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段经文这样写道:“ 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
由此可见,言语能给人带来巨大伤害,其中父母的言语暴力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很可能是终身的。
为了让家长认识到言语暴力对孩子的伤害,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曾制作一组海报。
他们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语言视觉化的互动装置,家长可以看到伤害性话语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
▲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
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
天天毛手毛脚
你上辈子是闯祸精啊?
家里有你,真倒大霉了!
▲
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
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这些孩子的父母或许性格迥异,肤色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有毒”父母。
在这里,我要着重说下何为“有毒”父母。
“有毒”父母这个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她的著作《原生家庭》里提出的。
她认为“有毒”父母加之于孩子的情感伤害,就像是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
有“有毒”的父母,就会有“中毒”的孩子。
苏珊·福沃德说:“ 中毒的成年子女所表现的症状都惊人地相似:自尊心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毁灭式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 ”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的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这本书写的推荐序中说到:“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
他在北大学习时深受该书的影响,甚至认为出版这样的书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因为很多家庭正深陷毒素的漩涡中而不自知。
苏珊·福沃德教授为了打破中毒家庭的恶性循环,结合多年接触有毒家庭的真实案例及摸索出的治疗方法,写出了这本《原生家庭》。
当然,作为一名享誉全球的心理学家,她的著作远不止于此,还著有《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情感勒索》等,她的作品一度登上《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榜首长达44周,全美销量超200万册。
在这本书里,苏珊·福沃德教授列举了七类“有毒”父母,我选出三类比较普遍的“有毒”父母,与大家分享,分别是:
1言语虐待型父母
2操控型父母
3不称职的父母
言语虐待型父母在“有毒”父母中所占比例较大。
还记得那组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的海报吗?
父母的恶言恶语直接印在孩子的身体上,视觉冲击力极强。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一句贬损的话,虽然没印到孩子的身体上,但却印进了孩子的心里。
这类言语虐待型父母属于直接地、公开地用恶毒语言贬损孩子。
另一类言语虐待型父母的行为没这么直接,他们会通过长期的取笑、挖苦、取侮辱性的绰号或是拐弯抹角的羞辱来对孩子发起攻击。
书中举了一个关于菲尔的例子。
菲尔是一名牙医,个子很高,虽然看起来自信,但开口说话时声音总是如蚊鸣一般,他为自己这种没来由的羞怯感感到懊恼。
在苏珊·福沃德的引导下,菲尔才道出了那段痛苦的童年经历。
他对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父亲没完没了的取笑。菲尔的父亲经常说:“这孩子绝对不是我们的儿子,你看看他那张脸,我敢打赌他们在医院抱错了,为什么不把他送回去,把我们的孩子抱回来呢?”
六岁的菲尔实在不堪其辱,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问爸爸:“爸爸,为什么你总是看我不顺眼?”
他回答道:“我不是看你不顺眼,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逗大家开心的。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父亲的一句玩笑,让成人后的菲尔成为别人眼里的笑话。
我们已见证了言语虐待的威力,那么什么样的话语属于言语虐待呢?
作者一言以蔽之: 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或作为人的价值进行语言层面的攻击,那就属于虐待了。
苏珊·福沃德在书中这样写道:
“毫无疑问孩子会因为朋友、老师、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贬损受到伤害,而 最容易带来伤害的还是父母,毕竟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所以,如果你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的‘;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孩子们不会从其他角度审视这些评价并提出质疑。”
她还说:“ 如果孩子在年少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负面评价,并让这些评价进入到他的潜意识中时,他们的大脑就会“内化”它们,将“你是”变为“我是”,而这往往为孩子奠定了自卑心理的基础。 ”
言语虐待型父母培养出的中毒孩子,往往容易自卑,缺乏主见,害怕与人合作,自我认知感较差。
有时言语虐待父母在面对心智成熟孩子的质询:你为什么要这么损我?
他们给出的答复是:这都是为了你好。
然而,他们长大后过得到底好不好,时间会给出答案。
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大意是母亲连番质问孩子是否知错,孩子最后哭着承认自己的错误。
父母要求孩子改错无可厚非,只是她不仅要女儿心服口服地承认错误,还要立马更正。
在母亲的咄咄相逼下,孩子最后悲愤交加的喊道: “我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你们为什么还要来弄我,我想不通啊!”
