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生活如果如意+谁会选择颠沛流离的意思是什么?

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生活如果如意+谁会选择颠沛流离的意思是什么?,第1张

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对于生活在融入城市、回到故乡或生活如意的人,几乎没有人会自愿选择放弃安稳的生活、颠沛流离、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种选择往往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它也说明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经常面临的抉择和矛盾,很难同时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和心灵渴望,需要做出必要的选择和取舍,找到一条符合自己价值和理念的路。

长大后,故乡成了他乡。

他乡变成了异乡。

回不去的故乡,

融不进去的异乡。

好像一直在流浪

好像一直在漂泊

哪里是故乡

哪里可以安放我的灵魂

哪里可以让我不再孤单

我的故乡

我的家乡

我那歌唱不完的乡愁

成了我永久的遗憾

记忆封存在心底

慢慢的发酵

我不敢去撕开那一层层面纱

我不敢剥落那一层层伪装

我害怕自己忍不住会落泪

我那可爱的故乡

我怎舍得离开你的怀抱

流浪的那么远

走的那么久

我似乎再也回不去

我似乎已经忘却乡音乡调

我成了故乡的过客

一次次匆匆来过

又匆匆离去

我在的异乡

车水马龙

人来人往

对面的他

对面的你

我有多少不知道姓名

我有多少擦肩而过

却没有留下一个微笑

却没有说一句你好

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就这样各自安好

我们都过着互不打扰的生活

这样的异乡

融不进你我的世界

我们也融不进异乡

我们的圈子的那么小

我们的世界那么大

走不完的路

看不完的风景

贪求太多

走的太快

忘却了故乡

丢了异乡

家在哪里

灵魂安放处即是家

有归宿处即是故乡

不要说回不去的故乡

不要说融不进的异乡

我爱的地方就是家

有温暖的地方就是故乡

张春笋/文

一、明天还不交学费,就不用来上学了

在我的脑海里,时常会浮现老家热闹的景象。尽管离开故乡已经快三十年了,我却时常梦见。只是,那些充满儿时记忆的房子终究敌不过岁月的洗礼,早己面目全非;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熟悉面孔终究挡不住时间的流逝,慢慢消失殆尽。别了,回不去的故乡……记得儿时每天中午放学后,进门就跑到厨房,扒开灶门口火塘的火灰,提出埋在火灰里的煨罐,揭开盖子,一股浓浓的饭香味飘了起来。哇!真香啊!赶紧盛了一碗饭端到堂屋,从饭架上端下母亲早晨炒好的菜,胡乱扒了几口,然后拿着锅铲从煨罐里铲出二大碗饭,盛上菜,提着刚从井里打出的井水,慌忙火急地往田里跑去。

塆里的大人们正在田里劳作,清一色的草帽在太阳底下分外刺眼。远远地看见父亲卷着裤腿,赶着牛在耖田,伴着牛的喘气声,水声,父亲的吆喝声,扬鞭声……伯伯,姆妈,快来吃饭,我站在田埂上喊道。母亲正在秧田扯秧,听到我的喊声,连忙在秧田洗了洗手,上田接过我送的饭,叫我去父亲那把牛牵去放一会草。

我牵着牛,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往黄家台小学方向走去,心里在想,这要是等会上学迟到了怎么办?当我一路小跑快到学校时,远远地听见上课铃声响起,完了,今天又迟到了。教室里想春老师拿着教鞭守在门口,我:报告。想春老师:迟到的跟我站一排,伸出双手。唉呀,又要挨打了,一下二下三下,三鞭下来,双手都是千疼。

操场上,高年级的同学在上 体育 课,拿着篮球拍的灰流,一阵阵嘻笑打闹声让我好生羡慕,何时我也能像他们那样投投篮。班主任进来说道:我今天把没有交学费的学生点个名,明天还不交的就不用来上学了。晚上放学回家跟父亲说后,一阵沉默。母亲跟父亲说道:要不去许家坝娘家借。父亲:你娘屋里哪个有钱借你?也不知父亲最后怎么想的办法把我们的学费交了,在屋里玩了几天后又上学去了。

塆里两排房子的中间有一排用石板铺的路,吃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碗端着去巷子里吃饭,南地北地,奇闻怪事,入白聊谎,天上地下说的天花乱坠。塆北的枣子熟了,我们几个小伙伴们踩好点,趁着空档,一溜就上去了,拼命地摘了往下丢,下面捡起来往荷包里装,突见放哨的打了个撤的手势,大家扯起腿子往登子坡河边跑去,来不及洗就丢到嘴里,呵呵,囫囵吞枣的成语不用老师教就懂了。

