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 [美国]梭罗》读后感

《瓦尔登湖 [美国]梭罗》读后感,第1张

作品提要

1845年,我在瓦尔登湖畔开始了两年多的林中生活。在那里我亲手为自己搭建了小木屋。第一个夏天我没有读书,而是种地,更主要的是享受每天的美好时光: 清晨在湖中洗澡,白天在阳光下沐浴,黄昏时候沉静在寂寞与宁静中,凝神倾听鸟兽的欢声笑语。我按照先民的原始方式来种豆,根据需求来捕鱼。秋天,我泛舟湖上,欣赏着变幻多姿的湖光山色。冬日,我常常在北风呼啸、积雪覆盖的林中散步,在湖上滑冰,有时也与林中的来客交谈。春天,我观察着湖水的消融,欣赏一场春雨过后地上冒出的绿苗。一年四季,我在林中小屋过着简朴而原始的生活,有时进行思考与写作。1847年,我离开了瓦尔登。

作品选录

但当我们局限在书本里,虽然那是最精选的,古典的作品,而且只限于读一种特殊的语文,它们本身只是口语和方言,那时我们就有危险,要忘记掉另一种语文了,那是一切事物不用譬喻地直说出来的文字,唯有它最丰富,也最标准。出版物很多,把这印出来的很少。从百叶窗缝隙中流进来的光线,在百叶窗完全打开以后,便不再被记得了。没有一种方法,也没有一种训练可以代替永远保持警觉的必要性。能够看见的,要常常去看;这样一个规律,怎能是一门历史或哲学,或不管选得多么精的诗歌所比得上的?又怎能是最好的社会,或最可羡慕的生活规律所比得上的呢?你愿意仅仅做一个读者,一个学生呢,还是愿意做一个预见者?读一读你自己的命运,看一看就在你的面前的是什么,再向未来走过去吧。

第一年夏天,我没有读书;我种豆。不,我比干这个还好。有时候,我不能把眼前的美好的时间牺牲在任何工作中,无论是脑的或手的工作。我爱给我的生命留有更多余地。有时候,在一个夏天的早晨里,照常洗过澡之后,我坐在阳光下的门前,从日出坐到正午,坐在松树,山核桃树和黄栌树中间,在没有打扰的寂寞与宁静之中,凝神沉思,那时鸟雀在四周唱歌,或默不作声地疾飞而过我的屋子,直到太阳照上我的西窗,或者远处公路上传来一些旅行者的车辆的辚辚声,提醒我时间的流逝。我在这样的季节中生长,好像玉米生长在夜间一样,这比任何手上的劳动好得不知多少了。这样做不是从我的生命中减去了时间,而是在我通常的时间里增添了许多,还超产了许多。我明白了东方人的所谓沉思以及抛开工作的意思了。大体上,虚度岁月,我不在乎。白昼在前进,仿佛只是为了照亮我的某种工作;可是刚才还是黎明,你瞧,现在已经是晚上,我并没有完成什么值得纪念的工作。我也没有像鸣禽一般地歌唱,我只静静地微笑,笑我自己幸福无涯。正像那麻雀,蹲在我门前的山核桃树上,啁啾地叫着,我也窃窃笑着,或抑制了我的啁啾之声,怕它也许从我的巢中听到了。我的一天并不是一个个星期中的一天,它没有用任何异教的神祇来命名,也没有被切碎为小时的细末子,也没有因滴答的钟声而不安;因为我喜欢像印度的普里人,据说对于他们,“代表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是同一个字,而在表示不同的意义时,他们一面说这个字一面做手势,手指后面的算昨天,手指前面的算明天,手指头顶的便是今天。”在我的市民同胞们眼中,这纯粹是懒惰;可是,如果用飞鸟和繁花的标准来审判我的话,我想我是毫无缺点的。人必须从其自身中间找原由,这话极对。自然的日子很宁静,它也不责备他懒惰。

我的生活方式至少有这个好处,胜过那些不得不跑到外面去找娱乐、进社交界或上戏院的人,因为我的生活本身便是娱乐,而且它永远新奇。这是一个多幕剧,而且没有最后的一幕。如果我们常常能够参照我们学习到的最新最好的方式来过我们的生活和管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绝对不会为无聊所困。只要紧紧跟住你的创造力,它就可以每一小时指示你一个新的前景。家务事是愉快的消遣。当我的地板脏了,我就很早起身,把我的一切家具搬到门外的草地上,床和床架堆成一堆,就在地板上洒上水,再洒上湖里的白沙,然后用一柄扫帚,把地板刮擦得干净雪白: 等到老乡们用完他们的早点,太阳已经把我的屋子晒得够干燥,我又可以搬回去;而这中间我的沉思几乎没有中断过。这是很愉快的,看到我家里全部的家具都放在草地上,堆成一个小堆,像一个吉普赛人的行李,我的三脚桌子也摆在松树和山核桃树下,上面的书本笔墨我都没有拿开。它们好像很愿意上外边来,也好像很不愿意给搬回屋里去。有时我就跃跃欲试地要在它们上面张一个帐篷,我就在那里就位。太阳晒着它们是值得一看的景致,风吹着它们是值得一听的声音,熟稔的东西在户外看到比在室内有趣得多。小鸟坐在相隔一枝的桠枝上,长生草在桌子下面生长,黑莓的藤攀住了桌子脚;松实、栗子和草莓叶子到处落满。它们的形态似乎是这样转变成为家具,成为桌子、椅子、床架的,——因为这些家具原先曾经站在它们之间。

我的房子是在一个小山的山腰,恰恰在一个较大的森林的边缘,在一个苍松和山核桃的小林子的中央,离开湖边六杆之远,有一条狭窄的小路从山腰通到湖边去。在我前面的院子里,生长着草莓,黑莓,还有长生草,狗尾草,黄花紫菀,矮橡树和野樱桃树,越橘和落花生。五月尾,野樱桃(学名Cerasus pumila)在小路两侧装点了精细的花朵,短短的花梗周围是形成伞状的花丛,到秋天里就挂起了大大的漂亮的野樱桃,一球球地垂下,像朝四面射去的光芒。它们并不好吃,但为了感谢大自然的缘故,我尝了尝它们。黄栌树(学名Rhus glabra)在屋子四周异常茂盛地生长,把我建筑的一道矮墙掀了起来,第一季就看它长了五六英尺。它的阔大的、羽状的、热带的叶子,看起来很奇怪,却很愉快。在晚春中,巨大的蓓蕾突然从仿佛已经死去的枯枝上跳了出来,魔术似的变得花枝招展了,成了温柔的青色而柔软的枝条,直径也有一英寸;有时,正当我坐在窗口,它们如此任性地生长,压弯了它们自己的脆弱的关节,我听到一枝新鲜的柔枝忽然折断了,虽然没有一丝儿风,它却给自己的重量压倒,而像一把羽扇似的落下来。在八月中,大量的浆果,曾经在开花的时候诱惑过许多野蜜蜂,也渐渐地穿上了它们的光耀的红天鹅绒的彩色,也是给自己的重量压倒,终于折断了它们的柔弱的肢体。

