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写的《题石榴》一诗中直接描写石榴花的诗句有哪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韩愈写的《题石榴》一诗中直接描写石榴花的诗句有哪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1张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直接描写的是: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以看出作者五月间看到石榴花开眼前一亮的感觉。花枝横斜之间已经有石榴果实出现更是增色不少。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台落绛英。

五月里石榴花开时,如火似霞,夺目耀眼,有的花已经结子,隐约枝头,苍苔斑驳,落英缤纷,可喜的是没有车马来践踏、碾压。表达了诗人喜爱清幽的意境。

1942年,作为革命作家的郭沫若正在中国***的领导之下主要从事着紧张而又繁忙的抗日宣传工作,所以,对于《石榴》进行政治性的解读便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比如,有的论者就曾认为:“作者歌颂的夏天,分明是华夏之天,是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天;那‘夏天的心脏’分明是优秀的华夏儿女——中国***人。”〔2〕但我在阅读《石榴》时,印象最为深刻的,倒是作品所充溢与散发着的生气勃勃的生命热力——那种火一样的灿烂、燃烧、自由、蒸腾,并且呼呼向上的生命热力,所谓的“榴红似火”,也许所指的,并不仅仅是色彩上的相似,而正是这种火热的生命力量。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灿烂而又热烈的夏天真正地来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夏季的炎热都是一种相当难熬的苦楚,而对树木,“它的威力”也很可怕,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很多“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在“炎阳的直射”下甘拜下风了。但对作家来说,夏天却让他分外高兴和“喜欢”。在他看来:“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所以很显然,夏天在作家这里,无疑意味着昂然向上,意味着解放与自由。而作家所咏颂的石榴,之所以在这样的季节还能不畏炎热地开花,也许正因为她有着夏天的品格。实际上,在作家这里,石榴不仅有着夏天的品格,她的花朵,还是夏天的心脏。在自然与科学的意义上,充塞宇宙、无穷无际的夏天的热力虽然来自于太阳,但在《石榴》之中,在文学审美的意义上,这样的热力却是来自于“石榴”,来自于那一朵一朵的小小的“榴火”。正是那火红的、燃烧的石榴的花朵,在给夏天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热力,她是夏天的心脏,也是夏天的灵魂、夏天的生命之源。她的美丽,她的灿烂,她的燃烧,她的生命的热力,不仅是对夏天的装点和呼应,更是对夏天的“授予”。

如果说,郭沫若的《石榴》是一首诗,那么,将石榴的花朵比喻为“夏天的心脏”正是其“诗眼”。这样的比喻当然是一种想像,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所自然会有的一种相当独特的文学想像,但在另一方面,它又绝不仅仅只是想像,它是以自己的赤诚和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火热的民族解放斗争的作家强烈而又独特的生命体验。那火热的、意味着解放与自由的夏天,不正是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而那些榴火、那些石榴的花朵,不正是像作家一样投身斗争的华夏赤子?所以说,从政治层面上,我们可以像前面所提及的一位论者一样,将这一作品中的“夏天”及其“心脏”——石榴的花朵理解为“华夏”与“中国***”,也可以稍加泛化地将它们理解为“火热的斗争”以及投身其中的“赤子”。但在实际上,还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将它们所包含的思想意蕴理解得更加抽象,而将对生命热力的体验与赞美作为这一作品的思想主题。在这样的意义上,石榴与榴火的形象,自然又包孕着作家自我的生命寄托与生命体验。所以说,《石榴》的篇幅虽然短小,但却包含着较多层次的思想内涵。

在丰富的思想内涵之外,《石榴》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石榴》的“诗眼”,即其“构思的焦点和意象的核心,就在于新颖独异,既表现榴花形象特质,又富有感情色彩的比喻‘夏天的心脏’”〔3〕,作品之中形象并不高大的石榴,特别是其小小的榴火———这“夏天的心脏”,与阔大无垠而又有着无穷威力的夏天构成了很大的空间与力量上的张力,而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张力之下,榴火的形象熠熠生辉、生机盎然。

作家对石榴形象的刻画颇见匠心。仿佛一则影视小品,作品从开始就为我们不断呈现着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影视画面。先是一幅中远景的画面:炎热的夏季,万木丛中开花的石榴。第二段,是一幅近景:集中展示了石榴的形象,她的枝干、她的叶片。第三至第六段,特写:以动态画面的方式展示榴花的形成、特征,及其在秋天结成果实。第八段,画面拉回,重新展现中远景的夏季图景。

作为一篇文学作品,《石榴》对石榴形象的刻画还显示出作者相当高超的语言艺术。作家对石榴的观察有着足够的细致、准确与真切,除了一些词汇的精确运用(作家特别注意了词的色彩感)之外,诸如“比喻”和“拟人”这样的修辞技巧还在作品中有相当频繁而又极为成功的使用。比如,将榴花比喻为“花瓶”、“希腊式的安普剌”和“中国式的金罍”,直至将其比喻为“夏天的心脏”;比如,又对榴花进行拟人化的修辞,将其由榴花演变为果实比拟变戏法,而且还会对其戏法“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从而“露出一口的皓齿”。这些修辞,不仅使作品对于石榴的刻画更加逼真,更加形象,而且还使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充满了机趣,从而也更加有益于展现石榴的生命活力。郭沫若不光是一位诗人和散文作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和历史学家,作品中这一小小的戏剧性以及从中外文物当中取譬修辞也许与此不无关系。这一特点,也是我们在阅读作品时所应注意的。

