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稍微改动下就OK 了
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个案研究
郭荣茂
(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已越来越普遍,然而有恋爱就会有失恋,失恋给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的危害,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本文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进行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失恋的症状和原因,并结合对一例大学生失恋现象进行个案分析,最后提出调适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的对策。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失恋,失恋心理,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当代大学生生理的普遍成熟,在各个高校中,大学生的恋爱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同时大学生失恋的现象也日益增多。据调查,“目前在校有经历过恋爱的大学生中,约有半数感受到失恋的痛苦,”[1]失恋给他们增添了许多忧伤和哀愁,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失恋,是指恋爱中的一方否认或中止恋爱关系的结果给另一方造成的一种严重挫折。失恋可以说是大学生求学期间遇到的最严重的挫折之一,失恋会给大学生造成一系列消极心理,如羞辱、愤恨、悲伤、失落、孤独、虚无、绝望等。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排除或转移,那么便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自杀、报复和抑郁等行为,这将给学校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恋爱失败和失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恋爱关系的否定,有两种情况,一是恋爱双方都不满意,彼此同意和平分手,二是一方单恋另一方而不敢表白或者表白后被拒绝。后者指恋爱中的一方已经提出与对方分手,但另一方却仍然无法忘却对方,情意绵绵,一直思念着对方,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
二、理论依据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进行研究采用的是个案社会工作治疗模式中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个案社会工作将需要其帮助的人称为案主,因此当代大学生失恋者就被其称为案主。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受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还逐步吸收了其他学科的一些理论知识,如社会学的角色理论、人类学理论、沟通理论、学习理论、家庭理论、系统理论、危机理论等。该模式可以说是涵盖面最广,理论内容最丰富的一种治疗模式。其基本假设有:[2]P178(1)个人的成长受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影响。(2)个人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情绪需要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3)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中,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媒介物,了解案主沟通的能力与技术有助于理解案主的问题以及作出正确的诊断。(4)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发展其潜力的个体。(5)人类的行为不仅可以被了解,而且也可以用预测的方法来加以影响和改变。当代大学生生理已经成熟,其失恋受到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其个人早年未被满足的爱的欲望或情绪需要,仍存在于个人的无意识中,他们的对爱的反映普遍较强烈;通过与失恋者的互动及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有助于了解其问题并作出正确的诊断;作为治疗者,我们要相信失恋者是有价值的,有待发展其潜力的个体;失恋者的行为不仅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且可以通过用预测的方法来加以影响和改变。
