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1张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扩展资料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

参考资料芙蓉楼送辛渐_

《芙蓉楼送辛渐》广为盛传,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这首诗用我们今天的白话讲其实就是“我虽然被贬了官,却还有好朋友来看我,真是非常幸运,虽然我们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分手在即,如果以后遇到亲朋好友问起我的时候,就告诉他们‘我很好,不会学那些人变坏的’”。

其实古代文人都很喜欢做官,但由于性格的原因都很难做到高官,大多在仕途上不怎么得志,而他们的众多传世之作也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表达的多是当时的一种情愫,王昌龄还算是不错的,我们知道被折腾最惨的是苏轼,在仕途的路上可谓多波折,但是正是因为这样,苏东坡的故事才被世间广为流传,跟他有关的食物、景点、祠堂特别地多,杭州的苏堤、海南儋州的东坡书院、四川的三苏祠堂,东坡系列美食,哪一个都够人们谈论半天,可见事情的好坏并无定论,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人不可因一时得失论英雄。

其实这首诗中还是能感受到人情冷暖,试想一个人如果是升迁,那么来看望他的估计就不止一个人了,而辛渐都可能不在其中,所以看人不能看他得志的时候,那个时候谁都回来,而一般被贬都是会被避之唯恐不及的,辛渐还能过来探望王昌龄,足见其交情和人格,我们经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估计王昌龄当时的心境应该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该这样去寻找朋友,那些平时热闹的酒肉朋友真没必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可能是天下人都在追求的境界,其实只有在落魄的时候才能领悟这个,否则真的无法识别出那些是真朋友。

这首诗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你落魄时,还能专程来看你的才是真朋友。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04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