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会 200410650
一、 艺术是人类生活的标志
艺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人类的生活史要远远早于文明史,历史学一般的将文字、青铜器、城市作为判断文明的要素,那么在距今七千年前,苏美尔人率先达到了文明的标准,第一个在全世界跨入文明的门槛,七千年前,生活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就不仅步入了青铜器和石器并用的时代,他们有了金属!出土了铜珠、铜线,还有炼铜遗址。还修建了大规模的城邦,他们把泥土烧制成数百万块世界上最早的砖,用沥青作粘合剂,建造巨大的台基式塔庙,用来供奉他们的神祗。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楔形文字。也就是说我们习惯上说的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七千年的历史。而人类的生活却远远早于此。古人类学一般认为最早的人属是距今200万年到40万年的直立人,但是直立人的体质特征和现代人差别较大,具有现代人体质特征的人类古人类学称为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5万—1万年。从那时开始,人类就广泛开展艺术创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洞穴壁画。人类审美能力的机制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展现了其神秘的一面。艺术能力不同于技术能力,后者唯物的一面非常明显,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从粗糙到精美,脉络清晰。艺术则并非总是如此,距今约三万年的法国沙夫特洞穴壁画,成熟而精美,比起晚于此的洞穴壁画,毫不逊色。在如此久远的年代,技术如此落后的情况下,在黑暗的洞穴里,创造出如此精美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艺术创作的神奇。对史前艺术的动因,一般的解释是巫术说,认为是史前人在巫术观念的驱使下,力图支配自然的欲望的作用。但关键是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能力。古人类学发现,出现在距今大约30万年前的智人,起码有两个分支,一支是著名的尼安德特人,另一只是克罗马农人,后者出现的较晚,与前者比,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他们有了审美的能力,在南非距今12万年前的岩洞里,发现了赭红石。这两种人类一直并存,直到大约35万年左右,尼安德特人灭绝了。对于尼安德特人的灭绝,一般认为是因为同为穴居人,尼安德特人同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小环境重叠而相互竞争的结果。而布莱恩·M·弗根的《世界古代70大奥秘》一书中有一个观点,正是艺术能力使得现代人的祖先在与尼安德特人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尼安德特穴居人和现代人类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就是后者会制作艺术雕像并在洞穴壁上作画。它本身就给他们造成一种优势。因为艺术可用于帮助人适应荒芜的地区。例如,它可以被用作情报的储存库,这是部落的百科全书。又如关于动物的行为,即在与艺术有关的仪式上,许多人可能会聚集,并以一种尼安德特穴居人社会里前所未有的方式交流信息。”弗根的这种观点起码说明艺术一开始是与人类的生活浑
然一体的,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的,正是因为有了艺术,人类才得以更好的生活,人类生活才更象人类生活。人的艺术能力对人生活的重要性还表现在语言的产生上,热尔曼·巴赞在《艺术史》一书中说:“语言的出现和演变,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言语的形式必然被创造出来和完美起来。”,这一观点可以说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存在主义那里,语言的诗性特征被充分的解读。历史的来看,语言的产生与艺术的产生可以说是缠绕在一起的。人们在以色列凯巴拉岩洞中发现了大约63万年以前的一枚舌骨,这显示出他们的声道与今天的人类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起码从那时候起,人类已经能象我们一样用语言交流复杂的信息。语言的产生仍然是一个迷,但是可以想象,在黑暗的洞穴中创造如此精美而宏大的艺术作品,没有复杂的交流和协作是不可能的。语言的产生和艺术的产生基本同时,人类突然间具备的天赋的艺术能力——对天地万物和人自身的敏锐感觉以及惊人的创造能力,是二者的共同母体。以这一观点出发,更可见艺术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史前时期的情况虽然也有部分例证,但是是很不完善的,洞穴壁画、陶器上的花纹等等这一些仅存的艺术痕迹,我们很难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全面的把握。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因为有了更为系统的对象,则对艺术的认识可以更加明晰化,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错位是经常的,但是有一点是明显的。