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打击电信诈骗,上海警方已经挽回了9亿余元的损失,现在有很多诈骗犯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诈骗老年人的钱,他们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就能将他们的钱骗走,当然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去骗取钱财的,对于这样的行为个人觉得警方应该严厉打击,因为对于老人来说这很有可能是他们的养老钱,而且很有可能是他们用来治病的钱,对于这样的诈骗犯就应该将他绳之以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增强防骗的意识呢?现在有很多人比较喜欢上门推销,有些人是推销自己的保健品,有些人是推销保险,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推销的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如果真的想要买保险或者买保健品的话,可以让儿女帮忙,因为老人对这些东西了解的比较浅,而且这些诈骗犯特别会攻击老人的心里,因为老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基础疾病,而且平时儿女回来的比较少,所以他们就会从情感上去攻击,最后将老人的钱财全部都骗走,当我们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第一时间应该选择报警或者拒不开门。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接到这样的诈骗电话,第一反应就是因为张建的诈骗电话挂断,大家千万不要轻易相信这样的电话,他们很有可能会谎称自己是某个单位,而且还有工号还会将名字告诉你,但其实这都是他们的一种手段而已,的办法就是将这样的陌生电话直接挂断,千万不要与他们过多的交流,也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流水告诉别人,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使自己的账户被泄露,他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诈取钱财的,所以有些老人的钱即使被骗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近日,上海警方侦破一个诈骗案。
相比城市留守老人而言,其实农村留守老人现状更是堪忧,从“七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总人口为264亿人,其中60岁以上农村老人为12亿人,这其中留守老人更是达到1600万人。
农村留守老人之多,主要还是村子里的青壮年已外出打工,以至于乡村出现了空巢化,只剩下老人留在村中。
那么,留守老人面临着哪些难题?下面是留守老人现状调查:
舍不得吃穿
农村老人多半以种地为主,他们常年依靠一亩三分地养活自己,七八十岁参加农作的人十分普遍。
有些身体健康的老人,更是承包大片农田,依靠种地也能满足生活开支。
然而,多数人一年光靠种地也只能赚上几千元,不少老人也形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老人们平时舍不得吃穿,他们多是以蔬菜、米面为食,很少会购买肉类食品,除非农忙累了才舍得花钱买肉吃。
还有一些孤身老人,他们在吃穿上更省,每天只做一顿饭,早上烧了粥一直喝到晚上,就这样每天生活十分简单。
老人们除了将有限的钱花在吃喝方面,很少购买营养品、牛奶、衣服等,也只有儿女回家时才会给他们买上。
舍不得治病
困扰老人身心的主要就是病痛折磨,因常年超负荷的劳作,不少农村老人身上都有慢性病,腰腿疼痛更是成为基础病,几乎每个老人农忙之后浑身酸痛。
对于身体上的病痛,老人多是买些膏药,或用上农村的土方子治疗,他们极少会来到大医院中检查治疗。
每次子女打电话来,老人都会说自己身体健康,不用担心。
平时有什么头疼、发烧、眩晕等症状,老人也舍不得去看病,在他们看来小病根本不用治疗,只要扛过去什么都没有。
但实际上,很多小病不重视,渐渐地引发了大病、重病。
笔者村庄就有一个大嫂,去年时身体就出现不适,去诊所拿过几次止疼药。
今年年初时胃疼特别厉害,儿女带去医院检查才知是胃癌。
可以说,很多留守老人都是因舍不得看病治病,认为治病开销费用高,这才导致身体走了下坡路。
子女扯皮多
农村过去一直奉行“养儿防老的观念,认为有了儿子养老就不成问题。
可实际上,近年来随着儿女纷纷进城生活,很多老人却适应不了城市的高楼大厦,不愿意进城生活。
如果老人身体健康,能够生活自理还好,就怕老来得病之时,真正需要子女照顾了,子女却选择扯皮,相互间推脱,为了养老一事而引发争辩,这对老人而言可想有多么寒心。
再加上如今中年人身上压力大,背负着孩子教育、高彩礼、高房价的重担,更是使得他们在养老上扯皮推卸。
当然,如今也流行起“轮流养老”,也就是留守老人一年之间轮流在子女家生活,但多数老人并不愿意这样,他们认为自己被送来送去,如同包袱一样,根本就没有归属感,还容易引发子女之间的内讧、猜忌。
情感孤单
对老人来说,独立养老生活不算什么,但他们最怕的就是情感上的孤单,一年到头见不到子女一面,每次春节一家人团聚,儿女也要忙着应酬,真正和老人交心谈心的时间并不长。
可实际上,很多老人并不是想要儿女的生活补贴和各种礼品,他们更愿意子女多陪伴他们聊天。
平时工作之余,他们也希望儿女能将自己的烦恼倾诉出来。
但实际上,农村留守老人普遍情感孤单、精神空虚、孤独感严重,甚至有些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抑郁情况。
那么,该如何解决农场留守老人所面对的问题?
