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暴打贾宝玉,表达了他怎样的情绪?清醒而悲哀?愤怒而绝望吗?

贾政暴打贾宝玉,表达了他怎样的情绪?清醒而悲哀?愤怒而绝望吗?,第1张

贾政一直不喜欢这个不学无术的儿子,他要一个学霸,却生了个淘气玩童,其实宝玉的心态,是儿童心态,他以为,别人永远是他的靠山,贾府永远是元春省亲的盛世,元春都知道,那是烟花必散。

宝玉为什么挨打,几件事混在一起,其实单一件事,也是顿好打,忠顺王府长史杀上门来,要戏子琪官的线索,而且,点出他和戏子交换汗巾的事,这让贾政都呆了吧。

贾政是个胆小的人,人到中年都谨慎,尤其是贾政这样,多年来一个位置混了太久,升迁无望,现在儿子得罪了一个他惹不起的大人物,他不怕才怪。而且,和戏子扯在一起,名誉何在。

这件事,足以打一顿。

又加上贾环扯出金钏之死与宝玉有关,逼奸母婢,这件事,更是名誉扫地,贾政当然,可以再打一顿,现在合二为一。

打宝玉,贾政开心吗?不,非常的愤怒,非常的绝望,他的希望在哪里,长子优秀,可是早没了,次子聪明,可是不成气,那个小儿子猥琐,更没指望,贾政自己的人生,其实挺挫败,靠父亲母亲混了个差,而后,就没什么出息了,要指望的儿子们,都没戏。

那板子打在宝玉身上,其实也打着贾政的指望和期盼,现在,他不知道,还能指望什么,贾家的中落,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他有心无力,他所期望的,都无处安放。

所以,他才那么愤怒,愤怒里是绝望,后来是悲哀,他泪落如雨,是无可奈何。

贾政的板子,别人看见的是怒火,他自己明白,是绝望。

他不知道,如何解决宝玉的教育问题,不知道如何给这一房一个希望,他无计可施,是绝望的心境。

他清醒而悲哀,他愤怒而绝望。

他没有人可以谈,贾母不考虑这些,王夫人不懂这些,兄长不介意这些,孩子们不懂这些,或者,有一个有忧患意识,就是探春,可惜在贾政眼中,姑娘要出阁,指望不了。

所以那一刻的贾政,可能是真的绝望,绝望了,这板子才下得又快又狠又急,他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绪,如何给自己安慰。

这个还用说吗?无论是从亲情上,还是家世上,在贾政的心里,林黛玉绝对是碾压薛宝钗的。所以,如果要从她们二人中选一个人,做自己的儿媳的话,贾政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外甥女林黛玉。

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贾敏的唯一的女儿,贾敏是贾政的亲妹妹,从小金尊玉贵,养尊处优,颇有大家风范,不但贾母疼爱,贾赦和贾政两位哥哥对于这个小妹妹也是极其溺爱的。妹妹早逝后,外甥女千里投奔,从亲情上来说,贾政看到林黛玉就如见到妹妹般,所以在心理上,更能接纳黛玉。

更何况,林如海这个妹夫,贾政也是非常敬重的,贾政对于读书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贾政从小虽说酷爱读书,但是并未能考取功名,自己的工部员外郎的职务还是皇上额外开恩赏赐的,反观林如海,人家可是前科的探花,所以,贾政一直和林如海很亲近,当妹夫向他推荐贾雨村,求贾政为雨村谋个官职的时候,贾政才会如此上心。

论家世,林家是五世袭侯,又是书香世家,反观薛家,虽说是皇商,但毕竟脱不了一个商字,在那个时代,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贾政让长子贾珠娶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们以后能够从文,走科举之路,没理由到贾宝玉这儿,就让他娶商人之女薛宝钗。

与贾母不喜薛宝钗一样,贾政其实内心也不太喜欢宝钗,元宵灯节猜灯谜的时候,贾政看到薛宝钗的灯谜,就认为她不是有福之人,心中隐隐有些不乐,而大观园题匾,贾政就很欣赏黛玉的才华,黛玉所题之匾,全部一字不改全用了。

