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宋代: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3、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代: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4、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5、西江月·梅花
宋代: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6、诉衷情·小梅风韵最妖娆
宋代:晏几道
小梅风韵最妖娆。开处雪初消。南枝欲附春信,长恨陇人遥。
闲记忆,旧江皋。路迢迢。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几处溪桥。
7、念奴娇·梅
宋代: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8、临江仙·探梅
宋代: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9、生查子·重叶梅
宋代:辛弃疾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10、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宋代: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11、南乡子·冬夜
宋代: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12、长相思·惜梅
宋代: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13、昭君怨·梅花
宋代: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4、霜天晓角·梅
宋代: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5、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宋代:张孝祥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1表达爱情的菊花诗句
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菊城吟〕--王如亭--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怡红公子种菊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怡红公子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潇湘妃子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潇湘妃子簪菊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菊影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枕霞旧友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潇湘妃子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蕉下客。
2表达爱情的菊花诗句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菊城吟〕--王如亭--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怡红公子种菊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怡红公子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潇湘妃子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潇湘妃子簪菊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菊影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枕霞旧友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潇湘妃子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蕉下客。
3请问:有哪些描写菊花跟爱情有关的诗句描写菊花跟爱情有关的诗句有: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菊花》李商隐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菊花》唐寅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其四》陶渊明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蟠桃结子知多少。
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辛弃疾。
4用菊花描述的爱情诗深秋的村庄
有一些菊花灿烂开放
彩霞般柔和的花香里
聚集着阳光和诗人的想象
一只鸟在天空上盘旋
牵动着花朵的向往
所有的日子
所有的风雨
所有关于花朵的诗句里
都隐现着那只孤鸟的翅膀
那些花香环绕着村庄
那些诗句环绕着花香
那些鸟影环绕着诗句
那些日子
环绕着灿烂的阳光
从此
在每一个深沉的夜里
总有一朵菊花
在思念一个寂寞的诗人
5关于菊花的诗句相关诗词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 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 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 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 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 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 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详见词条: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刘禹锡《菊花》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 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 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 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 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 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 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 升君白玉堂。