塆里接新姑娘了,放三天**。大伙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早早做了准备,家家户户都去赶族钱,份子钱随便意思一下,连续吃三天,杀猪宰鱼,烟酒茶菜,好不热闹。晚上的**更是精彩,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电灯还不曾走进塆里,放**都是用发电机发电。那时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 娱乐 活动,入夜,塆里和田野一片漆黑,屋里星星点点亮起了煤油灯,每个昏黄的光晕里都会有纳鞋底的婶娘们,吸烟的长辈们,顽皮的小伙伴和沉默的老人。寂静的夜里,说话的声音在暗夜里传的很远。我经常半夜醒来,看见母亲还在房门口咿咿呀呀地摇着纺车,煤油灯在暗夜里闪烁,灯芯长时间没剪,结出了灯花,红红的,煞是好看。母亲的影子在闪烁的灯影里晃动,这些,一辈子都无法忘却。

记忆是一棵树,犁田插秧,煤油灯,小人书,那些苦难岁月的往事已经渐渐淡忘,只有那些长在塆里的杂树叶开叶落,让人真切地感悟,这个世界曾经还有那么多简单的美好。以及那些人,那些事……

二、 聋伯对准野兔就是一铳,一声巨响,野兔倒在了河边

什么是故乡?回不去的才是故乡。那个叫故乡的地方,是一种说不出的疼痛,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在那些回不去的人心里,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不会被掩埋。

富水河畔,小伙伴们在沙滩上挖猪草,不远处的河边,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河里打猪草。只见他们拿着一个铁钩,绑上一根长长的绳,用力甩向河中央,然后把铁钩拉上岸边,铁钩下挂满绿绿的长草,洗净切好后回家加少量的细米煮熟,喂猪的好饲料。

忽听砰的一声铳响,塆北边林子里一阵烟雾弥漫,原来是聋伯在打猎。聋伯在很小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耳聋了,在我的记忆中,他能说会道,就是听不见。聋伯打猎的时候,都会带上一只土狗,训练有素,只要猎物受伤落地,土狗如箭一般冲过去把猎物叼过来,聋伯的土铳很长,灌火药的时候还要用一根长长的铁杆用力地往里面插,加上铳子,打出去都是一片散花,杀伤力很大。有一天我跟着聋伯去打野兔,在田边地头寻了几个小时都冇看到一只野兔,走到河边的田梗下,我看到一只灰色的野兔趴在草边睡觉,聋伯在前面搜寻,喊他又听不见,我捡起一个石头扔到他的脚边,聋伯回个头,我连忙打了个手势,指了指下边,然后又比了一下野兔的大小,聋伯轻手轻脚走了过来,对准野兔就是一铳,只听一声巨响,河里的水花溅起,野兔爬起来跑了几步就倒在了河边,我连忙过去提起野兔,聋伯向我伸出了大拇指,走喽,回家吃兔子肉去哦!聋伯给了我童年美好的回忆,也不知道他是哪一年去世的。清明节,我只要回乡下都会去他的坟前烧上一堆纸钱,飘飘渺渺的烟雾中飘满了我对他无限的怀念。

塆里有一个小卖部,郎头婆每天提着一个篓子卖一些瓜子、糖果、饼干。郎头婆大字不识一个,记性超好,不管是哪家找她赊了什么,就是隔个十天半月她都记的清楚。小时候要是能吃上一袋瓜子都是奢侈,偶尔吃一袋饼干更是可遇不可求。郎头婆一大早就去田店街上进货,用手提回塆里卖,赚点差价,风雨无阻几十年,我离开故乡多年后听塆里人讲郎头婆还在开小卖部,后来又听说郎头婆疯了,疯的什么人都不认得,最后走的时候好像有八十大几,在农村来说绝对的高寿。

这些年断断续续回家去看过几回,塆里的人或老态龙钟,或满头白发,甚至好多人已远去。儿时的伙伴们,也都不再青春年少。过年的时候,偶尔能凑上一桌,很少喝酒的我,那一天,差不多醉了。这不只是为了庆祝,也不只是为了劝酒,或许,还因为久别的重逢,因为岁月的无情。酒后心里一片空白,望着那些残砖断瓦,破旧的房子,我知道一切都不会重来,回不去了,我的儿时记忆,我梦中的故乡。

那棵老槐树,你还在不在?树上的鸟儿,长大飞去是否还归来?窗外的知了你的歌声已嘶哑,为何你久久不肯离开。夕阳下的老奶奶,你的笑容还在吗?你送我的糖果,我还没来得及报答。妹妹呀,快来蒙上我的眼,让我再猜一猜,让我猜猜你在哪?时光呀,你且慢慢行,让我再看一眼家里的老妈妈。故乡呀,我亲爱的故乡,我再也回不去……

