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过程名词解释

情感过程名词解释,第1张

情感过程

人们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的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不是冷漠无情、无动于衷,而总是带有某种倾向性,表现出鲜明的态度体验,充满着感情的色彩。因此,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情感色彩的程度可将情感过程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三个层次。

情感分为正性情感(如高兴)和负性情感(如悲伤)两类。

详细介绍

1、正性情感

情感高涨:此时病人的情感活动显著增强,总是表现得欢欣喜悦、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

正性情感

欣快:一般是指在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及麻痹性痴呆等疾病时出现的快乐心情。虽然病人经常哈哈的,也有似乎十分满意和幸福愉快的体验但其面部给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觉。同时病人自己也说不清高兴的原因,而且表现的内容也比较单调刻板,因而难以引起正常人的共鸣。

2、负性情感

情感低落:这是负性情感增强的表现。它和情感高涨恰恰相反,病人情绪低沉,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重则忧郁沮丧,悲观绝望,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以致生趣索然,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甚至出现自杀观念和自杀企图。这种情感低落经常伴有思维缓慢,言语及动作减少,意志要求的减退,反应迟钝。但整个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仍有密切联系。

负性情感

焦虑:这是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病人在缺乏明显客观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对其本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紧张恐惧,顾虑重重,坐立不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多方劝解也不能消除其焦虑。

情感脆弱:病人的情感容易引起波动,反应也迅速,有时也较强烈,常因无关重要的事件而感到得伤心流泪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

情感暴发:这是一种在精神因素作用下突然发作的、爆发性的情感障碍。病人表现哭笑无常、叫喊吵骂、打人毁物等。有时捶胸顿足,手舞足蹈、狂笑不已,有时则又满地打滚,整个现象杂乱无章,这类发作持续较短,情感色彩异常浓厚,并且常伴有撒娇、做作、幼稚以及演剧式的更替动作。病人对周围情况的感知并无障碍,意识也颇清晰,但严重时也可出现轻度障碍。一般来说病人的暗示性较高癔病性格特征也颇为明显。

人的情绪本来就是起起落落,就像心电图一样,如果有时情绪高涨有时情绪低落,恰恰说明你很健康。持续亢奋可能躁狂,持续悲伤可能抑郁。无论什么情况,学会积极调控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如果感觉自己状态不对,可以及时做做心理咨询!

情感障碍症的临床表现是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伴有思维奔逸或迟缓,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躁狂状态时患者心境高扬,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兴高采烈,易激惹、激越、忿怒、焦虑,严重者可以出现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抑郁状态时病人心情不佳、苦恼、忧伤到悲观、绝望,高兴不起来,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低,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和行为,病情呈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情绪忽高忽低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也可能是过度劳累引发,除此之外不排除患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的可能,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1、精神压力过大:如果工作或生活压力比较大,个人不能较好调节时,会通过情绪表现出来,从而导致情绪不太稳定,出现忽高忽低的情绪波动。平时需学会自我释放压力,可以通过适当运动进行调节;

2、过度劳累:如果从事工作属于重体力劳动,或者需要长期加班熬夜,长期如此不仅会导致身体变得比较疲惫,还会导致个人情绪受到影响,会出现情绪低落或其他不适,从而导致情绪忽高忽低。平时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避免个人身体过度疲惫;

3、精神分裂症: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心理疾病,会导致个人出现双面情绪,有时比较温柔,有时比较暴躁,个人情绪也不能较好控制,可能出现情绪忽高忽低。可以到当地医院精神科做心理疏导缓解;

4、双向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症,是抑郁与狂躁交替发作的一种疾病,患者也会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的情况,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社会因素等有关。此时可以遵医嘱口服奥氮平片、氯氮平片等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接受正规心理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021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