其实“十四五”规划中已明确要建立养老服务体系,针对农村地区大力推广“惠普型”养老、“兜底性”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并推广“互助性”养老,已解决老人生活、医疗、吃穿等问题,定时进行生活体检,定期展开老年户外活动,以让老人在养老上更舒心。
该女子已经结婚,还跑去其他男子搞暧昧,违背了婚姻法,其丈夫如果想要追究责任,可以去法院起诉。另外利用这个理由欺骗多个男子,现金额高达200多万,此行为可以认定为诈骗,一旦认定成功,她就将面临坐牢、罚款等处罚。
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以其中一名受害者对此案展开叙述,王某从事的是摄影工作,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兼职女模特伍某,出于工作原因互相加了****。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在2017年6月正式成为了男女朋友关系,之后伍某开始进一步下套,主动提出结婚意愿,王某就开始为两人的婚姻做准备。
还没来得及开心,伍某却称自己家中出了事情,父亲得了癌症需要化疗,没有钱,希望王某可以帮助自己。王某毫不犹豫就给对方转了10万元,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头,之后吴某又以弟弟结婚家属被拘留的理由向王某借钱,全部加起来,借款金额达到了90万元。
如果只是钱这个问题也就算了,但王某逐渐发现女朋友并不单纯,因为她在和自己交往的过程中还和其他男子有暧昧,进一步调查还发现伍某已经结婚。这让王某很难接受,不过他并没有马上揭穿对方,而是私下收集证据,等掌握了伍某具体的诈骗行为才报了警。
审讯时,伍某承认自己确实欺骗了多名男子,甚至丈夫曾某都被吴某精湛的演技蒙在鼓中。与丈夫结婚后,伍某不甘平凡度过此生,凭借着美丽的外貌和窈窕的身材,伍某开始在外面勾引其他男子。巨额消费让她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在最困难的时候,伍某还与18名男子保持着暧昧关系。
一位三十几岁的有三个孩子的父亲冒充高帅富感情诈骗。这个只有初中文化,通过两张韩国帅哥的照片,在四年之间共骗未婚女子39人,骗得钱财56万。通过采访发现这些女子都是被对方英俊的照片,高帅富的假身份以及甜言蜜语所欺骗,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爱情中受骗。每个人要想预防感情受骗,首先要了解感情诈骗套路。
对这个案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情感诈骗的套路,很好的预防情感诈骗。感情诈骗就是通过“恋爱交友”的方式取得对方的信任,然后不但骗取对方的感情,同时还要骗取对反的钱财。这种感情诈骗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男女双方通过网络平台认识,然后对方就开始包装自己,全靠一张花言巧语,能说会辩的嘴,把自己吹嘘成成功人士,有车有房的高帅富,吸引那些涉事不深的女子。
骗子在得到对方赏识以后,就开始糖衣炮弹,每天嘘寒问暖,对对方百般关系,投其所好,对方喜欢什么就说什么。并且发一些展示自己经济实力的假,于是很开就建立了恋人关系。于是就会和恋人畅想未来美好生活,让对方对未来坚定信心。然后就编造各种理由来向对方索要钱财,在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数额以后,骗子就完“失踪”的把戏,再也联系不上这个人。
明白骗子的套路后,我们在网络交友方面要慎重,要保护好个人的隐私,不要把什么也告诉对方。同时也要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信对方的一面之词。在感情中谈金钱,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要冲动干糊涂事情。最后也要告诫那些通过欺骗他人感情骗取钱财的人,法律对此类案件处罚力度很大。本案中当事人获得11年以上有期徒刑。
撰文 | 本刊记者 徐黛茜
分手后,还能和好吗?“老师”承诺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帮他挽回爱情,并发来一堆视频课程要求他提升、改变自己,他决定试一试。
2018年7月,杭州一间情感咨询工作室,提供分手复合、情感修复等心理咨询服务。(@视觉中国 图)
“你什么时候分手的?”