三、 母亲赶着牛,拉着石磙压稻穗,一圈又一圈

时光荏苒,岁月如烟,故乡老去。我时常在梦中,回到了原来那个张家河,鸡鸣犬吠,猪牛出栏;挑水的木桶,发出吱扭吱扭的声音。一条高洼不平的土路上,一排排低矮的泥巴房子,多少的故事,从湾子里发生,多少时光,又带走了多少岁月的痕迹。

九月,塆里的禾场。满天繁星皎洁的星光,月亮挂在柳树梢上,塆里的大人们还在忙碌着。母亲赶着牛,拉着石磙压谷,一圈又一圈,水牛时不时地伸出舌头叼几棵稻草,母亲扬起鞭,拉了拉绳子,嘴里喊到:起,驾。牛儿边吃边加快脚步,石磙压谷发出的吱呀声在寂静的夜晚分外刺耳。我和哥哥躺在稻草堆中,略带青色的稻草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稻谷清香,顺手从地上摸了几颗稻谷丢到嘴里,嗑了嗑谷壳,就如嗑瓜子一般。

日头从东边的庄稼地里升起,然后照亮整个塆子。不远处炊烟四起,村庄里传出狗汪猪叫的声音,我从稻草堆中爬出,望着母亲辛苦一晚碾好的稻谷,从母亲手中接过牛绳,牵到河边的沙滩上,我把牛绳系在牛角上,捡了个石头,扬起手臂嘴里吼着:起、起。牛儿扯起腿子往沙滩的草皮中跑去,我跟在后面赶了几步然后甩出石头,不偏不倚正好落在牛屁股上,牛儿受了惊吓跑的更欢,远远地扬起一阵沙尘。姐姐提着菜篮子去菜园摘了一个南瓜和几个辣椒,忙着做早饭。哥哥在禾场帮忙卷稻草,一群鸭子急冲冲地跑了过来,伸出脖子就吃稻谷,母亲拿起扬叉甩了过去,只听几声嘎嘎叫,连飞带跑地跳到树林中的水坑。大阳越升越高,慢悠悠地照在了鸡窝上,两只芦花鸡慵懒地在墙根下刨着土,找寻里面的小虫子、小石子,把肚子填满,慢慢打磨着慵懒的时光。

唉!又是炒南瓜,我望着碗里的青皮南瓜,用筷子挑了挑,想吃不想吃的样子招来父亲的唠叨:五九年,我们连树皮都啃了,现在有饭吃还有菜哈,你还不想吃,让你过哈五九年饿肚子的生活,你就晓得甘难辛苦了。那时候,家里穷,别人也穷,全塆都穷都困难,没有对比也就没有伤害。不吃就饿肚子,罢了,罢了,不吃也得吃。匆匆吃完早饭,大人们都去忙着扬谷、堆草堆,小伙伴们在草堆旁互相打闹追赶着,翻筋斗,玩的不亦乐乎。

遥远的村庄,纯朴的人,还保存着一份久违的纯真,和恬静、安逸的生活。这片古老的土地,这片深厚的泥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忠厚朴实的庄稼人。那时的塆子,虽然贫穷,但是和谐,安宁。人们都很快乐,也很满足,不像如今都被金钱所逼迫,被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苦恼着。尽管如今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大部分的人,都带着面具,都面无表情,没有那时的真实,也没有当年的纯真洒脱,以及无忧无虑的笑语欢歌。巨大的对比,更是怀念那个远去的村庄,那些老墙老房,还有那些恍若昨天的父老乡亲们……

