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泄密行为处分标准原文是什么

微信泄密行为处分标准原文是什么,第1张

1、泄密行为定义微信泄密行为是指微信用户在使用微信过程中故意或者不注意保密,导致微信信息泄漏,给本人、组织机构、社会公共利益等造成损失的行为。

2、泄密行为分类根据泄密行为的情节、后果等特点,将泄密行为分为以下类型:一、轻微泄密:泄露信息不涉及国家安全、军事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或者泄露信息的后果较轻微。二、一般泄密:泄露信息涉及国家安全、军事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或者泄露信息的后果较为严重,但还未造成重大损失。三、严重泄密:泄露信息涉及国家安全、军事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大信息,或者泄露信息的后果极其严重,已经对本人、组织机构、社会公共利益等造成重大损失。

3、泄密行为处分建议对微信泄密行为,应根据泄密行为的分类给予相应的处分建议。处分建议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改正、降职或者撤销职务、开除党籍或者开除公职等。

4、处分建议标准(一)轻微泄密:口头警告或者书面警告。(二)一般泄密:通报批评或者责令改正。(三)严重泄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

你好

,你的问题是

离职交接工作时,

将公司程序源代码

通过微信

发给接收你工作的人

,这个当然算泄密了,

如果公司要告你的话,

当然能够告赢。

所以年轻人

还是欠考虑呀

,这种留下证据的事情

怎么可以做呢?

而且做人一定要有职业操守。

不会泄露。一般视频通话没有记录的,不要担心,但不排除以下几种可能:收藏在微信端的视频,如果微信被人**,很有可能泄露。聊天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泄露出去。手机被盗或者手机掉了泄露。如果别有用心的人以微信隐私视频为由诱骗网友下载手机木马,将会带来更大的隐私安全。

泄露信息怎么办:

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更改重要的密码。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律师起诉。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收集证据。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你的账号,甚至还可能骗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你的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现在信息泄露十分严重,防不胜防,如果事事都要追究,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对于无关紧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可以选择不予理睬。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仅限于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公证程序规则》

第十九条 公证机构可以受理。公证处办理微信证据保全要着重审查当事人的适格性。

《办理保全证据公证的指导意见》

第五条 当事人应当提交与保全的事项有利害关系的证明材料。公证员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身份证、公司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委托书、微信内容与当事人的关联性等方面对当事人的适格性进行认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检索并保全微信内容需要通过一个微信账号和密码登陆,由于微信账号及相关内容往往具有私人性质,在受理微信证据保全前,应当注意审查微信账号是否归当事人所用,是否侵害他人隐私权。

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方便,企业员工、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也逐渐习惯“随手”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处理工作,但这给保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工作/生活混合化

信息安全风险难防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几个案例中最常发生的违规动作主要包括:

1、给工作中的涉密文件拍照,微信转发给同事/朋友/微信群;

2、给涉密文件拍照,用微信识别照片中的文字,保存到自己的手机或电脑上,方便后续办公;

3、违规下载涉密文件,转发到微信群共享给同事。

这其中涉及4类不安全因素,每一类都非常容易引发敏感信息泄露:

1、不安全的办公环境(例如微信等社交环境);

2、不安全的办公设备(例如自己的电脑、自己的手机);

3、缺乏人员权限管控机制(例如谁都能下载、转发文件);

4、缺乏行为管控机制(例如文件可以轻松被拍照、截屏、复制、下载等)。

正如网友评论所言,信息保密问题是个100-1=0的问题,一次出错可能导致全盘归0。

而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自带生活、社交属性,一旦将敏感工作文件混入其中,势必难以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这再次提醒我们:

对信息保密有要求的政务、企业组织,需要进一步提升保密意识,搭建独立的协同办公平台,避免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发布、传输、处理工作文件,严格保障涉密文件安全不泄露。

5步搭建安全、高效的协同办公平台

作为360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360亿方云吸收了360集团先进的安全保障技术和丰富的政企用户服务经验,将其深度融入协同办公产品中;

为政务机关单位、银行、高校、企业等客户构建全方位(本地文件+云端文件+外发文件)内容级文件安全管控体系,以及全流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防范)文件安全防护体系;

全方位、全链路、无死角地保障用户协同办公过程中的全生命周期文件数据安全。

那么,用户如何借助360亿方云实现安全、高效的协同办公呢?

