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总和秦总是夫妻,高总是公司的老板,秦总是老板娘。
高总和秦总都有六十多岁了,事业做的不上不下,年销售额也有个五六七八亿,但是他们仍不开心。
第一次见高总,我已经入职了一个礼拜,高总出差回来,到设备部查看,我们从产线上下来,跟设备部长谈故障。旁边椅子上坐了一个瘦筋个拉,病病歪歪的老头,脸白发黑却一脸阴郁。
他问:设备调试的怎么样?
我那时候说话不过脑子,直接问:请问您是哪位?
他说:我是高总。
我自然没往心里去,随口应和说:还好,就是时不时出小毛病,略微有点麻烦。
初进公司,认识了不少“总”,张王李赵,各个都叫总,语气和神态自然没一丝恭敬。高总出了门,我转身问其他同事:刚才那老头是谁?大家笑着说:他是公司的大老板,整个公司都是他的!
我心里暗悔,怪自己有眼不识老高。老高是我们大家给他起的外号,显得亲切热络,像称呼自家的大爷大伯,又像招呼门口的看门大爷。
老高其实很可怜的,说是一个身家上亿的企业家,大老板,其实更像个疲于奔命的销售员。他文化程度不高,小学没毕业,写了个初中文凭。商海沉浮几十载,最穷的时候被人堵在家里要债,好不容易找了个挣钱的门路,撑起了一个民营企业。到老了身体不好,儿女都不成器,没法接下他肩头的担子。他也不甘退下来,只能强撑着,一门心思的想上市圈钱。老师请了十来个,各个都只教他些皮毛,拿着几万元的高工资养尊处优,哄的老高团团转。
每年开年,公司除了举办年会,还会召开销售大会,老高作为“中国区销售总监”,每年都有新目标。就像马丁路德金振臂高呼,老高也有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每年都有政策性的调整。公司内部的生产,设备,人员安排全托付给李总,他一门心思的搞销售和上市。上市搞了好几年,从最开始的闭门造车,到后来的依葫芦画瓢,再后来他发行股票全民动员,到最后同意并购借壳捆绑上市。因为种种原因,上市都失败了,但是他仍就“上市”心不死。于是公司里每年都会多养几条会叫唤的专家-专门坑老高的“装”家。
咱不提上市,光讲销售的话,老高还是很成功的,毕竟他干了一辈子销售。国内销售一般离不开饭桌,一顿饭吃好了,生意也就谈好了。老高不喝酒,烟却抽的很凶,饭桌上人家推杯换盏,他只靠在椅背上抽烟,别管合同额有多大,千万上亿的生意,老高也是滴酒不沾。
老高边抽烟,边拉着对方老总诉苦,说原料,说投入,说政策,情到深处恨不得和对方老总抱头痛哭。这个办法好啊,配合着老高病怏怏的身子,任是铁打的汉子,也经不住这般柔情。再者说,哪个老板没有艰辛的过往,哪个有钱人心里没点委屈,这一招既共情又交心。交了心,接下来就好办了,价钱都谈妥了,这生意成了就不止是买卖了,这是情谊,是兄弟!
抽完半包烟,客户被老高熏的晕晕乎乎,饭吃好了,单子也成了。
老高总是教导我们说,不要和客户谈价格,要谈价值和情感。但是我们位卑言轻,客户只跟我们谈价格。为此高总特许我们把名片印的“大一些”,统一称销售经理,区域总监,但是仍没有客户愿意和我们称兄道弟。后来老高也知道我们人格魅力不行,所以叫我们先报个低价进去,后期追加的时候再把利润挣回来。当然,这也是套路。
老高是很会用套路。比如他从来不给员工涨工资,只是话里话外说公司对员工的重视。每次有员工醒悟过来想辞职,老高都会从百忙之中抽空找他单独谈谈。讲公司的愿景啊,公司的难处啊,明年升职加薪的计划啊。明年复明年,三番两次下来,大多数人都留下了,工资没涨,职位没升,但是大家都喜津津的。
为啥?公司重视咱啊。
再后来,大家总结了,真想跳,就尽量别和老高谈。老高多会忽悠啊,能把客户忽悠的乖乖掏钱,忽悠员工还不一来一来的,何况还是老高给咱开钱。
让员工不爽的,除了不涨工资,最讨厌的还是老高的媳妇,秦总。
秦总长得又矮又村,齐耳短发,铁青的脸。耳朵,脖子,胳膊,手指上挂满了金玉首饰,玉手镯都是成对的佩戴,像是戴了一副手铐。秦总身材也不行,无端三粗的,上中下一边粗,像一截短木桩,外边裹着五颜六色闪闪发亮的衣服。
秦总比高总高调多了,声调也高多了。公司名义上是高总的,其实钱都在秦总手里,秦总虽然在公司被称作秦总,其实是没有正式职位的,对外只能称秦女士。她掌管着财务和采购,甚至食堂每个月的菜钱都要亲自过目。员工报销签字也要经过秦总,她细细翻看后,如果觉得花钱多了,必定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诸如,你为什么坐飞机啊,飞机比火车便宜也不行;你这个单子跑了多少趟啦,没谈多少订单白搭钱;你这个打车票怎么这么多啊,不能搭公交啊?
