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总和秦总

高总和秦总,第1张

高总和秦总是夫妻,高总是公司的老板,秦总是老板娘。

高总和秦总都有六十多岁了,事业做的不上不下,年销售额也有个五六七八亿,但是他们仍不开心。

第一次见高总,我已经入职了一个礼拜,高总出差回来,到设备部查看,我们从产线上下来,跟设备部长谈故障。旁边椅子上坐了一个瘦筋个拉,病病歪歪的老头,脸白发黑却一脸阴郁。

他问:设备调试的怎么样?

我那时候说话不过脑子,直接问:请问您是哪位?

他说:我是高总。

我自然没往心里去,随口应和说:还好,就是时不时出小毛病,略微有点麻烦。

初进公司,认识了不少“总”,张王李赵,各个都叫总,语气和神态自然没一丝恭敬。高总出了门,我转身问其他同事:刚才那老头是谁?大家笑着说:他是公司的大老板,整个公司都是他的!

我心里暗悔,怪自己有眼不识老高。老高是我们大家给他起的外号,显得亲切热络,像称呼自家的大爷大伯,又像招呼门口的看门大爷。

老高其实很可怜的,说是一个身家上亿的企业家,大老板,其实更像个疲于奔命的销售员。他文化程度不高,小学没毕业,写了个初中文凭。商海沉浮几十载,最穷的时候被人堵在家里要债,好不容易找了个挣钱的门路,撑起了一个民营企业。到老了身体不好,儿女都不成器,没法接下他肩头的担子。他也不甘退下来,只能强撑着,一门心思的想上市圈钱。老师请了十来个,各个都只教他些皮毛,拿着几万元的高工资养尊处优,哄的老高团团转。

每年开年,公司除了举办年会,还会召开销售大会,老高作为“中国区销售总监”,每年都有新目标。就像马丁路德金振臂高呼,老高也有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每年都有政策性的调整。公司内部的生产,设备,人员安排全托付给李总,他一门心思的搞销售和上市。上市搞了好几年,从最开始的闭门造车,到后来的依葫芦画瓢,再后来他发行股票全民动员,到最后同意并购借壳捆绑上市。因为种种原因,上市都失败了,但是他仍就“上市”心不死。于是公司里每年都会多养几条会叫唤的专家-专门坑老高的“装”家。

咱不提上市,光讲销售的话,老高还是很成功的,毕竟他干了一辈子销售。国内销售一般离不开饭桌,一顿饭吃好了,生意也就谈好了。老高不喝酒,烟却抽的很凶,饭桌上人家推杯换盏,他只靠在椅背上抽烟,别管合同额有多大,千万上亿的生意,老高也是滴酒不沾。

老高边抽烟,边拉着对方老总诉苦,说原料,说投入,说政策,情到深处恨不得和对方老总抱头痛哭。这个办法好啊,配合着老高病怏怏的身子,任是铁打的汉子,也经不住这般柔情。再者说,哪个老板没有艰辛的过往,哪个有钱人心里没点委屈,这一招既共情又交心。交了心,接下来就好办了,价钱都谈妥了,这生意成了就不止是买卖了,这是情谊,是兄弟!

抽完半包烟,客户被老高熏的晕晕乎乎,饭吃好了,单子也成了。

老高总是教导我们说,不要和客户谈价格,要谈价值和情感。但是我们位卑言轻,客户只跟我们谈价格。为此高总特许我们把名片印的“大一些”,统一称销售经理,区域总监,但是仍没有客户愿意和我们称兄道弟。后来老高也知道我们人格魅力不行,所以叫我们先报个低价进去,后期追加的时候再把利润挣回来。当然,这也是套路。

老高是很会用套路。比如他从来不给员工涨工资,只是话里话外说公司对员工的重视。每次有员工醒悟过来想辞职,老高都会从百忙之中抽空找他单独谈谈。讲公司的愿景啊,公司的难处啊,明年升职加薪的计划啊。明年复明年,三番两次下来,大多数人都留下了,工资没涨,职位没升,但是大家都喜津津的。

为啥?公司重视咱啊。

再后来,大家总结了,真想跳,就尽量别和老高谈。老高多会忽悠啊,能把客户忽悠的乖乖掏钱,忽悠员工还不一来一来的,何况还是老高给咱开钱。

让员工不爽的,除了不涨工资,最讨厌的还是老高的媳妇,秦总。

秦总长得又矮又村,齐耳短发,铁青的脸。耳朵,脖子,胳膊,手指上挂满了金玉首饰,玉手镯都是成对的佩戴,像是戴了一副手铐。秦总身材也不行,无端三粗的,上中下一边粗,像一截短木桩,外边裹着五颜六色闪闪发亮的衣服。