伟大的文明都有自己伟大的艺术壮举。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中国、玛雅文明等等这一切激动人心的古文明,都伴随者伟大的艺术创作。时至今日,现存的人类总数60多亿,200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人数差别极大,社会状态的差别毫不亚于人数,现在仍然有不少民族处在原始的状态,但是有一点是这2000多个民族共有的,它们都从事艺术创作。基于此,艺术可以说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标志,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就是不可不研究的问题。
二、古典美学中艺术与生活关系问题基本倾向
西方古典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是古典美学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形态,考查西方古典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和生活问题的基本倾向,对深刻认识艺术与生活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对艺术的研究一般引用希腊起源说,从希腊文明中吸取营养,有时甚至反对或否定希腊文明以突出现代文明的创造性。在古希腊,系统而又明确的艺术理论之前,也就是在前苏格拉底时期,就已经有一个漫长的思考阶段,在这之中,艺术的真理性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古
希腊人的独特性在于他们充满了科学和理性的好奇心,从泰勒斯开始,古希腊的哲人充满了揭示整个宇宙的真理的野心,艺术也是他们考虑的对象。基于此,他们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研究艺术便不足为奇。希腊人似乎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诗人向真实中掺入了一份幻想,甚至是谎言,黑西俄得在赫利孔的圣地山坡上看到的缪斯女神“能说许多貌似真理的谎言,但是,只要她们愿意,她们也能公布真相”,一开始哲学家对艺术的这种虚构性是宽容的,断言艺术可以使人“忘却痛苦,医治创伤”,但是从赛诺法奈斯开始,严肃的艺术观点开始占上风,神话般的创造遭到了否定,到赫拉克利特,诗人则直接被赋予教师的功能。这种转向是古希腊人对理性的推崇的自然的结果。到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那里,对艺术的思考则形成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第一个成熟而且影响巨大的理论——模仿说,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作为艺术的艺术品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因此在他那里,艺术对生活只有消极意义。另一位哲人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艺术的起源被追溯到人类与生俱来的模仿本能以及从模仿中获得快感的天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世界的艺术的真实性,也肯定了艺术的积极意义,提出了著名的“净化”说。西方十八世纪以前的历史,模仿说一直是艺术本质观的核心。但批评家们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赋予这个术语的重要性则各不相同。艺术所模仿或应当模仿的事物,有人认为是实际的,有人则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是理想的。从模仿说出发,人们也试图为艺术在生活中找到地位,结论也不尽相同,影响较大的是贺拉斯《诗艺》中的寓教于乐说,贺拉斯如是说:“诗人的目的或者是使人获益,或者使人高兴,要不就是把有益的和令人愉快的东西融合为一体。”,这种观点进一步发展为实用主义。因此可以这样说,西方模仿说有两个层面,艺术就是模仿,这种模仿是感染欣赏者的一种手段。
以模仿说来阐释艺术,有着明显的理论缺陷,首先,我们不能根据模仿方面的成功来评定艺术作品所取得的成功。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模仿性,比如音乐,托马斯·特文宁就指出音乐必须从模仿艺术的名单中除名,只有绘画、雕塑和一般的构图艺术才是“明显、实在的模仿艺术”。诞生于古希腊的模仿说的这种缺陷可以说是根源于古希腊人的哲学观点中。比起其他的古代文明,古希腊人更加发展了理性能力,并且将这一点强化到人的生存依据的方面上,在苏格拉底那里,知识即是美德,恶行就是无知。艺术就是艺术家向自然举起镜子这样一种艺术观,正适合对世界的理性的划分,而这种观点,也恰恰反映出古希腊人对人的情感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从模仿说出发来看艺术和生活的关系,那么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就没有保障,既然艺术只是模仿,人们大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或理念世界中通过另外的方式寻找意义,
复制品所能给予我们的,原件不是更能给予我们吗?既然如此,人们还有什么理由重视艺术呢?