后来,销售们为了不去找骂,都尽量不出去了。
秦总不止对人高调,对鬼神也是高调的。
生产设备刚开始运作的时候,难免经常出事故,秦总听说车间不消停,就请了高僧做法。法事做了好几天,临了大师给秦总写了好多张符,黄纸黑字,秦总命人贴到各个车间的门上,又请高僧写了几张大的,贴在设备的各个工位上。员工看了发笑,客户看了不解,问起来,我们就说是老板娘讲究,设备都是请人开过光的。
每逢初一十五,公司要烧纸。各种黄裱纸,金元宝,银元宝,一烧烧半天,直径一米多的大铁桶,烧的浓烟滚滚颇为壮观。这么多元宝,老板娘自然来不及亲自折,就苦了人事,行政还有打扫卫生的老阿姨。大家一边折纸钱,一边感叹,老板娘真是心善啊,没有公司大家都没了工资没钱吃饭,对人好对鬼也客气。
高总和秦总对我都很好,因为我进公司的时候是辅助老外的,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是个人才。当然他们对人才也要一碗水端平,工资自然也是不给涨的,但是偶尔会赏赐我陪他们一起到小食堂吃饭。小食堂和大食堂连在一起,中间隔着厨房。小食堂的饭菜都是特供的,每一顿都是有鱼有肉,有荤有素,有汤有茶,菜品都按时节时令,顿顿不重样,厨师手艺不比大饭店差。反观大食堂,同样的厨师,做出的菜却跟猪食一样。
我这个人天生不识抬举,不喜欢跟领导吃饭。况且很多次吃饭都有外宾在场,我吃口饭,还得忙着翻译,一顿饭吃下来,流失的口水比喝进去的汤还多。还要面带微笑,囫囵吞咽,吃的胃硬脸僵,如此赏赐,不如上刑。
我辞职之前,老高自然是多次语重心长的促膝长谈,好在我心意已决,抵住了老高的糖衣炮弹。
终于离开了高总和秦总的怀抱。江湖路远,我们改日再见。
从2004年转战影视圈至今,
17年内李乃文参演了近百部作品。
他是《借枪》里欺上瞒下,左右逢源的“杨小菊”。
他是《钢的琴》里喜爱音乐、阳光向上的“陈桂林”。
他是《悬崖之上》里精明狠辣,不动声色的特工“鲁明”。
李乃文的每个角色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但他的名字,却远没有自己的塑造的角色出名。
在《演员的诞生》里,宋丹丹不无遗憾道,“李乃文怎么就火不起来呢?是因为长得不太行吗?”
