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关于月的诗句

李商隐关于月的诗句,第1张

1李商隐写月亮诗句有哪些

《嫦娥》 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霜月》 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端居》 唐代: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唐代: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2李商隐写月亮的诗句是

百尺楼高水接天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晓镜但愁云鬓改。 —— 李商隐《观灯乐行》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 李商隐《端居》初闻征雁已无蝉,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 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青女素娥俱耐冷,夜吟应觉月光寒。 —— 李商隐《霜月》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 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素娥惟与月。 —— 李商隐《霜月》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月色灯山满帝都,青女不饶霜,香车宝盖隘通衢。

3李商隐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1 《嫦娥》

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 《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 《霜月》

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5 《端居》

唐代: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6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唐代: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4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

1、唐·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唐·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3、唐·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4、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5、唐·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6、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7、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8、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9、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10、唐·张泌《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译文:别梦中隐约来到了谢家,徘徊在小回廊栏杆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扩展资料: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5朗读一下李商隐的古诗《月》

1、《月》唐代:李商隐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2、全诗意思如下:桥边的池水里的月亮,真是难忘惹人恋爱。

帘子在明亮的夜晚打开,竹帘卷起时已经是很凉的天气了。月光流转处水花湍急,婵辉倾吐出来使得云朵也有了光彩。

月中的女神不施粉黛,她的美貌全靠这月光了。3、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6朗读李商隐的古诗《月》

1、《月》唐代:李商隐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2、全诗意思如下:桥边的池水里的月亮,真是难忘惹人恋爱。

帘子在明亮的夜晚打开,竹帘卷起时已经是很凉的天气了。月光流转处水花湍急,婵辉倾吐出来使得云朵也有了光彩。

月中的女神不施粉黛,她的美貌全靠这月光了。3、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7描写日月的诗句李商隐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4、《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8、《月》唐薛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8关于“月”的诗句

分给我吧: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7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 19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风飘荷叶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

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

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

9关于月的诗句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这些诗词虽然写的是同一个物象——月亮,但是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其象征意义是各不相同的。作为一代诗圣的杜甫也有很多咏月的诗篇,这些诗篇伴随着诗人坎坷悲壮的一生,诉说着诗人绵绵不尽的悲情。

本文将从杜甫的诗歌中摭取几首写月诗,分析其意象特征,并从中揭示杜甫的思想变化与月的关系。 杜甫一生历经坎坷,饱尝生活的磨难,体味人世的悲辛。

在杜甫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月的诗句,据不完全统计,杜甫的咏月诗有一百多首,有很多妙语佳句,传诵千古。在一向“沉郁顿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杜笔下,那是一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月亮世界,一个情谊淳厚、绵绵不尽的瑶池仙境,一个悲怆掩泣、雄心不泯的夜空精灵。

其中有“枫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的恬静优美,也有“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的战争悲愤;有“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的拳拳忠心,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悠悠深情。杜甫的咏月诗,是杜甫一生经历的反映,折射出那个特定时代的种种风貌,体现了一代诗哲的情感波澜。

一、“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边塞苦寒苍凉悲壮 杜甫的月诗有很多是反映战争,关注“安史之乱”的,揭示了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及〈北征〉等都是这类的代表作。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在那空旷寂寥的边塞,明月高悬的深夜,本应是人马安歇,进入甜美梦乡之时。事实却否,在胡笳的悲鸣声中,在寂寥高挂的明月之下,在军令严肃的氛围里,士卒不敢放肆,不能懈怠,只能默然惨然,听凭战争的摆布,没有丝毫的自由可享。

这样低沉雄浑,意境疏阔的场景,使人如临关塞,飒然一振。《北征》可以说是杜甫“史诗”的典型代表。

全诗篇幅宏大,一百四十句,七百字,为杜甫五言古诗最长的一首;安史之乱、国破家亡、时代变换、个人命运尽收诗中;全诗感情丰富复杂,思往昔、叹现实、想未来,驰骋宏阔,被人称为千古绝唱。其中“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诗人深夜经过嘶杀拼夺的战场,在一弯凄清的寒月映照下,那累累白骨,正在诉说着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悲剧,控诉着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不尽的灾难。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着国家复兴的愿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从而表达了普通人民的愤懑情绪。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 杜甫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兴衰、人民的安危,他写过许多不同情态下的不眠之夜,透过不眠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抒发了他关心时事,关怀民生的壮阔情怀。那翻腾在波浪中的一片孤月,在鹳鹤争飞、豺狼争食的混战中,更显得凄寒,与末二句在不眠之际,诗人忧思重重,却又无力回转乾坤的悲怆之感相呼应,因此孤月不仅是单纯的水月之景,同时也是诗人悲凉心境的写照。