在这一个夏天的下午,当我坐在窗口,鹰在我的林中空地盘旋,野鸽子在疾飞,三三两两地飞入我的眼帘,或者不安地栖息在我屋后的白皮松枝头,向着天空发出一个呼声;一只鱼鹰在水面上啄出一个酒涡,便叼走了一尾鱼;一只水貂偷偷地爬出了我门前的沼泽,在岸边捉到了一只青蛙;芦苇鸟在这里那里掠过,隰地莎草在它们的重压下弯倒;一连半小时,我听到铁路车辆的轧轧之声,一忽儿轻下去了,一忽儿又响起来了,像鹧鸪在扑翅膀,把旅客从波士顿装运到这乡间来。我也并没有生活在世界之外,不像那个孩子,我听说他被送到了本市东部的一个农民那里去,但待了不多久,他就逃走了,回到家里,鞋跟都磨破了,他实在想家。他从来没有见过那么沉闷和偏僻的地方;那里的人全走光了;你甚至于听不见他们的口笛声!我很怀疑,现在在马萨诸塞州不知还有没有这样的所在: 

真的啊,我们的村庄变成了一个靶子,

给一支飞箭似的铁路射中,

在和平的原野上,它是康科德——协和之音。

菲茨堡铁路在我的住处之南约一百杆的地方接触到这个湖。我时常沿着它的堤路走到村里去,好像我是由这个链索和社会相联络的。货车上的人,是在全线上来回跑的,跟我打招呼,把我当作老朋友,过往次数多了,他们以为我是个雇工;我的确是个雇工。我极愿意做那地球轨道上的某一段路轨的养路工。

夏天和冬天,火车头的汽笛声穿透了我的林子,好像农家的院子上面飞过的一头老鹰的尖叫声,通知我有许多焦躁不安的城市商人已经到了这个市镇的圈子里,或者是从另一个方向来到一些村中行商。它们是在同一个地平线上的,它们彼此发出警告,要别个在轨道上让开,呼唤之声有时候两个村镇都能听到。乡村啊,这里送来了你的杂货了;乡下人啊,你们的食粮!没有任何人能够独立地生活,敢于对它们道半个“不”字。于是乡下人的汽笛长啸了,这里是你们给它们的代价!像长长的攻城槌般的木料以一小时二十英里的速度,冲向我们的城墙,还有许多的椅子,城圈以内所有负担沉重的人现在有得坐了。乡村用这样巨大的木材的礼貌给城市送去了坐椅。所有印第安山间的越橘全部给采下来,所有的雪球浆果也都装进城来了。棉花上来了,纺织品下去了;丝上来了,羊毛下去了,书本上来了,可是著作书本的智力降低了。

当我遇见那火车头,带了它的一列车厢,像行星运转似的移动前进,——或者说,像一颗扫帚星,因为既然那轨道不像一个会转回来的曲线,看到它的人也就不知道在这样的速度下,向这个方向驰去的火车,会不会再回到这轨道上来,——水蒸气像一面旗帜,形成金银色的烟圈飘浮在后面,好像我看到过的高高在天空中的一团团绒毛般的白云,一大块一大块地展开,并放下豪光来,——好像这位旅行着的怪神,吐出了云霞,快要把夕阳映照着的天空作它的列车的号衣;那时我听到铁马吼声如雷,使山谷都响起回声,它的脚步踩得土地震动,它的鼻孔喷着火和黑烟(我不知道在新的神话中,人们会收进怎样的飞马或火龙),看来好像大地终于有了一个配得上住在地球上的新的种族了。如果这一切确实像表面上看来的那样,人类控制了元素,使之服务于高贵的目标,那该多好!如果火车头上的云真是在创英雄业绩时所冒的汗,蒸汽就跟飘浮在农田上空的云一样有益,那么,元素和大自然自己都会乐意为人类服务,当人类的护卫者了。

我眺望那早车时的心情,跟我眺望日出时的一样,日出也不见得比早车更准时。火车奔向波士顿,成串的云在它后面拉长,越升越高,升上了天,片刻间把太阳遮住,把我远处的田野荫蔽了。这一串云是天上的列车,旁边那拥抱土地的小车辆,相形之下,只是一支标枪的倒钩了。在这冬天的早晨,铁马的御者起身极早,在群山间的星光底下喂草驾挽。它这么早升了火,给它内热,以便它起程赶路。要是这事既能这样早开始,又能这样无害,那才好啦!积雪深深时,它给穿上了雪鞋,用了一个巨大的铁犁,从群山中开出条路来,直到海边,而车辆像一个沟中播种器,把所有焦灼的人们和浮华的商品,当作种子飞撒在田野中。一整天,这火驹飞过田园,停下时,只为了它主人要休息。就是半夜里,我也常常给它的步伐和凶恶的哼哈声吵醒;在远处山谷的僻隐森林中,它碰到了冰雪的封锁;要在晓星底下它才能进马厩,可是既不休息,也不打盹,它立刻又上路旅行去了。有时,在黄昏中,我听到它在马厩里,放出了这一天的剩余力气,使它的神经平静下来,脏腑和脑袋也冷静了,可以打几个小时的钢铁的瞌睡。如果这事业,这样旷日持久和不知疲乏,又能这样英勇不屈而威风凛凛,那才好呵!

市镇的僻处,人迹罕到的森林,从前只在白天里猎人进入过,现在却在黑夜中,有光辉灿烂的客厅飞突而去。居住在里面的人却一无所知;此一刻它还靠在一个村镇或大城市照耀得如同白昼的车站月台上,一些社交界人士正聚集在那里,而下一刻已经在郁沉的沼泽地带,把猫头鹰和狐狸都吓跑了。列车的出站到站现在成了林中每一天的大事了。它们这样遵守时间地来来去去,而它们的汽笛声老远都听到,农夫们可以根据它来校正钟表,于是一个管理严密的机构调整了整个国家的时间。自从发明了火车,人类不是更能遵守时间了吗?在火车站上,比起以前在驿车站来,他们不是说话更快,思想不也是更敏捷了吗?火车站的气氛,好像是通上了电流似的。对于它创造的奇迹,我感到惊异;我有一些邻居,我本来会斩钉截铁地说他们不会乘这么快的交通工具到波士顿去的,现在只要钟声一响,他们就已经在月台上了。“火车式”作风,现在成为流行的口头禅;由任何有影响的机构经常提出,离开火车轨道的真心诚意的警告,那是一定要听的。这件事既不能停下车来宣读法律作为警告,也不能向群众朝天开枪。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命运,一个Atropos,这永远也不会改变。(让这做你的火车头的名称。)人们看一看广告就知道几点几十分,有几支箭要向罗盘上的哪几个方向射出;它从不干涉别人的事,在另一条轨道上,孩子们还乘坐了它去上学呢。我们因此生活得更稳定了。我们都受了教育,可以做退尔的儿子,然而空中充满了不可见的箭矢。除了你自己的道路之外,条条路都是宿命的道路。那么,走你自己的路吧。

