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彩色铅笔画教程的内容介绍
《彩色铅笔画教程》内容简介:儿童画是一切艺术的摇篮,卢阳老师希望小朋友们通过系统训练,掌握最基础的绘画技法、色彩规律、构图方式、创作思路。学习和模仿只是儿童画的学习手段,不是儿童画的全部内涵。老师最希望看到的是小朋友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挥。请你们多多向书中的“小画家”学习,创作出更优秀的、让老师和爸爸妈妈大吃一惊的作品。
⑵ 儿童画培训教程的内容简介
《儿童画培训教程:小小画家线描画》内容简介:儿童对生活和大自然充满着回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涂答涂画画的天性也使他们想把心中的美景画出来。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不但能锻炼、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发展,开发智力。王淼、王小宁等编著的《小小画家线描画》是“儿童画培训教程”系列之一,是一本指导儿童学习线描画的实用教材。不仅能让儿童学会用几何形的眼睛看世界,用小手画生活、画世界,还能让儿童在学会绘画的同时学到所画内容的知识:植物的,动物的,交通的,军事的……适用于各少年宫、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及各知儿童画学习班。
⑶ 福州儿童创意美术班课程介绍
儿童起初不能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情感,绘画就成了他们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最好表达方式。从艺术本质上看,儿童早期绘画是画其所想而非画其所见,视觉感受的自然流露,一种无意识再现,反映的是他们的认识能力,是因为他们还不能画得与实物一样,所以其绘画才表现出那种雅拙的趣味和独特的怪诞效果。皮亚杰把儿童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时期,他们按感觉“了解”世界;到了第二阶段的儿童,两岁的儿童逐渐开始在纸上进行无控制性的涂抹动作,三、四岁的儿童常常以自我为空间思维的中心,能画出其所知(而非其所见),即用自发的几何图形与绘画观察相结合,是创造力的高峰期;第三阶段,十一、二岁的儿童开始具有逻辑、运算思维,对物体的写实产生兴趣。现代艺术家的“童趣”现象主要体现在艺术家模仿儿童早、中期阶段,即创造力的繁盛时期。
拓福文教基金会出资聘请北京、上海、福建、台湾9名艺术教育家、20名有10年以上教学或教研经验的人员组成编委会,以融入式教育理念,编辑跨领域艺术教育课程。
⑷ 儿童画基础教程的内容简介
《儿童画基础教程》的开头详细介绍了各种作画工具及其优缺点,同时还配置了不同画种的步骤图,供孩子学习参考。作品部分根据题材分为静物、风景、动物、人物、想象五个章节,文字分为教师笔记、谈创作、自说自画、作品赏析四部分,分别从指导者、创造者、欣赏者的角度,来阐述儿童画创作的常识与技法。相信对老师和家长的辅导及孩子的自学都有一定的帮助。该书作者蒋云标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在过去出版的几本儿童画教材如《儿童蜡笔水彩画基础教程》、《儿童油画棒画基础教程》深受读者喜爱,一直畅销至今 。
⑸ 请问少儿美术课程都有那些内容
幼儿美术教学培养阶段分为三个层次。
1、小班:以培养幼儿的感官能力,特别是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为主,丰富幼儿头脑中的形象积累,让孩子多听、多看、多记,强化幼儿的形象记忆。
2、中班:以培养幼儿类比、联想、发散思维及在绘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为主。
3、大班:以培养幼儿的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为主,让幼儿异想天开,幻想未来,创造未来。在教学中以系统的形象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绘画为手段。
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与各学科有机配合,在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勇于独创、有丰富感情、有审美情趣及良好个性品质、更聪明的一代是创造思维教学法的最终目标。
(5)儿童画课程简介扩展阅读
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如:幼儿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对问题更加敏感,对实践的成功抱有更强的信心,更多地体验到自己的力量。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能增加幼儿对生活的热情,在美术创造的活动中,生活对他们来讲是亲切而有趣的,这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兴奋,令他们向往,由多种材料构成的艺术造型千姿百态,往往会令他们感到惊喜并渴望自己的未来,描绘美丽的图画。
⑹ 儿童创意美术有哪些课程
少儿美术教育,从幼儿阶段开始培训孩子对于美术的兴趣,对于美术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并且从接触、理解、随后融合自我思维的展现出来,培养孩子独特的艺术认知过程,有助于少儿提高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感知能力,扩散思维,增强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幼儿对画画的兴趣,并持之以恒,需要家长和老师摒弃填鸭式教育,共同去营造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们快乐的生活在绘画的五彩世界里。
