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父爱

解读父爱,第1张

陈一筠

一、父亲在家庭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关于父亲应当在孩子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全世界都人们现在都似乎更为困惑了。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父亲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重要阶段缺位(据2006年的人口统计。23%的儿童在其18岁之前不与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起生活,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攀升);另一方面,在网上搜索到有许多信息在致力于教育、鼓励和支持男人抚养孩子,担当好父亲的角色。

许多电视节目和卡通片中,父亲被描述为一个傻呆呆的男人,这又误导了许多年轻人,使他们认为只有母亲抚养孩子才可靠,父亲是没用的。

社会学家解释说,造成这种舆论倾向的根源在于社会政策、就业形势、性别歧视等社会因素。现在,人们在深刻地反思关于父亲的角色与责任这一涉及孩子权益的重要问题。孩子需要父亲和母亲双方的关爱与抚养。这一观点如今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不缺少父爱的孩子会成长得更健康、成熟得更充分和全面,这已被近年来的多项科学研究所证明。

那么,一个负责任的父亲应当做些什么呢?研究者们提出如下的实际建议:

1. 全面接纳做父亲的责任。当你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时,你就是终生的父亲。父亲对责任的担当可以使他变得自信与成熟;否则他就将感到耻辱与悔恨。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也是男人的权利。

2,陪孩子过童年。科学研究表明,即使是和初生婴儿,面对父亲的反应与面对母亲的

反应也是不同的。孩子需要父亲的抚摸、拥抱、亲吻,从中获得的安全感、舒适感与从母亲那里获得的同样有益。婴儿与父母建立的亲情纽带是其一生与父母关系的基础。孩子大一点,需要与父亲嬉戏,交谈,从而激发其好奇心,求知欲,并让他们感受到父亲对他们的重视、关爱。这样的男孩女孩不仅会成长的更为健康,而且更有希望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获得幸福与成就。

3.与孩子的母亲保持尊重与悦纳的情感。孩子既爱妈妈,也爱爸爸。所以,爸爸妈妈

之间保持尊重与悦纳的爱情关怀,极大地惠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最怕面对的情景是其所爱的父母双方争吵和分离,他们难以承受在父母之间被撕扯的痛苦。

    4对孩子要奖惩分明。对孩子要宽严有度。既不能过分严厉,又不能放纵孩子。自动为孩子立界限,遵守了要奖励,违犯了要惩罚。是孩子自动养成懂规矩、守纪律的习惯。

    5做一个成年人角色的榜样。男孩女孩都需要知道一个成年男人应当是什么样的。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父亲,看他是怎样对待别人,怎样应对压力与挫折,怎样履行义务。怎么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又怎样尊重别人的人格。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是有深刻道理的。而女孩子如果在一个表现得体的父亲身边长大,她将来寻找配偶时多半会以父亲为楷模,接纳一个像父亲那样优秀的男人。这样的父亲,也会因孩子受益而感到自豪。

二、父爱饥渴症——男人的隐患

工业革命对个人生活的冲击是巨大的。接受了“工业化”洗礼的父亲一改昔日的面貌:他不再朴实温和、从容坦然;他与疏离、孤独、焦虑甚至暴戾结下了不解之缘。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男人承袭和强化着“工业化”男人的特点。他们“化”得越彻底,离女人和孩子也就越远。男孩在其到达青春期时,表现出烦躁不安,厌恶父亲,因为他内心充满了得不到父爱的失落与凄苦。当他终于长大,变成父亲那样的男人时,便时而自责,时而伤感,但他并不明白自己究竟缺少了什么,为何如此孤单。他盲目地去尝试种种可能补偿的办法,包括性放纵、酗酒、暴力甚至铤而走险。有位西方男性学者罗伯特·布赖把男人的这种隐患称为“父爱饥渴症”,委实耐人寻味。

    渴望父爱,这是男孩最深沉和迫切的心理需求。他渴望一位强健而富于幽默感的、粗犷而温和的、自信而又谦虚的、智慧而又厚道的男人在他身边,向他注入真正的“男人气”。男孩需要每天数小时而不是几分钟与父亲呆在一起,从而培养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与自信心;他在与父亲嬉戏玩耍之中,学会欢笑、豁达、乐观。总之,他从一个男人那里学会做男人。

    对青春期孩子心理与行为表现的研究表明,“父爱饥渴”的女孩容易与一个貌似成熟的男孩或男人“坠入情网”,其实她是在寻找一个“替代父亲”;而“父爱饥渴”的男孩。则往往表现出孤僻,沉闷;内心的失落与不满使他容易发怒,或沉溺于烟酒,甚至纵欲。