现在可见的中国人对艺术的思考的第一个立论是言志说,关于言志说,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其后《庄子》《荀子》中都有类似的提法,对于“志”,一般的解释是人内心的思想、志向等,而对言志说阐发的比较全面的是《毛诗序》,《毛诗序》揭示了诗歌抒情与言志相统一的艺术本质。其云:“诗者,志之所之也”,阐明了诗歌创作的本源在于“志”,“志”构成诗的内容,这与先秦时代的“诗言志”的观点一脉相承。不仅如此,《毛诗序》进一步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观点,比较“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表述,在这里“志”与“情”的关系与内涵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明,但《毛诗序》认为它们是可以统一的。抒情之说,早先主要用在乐论之中,序文关于抒情观点的表述可以说袭自《荀子·乐论》或《礼记·乐记》。可知,序文的诗论中还留着许多乐论的因素,是因为它仍然是基于诗与乐的紧密相关性来认识诗的本质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西论艺术的深刻差异,音乐是表现性强的艺术,从音乐切入论艺术,正显示出中国古典美学重抒情的特点,而柏拉图在探讨艺术的本质的时候,是从绘画切入的,也就是他的那个著名的“三种床”的观点,绘画艺术是再现性强的艺术,从绘画切入论艺术,显示出西方模仿说将理论重心放在外部现实的特点。其次,特别重视以政教为核心的诗的社会作用。所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云云,正是指诗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教化作用。序文已认识到这种教化作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所以说“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同时,序文认为政治与诗歌是不可分的,时代政治之盛衰自然对诗歌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因而提出了“变风变雅”之说。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这与序文的观点是相通的。考查言志说的“志”,是有两层含义的,一是抒发内心的“情思、感想、怀念、欲慕”,也就是“诗可以兴,可以怨”。其二,这种思想、志向又不是近代意义上的个体的情感,而是一种伦理情感,讲究“发乎情,止乎礼仪”,认为诗歌要发挥教化作用。诗言志说所包含的这两个方面在中国古典美学漫长的历程中都得到发展,强调诗歌抒发内心的一面,在魏晋之际发展为缘情说,比起言志说,更加偏重主体和内心,而从中唐开始,在佛教思想的参与下,发展出一股尚意的思潮,对艺术的思考更加内在化,心灵化,绘画这种再现性强的艺术,中国美学这里,也以写意为主要论题,到了明代王阳明那里,这种向内转的思想发展到极致,心外无物,完成了自我内心世界的圆,“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强调艺术的伦理教化功能的方面,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也一直存在,强调“文以载道”的艺术观,一直存在而且占有重要地位,比如白居易就强调诗歌要“救
济人病,裨补时阙”,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也是以这种思想为指导的,杜甫的诗歌也正是因为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而备受推崇的。
比起西方的模仿说,中国古典美学偏重内在情感抒发的艺术观给艺术以更加重要的地位,艺术不仅仅具有教化功能,更进一步把艺术看作是个人生命中最辉煌的部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长期,莫若文章之无穷。”司马迁作《史记》,为的便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如果说这种观点还带有实用主义的影子的话,中国古典美学决不仅仅止步于此。中国的文人有把艺术作为生存方式的传统,谢灵运、陶渊明、王羲之到之后的孟浩然等等,对他们来说艺术已经远远超出功利的追求,成为他们独特生存方式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样,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有了充分的保障,进可以“兴教化,美人伦”,退可以吟咏性情,怡然自得。
中国古典美学的这种艺术观念根源在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独特性,古代中国文明的地理位置以及农业文明的发达这些条件,使得中国古代历史一个重要的阶段——原始社会向帝国过渡的过程中,保留了较多的氏族社会中的因素,原始的思维方式——感情与理性的混沌不分的状况也有一定的保留,从内在的感情出发而不是从理性出发来认识世界的这种方式带有很强的原始色彩。李泽厚在《孔子再评价》一文中的观点可以说是比较准确的揭示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独特性。正是儒学强化和完善了这种思维方式。孔子以“仁”释“礼”,将这些社会的外在规范化为化为个体的内在的自觉,这种心理情感原则成为儒学区别于其他学说的关键,也成为中国文化独特性之所在。重视心理情感原则,外在的规范也要在心理情感中找到依据,这种思想观念为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争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艺术是抒发情感的,而情感原则又是根本性的问题,那么艺术也与生活的根本性问题联系起来了。比起西方的模仿说,中国古典美学对艺术的认识可以说比较接近艺术与生活本来就不可分这种状态,但是中国古典美学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是缺乏对艺术的核心因素情感的逻辑求证,情感因素本身可能常常表现出非逻辑性,但是情感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技能,它在整个人的心理能力中的地位以及同其他心理技能如认识、意志等的关系等等确有逻辑关系,只有将情感问题纳入整个人类学科体系中,确立一定的秩序,对艺术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入,用培根的话说“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出现真理”,为情感寻找逻辑,才能更加准确的找到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
三、西方近现代美学中艺术和生活关系问题探讨的深入
西方美学从十八世纪开始,从模仿说的笼罩下逃离出来,开始转向了情感,这预着对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开始有全新的认识。
