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流动画背后的“马戏情结”】 动画中马戏是什么

【美国主流动画背后的“马戏情结”】 动画中马戏是什么,第1张

  [摘 要] 美国动画片的主流风格以幽默搞笑的娱乐见长,这种风格的形成追根溯源是来自美国民间马戏表演艺术的影响,作为娱乐性很强的美国主流动画片其背后正是对这种“马戏情结”的深度折射。各个时期的美国动画片都表现出这种一贯的喜剧娱乐性。“马戏情结”在美国动画影片中的主要体现在小丑角色、魔法、角色的互动表演、有惊无险的情节设定等诸方面。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无疑也应该在吸收丰厚的民间艺术精华基础上成就中国动画的独特性。

[关键词]美国动画;马戏情结;娱乐性

一、“马戏情结”的产生及原因

现代意义的马戏艺术出现在1768年,以英国人菲利普•阿斯特利开始为观众表演的马术节目, 成为现代马戏历史开端的标志。英国骑师约翰•瑞克特斯于1792年第一个把马戏带到了美国,马戏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最初的杂技和魔术让观众感受到有惊无险的感官刺激和美轮美奂的神奇戏法,后来的马戏增加了小丑和驯兽表演,融合了驯兽、马术、杂技、魔术、滑稽动作等多种表演形式为一体的马戏表演,其娱乐性和视觉观赏性得到极大的增强。特别是驯兽表演和小丑们的滑稽动作表演,常常让现场的男女老少开怀大笑,由于马戏表演强调受训动物与训练师的互动表演,常能引起在场观赏者的心理和情感共鸣。马戏表演作为美国民族传统的娱乐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很多美国民众从小就是观看马戏长大的,马戏所带来的超强娱乐性、刺激性和观赏时的美好时光一直让美国民众不能忘怀,这也是当今马戏表演依然为很多美国观众所喜爱的原因。美国民众心中长期存在着对马戏表演艺术挥之不去的喜爱情怀。这种情怀,我们称之为“马戏情结”。

由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为过去传统的娱乐形式的马戏表演已被各种现代化的、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所淹没。而作为最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娱乐方式之一――美国动画从开创起就具有商业娱乐属性,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眼球,获取丰厚利润,美国动画片着重把娱乐性放在第一位。正如沃尔特•迪斯尼所说,“我的工作就是为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带来欢乐。”而马戏的娱乐性和广泛的受众性正好契合这种需要,故美国最初的动画就被打上了马戏表演的烙印。人们对马戏表演艺术的喜爱情怀被美国动画设计者融入动画影片的创作中,成为美国动画创作灵感的源泉,尤其在角色的性格设定、动作表演和情节设定等细节表现和处理上,都呈现出对马戏这种娱乐活动内容的有意或无意的模仿,超强的搞笑并伴随有惊无险的情境,处处传递出丝丝入扣的“马戏情结”。加之当代美国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变快,工作压力加大,美国大众需要娱快轻松的休闲方式来放松自己。而当动画影片中出现诸如马戏表演的搞笑噱头及桥段时,往往使观众获得极大的娱乐和观赏满足感,正好契合了当代大众对回归传统娱乐精神的需求。基于此,这种喜剧式的“马戏情结”成为美国主流动画从开创期到现在一直贯穿的喜剧化娱乐路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马戏情结”在美国动画影片中的体现

美国动画主流风格向来以幽默滑稽喜剧风格见长,各个时期的动画都表现出这种一贯的喜剧娱乐性。例如,开创时期的动画短片《恐龙葛蒂》《威利号汽船》和《三只小猪》等;成熟时期的动画系列短片《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等;黄金时期的三维动画片《鲨鱼黑帮》《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料理鼠王》《冰河世纪》等。这些动画片在剧情内容、情节设置、拍摄技巧及制作手段等方面虽有不同,但都贯穿了与马戏表演内容相似的幽默滑稽的娱乐风格,而这种娱乐喜剧风格的形成追根溯源,主要来自于美国民间马戏艺术的深远影响,正是这种“马戏情结”奠定了美国动画成为受众最广泛和娱乐性极强的大众艺术之一。“马戏情结”在影片中的体现有以下几个的元素:

(一)小丑角色

小丑表演是马戏表演的精彩和吸引人之处,他们的出场往往带来马戏表演的高潮。美国动画早期开拓者,被誉为“动画之父”的温瑟•麦凯从他第一部动画短片创作开始就是以马戏团表演形式绘制的,其动画角色多是小丑和受训动物的杂耍般表演。如早期动画短片《小尼莫》(1911)中的身穿传统马戏连身服装的小丑尼莫不停地在片中做着各种滑稽表演动作,而代表作《恐龙葛蒂》(1914)中的恐龙葛蒂俨然在片中扮演受驯的可爱动物角色,在各种指令下做着各种抬腿、弯腰、吃东西等动作,由于恐龙顽皮淘气并不进行有效配合,而是随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产生滑稽效果,影片公映后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作为动画先驱的温瑟•麦凯把对马戏表演的痴迷都倾入到其动画创作中,开创了美国动画的喜剧路线。此后的美国动画中,小丑形象是以显性或隐性的形式出现,往往在片中扮演滑稽角色并起到衬托主角、调节影片节奏及气氛的重要作用,《狮子王》(1994)中的机智聪明、幽默的丁满和憨厚善良的彭彭;《花木兰》(1998)中的爱面子的木须龙;《怪物史瑞克》(2001)中的那只不停地唠唠叨叨的驴子;《飞屋环游记》(2009)中的喜欢吃巧克力的巨鸟凯文和佩戴发声项圈能说人话的黄金猎犬道格等诸如此类的小丑形象 。这些动画角色均具有外形动作滑稽和性格可爱的典型丑角特征,是动画影片中的精彩看点和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这是马戏表演中小丑角色的一种艺术转嫁和同质异构。

(二)魔法

魔术的表演是马戏表演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魔术演化为魔法主题在大量的美国动画片中均有出现,如美国早期经典动画影片《白雪公主》(1937)中会说话的魔镜和会施各种法术的邪恶王后;《爱丽丝梦游仙境》(1951)中的爱丽丝做梦自己被缩小,进入到一个神奇的王国:杯子会自己倒茶,毛毛虫既会说话也会吐烟圈,还有可怕的扑克牌王国等,除了爱丽丝,几乎所有的动画角色都如魔法师一般,为影片增加了意想不到的神奇魔法效果。改编自英国亚瑟王传奇故事的《石中剑》(1963)则将魔法师梅林超强无边的法术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梅林一会变成天上飞的小鸟,一会变成地上跑的松鼠,一会变成水里游的鱼,天马行空,信手拈来;改编自法国神话故事的《美女和野兽》(1991)中被仙女施了法术变成外表凶恶野兽模样的王子及具有神奇魔法的红玫瑰;还有《阿拉丁》(1992)中无所不能、随形变换的精灵。值得一提的是三维动画《超人总动员》(2005)讲述的是超人家族拯救世界和自我拯救的故事,超人家族成员在遇到危难之时都会使出自己的超能力进行全力保护,而这种超能力实质就是一种神奇魔法的异化。以上影片中所表现出的让人目不暇接、变幻莫测的神奇魔法一次次地挑战着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极大满足了大众观影的好奇心理,而大众对动画影片中魔法的痴迷实质就是“马戏情结”中的魔法元素在心中的潜意识体现。

(三)角色的互动表演

马戏表演强调角色表演的互动,用丑角来获得喜剧效果。而这种表演衍生到动画片中往往表现为主角与配角(丑角)的互动表演,如动画先驱之一的弗莱舍兄弟1924年制作的《跳出墨水瓶》,是一部真人与动画角色合拍的短片,由动画家迈克斯•弗莱舍本人与动画角色小丑可可饰演,画家用沾水笔画出一个具有生命的小丑可可形象,画家授意把小丑可可送到月球上去旅行,而胆小的小丑赶紧逃离,并恶作剧地把一枚爆炸物绑在了画家的椅凳下,画家发现他,并用手抓起塞进小型火箭发射到太空中后,随即绑在画家椅凳下的炸弹爆炸,巨大的冲击波把画家也冲到太空并正好落在了火箭上……最后小丑回到了墨水瓶里,滑稽戏结束。整部短片精彩处就是真人与动画角色的完美互动,使得笑点精彩纷呈,观众看后反响热烈。再如《木兰》(1998)中作为主角的花木兰与作为搞笑丑角的木须龙的互动表演,与马戏表演有所不同的是配角木须龙的任务虽然是扮演滑稽搞笑的小丑角色,但不是一个被人指使的角色,而是指引主角木兰完成自己使命的角色,其喜剧表演贯穿全片,成为影片的点睛之笔,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此类动画片还有《风中奇缘》(1995)中的宝嘉康蒂与小浣熊的互动,《阿拉丁》(1992)中阿拉丁与小猴的互动等。 诸如此类的影片往往因为主角与配角(丑角)的一庄一谐的互动表演,产生强烈的动作对比使影片爆发出超强的喜剧效果。