瓦尔登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是宏伟的,不常去游玩的人,不住在它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但是这一个湖以深邃和清澈著称,值得给予突出的描写。这是一个明亮的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圆周约一英里又四分之三,面积约六十一英亩半;它是松树和橡树林中央的岁月悠久的老湖,除了雨和蒸发之外,还没有别的来龙去脉可寻。四周的山峰突然地从水上升起,到四十至八十英尺的高度,但在东南面高到一百英尺,而东边更高到一百五十英尺,其距离湖岸,不过四分之一英里及三分之一英里。山上全部都是森林。所有我们康科德地方的水波,至少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站在远处望见的,另一种,更接近本来的颜色,是站在近处看见的。第一种更多地靠的是光,根据天色变化。在天气好的夏季里,从稍远的地方望去,它呈现了蔚蓝颜色,特别在水波荡漾的时候,但从很远的地方望去,却是一片深蓝。在风暴的天气下,有时它呈现出深石板色。海水的颜色则不然,据说它这天是蓝色的,另一天却又是绿色了,尽管天气连些微的可感知的变化也没有。我们这里的水系中,我看到当白雪覆盖这一片风景时,水和冰几乎都是草绿色的。有人认为,蓝色“乃是纯洁的水的颜色,无论那是流动的水,或凝结的水”。可是,直接从一条船上俯看近处湖水,它又有着非常之不同的色彩。甚至从同一个观察点,看瓦尔登是这会儿蓝,那忽儿绿。置身于天地之间,它分担了这两者的色素。从山顶上看,它反映天空的颜色,可是走近了看,在你能看到近岸的细砂的地方,水色先是黄澄澄的,然后是淡绿色的了,然后逐渐地加深起来,直到水波一律地呈现了全湖一致的深绿色。却在有些时候的光线下,便是从一个山顶望去,靠近湖岸的水色也是碧绿得异常生动的。有人说,这是绿原的反映;可是在铁路轨道这儿的黄沙地带的衬托下,也同样是碧绿的,而且,在春天,树叶还没有长大,这也许是太空中的蔚蓝,调和了黄沙以后形成的一个单纯的效果。这是它的虹色彩圈的色素。也是在这一个地方,春天一来,冰块给水底反射上来的太阳的热量,也给土地中传播的太阳的热量融解了,这里首先融解成一条狭窄的运河的样子,而中间还是冻冰。在晴朗的气候中,像我们其余的水波,湍急地流动时,波平面是在九十度的直角度里反映了天空的,或者因为太光亮了,从较远处望去,它比天空更蓝些;而在这种时候,泛舟湖上,四处眺望倒影,我发现了一种无可比拟、不能描述的淡蓝色,像浸水的或变色的丝绸,还像青锋宝剑,比之天空还更接近天蓝色,它和那波光的另一面原来的深绿色轮番地闪现,那深绿色与之相比便似乎很混浊了。这是一个玻璃似的带绿色的蓝色,照我所能记忆的,它仿佛是冬天里,日落以前,西方乌云中露出的一角晴天。可是你举起一玻璃杯水,放在空中看,它却毫无颜色,如同装了同样数量的一杯空气一样。众所周知,一大块厚玻璃板便呈现了微绿的颜色,据制造玻璃的人说,那是“体积”的关系,同样的玻璃,少了就不会有颜色了。瓦尔登湖应该有多少的水量才能泛出这样的绿色呢,我从来都无法证明。一个直接朝下望着我们的水色的人所见到的是黑的,或深棕色的,一个到河水中游泳的人,河水像所有的湖一样,会给他染上一种黄颜色;但是这个湖水却是这样的纯洁,游泳者会白得像大理石一样,而更奇怪的是,在这水中四肢给放大了,并且给扭曲了,形态非常夸张,值得让米开朗琪罗来作一番研究。

结束语

我住在一个铅墙的角隅中,那里已倒入了一点钟铜的合金。常常在我正午休息的时候,一种混乱的叮叮之声从外面传到了我的耳鼓中。这是我同时代人的声音。我的邻居在告诉我他们同那些著名的绅士淑女的奇遇,在夜宴桌上,他们遇见的那一些贵族;我对这些,正如我对《每日时报》的内容,同样不发生兴趣。一般的趣味和谈话资料总是关于服装和礼貌;可是笨鹅总归是笨鹅,随便你怎么打扮它。他们告诉我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英国和印度,佐治亚州或马萨诸塞州的某某大人,全是短暂的、瞬息即逝的现象,我几乎要像马穆鲁克的省长一样从他们的庭院中逃走。我愿我行我素,不愿涂脂抹粉,招摇过市,引人注目,即便我可以跟这个宇宙的建筑大师携手共行,我也不愿,——我不愿生活在这个不安的、神经质的、忙乱的、琐细的十九世纪生活中,宁可或立或坐,沉思着,听任这十九世纪过去。人们在庆祝些什么呢?他们都参加了某个事业的筹备委员会,随时预备听人家演说。上帝只是今天的主席,韦勃斯特是他的演说家。那些强烈地合理地吸引我的事物,我爱衡量它们的分量,处理它们,向它们转移;——决不拉住磅秤的横杆,来减少重量,——不假设一个情况,而是按照这个情况的实际来行事;旅行在我能够旅行的唯一的路上,在那里没有一种力量可以阻止我。我不会在奠定坚实基础以前先造拱门而自满自足。我们不要玩冒险的把戏。什么都得有个结实的基础。我们读到过一个旅行家问一个孩子,他面前的这个沼泽有没有一个坚固的底。孩子说有的。可是,旅行家的马立刻就陷了下去,陷到肚带了,他对孩子说,“我听你说的是这个沼泽有一个坚固的底。”“是有啊,”后者回答,“可是你还没有到达它的一半深呢。”社会的泥泽和流沙也如此。要知道这一点,却非年老的孩子不可。也只有在很难得,很凑巧之中,所想的,所说的那一些事才是好的。我不愿做一个在只有板条和灰浆的墙中钉入一只钉子的人;要是这样做了,那到半夜里我还会睡不着觉。给我一个锤子,让我来摸一摸钉板条。不要依赖表面上涂着的灰浆。锤入一只钉子,让它真真实实地钉紧,那我半夜里醒来了想想都很满意呢,——这样的工作,便是你召唤了文艺女神来看看,也毫无愧色的。这样做上帝才会帮你的忙,也只有这样做你的忙他才帮。每一个锤入的钉子应该作为宇宙大机器中的一部分。你这才是在继续这一个工作。