这种转向是从卢梭和康德开始的,卢梭和康德的关系可以说是哲学史上的一段趣闻,他们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完全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但是两个人的思想却有深刻的共鸣,康德本人表现出对卢梭不同寻常的认同。卡西尔在《卢梭·康德·歌德》一书中向人们展示二人思想的共鸣之处。在古希腊人们就崇尚理性和科学,到十八世纪人们坚信,只有通过人类理智的全面发展,通过人类智力的培养光大,才能改造自己的精神,并且缔造出新型的、更加幸福的人类。然而,卢梭却打破了这种信念,将科学的进步看成是人类生活堕落的诱因之一,鲜明的提出了“自然状态”来反衬现实的堕落,他重新发现出了情感和欲望的原始力量,高呼自由,要从所有的桎桔中,从习俗和“理性”的服制中解放了出来。卢梭的论述很明显缺乏明晰和精确,他的“自然状态”也是一种虚构,而康德在卢梭的激励下,以精确的概念体系,赋予卢梭所倡导的自由和情感以系统和逻辑的基础,将自由和情感融入到自身的体系,创造出了更为深广的理性,完成了西方美学思想上的一次革命。首先美学在康德那里获得了必不可少的地位,是沟通知性和理性的桥梁,康德进一步分析了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即,美是主观的,无利害的快感;审美判断无概念而有普遍性;审美判断没有目的又有合目的性;审美判断不但是可能性、现实性,而且要求必然性。康德关于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的学说,揭示了审美现象的一系列矛盾,一方面强调审美的无利害、不涉概念和无目的性,这样就将审美现象留给了情感和形式,而情感和形式正是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的两个核心论题。另一方面,又指出审美现象与普遍性、必然性和目的性的联系,这样就位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留下了崇高的位置。前者可以说是审美的内部原则,后者可以说是审美的外部原则,这两个方面在西方现代美学中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康德成为了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美学的源头。
将审美现象归结为表现情感的理论,一般被称之为表现论,表现论的有两个基本的假定,一是艺术家所作的事情之一就是表现他们的情感,二是这种表现是审美价值的源泉之一,克罗齐和科林伍德是这种观点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两个人都是在与概念性思维的区别中来探究艺术的独特性的,克罗齐称审美经验所特有的状态是直觉,科林伍德则称之为想象。将艺术归结为表现或表现性,很明显面临艺术为什么会表现以及具体怎么表现的问题,这样很容易导致转向对艺术形式的关注,而艺术形式为什么吸引人,也很容易转向艺术表现特定的情感上来,因此,一般所说的形式主义论者那里,形式和情感不可分,贝尔将艺术界定为“有意味的形式”,
在苏珊·朗格那里,干脆就艺术定义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创造”。这两种理论可以说很好的把握了艺术的独特规律,但是它们本身很难解释艺术作品中的理智的成分,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艺术与生活到底是怎样关联在一起的,它们也并不能给予答案。同时他们对艺术的定义自身有一定的滞后性,艺术是基于人的心灵的,而人的心灵本身有自觉性,因此艺术创作往往表现出一种突破性,甚至是创作出与前人的定义完全相对立的艺术作品,米兰·昆德拉的话用在这里很合适,“任何东西一旦被人叫出了名字,它就不是原来的东西了,它失去了自己的无邪性质„„这以后,他有怎么能按照原来的方式行动呢?或者出于固执,他明知故犯,或者他放弃了原来的行动”。
真正提高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是由在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哲学家完成的,哲学家从自己的哲学体系出发,将艺术放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来考查,叔本华把康德的现象界和物自体改造为表象和意志,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而围绕着我们的这个世界只是作为现象而存在着,基于这种观点,他将直观抬高到比理性更高的地位,进一步他把艺术置于理性和科学之上,认为理性和科学是以根据律观察事物的一种方式,它们只是意志的产物和为意志服务的工具,不能认识世界的真正本质和提供真理,只有艺术才是独立于根据律之外观察事物的一种方式。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把审美和艺术看作是解脱人生痛苦的工具。尼采也基于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人生充满痛苦,令人恐怖,最终还难免一死,这样的观点出发,认为艺术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的结论是“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有充分理由的”。海德格尔给艺术下了一个定义:“艺术就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海德格尔的艺术观的独特性在于他对真理的独特理解,海德格尔所谓的真理不是传统哲学意义上的真理,而是存在在自身的显现,这是基于他的哲学思想的,海德格尔的哲学最核心之处就是他的存在的思想,他认为传统哲学混淆了存在者和存在,是“无根的本体论”,而要使存在澄明,就要从此在即“我的存在”或“人的存在”入手,因为人这个存在者对他自己的存在是一直有所领会的,而艺术就是此在领会存在的途径,这样海德格尔找到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艺术把人的世界立于大地之上,它只丰富我们的世界,而不是象技术那样掠夺我们的世界,海德格尔借用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上,告诉人们,人应该艺术的创造丰富我们的世界,而不是掠夺破坏我们的世界。在海德格尔这里,艺术完全成为人们应有的生活方式。我们看到这些哲学家是将艺术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思考艺术和生活关系的,将艺术于人的生存联系起来,可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方近现代对于艺术于生活关系的思考,仍然有人沿着模仿说开创的现实关怀的角度前进,并取得重大的理论成就。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沿着模仿说的极致——现实主义的道路,提出“美是生活”,而为艺术的现实关怀奠定更加广阔的理论背景的是马克思的美学思想,马克思把审美现象看成是在“自然的人化”和“人类自我生成”的过程中历史的形成的,而这个历史过程是辨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把人的审美能力同宗教的、理论的、实践精神的并列,认为艺术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与这些认识相关联,马克思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理论思考,强调艺术的现实关怀,要艺术承担“较大的思想深度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马克思强调艺术的现实关怀的这种思路,对全面认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四、艺术可以让人们更好的生活
随着大众传媒的深入发展,艺术借助大众传媒,更加广泛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这种美学理想在今天可以说慢慢的呈现,比如人体工程学和艺术工业学的兴起,大众艺术的提法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给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一个简单的定位呢?考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应该从艺术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怀入手。