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橡皮筋艺术培训,全国十八个城市有开设直营校区,场均两千平的少儿艺术综合体
儿童插画对儿童的重要性
摘要:今天,艺术家专为儿童设计的儿童插图正在全面复苏并已经遍布于现代设计领域。在
书籍装帧设计
、产品设计以及平面广告设计方面,儿童插画变得越来越流行,它不在仅仅是儿童的专属,更是一些新潮的年轻人追逐的富有童趣的个性物。它所体现出的价值已从传统的“文难穷尽,以图补之”延伸到了众多领域。
关键词:儿童插画;现代设计;多样化
传统上的儿童插画是儿童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用来补充说明文字内容,增加文字的视觉感和艺术氛围的图画,是艺术家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适合儿童欣赏的一种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其从功能上来讲,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吸引孩子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取得教育和美育的效果。它的颜色较为鲜艳,画面生动有趣。造型或简约,或可爱,或怪异。这种充满奇想与创意的插画,每个人都可以借由自己的彩笔尽情发挥个人独特的想象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行业的出现,现今的儿童插画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专属,更有一些新潮的年轻人也在追逐着这个富有童趣的个性的表现。在我国,儿童插画在现代设计中早已应用多样化,遍布于平面和电子媒体、商品包装、企业广告甚至服装、日记本、贺年卡。在现代设计中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都融入了儿童插画的元素。设计者准确把握了这些儿童插画元素的深刻内涵,并将它和现代的设计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比如说插画中的人物
米奇老鼠
、HALLOKITTY、
喜羊羊与灰太狼
等元素都成为了设计中使用的经典。而总的来说儿童插画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于书籍装帧设计、产品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这三个方面。
一、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的儿童插画
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唱片,光盘等高科技产品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书籍作为传达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
传统媒体
之一,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同时,凭着它独特的包装和浓厚的书卷气质仍倍受人们喜爱,使得它占据着其它传播手段不可替代的位置。正因此,近些年来书籍的出版对装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怎样愉悦读者的视觉与心理,舒缓压力,使读者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让读者体会自由的境界,这是现代书籍装祯设计的一个难题。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现代书籍装祯设计,其设计旨在营造一个形神兼备表情丰富的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沟通者,而这仅靠文字的变化是永远达不到的。书籍装帧只有将对文字图象、色彩、素材四大要素把握达成理性和感性的统筹,把握达到形与神、图与文的有机结合,才能使书籍真正具有一种超乎内容之外的艺术魅力。而儿童插画作为书籍信息传播的符号之一正承载着这种作用,一个好的图形可胜万言。
在书籍中运用儿童插画是运用图形的形式对书籍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作以视觉化的说明,属于视觉艺术形态。作为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直观的艺术形象生动、清晰地呈现给观者。在书中起到强调、补充、解释的作用。同时凭借儿童插画强大的视觉
冲击力
,引发读者对书籍的兴趣。在书籍装帧设计潮流中,个性鲜明的儿童插画已截然成为书籍视觉表现的主体。儿童插画设计师为了让人们对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是运用深刻的寓意和充满意境的形态,使欣赏者获得全新的视觉感受。一幅幅风格个性的儿童插画是具有灵性的,它本身就具有了文化传播的良好功能,并直接体现出创作者对欣赏者的关注和认知程度。儿童插画在现代书籍装帧中
表现手法
多样。“插图珍藏本”等形式的书籍,以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精美的包装、丰富的插图吸引着众多读者,有着良好的市场表现。当前市场上的书籍插图也各具特色,有的是为了补充和丰富内容而插图;有的为了突显作者个性而插图;有的为了视觉上吸引读者视线而插图;有的为了与技术材料达到完美统一而插图等等。
不过将儿童插画运用到书籍是有一定难度的,书藉中的儿童插画必须是艺术家根据对原著的理解,运用个性化的表现方式,视觉化地再现原著的主题内涵。因此,插画艺术家在创作时不但要充分理发挥其创造力与绘画力,而且要充分把握原著中主题信息的表达。如历史时代、地域特征、习俗服饰、
宗教信仰
、建筑环境等。书籍中运用儿童插画不应该仅仅以其鲜艳、生动有趣等来抓眼球,而更应该是书籍插画通过自身的形象创造,不但辅助体现书籍的内容,而且还表现一定的个性主题,通过不同形式的儿童插画将本质深刻地呈现出来。