(徐迟译)

注释:

希腊神话中命运三女神中之最后一个,剪断生命之线的女神之名。

威廉·退尔是十四世纪传说中解放瑞士的英雄,自由射手,射他儿子头顶的苹果,一发而命中。

中世纪埃及的一个骑兵卫队的成员。原是从高加索带到埃及去的奴隶。1254年其中一人夺得埃及王位。马穆鲁克苏丹在埃及一直统治到1517年,被土耳其苏丹推翻。

赏析

苏格拉底早就说过,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1845年,亨利·大卫·梭罗抛开一切束缚,跑到瓦尔登湖畔的小屋经营自己的生活。他亲自用斧头砍伐木料,为自己搭建了一个林中小屋,他处身安详静谧的林中天地,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透视社会生活。于是,产生了这部记录其清新纯净的精神自我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最大的特点在于,传主的生平经历只是传主精神发展的背景资料,其重心则在于传达传主真实的思想感情。梭罗并不像许多论者所说的那样要做一个隐士,他只是“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也就是要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隐士是一种“避世之士”,是对曾经生活其中的社会感到厌倦的逃亡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隐士的生活意味着对生活的放弃。梭罗始终没有放弃瓦尔登湖以外的生活世界,他去瓦尔登湖,只是一种实验,一种关于追问生活真谛的实验。他的实验是为了所有的人的,他说:“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他在这里开荒种地,体验亲手劳作、安排生活的乐趣。他用自己的生活实践告诉人们什么是“生活必需品”。在他看来,温饱之外的奢侈大多是一种多余,你在占有物的同时自己也做了物的奴隶,这实际上跟真正的生活是背道而驰的,是生活的反面,是非生活的东西。人们在获得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后再没有必要劳神于无休止的物质追求,而应该用大多数的时间读书、思考。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也就是说,简单的才是真实的。

于是,在过滤了世俗生活的各种贪欲之后,我们通过梭罗的眼睛看到了社会这个沼泽地之外、之下的另外一种生活,它清新、朴实、纯净、安宁,这就是瓦尔登湖的生活。

梭罗把瓦尔登湖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当作他日常生活中的邻居,他敏锐地捕捉大自然居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林中的草木到空中的飞鸟,从水里鸣叫的青蛙到湖中嬉戏的小鱼,从树上穿梭自如的小松鼠到地上狡猾逃生的狐狸、臭鼬,他认真观察着它们的每一次摇曳,每一次跳跃,倾听着它们的每一声呢喃,每一声呼唤。因为他的生活被各种自然景物充满,梭罗也就成了自然之子,他像他观察的每一个自然生物那样充满天真和野趣、质朴与清新。

清新的生活养育清新的心魂,也净化生活者的眼睛。我们看到,梭罗会静静地观察湖水的结冰消融,更留意它变幻迷离的色彩: 从同一条船上近看,它的色彩会不时变化;从同一个观察点远望,它又时绿时蓝。在靠近岸边细砂的地方注视着湖水,它先是黄澄澄的,慢慢地变成淡绿色,然后就又是深绿色了;从山顶远望,有时是天蓝,有些时候近岸的水色又是碧绿,晴朗的天气又变得比天还蓝。坐在船上四处眺望倒影,湖水的颜色是种比天空更接近天蓝的淡蓝色,有时又是深绿,交替闪现。原来,瓦尔登湖的生活也是变化多姿的。

瓦尔登湖毕竟不是世外桃源,梭罗也不是隐士。在这个工业文明的时代,似乎瓦尔登湖也难以幸免。在湖边居住的梭罗不时能够听到火车的鸣叫声,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湖周围的村庄被飞箭似的铁路射中,这个鼻子里“喷着火和黑烟”的家伙把乡下的粮食送到城市,又把城市的商品拉到乡村。在它的呼啸声中,人们迈着匆匆的脚步来来往往。它就像铁马不知疲倦地在铁路上来回疾驰,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灵开始不安。人类创造机器为自己服务,不料却成了机器的奴隶。作者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告诉人们:“人必须从其自身中间找原因”,拯救我们的是我们自身。虽然“空中已经充满了不可见的箭矢”,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像作者那样坐在树丛中听鸟儿歌唱,坐到窗口前看鱼鹰猎食、水貂捕蛙。至少这样的生活不会让人因时钟的嘀嗒而感到惴惴不安,更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虚度年华。

梭罗希望人们能够抛却生活中的一切多余之物,坚持守护简单真实的生活,这种思想显然跟他对自身所处时代之变化的敏锐洞察有关。他近乎直觉地感到,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过度丰裕必然会导致人性的异化和物化。对物的迷恋将导致人的迷失,人成为货币和财富的奴隶,而梭罗所担心、所忧虑的恰恰就是宝贵人性的丧失,人的物化。只有简化我们的生活内容,把我们与世界的关系重新梳理清楚,建立我们与自然的健康联系,建立人与人的健康联系,我们才能够最终守护住我们的人性。

《瓦尔登湖》的结尾部分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旅行家问一个孩子,他面前的沼泽有没有一个坚固的底,孩子说有的,于是旅行家走进了沼泽,但很快他连人带马陷了进去。于是他责怪孩子说谎,孩子说,“是有底啊,可是你还没有到达它的一半深呢。”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旅行家,我们都半身陷在社会的沼泽之中不敢动弹。解救我们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个孩子早已告诉我们,梭罗也早已告诉我们: 我们只要奋力探及真实生活的底部,像梭罗一样懂得真正的生活就是简单的生活,那么,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焦虑和惴惴不安都将烟消云散。

(刘晓丽)

精彩章节:

1我们常常忘记,在书中说话的往往是第一人称。我其实,并不应该过多地谈论自己,前提是,如果我了解别人,如同了解自己一样透彻。

2我认为每一位作家迟早要对自己简单、真实的生活加以记录、描述,而不仅仅是道听途说。

3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往往暗示着自己的命运。

4清醒和健康的人一定记得,太阳总是很明亮地升起。

5要成为一位哲学家,除了要有细腻的思想,敏锐的眼光,建立一种流派,还要热爱智慧,并按照其指引过一种简单独立,宽广而真挚的生活。

6人类需要一个家,一个温暖或舒服的地方,首先是肉体的温暖在先,其次才是心灵的慰藉。

7飞鸟有巢,狐狸有雪,野蛮人有窝棚,然而在现代的文明社会中,却有一半的家庭没有居所。

8我怎么能有一个配置了家具的房子呢?我宁可坐在露天,因为草叶之上没有灰尘,除非人们把草地翻破。

9青年人如果不立刻投入实践生活,他们又怎能更好地了解人生呢?