心理社会模式下的治疗是指结合案主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及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促进案主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心理社会模式治疗的目标包括:[3]P183(1)减低案主的焦虑和不安。(2)减低“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失调。(3)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能力和“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4)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5)改善案主的环境,促进案主个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因此,我们运用这一模式对大学生失恋者进行治疗的目标是减低失恋者的焦虑和不安;减低大学生失恋者在失恋环境中系统的功能失调;增强大学生失恋者的自我适应能力和其在失恋环境中系统的功能;增强大学生失恋者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改善大学生失恋者的环境,促进失恋者个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另外,该模式强调运用环境改善术,通过改变案主的环境来减少案主在精神或生活上的压力,其认为案主的家人、亲戚、朋友等重要他人会对整个治疗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并认为直接治疗中的四种沟通技术包括支持、宣泄、直接影响和反映讨论最为有用。该模式所强调的环境改善术对调适大学生失恋心理具有启发性。
三、当代大学生失恋的症状和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失恋后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症状,失恋后的症状也称为失恋后的挫折感受,它以失恋者的性格、人生观、恋爱时间的长短及恋爱关系的深浅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因而症状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说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极度地悲伤和绝望。当失恋者对恋爱对象的喜欢程度越强时,该症状的表现就越强,反之,则亦然。(2)感到无比的难堪和羞辱,羞见于人,无地自容。对于自尊心越强的失恋者来说,加上恋爱的公开程度过大,这种症状的表现就越明显。(3)充满了虚无感和失落感。当热恋时对爱情的存在越肯定,失恋后的虚无感就越强烈;热恋时产生的依赖心理倾向越大,且得到恋人的温暖和安慰越多,这时的失落感也就越多。(4)对事物冷淡和对恋爱对象产生憎恶。失恋后,失恋者对平时感兴趣的事物会感到已索然无味,冷淡视之;对于恋爱的对象则会产生出一种憎恶感,怀恨在心,甚至会产生报复行为。(5)有自杀的意念。当失恋者感到十分的痛苦而无法自拔的时候,他们会采取非常的做法,走上绝境,以死来求得痛苦的解脱。
当代大学生失恋引起的心理挫折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主要有社会心理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两种。
1、社会心理因素
(1)家庭的压力。在子女选择恋爱对象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是较大的,由于恋爱双方缺乏勇气和信心,又惧怕父母的威严,觉得双方门不当户不对,或相貌差异太大,感到自卑,再加上父母的干涉,只好痛苦地选择分手。
(2)社会舆论与风俗的压力。由于不良的社会舆论与风俗偏见,如认为不同地方、不同方言的双方不宜在一起,这会影响一方与另一方父母的沟通,因此恋爱双方感到巨大压力。
(3)环境条件的限制。虽然现在大学生毕业工作不象计划经济时的统分统配,但恋爱双方毕业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现象还是存在的。由于大学生恋爱双方毕业工作不在同一个地方,双方距离相差又甚远,或者由于承担家庭重担及其他责任而不得不选择忍痛割爱。
2、个体心理因素
(1)一方变心,见异思迁。由于恋爱中的一方缺德,见到一个比现在自己恋人还要好的对象就移情别恋,喜新厌旧,抛弃对方。
(2)个性不合,观点分歧。由于恋爱双方个性尤其是性格不合,在交往中彼此思想和情感容易出现分歧,容易彼此发脾气和吵架,结果很难相处下去,只好分手。这也是大学生失恋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3)一方缺点过多。由于恋爱中的一方缺点过多,又不加以克服,尤其是过多地猜疑、嫉妒、责备、埋怨和误解对方,导致对方无法容忍,最终失去恋人的喜爱。
(4)恋爱动机不纯。有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不懂爱情,把恋爱当作儿戏,或贪图对方钱财,玩弄感情,见一个爱一个,到处“滥”爱,最后落得个没有人爱他的结果。这种恋爱动机不良,不尊重对方的人必然会被抛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失恋受到社会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但一般来讲,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因为家庭和社会舆论挫折尽管会对大学生的恋爱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有些大学生具有逆反心理,家庭和社会舆论是难以中断他们的恋爱取向的,相反,往往会强化他们的爱情关系。
四、案例