二、产品设计中的儿童插画
现如今都市人的工作生活压力颇大,尽管早已步入成人社会,但他们的
潜意识
仍然希望得到加倍的呵护和关爱,企图逃避社会和成年人的责任。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开始发生着变化。他们打破传统的规则,标准,甚至是背道而驰,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极不符合的追求儿童特征的思维观念。正因为此,善解人意的时尚风潮必将抓住这一趋势为这群人提供年轻化甚至儿童化的消费,以缓解他们作为社会中成人的压力。而作为这一新趋势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可爱风格的儿童插画必将对产品设计风格造成影响。
设计师将儿童插画中的元素运用到设计过程中,已经创造出了无数受众多人欢迎的“儿童插画”型产品。简约可爱的造型,欢快的色彩等因素的运用成为“儿童插画型"产品的主要特征。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文具、HALLOKITTY服装、卡通造型的家居产品,等等。这些儿童插画产品充分体现了活泼,可爱,快乐的时代风格。而这些风格正是现今社会许多渴望留住纯真美好童年时代的人的需求,尽管他们的年龄已经离童年时代很远。
再如2001年,几个香港创意人以“爱宠物”为主题,创立了pet@work这个香港品牌,结合着设计师眼中的美学元素及追求生活质量的态度,把儿童插画中真挚可爱、活波调皮的KamKam猫和DonDon狗的融入产品设计中,营造出时代感,使其产品既能满足功能上的需要,又能为压力下的都市生活注入惬意的点缀,让使用者享受特别的创意生活,在可爱的
动物世界
中愉快的工作。
三、平面广告中的儿童插画
对于平面广告来说,创意是灵魂。正如一位资深的广告公司总裁说:“创意就是用一种新颖而与众不同的方式来传达单个意念的技巧和才能,所谓客观地思索,然后天才地表达。”在品牌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在同类产品众多的品牌中做到鹤立鸡群,使其脱颖而出,独到的创意表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这就需要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选取不寻常的观察视角,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段和技巧,对所描绘的平面广告产品、品牌做出新的发现和诠释。而儿童插画多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人物、动物、植物或事物进行夸张处理,具有活泼、可爱、鲜明、充满灵性的特征。它个性活泼、
亲和力
强,因此作为平面广告的形式之一,它格外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他活化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理性程序也更满足广告中需要具有新颖、独特、奇异、巧妙等的要求。
贝拉·巴拉杰认为“正是因为视觉的传播是直接的,因此它必定在比语言更深入、更生动的体验层次上与人们的心灵相联结。”据调查,如果平面广告中有儿童等类型的插画,那么阅读插画和说明的人是阅读正文的人的两倍。而且在阅读时,人们总是会被五颜六色的画面所吸引,然后才转向文字。人们对图形和文字的注意度分别为78%和22%。由此可见,儿童等类型的图画对视觉的刺激远远是高于文字的。儿童插画在瞬间能够抓住受众的视线,生动地图像,鲜艳的色彩,有趣的符号都成为吸引眼球的因子。
但长期以来,人们又有一种误解认为平面广告设计就是画广告画,把儿童广告插画的设计混同于一般的儿童绘画艺术。在评价一幅广告作品时,也常常照搬对绘画作品的评价标准。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倾向。因此为了使儿童插画跟好的应用于平面广告,确定单纯的儿童插画作品与广告插画的艺术界限,在各自价值系统中考察其结构及功能,得出广告插画的设计特征,认识广告插画独特的美学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插画从它的母体书籍之外寻找到了更广阔的空间,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发挥者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如今儿童插画艺术已经以多种样式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种趋势是无法逃避和逆转的。其发展正是以强大的社会需求作为其旺盛生命力的基础。儿童插画艺术的产业化道路会更加的宽广,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凭着儿童插画艺术家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儿童插画艺术的时代价值将更广泛。
参考文献:
[1]潘知常美学的边缘[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2]
周宪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3]张雪插图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丁帮清,程宇宁著广告创意[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9
喜欢画儿童插画但不喜欢小孩正常吗关于“喜欢画儿童插画但不喜欢小孩正常吗”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很正常!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画儿童插画和喜欢小孩是两种不同的感受。画儿童插画是一种创作艺术,是通过对儿童形象的描绘来表现情感和意境。而喜欢小孩是一种情感,是对小孩的情感认同和亲近。