10行善一旦变质,气味臭不可闻。

11每棵树都有它相应的果实和季节,合乎季节,则冒雨而开花,不合时宜,则枯萎凋谢,柏树却与众不同,它永远苍翠,具有这种本性的可称为Azad,宗教的独立者。

感悟:

梭罗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很多论述都非常独特,见解精辟。尤其关于房子的论述,这种思想在现在,都属于真知酌见。P20

420日 p60~p100

精彩章节:

1人类已经成为他们工具的工具了,先前饿了就在这吃树上的果子的人已经变成一个农夫,而在树荫下歇脚的人已成了管家,我们不再在夜间露营,我们安居在大地上,忘记了天空。p26

2房子,不过是一个座位——如果这个座位是在乡间就更好些。

3一个人越是能够放弃一些东西,越是富有。

4世界上再没有比自由的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幸福的人了。

5一个人如果不能相信每一天都有一个更早的,更神圣的,未被他亵渎的黎明,他早已对生活绝望,走入一条没有前景的路。

6生活好像是一篇童话,一部《天方夜谭》。

7让我们黎明即起,吃不吃早餐无所谓,平静而又无不安之感;任人去人来,让钟去敲孩子去哭,下个决心好好地过一天。为什么我们要投降,甚至于随波逐流呢?

8许多人学会了阅读,为的是他们的可怜的便利,好像他们学算术是为了记账,做起生意来不至于受骗。我们必须踮起足尖,把我们最灵敏最清醒的时刻,献予阅读才对。p79

9我们不该让男女儿童成年后就不再受教育了。

10生活是一场没有结束的多幕剧。如果我们常常能够参照我们学习到的最新最好的方式,来过我们的生活和管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绝对不会为无聊所困。

感悟:

梭罗对生活,对教育,对阅读,都提了很多有意思的看法。他提倡我们要尽量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过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自然随性的方式。

421P101~107

精彩片段:

01什么也不能迫使单纯而勇敢的人产生庸俗的伤感,当我享受着四季的友爱时,我相信,任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02在我们的经验中,我们时常感到有这么个需要,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向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一个聪明人必须在永不枯竭的大自然那里挖掘他的地窖……

003只要我们的心灵有意识的努力,我们就可以高高的超乎任何行为及其后果之上,一切好事坏事,就像奔流一样,从我们身边经过。

感悟:偶尔离开世俗,去和大自然相处,一定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4月22日精彩片段:

1你的名誉并不靠你请客。

2最高贵的心灵,最能知足自满。

3在最低贱的人中,纵然终身在最下层,且又目不识丁,却可能出一些天才,一向都有自己的见解,从不假装他什么都知道,如他们深如瓦尔登湖一般,有人说它是无底的,虽然它也许是黑暗而泥泞的。

4关于智慧,我觉得愚昧和大智之间没有多少分别。(大智若愚)

5用手工做,到了做苦工的程度,总不能算懒惰的一种最差的形式了吧。

感悟:自然真实的生活,真实自然的心态

4月23日《瓦尔登湖·乡村》

1、最黑暗的时刻,黑得你可以用刀子一块一块把它割下来

2非到我们迷了路,换句话说,非到我们失去了这个世界后,我们才开始发现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处境,并且认识了我们的联系之无穷的界限。

3如果所有的人都生活得跟我一样,偷窃和抢劫便不会发生了,发生这样的事,原因是社会上有的人得到的太多,而另一些人得到的却太少。

4世人不会战争,在所需只是山毛榉的碗碟时。

5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感悟:

关于战争,我想起了孟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月24日 P135~166

精彩片段:

1蓝色乃是纯洁的水的颜色,无论那是流动的水,或凝结的冰。

2这是一个玻璃似的带绿色的蓝色,照我所能记忆的,它仿佛是冬天里,日落以前,西方乌云中露出的一角晴天。

3也许,在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乐园时,那个春晨之前,瓦尔登湖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在那个时候,随着轻雾和一阵阵的南风,飘下了一阵柔和的春雨,湖面不再平静了,成群的野鸭和天鹅在湖上游着,他们一点儿都不知道逐出乐园这一回事,能有这样纯粹的湖水真够满足啦。

4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富表现力的地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高挑的眉毛。

5我宁愿把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因为我是富有的,虽然这话与金钱无关,我却拥有阳光照耀的时光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他们。

6如果最美的风景要以人名来命名,那就用最高贵最有价值的人的名字吧。

7大自然的繁茂是孤独的,远离着人群居住的乡镇。你侮辱着大地,居然还敢议论天堂?

8有时我在松林中漫步,它们很像高耸的庙宇,又像海上装备齐全的舰队,树枝像波浪般摇曳起伏,还像涟漪般闪烁生光。

9如果你欢快地迎来了白天和黑夜,生活,像鲜花和香草一样芳香,而且更有弹性,更如繁星,更加不朽,那就是你的成功。

10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圣庙的建筑师。他的身体是他的圣殿,在里面,他用完全是自己的方式来崇敬他的神,他其实另外去琢磨大理石,他还是有自己的圣殿与尊神的。

感悟:

作者在瓦尔登湖看到的风景,湖水的颜色描写得特别仔细。

425  《更高的法则》《与兽为邻》P167~202

精句摘抄

1人们不吃不喝,可就用不着工作了,我不知道他们收获了多少,谁愿意住在那种地方?狗吠都是一个人,不能够思想,啊,还有家务,还得活见鬼,把铜把手擦亮,这样好的天气里,还要擦亮他的浴盆,还是没有家的好,还不如住在空心的树洞里,也就不会再有早上的拜访和夜间的宴会,只有啄木鸟的啄木声。

2要每天注意仪表,要穿得清洁而可敬,房屋要管理得清新宜人,而没有任何恶臭难看的景象,要做到这点花费很大。

3如果你欢快地迎来了白天和黑夜,生活像鲜花和香草一样芳香,而且更有弹性,更如繁星,更加不朽——那就是你的成功。

4善是唯一的授予,永不失败。

5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一只野兽,当我们的高尚的天性沉沉欲睡时,它就醒过来了。

6智慧和纯洁来自于旅行,纵览其中,却出现了无知和*欲,一个不洁的人往往是一个懒惰的人。如果要避免不洁和一切罪恶,你就热忱地工作吧,即使是打扫马厩也行。天性难于克制,但必须克制。

7太阳从苍松临河石案上反射过来,成了湖上的炉火……夏天像猎人一样,已经走掉了,我就这样靠着他所留下来的,还在发光的渔火。

感悟:

比起看作者的胡思乱想,我更感兴趣的是,他描写冬天的森林和野兽。描写蚂蚁大战,描写松鼠、狐狸、猫还有潜水鸟,有趣有画面感,仿佛他们就是他的朋友。

426 ~27  P203~266全书完

1招待人不招待他的兽性,有闲暇与平静心情的人有请,要寻找一条正道的人进来。

2有时我听到狐狸爬过积雪,在月夜寻觅鹧鸪和其他的猎物,像森林中的恶犬一样,刺耳的恶鬼似的吠叫,好像它有点心急如焚,又好像它要表达一些什么,要挣扎着寻求光明,要变成狗,自由的在街上奔跑;因为如果我们把年代估计在内,难道禽兽不是跟人类一样,也存在着一种文明吗?