早在20世纪初,就有许多学者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1906年,王国维先生在中国首倡美育,并且提出在中国要以美育取代宗教的缺位,1915蔡元培先生开始正面回应,提出“以文学美术之涵养,代旧教之祈祷”,直到新旧世纪之交,实践美学的****李泽厚先生仍旧在其新著《己卯五说》中提出以“审美代宗教”,陈炎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中更是提到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而且当今比宗教和哲学更能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宗教一直承担人的终极意义,但是现代科学已经将人的偶然性赤裸裸的展示在人的面前,人类生活相对于茫茫宇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悲剧。人类生活面对无情的宇宙似乎丧失了意义,但是统治人的生活世界的并不是理智的原则,而是“爱”的原则,为人们的情感接受的东西才能进入人的生活,维柯在《新科学》中说:“诗人凭凡俗智慧感觉到的有多少,后来哲学家们凭玄奥智慧来理解得也就有多少。”他并且引用亚里士多德《论灵
魂》中的话“凡是不先进入感觉的就不能进入理智”, 舍勒也说:“在认识进步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认识所把握的对象在被智性认识分析和判断之前,首先必须被爱或被恨,无论如何,‘爱者’要比‘智者’先行一步。”对生活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而是他有没有生活的热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该其乐。”还有什么比失去生活的热情更可怕的吗?而艺术确实可以调动人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暂且不考虑艺术是否象叔本华、尼采以及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暂且不考虑艺术是否能取代宗教,艺术的确能为人们提供一块精神的家园,使人们获得宁静优雅的灵魂,进而单纯高贵而快乐的生活。
同时,当下应该在更广阔的意义上来看艺术的现实关怀,艺术所以存在,其根基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象征,它本来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艺术有时候会承担严肃的历史使命,但大多数时候,他是人们平凡生活的一部分,悦耳的音乐,优美的绘画,优雅的园林,美丽的广场、公园,甚至一部有趣的**,人们在享受这些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是生活。艺术越来越走近大众,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反映的是人性的充分展开。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天才的创作,康德说:“天才是一种天生的心灵禀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定规则”,谢林、叔本华也有关于艺术和天才的论述,可是这不代表艺术与大众生活的结合就是艺术的堕落,对于大多数人,并不能或者没有条件创造艺术或伟大的艺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应该过没有艺术的生活,古希腊哲学家伯奈特有一个观点,在现实生活里有三种人,正象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也有三种人一样,那些来做买卖的人都属于最低的一等,比他们更高的一等是那些来参加竞赛的人。然而最高的的一种乃是那些只来观看的人们。对于艺术,多数人不能从事创作,也不能在艺术运转的过程中获利,但是他们可以做一个高贵的观众,使自己更好的生活。
参考书目
1、 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 罗素:《西方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85
3、 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 三联书店 1992
4、 热尔曼·巴赞:《艺术史》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
5、 布莱恩·M·弗根:《世界古代70大奥秘》漓江出版社 2003
6、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7、 维柯:《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8、 让·贝西埃等主编:《诗学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9、 马克斯·舍勒《哲学与世界观》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1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艺术多数上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艺术能让人愉快,轻松。疲惫时刻的松弛,心中的净土。艺术能丰富人生。
艺术是广泛的人类活动(或其产品),涉及创造性的想象力,旨在表达技术熟练程度,美感,情感力量或概念,观念。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的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的元素之一。
一个思想空虚,缺乏对社会与人生具有深刻认识的人是难以产生丰富、强烈的审美情感的,因而也就不会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和出色的欣赏者。在艺术活动中,情感与思想认知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说教不是艺术,没有思想的情感也不能产生艺术。真正的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在艺术课堂中,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还要在学习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艺术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创作、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艺术课程的情感价值作了明确的表述:艺术课程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使情感得到丰富,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