但在李乃文心中,出名不过锦上添花。
表演才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和工作。
01
1974年,李乃文生在宁夏,却长在天津。
李乃文的父亲是天津人,在新疆工作期间,
经人介绍认识了毕业被调到银川工作的李乃文母亲。
在李乃文5岁的时候,一家人才回到天津。
李乃文的母亲是中戏毕业的演员,
回到天津后,被调到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李乃文从小就爱跟着母亲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玩乐。
母亲在台上表演,他就在台下观看。
李乃文的母亲刚被调回来时,只能演些小角色。
台上精美华贵的慈禧紧紧吸引着观众的视线,
而李乃文的母亲只是慈禧身后灰扑扑的小宫女之一。
但李乃文的母亲并没有自怨自艾,
她始终兢兢业业的扮演着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无论角色大小都要做到最好。
所有的付出都将有所收获,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后,
李乃文的母亲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主角。
那场演出大获成功,
母亲的严谨认真也给幼时的李乃文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彼时剧院排练话剧时少了一个小演员,
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
整日混在剧院里的李乃文被挑了过去。
一听说演戏可以不去上学,
李乃文立马应了下来。
第一次登台,李乃文就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就把我往台上一扔,我跟没事人一样,该说词说词,该溜达溜达,一点不发怵。”
他游刃有余的状态就像为舞台而生,
之后,李乃文又接连出演了四场大戏《她》、《火热的心》、《吉庆有余》以及《天津战役》,
每场表演都取得了满堂喝彩。
听着台下的掌声雷动,
李乃文幼小的心中也种下了一颗演艺梦。
高中毕业时,李乃文报考了母亲的母校——中央戏剧学院。
李乃文从小在舞台上打转,
对表演半点不怵。
前两场考试顺利通过,
但在第三场时,他遭到了滑铁卢。
主考官高景文认为他的表演没灵气,
李乃文要想入学的话,只能以自费生的身份。
其他学生的学费都是700,只有他得5000。
李乃文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工资也不高。
当时他的哥哥又准备要结婚,
家里处处都需要花钱。
李乃文根本跟父母开不了口。
在李乃文左右为难之际,是他的母亲给予了他支持。
“儿子,你心里别难受,就好好上,我对你的要求就是,这四年上完,要让老师觉得让你自费是错的。”
李乃文带着沉重的压力入了学,
成为了中戏93班的一员。
他的班长是影帝王千源,同学有老戏骨朱媛媛,辛柏青,刘敏涛。
李乃文的心里一直记得母亲的叮嘱,
要通过演技证明老师的错误。
为了这一目标,他一直都是班里最勤奋刻苦的那一个。
每天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
不是在学习就是在排练,
时间挤得满满当当的。
大一的时候,李乃文就以专业课满分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但他并没有就此松懈。
“自费生”的身份使他时刻警醒,
督促着自己不断的前进。
多年后,高景文就自费的事向李乃文道歉。
但这段往事与他而言,早已成了过往云烟。
李乃文很庆幸自己没有被挫折打倒,
反而因挫折锻炼出了一副乐观的心态。
02
在学校里,李乃文一直很自卑。
他长相不出众,又是个自费生。
这种自卑绘就了他之后的人生底色,
他不喜欢拍杂志,拍写真,
在镜头前他会浑身不自在。
李乃文的全部心神都放在了学习上,
大二这年,李乃文被老师介绍去了剧组《家有三峡》,
这是李乃文第一次接触影视,
跟舞台剧有很大差别。
李乃文拍摄时一直很担心,怕自己演不好。
拍摄完后,李乃文以为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
没想到导演还塞给了他5000元的大红包。
揣着这笔巨款,
李乃文走路都是轻飘飘的。
当时他一个月的生活费才不过300,
李乃文把钱放在前胸口袋,
顺着人群挤到了 汽车 上。
满心都是这5000元该怎么安排,
丝毫没注意到自己前胸鼓囊囊的口袋已经引起了别人注意。
下 汽车 后,李乃文的嘴角还没放下来,
他前胸口袋的钱就不翼而飞了。
钱丢了,李乃文也没脸告诉父母,
他跟父母谎称道,这5000的报酬他拿来当生活费了。
一下子断了生活来源的李乃文只能到处蹭饭。
好在他性格好,跟周围同学的关系也都不错。
在各方接济下,李乃文艰难度日。
有人在附近自助餐请客,
李乃文更不会客气。
他跟唐旭是学校旁边自助餐的常客,
两人一饿好几天,
去自助餐疯狂干饭。
两人身边的餐盘叠的老高,
甚至把老板吓到涨价。
到月底后,李乃文就天天啃馒头。
李乃文很抠,每一笔钱都精打细算。
可有时候他也有大方的一面。
好兄弟唐旭重病住院,
李乃文主动发起募捐。
当时中秋节,李乃文自掏腰包,
买了200多盒的月饼发给医生护士,
拜托对方能多照顾下唐旭。
他还将剩下的月饼,大方分给身边的朋友。
李乃文真心待人,大家也都愿意跟他来往。
大学期间,李乃文其实并不起眼。
但他的名声却很响亮。
据传只要是他来演的话剧大戏,都逃不过黄掉的命运。
中戏人称“大戏杀手”。
先是师哥陈建斌导了一部话剧,找李乃文来演,
话剧还没开始,就因过于先锋,被老师毙了。
大四那年,准备毕业作品时,
三个专业课老师,
一个出去拍戏,一个乙肝住院,一个急性脑膜炎,
毕业大戏也不了了之。
后来要毕业了,李乃文去了剧院。
剧院要排练一部话剧《我的一九九七》,
李乃文还没等到排练呢,
这部话剧就因为技术原因又黄了。
李乃文最后拿着大茶缸子回了学校,
室友问他不是在排练吗,怎么回来了?
