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MV与**《梅艳芳》一样,都有着打动人心的魔力,曲中一字一句如同自述版的歌唱,瞬间让观影人破防,句句入耳,又句句动心。
众所周知,梅艳芳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而她凭借着自己努力与天分,一步步走向台前,站在所有粉丝的面前,光彩夺目,即使是生命最后一刻,她也将自己最后一丝气力,留给了粉丝,留给了舞台,那是多么不舍的一个舞台,也是多么不可复制的离去,而**则是在其离开后众人对她的悼念与不舍,观影者随着情节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心情,**最后的压抑与难过,面对离别的不舍,种种情绪,在这支画龙点睛的歌曲中,被全然释放出来,一发不可收拾。
1、自述版的MV。
这种自述并不是说歌词的直白,而是歌词中蕴含的人生转折,与不同时期人物的变化,徐徐道来的演唱加上mv中不断配合闪现的成长经历,让这支MV充满了情感,也让不少粉丝再次回顾了一代影后灿烂夺目的一生,她这一生并不平坦,但很精彩,也许她过早离开了我们,但实际上,她还在我们的心中。
2、**让人回到了梅艳芳的年代。
梅艳芳是很多70、80后眼中的明星,在我们这一辈人中有着不可超越的影响力与地位,但在很多90后,00后眼中,他们并不认识梅艳芳,也不知道父母眼中的明星,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甚至会怀疑父母的眼光,而这样一部**,就是告诉所有新生代人们,他们父母眼中的偶像,是多么厉害,原来在那样一个影视资源匮乏的年代,还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女明星,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嫁给了舞台。
3、我对这首mv的感觉。
听完整首歌曲,作为80后的我再次回想起第一次听到梅艳芳的歌曲,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她的心情,那时的她,是百变天后,那时的我,还是个小小孩童,不懂感情,也没有复杂的情感,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个姐姐很漂亮,而且形象多变,歌声动人,最后一次听到她的消息,她已然离世,当时感觉很空,一个那么闪耀的人,就再也见不到了,而这次的歌曲,再次唤醒了我的那份失落,也读懂了梅艳芳的遗憾。
梅艳芳在演唱会上说:希望歌迷明白假如有一天,她要走了,她依然会一直陪伴着歌迷,她对歌迷的情感是永远的。
而且梅艳芳的感情不完美,最终没有能嫁给心爱的人,她也是在演唱会上穿婚纱来完成自己的心愿,舞台也代表了梅艳芳的一生。
梅艳芳因唱片《赤色梅艳芳》主打《赤的疑惑》开始走红。1985年-1986年跨年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
同期推出唱片《坏女孩》。1985-1989年连续五年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女人花》、《亲密爱人》、《一生爱你千百回》等经典歌曲在大陆流行。1998年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
扩展资料
2003年11月,已经病入膏肓的梅艳芳在最后一场人生告别演唱会上,唱了一首《夕阳之歌》。诺大的红磡体育馆中,身着婚纱的她在数万歌迷的见证下,把自己嫁给音乐,嫁给了舞台。那一刻,唱着歌的梅艳芳, 把整个世界都唱哭了……
梅艳芳身穿婚纱,在生前最后一场演唱会上的人生独白,唱哭了全世界 “我穿婚纱好看吗我是歌手,亦是演员。这婚纱已经不是首次穿,但你们的爱,已经将这遗憾填补。我将我自己嫁给了音乐。
2003年12月30日, 梅艳芳,那个明艳如花的女子, 那个以一袭婚纱嫁给自己的女子, 在演唱会结束仅45天后, 便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一个专门分享国内外经典音乐的公众号:旷野之音。
这些歌曲会来自:鲍勃迪兰、滚石乐队、披头士、西城男孩、琼贝兹、柳拜乐队、卡朋特乐队、神秘园、手嶌葵、小野丽莎、林子祥、罗文、梅艳芳、张国荣、陈百强、张学友、罗大佑…………所有优秀的音乐人的优秀作品。
偶尔会在某种场合听到一些好听的歌,如获至宝。也会因为在很多年前闯入脑海的旋律而苦苦寻找,找到之后放入歌单,欣喜若狂。
小时候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别人在上面画什么,我们就拥有什么;大一些的时候,流行这个词对我们产生了更多的影响,我们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多流行元素;成熟以后,我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往自己身上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用一个90年的妹子在成长过程中,听歌方式的变化来表明做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我想你也能找到一些共鸣。
一、小学到初中这个阶段,听到音乐的途径大致归功于这几类:
1)学校音乐课;
2)时好时坏的村头广播;
3)家里只能搜到中央三套和中央一套的黑白电视;
4)灶头做饭的妈妈。
1) 学校音乐课:伴随小学、初中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照本宣科的音乐教授和接受模式。会有音乐书,老师上课的任务大概就是在一节课上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吧。老师教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循环往复几遍,直至大家都学会。现在想来,其实也不能确定那些歌,老师教得到底对不对。毕竟一个老师要教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美术、音乐还有体育这么多课,直到现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仔细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想想还真是后怕。不过有一件事老师做得很对,就是每周一节的音乐课他经常坚持上语文或者数学。小时候很讨论老师这样,凭什么霸占我们的音乐课,现在想想真的要感谢老师。也许老师也觉得自己教不好音乐,所以尽量留下一片空白,不打扰。