这就充分说明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它是艺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情感又是提高整体艺术素养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保证,同时,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也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的重要指标。学生带着情感进入艺术课堂,在课堂中通过艺术感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无论是技能表现还是艺术欣赏,都要求学生在与艺术接触的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挖掘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而情感则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欣赏艺术作品或是参与艺术表现时,没有积极、合理的艺术情感的体验和参与就难以与作品产生共鸣,也就无法真正地完成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使艺术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为此,教师有必要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手法来促进学生的艺术情感的体验和积累,努力创造机会使他们获得丰富的艺术情感,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形成真挚朴实的情感,进而达到人格上的健全。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展开,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辅之以有效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在艺术技能方面获得有效提高,在艺术情感体验上得到丰富。那么该如何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有那些途径和方法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做出总结,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感体验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成为自己作品中的主角。
鼓励学生参与美术比赛创作,在画面中表现自己比表现别人更容易释放出情感。
积极地用参加绘画比赛的机会,让自己进入到画面中去,成为自己画面里的主角。美术课堂的平时作业因为受到时间上的限制,学生投入的精力相对会比较少,作品中的情感、技能因素也不容易得到很到的体现。而一旦参加绘画比赛活动时他们则会更加专注。因为准备的时间比较长,作品在构思表现、深入刻画上一般也相对完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参加绘画比赛的机会鼓励学生都来参与创作,并尽可能将自己画到画面里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和故事,并投入自己真挚的情感,就会更容易画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例如: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能书画比赛的主题“我是合格的小公民”。教师在辅导学生创作时,就充分利用了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的功能。首先提出“什么是合格的小公民”以及
“怎么样来成为合格的小公民”等问题,在师生交流探讨中来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奉献、关爱、自尊等价值观,明白这些都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素质。然后提出讨论话题:
我是中学生了,怎么在家庭中或集体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何付出力所能及的劳动、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设想在这样的一幅画面中,父母在阳光下的稻田里辛苦地收割稻子,而你能做什么呢?学生的回答有帮助收割、提着篮子送水送饭等等。用这样简单的故事情节就足以表现出“合格小公民”的主题,学生在创作时就会很容易带着情感去画作品,因为作品中包含着对父母的关爱、对自己行为的肯定!这样的作品就将美好和睦的家庭生活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是对丰收的喜悦之情的表达,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了。而且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会想到画面中的辛苦劳动的父母和自己的那份关爱,那将是一种真挚情感的流露,艺术与情感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情感表达的作用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艺术情感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丰富和深挚起来。
情感在审美心理活动中,一方面,诱发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另一方面,融入其他各个环节的心理活动中,使整个创作活动都感染上情感的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是展开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诱发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以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
二、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现在的教师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可能会受到各种问题的困饶,但不能将自己不好的情绪带进课堂。面对学生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心理,始终展现给学生们的是一个朝气的面孔和温和善意的笑脸,在情绪上给学生一个放松的心态。也不能因为现在有的孩子不太听话或是有的班级整体表现不够理想就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倘若是教师首先把自己和学生对立起来,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那就很难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艺术情感体验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要善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要有合理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调节情绪,利用恰当的环境对人心理和情绪情感的影响来实施教学。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课堂活动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通过积极的手段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集体的合力来带动、影响全班级的同学的情绪情感,从而参与到艺术情感的体验中来。这种集体的影响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从众”心理。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下展现自我,而且也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为课堂气氛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动作和情绪来暗示他人,从而导致学生间在情绪情感上发生连锁性的反映,从而带动他们一起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也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加以利用的。
