网友“云监工”注视下,2月2日上午,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明日即可收治病人;与此同时,雷神山医院也将于2月5日建成。至此,“三山”终齐聚,为共克难关又添了几分信心——近半个月以来,钟南山院士几次关键现身,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军心”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无比特殊而且艰难的春节,没有走亲访友,也没有外出游玩,大部分人都很听劝地“宅着”,因为提建议的,是他。甚至于整个假期,“钟南山”三个字频频登上热搜,人们希望更多地知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他作何判断,又有何建议。

 其实,刚开始我对于“钟南山”这三个字并不熟悉,但随着这次疫情的爆发,我渐渐认识这位伟大的人物。

 17年前“非典”一役,敢医敢言让钟南山家喻户晓,也赢得了广泛的公众信任。而自那以后,但凡有急性传染病,广东省公布的防控组名单大多由他“挂帅”。即使年过八旬,也并不妨碍他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这一次,没有例外。连日来,疫情防控工作牵动人心,每个人都拿着“标尺”在测量。有质疑少数领导干部失职不作为的,有批评捐赠物资发放不及时的,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感慨,幸好1月20日这天,钟南山院士“叫醒”了大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晚,身着格子衬衫的钟南山出现在央视《新闻1+1》视频连线中,肯定了“有人传人”现象,证实有医务人员感染,坦言现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很不够,同时提醒大众戴口罩有用,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十多分钟问答,丝毫不带虚的。事后不少朋友表示,直到此时才意识到疫情已然升级,应该提高警惕,而钟院士竟然已经是84岁高龄,视频中完全看不出来。直面疫情、关键发声,17年过去,还得是他。有媒体评价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1月18日,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接到通知连忙赶往武汉,1月19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从武汉飞往北京,1月20日,列席国务院常务会,就如何遏制疫情扩散等提出具体建议。

 这位84岁的老人真的很拼,为人民、为祖国、为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尊重事实甚于尊重权威的求实精神,鞠躬尽瘁的敬业奉献精神,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博爱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他来抵达武汉。有人他称为“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他只说自己是一个医生!

 在这个灰色寂静的假期,这位老人,他像一座灯塔照耀着万千人民的心,也照进了我的心灵深处,使我内心燃起勤奋努力、永不退缩、敢于攀登的火焰!

 03

 我敬佩那面对元朝高官诱惑仍誓死不降的文天祥,我敬佩那面对弹尽粮绝仍坚持抗日的杨靖宇,我敬佩那面对凶恶的反动派仍宁死不屈的夏明翰……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都值得我们敬佩。可我心中的英雄,还有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 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而且是当之无愧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

 17年前,非典型肺炎疫情爆发,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坠入恐慌,钟南山院士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与死神争夺生命——老人,变成了战士。有人评价说:“抗击非典如果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 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

 17年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在感动所有中国人。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时,他依然奋战在和病毒较量的第一线,寻找战胜病毒的良药。现在,在肺炎的情况危急时刻,钟南山院士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有了他,就有了战胜的信念。您就是我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让我们向这位老人致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60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