    在男性心理学中,“渴望男子气”可能是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他们走向健康之路的起点。可以说,大多数男人,在他们40岁之前,基本上是在女人的呵护下成长的:先是他的母亲,然后是女友,进而是妻子。40岁以后,似乎仍没有可供男人成长的真实男性世界,因为他在外边看到的,统统是些“扮演”着某种角色的男人,而不是真实生活中的男子汉;他只能看见一个又一个行动着的男人“形体”,而无法观察与体悟男人的内心。久而久之,男人就仅仅习惯于模仿形体,而无法充实内心了。这是男人的悲哀,也是女人对男人的“不解风情”。因为,男人即使对他钟爱的女人,也多半只会欣赏她的形体,而不懂得珍爱她的内心。真的,如果一个男人就连同类的心都不曾洞察过、感受过,他又从哪里学会去给予作为异类的女友和妻子所需求的体贴、抚慰和柔情呢?

三、父爱缺失  孩子遭殃

父亲地位的衰颓似乎成了现代工业化社会一个典型现象。不久前,美国报刊曾发表过一个统计数字:从1960到1990这30年间,不能与亲生父亲住在一起的儿童比例从17%跳升2倍多,达到36%。到了上世纪末,估计已有60%的美国儿童在睡觉前无法跟自己的父亲道晚安。

再看看我国的情况。近30年来离婚率的持续攀升,使得孤儿寡母的队伍日益壮大;从农村涌向城市的“民工潮”,又留下了一批母亲和孩子:加之女性非婚生育,孩子父爱难保。

没有人预测过这种趋势的后果,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广泛的讨论。但是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缺失,的确已成为一类社会问题的潜在原因:青少年刑事犯罪、婚前性行为、少女怀孕堕胎;儿童心理孤寂、厌学、抽烟饮酒,等等。

历史上曾有一个时期,无父状态远比现今更为常见。但过去无父是因父亲早逝,而不是因为离婚、外出打工或婚外私生。今天,无父亲的儿童,其生父大都活着,也多半可以尽力肩负作为父亲的责任。谁曾料到会有这么多男子选择离开自己的儿女?

最近,国外社会科学界有一项极为令人震惊的发现,那就是现今儿童们所遭遇的失去父亲的方式,其后果比从前因死亡而丧失父亲关照的情况要严重得多。从各方面看,一个离婚后从未再婚的母亲,其子女比丧偶母亲的子女们平均成就要低得多。由此可见,离婚取代死亡而成为儿童失去父亲的主要原因,造成了儿童成长过程中极为重大的挫折。

直至19世纪60年代,死亡率的下降和离婚率的上升还大致持平。1900年,全美单亲家庭的儿童占全部儿童数量的85%,而这一数字到1960年已增至91%。

从理论上讲,离婚并不意味父亲与孩子失去联系,但实际上情况往往与理论假设相反。我本人在1990年至1995年曾对北京市120对离婚夫妻做过一项调查,发现85%的孩子由母亲抚养,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5年后失去与父亲的联系。只有16%的孩子一一月能见上父亲一次。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父亲都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这并不只是因为他们提供了精子。核心家庭,即由母亲、父亲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在我国是最为普遍的家庭形式。然而,男人对于做父亲,有着普遍的困惑。世人都认为,母亲生育、养育和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而男人只要挣钱养家就可以了;即使男人不是挣钱养家的主力,他也未必在孩子身上下功夫。

从生理上讲,男人并不能像女人那样与生俱来地就承担起对孩子的责任。进化逻辑可以清楚地解释其中的原因:由于女人一生只能生育有限数量的孩子,所以她们非常愿意精心照料孩子;而男人们却可以有许多孩子,所以就不那么珍惜孩子;从文化的角度说,男人的性行为不曾受规范约束,因而可以是非常随便的。父亲这个头衔得来较容易,所以其家庭观念也就淡薄些。

但这并不是说父亲的职责与男性的本性相悖。恰恰相反,进化论学者告诉我们,父亲潜能的发挥以及男性对养育子女的投入——这种特点不同于普通的亲情——是人类所拥有的强大的承传优势的源泉。