例如:对李可染的《牧牛图》的理解欣赏,除了从水墨技法上进行引导学习外,教师也尝试着从生活经验和情感印象方面来展开教学。做到先以情感人,然后才关注画面的技法构图等相对比较专业的问题。在课堂实践中表明,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还是作品本身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这种内在情感是从生活经验中积累得来的。从乡村出来的孩子多少都会有过一些与动物相处的经历,牛羊兔狗鹅鸭等等。教师让他们试着回忆一下童年的时光,可以用引导的话语来提醒他们:还记得童年时的动物朋友吗?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伙伴在一起是多么的令人难忘,还想再回到从前吗?闭上眼睛吧,回忆一下童年,脑海中浮现了儿时的好朋友了吗?然后由同学们讲述孩童时与动物有关的趣事,教师也介绍自己小时候就和伙伴骑在牛背上模仿过“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老师自己扮吕布,手拿一只长竹竿,骑着一头
老水牛,其他小伙伴扮关羽、张飞、刘备各自骑着一头牛厮杀在一起,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有了教材中的《牧牛图》的铺垫,加上师生的发言,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从艺术作
品中唤醒的情感体验也开始帮助他们展开想象。有的同学在城市里长大,缺少相关的与家畜在一起的生活体验,但是可以在其他同学们积极的情绪中受得感染,也容易从同学的愉悦中感受到快乐。教师这时候再适时讲解李可染创作《牧牛图》的意图和内在情感的表现,学生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很容易将全班的气氛调动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开始关注艺术作品内在的情感表现,而不仅是只看到作品中画了什么、用什么来画等等比较浅层次的问题。他们和画家的情感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致于觉得《牧牛图》不是李可染创作的,而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而且觉得这个作品所表现的镜头就是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教学活动是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而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互补更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和情感体验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它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提高课堂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有效性。
三、大题小作,避免“审美恐慌”,拉近艺术作品与日常生活的距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艺术欣赏教学中有很多美术作品是国内外艺术大师的经典名作,但普通观众有时会觉得这些作品过于高雅和经典了,与自己的情感需要的距离太遥远了,也就从心理上直接排斥了这些作品,甚至会有些恐慌心理。他们会想:挺难的吧,看也看不懂。或者觉得反正是名家的作品,肯定是好的,不会差。至于好在哪、难在哪,他们并不关心。这就妨碍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交流,失去了欣赏、理解作品中深层内涵的可能。要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教师要设法拉近艺术欣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那些看似“高深”、“高雅”的艺术尽量通俗化、简单化和生活化,降低欣赏的要求和难度,做到“大题小作”。为避免教学过程中的乏味,可利用故事和趣闻展开教学。但是故事要本着尊重历史和艺术的原则,不能出现庸俗的情节或是一些流言诽闻,而是要注重趣味性、真实性和有利于教学欣赏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避免教学上的“满堂灌”,教师的滔滔不绝的讲解会加重学生的厌烦和恐慌心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更要下功夫,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欣赏作品。如可以这样说:“假如把这幅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送给你,你打算把它挂在家中客厅还是书房,或是卧室,为什么?要是家里来了朋友,你打算怎样向他们介绍这幅作品?”用这种形式,直接拉近了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迫使”他们与艺术作品面对面,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参与中体验作品的精神价值,挖掘出作品深层次的内涵。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解释说明,但不是去说服他们一定要喜欢某某作品,而是鼓励各抒己见。同时,教师也要适当介绍自己个人的看法,也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起到合理引导的作用。甚至可以对其中某些作品进行批评(当然也是个人的喜好,在不影响总的原则的基础上)。这样学生会觉得有点新鲜感,可能会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因为欣赏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好评,似乎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和主观性,学生见多了难免会有些麻木,毕竟他们还不能自觉地欣赏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高深的艺术作品,需要教师慢慢引导。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真正重要的是对作品的情感价值和艺术表现力的感知,而不是对作品做出好与坏的评价。教师在情感和精神上和学生站在一边,会获得他们的信任,是开展有效引导和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四、重视学科渗透,把握与艺术教学有关的热点话题和知识点。