这件事一度登上知乎热榜,其中有一位知友这样写道:“视频里的小女孩“认错”认的不是错,她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她认的就是权威和强力。”
很多父母潜意识认为孩子懵懂无知,因此他们要对自己唯命是从,而这也合乎中国的孝道。
著名作家武志红在为《原生家庭》一书所写的推荐序里写道:
“ 孝道是孩子无条件地遵从父母的规则,这是“非如此不可”的,必须做的东西。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但孝道让我们只看到前者,而否认后者的存在。”
苏珊·福沃德教授认为孩子应该拥有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犯个错而已又不是世界末日。
毕竟,这是他们尝试新事物并建立自信心的途径。
然而有毒的父母强加给孩子的是无法企及的目标、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朝令夕改的规矩。
如果父母持有孩子是自己附属品的意念,那他们就不会尊重孩子的个人意志。
这类“有毒”父母的掌控欲很强,他们美其名曰是要孩子有家教, 实际上是以牺牲孩子的感受为代价来满足内心深处怕被人提及的控制私欲。
同样面对孩子犯错,发脾气,我们来看看国外的一位父亲是如何引导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并解决问题的。
通过可以看出,这位父亲不仅允许孩子发脾气,甚至还给她支招。
这印证了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的育儿理念: 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这位父亲全程蹲下身子,抬起头,以极富爱怜的目光和温柔的语气与孩子对话,这让孩子充分感觉到来自父亲的爱与尊重。
该父母管教下的孩子,他们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会较同龄人更加的独立和自信。
苏珊·福沃德教授认为 在子女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活时,所有父母都应该停止对他们的控制。在正常的家庭里,这种控制权的交接往往在子女的青少年时期便开始了。
不过,大部分操纵型父母是不愿看到孩子长大并渐渐离开他们独立生活的。
由于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许多操控型父母会尽力维持孩子的无力感,并希望它永不消失。
他们善于通过批评或者不断地否定,让孩子变得不敢尝试或独自面对生活的作难。
当然,我们不否认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这“爱”的外面被“自私”包裹。
操纵型父母常说的话是:“这都是为了你好”“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正因为我这么爱你”
对于以上说辞,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真实含义:“ 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太怕失去你,所以我宁可让你生活在痛苦中。”
不称职的“有毒”父母,他们甚至不能称之为父母,他们没有尽到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很多的新闻都曾报道:年轻的父母将患有疾病的婴儿丢在医院或别人家的门口,然后一走了之,彷佛孩子不是自己的一样。
在《原生家庭》中,例举了称职父母必须履行的五项基本职责:
1他们必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
2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
3他们必须满足孩子对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的需求。
4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感情上的伤害。
5他们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令人倍感无奈的是,不称职的有毒父母大多连清单上的第一条都没做到。
励志型畅销书《风雨哈佛路》的作者莉丝·默里的父母就属于不称职的有毒父母。
莉丝·默里在这本书里道出了自己极其恶劣的原生家庭环境:
她从小在贫民窟长大。
政府给予她家的救济金,大部分被父母用于吸毒。因此每个月前半个月尚能填饱肚子,后半个月就要靠自己讨生活。
她和姐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想尽各种办法挣钱填补家用,换取食物。
为此,她们做过兼职,捡过垃圾,甚至还偷过东西。
因为没机会洗澡,莉丝·默里的头上长满了虱子,在学校受尽嘲笑。
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角色一度出现互换,不称职的父母“以自己尽力了”为由推卸父母本该承担的责任。
而孩子一旦失去了父母这一积极角色的榜样,他们的情感将难以健康发展。
还有一类不称职父母,除了能保证孩子必要的物质需求外,他们忽视孩子的存在。
苏珊·福沃德痛心地指出:那些集中精力于自己身体和情感维护的家长向他们的孩子传递了一条明确的信息:“ 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 ”
这些孩子多数无人陪伴,缺少关爱和照料,开始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就好像他们根本就不存在。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就曾警告称:从小被忽视,被溺爱,被指责的孩子极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因此他们比健康家庭教育出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
到这里,若你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可能就要接受一个事实:你的爸妈可能是“有毒”父母,他们没有能力爱你。
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往往“有毒”的父母会培养出“有毒”的子女。
也就是说,你的“有毒”的父母也曾受到上一辈父母的“毒害”,他们也是受害者。
苏珊·福沃德做过一个形象地比喻:
“有毒”的家庭就像是高速公路上发生的连环车祸。
这个“毒”(也就是错误的感受、规则、交流、观念)从很早以前就埋在祖先的大脑里,然后如同“传家宝”一样,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
《原生家庭》这本书使我们认识到“为何家会伤人?”的真相:因为家中存在着”有毒“的思想观念,而这一观念影响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进而给孩子带来持续性的伤害。
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书中所提到的种种有毒父母的表征来警示自己。让孩子成长在一个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家庭环境里,并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踩住刹车,努力排“毒”,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一起构建健康的家庭氛围。
如何排毒呢?可以先从管住自己的舌头做起。
因为, “ 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 ”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学校会伤人》读后感(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会伤人》读后感1当我在办公桌上看到学校分发的《学校会伤人》一书,一时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天天“教书育人”的工作场所——学校,竟然可能让学生遭受受伤、挫折,甚至失败的伤害。我在感情上首先就转不过弯来。
仔细阅读《学校会伤人》一书,使我对现代教育制度、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学校会伤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博士、作家、教育咨询师、美国全国性组织“教学勇气”的推进者柯尔斯滕?奥尔森(Kirstenolson)所着。全书分两部分,破裂和疗伤。第一部分由学校伤了谁、各种各样的伤害、为什么学校要伤人三章组成。第二部分由人们是如何疗伤的、疗伤的步骤、受伤的学校、疗伤的家长、疗伤的教师、相互疗伤的学生们组成。
一、认识现代学校教育的弊端:学校缘何会伤人?