所以,如果不是贾家后来的变故,林黛玉可能真的就和贾宝玉双宿双飞了。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富贵公子哥。他的老父亲贾政,是守法奉公的好官员。然而,这一老一少的组合,性格却相差得天壤之别。

贾政是传统的男人,脑子里都是传统儒家伦理道德那些“君君臣臣”的条条框框规则,他希望自己的宝贝儿子能够像他一样,能够好好读圣贤书,考取功名,继承自己的家业,将家族的荣华富贵传承下去。

然而,偏不巧,宝玉是个“公子哥”,这点从他1岁时“抓周”抓出来的东西便能看出。桌上摆了一大堆的东西,什么书籍、毛笔、算盘、官印、珠宝等等,在一桌子琳琅满目的物品面前,宝玉偏偏抓了他父亲最不希望看到的东西:女人的胭脂水粉钗环,结果,把贾政气个半死。

原文: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件,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

自此,贾政都不太“稀罕”这个儿子,断言他将来“必定酒色之徒耳”。

长大十几岁时,贾宝玉确实也像“抓周”展现的一样,喜欢混在女人堆里,厌恶男人。用他的经典“语录”来说: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放在今天看,可能都会被指偏激,甚至被指为性别歧视。这放在当时那个封建年代,尤其是对他那一本正经的老父亲来说,更是不得了。被听见了,定是又被谩骂、毒打了一顿。然而,即便骂了、打了,贾宝玉也是生性不改。

为了让这个独苗儿子能够长得像些模样,而不是长得三流子,贾政没少费心思。如对贾宝玉的上学念书问题格外重视。

宝玉去学堂,贾政十分关心,前脚刚把宝玉赶走,后脚就立马喊来了随从,吩咐跟班认真督促宝玉读书,并时刻将学堂学习的内容转告给他。结果,贾政喜欢什么,贾宝玉偏不干什么。你让我读圣贤书,我非要游山玩水,和姐妹们吟诗作对。

最终,贾政看着眼前这个“逆子”,从失望到彻底的绝望。

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贾政和贾宝玉,是两个世界的人,两人的代沟,可以说隔的不只是一座山的距离。

比如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上,就充分体现了两人的思想分歧。

贾政是一本正经的传统人,喜欢古朴雅致的稻香村(人工开凿)。他问儿子“你觉得稻花村怎么样?

贾政很是希望能够从儿子嘴上听到一些赞美的话,而宝玉不但没有迎合父亲,甚至还发表了和父亲相悖的看法,当着众人面反问老父亲,”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贾政听了,火冒三丈,说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

总的来说,贾政和贾宝玉,虽是父子关系,但是贾政根本不了解儿子,儿子也不了解父亲。为此,两人关系一度恶化。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性格、思想不同使然。

贾政对贾宝玉是“爱之深责之切”,他望子成龙,但是偏偏生了一个生性“不听话”的儿子。

贾政喜欢用封建传统的思想,刻板的道德伦理,居高临下地审视和管束贾宝玉。贾宝玉刚好活在一个不受思想束缚的世界里,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

最终,因为思想不同,性格对立,造就了一对僵硬的父子关系。

相同点在于他们都希望宝玉能够按照封建社会的士人那样成长,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同点是。贾政是极典型的封建家长式教育。对宝玉很严格甚至苛刻。并且他对宝玉并没有完全寄予厚望,他有觉得这个儿子没有希望了的情绪在。这点从大观园他叫宝玉题词时的批驳可以看出。我个人认为他可能情感上更偏向贾环一些。可能跟他比较宠爱赵姨娘有关。王夫人对宝玉则是无条件的爱。一方面是母爱的本能。一方面是因为宝玉是她能够在贾家掌权的唯一筹码。她对宝玉的教育差不多是一种自私的控制式的教育。从她暗中提拔袭人可看出。

1孩提式的天真懵懂结束于性的觉醒。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作者以一个梦隐喻了宝玉性的觉醒。

2秦钟之死,使得宝玉步入新的人生阶段,使他从感兴趣的“色”开始发生转变。

3湘云以戏子比黛玉一事。宝玉努力地想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想扮演一个自己所希望的角色,却遭到了所有人的误解,他茫然了,心境发生了变化。