其次,我们可能能够理解喜欢画儿童插画但不喜欢小孩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作为一个插画师,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儿童的天性、纯真和可爱,而不是小孩的行为和性格。并且,在创作儿童插画时,我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和体会儿童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而不是和孩子进行交流互动。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喜欢画儿童插画但不喜欢小孩并不代表我们对小孩抱有偏见或者没耐心。每个人对于小孩的产生情感认同和亲近的时间不同,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小孩的关爱和照顾。
总之,喜欢画儿童插画但不喜欢小孩是很正常的感受,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对待这个问题。
人之初插画写话怎么写人之初插画是一幅非常有名的儿童绘本插画作品,其画面鲜明、生动,故事情节也非常简单易懂。在写话时,可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介绍人之初插画的主要内容和画面。例如,画面中有哪些元素,人物形象如何,色彩运用等等。
接着,可以阐述人之初插画所传达的主题和寓意。例如,探讨人类的本性和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等等。
在写话中,可以引用插画中的细节或者情节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可以在文章结尾处总结一下对人之初插画的理解和感悟,或者表达对绘本插画这一艺术形式的赞赏和推崇。
总之,写人之初插画的话题,需要准确把握其主题和画面内容,注重细节和情节的描述,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需要表达自己对绘本插画的理解和感受。
儿童绘画作品名称如下:梦在笔端、绘梦、七色的梦、素手绘心、画纹云彩、探美、绽放美丽、化蝶、旺美欣、向日葵、蔻华雅集、花开有声、彩蝶飘舞、春雨无声、芙蓉、蓉纤、蓝色仙境等。
将儿童绘画作品的名称直接命名为绘画的内容是一种比较直接且生动的方法。例如,如果绘画的是绿色的田野和蓝色的天空,那么名称就可以是《绿色田野,蓝色天空》等。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比较可爱,可口的词汇来进行命名,比如《小猫捉老鼠》、《刨冰嘿嘿》等等。
有时候,儿童绘画作品会有些带有情感的元素,命名时也可以将这些情感元素考虑进去。比如,如果绘画的是一对小狗,可以取名《我们的小狗》或《小狗的伙伴》等。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富有诗意的名字来增加情感元素,比如《绿联络》、《阳光过山车》等等。
儿童绘画技巧:
1、平涂法
平涂法就是勾线添色,画面是两维空间不具有立体感。具体做法是:先用稍细的油画笔或水粉画笔,用单色画出物体的轮廓线,再把调好的颜色平涂在轮廓线内。画面重视直观感受,不追求物体的光影变化和色彩的真实性。
平涂法的特点是:画面干净利落,色彩整体概括,单纯平稳。平涂法简单易懂,易掌握,容易增强幼儿的信心。
2、薄画法
薄画法也叫透明画法,指调色时用色少一些,用水多一些,在画纸上显露出纸的底纹。
它的特点是:渗洇的感觉比较好,色彩的自然融合好,有中国画墨色的空气感,也有水彩画的透明、轻快、湿润感,给人以淋漓尽致的感觉和诗意般的情味,特别适合表现雨后或晨夕的景物,游戏玩耍味十足。
但由于薄画法需要很好的控制水、色的能力以及画画的经验,画好是不易的。
我是一名幼儿美术教育老师,我来跟你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心得吧。
首先上儿童画课老师要对绘画有一定的专业美术知识,才能把握好传授的内容。
然后,儿童画不同与专业的美术课,儿童画轻技法重情感表达。一幅好的儿童画是儿童画出自己头脑中的情感意象,能将画的对象的气质,特征通过形象表达出来。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欣赏和创造教学来完成。
最后,在儿童画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以一种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具体来说,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我们这节课要教的对象,然后留下悬念让孩子去发展完善这个故事最后一种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指导学生画的过程中使用亲切温柔的语言丰富的动作鼓励的语句。
相信只要你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你一定会做好一名幼儿美术老师的。
说来惭愧,虽然一直热爱绘本,我也很喜欢画画,但每次真让我自己随便画点什么,却总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笔。
想起公号“一席”标题里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们其实一直在接受美术教育,但长大后画一幅画好像很难”。
点开看完“一席”这次的讲座,我才彻底明白,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同时,也对叮当的美术启蒙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次“一席”请到是中国科学心理研究所的李甦(su)教授,李教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儿童绘画,讲座一开头,她就给大家科普了一个惊人的知识:
“大家知道为什么梵高、毕加索的画有那么多吸引我们的地方吗?”