在郭沫若全部的散文作品中,《石榴》也许并不是最好的篇章,如果我们从思想内涵的深刻性方面提出要求,它很显然地略嫌单薄了一些,但是,仅以我们前面所述的特点,以及它的感情的坦率与热烈及其色彩的明亮,足以使其具有了相当独特的价值。

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推举洛阳时所作,描写了夏天大雨将临,石榴花尚未全部绽放,槐树绿影阴暗、昏沉的景象,传达出司马光心情被贬不得志、抑郁苦闷的心理情感。原诗为:《夏日西斋书事》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映苍苔。

《石榴·三部乐榴花》咏石榴诗鉴赏

杨泽民

浓绿丛中,露半坼芳苞,自然奇绝。水亭风槛,正是蕤宾之月。固知道、 春色无多, 但绛英数点, 照眼先发。 为君的皪, 尽是重心千叶。红巾又成半蹙。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但将一枝,插著翠鬟丝发。映秋波、艳云近睫。知厚意、深情更切。赏切。赏玩未已,看叶下,珍味还结。

爱美是人的天性,咏花是诗人的嗜好。北宋词人杨泽民似更有咏花之癖,这位和周邦彦同时、并与之交往甚密的作家,在他今天存传的词作中,咏花作品占了将近一半。在他的笔下,有“低疑洛浦凌波步,高如弄玉凌空”(《塞翁吟·芙蓉》)的芙蓉,也有“南国幽花比并香,直从初夏到秋凉”的(《浣溪沙·素馨茉莉》)茉莉;有不知“何年下太空”的仙子——水仙,也有“馥郁国香难比拟”的兰花(《浣溪沙·兰》);还有梨花、梅花、桃花、木兰,或冰清玉洁,或浓妆淡抹,为我们创造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美的形象,堪称与周邦彦、吴文英、王沂孙媲美的宋代咏物词大家。

《三部乐·榴花》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以水墨画式的淡雅的描写,写出了榴花“自然奇绝”的特质。词的下片借助美丽的想象,由花及人,表现了一对情人间的深厚情谊,寄寓了作者的人格理想。清人邹只谟在《词话丛编》中论咏物诗时说:“咏物固不可以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似不如取神,用事不如用意。”杨氏这首词上片对榴花的描写,正是这种美学要求的体现。“浓绿丛中,露半坼芳苞,自然奇绝。”这是一幅具有“万绿丛中一点红”意境和情趣的画面,画面上的榴花,就象一颗美丽的心被丛绿簇拥,又象一颗明亮的星镶嵌于深深的碧空。这就不仅从构图上达到了红绿映衬,利用视觉反差凸现主体形象的效果,而且显现了榴花不与众芳争艳的“奇绝”。“水亭风槛,正蕤宾之月”,随画卷的逐渐展开,榴花的美好品格也得到进一步揭示:她不仅“奇绝”,更具高雅娴静的性格。那水边亭前飘动于风中的“绛英数点”,看上去仿佛是位潇洒的诗人对月咏吟,寻觅知音。至此,词的上片实际是按中国古典的“奇”、“雅”的审美标准,塑造出了一个理想女性的形象:她有惊世之才,但娴淑高雅,有绝世之容,却无争艳之意,自然天姿,举世难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古代文人们世代思慕的佳人。所以,词的下片,词人笔触一转,自然地由花及人。“红巾又成半蹙”,“红巾”,似指作者的情人,“成半蹙”,当然是作者的想象之词。美丽娴雅的榴花怎不使作者联想到自己的情人呢 或许同榴花一样的她正因思念自己而愁结眉梢。于是作者进一步陷入了幻想之中,如果她正在眼前,自己将“寻双寄意”向其低说,并且将拿一枝榴花插上她美丽的发丝。而她也将因这芳馨一枝,锦上添花。她会深深理解词人的情意,彼此爱得更为深切。

“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张炎《词源》卷下)《榴花》一词之所以能强烈感染我们,首先就在于作者写物而不拘于物,而是以神似之笔,写出了古代文士心中“佳人”的形象。值得特别赞许的是,作者在描写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了情感和形象的“含”与“露”的分寸,做到了明而有味,晦而不涩,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体验的余地。其次,在形象塑造上具有中国画深远的意境,主体和环境的配合,颜色的对比映衬,“映秋波,艳云近睫”的肖像画构思,都显示了绘画的构图美。

最后,全词的结尾“赏玩未已,看叶下,珍味还结,”将丰富的联想又收束到赞美榴花的主题上来,显现了词作者“收纵联密”的高度写作技巧。

表达了作者感情的坦率与热烈及其色彩的明亮,为我们不断呈现着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影视画面,形象的表达了石榴的形象与榴花的形成,在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更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赤诚和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火热的民族解放斗争的作家强烈而又独特的生命体验。

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此诗起句写景,先写端午节的天气,晦冥而有风雨,借景抒情,运用风雨之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第二句兴“英灵何在”之叹,诗人想起了屈原的怀才不遇,运用屈原之典故,进而感伤身世,为屈原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感到愤懑,“汨罗无处吊英灵”一句中的“无处”既对应了上文的风雨晦暝,也抒发了屈原英灵无人凭吊的伤感。

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回味无穷。

整首诗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

(1)夏日大雨将至,石榴花未开全,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苦闷压抑的心情。   

(2)司马诗“地偏”二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含蓄地表现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陶诗“地自偏”,说明居地虽处闹市,可心情却因摆脱了官场的束缚而感到愉快和超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07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