正是因为认识到父亲在履行职责方面存在问题,人类文明才会去要求男人投入到培育子女的职责中来。当然,婚姻这一机制就是实现人类文明理想的首要途径。

社会学者们多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父母是否应该共同养育子女这一问题上,人们的观点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认为父亲和母亲组成的完整家庭共同养育孩子肯定比单亲要好。当然,有时具体情况会十分复杂:如果双亲家庭的父母实际上起不到父母的作用,那么也会受到殃及:孩子也可以从单亲家庭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成长,如果他们的父亲或母亲能够真心关爱他们。但这样的例外并不能否定普遍规律。

国外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与孩子接触的各个方面,父亲和母亲所做的事情总是略有不同。父亲的做法——他们特有的父爱——不仅是对母亲养育的最好补充,而且是以男人的独有的重要素质获得养育子女的最佳效果。

例如,在孩子做游戏时,父亲的角色显而易见。从孩子出世到青春期,父亲都更注重孩子玩游戏,而不是注重照顾。父亲怎样带孩子玩,对孩子来说具有不一般的意义,因为做游戏可以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对孩子发生积极影响。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要多带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和团队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检验他们应对挑战的体能和智能。

母亲同样喜欢陪孩子玩,但玩的内容却不同。母亲的行为更多地靠近孩子们的水平,因为她们总喜欢由孩子来决定玩什么,由孩子当游戏的领导,每每是跟着孩子的指挥棒转。在游戏及其他方面,父亲喜欢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和挑战勇气,以及首创、冒险和独立精神。而母亲呢,她照顾孩子时更注重情感平和及人身安全。一个成熟的有能力的成年人有几种通常是对立的愿望——一方面是希望合群,或者是参与感和关切感;另一方面又希望自主、独立、个性和自我实现。父母培育特点相辅相承,否则下一代的个性就会弱化、不丰满,人的潜能就不能充分发挥。

婚姻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机制,必须得到振兴。对父亲职责的重新定义既不应忽视传统模式,也不应忽视现代社会的那些独特因素,还应考虑妇女的新型角色以及男人为抚养孩子而贡献的那些特殊素质。

如今,我国少年法庭审判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表明,盗窃、暴力、强奸、吸毒、抢劫等少年犯通常来自父爱缺失的家庭,而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种看法。当然,有父亲在身边并不能确保孩子不会犯罪,但父亲尽责至少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

四、父子情——男人的心灵鸡汤

人们通常认为,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就那么回事。弗洛伊德的“恋母”论更使父亲与儿子的疏远与排斥有了理论根据。下面这个戏剧性的场面大概人们都不陌生:儿子从外地打电话给父亲,因为他们很久没有见面了。儿子试图缩小他与父亲之间的距离,终于鼓起了勇气。   

    “爸爸,您好吗?”   

    “噢,噢,还好。等一等,我去叫你妈听电话。”   

    “不,别去叫妈了,我想跟您说话。”   

    “怎么啦?你又没钱了?”

    “不,我不需要钱。”儿子开始坦陈内心的感受。“爸爸,我近来常常担心您的健康情况和回忆起您为我做的事。您为我能读完大学而操心,给了我经济上的全部支持。现在我生活得很好了,这都是因为您的援助和鼓励。可是我还从来都没有真正地说过:爸,谢谢您!听妈说您不久前中风了,现在怎样了呢?”     

    电话的那一端沉默不语,儿子还在继续说下去:“我想告诉您,爸爸,我衷心地谢谢您,我多么爱您!”

    “你今天喝多了吧,儿子?!”

    此时此刻,父亲真的好感动,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水。

    其实,每一位表面威严或漠不关心的父亲,一辈子都在内心深处苦苦期待儿子爱他、尊重他,这就赋予了儿子某种权力去影响父亲。这些年来,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即父亲有足够的力量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儿子也有同样的力量去伤害父亲的自尊。

    我们常常看到,如果一个男人在家里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人向他表达内心的感受,那他多半都不愿意呆在家里,甚至当他抛弃家庭时也会义无返顾,因为这个家没有他投入的心血,也没有他值得留恋的成果。孩子多半愿意跟母亲撒娇或亲近,并非完全因为父亲是一个不可亲近的男人。这是家庭生活中的坏习惯,需要努力加以改正。如果你们是三口之家,那么人人都有改变的责任。儿子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不在于言语的多少,而在于彼此需要沟通内心的感受。有时,男人的愤怒与痛苦,恰恰来自他内心深处缺乏亲情的抚慰,因此才会感到生命的荒芜与空寂。

    在某些家庭里,尤其在那些夫妻不和睦的家庭中,母亲有意无意地联合儿子去攻击父亲,由此而造成父子之间的疏离。有个儿子,曾经坚决站在母亲一边,父母离异后10年未与父亲见面。当他35岁时,偶尔从一个电视节目中得知他父亲病重的消息,儿子心里非常内疚,决定赶到千里之外去探望父亲。他千方百计找到父亲住处,忐忑不安地敲门。当白发苍苍拖着病体的父亲出现在门口时,儿子勇敢地道出了一句肺腑之言:“爸爸,我过去做错了,请你原谅我。”父亲顿时热泪盈眶,一边拉着儿子进屋,一边喃喃道:“谢天谢地,我现在死也瞑目了!”