中学的艺术教材中多次出现了凡高的绘画作品,我注意到在语文教材中也出现了介绍凡高的文章和绘画作品,说明凡高现在是备受人们推崇和关注的。但是作为中小学生来说,毕竟对外国的艺术大师了解不多,就很难对其产生认同感。但是既然是语文教材和艺术教材同
时都出现了关于凡高的相关信息,相信学生也会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会对关于凡高的教学有
所期待。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寻找最有效的途径来让学生接触凡高、了解凡高,将他的作品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除了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生平简介,还重点介绍他的“后印象派”画风就是通过作品来抒发自己内心强烈的情感,以及他的油画作品对世人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学活动围绕凡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来展开,如热烈奔放的笔触、夸张大胆的用色,以及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他的《向日葵》中灿烂的金**所表现出的生命的张力,感染了无数的观众。将经典的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来感受倍受关注的艺术大师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而语文教材中有关凡高的介绍也恰好和艺术课堂教学形成互补。这需要教师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信息,重视学科之间的信息和知识的渗透,利用一切有价值的条件来提高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五、文字表达,树立信心。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我发现,在回答一些课堂提问时,有些同学表现的不太自信,特别是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他们也不是很肯定。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明白:评价作品时的对与错并不是关键,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对与错之分,关键是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是最好的评价。如对大师作品中人物神态的理解,动态的把握,色彩的感觉等,尝试评价他人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评价中培养良好的艺术情感和艺术理解能力。在口头表达还不太习惯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用散文、诗歌和随想等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体会,逐渐适应后就可以通过课堂上的直接回答来大胆评价艺术作品了。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体验起着帮助树立自信的重要作用,又通过主动积极的评价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六、充分利用色彩的情感印象来丰富他们的艺术情感体验。
色彩是艺术表现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色彩更是情感印象的载体。人们对色彩的情感有着一种直觉上的感知。色彩其实本无情感可言,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人们靠色彩感知了大量的信息和符号,自然界中的春暖花开、寒暑易节对人们的影响大多是通过色彩的记忆在人们的内心深出留下烙印,因而当某种色彩在人们面前出现时,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生活经历中所遇到的相关感觉,引起内心的共鸣,便生成了“情感”。我们误以为这种情感来自于色彩,其实它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体验,与我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情感有着超越色彩实体的象征价值,它是更具夸张、概括和理想化的色彩。色彩作品中的情感印象对于创造者来说是积累和凝聚,对于欣赏者来说是积累和释放。不同的色彩通过其象征意义分别传达着不同的情感和印象。自然界中的色彩有千万种,不同的色彩或是色彩组合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信息。三原色的精神和情感表现价值就非常独特。如:
**,明度亮也最能发光,象征光明、知识、真理和领悟;红色,有着不可抗拒的光辉,象征富有生气的大地和兴奋、热情、好战、战火等,红橙色有着温暖闪光的特性,象征炙烈的
火焰。因为火总是红红的,给我们以热量和温暖;而兰色象征冬天的力量、阴影、透明且有平缓宁静感,纯兰倾向于黑暗,常用来表现黑夜。其他的情感印象如冷暖、华丽、朴素等多种多样。可见色彩作为情感印象的载体,可传递的信息符号是非常丰富的,因而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被用来装饰物品、美化环境,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服务。
色彩的美学价值来自于色彩的象征意蕴,而色彩的象征意蕴与人们的情感存在着对应关系,就是说色彩的艺术魅力和欣赏者的情感印象之间存在着互动互文的同一性。情感原本是内心深出的记忆体验,而色彩会与这些体验一一对应,从而表现出色彩情感印象的丰富性。学生在了解了色彩的情感价值的基础上再来面对艺术作品欣赏和参与艺术创作时,便会将色彩的情感印象更合理地融入到自己的情绪情感中去,从而使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得到提升。在欣赏和创作作品时对色彩的把握就会有全新的感受,目的会更明确,搭配会更合理,对色彩的想象会更大胆,也就更加有助于他们利用色彩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丰富情感的目的。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艺术情感是伴随着体验生活能力、艺术构思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而逐步丰富和深挚起来的,在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始终充满着艺术情感,没有情感的艺术形象是苍白无力的、没有生气和神韵的。学生面对艺术作品时需要释放自己的情感,教师要引导他们重视对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价值的理解,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再说德育》 孙学策 著
《教与学的心理学》 皮连生 著
《反美学》 潘知常 著
《生活教育论》丁丁 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