四、 喝饱了水,我失去知觉沉到了河底,是想亮救了我

我喜欢住在乡下的感觉,这里空气清新,这里人们纯朴。尽管离开家乡已经几十年了,却只要有时间就想回乡下,回去打鱼摸虾,回去炖一锅鱼头,炒几个小菜,吃在嘴里,那个味啊仿佛让我又回到了儿时的年代……我的老家四面环水,一片宽阔的沙滩长满了青草,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塆里的人们家家都有捕鱼的工具,只要河里一涨水,全塆都会出动跑到河里去捕鱼,那个热闹的场面简直就是人山人海。姐姐带着我和哥哥,拿着哈扒(捕鱼的工具)去河里推鱼,哈扒上挷了一根长长的竹杆,姐姐用力的把哈扒推到河里,然后拉回岸边,只见哈扒里面装满泥巴、杂草、螺蛳、小鱼小虾,姐姐用手在哈扒里清理着,突然两条半斤左右的大鲫鱼从里面翻滚了出来,姐姐手忙脚乱地抓不住,吓得哇哇大哭,还是旁人帮我们抓住捡到鱼桶里。那个时候河里的鱼特别多,什么桂鱼、鲤鱼、黄古、刀泥鳅在河里翻翻生,随便用脚一扒都是几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然富水河养育了我们,却也能给我们带来灾难,我曾亲眼看到儿时的伙伴下水后就没有上岸了,那个伤心欲绝的场面让我好长时间都不敢去河里。有天我还是忍不住跟着哥哥们下了河,危险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那天,河里的水很浅,我跟在哥哥后面,走着走着就掉了队,突然,水一下子淹到了脖子边,我抬头望着岸边,近在咫尺,我掂着脚尖往岸边走去,水没过了头顶,我那时还没学会游泳,沉在水里拼命挣扎,大口大口地喝水,我用尽全力从河里跳了起来,然后又落了下去,然后又跳了起来,又落了下去,河对岸的大哥哥们听到了响声,快速地跑了过来,我己经喝饱了水,失去知觉沉到了河底,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拉住我的手臂上了岸,事后才知道是想亮把我救上来的。上岸后他们把我放在沙滩上,用力地按我的肚子,一阵忍不住的压力让我张开了口,肚子里的水被压了出来,我一阵深呼吸,终于醒了过来。母亲听到我落水的消息后,连哭带汪地跑了过来,把我抱起背在背上往家跑,一路跑,一路哭:我滴照业的儿啊,你是郞样跑到河里去了……那天晚上,母亲特意跟我做了好吃的,父亲拿着鞭子把哥哥抽打的满地打滚,边打边骂:你是像朗引倒弟弟玩的,老子叫你们不要下水,老子打死你这个不长记性的东西。还是奶奶过来把哥哥护住骂父亲:大毛,你莫打了,你不把我的孙伢子打死了。那晚哥哥吓的跟奶奶睡了一晩。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带着我,用篮子提着一筐鸡蛋,来到救我上岸的想亮家里,自然是千恩万谢。

好了伤疤忘了疼,劫后重生的我还是喜欢去河边,还是喜欢下水,最后终于学会了游泳,学会了一个猛子扎到水里睁开眼睛摸鱼。自幼在捕鱼摸虾的河床边嬉戏,在无边的田野中恣意奔跑,在鸟啼蛙鸣的催促声中长大,如此生活条件中成长起来的我,对故乡的这方土地充满难言的情愫。

清风微抚沙粒,绿草伸展腰肢,秋叶摇曳下坠,逐渐掩盖了在故乡的那条歪歪斜斜的印记。待到西行的太阳拉长了身影,故乡的日子也逐渐从田埂延伸到了城巿的生活。初入城市,自然有百般的不适应,那封闭与狭小的空间常让我想起故乡,因而格外怀念旧时的生活,仿佛乡下才是我的家园,而城市,只是我短暂寄存的地方。

默念多遍,一幕幕的回想这些年的时光,这些年的跋涉与旅程。如此间,猛地一惊,这一路从乡村到城市,再到后来的异地他乡打拼,这些年我生活过,我呼吸过,我曾真切的感知过,这些留有我印记的土地,哪一个才是我的家园?只是我,这个倔强的中年汉子,一直抗拒不愿意承认罢了。

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而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选择的方向。而通往故乡的那条路,我却无法选择怎样的方向,尽管我曾梦里无数次回去过……

五、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穿着新衣,提着灯笼互相炫耀

每当我翻出照片,我就会想起故乡,想起在乡下开心快乐的时光。然,一切都己成为过去,即便再回去重温儿时旧梦,此情此景,早己物是人非,当年的场景再不会重现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过、闹过的伙伴们,还记得我们曾一起在田埂边割猪草,在河边捉鱼虾的情景吗?还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穿着洋布做的新衣提着灯笼互相炫耀吗?大年初一的早上跟着大人们互相拜跑年,家家户户都准备了糖果、花生、麻页子、年糕,使劲往我们口袋里装,那份纯朴的感情让我记忆犹新,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今年清明节,我陪父母回了趟老家,父亲望着修整一新的祖坟,跪在爷爷奶奶的坟前老泪纵横,喃喃自语:伯伯、姆妈,冷那们都住上新房了,别不舍得花钱啊,我跟冷那们多烧点钱。父亲知道爷爷奶奶节俭一辈子,是不会舍得乱花一分钱的。我清楚的记得,奶奶临走之前,指着枕边用油布包裹的一札钱交给父亲,打开后全是一块五块的零钱,总共有一百多元,这都是奶奶卖鸡蛋,还有叔叔平时给的,奶奶舍不得用慢慢攒下的。