某男,20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因失恋感到非常痛苦前来咨询。来访者自述:他与他的女朋友是同班同学,一年前他们相恋,但不久前他的女朋友就与他中断了爱情关系,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多日来,他借酒消愁,情绪抑郁,心烦意乱,无思学业,他对新生活的所有期待与憧憬也顷刻之间化为乌有。来访者说这是他的第一次恋爱,而且是对方主动追求自己,相恋后,感情曾经一直很稳定,但因个性不合,观点分歧,又因几件小事而发生几次争吵,这使对方感到越来越烦,对他失去耐心,最后因第三者插足导致对方移情别恋,与其分手,抛弃来访者。来访者说他无论如何也忘不了她,很想去挽回恋人的心,每次想起两个人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就让他泪流满面,失恋的痛苦就象恶魔一样,无情地折磨着他的心。后来来访者知道自己的恋人已无法挽回,渐渐地对她产生了怨恨,两人此后见面都不打招呼和说话,而且来访者经常在宿舍痛骂她。
五、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调适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发现来访者失恋后表现的症状是悲伤、失落和抑郁,从失恋的原因上讲是由个体心理因素造成的,由于双方个性不合,观点分歧而造成来访者失恋。在对来访者进行病情诊断后,笔者根据其情况并结合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出调适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的对策。经过几次交谈,来访者的失恋症状基本消失,开始振作精神,生活信心也增强。调适该失恋大学生的方法具体如下。
1、正确认知,冷静分析失恋原因。要摆脱失恋的痛苦,防止心理和行为失常,必须认识到爱情虽然重要,但不是生活全部,人生更重要的是理想和事业的追求,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应得到重新的认识。冷静地分析失恋原因是有效消除失恋痛苦的途径之一,象案例中的来访者因双方个性不合、观点分歧而失恋,则其应当认为早日分手比终日争吵不休要好得多,既然感情不和,说明感情的发展已失去了动力,再相处彼此也是不会快乐的,这样的恋爱关系又有什么好留恋的呢?分手对双方都是种解脱。倘若不再留恋过去的美好时光,而多想一些相处的不愉快,则失恋的痛苦会大大减弱。
2、学会采取转移的方法。转移包括两种,一是环境的转移,二是感情的转移。失恋是痛苦的,它在人们心境中的印记常常具有触发性,因此失恋后立即换个环境,暂时与会触动自己恋爱痛苦回忆的景、物、人隔离,并主动置身于新的欢乐的、开阔的人际交往与自然环境,或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如专心学习,将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动力,失恋者会在努力学习中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是事业。另外,可以转移感情,寻找新的替代者,抱着“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信念,以诚心去寻觅真正属于自己的爱。
3、学会自我安慰。失恋者为了缓解内心痛苦,应当学会自我安慰。首先,采用“酸葡萄效应”,[4]P283多想想以前恋人的一些缺点,不想或者少想对方的一些优点,这有助于打破理想化倾向,使自己更容易忘记对方。其次,可以采用“甜柠檬效应”,[5]P283把自己的各项优点罗列出来,找出自己的美好之处,相信自己有这么多的优点不怕找不到好女子,这样有利于自己恢复自信,从而减轻自己的痛苦。自我安慰是一个很好的缓解失恋者痛苦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以达到失恋者进行自我调节、自我防御的目的。
4、合理宣泄,减轻痛苦。失恋后如果把自己的苦衷、烦恼、怨恨过分压抑,就容易使自己更加苦闷、孤独和惆怅。应当把自己心中的这些压抑向亲朋好友诉说,这样会得到他们的同情、安慰和鼓励,也会得到他们客观的分析和中肯的建议,这有利失恋者冷静地对待失恋,达到心理的平衡。如果无合适的对象倾诉,可以把自己的苦处写出来,还可以关起门来大哭一场,或者到无人的地方如海边大叫,尽情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心理的平衡,理智状态的恢复。当然,宣泄要适度,不能过度,倘若无休止地宣泄,反而会使自己沉溺于消极的情绪之中,不但不能减轻痛苦,反而使自己神智失常。
5、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要减轻失恋者的痛苦,让其心智恢复正常,除了失恋者自己要努力外,朋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给其支持,帮助失恋者减轻痛苦,社会支持的作用不容忽视。如“在失恋初期,亲朋好友可以多陪伴失恋者,多倾听其诉说,多与其谈心,对其进行情感上的疏导和心理上的抚慰。”[6]P362同时学校和社会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失恋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向他们提供帮助,减轻其心理痛苦。另外,学校教育要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理想,让他们树立起坚强的事业心,这能防止大学生在失恋时失控,有利他们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情感,减少失恋的痛苦。
六、启示