“分手时你说了什么?”
“你们最近还有联系吗?”
高浩正与女友刚分手半个月,这期间他总是会在网上搜索“分手和好”、“分手挽回”,每一次都能看到有人在说自己找情感挽回机构的经历。
他在视频下方留言,“说得挺准的。”不到半小时,他就收到一则私信,“您最近也有情感问题吗?”紧接着就是一来一回的问答,聊了接近一个小时,对方时不时安慰几句,高浩正心宽了许多,他觉得自己的情况其实很常见,是有办法解决的。
高浩正刚毕业,不上班时基本与女朋友形影不离。分手后,他感觉生活极度空虚,迫切地想马上和好。
五月底,他在山东一家名为“柏舟教育”的情感咨询机构付款12900元,这仅仅是全款的一半。对方承诺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挽回与他吵架、分手的女友。在这一个月里会有第三方介入,还可以做一些心理干预,高浩正觉得可以试试,交钱时他还有所顾虑,说先交一部分,等有进展了再补足余款。
但刚交钱没几天, 6月3日晚上,高浩正就联系不上这家机构的“老师”了,一开始,他还担心是不是机构和女友的交涉出了状况,“你们和她说什么了吗?” 他在一个微信群里不断发消息,没有人回应。
第二天,机构的联系人电话统统关机,朋友圈也不再有更新。他记得最近一次的对话中,“老师”还安抚他说,“别急,你先要冷静下来。”
让他感到惊愕的是,这家机构的销售、分析师、咨询师都已经被上海警方带走。6月2日,上海警方因一起新型“情感挽回”诈骗案前往山东,抓获犯罪嫌疑人69名,缴获作案手机180余部,初步查实此公司涉及全国各地的案件500余起,涉案金额 700余万元。
高浩正最后“人财两空”,他这样形容自己。钱没了,女朋友也回不来了。
分手还被骗
6月2日下午,当警方来到一栋写字楼的 19 层,“柏舟教育”情感咨询机构的员工们都在忙碌地工作。无论是销售还是分析师,他们都在倾听电话那一头的感情状况,他们会安慰对方这事很好解决。
民警的到来,让一些老员工马上有所警觉,几个刚入职的员工还摸不着头脑,只能跟着一起走。负责高浩正的“老师”在当天上午还发了朋友圈,几句心灵鸡汤再配上一张阳光灿烂的景色图。
高浩正最早是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到“老师”的,在一个视频里一名穿着正装的女性在总结分手的三大状况,其中第二点说到“双方沟通障碍”,他感觉与自己的情况相似。
很快,“老师”就会介绍一个分析师根据他的情况一对一制定方法,这中间会问到他的职业、收入、工作地点、家庭情况……最后就是推出套餐,初级、中级、高级,价格从两千元到一万元不等,老师给高浩正推荐了中级套餐,并称他的情况有一些复杂,毕竟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那个套餐的价格是5800元,相当于高浩正半个月的工资,他考虑了一会儿,给自己灌输了一套逻辑:“这钱是给女朋友花的”,值得。
高浩正能联系到的“老师”一共有五名,付款之后,销售就把他拉进一个微信群,以“姓名+分手年月+目的”为群名,平时群里只有一位高级导师说话。晚上下班后,高浩正一般会找“老师”聊天,前一天晚上他还问了第三方介入的进度,“老师”有些闪烁其词,表示有进展会第一时间通知他。“老师”还发来一大堆视频课程,要求他现在提升、改变自己。
现在回想起来,高浩正觉得自己鬼使神差地就把所有信息告诉了一个陌生人。他认为,在半个月内毫无目的地寻求方法,突然有个人给了他一点希望,又让他看到了与前女友复合的可能性,他一定要试一试。
顾月与高浩正报名了同一家机构,交钱后一周,她就反悔了。顾月报名的课程是最低阶的,“老师”每次回复都是甩来一大堆链接,让她自己看看,或者几本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比如《非暴力沟通》,还有几个以“真实案例讲解”为主题的课程视频,其中反复地强调女性要懂得处理情绪,不能“作”。
顾月起初觉得,这家机构的“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态度敷衍,她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人发布帖子,投诉这类“情感机构”,他们的境遇大多相似,而且一些课程也相同。顾月要求机构退钱,但根据他们签署的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单方终止本合同,甲方无故终止本合同构成违约情形下,乙方不退还甲方咨询服务费。”机构“老师”说,这是她先违约,他们没有退款的义务。
