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什么意思?

既来之,则安之什么意思?,第1张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出处:

先秦 孟轲《论语 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原文摘抄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既来之,则安之是中国俗语,选自《论语·季氏》。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被误读为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中文名

既来之,则安之

外文名

Take things as they come

拼 音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出 处

《论语·季氏》

内容

基本内容

拼 音: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英 译:Take things as they come

释 义:

既:连词;已经。

来之:使动用法,使之来。

安之:使动用法,使之安。

注“既来之,则安之”常误写为“即来之,则安之”,应注意。

语法

复句式;作状语;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1]

例句

但~,姑且住下再说。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二回[1]

出 处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

原 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选自《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2]

加点字词

1、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把持朝政,名肥。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以礼治国为政以德的主张。

2、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两人都为孔子弟子。见:谒见。

3、有事:这里指军事行动。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

既来之,则安之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既来之,则安之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出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示例:但~,姑且住下再说。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

反义词:来无影,去无踪

语法:复句式;作状语;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

既来之,则安之

[成语解释]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典故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0二回:但既来之,则安之,姑且住下再说。

[近义词]随遇而安

[反义词]来无影,去无踪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状语;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随遇而安

[成语解释]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典故出处]鲁迅《两地书》六:不过能够随遇而安——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

[近义词]与世无争、随俗浮沉

[反义词]愤时嫉俗、愤愤不平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见于《论语》,出自孔子的言论。全句是“既来之,则安之,安之,尊而重之”,意思是说,在任何事情发生时,我们都要接纳它,并尊重它,意味着要学会接受现实,做出相应的应对。

即使在遭遇逆境的时候,也不要抱怨和叹息,而是要学会接受它,以自己的理智头脑去想办法应对它,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虽然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现状,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改变结果。

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一句简洁勇敢的座右铭,它可以激励我们在遭受挫折时仍坚持不懈,勇敢地前行,赢得胜利。

 “既来之,则安之”,现代常被用来劝慰别人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其实,“既来之,则安之”的原意是国君招来远人,并加以安抚。语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拜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进行军事行动。”

 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家族,这里就是指这个家族中的季康子。

 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小国,鲁国的一个附庸国。据说:它是远古太昊氏的后代。太昊氏,有人认为就是画八卦的伏羲氏。颛臾这个小国,其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八十里,现在还有一个村,叫颛臾村。当时在鲁国境内有不少小国,鲁国先后把它们消灭了。而颛臾因为谨慎小心而幸存下来。鲁哀公时,季康子准备去讨伐颛臾,也就是要消灭它。

 冉有、季路都是孔子的学生。季路就是子路。冉有姓冉名求,字有。他们都是季氏的家臣,因为是孔子的学生,这样重大的事情就向孔子汇报了。

 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先王周天子让它作为东蒙山的祭祀人,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现在的颛臾,城郭的坚固已经接近季氏的封地费城,如果现在不夺取,将来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孔子说:“冉求,君子厌恶想要干那件事一定要为他找个理由的人。我听说,有国土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於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了,国家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的德政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要使他安定下来。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萧墙,指国君宫门内的照壁。据说人臣走到这里要肃然起敬,所以称为萧墙。萧墙之内指国君居住的宫廷,隐指鲁国的国君。

 季康子是鲁国的正卿,把持着鲁国的国政。季康子担心颛臾会帮助鲁哀公,因为颛臾离季康子的封地最近,对他会构成威胁,所以提出要伐颛臾。仗打胜了,季康子的封邑可以扩大;没有打胜,鲁国的军队受到消耗,鲁哀公向他动用武力也就困难些。这就是祸起萧蔷的典故。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一:最初“既来之,则安之”含义 

         既来之,则安之出处于《论语·季氏》,最初的原意是既然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原意的既来之,则安之表达的意思和我们现在想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出入,可以说这些文字都被我们曲解成另一个意思了。

二:现在“既来之,则安之”含义

         现在我们用“既来之,则安之”表达的意思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就要坦然地面对,我们越是逃避的事情,它就越会出现,还不如顺其自然心平气和的去面对。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坦然的面对,既来之则安之是我们现在想表达遇到事情内心的一个境界,可能会有人认为这句话有些时候听起来挺悲伤的,毕竟有些时候我们遇到一些事情不能够改变它,只能顺从。

        既来之则安之,是一种淡然的境界,毕竟我们活在这个繁华的世间就要做好一切的准备,只要内心不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所左右,我们都会活得很洒脱,要看淡得失,静安我心,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这样会让自己少一些执着,痛苦和贪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74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