3,如果一片土地连一只兔子都不能养活,那肯定是贫瘠无比的。

4你看看他的桶子,像看到了一个夏天的湖沼一样,何等惊人啊,好像他把夏天锁在他的家里了,或者是他知道夏天躲在什么地方,你说,隆冬时节,他怎么能做到这么多?鲈鱼吃了螬蛴,梭鱼吃了鲈鱼,而渔夫吃了梭鱼;生物等级的所有空位就是这样填满的。

5瓦尔登的梭鱼,像花,像宝石,像珠子,是湖水中的动物化了的核或晶体,这伟大的金色的翠玉色的鱼游着。

6一天正是一年的缩影。夜是冬季,早晨和傍晚是春秋,中午是夏季。(春)

7一场细雨后,青草更青。我们的未来也是这样,当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便光明起来。我们有福了,如果我们常常生活在“现在”,对任何发生的事情都能善于利用,就像青草承认最小一滴露水给它的影响;别让我们惋惜失去的机会,把时间耗费在抱怨中,而要认为那是尽我们的责任。

8到你内心去探险。这个探险一往无前,好像经过大地的一条切线,无论冬夏昼夜,日出日落,都可以作灵魂的探险,永不停息,直到地球消失。

9我离开森林的理由,和我搬进森林的理由一样。我觉得也许还有好几个生命可过,我不必把更多时间来交给这一种生命了。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很容易不知不觉地习惯于一种生活,踏出一条自己的特定轨迹。

10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伴侣们,那也许是因为他听的是另一种鼓声。

《瓦尔登湖》足足读了一个多星期,刚开始完全读不进去,觉得作者想法凌乱。后来发现他的某些观点,独特精辟,多读一读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文章的首页是这样写的——这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亲近自然的思想,让世界所有的人为之怀念。在心情烦躁的时刻,看一看作者的乡间生活:瓦尔登湖周边的森林,活蹦乱跳的各种动物,一年四季的不同湖景,都是洗涤心灵的良药!

13.选C。(A项应该“也是湖呈现特有色彩的一个原因”。从文中“这或许是天空的湛蓝与地面的沙石的褐黄调和了的效应,这就是这里的湖水何以有霓虹之色的缘故”可知。B项“是想营造一种水天一色的和谐意境”不当,这里主要是衬出瓦尔登湖水的颜色之美。D项,文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14.瓦尔登湖水的颜色丰富多样,变幻多端。(1分)首先从不同的地点来写色彩变化,有远观也有近观,有山顶看,湖边看,湖上看;其次写不同的天气状况下的湖水色彩,晴朗的天气和风暴的天气下色彩的不同;第三写不同季节的湖水色彩,白雪覆盖和春季降临时的不同。(3分)

15.不能去掉或替换。“我们”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家乡和瓦尔登湖的赞美和自豪之情,同时也从中看出作者与自然的亲近,与自然融为一体。(2分)作者先写康科德所有湖泊的颜色,是为了和瓦尔登湖的颜色进行对比,从而更体现出瓦尔登湖的颜色变化更为出奇。(2分)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先生于1854年出版的一本记录自己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时间内的一段生活历程。19世纪50年代,美国的经济已经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极大的物质便利的同时, 拜金主义 和 享乐主义 也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人们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整个自然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污染。

于是,美国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就开始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品质进行了深入的反思,由此在社会上导致了超验主义思潮的诞生,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超验主义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强调直觉的重要性,其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

“超验主义”从文学的角度上讲,认为词语是自然现象的表征,而自然现象又是灵性的表征。自然界万物都有象征意义,都是精神世界的体现。超验主义主张人们要回归自然,在精神上不断完善。

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作者梭罗本人也是超验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促使了他进行了亲身的生活方式的体验和精神世界的反思。《瓦尔登湖》就是他独居瓦尔登湖畔的两年多时间内的生活记录,描绘了他的所见、所闻和所思。

作者远离尘嚣,在自然的恬静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在瓦尔登湖畔,梭罗虽然只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但其意义却相当深远。

他的实践和作品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张,那就是回归自然。他在书中批评道:“大多数人,在我看来,并不关爱自然。只要可以生存,他们会为了一杯朗姆酒出卖他们所享有的那一份自然之美。感谢上帝,人们还无法飞翔,因而也就无法像糟蹋大地一样糟蹋天空,在天空那一端我们暂时是安全的。”

作为超验主义的代表作,《瓦尔登湖》里有大量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描写,作者观察自然的同时,就是在完善自身的“灵性”。在那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建造了小木屋,获得了充足的食物,过上一种原始简朴的生活。他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人们不应该将时间倾注于无休止的物质追求方面,而更多地用于精神世界的探索。

对于《瓦尔登湖》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是多维的,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关于描写自然的散文,四季变幻、相映成趣。也可以把它作为一本简单生活的指南,从建屋,到种地;从钓鱼,到休憩,恬淡自然、幽默风趣。

同时,还可以把它看做是对现代生活的讽刺性批评文本,人们拥有了更多的物质和便利,却变成了自己“工具的工具”。人们拥有的越多,负累也就越多。人们为世俗社会的观念所累,同时人们自身也构成世俗社会的一部分,人们越挣扎,却感觉套的越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然,我们也完全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纯粹的文学经典。《瓦尔登湖》一书极具审美价值,里面所描叙的一切对象,都浸润着梭罗的全部情感。他极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描写眼前的一切事物,在梭罗的眼中,这些自然物非常鲜活。梭罗使用了一种与泥土接壤的语言,保持了《瓦尔登湖》这本书长久的魅力。

最后,对于它主题的理解,我们更可以上升到精神层面。

《瓦尔登湖》的主题就是精神重生的时刻已经来到。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但人类的进步大多是物质上的,而不是精神层面。我们改进了手段,但没有改进目的。我们毫无争辩地比我们祖先走得更快、产出更多,节省了大量时间,却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节省出来的时间。在气象万千的人类发展新阶段,我们显然没有做好心灵的准备,迷茫而又无措。《瓦尔登湖》试图指导着人类拯救迷失的灵魂,迎来精神的新生。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梭罗曾在瓦尔登湖畔住了两年多的时间,他却并不劝导人们像他一样的隐居。他只是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感悟生命,品味人生。在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只要心诚,在哪儿都可以做得到。这才是他写作《瓦尔登湖》的真正目的。

《瓦尔登湖》诞生于美国的整个社会都处于迷茫的时代;它是美国文学走向独立的巅峰之作,它也是超验主义的集大成之作,更对人类的贪婪和堕落进行了反思。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就是在时隔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再去读它,依然会被它震撼、被它感动。