他们报名的这家“柏舟教育”,在网络上其实早有人投诉,他们都称交了钱后“老师”并没有兑现服务。但大多数人都止于投诉这一步,高浩正没想过去报警,他觉得很丢脸,“分手已经不是好事了,还因此被骗,说出来就很糗。”
“情感挽回”的套路
“专业专注,挽回爱情”、“做你爱情的坚强护盾”,在社交平台上,一些“情感挽回”的机构会大量铺设甜蜜幸福的广告,专业人士会教你怎样培养亲密关系,与男/女朋友说话,还有情感专家开设的情感课程。
那些情感困惑的人,很难不被这些内容吸引。这些机构会告诉失恋者挽回感情的套路,他们与失恋者的对话也是套路满满。
销售通常会坐在电脑后台等待,有人主动找上门来。对方一般是评论,可能表示赞同,也可能说自己想学会这些,更直白一点的就是直接要****,以及说明自己想与另一半复合,心急的人会直接点进主页主动来咨询。
“按照你的情况,感情肯定是在的,你一定要坚持,不然就不要花冤枉钱。” “柏舟教育”情感咨询机构的销售没有一个劲地让高浩正花钱,反而还在劝他不要乱花钱,这让他觉得靠谱。
2019年9月8日,上海世博公园“爱情星际拯救计划”的活动现场。(ICphoto 图)
一开始,来自四川的姜涤就是想找个机构分析一下自己的状况,她已经和许多朋友说过自己的事了,但没有人给出好的办法。刚分手的第一天,朋友就建议姜涤去堵门,她觉得这种行为太过激。当她在小红书看到有人分享自己找机构来挽回情感的经历时,她也想尝试一下。
姜涤前后对比了超过50家情感咨询机构,作为一名保险销售员,她本能地对营销有所警惕。在分手的第一个月,白天只要一睁眼,姜涤就会想起感情上的事,她不断地去找机构聊天,最后自己还做了总结。
她将机构分为三类:个人、工作室和机构公司。机构公司一般20人以上,一些失恋者总认为大公司可靠。这些公司又能从销售态度上大致分为两类:上来就推销课程的,或者先认真倾听对方的感情动态。“如果聊完之后,他肯定地告诉你一定能挽回的,一般都是骗钱的,至少是骗人的。”姜涤建议,如果选择工作室,一定要甄别对方的资质,多对比一下,“但大部分个人的就很难界定了,这真的是靠眼缘。”
第一次找情感咨询机构时,姜涤就被骗了将近两万块。那时候,她还不懂对方回的话术都是套路,“理解你的心情,当你想要一个好的结果时,说明你也很爱他,这是一种动力”、“我坚信这个过程你会更懂他,也会更懂你自己的。”
“每个人就像抓住一条上岸的小船,只要买了门票,就能到达幸福的彼岸,可能是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搞了,什么都愿意试一下。”姜涤说,交钱之前,她都没意识到要看一下对方的资质证书,二话不说就签了合同。
一些“情感挽回”机构的价目表也不明晰,他们会根据询问者的收入情况来推荐,前来咨询的人很少设防,所有的个人信息,包括星座、生日、住址都会提供给销售,姜涤购买的是一个初级套餐,4800元,她当天晚上就转账支付了。
接下来又是新一轮的套路。有的“老师”会让人给另一半写道歉信,还有自省信,教人从性格、生活等方面分析自己的缺点;其次,最普遍的是“上课、学习、提升自我”,在一个打包文件里会有各式各样的课程链接,比如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叫做“蜕变心灵”。姜涤的“老师”要求每天晚上8点交学习心得,必须每天打卡,不然还要挨批评,“花钱买不开心。”姜涤事后总结道。
每当了解具体的感情问题之后,“老师”会说,“感觉你的问题比较复杂,最好请第三方介入。”也就是他们要绕开对方去联系另一半。高浩正和姜涤都支付了第二笔费用,价格比之前都翻了一番。
姜涤与男友分手的原因是双方父母不太赞成,第三方介入就是和家长聊聊,“老师”会伪装成男方或者女方的亲戚去瓦解家长的思想。但一个月过去了,“老师”没有带来任何好消息,甚至还说“你们可能就是不合适”。她后来了解到,第三方根本没有介入,姜涤的母亲接到了电话,男方基本没动静。她现在想来也觉得很傻,“一个不熟的人跟你打电话说这事情,谁会信啊?”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上,记者发现大量关于被骗的投诉。第一类是这些机构不断地引导消费者缴费,之后服务怠慢。第二类是在所谓的“挽回”合同期内,并未给出有效的复合方案,有的甚至是让消费者的情感关系变得更差。
