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疫情,许多人都会在心中感受到莫名的焦虑与烦躁,我们的生活在疫情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疫情期间,人们都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心理呢?在疫情期间发生了焦虑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缓解?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是人类在情感世界里流动的过程和结果。
根据以往的经验,重大事件过后,人们的精神心理问题会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比如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美国的“911 事件”等等。
这些事件过后,受影响人群的应激障碍和焦虑症的发病 率明显上升。
而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历史罕见的。
一是睡眠障碍。
主要出现在疫情期间长久压力下的一线抗疫人员,或者宅在家里打破生活规律而变得孤独、寂寞、无聊的普通人身上。
这些人的睡眠节律变得紊乱,很多人有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适、多梦、昼夜节律颠倒、醒后疲乏不振作等情况出现。
二是强迫行为。
疫情导致的焦虑通过强迫行为予以宣泄,具体表现为强迫性洗手、过度清洁等。疫情期间,人们对洗手、消毒、通风都非常重视,疫情过去后,有的人可能会因为紧张导致过度清洁行为持续或强化。
三是敏感烦躁。
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有些人对疫情的紧张与焦虑仍旧存在,比如担心疫情会卷土重来、身边有疑似患者等,从而过度敏感。
此外,长时间居家,注意力持续放在疫情上而不能很好地转移到工作学习上,导致积累过多工作或者学习任务,为了补偿疫情损失增加工作学习时长而带来的烦躁情绪。
四是情绪消极。
常见对生活、未来丧失信心,看淡一切、看空生死,对事物没兴趣,悲观、颓废、抑郁,甚至自暴自弃。更有甚者会出现网络、游戏、酒精、药物成瘾的苗头,比如上网时间过长、手机游戏难以中断等。
有的人为了缓解不良情绪、促进睡眠,会有物质滥用的情况,比如酒瘾、烟瘾逐步加深,安眠镇静药量增大。
五是社交退缩。
长期宅在家中无法适应外界节奏,或因害怕感染而不出门,主要表现为回避与人交往。
疫情期间焦虑怎么办?
1、适当地向亲戚朋友表达自己的焦虑
有些人因为疫情而产生的焦虑可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可能睡不着觉,甚至是吃不下饭,这样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这部分人可以适当地向周围的亲戚、朋友进行一个情绪的转述和表达,这样有利于减轻自身的焦虑。
2、适当做一些运动和体力活动
因为疫情感到焦虑的人可以进行一些室内运动或者体力活动,转移对疫情的注意力。同时运动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也能促进人的睡眠,提高人的睡眠治疗,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3、接受自己焦虑的状态
自己在克服焦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接受自身焦虑的状态,理解在疫情爆发的危害时刻,特别是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的情况下,焦虑是正常的。
另外,大家在面对这样的状况下一定要理解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反应,不要因为这样的焦虑而变得更加焦虑,不要因为这样的焦虑而认为自己得了精神疾病或者抑郁症等等。
综上所述,克服疫情期间的焦虑,大家要做好3点:
第一,要接受自己焦虑的状态;
第二,要适当的做一些运动和体力活动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第三,大家可以适当地向亲戚朋友表达自己的焦虑,来减轻自己的焦虑。
确实,我的身边有不少,受疫情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这种变化给很多人的心理造成了影响,从而产生出很多心理问题。……具体来说,受疫情影响,很多人产生出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压抑和烦躁的心理,以及消沉和失落的心理。
1,疫情影响之下,很多人产生了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在疫情的影响下,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的人是非常多的。……具有这种心理问题的人非常害怕自己被病毒传染,非常害怕得病。……因此,他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人多的场合时会感到非常不适应,会通过洗手、消毒等方式来过度地保护自己。
2,受疫情影响,很多人产生了压抑和烦躁的心理。
受疫情的影响,我们在出行和与人交往方面都受到很多影响,这对很多人来说,会产生压抑的心理,进而会产生出烦躁、易怒等心理问题。……其具体表现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以及与人交往的时候特别敏感和容易激动,有时候甚至会做出一些冲动的言行,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3,还有很多人在疫情影响下产生了消沉和失落的心理。
在疫情之下,有些行业受到的影响非常大,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事业发展受到影响,个人收入也受到影响,因此他们会因此而产生失落和消沉的心理状态。……其具体表现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表现消极、唉声叹气,对前途失去信心。……上述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疫情影响之下的正常反应,只要自己能够及时进行心理调节,都是可以改善的。我们对于自己身边人的上述心理问题也应该多加帮助,使他们尽早恢复正常,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解决问题,让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越来越好。
你好,受疫情的影响,也是因为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压力过大、焦虑、躁郁等情绪,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准确识别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帮助自己调适心态、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呢?一起来关注。