李乃文已如老僧入定道,“剧又黄了。”
室友都笑得跌坐在地上,
李乃文看着他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几年,李乃文也觉得自己的运气很背。
好像什么倒霉的事也能到自己身上。
王千源都曾在节目上调侃过他道,
“当我自卑的时候,就想一想李乃文,我就非常开心了。”
彼时他并不懂,这些苦难都将化作一笔看不见的财富,充盈起他的人生。
当年苦中作乐的心态,成了李乃文宝贵的人生经验。
03
毕业后,同学都扎进了影视堆。
只有李乃文,
话剧的舞台很能锻炼一个人,
我国优秀的一级演员,濮存昕、陈道明、宋丹丹……
无一不是从话剧的舞台上走出来的。
但话剧的舞台也不是那么好熬的。
工资少,任务重,走红难,
但偏偏有人愿意将一腔热爱洒在话剧的舞台上。
李乃文在这里跑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龙套,
为了话剧,他也放弃过很多的机会。
一次,电视剧的剧本都递到他手里了,
但话剧导演的一句“排练”,
就又把李乃文拉了回来。
李乃文把电视剧的机会让给了昔日老同学,
自己转头扎进了看不到尽头的话剧排练中。
老同学都拍完电视剧请他吃饭了,
他的话剧还遥遥无期。
看不到尽头的前方,是梦想在支撑着他不断前行。
这部耗费了李乃文大量心神的话剧就是《恋爱的犀牛》,
这部话剧堪称现象级,
一经上映便赢得满堂彩。
主演郭涛、吴越如今也成了超一线的老戏骨。
但这部话剧在排演时可谓困难重重,
孟京辉夫妻俩为了话剧,甚至将房子都抵了出去。
为了找合适的地方排练,
一群人去过电视机厂,也去过昏暗的地下室。
热爱可抵千难险阻。
一群人像是有用不完的劲儿,
每月拿着微薄的工资,
仍能孜孜不倦的排练演出。
坚决轻伤不下火线,在舞台上奋斗到最后。
首演结束后,一帮年轻人在舞台后面打地主,
孟京辉突然闯进来大喊道,“出事了,别打了,出事了!”
一帮人被他惊得站了起来,
跟着他跑到剧院门口后才发现外面排了长长的队伍。
从胡同口到大马路牙子,近百米的长队,
都是为了他们《恋爱的犀牛》而来。
几人才迟缓的意识到,他们火了!
李乃文在剧中演的是一个牙膏推销员“牙刷”,
欠了一股债,但能说会道。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李乃文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都在琢磨人物形象,
不停地嘟囔着人物的台词。
公交车上的人觉得他脑子有病,
都离他远远地。
终于话剧爆火之后,李乃文也有了知名度。
然而,“一场戏到手一百多块”。
热爱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
为了摆脱像“牙刷”一样的窘境,
李乃文开始有意识地像影视圈转型。
但一直到2004年,李乃文才等到一部《动什么别动感情》。
李乃文在剧里扮演了“小李美刀”,
他的台词“七,七,七什么夕,就,就你这样,还想跟我一块,七七夕呢?”至今还会被用来调侃。
拍完剧后,李乃文拿到了7000元一集的片酬。
跟话剧的片酬犹如天堑。
从此之后,李乃文正式转了型。
2007年,冯小刚给了李乃文《集结号》中的一个小角色“吕宽沟”,
没有太大戏份,番位都排不上。
李乃文对待这个角色依旧很认真,
丝毫没有因为角色不起眼而敷衍了事。
母亲对角色的认真一直延续到了他的身上。
出场寥寥,却始终有血有肉。
04
2005年,《爱情的牙齿》是颜丙燕跟李乃文首次合作。
颜丙燕拍戏很轴,比李乃文还要轴。
剧里有吻戏,李乃文一开始放不开,
急的颜丙燕冲他大喊道,李乃文,你跟你女朋友接吻不张嘴啊!