小新的坟静静躺在奶奶旁边,尽管你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八年了,但你的模样,你的音容依然牢记在心。曾记得我们一起同桌,一起上学放学,一起打鱼摸虾,一起去田店街上看霍元甲,一起游水过河偷老乡们种的西瓜……曾经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多少次,我们躺在河边的沙滩上,憧憬着未来。你说在家种田没有出息,你想去南方闯一闯,那一年我们约好等稻谷收了后一起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筹路费,于是,你起早贪黑的在富水河边用丝网下鱼,最后又用雷管炸鱼。1990年7月17日,凌晨五点的一声巨响,你走了,留下了所有的梦想与遗憾,一个人悄悄地走了;留下了伤心欲绝的亲人与儿时伙伴们,一个人悄悄地走了;留下了与我的约定,一个人悄悄地走了。那一年,你才十八岁,我十六岁。那一年的冬天,我也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每次清明节回来,看到你一个人默默地躺在角落,我都会留下伤心的泪水。总想为你做些什么才觉得安心,总想你要是还活着那该多好。今年清明节,终于完成了一个埋藏多年的心愿,大家把你的墓移了过来,让你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让你从此以后不再寂寞。匆匆你走了,匆匆你走了,那个世界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轻拾昨天的记忆,这一切告诉我,我并没有忘记故乡。只是这些年,感觉自己和故乡越来越远,回到故乡后却又感觉人在他乡。生存的艰辛,那种不可言状的落寞,让我感觉即便双脚踏上了那片土地,也回不到曾经的故乡。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回不去的故乡是我心中不为人知的痛。故乡,回不去的故乡……

作者简介:张春笋,市政协委员,市作协副主席,京山恒源养老院院长,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京山罗店镇徐扬村张家河。

我是贴着八零后尾巴出生的,真正从山里走出来的姑娘。小时候,村里的小学只到三年级,四年级起便要到镇上上学。那时没有通勤车和私家车,我们几个娃娃天不亮就出发,不需要家长陪同,一天来回走上十六里山路坚持着。

那时这样折腾,也从来没有跟家里闹过,更不会觉得累,或许是十来岁的孩子体力旺盛,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那条山路,蕴含着无限的乐趣。

跋涉中成长

清晨出门时,整个村子只有几处灯光,伴着鸡叫走出村头,便是那条开垦出来的山路。

首先路过的就是河套,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夏天时,清亮的河水从悠远处走来又奔向悠远,一路洗尽千尘。在流水的撞击下,大大小小的石头没了尘土亦少了棱角。

周末时一群孩子别个坝,几件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带回家。妇女三五成群带着婆妈孩子,走到几近河流的尽头,山里最僻静的地方。一个人放风,一群人洗澡,孩子们这时就像欢脱的野马,尽情享受和玩耍,等两拨人都洗完了也不愿出来。

在走就是满眼的玉米地,春夏时都还只是苗样,一眼望去便看到了山坳和郁郁葱葱的树木。春天刚来时,一处处粉嫩的迷离的花蕾,都是杏树编织出的春色,折上一枝插在玻璃瓶里是每年春天父亲送我的礼物。而我总是欢呼着扎进父亲的怀里,被父亲举高高是比春天里的杏花更美的风景。

这条山路极陡,上坡下坡就像一条抛物线,抛物线自然会有最高点,这个点分割着乡村和城镇,也分割着眼前和未来。

几个娃娃每次爬完又陡又长的坡后,都要歇歇,习惯的俯瞰走过的风景。虽然累,心中却一阵欣喜,下了坡,就不在村里监视的眼睛们的管辖范围了。

串进树林、草丛,肆意的玩乐起来,找酸莫蒋、山里红、杨丁子、冰凌花……。找东西的时间都过得格外快,觉得快迟到了,才一呼啦的冒出头来,向学校跑去。

有了这些东西,学校的一天就有了耍不完的 游戏 ,才有跟镇上的孩子分享和炫耀的话题。

新的环境,小孩子融入总需要些拿得出手的玩具或身份,所以那些野果子、野花、野草算是唯一可以不用钱就可以获得的筹码。

那时的自己像只丑小鸭,东北的冬天总是特别长、特别冷,长久地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脸上冻出了红晕,与闯关东电视剧的人物形象一样。而镇上的那些孩子,总是拾掇得干净整洁,像老人嘴里的城里人,让人羡慕而又感到些许自卑。

类似于“那个脸又红长得又丑又胖、学习又差的 土包子 ,那个读《江姐》读到鼻涕横流的鼻涕虫”这种嘲笑每天都高频出现。

被镇上的孩子欺负和耻笑似乎成了我心理上遭遇的第一次成长。人不应惧怕耻笑,被耻笑是成长的开始。从那开始我懂得了上学的意义,懂得了父母的不易,也模模糊糊地懂得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五年级时,我的成绩突飞猛进的进步,现在虽已回想不起中间的过程,却清楚地记得小学毕业时,我作为全年级的第一名,站在黑板前面接受老师喜爱的目光,接受同学们在没有歧视的注视时,心里的一丝荣光。