秦总比高总高调多了,声调也高多了。公司名义上是高总的,其实钱都在秦总手里,秦总虽然在公司被称作秦总,其实是没有正式职位的,对外只能称秦女士。她掌管着财务和采购,甚至食堂每个月的菜钱都要亲自过目。员工报销签字也要经过秦总,她细细翻看后,如果觉得花钱多了,必定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诸如,你为什么坐飞机啊,飞机比火车便宜也不行;你这个单子跑了多少趟啦,没谈多少订单白搭钱;你这个打车票怎么这么多啊,不能搭公交啊?

后来,销售们为了不去找骂,都尽量不出去了。

秦总不止对人高调,对鬼神也是高调的。

生产设备刚开始运作的时候,难免经常出事故,秦总听说车间不消停,就请了高僧做法。法事做了好几天,临了大师给秦总写了好多张符,黄纸黑字,秦总命人贴到各个车间的门上,又请高僧写了几张大的,贴在设备的各个工位上。员工看了发笑,客户看了不解,问起来,我们就说是老板娘讲究,设备都是请人开过光的。

每逢初一十五,公司要烧纸。各种黄裱纸,金元宝,银元宝,一烧烧半天,直径一米多的大铁桶,烧的浓烟滚滚颇为壮观。这么多元宝,老板娘自然来不及亲自折,就苦了人事,行政还有打扫卫生的老阿姨。大家一边折纸钱,一边感叹,老板娘真是心善啊,没有公司大家都没了工资没钱吃饭,对人好对鬼也客气。

高总和秦总对我都很好,因为我进公司的时候是辅助老外的,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是个人才。当然他们对人才也要一碗水端平,工资自然也是不给涨的,但是偶尔会赏赐我陪他们一起到小食堂吃饭。小食堂和大食堂连在一起,中间隔着厨房。小食堂的饭菜都是特供的,每一顿都是有鱼有肉,有荤有素,有汤有茶,菜品都按时节时令,顿顿不重样,厨师手艺不比大饭店差。反观大食堂,同样的厨师,做出的菜却跟猪食一样。

我这个人天生不识抬举,不喜欢跟领导吃饭。况且很多次吃饭都有外宾在场,我吃口饭,还得忙着翻译,一顿饭吃下来,流失的口水比喝进去的汤还多。还要面带微笑,囫囵吞咽,吃的胃硬脸僵,如此赏赐,不如上刑。

我辞职之前,老高自然是多次语重心长的促膝长谈,好在我心意已决,抵住了老高的糖衣炮弹。

终于离开了高总和秦总的怀抱。江湖路远,我们改日再见。

从2004年转战影视圈至今,

17年内李乃文参演了近百部作品。

他是《借枪》里欺上瞒下,左右逢源的“杨小菊”。

他是《钢的琴》里喜爱音乐、阳光向上的“陈桂林”。

他是《悬崖之上》里精明狠辣,不动声色的特工“鲁明”。

李乃文的每个角色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但他的名字,却远没有自己的塑造的角色出名。

在《演员的诞生》里,宋丹丹不无遗憾道,“李乃文怎么就火不起来呢?是因为长得不太行吗?”

但在李乃文心中,出名不过锦上添花。

表演才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和工作。

01

1974年,李乃文生在宁夏,却长在天津。

李乃文的父亲是天津人,在新疆工作期间,

经人介绍认识了毕业被调到银川工作的李乃文母亲

在李乃文5岁的时候,一家人才回到天津。

李乃文的母亲是中戏毕业的演员,

回到天津后,被调到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李乃文从小就爱跟着母亲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玩乐。

母亲在台上表演,他就在台下观看。

李乃文的母亲刚被调回来时,只能演些小角色。

台上精美华贵的慈禧紧紧吸引着观众的视线,

而李乃文的母亲只是慈禧身后灰扑扑的小宫女之一。

但李乃文的母亲并没有自怨自艾,

她始终兢兢业业的扮演着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无论角色大小都要做到最好。

所有的付出都将有所收获,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后,

李乃文的母亲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主角。

那场演出大获成功,

母亲的严谨认真也给幼时的李乃文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彼时剧院排练话剧时少了一个小演员,