    如果你是一位有儿子的父亲,如果你是一位有父亲的儿子,请珍惜父子之间的亲情吧。

父子沟通的障碍,什么时候打破都不算迟。父亲不能与儿子正常沟通而产生的疏离感,有时会变为一种凄苦或绝望,有时则会以一种暴力方式去发泄,从而使父子内心都深感沮丧。对所有的儿子来说,学会理解和尊重父亲,便是学会做男人的必修课。男人的心灵中,特别不能缺少的是尊重与赞许。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男人易于赞美和尊重女性,包括母亲,但却难于、羞于赞许同类,尤其是父亲和儿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儿子与父亲之间缺少亲近感时,爱的饥渴就会逐渐变成一种畸形的情绪。这种未得到满足的饥渴感驱使男人拼命在家庭之外去寻求补偿,有的把事业当做儿子,有的把情人当做女儿,更多的是在追求成功与辉煌之中补偿爱的缺失,获取他所需要的自尊与威信。某些铁腕政治家、拼命挣钱的商人、不能享受正常婚姻家庭生活乐趣的演艺界明星、不惜一切代价去摘取金牌的运动健将等,其中不少人都在受着其未得到满足的爱的饥渴感驱使。他们业绩辉煌时兴奋无比,但在失败与挫折面前,因得不到爱的抚慰而可能一蹶不振。这就是那些所谓“女强人”、“男强人”的脆弱所在。人们不断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功成名就的影星、体星、歌星吸毒、出家甚至自杀的新闻,无不感到震惊。然而,在一个以表面的成功为价值评判标准的功利社会中,某些精神与心理现象至今并未引起人们充分重视并得到深度解析。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一味计算看得见的收益,却忽视了看不见的失去。如果以“失去”来计算,恐怕男人比女人更亏。君不见,男人的平均寿命比女人短4—6岁,这也许是男人拼命追求成就的代价之一吧。因此,改变男女不平等的局面,既有利于妇女,也必然惠及男人。

五、你属于哪种类型的父亲?

心理学家们分析了大量的咨询案例,得出了几乎一致的看法,即好父亲在家里的角色对儿子和女儿都很重要,是母亲无法代替的。如今,离婚率的上升造成了许多单亲家庭;夫妻离婚时孩子又多半判给女方抚养,如果女方难以再婚,那么一对夫妻离异就意味着增加了一个缺少父亲的家庭。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成长困难,他们日后的心理与行为出现问题的比例,总是高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然而,在大多数完整的家庭中,男人又是怎样做父亲的呢?可以说,新时代的“旧式父亲”比比皆是,这比缺少父亲的家庭好不了多少。“旧式父亲”大概有如下几类。

    1君王型

    这类父亲多半在外拼命工作,回家来享受妻子仆人般的侍候和在孩子面前的绝对权威。他就像统治他的王国一样地统治着家庭。他常对孩子这样教训:“只要你还在我的房顶下活着,你就得听我的。何时你有了自己的房顶,你就可以自由了。”在这位专权而冷峻的父亲面前,一个诚惶诚恐的儿子多想早一天拥有自己的房顶啊!正是为了这一点,他甚至不想继续学业,巴不得早些挣钱,以便自立门户,逃离这个得不到父爱的家庭。

    2苛求型

    这类父亲总爱给孩子泼冷水。他吹毛求疵,百般挑剔。这种态度常常是受他本人的挫折感和沮丧情绪驱使。例如他对职业不满,对上司怨恨,缺少事业成就,夫妻生活中留有积郁等等。他动辄这样责骂儿子:“你这个笨蛋,白痴!看你能做成什么事?”儿子听了心都在颤抖,自尊感和自信心荡然无存。

    3消极型

  他把家庭责任和义务统统推给妻子,自己在家里好像一个影子,一个房客,一个多余的人。他无力面对妻子和孩子的期待,常常找借口在外厮混;回来也是与电视、网络为伴,或躲在一个角落抽烟、发呆、默不出声。儿子对这位没血没肉没骨头的父亲又是怜悯,又是憎恨。