疫情面前常见心理问题
1焦虑、疑病
表现为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感觉,而且会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病毒联系起来,怀疑自己生病。一部分人过于关注疫情相关消息,反复查看各种内容,加重了紧张、恐慌的情绪,甚至导致产生一系列盲目从众的行为。
2愤怒情绪
根据心理学上的“挫折—攻击模型”,面对疫情风险和各种压力,油然而生的愤怒情绪,其实是增强控制感、进行自我防卫的自然反应。我们更需要保持自己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冷静和克制,以“不信谣、不传谣”的心态,理性关注疫情状况。
3低落、抑郁
受疫情影响的人们,会有情绪低落,甚至一度悲伤、绝望,难以感受到愉悦。当疫情影响到自己工作、家庭的重要事项时,就会更加沮丧这样的表现可能是抑郁症的信号!低落抑郁的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生活规律紊乱,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等。
4盲目乐观
面对疫情,适度的乐观是必要的。但如果抱着“没听说周边有患者,自己不会被感染”的错误想法,产生盲目乐观情绪,甚至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就可能会增加自己和他人感染的风险。
普通大众心理自助与疏导
1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境反应
传染病暴发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十分正常。即使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平时不常出现的情绪,也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接纳这些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应对疫情。
2以恰当心态面对疫情信息
对疫情做到“心中有数”,认真看官方媒体关于疫情的报道,不轻信某些传言。了解相关科学防护知识,化恐慌为认真、科学、适度的个人防护。
3积极和相关人士进行沟通
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多与家人、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如果是疑似患者、确诊患者的接触者等,在隔离医学观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倾听和倾诉,构建抗疫心理同盟。
4维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看待生活,尽可能维持原有生活作息,按照原先的节奏生活,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保证睡眠,才能够更好抵抗疾病的传染。
祝你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分严峻,而且伴随着传统节日春节而来,影响比较广泛。一场疫情来临时,我们通常都会感到恐慌、焦虑,特别是身处疫区的战友更是如此。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正常心理反应,随着疫情的控制会逐步缓解。但如果反应过度,恐慌和焦虑持续存在,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导致不理智的行为。
1、疑病,担心自己被传染患病。有些出现低热的病人因担心去医院看病被留下而不敢就医。有些感到被“新型冠状病毒”包围,听到各类疫情信息就莫名紧张,有些患有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因此导致病情加重。有些怀疑自己患了“肺炎”,多次到医院就诊,要求医生尽快给予确诊和治疗。
2、紧张焦虑情绪。如感到心神不安、坐卧不宁,有失控感,容易发脾气,不能控制地关注各种相关信息。总担心“肺炎”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尤其是我们的许多官兵家人在远方,会特别担心,对疫情控制需要多久没有确定感。
3、抑郁情绪。感到悲观,精神振作不起来,易哭泣、心情不愉快,觉得没意思,没有兴趣,食欲不振或暴食,有些出现体重下降。
4、睡眠障碍。表现为难以入睡和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规律紊乱,质量差。
5、强迫症状。主要是反复洗手,难以自我控制。有的出现强迫性思维,反复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严重后果,并为此感到痛苦。
6、躯体症状。当人处于较大压力时,不良情绪往往会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这类症状往往包括躯体疼痛、头晕、乏力、口干、低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表现。
7、压力相关的躯体疾病。持续的情绪压力会导致多个系统出现问题。如呼吸系统表现为哮喘发作,气道内异物感、胸闷、干咳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发病或病情加重。内分泌和代谢系统表现为代谢紊乱,血糖不稳,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长时间压力后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消化系统表现为各种胃肠道症状如打嗝、腹泻、便秘、消化道溃疡等。
自我心理调节和干预的几条建议
1、改善认知。
了解重大疫情出现时正常的心理反应和躯体反应,情绪与躯体症状的关系。积极调整心态,一方面会减轻躯体化症状,一方面有助于自身免疫力提升。
2、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
心理健康离不开身体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正常的睡眠规律,均有利于身心健康。
面对疫情,产生恐惧和害怕是人之常情,但需要调整好心态,梳理下产生这种恐惧和害怕的原因,然后从原因入手,做好防护,做到杜绝污染。比如害怕出去感染,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尽量不出门,一定要出去也要做好防护,回来进门做好消毒工作;如果是担心身体素质欠佳 ,那么更加需要心态好,在家也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如果是因为长时间浏览网上或者听别人议论有关这次疫情的严重性,那么请转移你的注意力,多看看轻松的书籍和电视剧,缓解焦虑。
总之,要相信我们伟大的国家,我们可敬的医护人员和解放军,一定会护我们周全的,加油!加油!再加油!