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 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 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 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 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 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朱淑贞《菊花》 菊花如志士, 过时有余香。 粲粲滋夕合, 英英傲晨霜。
6关于菊花的古诗句菊花名句、古诗一瞥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诗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1 死亡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文言文中关于“死亡”的说法
一、等级
1、崩:天子死曰崩,例如驾崩、山陵崩等。
2、薨:诸侯死曰薨。
3、卒:士大夫死曰卒。
4、不禄:士死曰不禄。
5、死:庶人死曰死。
二、宗教
6、圆寂:佛教用语,指僧尼死亡。
7、涅槃:佛教用语,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的代称(指佛或僧人)。
8、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端坐死亡。
三、避讳及谦称
9、百年以(之)后:死亡的委婉说法。
10、见背:(书面语)指长辈去世,委婉的说法。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11、归天:婉词,指人死。
12、上天:迷信的人指到深佛仙人所在的地方,也用作婉词,指人死亡。
13、仙逝:婉词,称人死。
14、填沟壑: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例如: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四、褒贬
15、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16、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杀害。
17、见阎王:指死,含有贬义。
18、蹬腿:(蹬腿儿)指人死亡(含诙谐意)
19、一命呜呼:指死(含诙谐意)
20、见鬼:指死亡或毁灭。例如:让这些害人虫见鬼去吧。
21、翘辫子:死(含讥笑或诙谐意)。例如:袁世凯做皇帝没几天就翘辫子了。
五、中性
22、殁:(书面语)死。
23、殇:(书面语)没有到成年就死去。
24、夭折: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败。
25、亡故:死去。
26、断气:停止呼吸,死亡。
27、逝世:去世,多用于名誉、地位较高的人。
28、上西天:指死王,带有点不好的意味。
29、老死:由于年老体衰而死亡(区别于病死)
30、升天:称人死亡(迷信)
31、寿终正寝:指年老病死在家中。
32、下世:去世。
33、猝死:突然死了。
34、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了,快要进棺材了。
35、晏驾:君主时代称帝王死。
2 “似”的文言文解释基本字义1 相类,像:相(xiāng )~。
类~。~是而非。
2 好像,表示不确定:~乎。~应如此。
3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一个。详细字义〈动〉1 (形声。
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2 同本义 [look like;similar]似,象也。
——《说文》似,有以相撄,有不相樱也。——《墨子经上》见似目瞿。
——《礼记·杂记》。注:“谓容貌似其父母。”
寡人虽无似也。——《礼记·哀公问》。
注:“无似犹言不肖。”似,类也。
——《广雅》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庄子·大宗师》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吕氏春秋·疑似》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吕氏春秋·察今》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 又如:似起(像,如);似像(相同的样子,模样);似有若无(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似许(如此,如许);似漆如胶(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似类(相类;相似;像);似若(好像)4 似乎 [seem;look as if]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聊斋志异·促织》5 又如:似不足信;似如(好像);似若(好像);似是而非6 给予,送给 [give]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贾岛《剑客》7 继承 [inherit]是以似之。——《诗·小雅·裳裳者华》似续妣祖。
——《诗·小雅·斯干》8 又如:似续(继承;继续);召公是似〈介〉1 用于比较,表示程度更甚 [than]今年衰似去年些。——宋· 刘克庄《浪淘沙·纸帐素屏遮》2 又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影响及于他处,相当于“与”、“向” [to]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
——罗邺《宫中》4 另见 shì。
3 “似”的文言文解释基本字义
1 相类,像:相(xiāng )~。类~。~是而非。
2 好像,表示不确定:~乎。~应如此。