答案是,因为他们在模仿儿童。
大约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梵高、毕加索这一批后来被我们称为浪漫主义的艺术家们,因为在创作中不满足于当时市面上那些拘谨的,“画啥像啥”的现实写实主义的绘画手法,他们发现 儿童画中一些简洁有趣的表现很特别 ,就开始专门研究儿童绘画,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毕加索在谈到自身成就时曾说 :“我花了毕生的时间,学习像儿童那样的画画”。
1 、那儿童到底是“哪样”画画的呢 ?
李教授接着给我们举例分析了儿童画的几个独特表现形式:
1、典型面画法
儿童倾向于选择物体最典型的那一面来画——
动物一定是画侧面:
七八岁之前,人一定是画正面,而且还总是两手臂傻傻垂两边的那种正面
2、透明画画法
这是一个德国小朋友的画,画里的小人的身体是透明的,吃进去多少米,怎么进去的,清清楚楚,非常可爱。
3、夸张画画法
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画的是刷牙似的,一张画有一半面积都在突出嘴里牙齿和泡沫——
4、混合视点画法
“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龙虾“,龙虾是用从上往下的俯视视角画,而人物则是用正面视角画——
李教授一下子把我们平时看孩子画画时,总觉得哪“不对劲“的地方都总结了出来。
而这些“不对劲“的地方,其实恰恰就是毕加索、梵高这些大师,模仿学习孩子的地方。
2 、在孩子画画这件事上,我们对孩子太不公平了
但李教授说,同样是面对“不对劲“”看不懂“的绘画作品,我们对待大师和孩子的态度,却大为不同,这对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
● 平时看到大师的作品,看不懂,但我们却会结合大师当时画这幅作品时的遭遇、经历,去思考他想要通过绘画表达的 情感 、思想:“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以下是西班牙米罗的作品
● 而看到孩子的作品,我们却常常只会简单粗暴的问:这画的是啥???
这是一幅5岁孩子的画,其实,真正的大师作品都是无限接近儿童画的
而很少去放下“像不像“的评价标准,真诚的去了解一下这些“看不懂“的画背后,孩子是想表达什么?
甚至逼着孩子千篇一律的画和书本上一样的青蛙,一样熊猫,一样的电风扇,
把画画变成一件和写字一样,连笔画顺序都规定好的,完全和想象力、创造力无关的事情。
一些完全失去表达力的孩子,甚至会把写字画画混在一起,这样的孩子长大自然是更不可能自主的画出一副画的。
或是现在很多美术机构流行的这种,看似很“艺术”,但事实上这 根本不是孩子画的,而只是让孩子用圆形的工具, 按照老师事先给的框架进行拓印。
作为成人,我们常常说自己不会画画,其实是在说我们不会画那种“很像的画”。
正如李教授说的:“儿童画”这三个字当中最重要的是“儿童”,
有儿童,就得有他们的思想,他们的 情感 ,他们的感觉,他们的想象。
在真正好的儿童画里,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
● 挖红薯时 用力的感觉
● 刚刚下班回来的爸爸,孩子看到了爸爸的笑,同时也用 夸张的手法表现 出孩子也注意到、感受到了爸爸脸上的汗与累。
● 细致丰富有趣的故事性 :被敷着海藻面膜的妈妈吓了一跳~
而真正的绘画不是“临摹”,而应该是“表达”。
3 、如何才能引导孩子画出有 情感 的画呢 ?难道就让孩子乱画就好?