奥尔森在《学校会伤人》一书认为,学生遭受受伤、挫折,甚至失败的伤害来自学校设计的目的——选择和竞争。“学生每天丢失学习的乐趣;相信学生不聪明,不能很好的学习;相信学生的能力已经固定了,不能通过努力、训练、外来干预或自我理解而得到提高;相信学生只是中等而已,感觉自己不断在变得渺小;在学校里经历了羞辱,这种痛苦和焦灼的记忆产生了广泛的焦虑感,把自己封闭起来;由于过去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待遇、不被“注意”的经验,对于老师以及权威人物有着一种长期的、习惯性的愤怒;由于学校的经历,相信自己在智力或认知方面“不如别人”;不太愿意动用智力,想要做正确的事情或“就是把任务给完成了”;过分在意正确答案、正确性;容易用非此即彼的观念来判断别人和学生自己;在与学校里的学生的互动中,变得像成人一样对待教育和学习有着一种未经处理的、强烈的感觉。”奥尔森在《学校会伤人》一书描述了,现代教育制度下在学校里,学生遭受的种种伤害。
二、提升对学校教育的认识自觉:如何避免学生受伤?
奥尔森认为,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学校的教育过程也不是大机器生产过程。教育是一个塑造人的情感和灵魂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内涵是什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学生离开校园后,忘记所有的东西,留在心中的东西。那就是留在心中的那份善良、快乐和创造性的好奇。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避免掉入现代学校的“陷进”,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关键是提升自己对学校教育的认识自觉。在当今世界这种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时代,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知识,学校不仅是让学生守规矩,教师不仅让是让学生能顺利升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有健康的身体、善良的心、聪明的才智、建议的品质。这样,在他们离开学校后,他们会知道如何做人、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三、掌握纠正伤害学生的方法:如何给学生疗伤?
在《学校会伤人》奥尔森讲述了很多为受伤学生进行疗伤的故事和案例。他认为,疗伤的前提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开启疗伤的自我意识,促进自我疗伤意识的萌发。当自我意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当事人有幡然醒悟审视自己的故事,这需要经历长期、痛苦的体验,慢慢发现自己的“缺陷”正是他们巨大力量和天赋被隐藏的一角。这还需要自我认知重新定位,是疗伤者的重生,是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开始,得到的认可与肯定,受到的鼓励与赞赏,得以慢慢疗伤成功。
奥尔森认为,学校伤害的疗伤步骤:
“自责与羞于示人的耻辱感;亮点/洞察的一刻;哀痛:愤怒与悲伤;调和:采取行动/投入地进行改变。”
“面对学校中的很多负面信息时,成人支持者告诉个体说他是有价值的;学校环境不倾向于给孩子们贴标签,分类对待他们;学校环境给非传统的学习者们提出相应的挑战,这能够彰显和激发他们独特的学习天赋;以最为积极的力量不断重新构造经验;对学校教育制度的批判性意识。”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更清楚、更有意识的进行快乐和自觉的学习,这对于成年人也是很困难的。这样看来普及疗伤的步骤很有必要,本书通过成年人的回忆,来展示疗伤的步骤,给读者更多的参考与启示。
四、朝着理想教育进发:如何将学习权力还给学生?
在《学校会伤人》一书,奥尔森满怀激情,提出了自己的对学校教育的未来憧憬。
他写道:“学校将是每天24小时开放的;将提供自定义的学习体验;孩子们将在不同时间上学;学生们将在不同的年龄开始他们的正规学校教育;课程将是跨学科整合的;非教师人员将与教师一起工作;教师将在学校或在商务世界中交替工作;本地商务将在学校里开设办公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特许学校,能够为学习者及其家长提供教育环境的更多选择。”
反观我们眼下的学校教育,中国社会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已不是教育投入的增加问题,而是每一个家长、教育官员和教师要认真思考教育之道,把学习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自己。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通过学生这个主体的能动作用才能产生效果。
当前,我们教改的方向是以学为中心,建立生本课堂,提倡生态作业,其核心的目标,就是把学习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自己。这也正是我们研读《学校会伤人》一书中需要汲取的灵感和智慧。
《学校会伤人》读后感2现在初三一个班级的学生大概有三类:
一类学生学习比较认真自觉,但在内容多、进度快的初中学习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压力很大,甚至有一种挫折感,需要老师去扶他们一把,助他们一臂;
第二类学生是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上课只想睡觉,作业完成不了,回家除了打电子游戏之类的爱好,其他皆无;
第三类学生是学习兴趣很浓,学习积极性高,成绩优异。