疫情期间,我感到害怕,恐惧。是可以理解,疫情高发时,很好人都害怕。后经过白衣天使和很多英雄的付出,现在疫情减少很多。现在在家里多做些自己喜欢事,保持良好心态,一切都在好转。
隔离在家感到特别恐慌,以下几个建议供您参考:
1 减少对即时安全感的需求,告诉自己疫情消退需要时间。
2 培养双重感知能力,将注意力放在周围确定的事物上。
3 尝试学会接受不安全的状态以及自己的负性情绪。
4 学习积极心理学方法,增加大脑对积极信息的信号摄入,可以利用分享三件好事的方法来完成。
5 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可预测的情形中,我们会获得舒适感,而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建立可预测的生活模式,使内心渐渐趋于平衡。
6 避免自我封闭,寻求有效的情绪宣泄途径。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保持与亲人朋友的联系,不让自己真正陷入自我孤立的心理状态。
7 可以适当关注疫情信息和必要的科学防控知识,关注的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以内为宜。这样可以做到心态稳定的同时,客观及时准确的获得必要的信息知识,避免受不实信息谣言所干扰。当然,恐慌较明显的个别人群,建议从此刻停止对疫情的关注。
心态很重要,没必要过度的去想这个问题。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自己改变不了
疫情期间,疫情消息随时随地从四面八方传来,让我们的心理处在了一种信息过载的状态,我们会不自觉地减少对其他信息的关注,面对一些不好的消息时,就很容易造成害怕、恐惧。疫情也让我们的很多计划落空,在家里待久了心情也会感到有些闭塞,这种不佳情绪就更会加重。
1 适当转移注意力
改善信息摄入是改善这种不良心理环境的方法之一。我们可以适当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看一些自己喜欢的**、看一本感兴趣的书、和家人一起看看电视等,缓解一下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2 制定计划,找到生活的稳定感
稳定感和稳定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 健康 都有很大益处。我们可以试着找回之前熟悉的生活,比如尝试每天写下第二天的工作、生活计划等,并安排好做每件事的时间段。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回归对生活的掌控,慢慢找回生活的稳定感。
3 了解专业、科学的信息,做好防疫措施
在各种疫情信息排山倒海式袭来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信息来源靠谱的权威信息渠道,了解专业、科学的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另外,学会正确的防疫措施,谨遵专业医生和专家的建议,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勤消毒、拒绝野味。行动上尽人事,就能减少很多心理上的害怕、恐惧。
4及时清理负面情绪,积极寻求帮助
遇到让自己不愉快的事,要多和家人、朋友进行沟通,或者通过运动等方式及时清理不良情绪。如果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有焦虑、抑郁、无助等负面情绪,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应及时拨打心理求助热线,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把精力不要放在疫情的新闻上,不要去关注这些新闻动态啦,做点自己平时喜欢的事啊
虽然疫情限制了很多,很多事我们都没办法做,但是换一个角度,不要把所有的事想的那么悲观,不然会越来越焦虑,尝试着想一些美好的事情。或者你可以做一些一起特别想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比如你可以健身,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还可以看书,看书真的非常能缓解焦虑,非常的治愈,而且看一段时间书你会发现你真的不管从心态还是气质上都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