当然不是。
教儿童绘画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的家长在美术教育上最容易陷入两种极端的误区:
“玩就是好”或是“像就是好”
而李教授在讲座中给出的态度我觉得很中立客观:
自由不等于随意,也不等于放任,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来都不应该是孤立前行的,我们需要给他们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这么多年的实践研究工作中,她找到了一些方式,能够支持儿童在绘画中去找到他们的自主表达,我看完之后,觉得这些方法我们自己在家也可以试试:
1、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不仅仅是让孩子去看,而应该是一个多感官的共同体验的结果。
日本著名美术教育家鸟居昭美曾在书中《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里,提到一个叫值贺的五岁小朋友,值贺之前画画一直不得要领,画出的画总是空洞枯燥——
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值贺的内心也是这样毫无热情。
一次活动后 ,“不会画画”的值贺却突然画出了一副童趣生动的画 ,名字叫做《从伊田得到的蝾螈的早晨》 (蝾螈是一种类似蜥蜴的动物)
“不会画画”的值贺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是那天有个来自伊田的老师,给值贺的幼儿园捐赠了一群蝾螈,孩子们从来没见过这种动物,开心地到处奔走相告:“蝾螈来了”“蝾螈来了”。
那天,值贺把蝾螈托在手上,趴在床上,放到水里,观察、玩耍了一整天。
在视觉、触觉、运动感觉多感官调动下,蝾螈的具体形象就这样走进了值贺的脑海中,形成鲜活的印象,和蝾螈一起玩耍时的感动、生动就这样被值贺自然的画在了纸上。
事物在孩子的脑海中越生动,孩子画出来的的作品也就越生动。
(孩子在充分摸、切、闻、尝猕猴桃后画出的作品)
2、设计一些活动支持孩子的想象力发展
李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很多她在实践中尝试过,小朋友喜欢效果又好的活动——
● 圆圈变变变
● 图形联想(适合更小的孩子)
● “他是谁”: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提供一些,让孩子猜里的人平常的工作状态,促进孩子思维拓展能力的发展,这个小男孩选择的是一个宇航服的,最后画了这样一副图画——
● “表达性任务”: 让孩子以树为载体,表达情绪。
快乐的树 ——大家注意看树根,孩子画的是棒棒糖,孩子用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去表达这是一颗多甜的树。
生气的树 ——孩子用尖锐的图形,强烈的红色来表达愤怒
这棵树不仅气歪了,还气的掉叶子了,叶子飘落的样子还营造出了一种怒后悲伤的感觉
3、建立孩子语言绘画之间的关系
日本著名绘画教育家鸟居昭美说过一句话:
“没有被倾听过的儿童绘画作品,不能算是真正的绘画作品。”
除了我们经常说的,要鼓励孩子主动讲述他的作品,倾听孩子分享与他作品相关的一些经验和经历,李教授说他们还会经常用一些故事来激发孩子的想象。
李教授带领着她的团队,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在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断地给孩子影响,对他们进行体验感、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表达力等系统性的培养。
每到一定的阶段,孩子们就会画出很棒的作品,让他们非常开心:
她说:“每当看到这样的作品的时候,我就特别羡慕这些孩子,他们在人生最宝贵的时间中,享受这种自主表达的快乐和乐趣”。
在研究中她接触过很多孩子,她发现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画画,也很少有孩子是真的不会画画。
正如我国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说的 :“你只要仔细去观察小孩的作品,就会看到他们的每一笔都是从他们小小的美术心中流出,每一幅画都是小小的感性所寄托“。
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希望所有的儿童画能够闪耀出属于孩子自己的光辉。
李甦教授还在讲座了详细介绍了“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画不像”“孩子到底是怎么学会画画的”等我们在面对儿童绘画时困惑的问题,文章限于篇幅,就不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看视频哦:
参考资料:
公号“一席”:《我们其实一直在接受美术教育,但长大后画一副画好像很难》
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 丹妈碎碎念 ●
李教授在讲座中还提到了很多让我启发很深的点,比如说,她在研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差异里最明显的就是发展速度方面的不同。
她说有的孩子一开始就画的很好,呈现很多形态,但到了一段时间之就停滞不前了,而且有时候这个瓶颈期还非常长。
这个时候最着急的是谁?
是家长。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劝家长:别着急,再等等看,他可能很快就会有变化了
因为我们看到时候,我们观察到的是孩子外在的行为表现,他内在的心理和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是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坚持住了,就看到了孩子接下来的非常快速的发展,
而有的家长就放弃了,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天分,或者进行了错误的干预
所以她做了这么多研究后,最想和家长说的是 :“有理性,多坚持”。
我觉得这个思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孩子的其他教育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