    4缺席型

这样的父亲可能是一个事业型男人,他强悍聪敏,在外叱咤风云。他早出晚归,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事业,也许还很成功,金钱是他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他对孩子也很宽容和慷慨,但从不与孩子交谈,好像对孩子的存在无所谓。他总是令孩子感到陌生和冰冷。

    今天,上述类型的父亲显然统统不合格了。时代的进步,环境的挑战,孩子成长的复杂性,都向现代父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他要与母亲平等地分担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因为孩子成长需要身边的父母给予阴阳磁场的滋养,要父亲与母亲一道在孩子身上注入心血和感情。父亲也要去做那些看来是枯燥无味但却是必不可少的琐事,例如送孩子上学,给他买衣服鞋袜,参加学校的家长会,检查孩子的课外作业,了解孩子在外面交了些什么朋友,为孩子规定行为准则,发现孩子有问题时要加以帮助和教育,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此等等。过去,父母们在“上岗”前都未经训练,因而不懂得做父母的科学和艺术是情有可原的;可是现在,各门学科提供了关于生儿育女的丰富知识,做父母的可以并且必须与时俱进。

    设想一下,在当今世界上,如果我们只有部长、经理、校长、主任之类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但却根本没有令孩子亲近的父亲,那么孩子从哪里去学习善解人意、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坚强勇敢这类凡人所需具备的品格呢?

    如今,许多女人都在感叹说,适合与之建立家庭的男人太稀缺了!这是否与父亲角色榜样的缺失有关呢?要知道,绝大多数男人都将不可能去做领袖人物或叱咤风云的英雄,可是几乎每个男人都将建立家庭,成为丈夫和父亲。所以,当前培训合格父亲的任务比任何时代都迫切了。

心理学家认为,成年皮肤饥渴症患者大多是因为幼时缺乏双亲的爱抚,尤其是母亲的爱抚。

成年后有一部分的人会显得非常渴望肌肤的接触,比如喜欢赤裸拥抱而睡,而有另一部分人则会非常排斥肢体的接触,比如我就是,从小就非常不习惯其他人的肢体接触,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显得有些高冷和不好接触。

我们有时候会想要让自己的皮肤接触别人的皮肤,这其实就是传说中的皮肤饥渴症,到底什么是肌肤饥渴症呢?皮肤是人身体中最大的器官,覆盖着整个身体,皮肤具有触觉、痛觉等一系列感觉。我们在生活中,会和身边的人发生一些肌肤上的接触,比如:握手、拥抱等等。而渴望肌肤间的接触,就称为肌肤饥渴症。

其实身边应该很多人都有“皮肤饥渴症”,两种极端的表现我觉得应该在很多人身上是并存的。我们在陌生的环境和面对大多数人的时候都表现为“排斥”,希望保持一定距离,千万不要跟我有什么肢体甚至皮肤接触。但在有特别亲近的人,比如爱人的时候,又会表现的非常”饥渴“,比如喜欢穿的很少相拥而睡,哪怕一个拥抱都能获得令人满足的治愈。

似乎现代都市人的孤独感更加强烈,我们可能身处在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的人;每天与十万人擦肩而过,却没有任何亲密的朋友,狂欢躁动的社交场合,依然感觉不到被爱。

有人说科技正在将我们变成孤独者,尽管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一个村庄的人理应更加亲密才对。但面对网络上成千上万条关系:朋友,关注的人,微信联系人,甚至那些潜水的用户,我们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孤独。这可能就是因为,科技的世界缺乏了身体的接触。

触摸不仅与人性有关,它甚至就是人性一部分,是成为人的一个的必要条件,它拥有着某种不可替代的治愈性。

①缺乏母爱影响婴儿智力发育

②缺乏母爱影响孩子的身高

③缺乏母爱导致孩子情感缺失

④缺乏母爱影响孩子的性格,与人相处的能力,尤其是与异性

主要就以上四点如果详细说就可以拓展很多

我倒是觉得自己也缺乏一些呢,所以我认为,缺乏母爱的孩子大概会有以下缺陷:不善于表达感情,少言寡语,严重的会自闭;缺乏细致敏感之类的感知,做事情比较粗糙,或者说是她自己不想细致;特别表现在不擅长用肢体表现感情,比如和好朋友拥抱之类。