针对这种情况,这学期我校为了初三的孩子们进一步在学业上更进一步,毕业时能升到理想的高一级学校,决定进行分层教学,使得孩子们对学习更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试行半个学期,经调查不同层次的31人,百分之百说有好处,学习态度变了,也有目标了……但我读了《学校会伤人》这本书,结合我是教B班的,想想这批学生原来确实是受到从小学到现在的学校各种“教育”,伤到了:
“每天”丢失学习的乐趣;
相信我们不聪明,不能很好地学习;
相信我们的能力已经固定了,不能通过努力、训练、外来干预或自我理解而得到提高;
相信我们“只是中等或就是差生”而已,感觉自己不断在变得渺小;
在学校里经历了羞辱,这种痛苦和焦灼的记忆产生了广泛的焦虑感,把自己封闭起来;
由于过去在学校受到不公待遇。不被注意的经验,对于老师以及权威人物有着一种长期的、习惯性的愤怒;
由于学校的经历,相信我们在智力或认知方面“不如别人”;
不太愿意动用智力;想要做正确的事情或“就是把任务给完成了”;
容易非此即彼的观念来判断别人和我们自己,比如简单化的聪明、愚蠢,艺术、非艺术的分类。
这样一对照,我把对待B班的孩子态度不仅仅是学业,更多的是情感投入,给他们创造成就感,因为“教学也是一种才能、一种爱,以及一种富于灵感的激情,应该给学生在生活的每一分钟里带来了活力、智慧、平衡以及乐趣”。在与我们的孩子或学校里学生的互动中,我们变得像成人一样对于教育和学习有着一种未经处理的强烈的感觉。
站在家长角度看这本《学校会伤人》,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也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但我也希望他们在情绪和精神层面上,在学校里“过得很好”。所以这样看:这本书又是写给家长们的,你们拷问着自己,如何才能保障孩子们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安全,并且在学校保持良好的表现,以及如何在学校体系中有效发挥作用,这个体系似乎一边在邀请你加入和互动,一边又在把你们推得远远的。
站在老师角度看这本《学校会伤人》也是写给老师们的,你们可能对工作中全无改变或过多的状态感到困惑,这种状况似乎是孤立与刺手的,你们想要寻找在自己工作中以新方式进行思考的问题。
我在反思: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学习被当作是一种产品,而不是一个过程,每一种学习经验都可以通过容易汇报的数字形式来加以评估,由此,他们自己就是未成形的产品,在这个制度里等待着被塑造、标记和分出等级来。说到底重要的研究是什么?就是为了我可以上一个好大学,得到一份好工作,住在一个富裕的地方,等等。
但是,我们这样对待肯定是受到社会发展的冲击,如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各种各样,而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和通晓世界是我们当代人们最普遍和最便捷的渠道,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在世界各个行业上都得到了运用,它给我们带来的效益远远高于我们的估计。如马云,他并算不上一个聪明的人,从他的求学途中就可以看出。读书时,小马云的成绩从没进过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师院,还是个专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19分。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科技大学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他不安于现状,他有他的梦想,才创造出“阿里巴巴”,还有很多伟人也是这样。
而现在的我对待初三B层学生,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他们,找准定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让他们有快乐,有伙伴,有上进的心,公平对待,体验团队的合作及竞争的必要等等,也理解学校为什么会伤人,以及如何医治自己愈合伤口、恢复功能,是我看这本书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教会了我,学习者有能力治愈这些伤口,这需要他们得到恰当的检查和找前因后果,并且把教育环境变得更为人性化,更少让人感到羞辱。不过我们还必须承认在人的生命中投入学习的价值。
所以,另一方面读了《学校会伤人》就感悟到学校也是会培养人的地方,做到“多一把培养的尺子,就不会伤人那么厉害,而是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要在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和培养人才。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交互式的评价网络,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改的群体关系,各方共同进步。此外,评价主体还应包括家长和社会部门,使评价系统更为开放,从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我校的百名典型,学业优秀及学业进步奖,还有开展多形式的活动,开展多方面的平台,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使评价者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对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责任感的重要方法。让学生相信自己是聪明的,在学校学习上快乐,充满勇气的,都是可以去实现梦想的。
《学校会伤人》读后感3最近,开始读《学校会伤人》这本书,感触颇多。
这几年有很多成人在回忆自己当年的学校经验时,都非常为当初那个弱小的小孩同情心疼不已。美国学校趋向于用一套标准化测验来测试预测学生的智力和发展。这种固化孩子智力的方法完全是给孩子贴上了各种标签“蠢”、“普通”、只有少数孩子被预测很“聪明”。