“PUA”的转型
像高浩正与顾月咨询的“柏舟教育”,在经营范围里标注的是“教育咨询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个人商务服务”,但本质上还是情感咨询。
这些情感咨询机构大多在2018年成立,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有1785家名为“情感咨询”的公司,近3万家“婚姻服务”公司,还有一些情感咨询机构打着“教育咨询”的幌子做生意。
小鹿乱撞和花镇是目前两家较大的情感机构,在广东地区,情感机构如雨后春笋出现。之前许多机构基本上以心理咨询为主,针对个人身心健康的一些治疗,很少直接指明情感方向。
一些机构最热的项目是“如何撩妹”、“如何撩汉”,就像许多人常讨论的“PUA”。网上有从教育机构出来的工作人员揭秘说,“那些就是PUA的转型。”
顾月发现自己被骗,机构又不退钱,她开始在网上大量发帖投诉,她重新看了一遍合同,发现合同对情感机构“老师”的责任要求模棱两可,“合理合法运用情感咨询的理论与技术,适时调整咨询方式和策略”。学员则不能提出过分要求,完成家庭作业。“合同只是机构用来给学员增加信任用的,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合同上的条条款款都会对学员不利。” 一位情感咨询机构从业人员说。
上海公安局金山分局姚警官介绍说,他们最开始接到一个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而被一家情感咨询机构诈骗34万元,他一开始是被“一对一私人订制,百分百挽回爱情”的广告所吸引,缴纳第一轮咨询费后机构“老师”又说其前女友已有新男友,需要进一步交钱请老师介入工作指导,但直到分手半年后他与前女友都没任何进展,机构回复都是敷衍。报警后,警方去核实了情况才发现前女友早已结婚,也从未收到过任何来自情感挽回机构的电话。
这位报案人与高浩正、顾月报名的机构其实是同一家,只是名称不同,一个是“拾花教育咨询”,一个是“柏舟教育”。和他们一样的受害者还有500多人,可能又分属其他不同名字的机构,“甘沐”、“栖木”、“朝花夕拾”、“盛和”……
为什么报名的公司是“柏舟教育”,转账的户名却是“盛和教育”?高浩正转账时有过疑惑,机构的“老师”解释说是因为那边的账号有太多人付款,现在被限制了,他反而觉得机构生意很好,就继续交钱了。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记者发现与“柏舟教育”法人有关的“教育咨询”公司有三四家,而与他一起的投资人也涉及三四家,再用电话号码查看,发现共用一个电话的就多达10家公司。从这10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全都是2018年之后注册,有一半以上在2020年左右注销,或者更换名字重新营业。
这10家公司的法人在2018年之前大多都经营着与咨询毫不相关的行业:建材、餐饮、生物科技、平面设计,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人突然在一个时间段里都转行做了“教育咨询”公司,有的还是直接把原公司改名了。
对于这种不断改名、注销、注册新公司的行为,姚警官说现在许多情感诈骗机构就是这样继续做下去的。有些公司因为接到过投诉,还涉及几次法律纠纷,之后就改头换面重新开张。
失败退费20%
让消费者安心的是,一些机构与消费者的合同还会承诺,如果在合同期内,感情并没有成功挽回,可以退20%的费用。但高浩正和姜涤都这样表示,“当时交钱的感受是宁愿不要退钱。”
姜涤在第一次被骗后,仍不断寻找新的机构。她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挽回机构大部分都是骗子,但确实有好的,并且真的有用,但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自己去找。”她回忆发帖人还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经历,她决定继续找找看。
