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感的特点有不稳定性、外露性、冲动性、道德性、理智性。
一、不稳定性:
到了幼儿期,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虽然比婴儿期稍有提高,但仍是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为互相转换。
比如,当幼儿由于大人不给他买衣服而哭时,如果给他一个玩具,他就立刻会破涕为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绪和情感逐渐趋向于稳定,受一般人的感染较少,但受老师的感染仍然很大。
二、外露性:
幼儿初期,幼儿的情感完全表露于外,几乎不加控制或掩盖。比如初上幼儿园的幼儿,由于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而大哭大闹起来,几乎不顾及周围是否有人看见自己的行为。
三、冲动性:
幼儿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冲动,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种现象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当幼儿处于非常激动的情绪状态时,他们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而且在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幼儿晚期,他们的情绪冲动性逐渐减少,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逐渐发展。
四、道德性:
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幼儿来说,掌握道德标准不是件易事,形成道德感更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幼儿的道德情感是在成人的道德评价和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它是从初步认识到好与坏的标准开始的。到幼儿中晚期,学前儿童的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
五、理智性:
理智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发展,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幼儿负性情绪的特点及其调节
〔摘要〕幼儿负性情绪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表露外显;爆发短暂,反应强烈;随境而迁,易受感染;自我中心,自控性差。对幼儿负性情绪的调节包括即时处理和日常教育。前者有正确对待、有效引导、转移注意、满足需要、提升认知等策略;后者包括鼓励交往、培养心境、营造氛围、积极暗示等方式。
〔关键词〕幼儿负性 情绪 情绪调节。
情绪是指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1〕良好的正性情绪,如愉快、兴奋等,使人的感知变得敏锐,思维变得活跃;不良的负性情绪,如愤怒、恐惧、悲伤、担忧等,则会干扰和抑制人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使已有的能力得不到正常发挥。对于幼儿来说,情绪对其发展的影响很大,负性情绪不仅影响幼儿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幼儿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鉴于负性情绪对幼儿的危害,我们有必要对幼儿负性情绪的特点及调节策略进行探讨。
一、幼儿负性情绪的成因。
(一)内在因素。
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身体的控制水平低,或由于身体不适等生理因素,会使他们对外部世界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而幼儿的心理发展不成熟,认知水平低,情绪调节能力差,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亦会引发他们的负性情绪。
(二)外在因素。
家长的批评、教师的忽视、同伴的争执等,都会引起幼儿的负性情绪。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或者来自成人的关注与爱抚未能达到幼儿的要求,也会使幼儿累积起不良的负性情绪。
二、幼儿负性情绪的特点。
幼儿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负性情绪体验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了解幼儿阶段负性情绪的特点,对我们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形式多样,表露外显。
随着幼儿的逐步成长,其情绪体验已不再单一,除了有愤怒、伤心、难过等基本的负性情绪体验外,还逐步形成了怜悯、敌意、焦虑、羞愧、妒忌等更复杂的体验。同时,幼儿的情绪表现非常外显,其负性情绪会不加掩盖地真实表露出来。他们不知如何控制和掩饰自己的负性情绪,会不考虑后果地将其直接表露出来,想以此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与安慰。也正因如此,成人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幼儿的情绪状况,从而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二)爆发短暂,反应强烈。
幼儿负性情绪产生时间很短,往往因为家长或教师无意的言行甚至是同伴的不小心而立刻爆发。
同时,幼儿的伤心、难过等负性情绪不像积极情绪体验那样需要有具体刺激物,更多时候是产生于不经意间的'偶发感受。某些刺激,即使是微弱的刺激,也有可能引起幼儿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在遇到困难时,幼儿通常用哭闹来表达,而且很难平静下来。虽然在短时间内幼儿会因积极刺激的出现情绪有所稳定,但当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幼儿先前的负性情绪体验和行为就会变得更加强烈,从而在幼儿心中留下创伤,影响幼儿以后的性格发展。
(三)随境而迁,易受感染。
幼儿的情绪常受外界情境支配,其负性情绪也不例外,总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幼儿的认知水平低,其需要和兴趣往往多变,情绪调节能力发展不完善,情绪会表现出很强的情境性和不稳定性。我们常可以看到正在哭闹的孩子当遇到新玩伴,或因父母满足了其需要时会突然破涕为笑。幼儿情绪容易受生活中他人情绪的感染。父母的不高兴、教师的生气、同伴的哭泣等都会使幼儿的情绪也随之低落。幼儿园里常会见到一个孩子哭闹而整个班级的幼儿都随之哭泣的场景。
(四)自我中心,自控性差。
幼儿在认知和情感上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别人的观点,看问题角度单一,容易以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和推断他人的情绪情感。他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各种负性情绪,从而不能很好地体会他人的情绪体验。同时,幼儿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自我调节能力较低,自我控制能力差,常会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不愿接受成人的安慰与说理,甚至会因对家长做法不如意而愈发猛烈持久。此外,幼儿的负性情绪表现出个体差异和阶段差异。对于同一种刺激,有的幼儿反应强烈,有的反应较弱甚至无反应。同样,幼儿在不同的时期对相同刺激的反应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此时反应强烈,彼时则可能没有反应或者没有先前那么强烈。