在我所教的学校中,也是如此。根据成绩给学生划分为1号、2号、3号、4号。众所周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孩子的差异性使得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种“1、2、3、4”的标签对孩子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是没有任何自我概念的,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取决于周围人,特别是父母的`对待。父母对孩子的看待方式和对孩子能力的肯定或造就了孩子的自我概念。
成熟的父母会欣赏孩子探索实践后增加的能力,得到认同肯定后的孩子更加自信、自爱和自尊。也就形成了“我能行”的自我概念。
反之,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写到:“一般来说。儿童的自我评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自己举足轻重。另一种则认为自己一文不值。只要稍加观察,我们就能发现,持后一种评价的孩子总是会听到身边的成人一次次地对他们重复“你将一事无成!”或“你这蠢”之类的话。
不仅很多父母如此口不择言,学校和老师对学生也经常出言不逊,给孩子贴上固化的标签。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无论身体和思维。这一秒与上一秒不同,明年与今年决不同。
所以,父母,老师,学校都万万不该给孩子贴标签。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也写到:“每个小孩无论他多么勇敢,我们都有办法让他丧失勇气,胆小怯懦。
孩子对自己的成长环境没得选,父母、老师、学校有责任为孩子塑造一个不贴标签、让孩子自由快乐成长的环境。
《学校会伤人》读后感4学校会伤人,而我们是举刀的刽子手。美国作家科尔斯滕。奥尔森《学校会伤人》一书,打了现行教育体制一记响亮的耳光,而我们却无可辩驳,因为字字句句真实而诚恳,让你不得不反思。
我不禁想到同学聚会时,那些已经毕业近20年的人,回忆起曾经在学校所受到的伤害,所有的细节,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细细描绘,尽管过去这么多年说起来竟然情绪依然很激动。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刚进入师范时,农村中学毕业的我普通话很差,一回普通话老师让我起来念一个绕口令,念得很糟糕,我唯有以微笑掩盖自己的窘迫,然而老师很不屑的批评:念成这样还好意思笑?我伤心了很久,至今记得。念及此,身为老师的我心中很是不安,不知道我的学生今后在聚会时会怎样说我,我是否也曾那样伤害过他们。
然而读过这本书,心更不安,学校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并不仅如此:创造力之伤、顺从之伤、反叛之伤、麻木之伤、低估之伤、平庸之伤、完美主义之伤等等。
其中令我感触倍深,无法释怀的是完美之伤和麻木之伤。我们都在以完美主义要求学生,这种完美主义是极其狭隘的。有些学生也许很有艺术细胞,然而你却只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来要求他,扪心自问,你就没有弱项吗?我就不擅长唱歌,死难听。如果拿唱歌来考试呢?这种完美主义还表现在当一个孩子竭尽所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时,你依然用更高一步的要求来要求他,让他追求更高的目标,因为他没有考到100分而反复苛责,在这样的压力下试问还有多少人会热爱学习?正如书上所说当一个人受到完美主义的伤害,任何低于完美状态的东西都会导致负罪感、沮丧感。害怕失败,会导致丧失学习中的乐趣。失败通向的是羞辱和自我厌憎。
其二便是麻木之伤所谓麻木之伤,表现在很多学生对追求分数显得害怕和疲惫,就对学校的影响开始麻木;他们眼神发呆,疏离学习活动,丧失了学习的'志向,他们把脑袋藏在自己“翅膀”底下,想要逃离现实。这是几年来我见得最多的情况,学生处于被动应付当中,他们让自己变得麻木以减少学习的失败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他们对于老师也很冷漠,学习上老师要求的就做,不要求的就不做,似乎学习只是父母与老师的事,而他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他们逃避的方式有时也会选择沉迷网络,或者谈些没有爱的恋爱以打发时间,只求尽快的毕业,可以逃离这样的生活。
所以,作者极力反对学校旧文化,她认为改革者和政策制定部门正在把注意力集聚在成就差距、考试以及责任,数百万学生在理性和情感上都没有有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很多有才华的教师离开了这个领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天的学校教育正在损害者对教育来说最为关键的要素—学习的快乐。
怎样让学习变得快乐?我从书中所领悟的是“接受学生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让孩子“保持与成人的期望一致”。成人的期望就是正确的吗?那些功利思想已经侵蚀了我们的灵魂,高学位,丰富的学识,丰厚的收入一定是幸福人生的必须吗?印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孩子在外留学回来,满腹学伦,傲气十足。父亲看得很伤心,说他丢掉了做人最重要的谦虚的品行,这些年的书白上了。谴责他回去学习关于“一”的内涵。那个“一”指是他自我的生命。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体验。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对教育的固有观念,那些曾经认为的对学生的好是不是真正的好,我们是否戴着善的面具在伤害着我们的学生?