2) 时好时坏的村头广播:村头广播正常播放时间是在每天6:00和18:00,每次1个小时,会播一些本地的政经类的新闻,这个环节我不喜欢,听不懂。每次都在等新闻间隙播放的歌曲,通常情况,同一首歌曲会连续播放N天。每天都会准时听,跟着学。广播有时候坏了,断断续续地,这一次断掉的位置就会记下来,在下一次放的时候认真学。那时候那股单纯的傻劲,现在想想都觉得想笑。
3) 家里只能搜到中央三套和中央一套的黑白电视:说实话,两个台,选择面确实有点窄。看得最多的当然是中央三套了,宝宝到现在都能完整地唱出《曲苑杂坛》的开场曲,我就想知道还有谁? 另一个喜欢的节目《同一首歌》,简直是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超多时下流行的歌,并且有重播。那时候,只要是歌,都觉得好听。只要有机会,全都跟着学,但节目毕竟不是我掌控,很多时候都没有重复到我能学会一首歌的频率。不过,中央一套电视剧的主题曲当时我是可以信手拈来的。
4) 灶头做饭的妈妈:妈妈爱唱歌,每次做饭都要唱歌。我烧火,就听着她唱,默默跟着学。歌曲类型就是红歌、民歌。可是,妈妈的歌,我很快就学完了。她的曲库也没办法更新,所以就重复这些唱过N遍的歌。
这个阶段基本就是以上情况的写实了,没有机会听到很多歌,也没有机会学会很多歌,留不住。国内的歌都基本听不到,更别说国外的了。小时候几乎没听过英语歌,也不知道粤语歌是何物。
二、时间来到了高中时代。开始出现了MP3、MP4。宝宝当时也是每个月有零花钱的了,先自己买了个MP3,用来听音乐。还清楚的记得买的时候,要在售卖店那里下载歌曲,店员问我下什么歌,我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来要下载啥歌。和我一起去的同学推荐我听听艾薇儿的歌,于是就从这个时候我开始接触英语歌了。
高中时候英语也是很重要的一科,英语老师偶尔也会放英语歌给我们听。班上还有一个男同学喜欢西城男孩,也影响了我不少。
听得越多就越发现英语歌好听,只是高中学业繁重,也没有太多时间放纵自己的兴趣。仅是在从寝室到教室的路上,循环一些喜欢的歌,当时曲库并不壮大,高中时代也就这样过了。
三、到了大学时代,大一当然是忙着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会了,哪有心思干其他事。大二,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网上梅艳芳的表演,从此不仅对梅姐深爱,也对粤语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搜寻粤语音乐大咖们的经典歌曲,像是发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宝藏。收藏在歌单里,不断循环、不断搜寻。曲库逐渐壮大,类别:粤语歌。
四、毕业之后,自己的时间也多了起来。更多的自由,让我可以折腾,开始想听更多类型的音乐。开始听西城男孩、神秘园、卡朋特乐队、手嶌葵、小野丽莎、柳拜乐队……。后来又跑到外网扒原唱视频,体会音乐人最原初的情感表达。
五、到现在,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听歌历程。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有些歌不是大家不喜欢听,而是大家根本没有机会听,你都不知道它的存在。特别是有些经典的好音乐,在现在的潮流中慢慢淡化于大众的视线。但是,它们的经典永远不会褪色。
不想看到经典的音乐缺少感同身受者,基于这个初衷,创建了旷野之音这个公众号。就像Slogan说的一样:害怕有些歌,我不提,你就不会记起。
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感性的歌曲,其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人生的离别和不舍。
歌曲的歌词由黄霑创作,曲曲由姚敏作曲。歌词以温暖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叙述了离别的悲伤和对逝去的岁月的怀念。歌曲开头的旋律简单而动人,让人不由自主地被拉入歌曲的情感世界中。歌词描绘了一个正在发生离别的场景,梅艳芳用她独特的嗓音和情感表达,让人们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和对往昔的缅怀。
歌曲的副歌部分,更是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梅艳芳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歌曲的歌词中提到“十年前的那个夏天,我们同在那片金黄的麦田。”这一段词描绘了梅艳芳和歌曲中的人物们在很久以前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这一段词的旋律温暖感人,也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梅艳芳对曾经的美好时光的眷恋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
梅艳芳的表演也成为了这首歌曲的亮点之一。作为一位出色的歌唱家,梅艳芳通过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唱方式和表达方式,将歌曲中的情感完美地呈现到观众面前。她的演唱不仅表达了歌曲中的情感,也令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她作为艺术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才华。
总之,梅艳芳的《夕阳之歌》表达了人生的离别和不舍,歌曲以温暖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让人们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对往昔的缅怀。这首歌曲也展现了梅艳芳作为一位歌唱家的独特魅力和才华,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