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与情感的定义:情绪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的主观体验,也就是个体对外界的直观好恶体会;
2、情绪与情感的意义:由于认知的过程属于内在心理活动,无法直接测量,因此在心理研究中主要通过情绪、情感和意志行动的反应,来了解个体的心理状况;
3、情绪与情感的影响:因为情绪与情感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会干预思维的过程,并直接对意志行动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本来要去做这件事,因为本身不喜欢,所以在意志行动上就变得犹豫不决;反之,对于喜欢的事也会变得更积极去做。这在思维层面上就是感性思维为主导的方式;另外,情绪与情感一旦产生偏差也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消沉等等,严重的就变成心理障碍了。
1、人体生物钟的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节律起落变化,这就是生物钟。人体的血压、体温、脉搏、心跳、神经的兴奋抑制、激素的分泌等100多种生理活动都要受生物钟规律的支配,从而产生生理活动的高潮和低潮。
2、天气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阴雨天气人们容易产生低落情绪;如果天气转晴,心情跟着也就好多了。特别是连天的阴雨,人们容易烦躁不安,对人对事都极不耐烦,处理事物也会欠考虑。
3、颜色刺激的影响。一般来说,鲜艳的颜色能驱赶人的不良情绪,心情易于发生好转。所以“浓妆艳抹”的春天,人们的情绪往往非常好。不同颜色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不同的影响。
4、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例如睡眠不足。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人会变得萎靡不振。
扩展资料:
调节情绪的方法:
1、用表情调节情绪,有研究发现,愤怒和快乐的脸部肌肉使个体产生相应的体验,愤怒的表情可以带来愤怒的情绪体验,所以当我们烦恼时,用微笑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
2、人际调节,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向周围的人求助,与朋友聊天、娱乐可以使你暂时忘记烦恼,而与曾今有过共同愉快经历的人则能引起你当时愉快的感觉。
3、环境调节,美丽的风景使人心情愉悦,而坑脏的环境会使人烦躁。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在完美的大自然中,心情自然而然会得到放松。
—心理学
—情绪
情绪会影响人们的个性发展,影响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还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思维水平,阻碍正常的思考学习。情绪影响机体的免疫力,情绪可以治疗、导致疾病,情绪可以改变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影响精神健康。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
1、情绪会影响人们的个性发展。长期生活在抑郁、忧郁或恐惧下的人性格古怪,与人交往能力差,不受欢迎。
2、情绪会影响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人在处于消极情绪时,会降低对自我的评价,会做出"我总是失败的","我没有能力"这样的归因。
3、情绪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思维水平,阻碍正常的思考学习,紧张、恐惧、烦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乐观平静的情绪有助于冷静思考。焦虑紧张的情绪不仅进行适当的调节会形成"习得性无助",造成对于某一问题"总是"无法解决。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
1、情绪影响机体的免疫力,现代医学认为,良好的情绪可使机体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使免疫抗病系统发挥最大效应,抗拒疾病的袭击。许多医学家认为,躯体本身就是良医,85%的疾病可以自我控制。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把情绪称为"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寒暑表"。
2、情绪可以治疗或导致疾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激动时皮肤会潮红发热,在紧张或愤怒时皮肤会苍白冰冷。人的情绪如果发生剧变,还可导致皮肤过敏,甚至会因此而影响到毛发。同时愉快喜悦等正确情绪还可以使得伤口加快愈合,促进疾病痊愈。
3、情绪可以改变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影响精神健康,经常紧张忙碌、不顺心会使人体出现失眠、脱发、甚至神经衰弱等系统失调的症状。如果受到强烈、突然或持久的精神打击会引起精神障碍。
用一句古语总结情绪对身心健康的作用:"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很大。