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

整日混在剧院里的李乃文被挑了过去。

一听说演戏可以不去上学,

李乃文立马应了下来。

第一次登台,李乃文就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就把我往台上一扔,我跟没事人一样,该说词说词,该溜达溜达,一点不发怵。”

他游刃有余的状态就像为舞台而生,

之后,李乃文又接连出演了四场大戏《她》、《火热的心》、《吉庆有余》以及《天津战役》,

每场表演都取得了满堂喝彩。

听着台下的掌声雷动,

李乃文幼小的心中也种下了一颗演艺梦。

高中毕业时,李乃文报考了母亲的母校——中央戏剧学院。

李乃文从小在舞台上打转,

对表演半点不怵。

前两场考试顺利通过,

但在第三场时,他遭到了滑铁卢。

主考官高景文认为他的表演没灵气,

李乃文要想入学的话,只能以自费生的身份。

其他学生的学费都是700,只有他得5000。

李乃文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工资也不高。

当时他的哥哥又准备要结婚,

家里处处都需要花钱。

李乃文根本跟父母开不了口。

在李乃文左右为难之际,是他的母亲给予了他支持。

“儿子,你心里别难受,就好好上,我对你的要求就是,这四年上完,要让老师觉得让你自费是错的。”

李乃文带着沉重的压力入了学,

成为了中戏93班的一员。

他的班长是影帝王千源,同学有老戏骨朱媛媛,辛柏青,刘敏涛。

李乃文的心里一直记得母亲的叮嘱,

要通过演技证明老师的错误。

为了这一目标,他一直都是班里最勤奋刻苦的那一个。

每天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

不是在学习就是在排练,

时间挤得满满当当的。

大一的时候,李乃文就以专业课满分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但他并没有就此松懈。

“自费生”的身份使他时刻警醒,

督促着自己不断的前进。

多年后,高景文就自费的事向李乃文道歉。

但这段往事与他而言,早已成了过往云烟。

李乃文很庆幸自己没有被挫折打倒,

反而因挫折锻炼出了一副乐观的心态。

02

在学校里,李乃文一直很自卑。

他长相不出众,又是个自费生。

这种自卑绘就了他之后的人生底色,

他不喜欢拍杂志,拍写真,

在镜头前他会浑身不自在。

李乃文的全部心神都放在了学习上,

大二这年,李乃文被老师介绍去了剧组《家有三峡》,

这是李乃文第一次接触影视,

跟舞台剧有很大差别。

李乃文拍摄时一直很担心,怕自己演不好。

拍摄完后,李乃文以为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

没想到导演还塞给了他5000元的大红包。

揣着这笔巨款,

李乃文走路都是轻飘飘的。

当时他一个月的生活费才不过300,

李乃文把钱放在前胸口袋,

顺着人群挤到了 汽车 上。

满心都是这5000元该怎么安排,

丝毫没注意到自己前胸鼓囊囊的口袋已经引起了别人注意。

下 汽车 后,李乃文的嘴角还没放下来,

他前胸口袋的钱就不翼而飞了。

钱丢了,李乃文也没脸告诉父母,

他跟父母谎称道,这5000的报酬他拿来当生活费了。

一下子断了生活来源的李乃文只能到处蹭饭。

好在他性格好,跟周围同学的关系也都不错。

在各方接济下,李乃文艰难度日。

有人在附近自助餐请客,

李乃文更不会客气。

他跟唐旭是学校旁边自助餐的常客,

两人一饿好几天,

去自助餐疯狂干饭。

两人身边的餐盘叠的老高,

甚至把老板吓到涨价。

到月底后,李乃文就天天啃馒头。

李乃文很抠,每一笔钱都精打细算。

可有时候他也有大方的一面。

好兄弟唐旭重病住院,

李乃文主动发起募捐。

当时中秋节,李乃文自掏腰包,

买了200多盒的月饼发给医生护士,

拜托对方能多照顾下唐旭。

他还将剩下的月饼,大方分给身边的朋友。

李乃文真心待人,大家也都愿意跟他来往。

大学期间,李乃文其实并不起眼。

但他的名声却很响亮。

据传只要是他来演的话剧大戏,都逃不过黄掉的命运。

中戏人称“大戏杀手”。

先是师哥陈建斌导了一部话剧,找李乃文来演,

话剧还没开始,就因过于先锋,被老师毙了。

大四那年,准备毕业作品时,

三个专业课老师,

一个出去拍戏,一个乙肝住院,一个急性脑膜炎,

毕业大戏也不了了之。

后来要毕业了,李乃文去了剧院。

剧院要排练一部话剧《我的一九九七》,

李乃文还没等到排练呢,

这部话剧就因为技术原因又黄了。

李乃文最后拿着大茶缸子回了学校,

室友问他不是在排练吗,怎么回来了?

