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经典一首词,开篇就是名句,字字含情,究竟写了什么感人的话?

苏轼最经典一首词,开篇就是名句,字字含情,究竟写了什么感人的话?,第1张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诗是《江城子》,开头就直接表达了他对自己亡妻的思念,读起来就能体会到苏轼那浓厚的感情。这首诗本就是苏轼在向自己已经逝去的妻子表达思念所作的诗,苏轼成年不久就和王弗成亲了,他们两人举案齐眉,生活美满,是一对非常令人羡慕的夫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苏轼,两人生活十分美好。王弗不仅长得好看,而且熟读诗书,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苏轼的父母也很孝顺。但是好景不长,王弗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她就去世了,失去了这么一个贤内助,苏轼非常难过。曾经妻子还在的时候,两人琴瑟和鸣,是多少人都羡慕的对象。

王弗已经去世了十年,苏轼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他在想象如果王弗见到了变老之后的自己是不是会认不出来了。这其中暗藏的心酸,我们都能体会到。苏轼在梦中梦见王弗,陡然惊醒,发现泪水已经沾湿了枕头,心中十分想念妻子。如今自己的官途不顺,想起妻子,内心更加悲痛。苏轼想跟自己的妻子说说自己这一路的艰辛,但是还没有说,就已经从梦中醒来。

心中发出了很多感慨,于是苏轼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曾经的美好已经逝去,未来还得继续。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也只能在梦中说出来,从梦中醒来,也只能继续面对现实,毕竟梦境不会成真。

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出自 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写于1076年中秋,此时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子由)已经四年没见面了。先秦有诗曰:“棠棣之花,萼胚依依。兄弟之情,莫如手足。”更何况苏轼与子由政见相投,互相支持。其早年曾与子由有过“功成身退,夜雨对床”的约定。

而当时的苏轼因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政见相左,所以自求外调知密州,引谓是仕途迷蒙,有一种苦闷在心头,是千万句话并与由说,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词作鉴赏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写的一阕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原文如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的倾轧,想脱离尘世的理想,还有一种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慨叹同时表现出苏轼心胸豁达,不以己悲,笑对人生的态度一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时古难全”,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政治上的失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原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写于1076年中秋,此时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子由)已经四年没见面了。先秦有诗曰:“棠棣之花,萼胚依依。兄弟之情,莫如手足。”更何况苏轼与子由政见相投,互相支持。其早年曾与子由有过“功成身退,夜雨对床”的约定。而当时的苏轼因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政见相左,所以自求外调知密州,引谓是仕途迷蒙,有一种苦闷在心头,是千万句话并与由说,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这天的月亮最大最圆。人们把它作为合家团圆的象征。但写此词的时候苏轼在密州任职。这天晚上,苏轼喝了一夜的酒。趁着酒兴。挥毫写下了这不朽的名句。官场失意的词人不道凄凉语,反说只要大家都健康地活着。虽然人隔千里。照耀我们的还是同一个月亮。不仅表现了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且借月说事。与中秋的背景非常吻合。可谓情景交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词有《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16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