希望以上对您有帮助。

缺失父爱: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得到足够父爱的孩子情感障碍十分突出,出现焦虑、孤独、任性、多动、依赖、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攻击性强等行为缺陷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与成年后的不良生活习惯都有一定关系。心理学家据此提出了“缺乏父爱综合症”这一概念。患有“缺乏父爱综合症”的孩子成年后出现神经质、精神病或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比率以及犯罪自杀率均比其他宝贝偏高,并且有可能影响他们成年后正确地处理两性关系,导致不幸的婚姻生活。

渴望父爱,这是男孩最深沉和迫切的心理需求。他渴望一位强健而富于幽默感、粗犷而温和、自信而关爱、智慧而谦逊的男人在他身边,向他注入真正的“男人气”。男孩需要与父亲呆在一起,帮助他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与自信心,从父亲那里学会做一个男人。女孩则需要通过父亲了解男人并学会与男人相处的技巧 不良的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常被父亲拒绝、否定的孩子,容易焦虑。

心理学家甚至指出男孩的“父爱饥渴症”,即男孩到达青春期时,往往疏远甚至厌恶父亲,这种疏远和厌恶掺杂着得不到父爱的失望与凄苦。他盲目地去尝试种种可能补救的办法,包括抽烟、喝酒、甚至性放纵或吸毒。渴望父爱,这是男孩最深沉的心理需求。男孩与父亲在一起,培养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和对个人前途的自信心。心理学家认为,父爱是帮助男孩走向健康之路的起点。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指出,在孩子成长中,父母因性别角色、社会分工、家庭分工的不同,应各自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担负起不同的教育任务。一般来说,母亲偏重于生活和情感,父亲偏重于精神和心理;母亲强调稳定,父亲强调创新发展;父亲传递给儿子的是坚强、勇敢、承受力强等阳刚之气,母亲传递着细腻、呵护、富有同情心等阴柔的一面。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造就了孩子健全的心理素质。相反,如果过分地强化或弱化某一方面,都将影响孩子的心理成熟和性格完善。

  例如,在父爱不足和母性亲情过强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养成胆小,意志脆弱、缺乏创新精神、过于依赖别人的性格。尤其对女孩而言,过于关爱的“保姆式”父爱,更会导致孩子情感和性心理发展方面的障碍。

  又如,当孩子提出问题希望父母解答时,父亲很少有耐心面面俱到地讲完,总让孩子自己去看去想,仍给孩子留下困惑和疑虑;而母亲却会把答案和盘托出,说出结论。从表面上看,父亲的方法有点“粗”,但促使孩子多思索,是一种很好的意志锻炼。由此可见,强化父爱在培养孩子的健全心理,使男孩真正成为男子汉方面的作用有何等重要。这一作用正是母爱不能替代的。

父亲在教育孩子时切忌简单粗暴。许多父亲在与孩子相处时并不够耐心,尤其是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例如:学习成绩差、写作业磨蹭等问题,心里就起急,忍不住就要打骂孩子。所以,许多孩子都反映:怕爸爸。孩子在这样的高压管制下,不仅缺点没有改掉,反而变得没有自信心,性格退缩,或者脾气逆反暴躁,不好管了。所以,父亲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孩子。

  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一些单亲家庭中,母亲一个人带着孩子,她们认为再婚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就为了孩子而不再选择婚姻,或是害怕结婚。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父亲的影响作用,男孩容易变得女性化,女孩容易依恋年长男性,或惧怕、不信任男性。还有的离婚母亲会不自主地把对丈夫的埋怨、仇恨灌输给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在他们长大后就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择偶观念和婚姻生活。

从多起心理咨询的案例中发现,父爱缺失的男孩子,往往不知道作为男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使命。由于缺乏男性榜样,他在性别认同,不知道怎样对待异性。由于缺少成年男性的道德指引和行为规范,他缺乏自律,情感和性格也很不稳定,有的胆小怕事、优柔寡断,有的脾气暴烈、做事冲动,有的则抑郁寡欢、自暴自弃。

  父爱缺失的女孩子,由于在幼年时没有得到成年男性的接纳和认可,容易怀疑自己作为女性的存在及其价值。由于缺乏男性偶像,她不知道男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对待女性才是平等的关系,有的会穷尽一生、付出很大的代价,去讨取男人的欢心。对于她来说,爱是痛苦的。她会不由自主地爱上比她大很多或者对她漠不关心甚至虐待她抛弃她的男性,因为她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正常的男性的爱、呵护与尊重。她们的内心会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对两性间的亲密关系也会更加渴望,以至难以把握男女之间的尺度,出现情感冷淡或狂热。