如上述反映凄凉边塞的诗篇还有很多,“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月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遣怀》)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说:“句句是咏景,句句是言情,说到酸心渗骨处,读之令人欲涕。” 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乡思亲情深意切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月夜》和《月夜忆舍弟》。自古以来,月亮是最基本的母性情结,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诚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鄜州,八月太子在灵武即位,消息传来,杜甫一人从鄜州奔向灵武,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为,半途中却被安史叛军俘虏,押解到长安。诗人身居已经沦陷的长安,心中牵挂鄜州的妻子。

1描写赏灯的诗句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2找描叙烟花里表达爱情的诗词

爱如烟花 爱山爱水爱佳人 如梦香甜意切真 烟雾飘逸云彩绚 花团锦蔟又一春 -------------------------------------------------------------------------------- 情人节的烟花,绽放了谁的爱情 情人节,这个节日似乎与我无关,却又那么强烈地散发着它浪漫的魅力。

那些美丽的传说,如幻化的情感,将女子的名字绣在男子的衣袖上,让保护女子成为他们一生的使命,这个使命是神圣的。 这是对美好感情的憧憬,几千几万年之后,伤心的女子,念念不忘的,依旧是那个衣袖上绣着自己名字的男子。

女人是这般情痴千古,男子却又是这般游离不定。 夜的夜,黑的黑,心却明亮如水。

仿佛看穿了千古传说,没有恨没有怨,只是如明月般温润,因为那只是传说。低下头,却看不穿如水的思念,绵长,无绝期。

整个城市在烟花的亮光中璀璨,林立的钢筋水泥披上七彩的影子,牢牢地守望着那一束束落地的伤痕。都说爱情如花,花期到了自然就会绽放。

哪怕在角落里,哪怕在黑暗中,只要爱情之花盛开,那么整个世界都会香满地。 空气中弥漫着烟花燃尽的味道,那曾经的绚烂仿佛还在眼前流淌,却有一面黑黑的天空在眼前。

原来美丽早已飘散,空留一片相思在风中,一如那爱情的味道。 -------------------------------------------------------------- 爱如烟花 望着闪烁的屏幕,思绪飘浮不定。

萤亮的灯火,挥洒着万千银辉。 窗外,没有晚风吹佛,没有星月,只有寂寂的冷…… 夜幕幽深昏黄的街灯,星星点点,闪耀依然,街灯下只看见一片寒灰。

喧嚣的市声早已隐退,整个城市仿佛进入了一种休眠状态。偶尔的汽笛声惊扰着酣睡中的人,在这寒冷而寂静的夜里,清晰飘逸,夜显的更加的寂寥孤独…… 缠绵悱恻的音乐一遍遍重复着,弥散着一种凄清却透入心骨的悲凉。

“别哭,我最爱的人,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一刹那凋落,你的泪也挽不回的枯萎……”眼睛呆帐地盯着屏幕,心却一直停留在凄美的乐曲中,深深的被刺痛,心绪低靡。 爱很甜蜜,却也短暂,随着时光流逝,在日出日落间遁逃,只留下感叹号般的记忆,心里一遍遍温习回味…… 娇弱的絮语只是我性格中的一丝陈旧的痕迹。

人,却依然生活在迷幻的世界中,在思念和守候;依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孤灯下回味着一些东西,在寂寞的歌声中……孤独,无人再看我的泪眼,身边是一片完全的空寂!我渴望听到你一点点声音,哪怕是你忧怨的叹息,我渴望看到一丝丝影子,哪怕是我终生无缘相拥的脊背! 晚风吹过,我依然站在这儿,在守候,你呢?是否让清风传送过你的思念?是否依然吟唱着自己无悔的歌谣?天际里划过的那声哨音,可是你深情的问候?我心空掠过的那片云影,可是你潇洒的示意?你是否可以忘怀! 烟花般的爱,只开一瞬。我会铭记这份爱的理解,将永远向生活展开心灵。

