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多次被催婚 无奈报警称母亲有精神病

研究生多次被催婚 无奈报警称母亲有精神病,第1张

    “我妈妈精神病发作了,你们快来!”8月18号下午6点多,九龙坡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报警人是一名男子,自称姓刘,对方喊民警赶紧出警。

九龙园派出所接到指挥中心警令后,值班民警刘警官和同事立刻赶到报警人位于巴国城附近的家里。开门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对方自称是报警人,叫刘伟。

 “精神病人在哪里”刘警官问。

 “已经出去了。”刘伟回答。

 担心当事人发生意外,刘警官赶紧追问报警人,当事人外出时有没有携带电话和其他物品。得到的答复却支支吾吾。

 这是间三室两厅的房子,约摸120个平方米。客厅铺地砖,墙上是金色的墙纸,房间里则是深色地板。

 家里还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对方知道民警的来意,有点吃惊,也有点不好意思,赶紧请民警在客厅沙发坐下,并端来凉开水,“儿子和妈妈在闹矛盾,妈妈根本没有精神病。”

 一起假警背后的故事

 我们后来了解到,报警人刘伟,今年33岁,九龙坡人,研究生学历,在江北一家设计公司上班。

 33岁的他似乎还不着急找对象,母亲看在眼里,相当着急。然而,在儿子眼里,母亲对自己管得太多,太唠叨。

 被催婚的“高富帅”

 刘伟的朋友喜欢和他开玩笑,说他就是一典型的“高富帅”。

 身高一米八三,模样长得像兵乓球奥运冠军王励勤,家住九龙坡巴国城附近一高档社区,就这三条,刘伟要找对象应该不难。

 刘伟的母亲赵阿姨是退休老师,儿子在30岁之前,一直都是她的骄傲。但等儿子30岁以后,见儿子还没有对象,更谈不上结婚,她就开始急了。

 “赶紧找个人结婚,你年纪再大点就不好找了。”

 “赶紧结婚生个小孩,等我们自己老了,想帮你带小孩也带不动了。”

 ……

 这些,都是赵阿姨这几年的口头禅。

 上班时间母亲也打来电话询问

 刘伟说,他每天晚上6点多钟到家,母亲就开始和他“畅谈人生”,有时还要“聊”到将近10点。第二天早上起来,还一直要念到他上班出门。

 让刘伟无法忍受的是,在上班的时候,母亲竟然经常打去“夺命连环催”的电话,“今天工作中,有没有碰到中意的姑娘”

 赵阿姨还发动所有亲戚,帮自己儿子介绍对象。

 刘伟说,母亲之前很少催问关于他的婚姻大事,但30岁起,他就不得不忍受母亲的“念经”。

 33岁的他和父母一起合住

 33岁的他,还和父母住一起。刘伟的父母都已经退休,他们在巴国城附近买了100多平米的房子。工作以后,刘伟一直和父母同住在一起。

 刘伟抱怨说,其实他也有能力在外面租房或者买房,但每次自己提出想搬出去,都被母亲阻止,“她说如果我想搬,除非我结了婚。”

 不想处对象还有个原因:想做“丁克”

 但结婚找对象这事,对于刘伟来说,又显得并不急切。他表示,自己也曾经相处过几个对象,“但没有合适的。”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结婚,刘伟觉得自己暂时还没有做父亲念头,他想做“丁克”,“如果我结婚,我妈妈肯定又会催我要孩子……”

 而就在这时,刘伟的父亲插过来一句话,“儿子眼光太高了,要求太多……”

 那天,母亲强迫他相亲

 8月18号,星期天。这天下午,赵阿姨给儿子打电话,说当天晚上有一个重要的饭局,一个叔叔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让他马上回来见面。

 刘伟刚在电话里显露出一点不乐意,赵阿姨马上在电话里加重了语气,“你要是不过来,我们就把你强行扭过来。”

 对于这样的相亲,刘伟已经经历过多次了。他打内心觉得,这样的相亲根本碰不到合适的。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他不想这样直接拒绝母亲。

 刘伟曾经多次想搬出去住,之所以没有成功,也是因为他内心不愿忤逆父母的意志。

 然后这次,母亲接二连三地打来电话催,刘伟实在绕不过去了……不愿违抗母亲,又实在不想去相亲见一个陌生的姑娘……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拨打110报警,喊民警来调解自己家里的纠纷,“我担心这种事情警察不来,所以报假警,说自己母亲得了精神病……”

