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第1张

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典型特征)的常

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抑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

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其复杂性体现在情绪低落或者高涨反复、交替、不规则呈现的同时,伴有注意力分

散、轻率、夸大、思维奔逸、高反应性、睡眠减少和言语增多等紊乱症状。还常见焦虑、强迫、物质滥用,

也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症状等精神病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

双相障碍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特点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比较相关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而确定。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DSM-V。但任何一种诊断标准都难免有其局限性,而密切的临床观察,把握疾病横断面的主要症状及纵向病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是临床诊断的可靠基础。

-双相障碍

导致双相障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物学

有遗传倾向,但并不是每个人有遗传倾向的人都发病。这表明基因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一些脑影像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的人脑结构发生变化。其他研究还发现病人的神经递质失衡,甲状腺功能异常,昼夜节律紊乱,以及皮质醇水平高。

二、外部环境和心理因素

外部环境和心理因素也是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可以导致躁狂或抑郁发作或原有症状恶化。许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没有明显的诱发因素。

1、应激 - 应激性生活事件可导致有遗传倾向的人双相发作。生活事件常常通常是结婚、上大学、失去心爱的人、事业、搬迁等重大事件,无好坏之分。

2、药物滥用 - 药物滥用不会造成双相情感障碍,它可以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病情。药物如摇头丸、安非他明可以诱发躁狂,而酒精和镇静剂可引发抑郁。

3、药物 -抗抑郁药物可引发躁狂。感冒药、食欲抑制剂、咖啡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药物可导致躁狂。

4、季节性变化 - 躁狂和抑郁发作往往有季节性。躁狂发作常在夏季发作,抑郁症发作经常在秋季、冬季和春季。

5、剥夺睡眠 - 睡眠剥夺可以引发躁狂。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4大危险因素搞死你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虽然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种重性精神类疾病,但在我国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3月30日这一日子更是鲜为人知,今年仅仅是在中国开展的第二年。为了让更多医生、市民了解这一疾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借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来临之际,我向大家普及这一疾病的知识。

 

 

 双相情感障碍之抑郁发作症状

 “所谓双相情感障碍,即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发作为表现特征的心境障碍。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极端情绪,却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黄俏庭博士表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时,其症状表现与单纯抑郁症患者并无太大差别。患者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三大核心症状:①情绪显著低落,愉悦感缺乏,整天都觉得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都可能感到消极悲观;意志活动明显减退,即使是对于自己原有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兴趣,更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思维速度减慢,反应迟钝,有时会感觉脑袋像是生了锈的机器不灵光,甚至是一团浆糊。

 “其次,患者的睡眠质量大大降低,容易出现早醒、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少数患者会睡眠过多;饮食方面,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经常没胃口,进食量少,进而可能导致体重下降;严重者由于对自我评价过低甚至自责自罪,或者感觉生活非常痛苦而出现自杀观念甚至自杀成功。”

 双相情感障碍之躁狂发作症状

 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时,其表现与抑郁完全相反。“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躁狂发作和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的患者,心境(情绪)高涨:总是无缘由地感觉非常高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甚至觉得自己非常厉害,常可见到夸大的表现;其次,意志活动增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动力,甚至以前不感兴趣的事情都能充满干劲。”但黄俏庭博士表示,虽然他们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久,或许今天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但第二天可能就干别的事了。

 “思维以及反应能力也会比常人快,有时由于思维过快,语言表达无法跟上其思维速度,甚至出现思维混乱。常人听起来,会觉得东一句西一句,没有逻辑性。此外,由于他们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通常患者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较少,可能每天只需睡3、4个小时,第二天照样显得精力充沛。”

 黄俏庭博士表示,与严重躁狂相比,轻躁狂发作时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旁人很难发现异常,患者本人也比较难区分是个人状态好抑或是病态。因此,医生需要将患者目前的状况与过去的常态作比较,仔细甄别,才能准确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难诊断医生问诊+量表是重点

 “但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是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而大部分患者主要因抑郁发作而来医院就医,这样一来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障碍。因此,医生在诊断时需留意八大线索——起病年龄早(发病高峰年龄在15~19岁);出现发作性心境不稳定,如心境波动很大,抑郁、焦虑、欣快、烦躁不安等情绪呈短暂发作;当抑郁发作时,伴有不典型特征,如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等;1年内发作次数超过4次;既往抗抑郁药物疗效差,或服用抗抑郁药后转而出现躁狂症状;具有情感旺盛气质、心境恶劣气质、易激惹气质与环性情感气质等特征;具有双相障碍阳性家族史;季节性情绪变化;以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贾艳滨主任医师表示,除了通过医生的问诊外,临床还可借助量表的评估作为诊断参考。例如可以让患者填写心境障碍问卷和轻躁狂症状清单问卷,若两项问卷的结果均为阳性,患者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警惕双相情感障碍的4大危险因素

 据统计,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64%。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高的`患病率呢“该疾病的四大危险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人格气质和季节因素。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家系调查中发现,在双相障碍患者中,其一级亲属出现双相障碍的几率比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出8~18倍。”

 贾艳滨主任医师表示,其次,社会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等,是发病、病情恶化及复发的促发因素;而在众多人格气质中,情感旺盛气质及环性情感气质者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危人群。

 “此外,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特征,秋冬季节容易出现抑郁发作,而春夏季节容易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黄俏庭博士表示,这个现象跟生物节律和光照有关。人体的代谢随着季节的变化会有节律性变化,例如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相应减慢,目前自然界一些动物甚至存在冬眠。此外,光照对五羟色胺等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在秋冬季人体代谢减慢、光照减少的情况下,双相障碍患者容易出现抑郁发作。反之,当春夏来临,部分有躁狂特质的患者,也有可能较多在这个季节出现躁狂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根据发作周期和特点可分亚型

 若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后,医生还会根据患者发作的循环周期,分为不同类型。“有些患者在一次发作中可以同时出现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例如有抑郁心境的同时可有言语和动作的增多、脾气大等表现,称为混合发作。”

 黄俏庭博士表示,若在一年中,患者至少经历4次或更多的躁狂、抑郁发作,称为快速循环发作。抑郁发作和轻躁狂发作交替的循环期超过两年,且严重程度均达不到躁狂发作或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称为环性心境障碍。”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发作周期不同,症状复杂,因此相比起单相抑郁和单相躁狂而言,治疗更复杂、更有难度。因此,该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单纯的心理治疗无法将这一疾病完全治好。

;

亲,您好!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狂抑郁症,指的是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或者是两者混合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类型。躁狂发作的特点主要是心境高涨、异常愉悦、活动增多、不知疲倦、夸大自我、不可一世。抑郁发作时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悲伤绝望、情绪低迷、思维迟缓。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比较重大的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尽早的进行系统治。

目前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又名双相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主要发生在成人早期,据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l型平均发病年龄为18岁,双相情感障碍ll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

双相情感障碍l型的男女比例平等,而快速循环,双相情感障碍ll型则以女性常见。

您为什么这么问呢,是最近遇到什么困惑烦恼吗,也可以说一下,说不定老师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53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