李乃文已如老僧入定道,“剧又黄了。”

室友都笑得跌坐在地上,

李乃文看着他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几年,李乃文也觉得自己的运气很背。

好像什么倒霉的事也能到自己身上。

王千源都曾在节目上调侃过他道,

“当我自卑的时候,就想一想李乃文,我就非常开心了。”

彼时他并不懂,这些苦难都将化作一笔看不见的财富,充盈起他的人生。

当年苦中作乐的心态,成了李乃文宝贵的人生经验。

03

毕业后,同学都扎进了影视堆。

只有李乃文,

话剧的舞台很能锻炼一个人,

我国优秀的一级演员,濮存昕、陈道明、宋丹丹……

无一不是从话剧的舞台上走出来的。

但话剧的舞台也不是那么好熬的。

工资少,任务重,走红难,

但偏偏有人愿意将一腔热爱洒在话剧的舞台上。

李乃文在这里跑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龙套,

为了话剧,他也放弃过很多的机会。

一次,电视剧的剧本都递到他手里了,

但话剧导演的一句“排练”,

就又把李乃文拉了回来。

李乃文把电视剧的机会让给了昔日老同学,

自己转头扎进了看不到尽头的话剧排练中。

老同学都拍完电视剧请他吃饭了,

他的话剧还遥遥无期。

看不到尽头的前方,是梦想在支撑着他不断前行。

这部耗费了李乃文大量心神的话剧就是《恋爱的犀牛》,

这部话剧堪称现象级,

一经上映便赢得满堂彩。

主演郭涛、吴越如今也成了超一线的老戏骨。

但这部话剧在排演时可谓困难重重,

孟京辉夫妻俩为了话剧,甚至将房子都抵了出去。

为了找合适的地方排练,

一群人去过电视机厂,也去过昏暗的地下室。

热爱可抵千难险阻。

一群人像是有用不完的劲儿,

每月拿着微薄的工资,

仍能孜孜不倦的排练演出。

坚决轻伤不下火线,在舞台上奋斗到最后。

首演结束后,一帮年轻人在舞台后面打地主,

孟京辉突然闯进来大喊道,“出事了,别打了,出事了!”

一帮人被他惊得站了起来,

跟着他跑到剧院门口后才发现外面排了长长的队伍。

从胡同口到大马路牙子,近百米的长队,

都是为了他们《恋爱的犀牛》而来。

几人才迟缓的意识到,他们火了!

李乃文在剧中演的是一个牙膏推销员“牙刷”,

欠了一股债,但能说会道。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李乃文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都在琢磨人物形象,

不停地嘟囔着人物的台词。

公交车上的人觉得他脑子有病,

都离他远远地。

终于话剧爆火之后,李乃文也有了知名度。

然而,“一场戏到手一百多块”。

热爱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

为了摆脱像“牙刷”一样的窘境,

李乃文开始有意识地像影视圈转型。

但一直到2004年,李乃文才等到一部《动什么别动感情》。

李乃文在剧里扮演了“小李美刀”,

他的台词“七,七,七什么夕,就,就你这样,还想跟我一块,七七夕呢?”至今还会被用来调侃。

拍完剧后,李乃文拿到了7000元一集的片酬。

跟话剧的片酬犹如天堑。

从此之后,李乃文正式转了型。

2007年,冯小刚给了李乃文《集结号》中的一个小角色“吕宽沟”,

没有太大戏份,番位都排不上。

李乃文对待这个角色依旧很认真,

丝毫没有因为角色不起眼而敷衍了事。

母亲对角色的认真一直延续到了他的身上。

出场寥寥,却始终有血有肉。

04

2005年,《爱情的牙齿》是颜丙燕跟李乃文首次合作。

颜丙燕拍戏很轴,比李乃文还要轴。

剧里有吻戏,李乃文一开始放不开,

急的颜丙燕冲他大喊道,李乃文,你跟你女朋友接吻不张嘴啊!