(四)有惊无险的情节设定

凡是观看过马戏表演中杂技表演的观众都会有这种体验:有惊无险。在动画影片中同样也设有类似的心理体验。如《泰山》(1999)中泰山带着珍妮在原始森林的纵横交错的树枝和千丝万缕的藤蔓上飞速地上下左右滑行时,泰山灵活敏捷的动作和场景的快速切换让观众和角色一起体验了一把过山车式的惊险之旅。同样在3D影片《飞屋环游记》(2009)中接近结尾的高潮部分也设定了一段有惊无险的场景:怪老头卡尔和小胖墩罗素为保护巨鸟凯文,与探险家蒙兹展开了生死搏斗,就在探险家蒙兹举着猎枪,走进飞屋威逼小胖墩罗素交出巨鸟的千钧一发之际,站在飞艇上并用力拽住飞屋绳索的怪老头卡尔急中生智,向喜欢吃巧克力的巨鸟亮出巧克力,巨鸟被吸引带着罗素和黄金猎犬道格飞快窜出飞屋,随后探险家蒙兹连同飞屋一起从空中坠落……至此,危险结束,好人安然无恙,让观众虚惊一场。《功夫熊猫》(2008)中结尾部分雪豹大龙回和平谷复仇,观众对一向不堪重任的熊猫阿宝能否战胜邪恶反派持有质疑,而最终阿宝以自己对武功的悟性和师傅传授的武术,战胜了大龙,拯救了山谷,迎来了和平。情节设定紧张中不乏幽默,最后往往是化险为夷,大团圆喜剧结尾,这也是美国动画编剧的模式之一。

以上所述的四种元素,几乎在任何一部美国主流动画中都能找到,成为美国动画中“马戏情结”的体现。

三、美国动画中的“马戏情结”给中国动画的启示

作为美国民间艺术之一的马戏表演是美国动画的创作源泉,在搞笑幽默式表象里可以看到骨子里透出的传统马戏情结。美国成功地吸纳了马戏表演的娱乐精髓,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并以其超强娱乐性取得世界动画霸主地位。通过对美国动画中“马戏情结”的分析研究,可以为当前我国动画发展方向提供很好的启示。如今中国动画风格模糊,既缺少传统的民族特色,又缺乏当代的民族时代风格。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动画没有像美国动画那样很好地吸收民间艺术的精华并将之商业化、流行化、通俗化、当代化,忽视对民间文化艺术如相声、皮影及传统手工艺等宝贵的丰富文化艺术资源的有效吸收。处在丰富文化语境的当前中国动画,如何成就中国动画的民族特性和时代性,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 十一郎世界动漫艺术圣殿[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2] 薛燕平世界动画**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林美术批评方法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韦明铧马戏丛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5] 十一郎世界动漫艺术圣殿[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韩竞(1972― ),女,黑龙江依兰人,硕士,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艺术设计。

三维武侠动画短片研究意义如下。

1、武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三维武侠动画短片的形式,可以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国人自信心。

2、传统的武侠片大多是以真人**或电视剧的形式呈现,而三维武侠动画短片则是一种重要的创新表现形式,能够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探索全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

3、三维武侠动画短片制作需要运用多项数字技术,如模型建立、特效制作、场景渲染等等,通过研究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目前国内的三维武侠动画短片市场还不够成熟,通过深入研究其商业模式,可以帮助相关企业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拓展商业空间。

奇幻暖心动画短片

阐述思念的味道

名称:寻味

时长:共7分42秒

观看途径:小破站

类型:毕设|动画|短片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一个鬼怪生活的奇幻世界。一个戴着虎头面具的小男孩在奈何街上摆脱黒白无常的追捕,只是为了追寻一股熟悉的味道。

在此期间,尽管周围一直伴有黒白无常的不断阻挠与许多香喷喷的食物,小男孩都毅然去追寻那股味道。

直至来到一家面馆,在这里他见到了想念的人也吃上了那碗熟悉的面条。

这部动画短片是作者为了纪念离去的姥姥,这份情感意义深深地打动人心。画风跟千与千寻有点像,里面各种怪兽感觉也挺萌。

以一碗面寄托相思之情,质朴而感人那股平凡却温馨的味道能在心中经久不忘,虽然有些人已经远去,但我们在心里总会珍藏一些关于他们的记忆或是一句叮嘱,一道身影,亦或是一股熟悉的味道……

情感短视频制方法如下:

1、在平台找一些专门分享素材的博主,选择一个素材内容保存下来。

2、找一个点赞较高的音频素材,把该条内容的链接复制下来。

3、打开剪辑软件开始创作,导入视频素材,调整视频比例为横屏视频,关闭视频原声。

4、选择添加音频,选择导入音乐,把复制好的音频链接粘贴进来,下载并使用。

5、重新导入视频素材后点击文本,选择识别字幕,对字幕做一些样式和动画效果的改动。

6、最后我们导出视频后就可以发布到自媒体平台上面了。

情感短视频类型:

一、剧情类情感短视频。

这一类的短视频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它一般是向粉丝征集情感故事,然后再由演员演绎出来。不过这种类型的情感短视频往往还需要做得比较成熟之后才好向粉丝征集情感故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还需要自己收集情感故事来拍摄剧情,因此还要注意版权问题。

二、动画类情感短视频。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原创动画的方式来呈现一个情感故事,所以还要求有一定的绘画功底。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动画类情感短视频的制作成本其实相对来说会比较高,但是好处就是做这一类情感短视频的账号还不是很多,会更容易发展。

三、单人讲述类情感短视频。

这种类型的情感短视频还需要有单人出镜,就是由一个人坐在镜头前,讲述一个情感故事,要求讲述人有一定的讲说能力,可以引起观众共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75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