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从军行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第1张

一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

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二《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律,反映从军的辛苦。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三《从军行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第一首为五言律诗,写从军战士的作战经历和感想以及征战杀敌实现和平的愿望。第二首诗为七言绝句,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律,反映从军的辛苦。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 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 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通过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歌颂了边疆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侧面反映了作者想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从军行·其二》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

赏析

诗的首句写出了将士们征战环境之“苦”,“碎铁衣”,形容气候恶劣,斗争严酷。次句则将战士们困难的情形描写了出来,使读者可以感受到紧迫的态势。最后两句描写了敌军的一员悍将,将我军突破重围时的景象再现。

原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简析——复制粘贴来的: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1、《从军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身为书生却身怀强烈的报国情怀。全诗通过对书生投笔从戎、为国参军的经历的描述,不仅表现了唐朝士兵作战时坚强无畏的精神面貌,也表现了诗人心中的英雄气概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2、《从军行》描绘了一个知识分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首联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颔联写主帅率军辞别京城,奔赴前线作战,以排山倒海之势包围敌国城堡的过程。颈联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初唐广大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心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36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