卓越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中说心只有在悠闲中才能学习,善只会在自由中绽放。它不会在“说服”的土壤中生长,也无法被强迫,也不是追求回报的结果。知识的积累不能通向智慧。所以给孩子一个富有尊严的,自由的成长的空间,让我们的学习和解决问题变得有趣,保护孩子的特有的个性,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最后借用书中哈佛大学研究生学院富有智慧的长者所说的那句话来自我砥砺:我就是不想让学校太多地伤害我们的孩子。
《学校会伤人》读后感5最近刚读完《为何家会伤人》,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是讲在家庭中的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生活矛盾,有关于夫妻关系的,有关于夫妻和孩子关系的,有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的,还有关于婆媳矛盾的。通过了解这些案例,我们站在第三者的视角上,也许能够很容易地看出谁对谁错,再加上武志红老师的心理讲解,对于这个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生活矛盾就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看问题一定要看到本质问题,例如你觉得婆媳矛盾是婆婆和媳妇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个困局的关键其实是丈夫,只有丈夫完全地站在媳妇这边,认清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第一原则,婆媳关系的矛盾才有可能化解。婆媳矛盾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婆婆在抢儿子,媳妇在抢老公,但儿子和老公都是一个人,这个时候男人必须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不然家庭的关系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看一个问题一定要看到始终,看到本质,如果仅仅看表面,仅仅看谁和谁发生了矛盾,仅仅看这个矛盾的事件本身,很可能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甚至你解决的方向都是错的。例如孩子不好好学习,整天上网,父母就去督促孩子,给孩子压力,不让他上网,但是却没有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和始终,为什么孩子会去上网呢?或者说,父母为什么觉得上网不好呢?其实一步步思考下来,会发现,往往表面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实则本质问题在父母身上,如果本质问题不能够解决,那么按照表面问题来解决,问题只会越来越糟。
这本书是心理学畅销图书,但是我更认为,这是一本极好的育儿书,现在太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我认为这是缘木求鱼的做法,孩子在小时候最需要的绝不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是心理问题的建设,当孩子的心理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那么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势必一生受益。所以,与其给孩子报辅导班,不如家长自己去读这本书,因为一个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是最重要的,能够给孩子最根本教育的不是辅导班,不是老师,而是家长你。
愿你我的孩子,都有能够被照亮的生命。
一、试论大学生情感危机的成因、表现及对策研究
摘 要:处于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情感危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情感危机的成因、表现的研究,试图为大学生处理情感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情感问题;情感调适;情感危机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生活经历上有着相似点:即都通过了严格的统一考试,通过激烈竞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成了该群体的一员,这些相似点,使得他们在情感问题上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点,他们对情感的认识很单纯,不收更多现实观念的影响,这种情感是很单一的,通常也是不成熟的。同时,他们又有着极大的差异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各异,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经历等等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对待情感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行为表现各异。另,在年龄上,他们处于青年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迅速变化的过程中,处于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渡时期。虽然他们生理上渐趋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在情感方面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又很敏感,易于受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思潮的冲击,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女生通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到以后的婚姻生活。亲情、友情、爱情的表现尤为突出。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他们当前的学业,还很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感情生活,甚至可能导致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对社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亲情、友情、爱情是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重要的、一定要面对的、更需要慎重处理的情感问题。由于大学生心理生理内部的需要结构不断在发生变化,其追求有一定的独特性,且价值观念尚不平衡、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其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因而大学生的情感是极不稳定的。同时,大学生的情感世界还受到纷至沓来的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社会的冲击。人情轻薄寡淡,更多依靠内心的支撑而较少希冀心外的扶持。虽然他们的内心世界很丰富,却没有真爱的立足之地,对于情感,他们有的是为了赶潮流,有的是为了找一个人陪伴,排解孤独;亲情或多或少被淡忘,爱情、友情也欠神圣、纯洁。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普遍而又重要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合理解决心理矛盾与冲突,正确处理情感问题,使之顷利而愉快地度过大学时代。