1、认知因素:认知是情感体验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样的情境,如果认知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2、气质类型: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人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强度和速度上,表现在细微的动作上敏感或迟钝,它是外部表现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不同气质的人,情绪表现的特点也不同;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例如,拥挤的人群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烦躁;灰色的天气让人郁闷郁闷;青山绿水,让人心旷神怡;干净有序的营房环境给人一种严肃、清新的感觉。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它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点。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内心的感受,但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显性行为或生理变化来推断。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悦、愤怒、忧虑、思考、悲伤、恐惧、恐慌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得越强就意味着情绪越强,如喜悦是跳舞,愤怒是咬牙切齿,忧虑是吃不下饭,悲伤是伤心等等,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
气质对情绪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过军旅生活,每个人都可以不断塑造自己的个性,锤炼自己的意志,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方面的气质,克服自己的弱点,可以不断完善自己。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
情绪和情感都是主观认识的一种感受,但是二者有区别,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情绪: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2、情感: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二、特点不同
1、情绪:在情绪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
2、情感: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
三、作用不同
1、情绪: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2、情感: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
-情绪
-情感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区别与联系:
A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第一,情绪是和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而产生的体验,而情感则是和人的
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第二,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独有的。
第三,情绪是不断变化的一时状态,带有情境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而情感则带有稳定性和内稳性的特点。
第四,从个体心理学的发展上看,情绪出现较早,而情感则出现较迟。
第五,情绪带有全人类的性质,而情感则受到民族、区域的影响。
B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都要受到已经形成情感的制约。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也依赖于情绪,情感总是在具体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情绪,情感不能孤立存在。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一、环境与情绪 健康和谐的氛围能促进中学生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家庭和睦,老师和蔼,同学合作,社会和谐,使中学生有适当的机会表达愉快的情绪,宣泄不良情绪,培养抵抗挫折的能力。 外界环境也会引起情绪的变化。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色彩柔和的环境,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相反,阴暗、狭窄、肮脏的环境,给人带来憋气和不快的情绪。拥挤、繁乱、嘈杂的环境会使人紧张心烦,阴森、陌生、孤寂的环境会使人惊恐不安,而优美的田园风光、湖光山色则令人神采飞扬。 二、饮食与情绪 研究表明,糖类能使人心境平和、心情舒畅。因为糖类能增加大脑血液中复合胺的含量,而该物质则被认为是一种人体自然产生的镇静剂。所以喜欢吃甜的人性情通常比较温和。另有研究表明,长期喜欢吃酸的人易产生妒忌情绪,喜欢吃辣的人容易愤怒,进食过多苦的食物会引起恐惧情绪。 以下是一些食物对情绪的影响: 食物中的谷氨酸能提高大脑中羟色胺的水平,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而全麦面包和一些高淀粉食物能帮助谷氨酸的吸收。 紧张与镁缺乏密切相关,生活中忙碌的人应补充富含镁的食品如香蕉。 每天150毫克剂量的维生素C(约两只橙)就可以缓解紧张、易怒、抑郁的不良情绪。 巧克力具有镇定作用,因此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不妨吃些巧克力。 缺铁会使人感觉疲劳、心情抑郁,而吃牛肉可帮助铁的吸收。 蛋白质食品使人保持警觉和精力充沛,如甲壳类、鱼类、鸡、瘦牛肉。 高咖啡因的摄取也会引起心情变化。实验发现,对某些人来说,摄取高咖啡因会加深抑郁、烦躁、忧虑。 