 刘伟还说,他以为如果自己因为报假警被公安机关处罚,这件事被女方知道,说不定就不同意和自己见面了。

 被警告处分

 得知刘伟报的是假警,民警念在其没有恶意,且态度较好,只对其进行了口头警告教育,随后离开。

 为缓解这对母子的矛盾,第二天上午,社区民警牛警官又专门来到报警人住的小区,在小区楼下见到了刘伟的母亲赵阿姨。

 牛警官从警十多年,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家庭纠纷,他劝慰对方,年轻人的事,就让年轻人自己做主,“毕竟做父母的,都是为了子女好。老年人和他们想法不一样,婚姻大事想法不一样,那就尽量看缘分。”

 牛警官没说上几句,赵阿姨谢过民警,丢下一句,“我以后少说点”,转身走了。

 “逼婚”越来越“低龄化”

 在刘伟看来,30岁,是他和母亲关系的“分水岭”。30岁是一个标志,30岁以后如果还单着,一般的父母就不会淡定了。

 但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个80后看来,父母操心儿女终身大事,防止儿女成为“剩男”“剩女”,很多父母开始提早行动了。从事广告业的黄**告诉记者,她从西南大学[微博]一毕业,爸妈就开始催促她耍朋友,找结婚对象了。从22岁念到24岁,她现在终于找了个男友。

 为什么这么早就开始催黄**告诉记者,母亲的口头禅就是:“再不找好男人都被别人抢光了。”母亲总举极端例子“吓唬”自己,母亲说她有个女同学,46岁了还没结婚,就是年轻的时候没抓紧耽误了。

 从事保险销售的薛先生今年28岁,单身,他似乎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逢年过节亲友关于“找对象”的询问,在他看来只是一般的社交话题,他并没有感受到压力。他说,他的父母比较开明,并没有催过他。记者询问他的母亲邵女士,邵女士叹气说,儿子大学毕业6年多一直忙于工作,找对象的事她和丈夫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是平时偶尔问一下,并没有整天念叨。邵女士坦言,30岁的确会是一个心理关口,超过30岁还没动作,自己会更主动催促。

 父母“三插手”让子女难以独立

 问婚和逼婚,越来越成为80后心理负担很重要的一个来源。武汉的26岁的士司机文海,就因为父母狂轰乱炸式的“逼迫式”相亲而走到武汉市汉阳精神卫生科。医生表示,文海来院时有狂躁、情绪不稳、冲动等症状,为典型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根据文海的医生透露,文海母亲对儿子的溺爱程度超出正常人的想象。除了逼儿结婚,母亲的“关心”渗透到文海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都要管。而个性内向的文海从来不与母亲发生正面争执,长期的压力积累,让他心理包袱越来越重……

 “很多80后,现在都面临父母对他们的‘三插手’。”重庆市知名社会学家谭刚强介绍说,由于80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就很容易将自己对孩子的爱变成宠爱,“对他们的成长插手,对他们的事业插手,对他们的婚姻插手。”

 谭刚强认为,父母过多的宠爱,会导致子女的社会功能退化,以及责任心的退化。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很多80后并没有做好独自成长的心理和经济准备,这也使得父母容易对子女形成捆绑式的爱。但是子女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内心有自己成长的需要,一旦和父母的期望发生冲突,就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父母对子女不是管一些具体的事情,而是告诉子女,让他们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你如果放手让子女去接触社会,他接触异性的机会越来越多,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的机会也更多。”(考虑到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系化名)

《情牵你我她》是一部由著名导演赵宝刚执导,王珂编剧,范冰冰、李晨、张馨予等演员主演的电视剧。该剧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纠葛。剧情发展曲折复杂,涉及多个人物和情感线,其中包括范冰冰饰演的女主角“李娜”的爱情故事、《情牵你我她》是一部由何润东、张钧甯等人主演的台湾电视剧。该剧于2014年首播,共16集,讲述了三个家庭的故事,涉及婚姻、亲情、友情等多个方面。

该剧的结局是:张钧甯饰演的角色李小宜与何润东饰演的角色陈志强最终走到了一起,两人在剧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挫折,但在互相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彼此的心愿。另外两对主要角色也都在结局中有了自己的收获和成长。

