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赏析

《野望》赏析,第1张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在成都·1631·《唐诗鉴赏大典》

西,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南浦,南郊外水滨。

清江,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家国和个人的感怀。

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而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

“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

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整理:zhl201702

主要表达了诗人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思想感情。首联写诗人跃马出郊时所见之景,以及由野望之景触发的家国和个人的情思。颔联由战乱引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之情,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令人为之动容。颈联写出了诗人残年“多病”的凄惨状况,以及“未有涓埃答圣朝”的愧疚之意。当时诗人已年过半百,故言已入“迟暮”之年。想到自身的状况,诗人不禁叹息着说:“暮年多病,可惜还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劳可以报答圣朝啊!”悲哀、无奈之情,溢于言表。尾联点出“野望”的方式,并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忧思。当时西山三城重兵防戍,蜀地百姓的赋役尤为繁重。因此,诗人产生了民不堪命、国势日衰的担忧,深化了全诗的主题。纵观全诗,诗人从草堂“跨马”,外出郊游,本是为了遣愁解闷,但所见之景却引发了他对弟兄离别、自身飘零和国家局势的种种担忧。片刻间,怀念同胞、伤感疾病、有负国家、担忧时局等情感,一下子涌上了诗人的心头,使他愁肠百结。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杜甫终生不渝的忧国忧民之情。

唐代诗人王绩的《野望》在尾联表达的情感:

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

扩展资料:

《野望》的赏析:

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

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

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掩卷,起身,王绩步出草庐;一阵山风袭面,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噤。抬首而望,日头还有一小半留在西边天空,在暮气四合里显得暗红而无力。曾经青萃苍郁的树林褪了颜色,添了别致:浅红的果,半黄的叶,和着那灰褐色的树枝丫杈。有几条秃枝直指苍穹,仿佛在诉说着没有结果的悲凉。“哞—哞—”山脚边传来牛叫声,王绩知道是牧牛人回家了,果不其然,一群牛犊从山西边的大路上渐行渐近,细细一听,还能听到那牧童哼着的山歌小调呢。王绩真想上前打个招呼,可又不知道是那家小子,只好作罢。正欲转身回屋,耳畔又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只见几个猎人相伴而行,他们精壮的身躯合着马步的节奏起伏着,背上挂着的几只野兔和山鸡倒垂着头晃荡着,就像那慢慢落山的日头,那么地无力无助。王绩不认识这几个打猎人,那几个打猎人也没有跟王绩打一个招呼,彼此的脸在彼此的眼中就像一张图案在面前晃过。王绩心里一阵怅惘,隐居山间,缺少知音,不禁想起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不知当年的你们是否也如我般孤独抑郁?

附原文: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的全文翻译如下:

西山白雪皑皑护卫三城重镇,南浦边清江水长横跨万里桥。

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

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劳绩报答圣明朝廷。

骑马来到郊外不住纵目远望,世事日益萧条令人悲伤怅惘。

作品原文:

《野望》杜甫 〔唐代〕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词句注释:

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日:一作“自”。

作品赏析: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首联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颔联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颈联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尾联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流寓成都时。其时诗人已经五十岁,孤身流落天涯,与家中亲人难通音信,而中原的战乱尚未平息,更有吐蕃侵扰边地,故他郊游野外,有感于国家的内忧外患,又自伤年迈多病、无能为力,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表达主题:

《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野望时所见的西山和锦江景色;颔联由野望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颈联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尾联写野望的方式和对家国的深沉忧虑。这首诗由景入题,忧时忧国,语言淳朴,感情深沉。

名家点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此格律高耸,意气悲壮。唐人无能及之者。

明·李攀龙《唐诗直解》:涕泪多端,更有不能忘情者。

明·李攀龙《唐诗训解》:谓出自家衷臆,妙在真处,然一身只以“供多病”而不以“报圣朝”,则天涯涕泪,岂徒以哭吾私。

明·陆时雍《唐诗镜》:后四语率怀摅写。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梅鼎祚曰:铿然苍然,有韵有骨。周秉伦曰:第四句,悲语;第六,忠念。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中二联用力多在虚字,结意尤深。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前六句先写情事索漠,末乃云:“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触目感伤,言简意透。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五、六承四而下,结出野望,自有一种大方浑融之气。起用对偶、对仗亦工。“供”字妙。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孙仅所云:夐邈高耸,若凿太虚而嗷万窍,此类是已。流连光景、何足语此!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国患家离,两两系心。“三城戍”,提忧国,“万里桥”,提思家。三、四顶次句,思家之切也;五、六,顶首句,忧国之忱也。题中“望”字意,皆暗藏在内。七,点清,八,总收。

清·杨伦《杜诗镜铨》:思家忧国,首二并提,起势最健(“西山白雪”二句下)。沈著(“海内风尘”二句下)。李云:可称高浑。顾况《湖南客中春望诗》:“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全袭杜语。

清·毛奇龄《唐七律选》:毛奇龄云:风景不殊,而人事异也。李因笃云:可称高浑,前四句第五字皆数目相犯,学者宜忌。

清·范大士《历代诗法》:笔意流动,亦复凄凄恻恻。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此诗起势写“望”而寓感慨。中四句题情,三、四远,五、六近;收点题出场,创格。此变律创格,与“支离东北”同。读此深悟山谷之旨。

清·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此首沉郁。许印芳:起句排对,杜律多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44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