另外,喝茶能使人精神振作。绿茶和红茶富含咖啡因,咖啡因刺激中枢神经,,可使头脑较为清醒,思考能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提高工作效率。不过不要空腹喝茶,也不要睡前喝茶。 三、色彩与情绪 在美国加州,一座监狱的看守长为犯人寻衅闹事而苦恼。有一次,他偶然把一伙狂暴的犯人换到一间浅绿色的牢房里,奇迹出现了:哪些原来暴跳如雷的犯人,就好像服用了镇静剂一样,渐渐平静下来,看守长由此受到启发,把囚室漆成绿色,于是犯人闹事事件随之减少。由于蓝色、绿色使人感到幽静、安谧,故有“心理镇静剂”之称。这是心理学家所说的颜色的心理效应。 每种色彩都代表一定的含义: 红——热情、活力、健康、希望; 橙——兴奋、喜悦、活泼、华美; 绿——青春、和平、朝气; 青——希望、坚强、庄重; 蓝——秀丽、清新、宁静; 黄——温和、光明、快活; 紫——高贵、典雅、华丽; 褐——严肃、浑厚、温暖; 灰——平静、稳重、朴素、压抑; 黑——凝重、哀痛、肃穆、神秘; 白——圣洁、天真、清爽; 金——光荣、华贵、辉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巧妙利用颜色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例如,红色给人以力量,粉红色柔和温馨,橙**使人有好心情;消除烦躁和愤怒避免红色;化解沮丧应避免令人情绪低落的黑色和深蓝色,而应选用能使人心情愉快的亮色和暖色;减轻紧张焦虑,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缓解及镇静作用的清淡颜色,如绿色、浅蓝色。 四、衣着与情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克·布朗称:适当地选择衣服,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改善情绪的功效。称心的衣着可松弛神经、安定心理、平衡情绪。不相宜的衣服上了身会使人心绪异常波动。专家认为,称心的衣着可松弛神经,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所以在情绪不佳时应该注意四“不”: 1、不穿易皱的麻质衣服。易皱的衣服使人看起来一团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使心情复杂和纷乱。 2、不穿硬质衣料衣服。硬质衣料衣服会增加心理上的僵硬、死板和不快。此时最好是穿质地柔软如针织、棉布、羊毛等衣料做的服装。 3、不要穿过分紧身而狭窄的衣服。过分紧贴而狭窄的衣服,特别是在腰、臀、胸等部位,令人有压迫感,增加心情的郁闷和沉重。女孩子避免穿窄裙、连裤袜和束腰的服装,以及紧身牛仔装,否则会加重情绪上的压抑感。而穿宽松的服装会令你呼吸轻松、血液循环畅通,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4、不系领带。不系领带能减轻束缚的感觉。 五、音乐与情绪 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证实,音乐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大脑边缘系统即“情绪脑”,并可以随着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调性等不同,而表现为镇静,兴奋等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的音乐对情绪有不同的影响。 ★忧郁、烦闷:适于听一些风格清新、明快的乐曲,如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喜洋洋》、《花好月圆》,广东音乐《步步高》,笛子独奏曲《喜相逢》,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B小调),格什文《蓝色狂想曲》第二部等。 ★紧张、压力大:可以选用缓慢悠扬的旋律与柔绵婉转、曲调低吟、清幽和谐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蓝色多瑙河》、《平湖秋月》、《二泉映月》、《献给爱丽丝》、《小夜曲》等。 ★焦虑:可以听听明朗、淳朴、愉快的乐曲,如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琵琶曲《汗宫秋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巴赫的《幻想曲和赋曲》(G小调)等。 ★缺乏自信、萎靡不振:可欣赏激昂、富有号召性、鼓动性的军乐曲、进行曲或富于哲理性的交响乐等。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降E大调,《黄河大合唱》、《义勇进行曲》、《松花江上》等。 ★失眠、神经衰弱:莫扎特的《催眠曲》、舒曼的小提琴小夜曲《摇篮曲》、舒伯特的《小夜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德彪西的钢琴奏鸣曲《梦》等。 ★疲惫:欣赏轻松、明快的乐曲,如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比才的歌曲《卡门》、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
影响情绪的因素是生理因素、环境因素、自然因素、饮食因素。
认识因素,认识在情绪体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作出的认识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生理因素: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起落有常。
环境因素:如青山绿水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拥挤的人群常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
自然因素:阴雨天气容易产生低落情绪;如果天气转晴,心情跟着也就好多了。
饮食因素:汉堡、薯片等高糖、高脂食品虽然能迅速改善情绪,使人心情愉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