3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一个。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
2 同本义 [look like;similar]
似,象也。——《说文》
似,有以相撄,有不相樱也。——《墨子经上》
见似目瞿。——《礼记·杂记》。注:“谓容貌似其父母。”
寡人虽无似也。——《礼记·哀公问》。注:“无似犹言不肖。”
似,类也。——《广雅》
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庄子·大宗师》
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吕氏春秋·疑似》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吕氏春秋·察今》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似起(像,如);似像(相同的样子,模样);似有若无(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似许(如此,如许);似漆如胶(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似类(相类;相似;像);似若(好像)
4 似乎 [seem;look as if]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似不足信;似如(好像);似若(好像);似是而非
6 给予,送给 [give]
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贾岛《剑客》
7 继承 [inherit]
是以似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似续妣祖。——《诗·小雅·斯干》
8 又如:似续(继承;继续);召公是似
〈介〉
1 用于比较,表示程度更甚 [than]
今年衰似去年些。——宋· 刘克庄《浪淘沙·纸帐素屏遮》
2 又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
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影响及于他处,相当于“与”、“向” [to]
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罗邺《宫中》
4 另见 shì
4 跪求“辨似”的文言文以及翻译谢谢阿原文辨 似 章学诚 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言者心之声,善观人者,观其所言而已矣。
人不必皆善,而所言未有不讬於善也。善观人者,察其言善之故而已矣。
夫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恐其所言不出於意之所谓诚然也。
夫言不由中,如无情之讼,辞穷而情易见,非君子之所患也。 学术之患,莫患乎同一君子之言,同一有为言之也,求其所以为言者,咫尺之间,而有霄壤之判焉,似之而非也。
天下之言,本无多也。(言有千变万化,宗旨不过数端可尽,故曰言本无多。)
人则万变不齐者也。以万变不齐之人,而发为无多之言,宜其迹异而言则不得不同矣。
譬如城止四门,城内之人千万,出门而有攸往,必不止四途,而所从出者,止四门也。然则趋向虽不同,而当其发轫不得不同也。
非有意以相袭也,非投东而伪西也,势使然也。 树艺五谷,所以为烝民粒食计也。
仪狄曰:“五谷不可不熟也。”问其何为而祈熟,则曰:“不熟无以为酒浆也。”
教民蚕桑,所以为老者衣帛计也。蚩尤曰:“蚕桑不可不植也。”
诘其何为而欲植,则曰:“不植无以为旌旗也。”夫仪狄、蚩尤,岂不诚然须粟帛哉?然而斯同衣食,不可得而赖矣。
《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又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此神化神妙之说所由来也。
夫阴阳不测,不离乎阴阳也。妙万物而为言,不离乎万物也。
圣不可知,不离乎充实光辉也。然而曰圣曰神曰妙者,使人不滞於迹,即所知见以想见所不可知见也。
学术文章,有神妙之境焉。末学肤受,泥迹以求之,其真知者,以谓中有神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者也。
不学无识者,窒於心而无所入,穷於辨而无所出,亦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故君子恶夫似之而非者也。
伯昏瞀人谓列御寇曰:“人将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也,乃汝不能使人毋汝保也。”然则不能使人保者下也,能使人毋保者上也,中则为人所保矣。
故天下惟中境易别,上出乎中而下不及中,恒相似也。学问之始,未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
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人有所适也,必资乎舟车;至其地,则舍舟车矣。
一步不行者,则亦不用舟车矣。不用舟车之人,乃讬舍舟车者为同调焉。
故君了恶夫似之而非者也。(程子见谢上蔡多识经传,便谓玩物丧志,毕竟与孔门“一贯”不似。)
理之初见,毋论智愚与贤不肖,不甚远也。再思之,则恍惚而不可恃矣。
三思之,则眩惑而若夺之矣。非再三之力,转不如初也。
初见立乎其外,故神全,再三则入乎其中,而身已从其旋折也。必尽其旋折,而后复得初见之至境焉,故学问不可以惮烦也。
然当身从旋折之际,神无初见之全,必时时忆其初见,以为恍惚眩惑之指南焉,庶几哉有以复其初也。吾见今之好学者,初非有所见而为也,后亦无所期於至也,发愤攻苦,以谓吾学可以加人而已矣,泛焉不系之舟,虽日驰千里,何适於用乎?乃曰学问不可以惮烦。
故君子恶夫似之而非者也。 夫言所以明理,而文辞则所以载之之器也。
虚车徒饰,而主者无闻,故溺於文辞者,不足与言文也。《易》曰:“物相杂,故曰文。”
又曰:“其旨远,其辞文。”《书》曰:“政贵有恒,辞尚体要。”
《诗》曰:“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记》曰:“毋剿说,毋雷同,则古昔,称先王。”
传曰:“辞达而已矣。” 曾子曰:“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经传圣贤之言,未尝不以文为贵也。盖文固所以载理,文不备,则理不明也。
且文亦自有其理,妍媸好丑,人见之者,不约而有同然之情,又不关於所载之理者,即文之理也。故文之至者,文辞非其所重尔,非无文辞也。
而陋儒不学,猥曰“工文则害道”。故君子恶夫似之而非者也。
陆士衡曰:“虽杼轴於予怀,怵他人之我先;荀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盖言文章之士,极其心之所得,常恐古人先我而有是言;苟果与古人同,便为伤廉愆义,虽可爱之甚,必割之也。