通过本案例的研究,笔者受到很多的启示。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虽然生理已经成熟,但他们的心理成熟度远远滞后于生理,有许多问题他们还不大懂,有时他们固执任性或者会盲目效仿。当他们遇到问题时,这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和痛苦,如果这些烦恼和痛苦无法得到解决,长期积聚,这将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另外,当我们在对大学生失恋者进行帮助时,首先,必须跟他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这也是个案社会工作基本方法的首要要求。只有案主信任你,他才会接受你的帮助,才会采纳你的观点,同时要注意为案主保密。其次,为案主作出诊断,帮助其冷静地分析失恋的原因,向他提供建议,使他振作起来,勇敢地去迎接新的生活,做到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德,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追求理想和事业中,摆脱失恋的阴影。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失恋心理咨询[EB/OL]
http://wwwjccjxcn/yuanxisz/jingfax/xinlizx/shilianhtm
[2][3]翟进,张署个案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5]柳建营,刘晓明青年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6]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调查报告 的格式与范例
格式
当我们在社会调查研究的全过程中完成了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的工作,最后的任务就是把我们调查研究的结果以文字的形式传达给他人,同其他人进行交流,即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研究报告是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其撰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果质量和社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
调查报告的写作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主要依据调查的目的、内容、结果以及调查报告的读者对象和主要用途来决定。
一、标题
标题引起读者注意的关键因素。
标题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直接陈述调查的对象或调查的问题直接反映出主题的内容。
2、以某种结论式的语言或判断句作为标题。
3、 以提问的形式作为标题
4、 采用双标题的形式
注意:1、标题与内容相符 2、标题大小适当
二、导言部分
主要介绍调查的内容、调查的目的及调查的方法。
导言部分的具体写法有三种主要方式:
1、 联系所调查的现象,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然后介绍调查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2、 描述某一社会现象,然后再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或这一现象的影响、作用、意义等提出若干问题。
3、 在描述现象、提出问题的同时,直截了当地写明结论,然后对这一结论进行论证。
三、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的结构必须根据调查报告的内容来确定。要表现什么样的材料,要说明什么样的问题,报告主体部分要努力为这两者服务。
具体结构有三种形式:
1、据所调查现象本身所具有的时间顺序,从纵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
2、 根据所调查现象本身所包含的各种不同特征或不同方面,从横的角度来逐一描述、分析和比较。
3、 将上述两种结构相结合,以其中一种结构为主。
四、结尾部分
1、 作用主要是小结调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并根据这些结果提出研究者的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2、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入调查分析,说明某一现象或问题对社会的危害性,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在写法上,结尾部分要简明扼要,要抓住调查结果中最关键、最有价值的结论,使读者能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报告共分为五部分:导言、调查方法、高龄老人的基本情况、高龄老人的生活状况、亟须解决的几个困难问题。
导言:通过列举数据,概括地描述了上海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情况。指出高龄老人是“老龄问题的关键”。
调查方法:单独列出。能较详细介绍调查方法各个具体方面,是专业刊物的基本要求,非专业报告也可有。
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婚姻状况、家庭人口和结构、收入状况等。可使读者对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调查的主要结果:采取的横的结构安排。结果的表述既用了表格,也用了文字综述。
注意:
1、表格中的类别要分得比较合理。
2、文字叙述部分要突出表格中最关键的内容以及表格中未能反映出的内容。应通过深入分析表中的数据的含义,揭示出某些特点和规律。
最后一部分:对调查中所了解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建议。 例2:《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调查与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折射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体现着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结果