一、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的主要表现
当代社会迅速发展,对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总体上是一群伴随着民族改革开放的步伐、伴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伴随着电视、电脑、网络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独生子女、提倡个性意识、网络青年、追逐时尚、性观念开放、快餐文化的身体力行者等是这代大学生的特点。然而,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日益现代化的工业社会在给他们带来丰裕的生活、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社会转型过程中引发的问题也给予他们巨大的冲击,严重荡激着他们的心理和情感,正负两面皆有。一方面,激发他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进发出最强烈的时代节律;另一方面,在这恢宏的气势和令人震撼的节律中,也隐含着一些不和谐之音。大学生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适应不良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剧增,个人的内心寂寞孤独、忧郁、焦虑、无目的、恐惧等心理情绪有所增加。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常感活得郁闷、没劲;一些大学生身高体壮却胆小如鼠,膀大腰圆却心胸狭窄,在强者面前自乞自怜、趋炎附势,在弱者面前自高自大、趾高气扬;校园里无激情、无兴趣、无劲头的三无大学生不乏其人;一些大学生渴望友谊和爱情,广交朋友,却常感知己难求、知音难觅,认为别人都不可信,而陷入自我封闭的孤独的深渊。大学生中不断发生的诸如轰动全国的刘海洋伤熊事件和不断见诸报端、互联网上的情杀、仇杀等校园违法犯罪、精神失常。轻生案例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情感危机状态令人担忧。
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问题表现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较为复杂和零散的。大学生的情感危机及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会合理分配时间,感到情感空虚
在中学时代,学生面临着高考以及升学的巨大压力,都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没有太多的杂念,毫无一丝的松懈。而进人大学以后,有许多学生却感到极度的空虚和无聊,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却不知如何支配,有的甚至厌倦大学的生活与学习,这主要是源于环境上的变化,特别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种与专业需要直接挂钩,层次更高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学习;另一方面,大学的课程设置与中学相比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学生的课程安排较少,而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较多,在这种学习特点和环境下,一些学生难以自己合理分配和利用闲暇时间,更谈不上自主学习,由此便形成情感的空虚。为摆脱情感空虚,许多大学生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上网、打游戏等虚拟世界中,找朋友谈恋爱,赶时尚,这也是造成当前校园中,大学生上网成瘾和恋爱盛行的主要原因。
(二)自控能力不强,情感不成熟,受挫力差
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是深刻而丰富的,他们的心理正处于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由不稳定向稳定转化的过渡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他们表现得极为敏感,一旦在活动、学习中产生困难或挫折,就易使其情感发生波动,进而走向极端化。产生情绪情感上的悲痛、恐惧、忧伤等消极的不良心理倾向。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会逐渐减弱,但一旦再次发生挫折的事件,由于没有经验,受挫能力很差,便又会陷入到痛苦之中而难以自拔,长此下去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另一方面,有的青年大学生由于自我控制的能力弱,对突发事件不能理智地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而导致过激的言语和行为,酿成轻生、自杀、他杀等等的不良后果。
(三)不会正确评价自我,孤独自卑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自卑感,主要是缘于他们对客观环境或对自我评价不客观。从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来看,虽然大学生扩招,但是当代大学生仍然是在经历了激烈的高考竞争后有幸进人大学的人,他们在中学阶段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而一旦进入大学之后,自己以前的优势已不足为奇;加之学习、活动、人际交往等都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形成极大的落差感和心理上的不平衡:同时,由于大学生们以往的失败经历或有某方面的缺陷,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消极的心态,而对自我的评价过低,导致不能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与接纳自己,有的甚至将其理解并归于是自我智力或能力方面的缺陷,从而引发了强烈的自卑感,这些都是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四)人际关系冷淡疏离,情感孤独
相关调研表明:有孤独感的大学生,常常伴随有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的情绪情感体验。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情感上的孤独,主要是由于离开自己的家庭环境和与高中同学朋友的分离,而在新的大学校园中一时难以适应所致。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新的环境中若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就会自我封闭、逃避群体,甚至与群体中的成员发生矛盾等不良人际关系,而难以建立起新的归属感,情感上的归属感难以获得满足,从而便促成大学生的孤独。