对这一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哈佛大学的罗斯派克博士。他在这一领域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派克认为,父亲对女儿个性和性心理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母亲。父亲对儿子,往往会提供较多的独立机会,而对待女儿,却容易走向两个极端———疏离或鼓励她们的依赖性。疏离的结果使她们更容易产生慕男情结,变成感情随便的“花痴”;而纵容女儿的依赖性,则容易使她们变成没有主见的“牛皮糖”。罗斯派克博士还认为,女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往往是父亲影响的结果,如果一个女孩子缺乏父爱,那么她的社会化水平就会比较低、性观念也比较混乱,发生不当性行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小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到了青春期,他们会猛然意识到被父母“抛弃”,会以评判的心情来审视父母,并把对父母的愤怒投射到社会和他人身上,从而出现操行障碍、与人交流障碍等。

缺失母爱:

母爱,是帮助婴幼儿完成人格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情感,是任何爱都无法取代的。因为儿童是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的,如果他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抚,生理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就会感到安全,从而对周围的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对世界产生恐惧,对人不信任,而敏感多疑。

研究人员发现,母亲的爱抚能刺激婴儿大脑产生一种“在受到压力时安慰身体的基因”,因此,经常受到母亲爱抚的婴儿长大后,分泌的紧张激素较低;反之,分泌的紧张激素较高,而研究发现,人紧张时,思维通道狭窄!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着名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中就谈到,儿童在出生至十八个月时就要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抚,生理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就会感到安全,从而对周围的人也就有了信任感。但是如果母亲的关爱不够,甚至没有,孩子就会对人、对世界产生恐惧,充满不信任,可见母爱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这类型的学生女孩子居多。她们童年失母,父亲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孩子无法得到细致的关爱。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初中阶段的她们正是身体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比如她们第一次来了月经,没有母亲的关心,又不敢和同学交流,她们常常会感到害怕;学习上更无法集中注意力,于是成绩渐渐下滑,可内心深处她们又渴望进步,却自感力不从心。这在无形中会增强她们的自卑感,削弱她们的自信心。她们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学校开家长会,但内心却无比渴望亲情、温情。

母爱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其实,稍有一些阅历的人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幼年时期曾得到充分母爱的人成年以后,人格往往比较健全;相反,其人格则或多或少地会有缺陷,如固执任性、自私内向、悲观失望、敌视他人、心胸狭隘、易于嫉妒、脾气暴躁等等。这些怪异的人格特征更造成了他们人际关系紧张,以至有的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生活上也很富足,却总是郁郁寡欢。

孩子缺失母爱还严重地影响了母子之间的感情。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表明,童年缺失母爱的人,对母亲的感情深厚程度,远不如受到过完整母爱的子女;而这又给母子双方都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甚至抱憾终生。

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最为中肯:“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芜。”这句话表明,幼年的经历影响一生,其中母爱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

初中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易受外界影响。有些家长在孩子母亲突然离去后因工作繁重,常常无法在家陪伴照料空闲下来的孩子。这样,学生在冷清的家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情关爱,对家毫无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亲更令自己感受到“人情”味,更能关照自己。故此,放学后就直奔“更精彩的世界”,与“朋友们”浪迹在网吧、游戏机室,深夜都不愿归家。这种类型的学生在“精彩的世界”里逐渐产生对道德规范错误的认识,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不正确,容易接受“朋友”或社会消极评价的影响,不易接受学校、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这对周围的学生影响极坏,是典型的双差生。 

很多家长因其子女失了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认为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便想从金钱和其他物质方面给孩子补偿,对子女过份地宠爱娇惯,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不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行为是否正确,一概予以满足。家长的这种“亲近”方式,很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这类家长不知道初中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在迅速成长中,因为父亲的宠爱,让他们(她们)觉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理所当然的。这类型的学生总是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偏激,没有集体观念,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同时受不得一点儿批评,更承受不了挫折与打击,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

具有自杀倾向的人,多与其过早的远离母爱有关,如:早年丧母,母亲有病需要他照顾生活等。幼年与母亲的分离,或母爱缺失,会给人造成长久的影响,使他未来遇到困难时,会有一种无助与绝望的感觉。这实际上是过去与母亲分离的“情境再现",是一种“心理实现”,而并不是眼下的客观现实。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表现为:胆小怕事,不敢担风险,或沉溺于幻想,喜欢与年长的女性接近,甚至有的男青年喜欢选择具有母性特质的姑娘为妻,如:肥胖,高大等。具有自杀倾向的人,多数又是很有责任感的人,很在意自己的价值和对家里的贡献。往往他又有崇高的目标。