总体来说,《情牵你我她》是一部温馨、励志的家庭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现代人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勇气。该剧在播出后获得了一定的好评,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关注。“小米”的成长经历、李晨饰演的男主角“刘伟”的人生转折等。最终,剧情以一个意外的结局结束,范冰冰饰演的女主角“李娜”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情感挣扎和冲突后,选择了离开,而男主角“刘伟”则成全了她的决定,最终两人没有在一起。整个剧情情节设计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演员们的演技也非常出色,赢得了广泛的观众好评。

2008年8月29日,CCTV-10《讲述》播出了刘伟的故事《断臂琴缘》 ;同年,参加北京电视台《唱响奥运》节目的录制,现场弹着钢琴与刘德华合唱了歌曲《天意》 。

2009年12月3日,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双上肢障碍者书画及才能展示活动” 。

2010年,参加央视《正大综艺·吉尼斯世界之夜》节目,并在一分钟内打出231个字母 ;同年3月,赴意大利参加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了用脚打字一分钟251个英文字母的世界记录;同年5月,参加湖南卫视选秀娱乐节目《快乐男声》济南唱区的比赛,预选赛时演唱了曹格的《背叛》,并弹奏了钢琴曲《梦中的婚礼》,最终未能晋级 ;同年,参加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第一季》的比赛,获得全国总决赛冠军 ;同年9月,参加《开学第一课》节目的录制。

2011年1月26日,参加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中国新春音乐会”,并演奏了《梁山伯与祝英台》 ;同年,与言承旭、陈彦妃、翁虹、方芳合作主演励志情感剧《我的灿烂人生》,在剧中饰演夏晴天的弟弟夏晴朗,这是他的首部电视剧作品 ;同年,出演杨亚洲执导的励志**《最长的拥抱》,在片中饰演男主角宫平,这是他的首部**作品 ;同年,其主演的**《最长的拥抱》获得“第36届蒙特利尔国际**节”最佳创意奖 ;同年,出版个人首本自传《活着已值得庆祝》 ;同年10月,前往英国伦敦出任《中国达人秀第三季》海外招募站的特邀评论员 ;同年12月,正式坐上了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观察员的席位,与周立波、伊能静组成了观察员阵容 。

2012年2月3日,出席“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并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及“隐形翅膀”的称号 ;同年2月28日,推出首张个人EP专辑《伟所欲为》,收录了包括《梦想的符号》、《时间》等在内的3首歌曲 ;同年10月,其主演的**《最长的拥抱》上映 ;同年12月,参加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第四季》最后一场的录制,并与平安合唱主题曲《梦想的符号》,这是他首次与平安合作 。

2015年,参加在东方卫视“春满东方”为主题的羊年新春群星大联欢的录制 。

生活中,开口跟别人借钱很难,但反过来,不想借又不想伤感情,照样也不容易。这里面的分寸,掌握好了,朋友还有得做,掌握不好,你俩很可能就掰了。

刘伟和马强,多年朋友的交情。有一次,刘伟对马强开口了。

“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借我点钱?”

“借多少?”马强有些为难,下意识地问。

“可不可以先借2万?”

“嗯……我现在手头也不方便。这样吧,这里有2000,你先拿去用,可以吗?”

“2000不太够,看在老朋友的份上,帮帮忙,能不能多借点?”

“那我看看……”

其实,这样讨价还价的交谈,最后,即使马强把2万全部都借出,刘伟也不一定心存感激,他会想:居然还要讨价还价,我们的交情,原来连这点钱都不值啊!

更何况,马强根本就不想借给刘伟这么多,但他第一反应就问“借多少?”,显然大错特错了,为什么?

“借多少”一出口,就失去了拒绝借钱的绝佳机会

面对多年朋友开口借钱,马强上来就把话题集中在“借多少”这个问题上,给刘伟的暗示是:能借+没准还想多借给我点,这么一想,刘伟立马提高了期待。

可问完的结果却是,只给个零头,刘伟的期待,一下子从巅峰跌到谷底。他会想:你如果一开始就不打算借,干嘛问数额呢?既然问了,起码借一半也行啊,只给个零头……打发要饭的呢?