韩退之曰:“惟古於文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剿袭。”亦此意也。
立言之士,以意为宗,盖与辞章家流不同科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宇宙辽扩,故籍纷揉,安能必其所言古人皆未言邪?此无伤者一也。人心又有不同,如其面焉。
苟无意而偶同,则其委折轻重,必有不尽同者,人自得而辨之。此无伤者二也。
著书宗旨无多,其言则万千而未有已也,偶与古人相同,不过一二,所不同者,足以概其偶同。此无伤者三也。
吾见今之立言者,本无所谓宗旨,引古人言而申明之,申明之旨,则皆古人所已具也。虽然,此则才弱者之所为,人一望而知之,终归覆瓿,於事固无所伤也。
乃有黠者,易古人之貌,而袭其意焉。同时之人有创论者,申其意而讳所自焉。
或闻人言其所得,未笔於书,而遽窃其意以为己有;他日其人自著为书,乃反出其后焉。且其私智小慧,足以弥缝其隙,使人瞢然莫辨其底蕴焉。
自非为所窃者觌面质之,且穷其所未至,其欺未易败也。又或同其道者,亦尝究心反覆,勘其本末,其隐始可攻也。
然而盗名欺世,已非一日之厉矣。而当时之人,且曰某甲之学,不下某氏,某甲之业,胜某氏焉。
故君子恶夫似之。
5 跪求“辨似”的文言文以及翻译谢谢阿原文辨 似 章学诚 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言者心之声,善观人者,观其所言而已矣。
人不必皆善,而所言未有不讬於善也。善观人者,察其言善之故而已矣。
夫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恐其所言不出於意之所谓诚然也。
夫言不由中,如无情之讼,辞穷而情易见,非君子之所患也。 学术之患,莫患乎同一君子之言,同一有为言之也,求其所以为言者,咫尺之间,而有霄壤之判焉,似之而非也。
天下之言,本无多也。(言有千变万化,宗旨不过数端可尽,故曰言本无多。)
人则万变不齐者也。以万变不齐之人,而发为无多之言,宜其迹异而言则不得不同矣。
譬如城止四门,城内之人千万,出门而有攸往,必不止四途,而所从出者,止四门也。然则趋向虽不同,而当其发轫不得不同也。
非有意以相袭也,非投东而伪西也,势使然也。 树艺五谷,所以为烝民粒食计也。
仪狄曰:“五谷不可不熟也。”问其何为而祈熟,则曰:“不熟无以为酒浆也。”
教民蚕桑,所以为老者衣帛计也。蚩尤曰:“蚕桑不可不植也。”
诘其何为而欲植,则曰:“不植无以为旌旗也。”夫仪狄、蚩尤,岂不诚然须粟帛哉?然而斯同衣食,不可得而赖矣。
《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又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此神化神妙之说所由来也。
夫阴阳不测,不离乎阴阳也。妙万物而为言,不离乎万物也。
圣不可知,不离乎充实光辉也。然而曰圣曰神曰妙者,使人不滞於迹,即所知见以想见所不可知见也。
学术文章,有神妙之境焉。末学肤受,泥迹以求之,其真知者,以谓中有神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者也。
不学无识者,窒於心而无所入,穷於辨而无所出,亦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故君子恶夫似之而非者也。
伯昏瞀人谓列御寇曰:“人将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也,乃汝不能使人毋汝保也。”然则不能使人保者下也,能使人毋保者上也,中则为人所保矣。
故天下惟中境易别,上出乎中而下不及中,恒相似也。学问之始,未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
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人有所适也,必资乎舟车;至其地,则舍舟车矣。
一步不行者,则亦不用舟车矣。不用舟车之人,乃讬舍舟车者为同调焉。
故君了恶夫似之而非者也。(程子见谢上蔡多识经传,便谓玩物丧志,毕竟与孔门“一贯”不似。)
理之初见,毋论智愚与贤不肖,不甚远也。再思之,则恍惚而不可恃矣。
三思之,则眩惑而若夺之矣。非再三之力,转不如初也。
初见立乎其外,故神全,再三则入乎其中,而身已从其旋折也。必尽其旋折,而后复得初见之至境焉,故学问不可以惮烦也。
然当身从旋折之际,神无初见之全,必时时忆其初见,以为恍惚眩惑之指南焉,庶几哉有以复其初也。吾见今之好学者,初非有所见而为也,后亦无所期於至也,发愤攻苦,以谓吾学可以加人而已矣,泛焉不系之舟,虽日驰千里,何适於用乎?乃曰学问不可以惮烦。
故君子恶夫似之而非者也。 夫言所以明理,而文辞则所以载之之器也。
虚车徒饰,而主者无闻,故溺於文辞者,不足与言文也。《易》曰:“物相杂,故曰文。”
又曰:“其旨远,其辞文。”《书》曰:“政贵有恒,辞尚体要。”
《诗》曰:“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记》曰:“毋剿说,毋雷同,则古昔,称先王。”
传曰:“辞达而已矣。” 曾子曰:“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经传圣贤之言,未尝不以文为贵也。盖文固所以载理,文不备,则理不明也。
且文亦自有其理,妍媸好丑,人见之者,不约而有同然之情,又不关於所载之理者,即文之理也。故文之至者,文辞非其所重尔,非无文辞也。
而陋儒不学,猥曰“工文则害道”。故君子恶夫似之而非者也。
陆士衡曰:“虽杼轴於予怀,怵他人之我先;荀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盖言文章之士,极其心之所得,常恐古人先我而有是言;苟果与古人同,便为伤廉愆义,虽可爱之甚,必割之也。
韩退之曰:“惟古於文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剿袭。”亦此意也。
立言之士,以意为宗,盖与辞章家流不同科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宇宙辽扩,故籍纷揉,安能必其所言古人皆未言邪?此无伤者一也。人心又有不同,如其面焉。
苟无意而偶同,则其委折轻重,必有不尽同者,人自得而辨之。此无伤者二也。
著书宗旨无多,其言则万千而未有已也,偶与古人相同,不过一二,所不同者,足以概其偶同。此无伤者三也。
吾见今之立言者,本无所谓宗旨,引古人言而申明之,申明之旨,则皆古人所已具也。虽然,此则才弱者之所为,人一望而知之,终归覆瓿,於事固无所伤也。
乃有黠者,易古人之貌,而袭其意焉。同时之人有创论者,申其意而讳所自焉。
或闻人言其所得,未笔於书,而遽窃其意以为己有;他日其人自著为书,乃反出其后焉。且其私智小慧,足以弥缝其隙,使人瞢然莫辨其底蕴焉。
自非为所窃者觌面质之,且穷其所未至,其欺未易败也。又或同其道者,亦尝究心反覆,勘其本末,其隐始可攻也。
然而盗名欺世,已非一日之厉矣。而当时之人,且曰某甲之学,不下某氏,某甲之业,胜某氏焉。
故君子恶夫似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