一个姑娘蜕变和成长的起点,也说不清是年龄的增长,是学校的遭遇,还是从那条山路望出去的远方。类似于做个不一样的人,看看更大的世界,走到更远的地方等想法,就在心里扎了根发了芽。

大雪封山亦归家

那条从村上到学校的山路,三个姑娘结伴同行的路,总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夏天,放学回家路上盘桓昂首的绿皮蛇,带着五彩羽毛的野鸡,还有躲在大树后,露出毛绒尾巴的松鼠。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从未伤害过彼此。见到它们,因为欣喜或害怕,要么尖叫,要么戏弄,打不过的叫来附近地里的叔叔伯伯帮忙,打得过就嬉笑追赶欺负。

冬天,鹅毛大雪封山,十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了住宿生活,五毛钱的奶糖吃一周,每天心里都是甜的。

到了周末还是要回家,几个人手拉着手,穿着厚厚的手工棉裤和棉袄,带着棉手套和帽子。从三尺高的雪路中踏回去,每踏一步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自然奏出的动人乐章陪伴着我们。

八里地的路程往往要走上三四个小时,天寒地冻,却越走越热,积雪打湿了裤腿,湿裤腿在冷热温差下结了厚厚的冰碴。孩子们看看我我看看你,不以为意,大笑着、追着、赶着,一路欢脱到了家。

扑进爸妈的怀里,两只手拿着好吃的,任老妈摆弄着换下了湿漉漉的衣裳,嘴里吃着却还要不停地说着,自己得小红花的故事。

儿时的快乐总是简单很多,将磨难当成快乐,将痛苦当作成长。可人总是要长大,再美好的也要逝去,再痛苦的也会过去。

只要这条路在。

后来,许多同学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辍学,有的直接回家跟着黄土地学习春种冬藏,有的上了技校,学习电焊或修车,早早的步入 社会 开始工作。

我作为人群中那个又丑又胖的女生,按部就班的上学、读书,从小学到高中,又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和城里人。

多年后,我仍旧怀念着那条山路和那条路上各色的人生,想念着那一趟趟的跋涉,一次次的旅程和一路的看似相同却又不同的风景。

几经风雨,几经岁月。那条山路几经翻修,那个大大的坡,那个分割村里和外界的坡度越来越矮,却始终不能完全消失。就像长大后就回不去的小时候,就像难得回去的家乡和回不去的乡愁。

可只要这条路在,山那头的百家灯火就有了与外界关联的通道,就架起了一批批村里人美好生活的桥梁,就托起了祖祖辈辈翘首期盼的希望,就寄托了游子午夜梦回的思念。

作者:王小样,文字爱好者,齐帆齐班写作学员

回不去的,就是那个叫故乡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个叫故乡的地方。我一直不很清楚,故乡究竟应该是算你的出生地还是你成长的地方。而我在湘中的一个小城里出生,又在另一个小城里成长,两个小城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提起出生的那个小城,脑中就会自然浮现出一幅素淡的水墨画,画中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河边有一群嬉戏的孩子。在那里有我迷迷糊糊长大的童年,而那条河则是我童年里的乐园。那是条依山而下的小河,有着我唯一见过的青色的河滩,因为河沙都是青色的。河床伴着山行,有一处山突兀地鼓了出来,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风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形成了大人们天然的男女澡堂。上游是女子,下游是男子。当然,这对于我们小孩子自然是无所谓的,夏日的午后,我们三五成群的,躲过大人的眼光,结伴来到这片乐园。在河滩上玩沙丘,打水仗,在河中扎猛子,真正其乐无穷。

去往河边的路上要经过一片旷野,旷野边上长满了芦苇,毛茸茸的,在风中飘啊飘。赶到礼拜日,大人们心情好,偶尔也会带我们去小河上游摸螃蟹。螃蟹总是躲在大个的鹅卵石下,搬开大圆石头,就会看见它们急急忙忙的逃窜。大人们自然知道抓螃蟹该捏它的背壳,我那时小却是不懂的。伸出小手满把抓,结果常常被抓的是我,螃蟹没哭我哭了,蟹钳夹着手指好痛哦。