最后,结局很可能就是,马强虽然也借钱给刘伟了,但同时,也失去了原本可以收获的人情,吃力不讨好;而刘伟,就算拿到了钱,也觉得受了侮辱,心里不痛快。

借钱时,每个人在对方心里,都有一个对应的“情感数额”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情社会,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在各自心里,说白了,都或多或少与某个具体数额挂钩,这与亲疏远近、人品利益有很大关系。

亲戚关系近点的、朋友交情好点的、人品可靠的,愿意借的会多借点;关系远的、没那么交好的、人品差点的,愿意借的会少给点。

比如,平时联系少的同学朋友,突然来借钱,我们心里顶多借个四五千,对方能还则还,不还也就不指望了;而平时联系较多的亲戚借钱,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几万的也会借,但太多了自己也会心疼,还得天天想着对方什么时候能还。

当然,这个“情感数额”,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是不能拿到台面上对比的,否则就成了很不讲情面的事儿。因为,你在别人那里,同样也有个“情感数额”。

正因为这样,当别人向我们借钱时,他们自我感觉的那个“情感数额”,跟我们内心对其认定的“情感数额”,往往是不对应的,大多数情况下,会低于我们认定的数额,这就尴尬了。

所以,一旦你提出“借多少”,把重点放在具体数额上,那你俩的关系,基本离破裂不远了。

人情,一旦用具体数额来衡量,甚至还要讨价还价,结果就是,两个人都觉得自己亏了,彼此还不领情;再加上日后,一个不想还、一个催着要,不管是友谊还是亲情,就在这种要债中,走向疲惫,最后破裂。

有层次地拒绝:别关心数额,先关心原因

遇到别人开口借钱,第一步,先别问“借多少”,而是问“为什么”。

区别就在,你如果上来就问“借多少”,那接下来话题的重心,还是落在你身上,比如对方回“2万”,那意思是“你借不借,看着办吧!”但是,如果你问“为什么要借”,那话题是落在对方身上,对方要提供原因、用合适的语句,来阐述他的理由。

另外,先问原因,一方面体现你关心对方生活,另一方面,也给自己下一步行动提供了思考空间。

而此时,对方提出的借钱理由,无外乎两种:

救急

比如对方亲人病危需要钱,或者在明确的短时间内贷款周转不开,等等,这种在保证真实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能帮则帮,毕竟,谁都有困难的时候。

但是,如果对方的数额过大,我们就要解释清楚,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给对方以援手,对方也不会挑理。

免息

就是把你当免息贷款,为了省去跟银行借钱的麻烦和那点利息。

比如对方想要买房、买车,或者其他大件儿。面对这种理由,一旦你借出去,以后,你们很可能就以催款关系为主,对方自觉点儿的,可能主动早点还你;不自觉的,就会躲着你,你们的关系,也会莫名其妙地越来越僵。

那一开始该怎么委婉拒绝呢?

一方面,继续深挖原因,取得对方信任,另一方,给一个自己借不出的相似理由。

比如,当对方说“买车首付不够”时,你可以说,“理解理解,现在好点儿的车,确实太贵了。”千万不要直白地质问对方:凭什么要买超过自己能力的车子?为什么不骑电动车?这样显得很不客气。

你只有跟对方站在统一立场,取得对方的信任,对方也才好向你吐露实情:还不是丈母娘或老婆逼的,要面子不拉不拉。

这时候,你就可以给出一个同样相似的理由,比如“这压力我懂,最近也是,丈母娘过来帮我们看孩子,正琢磨换个大点的房子,现在的空间太小又挤,天天都少不了摩擦……”

你这样一说,原来,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努力,对方即使再不近人情,也不会说“你的美好生活先等等,先顾我的”这种话吧!

这样一来,对方本来觉得他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结果,你面临跟他同样的困难,他也就不好再纠缠你了,而且你们还可以一起抱怨,同病相怜,增进感情。

在社会上,不像在家或校园,不是每个人都有个好爸爸、好老师,能手把手教你怎么说怎么做,只能靠自己去学去积累,很多时候,你的临场第一反应、第一句话就奠定了你自己未来发展的好坏。

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弄好了,可以帮你青云直上,弄不好,就会有无数双小鞋在等着你。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社会处处是陷阱,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注意细节,最终在生活中、职场上、社会上吃了大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85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