01

秋天的黄叶正在窗外缓缓坠落,梭罗的《瓦尔登湖》渐渐出现在我的眼前……

眼下,人们的注意力被日常生活塞得满满的,但是,我的灵魂却留在了那个湖面,那是我们每一个心里都有的瓦尔登湖。

时间的铁犁很快把肉体变成了泥土,人终将归于黄土,人和土地的区别是什么?人有精神的热情,生命的种子。生命会消失,但精神将会永生。

本书真正的主题不是自然和孤独,那只是表面的东西。真正的核心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瓦尔登湖,当清凉的湖水洗净你的眼睛,你将看清面临的生活。

《瓦尔登湖》是我的最爱。虽然每个读者对自己喜欢的书,或因描写,或因情节和思想,总会有部分不敢苟同,因此无法爱到百分之百。但是,对于这本书,晓吾却是百分之百的热爱,天然无缝隙的契合,对我来说,梭罗对大自然的详尽描写,对人类生活的深刻思考,都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

他教我们建立一种思维,富有个性的刀尖式思维,劈开事物的本质亮给读者。读到最后,感觉作者的人格在书中渐渐站立起来。

让人惊讶的是,梭罗写这本书时,仅仅二十八岁。这样的年龄,便拥有那么深刻的剖析,那么独立的见解,睿智而不失幽默,越读越被其吸引,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但是,我也清醒地意识到,本书正面临纠结的现实。

首先,本书出版了一百多年,书中的背景和我们渐行渐远了。其次本书的叙述像一本日记,没有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强烈地吸引着读者。然后就是我们读书时的心情,如果正面临着乌云在胸,难题未解,读进去是很难的。最后, 作者生前出版的两本书几乎没有读者,他是被那个时代忽略的人,多年之后才被人们发现并重视,且越来越火。

晓吾认为,本书批评讽刺了现代生活的弊端;打开了人们的思维;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在书中对于现代生活的评判,像一面照妖镜,把我们每个人的样子清晰地照在湖面上。

思考之后我发现:从一个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生活方式就会有多少种。

像梭罗那样,给生命一点时间去思考人生的本质,在没有打扰的寂寞与宁静中,凝神沉思,望着日头从东方升起,照过窗户,然后再从西边落下。大多数人被挣钱的目的占满了生活,不曾思考人生的意义。那么,在忙碌中抽出一天,静静地休憩,什么都不做,只用来思考。

我们的生命若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对生命本身的思考与追求。为生活而生活,这便是瓦尔登湖纯净的水吐出的箴言。

每一个人来到世上,首先需要思考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如果还没有,就去寻找她,建立她,固守她,让她成为心中的灯塔。

大自然中蕴藏着终极真理、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某种精神的象征,而人类凭借直觉就能感悟宇宙精神,藉由自身智慧力量,人在一定的范围就是自己的上帝。

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以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

02

如果读进去了,梭罗用他幽默的思维令你笑喷。

冬日散步途中,他遇到了一只猫头鹰,硬是和猫君对视了半个小时,猫君困到不行,只得认输,飞到其他地方睡觉去了。

“一个老实人除了十指外,不需要更大的数字了,特殊情况下加个脚趾,其他的可以笼统忽略。人的本性分为两面,高等的精神和低等的兽性。”他没有说,高等的精神性正在被忽略,低等的兽性却在日益泛滥。但是,全书都充满了批判的精神。

梭罗在书中提出过上百个观点,他在更高的境界这一章节中说:“身体固然需要营养,想象力同样需要营养。二者应该同时得到满足。成虫时期的昆虫,吃得比他们在蛹期少得多。贪吃的蛹变为蝶,只要一两滴蜜便满足了。大食者是还处于蛹状态中的人,这些人没有幻想,没有想象力,只有一个出卖了他们的大肚皮。”我看看周边,发现了不少同类。

梭罗写到,“甚至一个可怜的厌恶人类者,一个最忧郁的人也能在自然界的事物里面找到最甜蜜温柔、最纯洁最鼓舞人的朋友。对一个生活在大自然中而且还有感觉的人来说,不可能会有太过暗淡的忧郁。对于健康而又纯洁的耳朵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暴风雨都是风神弹奏的音乐。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有理由使一个单纯而又勇敢的人堕入庸俗的悲哀之中。当我享受着四季的友情时,我相信任何东西都无法使生活成为我的负担。”

他还说,“文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本不认识字,一种是只会对儿童书籍和弱智的书籍。”他有不少话说得刻薄,但是却戳在了读者的痛楚,因为这时的梭罗终于活起来了,他不再如一张纸一样单薄,也不再如一杯水一样无味,他有着自己的脾气和坚持。这句话放在现在看是正好的,在当时来看就很超前。

“新闻有用吗?没有。它是一种转眼即逝的假象。它麻痹人们让你以为自己紧跟着时代,你关心它,不如去关心一下大自然,太阳,风雨,冬天,夏天,大自然永远是我们的老师,它带给我们欢乐和健康。”

“为什么必须修铁路?每一个枕木下面都躺着一个生命,铁路能使我们准时赶到天堂吗?”

他以超脱的幽默风格,教我看透,看穿,看到事物的本质,这对于一个写手来说,有多么宝贵!

03

本书的精神价值:找到自己丢失了的灵魂

黑塞说: 当我们对自己具有这种孩子的想法感到恐惧时,晚间的树就这样沙沙作响。树木有长久的想法,呼吸深长的、宁静的想法,正如它们有着比我们更长的生命。只要我们不去听它们说话,它们就比我们更有智慧。但是,如果我们一旦学会倾听树木讲话,那么,恰恰是我们的想法的短促、敏捷和孩子似的匆忙,赢得了无可比拟的欢欣。谁学会了倾听树木讲话,谁就不再想成为一棵树。除了他自身以外,他别无所求。他自身就是家乡,就是幸福。

放眼望去,大家都顶着一个脑袋,可这个时代,流行一种病:大脑勾回缺失症。哲学家罗素说过: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事实确实如此,人们都失去了思考能力或者不愿意思考。盲目跟风,借脑思考,是这个时代的通病。而事实的真相是:一个人的思考质量决定其生活质量。

清晨呼吸每一个凌冽的寒风吹过,淡淡的味道让我们心旷神怡。

梭罗在湖边独自打磨着他的文字世界,打碎心灵的枷锁,在湖边,他找到了自己。

日子可以简单到仅有一日三餐和明亮的湖水。我们正在为自己打造生命的通行证,为了这张通行证,我们忽略了生命中的大美,只留给这个世界一个孤独的背影。

我们追寻烈马,风信子,所有本该属于生命的东西。一百多年前梭罗去世了,在这一百多年内我们都没能赶上他。现今社会已经畸形,人们的生活正在走向偏激和极端。

梭罗的生态思想具有极大超前性,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时代,他的生态思想日益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当代价值。梭罗说,在人类游戏和娱乐底下,实际上隐藏着一种传统的旧习惯——无意识的绝望。