四、结果分析:
1、专注考试的内容
2、与爱情相关的一类:对爱情的追寻、对爱情的真切理解与感受。
3、偏向于情感宣泄的又一种
4、粗俗或下流的“作品”
5、着重于人生意义的探索与追寻
五、“课桌文化”的形成过程及相应的结论:
1、随意行为
2、公德意识淡化和自律意识的淡薄
3、内容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灵世界
小结:导言部分以介绍情况、说明目的为主;主体部分以详细描述社会现象的实况为主;
结尾部分以对这一现象的讨论为主,特别是提出作者的看法以及解决的建议,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或供有关部门参考。
范例
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袁辑辉 仇立平 董嘉华
根据1985年末的统计,上海市市区人口总数为698.30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为100.15万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7.61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市区人口总数的1.09%,占60岁以上老人的7.60%,并呈上升趋势。 高龄老人较之于一般老人更为衰老,会带来更多的特殊需要与问题,它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也会带来各种影响,是老龄问题的关键。因此要把高龄老人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1986年4月,上海市老龄问题委员会和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委托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组织了“上海市高龄老人问题研究课题组”,就高龄老人问题进行专门研究。6月,课题组组织力量在市区进行了一次高龄老人生活情况的抽样调查。
一、调查方法
这次调查对象是居住在上海市区的1986年5月1日年满80岁及其以上的老人。调查样本的选择是采取随机分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即把街道作为第一阶段的样本,把居委会作为第二阶段的样本,除吴淞、闵行区随机抽样一个街道外,其余十个区各抽取三个街道,共计32个街道。然后在被抽取的街道中,各抽取一个居民委员会作为样本。在这些居委会中所有的80岁及以上老人均作为调查对象。除部分老人迁居外地或病重未能调查及由于调查误差所形成无效资料外,有效资料为835份。这些资料是比较完整可靠的,约占应调查对象的86.2%。 由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体质较差,我们采取问卷访问的方法取得资料,即由访问员直接向老人询问,再由访问员填写问卷。在这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及其以后,我们还对部分高龄老人进行了典型调查,为各专题调查报告提供材料。
调查内容除了有关年龄、性别、经济状况、过去职业及文化程度、家庭结构
等基本状况外,还包括老人的赡养、日常生活、健康和医疗状况、居住状况、家庭生活以及老人的生活困难和赡养意愿等项目。
二、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的基本情况
l 性别
在835位高龄老人中,男性有320人,占38.3%,女性515人,占617%。性比例为100 :62。而《上海市老年人问题研究》课题组1983年5月对613位60岁及其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以下简称“60岁及其以上老人调查”) ,男性有275人, 占44·9%。女性有338人,占55.1%,性比例为100:81。它表明,随着年龄增长,男女性别比例差距增大,.高龄女性老人多于高龄男性老人。这是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所致,与世界各国情况相一致。它告诉我们,在研究老龄问题时,应注重研究高龄女性老人的问题。
2 年龄
835位高龄老人平均年龄为84岁,他们中的大多数在80—84岁之间,共有608人,占高龄老人总数72.8%。年龄在85-89之间有183人,占总数的21.9%。90岁以上者,人数骤然减少。90-94岁占48%,95岁及其以上占05%。它表明在高龄老人中以80-89岁为主体,占总数94.7%,而90岁以上者仅占5.3%。
3 文化程度
高龄老人的文化程度较一般老人的文化程度低。在835位高龄老人中,文盲为475人,占56.9%;小学程度者为217人, 占260%;初中程度者67人,占8.0%;高中程度者48人,占5·7%;大专程度者28人,占3.4%。年龄越大.文盲和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比例就越高;年龄越小,文盲的比例就越少些。“60岁及其以上老人调查”情况也是如此。
4.婚姻状况
在835位高龄老人中,原配配偶健在者196人,占老人总数的23.5%,丧偶后未再婚者574人,占68.7%;丧偶后再婚者55人,占6.6;,6;离婚后未再婚者4人,占0.5%;离婚后再婚者1人,占0.1%;从未结婚者5人,
占0.6%。由此可见.无配偶的鳏寡老人占高龄老人总数的70%。
5.家庭结构
(1)62.5%的高龄老人生活在主干家庭中,即有522人在主干家庭中生活,居于首位。生活在隔代家庭及核心家庭者相近,前者为86人,占总数l0.3%;后者为84人,占总数10.1 %。在联合家庭生活者为65入,占7.8%;单身家庭的有70人,占8.4%;其他家庭8入,约占1%。