4贾政痛打宝玉,宝玉和黛玉诉衷肠。这是宝玉自我进一步觉醒的标志,他寻找着“环境中的自我”,但这个自我逐渐脱离了此前茫然不定的状态而变得清晰明确起来。

5贾政回来,诸芳离散。现实正在慢慢向宝玉靠近,他已经知道“无情”的存在,他知道“情”并不是永恒的,也并不能代表一切。

贾政:惧怕忠顺府,听信谗言,易于动怒,笞子时下手不知轻重,性格正统顽固。

贾宝玉:言谈机敏,不善应酬,矢志不移,性情温润,善体贴少女,思想叛逆。

薛宝钗:薜宝钗贾宝玉挨打后,宝钗悲痛是真,连贾宝玉看了宝姐姐的表现,疼痛都减轻了许多,可我们仔细看此段的描写:写宝钗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一个“托”字,反映了宝钗光明正大之态以及意欲让大家注意到她对宝玉的关切的心思。

林黛玉:林黛玉的悲痛自不言表,从里到外都是一片真诚。可她的反应却不同于宝姐姐。她极不愿意别人看到她对宝玉的关心,这说明她有私心,真心也是难以掩蔽的,所以她的表现就在无声之泣及简单的言辞里。

扩展资料:

通过《宝玉挨打》可以看到:在封建社会里,生活中比较美好的、进步的一面,怎样在抗拒着还强大存在的反动腐朽的势力。这正是那一时代历史生活的本质反映。曹雪芹以生动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这一历史本质。

作家的艺术笔触,还富有思想意义地表现在被打以后的余波里。当贾宝玉躺在怡红院里养伤,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来探望;通过对这两个形象的不同的描绘,曹雪芹出色地体现出恩格斯说的一个美学原理。

-《宝玉挨打》

贾政是贾宝玉的亲爸爸,这是无疑的。只要看看王夫人对贾宝玉那个亲切劲,看看贾政对贾宝玉那种外表故意冷漠其实内心关爱之极的心态,就确定无疑是亲子关系。 我倒是认为贾珠不一定是贾政的大儿子,这是我从一开始看《红楼梦》就感觉到的。王夫人对贾珠在感情上其实很冷漠,这从她对李纨那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贾政也是一样的。如果贾珠真是贾政的长子,按照中国的传统,嫡长子不在了,父母一定会把对长子的爱转移到嫡长孙身上,可我看不出贾政和王夫人对贾兰有多关爱。后来看了百家讲坛刘心武的讲座,很荣幸,虽然我不知道曹家的家族关系,但刘老师的研究结果正好解决了我心理的疙瘩。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关于亲情关系方面的文字已经暴露了这种亲情的可靠性。王夫人和贾政对贾宝玉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他们对贾珠或者说贾兰仅仅只是口头的的爱。 那么,贾珠究竟是谁的儿子呢?这一点,我觉得刘心武老师研究的很有道理,而且我觉得这也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一个研究。就是,贾珠是贾母--也就是现实中的曹家李氏老太太唯一的亲儿子,因为死的早,未能世袭爵位,在李氏的夫君死了后,没有留下儿子,因为皇帝的眷顾,爵位由大侄子就是书中的贾赦继承,另一个侄子就是书中的贾政过继给李氏做儿子,以继香火。书中把贾珠写小了一辈,说成是贾政的儿子。 按照中国民间传统,长辈对过继来的儿子可能不太亲热,但是对隔代的孙子,虽然不是亲生,也和亲生的一样看待。贾宝玉和贾兰在贾母心中是一样看待。甚至李纨虽然是寡妇,享受的待遇比王夫人还好。贾宝玉比贾兰大,也长得比贾兰好看,又比贾兰聪明,算来宝玉又是贾母的长孙,是未来可以袭爵的接班人,所以,贾母对宝玉多些喜爱也是可以理解的。 以上说的一些个人看法,供朋友们开开心。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玩的书,看的次数越多,觉得这部书越有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02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