春天的时候雨水多,快下雨时蜻蜓特别多,成群成群的低低的飞。真惭愧啊那时也不懂什么蜻蜓是益虫,一大帮孩子都从家里拿来大竹扫帚打,还比赛谁打下的小飞机多,可怜的小飞机们最后都成了鸡鸭嘴里的美餐。更有意思的是小孩子过家家。记忆里过家家玩过坐轿子,玩过蒸馍馍,我们甚至还跑到家里搭盖的杂物间去,关上门来,在地上摆上搓衣板。别误会,不是要谁罚跪,是用来当床的。两个小人儿挤到小搓衣板上躺下来。当然,再往后就没啦,因为不会了。想想那时候都脸红,也好笑。小孩子的模仿啊,真正是童心无邪。

该上学的时候,随父母工作调动,就来到了另一个小城。在那里,我从小学读到了高中毕业,读书没有了太多时间嬉戏,于是记忆中的场景大多出现在来回上下学的路上。

第一个场景是一条长长的幽静的由青石板铺成的小街。它叫青石街,是这个古旧小城里最古旧的街道,长条的青石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非常光滑,尤其是雨后,雨水冲刷过的街道青石纹理清晰可见。我那时已经是个安静的少女,每天来回走在上下学的路上,最开心的事就是低头看脚下的青石,抬头看蓝蓝的天。那时的天真的好蓝好高,白云飘啊飘,我常常会望的出神,以至于撞到对面走来的人身上。

第二个场景是黄昏的码头。小城中央,资水横穿而过,高中的校园在河的对岸,每周我都会坐着渡船来回过河。每次回家的时候正好黄昏,经常有很美的落日。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江面上,金黄金黄,一圈一圈的漾着,江面波光粼粼,我总会在码头上望得痴了去。

还有一个场景是春天的田野。春天里,地里除了金黄的油菜花,还有一种紫色的小花,大片大片的开着,在风中轻轻的摇曳,简直是美不胜收。一直不知道它的花名,因为种地的老乡说,它没名,就是专门种来当草肥的。那么美丽的植物没有名字,还被用来给土地作肥料,真是不公道也不可思议。

离家以后,一直很想回去看看,寻觅一下我童年的足迹,看看我曾走过的无数个清晨与黄昏。可越来越多的有关家乡的讯息让我沉默,让我举足不前。童年的小河已不复存在,造纸厂的污水染黄了清澈的小河,小河终于干枯了。从前的旷野里盖满了林林立立的楼房,芦苇早没了。古旧的县城也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幽静的青石街被喧闹的水泥马路取代,大桥取代了渡船,高效的化肥让美丽的草肥花彻底消失了踪影。还剩下什么,也许,只有那不再碧蓝的天空了。

我知道,我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我记忆中的故乡了。

记得那首《一样的月光》中唱到:什么时候蛙鸣柳荫都成了记忆,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的拥挤,七彩霓虹将夜空点缀得如此美丽,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是啊,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也许,都在改变,我们在变,世界更在变。唯一不变的,也许就只有那些美好的回忆了。

听着那首老歌《故乡的云》,使我不禁想起我的故乡。古人有词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古人尚有桃花依旧,而我的故乡,却早已是人不再,物也非。

朋友,只不知,你们的故乡可都还好吗? (选自《新散文》)

16、整体感知:文章开头说“两个小城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美好回忆中具体内容。(5分)

17、联系全文,理解划线句“朋友,只不知,你们的故乡可都还好吗? ”的深刻含义。

(4分)

18、穿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的故乡为什么“回不去”?(4分)

19、这篇散文朴实感人,请你联系全文回答下列两题。(7分)

(1)本文通过对故乡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你最喜欢哪一处(句)请找出来并作点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6、(5分)(1)小河中嬉戏(2)河边摸蟹(3)扑蜻蜒(4)过家家(5)欣赏青石蓝天(6)欣赏落日美景(7)春天田野的美景(写出5个以上即可得全分)

17、(4分)表达了对以前美丽故乡的无限留恋。对现代文明改变故乡自然美的遗憾。对保持故乡自然美的期盼。(意对即可。)

18、(4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回不去”并不是指作者没有时间回去,而是指故乡不再是以前的清纯美丽。

19、(7分)(1)对故乡的喜爱向往和依恋之情。(3分)(2)例:“春天里,地里除了金黄的油菜花,还有一种紫色的小花,大片大片的开着,在风中轻轻的摇曳,简直是美不胜收。”写出故乡春天景色的优美,表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唯一不变的,也许就只有那些美好的回忆了。”对现在的故乡失去往日神韵的慨叹之情。等等。(4分)