(2)从家庭代数来看,5 2.7%的高龄老人生活在三代家庭,即有440人在三代家庭中生活,居于首位。生活在四代家庭的为156人,占18.7%;在二代家庭中生活的为115人,占总教的13.8%,高龄老人单身(或与配偶一起) 生活的124人,占总数14.9%。
(3)高龄老人所在家庭人口5-6人者为多数,计290位老人生活在这类家庭中,占总数的34.7%;251位老人生活在3—4人的家庭中,占30.1%;在1—2人家庭的为164人,占l 9.6%;在7—8人的家庭中的为87人,占l0.4%,生活在9人以上的家庭的有43位老人,占5.1%。家庭平均人口为4.6人。
6.离退休金收入状况
在835位高龄老人中属离退休职工者348人,占总数41.7%。其余487人无离退休金收入,占总数的58.3%。348位离退休老人中原职业为工人者计210人,占总数的60.3%。离退休金收入在50元以下者为11人,占离退休老人的
3.2%;收入51—70元者95人,占27.3%;71—90元者107人,占30.7%; 91~110元者81人,占23.3%;111元以上者53人,占15.2%。离退休金的平均数为90.33元,标准差为35.14元。
三、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的生活状况
1.对老人的赡养
上海市区高龄老人中一半以上是没有离退休金的,在那些有离退休金的老人中,收入在70元以下的占30.5%.无离退休金或离退休金较低的老人,除了部分由老伴供养以外,大多数是由小辈赡养。
根据调查,回答没有离退休金或离退休金不够用的老人中,依靠子女帮助的
有423人次,占79.8%;由老伴供养的有53人次,占10%;亲友接济者18人次,:古3.4%;依靠本人积蓄者15人次占2.8%;社会救济者14人次,占
2.6%;单位补助者7人次,占1.3%。
接受子女现金资助的老人共有335人。按月资助不足10元者有71人,占21.2%;11—15元者34人,占10.1%;1.6—20元者为41人,占12.2%;21—25元者为13人,占3.9%,26—30元者为38人,占11.3%;30元以上者为137人,占40.9%;不详者1人占0.1%。
子女赡养老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回答该问题的238位老人中。离退休金交给子女并共同生活者85人,占35.7%;同一个子女吃在一起,其余子女按月贴生活费或零用钱的40人,占20.6%;无退休金、子女供衣食37人,占15.5%;子女按月补贴生活费、老人自己开伙者28人,占11.8%;退休金归自己使用,子女供衣食者12人,占5%;其他27人,占11.3%。目前照料高龄老人生活者中:第一位是子女,有534人次占总数的45.6%;第二位是配偶,有213人次,占总数的18.20%;第三位是孙辈,有210人次,占17.9%;第四位是媳妇和女婿,有181人次,占15.5%;第五位是其他照料者,有32人次,占2.7%。在老人中,有10.8%即90人生活无人照料,其中75人是丧偶未再婚者;4人是未婚者,两者相加占无人照料的老人87.7%。有722位老人回答了与小辈聊天和散步的问题,其中自述子女能与其经常聊天的有316位,占40.9%;很少与老人聊天的有363位,占470%;从不与老人聊天的93人,占12.0%。小辈能陪同老人散步的为,99人,占总数的128%;不陪同老人散步的占872%。经常收到小辈赠送礼物者437人,占回答问题老人的56.2%,逢年过节小辈送礼物者223人,占287%;没有收到小辈送礼物的118人,占15.2%.老人认为子女是敬重自己的有695人.占回答该问题老人的86.8%,认为子女不敬重的有79人,占9.9%,没有回答或情况不明的有27入,占34%。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的生活是比较安定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和睦。在835位老人中,回答家庭关系和睦者629人,占总人数75.3%;回答关系一般者为125人,占15%;回答不和睦者为33人.占4.0%。不回答或情况不明者为48人,占5.7%。
2.日常生活
高龄老人进食荤索皆有者562人,占总数67.3%。以素为主者231人,占27.7%;以荤为主者.11人r 占4.9%;其他1人,占0.1%。 近两年进补品者499人,占59.8%;未进补品者336人,占40.2%。
近两年添置衣物者418人,占50.1%;未添置衣物者417人,占49.9%。 从生活嗜好来说,高龄老人中嗜茶的为300人次,占有嗜好总人次的53•8%;其余两项嗜好者几乎相等,嗜烟者129人次,占232%;嗜酒者为128人次,占23.0%。 从闲暇生活来说,高龄老人的绝大多数有一种或几种兴趣爱好。没有兴趣爱好者195人,占23.4%;有一种兴趣爱好者239人,占28.6%;有二种兴趣爱好者172人,占20.6%,有三种兴趣爱好者108人,占12.9%,有四种或四种以上兴趣爱好者121人;占145%.随着年龄增长老人仍有兴趣爱好,但数量有所减少或有所变化,见表1。
高龄老人兴趣爱好中居第一位为看电视, 计433人次,占总人次的29.4%;爱好听广播有371人次,占总数的25.2%;体育锻炼为216人次,占14.7%;阅读书报202人次,占13.7%;不满100人次的有看**、,种花养鸟(鱼) 、看戏、下棋、打扑克、绘画书法及其它,分别为75人次,63人次,50人次,37人次,15人次,9人次,它们占总人次的5.1%,4.3%,3.4%,2.5%,1.O %,O .6%,因此老人的闲暇生活基本上是以户内活动为主。
在日常生活中,尽管高龄老人年事已高,但大部分老人在家中帮助做家务。在835人中帮助做家务的552人.占总数66.1%;不帮助做家务的283人,占33.9%。女高龄老人帮助做家务的多于男高龄老人.女性有78.8%帮助做家务,男性做家务的虽少于女性,但也高达64.5%,参见表2.相当部分高龄老人负担家务劳动太重.47.8%的高繁老人负担主要家务劳动,参见表3。
患有疾病但仍可正常活动l 的高龄老人占有病老人的67.6%,他们仍帮助做一些家务劳动,参见表4。
3.居住情况
高龄老人有单独住房者439人,占835人的52.6%;无单独住房的396人,占总效47.4%。