剧拍完后,两人也混成了兄弟。
2011年,两人在合作了**《重来》,
颜丙燕还调侃李乃文吻戏渐长。
两人有过多次合作,私下的关系也很好。
让颜丙燕八封影后的《万箭穿心》,就是李乃文递的本子。
当时颜丙燕刚拍完《飞越疯人院》,
身体在拍摄时出现了不少状况,
颜丙燕本不想接的,是李乃文把她劝动了。
外界曾一度传过两人不少的绯闻,
尤其男未婚、女未嫁,关系也很亲密。
很多人都认为他们很合适,但颜丙燕却否认道,
“一个是水瓶座的,一个是射手座的,我们相似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根本没可能。”
除了颜丙燕外,李乃文另一个绯闻女友就是黄曼,
甚至有不少人都觉得两人已经领证。
但他们私下也只是朋友关系。
李乃文跟黄曼因《遥远的幸福》相识,
两人在剧中扮演了一对感情深厚的夫妻。
戏里的浓情蜜意被观众带到了戏外,
对此黄曼也只能无奈表示,
“感谢观众的喜爱和支持,自己也会更加努力,以后拍摄出更出色的作品给大家。”
李乃文将自己的私生活保护的很严密,
他被传过很多次绯闻,
随着他演的戏越来越红,他的绯闻也的越来越多。
私下见个朋友,都能被杜撰出一篇爱恨情仇。
李乃文基本上没回应过自己的绯闻。
在这点上,他跟老朋友颜丙燕的态度一致。
颜丙燕不爱炒绯闻,
李乃文也差不多,
除了自己的角色,他们并不愿私下的生活被过多打扰。
如今已经47岁的李乃文,婚恋依旧成谜。
05
转眼间,李乃文已经拍过上百部作品。
但他的身影却隐藏在了这些角色后面。
李乃文的角色虽然大多都是配角,
但每一个配角都被他赋予了灵魂。
在拍摄电视剧《虎口拔牙》时,
姜武一听说李乃文要参演,
立马高兴起来,“乃文你能来,这事就好办了。”
李乃文拍戏的态度大家有口皆碑。
他骨子里一直都有老艺术家们精益求精的劲儿。
为了拍戏,他被对手演员连扇16个巴掌,
不借位,也不用替身,
戏拍完后,他的脸肿的像块馒头。
而他最关心的却是镜头效果。
李乃文会找到导演,坐在监视器后一遍一遍的看自己的表演,
如果有不满意的,他就会主动提出再尝试一遍。
他不怕苦,也不怕累,只担心呈现不出理想的效果来。
李乃文塑造的经典形象很多。
《借枪》里的杨小菊,《钢的琴》里的陈桂林,《猎场》里的陈香,《如果岁月可回头》里的蓝天愚,《我不是药神》里的瑞士医药代表,《悬崖之上》里的鲁明,《我和我的父辈》里的张小平……
但总是剧抛脸,观众能记住他的角色,却记不住他的人。
出道17年,李乃文走在大路上,都少有人能认出。
在《演员的诞生》里,宋丹丹惋惜道,“李乃文怎么就火不起来呢?是因为长得不太行吗?”
好在李乃文自己也不在乎,
只要还能演戏,出名不出名于他而言并不重要。
当年养成的一副乐观心态依旧陪伴着他,
这些年他经历了很多事,看事情的眼光也在不停地变化。
但唯一没变就是对演员这个职业的坚持。
戏红人不红的李乃文被称为是“黄金配角”。
跟李乃文有过多次合作的孟京辉导演就时常夸他道,
没有好的绿叶,又哪儿来好的红花呢?
结语
近些年,不少有实力的老戏骨翻红。
李乃文也是其中之一。
被问到翻红的感受,李乃文也只是笑道,
“红不红的我不太清楚,但是现在出去吃饭会有人过来找我合照了。”
在拍戏之外,李乃文依旧很享受自己的生活。
演戏于他而言,是工作,也是梦想。
李乃文不怎么挑角色,
但每一个角色,他都会精雕细琢。
从不会因为角色大小而敷衍了事。
没有哪个演员能保证自己作品的质量,
但他们可以保证自己演戏的态度。
我们推崇老戏骨什么?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这一份态度!
一1回忆起爸爸叫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
2回忆起爸爸惩罚她赖床不起,使她明白爸爸对她的爱是很深的
3回家后看到垂落的夹竹桃掉在地上的青石榴,得知爸爸死讯时,她虽然很悲伤,但是想到爸爸对她说的话,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于是表现出来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
二1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不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2是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 这里就数我最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