01

上个星期我去南京,参加了我闺蜜的婚礼。

我闺蜜方方,人特别好,特别善良,很早就通知我去参加,怕我没时间,让我早早地,算好请假日期,口吻一直客客气气的。其实即使我有再大的事情,她的婚礼我是一定要去的。

本来就没几个朋友的我,再不好好经营,真的要孤独至死了。

几个月前,她就天天跟我吐槽准备婚礼的事,大大小小的人员安排,酒店的预定,伴手礼的预定,双方亲戚的住宿和车票都让她操碎了心。

本来是说好的她的两个同事给她当伴娘,可是有一个姑娘临时放鸽子。我主动请缨,跟闺蜜说,不要紧,我来帮你,不要担心。闺蜜满是客气和感激。

人啊,所以的情感关系都需要运营,哪怕是曾经特别好的小伙伴。

时间太残酷,带走流水,带走光阴,也带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不用心维持,只能化为乌有。

02

我买了星期六的最早从上海到南京的票,一大早,方方就在地铁口等我。

我们俩一见如故。其实自从她跟着她男友去南京发展以后,我们俩已经很久没见了,可是由于保持着微信上的聊天 ,通话,所以即使见面也不尴尬。

她骑着小电驴带着我去了她家,她的公公和老公都在布置新房。

闺蜜的公公一看到我,就很亲切,相互寒暄了几句以后,闺蜜的公公对闺蜜说: “能早起专门来帮忙的,就算是真朋友了,你要好好珍惜啊~"

不知道为啥,这无意中的几句话,特别戳到我的心。

我闺蜜属于从重庆远嫁到南京,在上海上的大学,在南京根本就没几个朋友。

我也是一个人从武汉到上海,从零开始。

而闺蜜的公公其实也不是南京本地人,他是山西人,当年考上大专,然后国家分配到南京的一家国企,就此定居,然后结婚生子,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都是同类,都是在异乡挣扎奋斗的人。

所以,闺蜜公公的那句话,让我特别有共鸣。

闺蜜的公公是山西人,家里也不富裕,只有靠读书,才有了国家分配的工作机会。一个人从西北到了南方沿海,克服孤独,克服排挤,克服生活饮食上的不一样,最主要的是克服来自异乡的陌生感。远离家乡重新开始,就意味着单枪匹马,与原来的生活环境和圈子产生隔离。

这次他儿子结婚,闺蜜公公心里特别开心,看得出来,他很期待这次的婚礼。准备婚礼的前几天就招待了不少人,喝了不少酒。

有些山西老家的亲戚,朋友不能来,他心里其实挺失落的。

02

离开家,意味着选择了第二故乡开始生活。你与家乡的小伙伴越来越远,远的不仅仅是距离,是人生的见识,是不一样的价值观。

也许,一张机票,一张火车票就能拉近地理上的距离,但是心里上的距离却永远弥补不了。

看到闺蜜的公公,也想到我的爸爸。相似的经历,相似的人生。

我爸是浙西人,也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家里的老大。那个时候,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农村孩子只有读书和出去打工两条路,我爸懂事,读书也好,一边帮家里承担家务,养牛除草,一边去离家好几公里的学校上学。

再后来考上大学,被国家分配到湖北一家国企,由起开始了异地的人生。

我奶奶六个儿女,只有我爸一个人考出来了,其他人还在老家务农或者打工,亦或当兵。渐渐地跟老家的人,联系越来越少,这么多年忙于工作,我爸很少回家。

前几年回家的时候,也在感叹,故乡变得很陌生。那些邻居,小时候的伙伴,还有远房亲戚都早就有各自的生活,岁月流逝,起起落落,再加上各自也沟通的少,眼界,视野,人生道路发展的不一样,见了面也只有尴尬的寒暄。

那些一起玩乐的日子早就封存在记忆里。湖北成了我爸的第二故乡,那个第一故乡的那些人已经变成回忆。

直白点说,生命最初的玩伴和友谊是最干净和纯粹的,也是让很多异乡人难忘和铭记的。第二故乡,意味着从零开始,没有根基,所有东西都是等价交换,纯粹的东西少了很多,友谊有了些许杂质,人生也复杂起来。

03

有个说法是:中国男人是世界上最恋母, 也最恋故土的一群人。

我想,大概是母亲和故土是最单纯,最简单的存在。没有花花世界的尔虞我诈,只有母亲最无条件式的付出和等待。这个人是你无论在外是贫穷还是富贵,是高峰还是低谷,永远支持你,是你的第一粉丝。 而那片熟悉的故土,是生育你,养育你,你在人间的最美好的童年的见证。

这些温暖而美好的存在是一个人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每当漂泊的不易,在外的心酸涌上心头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是制服它的良药。

有的人为了上学,离开家乡;有的人为了高薪,离开家乡;还有的痴情浪子为了所爱的人,离开家乡。人生开始了飘。

希望为了生活而远离家乡的人,都能保持初心,没有衣锦也能还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0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