“在这种游戏与娱乐里并没有真正游戏的意义,因为只有工作之后,才会有真正的游戏。但是不做没有希望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智慧。”  我想此时的梭罗,是站在天空中俯视着我们的。他已经超脱于尘世之外,而我们却还在尘世之中,被纷纷攘攘的世事所困扰围绕。

“生活太拥挤,会失去敬意。奢侈使优秀的家族没落。”

梭罗认为一个人拥有的财产越多,他身上的担子就越重,而他也就越贫穷。在梭罗的世界里,一个人应该是生而为自己而活的,现实的这些东西不过是徒增人的烦恼而已。人的精力有限,分了太多的精力在别处自然就会顾此失彼,不但不会让内心自由,反而会被现实所拖累。

梭罗的短暂一生是超脱的,他曲高而和寡,有很多的人不能理解他,于是他就只好自己和自己交流。人们不懂他,却又很崇拜他,人们带着一种好奇而又憧憬的眼光接近他,他也只是怡然自得的过自己的生活。他一个人居住着,而他却并不寂寞。只要他做的是他想做的事情,他就会乐在其中。

04

此书对写作的帮助是无穷尽的

随笔这种写作形式在二十世纪起,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文学的大雅之堂,而且有越来越受欢迎的趋势。随笔的好处,真实,亲切,在目前社会上深受欢迎,采用第一人称,故事基本就是作者的真实经历。杜拉斯的《情人》,《挪威的森林》,有不少成名作都是由作者本人的真实经历一气呵成,然后一举成名。

梭罗的写作特色:

首先,本书教会我们具备一种批判精神。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这是一个作家必备的眼光和习惯。看透,看穿,看到底,他的看透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细腻逼真。大概很难找到一篇文章描写景物比《瓦尔登湖》更适合“细腻”这个字眼。梭罗可以用整段的文字写湖水的颜色,写湖面的水涡,写鱼儿的雀跃,写周围的水草。他的观察细致微妙,他的语言如泉眼流出。

如果缺少一颗平静的心,我们就很难耐心把他对景物的描绘细细读完。你看,他写鱼跃,“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但这里或那里,有时会漂着一枝蓟草,鱼向它一跃,水上便又激起水涡”;人如睹其景,如临其境,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手法多变。本文描写的景物之壮美、精彩让人叹为观止。究其原因,一是瓦尔登湖本身的景色,美妙绝伦,世人难得一见,惟作者处之观之,照直写来即可悦人眼目,令人神往。一是写景手法的多样化,远景、近景,全景、微景,动景、静景,平视之景,俯瞰之景,无不具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概括描写,具体描写,比喻描写,拟人描写,衬托描写,各种手法综合运用。特别是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不时穿插一些精警的抒情议论,寓理于景,情景交融,使文章增色不少。

《瓦尔登湖》是现代美国散文最早的榜样;它与其同时代的作品,比如具有写作天赋的霍桑、梅尔维尔以及爱默生等人有截然不同之处,这种迥异之处具有20世纪散文的风格。

梭罗是一位彻底的超越论者,超越论者相信人有非凡的能力,用于在对与错之间做选择。

通过优美的文字描写,本书的主题贯穿始终: 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人类对自身行为的污染,本书的核心就是直击人类面临的这两重污染。本书是一个伟大的预言者,当代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都使这本书显得日益重要。

梭罗的《瓦尔登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它让我意识到:一本书,其实可以随意去写的,你不用在意它的形式,你只需要说出真话,这个真话要用优美的语言说出来。这本书,没有故事。其实,我们不需要去编很多故事,编出来故事去愉悦读者,和哄学龄前儿童开心本无实质上的区别,它无法促进人类精神的提升和前进。

清晨的散步是一天最好的馈赠,城市是百万人一起孤独的生活的地方。年底将至,是时候放下一切到湖边来,冬鸟在那里鸣叫着等你,晨风温柔地送来希望,抛弃偏见永远不迟!你来吗?我在湖边等你……

喜欢写作的同学,你一定想知道 什么样的文章会受欢迎?

梭罗自己在瓦尔登湖的实践和他的作品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张,那就是回归自然。他在作品中不断地指出,我们大多数现代人都被家庭、工作和各种物质需求所因,失去了精神追求,过着物欲的生活。这样的情形今天依然存在,并且愈发严重。我们有许多人几乎很少去关注在那些琐碎的个人利益和活动之外的事物。许多人的精神活动过于局限,只关心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而用梭罗的话来说,我们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

在全球背景下,瓦尔登湖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个典范;如果说人们的生态关怀曾是梭罗声名鹊起的三个原因之一,那么这种生态关怀现在已经成为当代梭罗研究的主要动机和原因了。从生态环境学的更广泛的意义来看,梭罗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在《日记》中提出了许多观点,并在《瓦尔登湖》中详尽地表现出来。他说:“大多数人,在我看来,并不关爱自然。只要可以生存,他们会为了一杯朗姆酒出卖他们所享有的那一份自然之美。感谢上帝,人们还无法飞翔,因而也就无法像糟蹋大地一样糟蹋天空,在天空那一端我们暂时是安全的。”

瓦尔登湖的神话代表了一种追求完美的原生态生活方式,表达了一个对我们当代人很有吸引力、也很实用的理想。这个典范在今天对我们更具有生态学意义,因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许多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正在致力于保护自然留给人类所剩不多的财富。因此,瓦尔登湖不再只是一个著名的美国作家梭罗在那里生活、写作和思考的具体的地点,它已经成为一个象征。在瓦尔登湖这个地名之后我们发现了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与自然的浪漫史,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一个具体化的自然的概念,还有人类永恒不变的希望接近自然并与自然融合的愿望。 《瓦尔登湖》一书极具审美价值。实际上可以毫不掩饰地说,《瓦尔登湖》是一部大的美文,里面所插叙的一切对象,都浸润着棱罗的全部情感。

梭罗极善用比拟、比喻的手法,写眼前的一切事物,在棱罗的眼中,这些自然物并非死去,而是鲜活。而做到这一点,则归功于棱罗使用的一种与泥土接壤的语言,如同农夫播种一样自然的文字,恰恰,这种语言风格保持着《瓦尔登湖》一书的鲜嫩,而鲜嫩的东西是长久的。这一点,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处处可见。

任何一种美丽的物体都需要有一种奇特的魅力去引发人们观赏。一篇好的文章、一部好书也是这样,它必须以很好的文体规则去表现,从而拉近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并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棱罗并不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在书中,相反,他是用第一人称完全将自己与瓦尔登湖合二为一,将《瓦尔登湖》中的自然美透过“我”的感官、情感加以展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91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