有单独住房的439人.其中251人.住在朝南(东) 正房,占57.2%;143人住朝西(北) 正房或亭子间,占32.6%;住暗室、阁楼、走道等质量很差者45人。占l0.2%。
无单独住房的396人,两代合住94人,占23.7%;隔代合住的143入,占37.3%;三代合住的106人,占27%;与其他人合住的48人,占12%。396位无单独住房的有33位即O .8%,与子孙辈合住在暗室、阁楼和走道,居住条件十分差,无单独住房者396人中有311人即78.53%患有各种疾病。
四、亟须帮助高龄老人解决的几个困难问题
高龄老人反映的困难问题有六类。依次为(1)、住房紧张;反映这一问题的201人次,为总人次的33,3%;(2)看病不便和久病不愈123人次,占20.4%,
(3);生活单调105人次,占17.4%;(4)经济困难70人次,占11.6%;(5)生活无人照料,47人次,占7.8%;(6)家庭矛盾34人次,占5.6%。
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加以逐步解决。
(1)住房紧张问题。住房紧张是高龄老人的首要生活困难。据统计除单身老人多数以经济困难为第一位外,生活在核心、主干、隔代及联合家庭中的多数老人均以住房紧张为第一困难。此次调查表明高龄老人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虽然为
5.9平方米,但老人实际居住条件最差,即或原来居住条件较好的.多年来不仅要为子女居住或结婚腾房, 甚至还要为孙辈的居住或结婚腾房。
近年来政府和单位虽然造了许多新房,但根据现行的政策退休职工特别是原来无职业者不能享受分房,而依靠小辈分得住房来改善高龄老人居住条件的可能性又极小。
有关部门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及住房分配不合理状况,已考虑实行住宅商品化及提高公有居住用房租金等办法。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办法时,要充分考虑己退休职工及原不属国家职工的老人,特别是住房有困难的高龄老人的居住权益。在现行造房原则不变(即主要依靠单位自造工房) 的情况下,建议单位在分配
职工住房时,退休职工应与在职职工享受同等权利,而对高龄老人更应予以照顾,优先分房。
高龄老人住没有电梯的高层住宅(个别地区已在造七层楼房) ,增加了生活不便,使原有自理能力及可以进行户外活动的老人几乎不再能作户外散步及外出就医。而他们居住低层楼的愿望又往往同其他家庭成员,即儿孙辈的要求及分房办法有种种矛盾,这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于因家庭关系不和睡及生活无人照料而要求迁居老人乐园者应作进一步调查研究,分别情况用不同的办法解决。
(2)医疗问题。高龄老人患病者多, 但部分老人却不去医院看病。其原因是:
A 行动不便,小辈多系在职职工,不能经常请假陪同就医;B 怕增加经济负担,许多老人生病时,向小辈或友邻讨一些免费(公费医疗或劳保) 的药吃;C .怕公共车辆拥挤;D .怕看某些医生、护士的冷面孔。此外,高龄老人卧床不起需人服侍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如由小辈照料,又得影响其工作和学习。 、
建议建立高龄老人保健制度,由地区医院负责,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要大力发展家庭病床,已经建立家庭病床的,要落实经常性护理力量。在有条件的医院设老年专科门诊,给不认真执行对高龄老人优先就诊取药的医院、医务室(站) 以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在区级逐步建立老年医院以及在一些街道以红十字站为基地,组织退体医师为老人服务,设老人咨询门诊,逐步推广使老人看小病不用出里委的好经验。
(3)生活单调问题。高龄老人的闲暇生活多在室内,主要是看电视、听广播。但高龄老人能到户外活动的却占总数的70.8%。为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除搞好适合老人收听收看的影视节目外, 大型娱乐场所应有无障碍设计。便于高龄老人参加活动,更多的是要举办高龄老人能就近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公园,街心花园要为老人参加活动提供各种方便。
由于小辈与高龄老人精神沟通等方面存在问题。调查表明有872%的老人没有小辈陪同散步;59%的老人很少或不能与小辈聊天。应该教育小辈,让他们了解到对老人的赡养不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还在于精神上的慰藉,子女和孙辈应该关心和体贴老人,要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
(4)经济困难问题。有离退休金的老人一般没有经济困难,除供自己和老伴
享用外,有的还补贴一些给予女。也有一些高龄老人退休早、退休金低,加上生活费用上涨,退休金又不能相应提高,生活已有一定困难。部分老人过去没有参加过工作,无退休收入(妇女居多数) ,而小辈又收入步或不愿赡养。这些老人有的生活水平已低于靠国家救济的孤老。他们对家庭、社会无所求,但求温饱。建议对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救济标准的高龄老人由子女所在单位或民政部门给予补助。由于有经济困难的高龄老人将越来越少(现在的低龄老人绝大多数有退休收入,他们进入高龄后,经济困难不多) ,因而用于解决高龄老人经济困难的费甩是有限的。用少量的经费帮助有经济困难的高龄老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使他们安度晚年,是十分有意义的事。
(5)生活照料问题。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老人有640.人,其中子女仍在工作的老人有455人,占总数71.7%;子女退休的有134人,占20.9%;子女退休后再工作的有39人,占6.1%;无工作的有12人,占总数1.9%。总计77.8%老人的子女仍在工作。