三、幼儿负性情绪的即时处理。
情绪调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成分。幼儿早期的情绪调节体验是其情感和人格发展的先驱。〔2〕幼儿的情绪丰富多样,产生负性情绪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不能杜绝他们的负性情绪发生,但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地引导和调节。幼儿负性情绪的调节,包括即时处理和日常教育,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结合的。幼儿负性情绪的即时处理策略有:
(一)正确对待幼儿负性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让教师和家长头疼的主要是孩子的负性情绪。当幼儿出现负性情绪的时候,成人本能的反应是让其摆脱负性情绪。但从情绪发生的角度看,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是用心去感受和了解世界的,其各种负性的产生和宣泄都有一定的缘由,都是幼儿在特定的情境和身心发展阶段的表现。
情绪不是用来纠正的,而是要理解的,需要纠正的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不良方式。当孩子出现负性情绪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理解,接受儿童表达情绪的方式,给予体谅和宣泄的空间,但对于幼儿表达情绪的方式要关注和纠正。如果是孩子负性情绪的正常表达,则要分析孩子负性情绪的原因,是外在因素导致的,还是内在生理因素或心理因素导致的,从而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地安慰和指导,给幼儿营造平和的心理环境,以更好地控制幼儿负性情绪的升级。
(二)引导幼儿合理宣泄负性情绪。
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还很弱,累积的不良情绪若不及时宣泄,会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如怪癖、偏激等。作为家长和教师,重要的不是压抑幼儿的消极情绪,也不是不加控制地任由其发泄,而是要引导幼儿合理地宣泄情绪,给孩子宣泄的时间和空间。注意选择与孩子交流的合适时机,教给他们用语言表达情绪的方法,鼓励其说出原因,做他们忠实的倾听者,用关爱和理解及时合理地疏导其不良情绪。
孩子在不同的时期,身体变化是不同的,尤其是情绪情感方面的发展特点等,这些都是不同的,家长们在平时是需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情绪情感发生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对孩子做出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好处的,并且还能帮助孩子改掉一些不良的坏习惯。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情绪冲动性还常常表现在幼儿会用过激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例如,幼儿看到故事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
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
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如,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大班儿童除去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的笑、偷笑、嘲笑、苦笑等。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是与幼儿认识事物的发展相联系的。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发展起来。
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
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幼儿的高级情感是指由幼儿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
幼儿情绪发展是指个体情绪发展的一个阶段。情绪在幼儿阶段的发展过程及规律性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扩展,幼儿情绪种类不断丰富,情绪体验不断深刻。其发展特点:情绪日益丰富和深刻化,引起情绪体验的动因增多,情绪逐渐分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情绪的稳定性逐步提高,随着脑的发育和语言的发展,幼儿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逐渐发展,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社会性情绪产生并发展,幼儿最初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1易变性,即小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支配,如遇到不高兴的事易哭闹,稍加劝导又破涕为笑,所以,这时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此外,小儿的情感也易受他人的感染,倘别的孩子大声叫嚷,他也大声叫嚷;别的孩子表现害怕,他也害怕。随着小儿生活经验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儿情感的稳定性就逐步增长起来。
2冲动性,即小儿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如当小儿第一次看到墙上的电插座后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虽然大人因危险而不让摸,把孩子支开,但是小儿却大哭大闹,执意要去触摸一下。
3反应不一致,即同一刺激,有的小儿可以反应强烈,有的则无反应。2岁开始,小儿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如喜、怒,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如见人害羞、怕黑等。
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情绪的丰富化
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感体验。
(二)情绪的深刻化
随着思维水平的提高,对事物的理解从表面、肤浅到本质,情绪由指向事物的外在表面,转向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
(三)情绪的稳定化
幼儿初期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作用下,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降低,情绪的易变性减少,稳定性提高。
(四)情绪的自控化
幼儿初期儿童对于自己的情绪丝毫不能控制和掩饰,完全表露于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内部言语的逐渐发展,幼儿逐渐开始学习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表现。
(五)情绪的社会化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情绪表达日益社会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