(1)搭建协同办公平台

360亿方云为用户搭建非结构化数据中台,各类办公文档都可以安全存储在云盘中。

同事间可以轻松实现文件共享、在线协作办公(例如多人同时在线编辑、文件评论、文件分享)等,再也不需要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传输、处理办公文档。

(2)精细化人员权限管控

360亿方云具备8级权限管控体系,企事业单位可以给每位工作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例如,涉密文件只允许有权限者访问、操作,无权限者无法接触涉密文件。

(3)云端文件安全管控

防病毒防误删,杜绝数据丢失

企业内部人员如果不小心(或故意)上传感染了病毒的文件到企业资料库中,将会导致病毒文件扩散传播。

文件如果被员工不小心误删除或误修改,而上一个版本的文件又无法找回,将造成数据资产丢失。

为了防御这些风险,360亿方云通过事前防范、事中管控、事后追溯三道防线,杜绝企业资料库感染病毒、防止数据丢失。

行为管控,杜绝内部人员泄密

360亿方云对企业存储在云盘中的文件设置安全保护机制。

例如机密文件可以在附带员工个人水印的情况下被员工在线预览、在线编辑,而员工进行位置移动、复制、下载、分享等敏感操作,就会自动触发审批,只有上级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由此,企业内部人员将没有任何机会通过拷贝/截屏/下载/外发等方式泄露企业存储在云盘中的重要资料。

敏感内容自动检测并隔离

有些不能上传至资料库中的敏感文件如果出现在其中,将给企事业单位带来合规及审计风险。

企事业单位可以在云盘中设置敏感词库,文件上传云盘时自动扫描,用户也可以对整个云盘进行内容识别,发现敏感文件后对其进行锁定、隔离、删除等,确保敏感信息不扩散。

(4)本地文件安全管控

文件落地自动加密

为了规避员工将企业的重要文件资料下载至自己的电脑上,通过U盘拷贝带走,或将这些资料上传到个人网盘中带走。

360亿方云企业云盘可以实现重要文件资料一旦落地即自动加密。

在职员工即使有权限让涉密文件同步、下载到公司配备的办公电脑上,也只能通过规定的客户端打开文件并进行本地编辑,否则将为密文状态,无法查看和操作。

员工离职后用自己的电脑打开文件也为密文状态,无法查看和操作。

终端行为管控+文件内容保护

员工打开已经同步到本地电脑上的文件,屏幕上仍会附带员工个人水印,对拍照等行为进行威慑,也便于后期行为追溯;还可以对文档设置禁止截屏,禁止打印,只允许在本文档内进行复制、禁止把A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B文档等。

以此规避内部人员泄露本地文档,出卖企业核心机密以谋取私利。

(5)全流程操作日志监督

在360亿方云上,每个员工的所有操作均有操作日志,便于定期审计、随时回溯,发现违规操作可以立即制止并处理。

近年来,使用手机处理公务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很多公职人员将微信应用于日常工作,不少机关单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

微信办公确实可以为工作带来一些便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使用微信办公导致的泄密案件也在逐年递增。

微信办公泄密有哪些情形

暴露了什么问题

又应当如何解决

这些案例值得警醒

典型案例

案例1:紧急传达致泄密

2016年10月,某市市委某部门为部署相关敏感工作,印发了涉密文件。某乡政府干部洪某到市委领取文件后,于当晚将该件拍照发送到乡政府微信群。群成员杨某看到后,立即转发到其他微信群。之后,该件被数次转发到多个微信群和微博,造成泄密。

案例2:汇报工作致泄密

2017年10月,某单位办公室副主任肖某,为向在外检查工作的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擅自用手机对1份机密级文件部分内容进行拍照,并用微信发送给在外检查工作的领导。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撤销肖某办公室副主任职务,并调离办公室岗位。

案例3:领导交办致泄密

2017年10月,某县司法局从机要局领取4份涉密电报后,交给跟班学习的刘某。因当时为十一长假期间,刘某便将4份文件报头拍照后发至司法局工作微信群,并请示局长何某如何处理,何某让刘某把文件内容发到群里告知大家。随后刘某将文件内容全文拍照后上传至群中。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何某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按科员安排工作;对刘某作出延期转正处理。

案例4:误点误传致泄密

2015年3月,某广播电视台所属报社总编办工作人员陈某在接到台总编室的一份涉密文件后,为迅速将文件内容告知正在北京指挥“两会”报道的报社副总编牛某,用手机将通知拍成后准备通过微信发给牛某。陈某使用计算机登录微信,却误将发到其他微信群,并通过该群外泄。案件发生后,直接责任人员陈某受到辞退处理。

案例

分析

保密部门组织查办的此类泄密案件往往存在某种“客观因素”:待办公务紧急,其他通信方式不畅,无法当面交办或报告等,实际是当事人漠视保密法律法规,对发生泄密后果心存侥幸。

保密

提示

微信办公导致泄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关规定,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微信办公作为一种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本来无可厚非,问题并不在于微信本身。微信办公导致泄密的真正原因还是机关单位保密管理松懈,对干部职工保密教育培训不够,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淡漠。

应对

措施

机关、单位要加强保密宣传教育,把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层层传导到每一个人,发现此类情况还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原则上不提倡使用微信办公,因工作需要组建的工作群,交流内容应严格限定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禁止传播一切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23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