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俗称躁郁症,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是躁狂和抑郁症状集于一身的结合体。但是双相障碍是非常复杂的一种疾病,远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甚至在临床上也非常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A、双相情感障碍有何表现?
双相障碍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双相I型障碍和双相II型障碍。
双相I型障碍的诊断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符合躁狂发作的特征,在躁狂发作前后可以有轻躁狂或抑郁发作。
双相I型障碍的症状表现
在至少1周的时间内,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有明显异常的、持续性的情绪高涨,睡眠减少、精力旺盛,热衷于各种活动。还有可能出现自尊心膨胀,思维飘忽不定,花钱大手大脚,严重时可能会有伤害自己或别人的行为。
双相I型障碍的症状表现
双相II型障碍的诊断标准为存在轻躁狂和重性抑郁发作两种症状。注意区别II与I型的差别在于躁狂症状较轻,而且有严重的抑郁症状。重性抑郁发作的表现为在持续的2周时间内,几乎每天都心情低落,对任何活动都没有兴趣,也无法产生愉悦感,体重突然减轻或增加,睡眠出现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等。
小编提醒大家,如果重性抑郁发作前后出现轻躁狂症状,便可诊断为双相II型,但如果轻躁狂症状转变为躁狂,就是双相I型障碍。如果从未出现过轻躁狂或躁狂症状,就可能只是单纯的抑郁症。
二.双相情感障碍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不仅大众对双相障碍的理解比较模糊,临床上,双相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几率也特别高。国外曾有一项指出,有30%-40%表现为抑郁的病人,经过5-10年的回访发现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为什么双相情感障碍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双相障碍易被误诊为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患者首次发病时都表现为抑郁,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的患者极少。而且在首次发病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患者可能都处于抑郁状态。而当他们真的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症状时,患者或家人反而会觉得情绪变好了,以为是症状出现了好转,患者自身也会感觉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所以一般不会选择在这个阶段就诊。这种情况下,医生比较难了解到患者有躁狂发作的信息,因此容易误诊。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4大危险因素搞死你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虽然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种重性精神类疾病,但在我国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3月30日这一日子更是鲜为人知,今年仅仅是在中国开展的第二年。为了让更多医生、市民了解这一疾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借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来临之际,我向大家普及这一疾病的知识。
双相情感障碍之抑郁发作症状
“所谓双相情感障碍,即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发作为表现特征的心境障碍。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极端情绪,却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黄俏庭博士表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时,其症状表现与单纯抑郁症患者并无太大差别。患者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三大核心症状:①情绪显著低落,愉悦感缺乏,整天都觉得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都可能感到消极悲观;意志活动明显减退,即使是对于自己原有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兴趣,更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思维速度减慢,反应迟钝,有时会感觉脑袋像是生了锈的机器不灵光,甚至是一团浆糊。
“其次,患者的睡眠质量大大降低,容易出现早醒、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少数患者会睡眠过多;饮食方面,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经常没胃口,进食量少,进而可能导致体重下降;严重者由于对自我评价过低甚至自责自罪,或者感觉生活非常痛苦而出现自杀观念甚至自杀成功。”
双相情感障碍之躁狂发作症状
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时,其表现与抑郁完全相反。“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躁狂发作和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的患者,心境(情绪)高涨:总是无缘由地感觉非常高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甚至觉得自己非常厉害,常可见到夸大的表现;其次,意志活动增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动力,甚至以前不感兴趣的事情都能充满干劲。”但黄俏庭博士表示,虽然他们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久,或许今天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但第二天可能就干别的事了。
“思维以及反应能力也会比常人快,有时由于思维过快,语言表达无法跟上其思维速度,甚至出现思维混乱。常人听起来,会觉得东一句西一句,没有逻辑性。此外,由于他们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通常患者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较少,可能每天只需睡3、4个小时,第二天照样显得精力充沛。”
黄俏庭博士表示,与严重躁狂相比,轻躁狂发作时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旁人很难发现异常,患者本人也比较难区分是个人状态好抑或是病态。因此,医生需要将患者目前的状况与过去的常态作比较,仔细甄别,才能准确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难诊断医生问诊+量表是重点