高龄老人中没有或仅有很弱韵生活自理能力的约占5%。他们爬楼梯、烧饭菜及洗澡很难自己完成。无人给予生活照料的老人占10.8%,这些老人更需要生活照料。
由于高龄老人的小辈多忙于工作,照料老人确有困难;有的家庭关系又不和睦,“代沟”难以沟通,除对小辈进行尊老敬老教育,要他们多照顾老人外,国家和社会也应帮助照料高龄老人。建议地区普遍举办为老人服务(服务对象可不限于老人) 的家务服务队及服务站。服务队(站) 可以形式多样,合理收费,如上门为老人做家务及各种护理,也可以接送老人到服务站作各种料理,陪同去医院看病,到公园及一些适合老人活动的公共场所活跃身心。 。
(6)家庭矛盾问题。据子女敬重老人的自我评价、老人对家庭气氛自我评价和我们的侧面了解。高龄老人得不到子女敬重的在10%以上,在这些子女不敬重老人的家庭中,有37%的家庭关系不和睦,52.1%的家庭关系一般。它表明子女对老人的态度,对家庭气氛影响很大。从此次调查大体可以看到,与老人共居的子女文化素质低者,其家庭关系不和睦者比例高,参见表8。
因此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小辈,当然也有少数在老人方面。无收入、久病的及家庭住房紧张的老人比之于这方面条件好的老人境遇更差。现阶段要在家庭内部大力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克服极端利已主义思想的影响,要切实做到尊老爱幼,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关系。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要充实“五好”家庭活动,制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地方法规,把尊老爱幼作为考核干部的标准之一,以及建立老人节等。还要积极试办“老年公寓”、“老人楼”,帮助部分有子女、但在家中受歧视、虐待的老人或因住房特殊困难而发生家庭纠纷的老人解决居住问题。
调查报告是记载调查成果的书面报告。
从调查目的和最终形成的书面报告的内容综合评价,调查报告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1.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是为了概括出先进人物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正面经验,使其便于在面上发挥影响。调研对象是一个或一类特定的先进典型。调查报告写成之后,其中所概括的经验,可以为有关人员或单位所借鉴,或可以使之从中受到启发;也可作为有关主管部门开展学习先进活动的素材。
2.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因调查目的、范围和用途的差异而有两种区别:一种是反映具体情况的个案性调查报告。其调研目的是为了把某一个具体问题界定清楚,调研范围单一、具体,报告的内容一般用来作为处理某一具体问题的依据或重要参考。另一种是反映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调查报告,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概貌,调研范围相对宽广,涉及的对象较多,报告的内容主要用作宏观决策参考,或者用于说明某种客观现象,某一学术观点。
3.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揭露问题的调查须在已有线索的基础上展开。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事实,获得足以说明问题性质、程度的材料。调查对象一般是暴露出问题和问题涉及到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不仅可以用来澄清是非,辩明真伪,教育群众,还可直接用作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的重要依据。
调查报告惯用的结构由标题、序言、主体、结尾组成。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多样,总的来说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行标题,一种是双行标题,单行标题又可分为公文标题写法和一般文章标题写法两种。采用公文标题写法的优点是能使人一下子明确文种,并了解调查的对象和调查报告的目的,如《关于当前微电脑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但是,采用公文标题写法容易写得过于冗长,而且比较平淡,不利于诱发读者的阅读欲望。采用文章标题写法,虽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不能让人由标题一眼看出文种,但处理得好,能使人看了标题便对调查对象和调查报告的目的有所了解。而且标题还有可长可短、可严肃可谐趣、可描述可设问的优点,因而,容易写得生动有趣,引人注目。例如:《愤怒的烧鸡》,《新闻纸紧张的症结何在》等。
(二)序言
序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可用来交待调查的时间、地点、目的、对象、范围;也可以用来概述调查的主要内容,取得的主要收获;还可以交待调查工作的背景以及通过调查所获得的结论。
(三)主体
主体内容是一篇调查报告的主干。主体通常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围绕导语所提出的问题依次展开。
(四)结尾
调查报告的结尾写法不一,或一段,补充说明有关事项;或一句,顺便交待某一问题。或总结全篇,深化主题;或指出调查存在的不足之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