很多母亲不能原谅孩子的“贪玩”,强迫他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心理学家认为,压制天性,不利于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品德。很多家长认为“人善被人欺”,所以他们不愿意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如,他们总会对孩子说:“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他”;有的父母给孩子灌输“社会是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是如何勾心斗角”等。家长的不当言行可能让孩子的善良缺失。心理学家认为,有些大学生很冷漠、自私和缺乏同情心,而这不得不追溯到幼年时的教育。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师提醒家长,现在社会离婚率高、家庭不和谐、生活压力大,很多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孩子无法享受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根本原因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对孩子成长的认识不够,很多人以为给孩子足够的物质基础就可以了,以为拼命的赚钱是为了孩子,还有的人家庭不幸福就选择离婚来逃避,或者为了孩子选择勉强凑合,有的人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理想和建立自己自信的工具,对孩子严加管教这些行为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家长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看到孩子的内心真正需求,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了。

“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指的是各种不理性的行为,有可能是因为在童年的时候得不到满足,到自己长大之后进行的补偿。

童年报复性补偿如何解决

解决方法

1、觉察背后真实需求

直面自己的心结,尝试着和自己和解与对话

2、举行告别仪式

做一些有仪式感的事情和过去道别,比如小时候没去过幼儿园现在有了能力可以去······

最后我想说,好的童年一定有但完美的童年一定不存在,正视缺憾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报复性补偿无意义的事也好,有意义的改变也罢,都是一种活下去的方式,切记不要用童年的报复性心理伤害自己。

肯定自己的需要,重新养育自己

对待孩子的愿望,什么是共情性的回应,心理学家们建议的原则是:同意(共情)孩子的情绪,不一定同意(满足)孩子的愿望。

也就是说,家长不管是否满足孩子的愿望,都要有一个温和而坚定的态度,理解孩子愿望背后的情感需求,但根据现实条件判断决定是否满足其需要。

不因为孩子的哭闹胁迫而满足孩子,也不因为不能满足孩子就责骂、批评孩子的愿望或者不允许孩子生气失望。

这样做能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理解父母、了解现实,建立必要的规矩和心理边界,避免陷入责备自己又怨恨父母的内耗之中。

如果你也有报复性补偿行为,你可以尝试觉察,通常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你会有这种行为冲动,在补偿前后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

你也许会再次体验到那些不被重视、不被满足的委屈、愤怒和羞耻。

而消除或者降低匮乏感的关键是,看见那个曾经不被关注和理解的孩子,认识到不被满足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接纳父母养育的局限,重建对自己的内在评价。

1,社会各个部门要完善信息网络,提供有用的信息。每个社会阶层尤其是公众,总想寻找更准确的信息,就会染上信息饥渴症,导致各种消息与传言的极度泛滥。因此社会各个部门应该提供有用的信息,完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对突发的各种事件做出预测、预报和预警;改变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目前,我们国家对发生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采用了各种媒体、各种通道向社会传递,极大地缓解了人们对信息的渴望,制止了许多虚假信息的传播,即时地稳定了人们的心态,稳定了社会。

2,搜索提供商要提供精搜、智搜。搜索服务排山倒海似地返回近乎无意义的结果,无疑是违背了信息的本质和信息经济学的初衷。例如,美国人仙农在1948年用数学方法给信息下定义:“信息就是不定性的消除量”。仙农认为,信息具有使不确定性减少的能力,信息量就是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按照仙农的想法,无用信息就不是信息,但是搜索引擎还无法斟酌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所以照单全收,一揽子给搜索者呈上。在这里,信息量的增多,反而加大了不确定性,搜索者痛苦依旧。因此搜索服务的提供者需要从“海搜”向“精搜”转型,“精搜”即所谓分类搜索服务,有专门做书籍搜索的,有专门做购物搜索的,还有专门在搜索结果表现形式上做文章的所谓格式化信息搜索,如爬狗。未来的搜索服务是“智搜”,只有“智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服务,“智搜”有逻辑推理能力甚至情感功能等,能心有灵犀地提供人们所需的真正信息,缓解人们的信息饥渴症状。

3,作为个体要有所专注,重视有价值的信息。帕瑞托是意大利的一位经济学家,他的法则就是人们熟悉的8/2法则。他认为20%的信息具有80%的价值,而剩余的80%的信息只有20%的价值。一句话,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这对人们的启示就是要根据信息的价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信息上,剔除不必要的多余的信息,要有所注意、有所放弃。开发和利用信息的要点是善于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善于研究信息;合理利用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78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