二、爱你就不放过你
(20集电视连续剧草本框架)
-----中国首部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爱情励志偶像剧
主要以在校大学生生活、恋爱为前奏,以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情感纠纷和事业选择为主题,以创业之路的酸甜苦辣为重点,以爱情事业双丰收为结局而拍摄的一部二十集爱情励志偶像电视剧。通过对几对不同性格、背景的男女学生所产生的恋爱模式的描述,真实反映现代大学生的学习、恋爱、生活、创业,展现纯情唯美的校园爱情遭遇现实后的理性与洒脱。深刻揭示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
剧情梗概:
亲爱的朋友,请拿好你手中的笔,拿出你写作的激情与勇气,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加入到我们四川风行娱乐公司“大学生自主编剧”的工作中来。用你浪漫唯美的笔调,用你推陈出新的构思来和我们共同塑就这个投入500万拍摄的电视剧本吧。我们深信,只要有你的加入,我的支持。大家群策群力,一定会使得这个剧本更加的美妙,更加的精彩……
先讲解一下故事的大体情节,来作为我故事的走线(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参与剧本写作的朋友能在理解故事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写出让人更加动容的浪漫情节。
故事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三月,高峻拿着相机陶醉于三胜乡花红柳绿的美景之中的时候,突然一个放风筝的清纯女孩笑靥如花,宛若天仙般的进入了他的视野。高峻顿时对她一见钟情,离别之后也总是为这个被他取名为“风筝女孩”的女孩儿萦魂梦绕…… 或许真是缘分天注定。就在高峻几次寻找“风筝女孩”无果暗自神伤之时,他又见到了这个女孩儿,并且知道了她的名字——夏雨。可惜就在他打算追求夏雨的时候,一场巨大的误会却由此而生。雷鸣作为高峻的兄弟,曾看见高峻的屋子里贴满了“风筝女孩”的照片,以为是高峻朝思暮想,极力寻找的对象。于是好心的将“风筝女孩”的照片以高峻的名义上传到了网上,不料夏雨的清纯形象很快的在网上升温,逐渐走红。这时开始出现大批的记者和好事者前去三圣乡寻找这位网络红人,夏雨本就是一个喜欢安静的清纯女子,自然不能忍受这种纷扰的生活。于是夏雨的奶奶为了让夏雨躲开这场采访,带着夏雨向后山出走。不料夏雨因为慌张一不小心掉下了山坡,被一棵小树挡着随时都可能掉下山崖。夏雨的奶奶为了救孙女自己却坠崖身亡。最后夏雨被好心的人从树上救起。夏雨在悲痛之后开始在网上寻找记者采访她的根源。事后发现这一切都应该归咎于高峻上传到网上的照片,因此她将她奶奶的死因很大程度上也归咎于高峻。所以她们在爱与恨之间独自徘徊,饱受折磨……
跟高峻青梅竹马的韩梦娜担心自己的爱人被别人抢走,无心学业从美国赶回成都,要求高峻立马和她结婚,双方父母本是世交,更喜欢亲上加亲,加大两集团的发展。高峻的父亲开发了一个3000亩豪华别墅,韩梦娜与高峻订婚失败后由爱生恨,要挟父亲撤走在高峻父亲公司的投资,令其公司股票大跌,加上银行追收贷款,嘉美集团陷入破产边缘。韩梦娜赌气想把自己早点嫁出去,但又必须是举世瞩目的婚礼,她突发奇想“比舞招亲”。当她得知AA娱乐公司是高峻经营的,有意损高峻,要AA娱乐公司帮她主办“比舞招亲”活动。韩梦娜父母刚开始以为女儿只是一时赌气闹着玩,谁知女儿还真把相片上传到网上,引来骂声一片。父母颜面扫地,强行将女儿锁在房间,而AA公司策划部一职员找来自己表妹擅自偷梁换柱。当梦娜发现AA公司总经理青松就是自己十年前给他许诺要嫁的人时,便对他展开了系列的考验,后用尽手段想嫁给青松。青松屡屡被梦娜搞得哭笑不得。
同时上官旭儿和雷鸣也是一对饱经磨难的恋人。甚至于他们彼此敞开心扉接受对方的时候,上官旭儿的父母还在全力的反对他们的往来。
上官旭儿知道这其中必有原因,于是请病假回到家中寻找秘密。最后在母亲上锁的抽屉里看见了酷似雷鸣的相片,在得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上官旭儿明白了父母的苦衷。原来,上官旭儿的母亲和雷鸣的父亲是高中同学而且还曾深深相爱,因为当年知识青年下放农村的政策他们双双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村,后国家恢复高考,一批批同学都希望回到城里,可是那时只剩下一个名额。上官旭儿的母亲看到绝望的雷鸣的父亲,因为爱,将自己回城的名额让给了雷鸣的父亲。不料雷鸣父亲回城后,收到远在台湾亲戚的一封信而被定为叛国罪,雷鸣的父亲为了不让上官旭儿的母亲受到牵连,而独自忍受痛苦离开了上官旭儿的母亲。但是上官旭儿的母亲并不知情,四处托人打听,都无结果,可还是坚守在老地方等待着雷鸣的父亲。一等就是十五年。上官旭儿现在的父亲为了陪伴上官旭儿的母亲也放弃了回城,双双参加了农村的文化宣传队,最后日久生情。十五年后回到城里川剧团……
上官旭儿知道这一切后,深受母亲“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影响,尽管心里深爱着雷鸣,却还是渐渐的开始和他疏远。雷鸣本就为母亲的反对而感到烦恼,此刻又加上上官旭儿的冷淡,心头更是苦闷。
雷鸣的父亲后来因为知道上官旭儿原来是初恋情人的女儿,一反往日反对雷鸣和上官旭儿交往的常态,甚至开始积极地撮合他们。可是雷鸣对于父亲前后大相径庭的行为却很不理解,甚至疑惑他的父亲有着某种阴谋,开始产生抵触的情绪。
此外还将讲述其它的人物。向索拉是夏雨的高中死党,关系亲密。而向索拉在上补习课的时候又闪电认识了帅气的白川。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已经相识相好的朋友又在公交车上帮助了一个叫秋枫的女孩儿,随即自然相识,彼此交为好友。当白川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成功做了心脏移植手术,对恋人向索拉变得冷淡,同学们都误会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相反他对从未谋面的玲儿(客串)一见如故,玲儿的男友临死之前要求玲儿代他捐出心脏,让他的心脏继续他们未完的爱,玲儿起初对康复的白川并无奢望,本想能看见男友的心脏复活就已经满足了,谁知和白川的相处之后,发现他们之间的心灵感应越来越强烈,白川非常的矛盾痛苦,他发现现在自己已经分离成两个不同的人,一个声音在提醒他爱向索拉而另一个声音却要求他爱玲儿。至此所有主角均已粉墨登场。 这些昔日相爱的情人,相惜的朋友,相伴的姐妹,相随的兄弟在爱与恨之间,在理解和误会的相左下,面临毕业的种种问题,后又各奔东西。艰难的在现实中起步,迷茫的闯荡。最后又偶然的相聚一起,达成了择业不如创业的共识,合伙创办了AA娱乐公司。可是在创业道路上又经受了N多打击和挫折,再加上经营理念的分歧,他们的友情和爱情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最后经过时间的洗礼,他们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群策群力的把公司经营的红红火火。
本剧着重描慕大学校园里的孩子总是爱情至上,然后刚刚出身社会又总觉得事业第一。最后随着他们在社会中的历练,认识到这种过左或过右的行为都存在问题。应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美好的切入点。那就是爱情和事业同等重要,只有爱情和事业相辅相成,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人生才是快乐的人生。
同时本剧将着力宣传四川风景和特色文化。诸如九寨沟、峨眉山、都江堰、西岭雪山这些风景名胜之地都将作为拍摄场景,所以剧本里这些地方应当留有他们的欢声笑语和浪漫足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