这一次她机灵了许多,找到机构就先查工商信息、了解机构的收费明细、确保是否有后续缴费,看清销售与“老师”的话术是为了诱骗交钱,还是真心在帮你分析。她强调,最重要的是合同,“即便前期被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但一定要把合同仔细看一遍,不然之后就是被牵着鼻子走。”
有人问她,“需要看相关证书和营业执照吗?”姜涤也说不清这个问题。在2017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目录中没有了“心理咨询师”,其职业资格考试在全国已经取消。
高浩正记得当时的销售说,这边负责的“老师”都有心理咨询证书,但他也没要求看。警方介入后发现,这家机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专业资格证书。在招聘网站上能看到这家情感机构工作人员的资质,不会要求学历,如在线客服只需高中毕业即可,经验要求也不限,只要求沟通能力。
证书目前已不是一些从业人员的必备条件,“什么营业执照,什么证书,要骗你,照骗不误。”杭州一家情感工作室的老师说。
2020年11月,武汉市东西湖区公安分局捣毁了一个提供“情感挽回服务”的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8名,涉案资金200余万元,这是第一起关于情感挽回机构诈骗的案件。
上海警方此次定义为诈骗,是因为他们在核实情况的过程中发现工作人员没有相关的从业证书,承诺给顾客的服务也都是虚假信息。警方后续联系了许多受害者,直到接到电话,对方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姚警官说,“这是一种新型的电信诈骗。”
婚恋心理专家周小鹏不习惯于说“情感挽回”,她将这样的过程称为“关系重建”。现实中,要找到正规的机构,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多数机构都有证书,但许多人的从业经验不够完善,而且心理咨询是个与人打交道的领域。简单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看个人与咨询师是否能合得来,这也取决于咨询师的专业能力与人格魅力。
“其实从人们找机构的过程来看,也是人对于情感的一种投射。”周小鹏说。 “情感挽回”一词比“关系重建”听起来目的性更强,好像也不必付出那么大的精力。当一些人焦急地找到那些承诺“一定会和好”的机构时,也印证了他们自身并没有花许多心思,是一种偷懒的行为,“找机构想着偷懒,也能看出这个人对于感情的态度。”
高浩正反省说,自己当时过于着急了。6月初,他把自己的经历发布在消费者投诉平台上,等待进一步处理。前几天,他看到新闻才知道这家机构的“老师”已经被抓了,他继续投诉、报案,等着钱被返还回来。
而顾月早早意识到被骗,她在网上不断发帖后,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了平息这些投诉,答应把钱退给她。她也已经从上一段感情中脱身。回想起自己的行为,她觉得太傻了,“如果下次再分手,我肯定不会找这种机构了。”
姜涤在寻找了50家机构之后,终于找到一家令她满意的,对方不承诺她一定能挽回,并且将时间周期拉长到了三个月,劝她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能半途而废。这一次她交了9000元,“老师”每天晚上七点给她“上课”,会告诉她怎么开启新话题,怎么回复,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
与前男友恢复联系那几天,无论对方说什么,姜涤都截图给“老师”看, “老师”会先问她怎么想的,再整理好话语让她回复过去。
和好之后,姜涤没有告诉男友,她前后花了两万元才挽回这段关系,“这我怎么敢说?”她觉得自己的性格变化很大,没有以前那么冲、那么“作”了。有时候,男友也会问她,“我怎么觉得分手之后你变化那么大呢?” (文中采访对象高浩正、顾月、姜涤均为化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