“但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是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而大部分患者主要因抑郁发作而来医院就医,这样一来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障碍。因此,医生在诊断时需留意八大线索——起病年龄早(发病高峰年龄在15~19岁);出现发作性心境不稳定,如心境波动很大,抑郁、焦虑、欣快、烦躁不安等情绪呈短暂发作;当抑郁发作时,伴有不典型特征,如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等;1年内发作次数超过4次;既往抗抑郁药物疗效差,或服用抗抑郁药后转而出现躁狂症状;具有情感旺盛气质、心境恶劣气质、易激惹气质与环性情感气质等特征;具有双相障碍阳性家族史;季节性情绪变化;以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贾艳滨主任医师表示,除了通过医生的问诊外,临床还可借助量表的评估作为诊断参考。例如可以让患者填写心境障碍问卷和轻躁狂症状清单问卷,若两项问卷的结果均为阳性,患者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警惕双相情感障碍的4大危险因素
据统计,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64%。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高的`患病率呢“该疾病的四大危险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人格气质和季节因素。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家系调查中发现,在双相障碍患者中,其一级亲属出现双相障碍的几率比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出8~18倍。”
贾艳滨主任医师表示,其次,社会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等,是发病、病情恶化及复发的促发因素;而在众多人格气质中,情感旺盛气质及环性情感气质者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危人群。
“此外,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特征,秋冬季节容易出现抑郁发作,而春夏季节容易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黄俏庭博士表示,这个现象跟生物节律和光照有关。人体的代谢随着季节的变化会有节律性变化,例如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相应减慢,目前自然界一些动物甚至存在冬眠。此外,光照对五羟色胺等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在秋冬季人体代谢减慢、光照减少的情况下,双相障碍患者容易出现抑郁发作。反之,当春夏来临,部分有躁狂特质的患者,也有可能较多在这个季节出现躁狂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根据发作周期和特点可分亚型
若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后,医生还会根据患者发作的循环周期,分为不同类型。“有些患者在一次发作中可以同时出现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例如有抑郁心境的同时可有言语和动作的增多、脾气大等表现,称为混合发作。”
黄俏庭博士表示,若在一年中,患者至少经历4次或更多的躁狂、抑郁发作,称为快速循环发作。抑郁发作和轻躁狂发作交替的循环期超过两年,且严重程度均达不到躁狂发作或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称为环性心境障碍。”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发作周期不同,症状复杂,因此相比起单相抑郁和单相躁狂而言,治疗更复杂、更有难度。因此,该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单纯的心理治疗无法将这一疾病完全治好。
;有些精神障碍是有一定的发病时期的,比如儿童时期发病或者青少年时期发病之类的,但有些精神疾病是不分任何年龄段发病的,比如双相情感性障碍就是一种,因此对于双相情感性障碍很难控制,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双相情感性障碍的相关知识吧。
双相情感性障碍是什么病
情感障碍有双相情感性障碍,那么双相情感性障碍是什么病来的呢?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又可以分为双相一型、二型、快速循环型和环形心境障碍,治疗原则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根据患者不同个体,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既往史等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躁狂症典型的心境是情绪高涨,但是激惹性较高,具有敌意、脾气暴戾和难驾驭等现象也很常见。双相情感性障碍病人的整个体验和行为都带上这种病态心境色彩,使他们相信自己正处在最佳精神状态。
双相情感性障碍的表现
双相情感性障碍需要自己平时多观察,那么双相情感性障碍的表现有哪些呢?
双相情感性障碍病人有时候会显得不耐烦,爱管闲事,频频打搅他人,如果遭到反对,便大吵大闹。结果便与他人产生摩擦,可能由此产生继发性的偏执性妄想,认为自己正被人迫害。双相情感性障碍有精神运动功能的加速,使患者体验到思想像在赛跑一样,可以称为意念飘忽,如果很严重的话,很难与精神分裂症的思维散漫相区别。双相情感性障碍很容易随境转移,患者常常会从一个主题转向另一个主题。
还有双相情感性障碍思想与活动的境界都很开阔,进而发展成为妄想性夸大。有时在躁狂极期会出现一时性的幻听或幻视,但均与病态心境具有可以理解的联系。睡眠需要明显减少。在双相情感性障碍病情达到极端时,可能显得十分疯狂,以致在情绪与行为之间没有什么可以理解的联系,呈现为一种无意义的激越状态,称为谵妄性躁狂。
双相情感性障碍为何不能彻底治愈
患有双相情感性障碍很难治愈的,那么双相情感性障碍为何不能彻底治愈呢?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一般是根据病人的表现,选择相应的药物,如果病人表现为抑郁相,就需要服用抗抑郁剂进行系统治疗,如果病人表现为躁狂相,就需要选用情感稳定剂进行治疗,但大部分病人,由于选用的药物剂量不合适,会导致病人复发,另外,病人服药不规律,也是导致复发的原因之一。
在情感性精神障碍出现之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情绪无法控制等问题,如果想要摆脱伤害,必须要重视药物治疗。通过药物快速控制病情,其中常用于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药物,有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碳酸锂、丙戊酸钠等。合理通过以上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更加好的控制病情,缓解疼痛。
双相情感性障碍能治好吗
双相情感性障碍治疗方法不少,可是双相情感性障碍能治好吗?
目前来看,总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治愈率可达到70%,当然这里指的是临床治愈,因为目前的情感障碍的治疗都是对症治疗,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不能做到对因治疗。即使患上双相情感障碍也不必过于担心,虽然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但通过治疗可以将病情稳定,因此患者也能正常生活。
通常药物仅仅是在病理上减轻双相情感障碍,要想有更好的效果,必须在患者心理上介入治疗。选择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安抚患者的情绪,找出引起心理疾病的根源,再对症一一克服。双相情感障碍的长期持续性发作,因此心理治疗应该和药物治疗一样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