我将把浓浓的思念沉淀在心底,斑斑驳驳的水流,涌动的全是泪水!我将会记住,这烟花般璀璨的爱,绽放最美丽的一刹那,这份没有结局的爱是否延续,可能是没有结局的爱,我不后悔当初的约定和承诺,依然无悔爱你。 美丽而甜蜜的爱在灰飞烟灭中成为幻影,渐渐沦为回忆,成为我无眠夜的绵长思绪。

过去的,也许将永远过去,伴着流逝的风和飞扬的思念,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烟花是灿烂而炫目的,却在盛开的刹那间便倾尽一生的全部; 爱是短暂的,而那份爱的味道却让人一生追忆! 五彩缤纷的烟花,一朵接一朵,绽放,绚丽多姿,然后零落下去,留下一地的灰烬,满世界的残红。沉寂的夜空因了烟花的璀璨而生色,这一刻,谁如烟花般绚丽?这一刻,谁舍烟花般的美丽?可是,烟花的璀璨只在瞬息间。

瞬间的绽放,在黑暗中燃起夺目的火花,却要倾尽一生的全部?这就是烟花的命运?为烟花感叹,为烟花遗憾,也为自己悲哀。为什么烟花的绽放只能是瞬间?为什么我们的相恋就如烟花转瞬即失,是否因为只有瞬间的命运才璀璨?爱情,是否因为短暂才让人一遍遍回忆? 烟花散尽后,寂寞是凄楚的…… 烟花散尽后那更深的寂寞?又谁能承受爱情远走时撕裂的痛楚?我哀叹着,低微的声音被人群的欢笑声湮灭,笑声飞扬着、扩散着……心里阵阵寒冷、苦涩、泪水涟漪,爱,是否如昙花一现,只开一瞬…… “那个永恒的夜晚十七岁仲夏你吻我的那个夜晚,让我往后的时光每当有感叹,总想起当天的星光……”缠绵的乐曲依然回响在耳畔,视线模糊了;爱,却更加清晰…… 情人节的夜晚,独自一人看着远处的烟花,却也是一种享受。

爱情,当它还在的时候,是甜蜜的,当它走了,就走了,不再回来,再复合的爱情也不会长久。

3元宵节诗句——《观灯乐行》

《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译文: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观灯乐行》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李商隐。此诗利用反衬的手法描写了元宵佳节之时,诗人虽然身处花灯如海、处处繁华的帝都之中,却无心赏月的心情。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

4写在孔明灯上的话,能表达爱情

用放孔明灯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不失为一种新兴的祭奠方式,老汉对你的行为表示赞同。放飞孔明灯

祭奠亲人当然用白色、**、蓝色的浅色或冷色调,如果逝去的亲人年事已高,老喜丧,启用红色也不是不可以。圆形和椭圆形亦可。家人或晚辈在一起可以举行一个放飞仪式,以表示对逝去亲人的无比怀念和尊重。

“还有听别人说孔明灯是鬼灯 是会引魂的灯,这是真的吗”,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那么我的祝福逝者会收到吗? 会不会我的灯放出去后逝者没收到 我就先把那些脏东西引来? 那一定要放孔明灯给这位逝者祈祷的话应该怎样才好 !”俗话说:心诚则灵,你们的一切祝福和心愿逝者亲人都会收到的。他会在天堂福佑所有家人。把要对亲人讲的话写在孔明灯的中间位置最佳。

5青玉案元夕描写节日整夜丝竹齐鸣花灯炫目的诗句是什么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元宵之夜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溶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括号处两字缺,明代刊本作灯火。

6描写元宵花灯的代表性诗词有哪些呢

有关描写花灯的诗词有很多。

例如唐代苏味道在其《正月十五日夜》一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B音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该诗形象地描绘了唐代元宵之夜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里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元宵节的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的场景。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此诗句出自于金朝元好问的《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本诗译文:元宵时节,到处都能碰到盛装打扮的游人,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孩童们互相追逐打闹。我这个穿着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发情感作铺垫。

而三句一转,用“长衫”对“炫服华妆”,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624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