剧拍完后,两人也混成了兄弟。

2011年,两人在合作了**《重来》,

颜丙燕还调侃李乃文吻戏渐长。

两人有过多次合作,私下的关系也很好。

让颜丙燕八封影后的《万箭穿心》,就是李乃文递的本子。

当时颜丙燕刚拍完《飞越疯人院》,

身体在拍摄时出现了不少状况,

颜丙燕本不想接的,是李乃文把她劝动了。

外界曾一度传过两人不少的绯闻,

尤其男未婚、女未嫁,关系也很亲密。

很多人都认为他们很合适,但颜丙燕却否认道,

“一个是水瓶座的,一个是射手座的,我们相似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根本没可能。”

除了颜丙燕外,李乃文另一个绯闻女友就是黄曼,

甚至有不少人都觉得两人已经领证。

但他们私下也只是朋友关系。

李乃文跟黄曼因《遥远的幸福》相识,

两人在剧中扮演了一对感情深厚的夫妻。

戏里的浓情蜜意被观众带到了戏外,

对此黄曼也只能无奈表示,

“感谢观众的喜爱和支持,自己也会更加努力,以后拍摄出更出色的作品给大家。”

李乃文将自己的私生活保护的很严密,

他被传过很多次绯闻,

随着他演的戏越来越红,他的绯闻也的越来越多。

私下见个朋友,都能被杜撰出一篇爱恨情仇。

李乃文基本上没回应过自己的绯闻。

在这点上,他跟老朋友颜丙燕的态度一致。

颜丙燕不爱炒绯闻,

李乃文也差不多,

除了自己的角色,他们并不愿私下的生活被过多打扰。

如今已经47岁的李乃文,婚恋依旧成谜。

05

转眼间,李乃文已经拍过上百部作品。

但他的身影却隐藏在了这些角色后面。

李乃文的角色虽然大多都是配角,

但每一个配角都被他赋予了灵魂。

在拍摄电视剧《虎口拔牙》时,

姜武一听说李乃文要参演,

立马高兴起来,“乃文你能来,这事就好办了。”

李乃文拍戏的态度大家有口皆碑。

他骨子里一直都有老艺术家们精益求精的劲儿。

为了拍戏,他被对手演员连扇16个巴掌,

不借位,也不用替身,

戏拍完后,他的脸肿的像块馒头。

而他最关心的却是镜头效果。

李乃文会找到导演,坐在监视器后一遍一遍的看自己的表演,

如果有不满意的,他就会主动提出再尝试一遍。

他不怕苦,也不怕累,只担心呈现不出理想的效果来。

李乃文塑造的经典形象很多。

《借枪》里的杨小菊,《钢的琴》里的陈桂林,《猎场》里的陈香,《如果岁月可回头》里的蓝天愚,《我不是药神》里的瑞士医药代表,《悬崖之上》里的鲁明,《我和我的父辈》里的张小平……

但总是剧抛脸,观众能记住他的角色,却记不住他的人。

出道17年,李乃文走在大路上,都少有人能认出。

在《演员的诞生》里,宋丹丹惋惜道,“李乃文怎么就火不起来呢?是因为长得不太行吗?”

好在李乃文自己也不在乎,

只要还能演戏,出名不出名于他而言并不重要。

当年养成的一副乐观心态依旧陪伴着他,

这些年他经历了很多事,看事情的眼光也在不停地变化。

但唯一没变就是对演员这个职业的坚持。

戏红人不红的李乃文被称为是“黄金配角”。

跟李乃文有过多次合作的孟京辉导演就时常夸他道,

没有好的绿叶,又哪儿来好的红花呢?

结语

近些年,不少有实力的老戏骨翻红。

李乃文也是其中之一。

被问到翻红的感受,李乃文也只是笑道,

“红不红的我不太清楚,但是现在出去吃饭会有人过来找我合照了。”

在拍戏之外,李乃文依旧很享受自己的生活。

演戏于他而言,是工作,也是梦想。

李乃文不怎么挑角色,

但每一个角色,他都会精雕细琢。

从不会因为角色大小而敷衍了事。

没有哪个演员能保证自己作品的质量,

但他们可以保证自己演戏的态度。

我们推崇老戏骨什么?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这一份态度!

一1回忆起爸爸叫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

2回忆起爸爸惩罚她赖床不起,使她明白爸爸对她的爱是很深的

3回家后看到垂落的夹竹桃掉在地上的青石榴,得知爸爸死讯时,她虽然很悲伤,但是想到爸爸对她说的话,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于是表现出来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

二1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不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2是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 这里就数我最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85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