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为了弄清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孩子,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师西尔维娅·布洛迪博士开启了一个研究项目。他找到了131位待产母亲,对孩子出生后前7年的家庭生活进行跟踪研究。
等到孩子18岁和30岁时,再分别对他们进行后续访谈,从而分析前期家庭生活对孩子人生的影响。
后来亨利·马西和内森·塞恩伯格接手了这个研究,他们都是美国的医学博士、精神科医生、儿童发展的著名研究者。
他们对其中的76人进行了30岁的跟踪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整合,还将研究结果写成一本书,那就是《情感依附》。 这本书通过分析这76个孩子成年后的发展,让我们分别了解到父母到底是如何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父母又该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早期母婴互动
孩子出生后约一年的时间主要靠母亲的照顾,所以早期的母婴互动对孩子非常重要。
母婴互动不是单纯的母亲回应孩子的需求,它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第一层次,整体层面的互动。
孩子在跟母亲接触的时候,会潜移默化受到母亲性格的影响,表现出同样的特质。
当母亲对孩子的照顾是温柔细腻的,孩子就容易从小表现出自信、快乐的性格特征。
第二个层次:微观体态层面的互动。
母亲的一些不经意的细微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比如亲吻、拥抱、跟孩子说话、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回应等都属于微观层面的互动。
让12个月大的孩子与母亲分离几分钟,在母亲回来以后再观察孩子的行为。研究发现:如果在这12个月中,婴儿没有离开过父母,在跟父母的依附关系中比较有安全感,那重新回到母亲怀抱之后他们会完全放松下来。而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却会跟母亲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完全放松下来。
第三个层次:神经心理学层面的互动。
如果母亲能够带领婴儿互动,让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保持注意力,那对婴儿的大脑发育也会有帮助。孩子在跟母亲接触的过程中,会通过跟母亲的互动来感知这个世界,内化自己的性格特征。
如果这个时期母亲跟孩子互动得比较好,那孩子就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性格、获得安全感、大脑发育也会比较完善。如果在这个时期母亲不注重母婴互动,那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幸福孩子父母的三个特征
第一,对养育的自信心,跟孩子沟通时有共情能力,遇见问题能保持镇定,这些都可以帮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第二,对待孩子的态度要是相对放松的。
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会客观评价。当孩子想要尝试独立的时候,这些家长也会为他们的勇气感到开心。
对于孩子的将来,这些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且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获得幸福的生活。
父母乐观的态度会让孩子更放松、更有自信、更愿意去尝试想要的生活。
第三,父母要尽可能尊重孩子,但也不能纵容孩子,要让他们明白纪律的存在,避免问题的产生。
调查中优秀孩子的家庭,通常会在孩子2岁开始,给他们制定纪律。在制定纪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讲道理、示范正确做法。还可以用奖励和限制权力的方式,让孩子避免犯错。如果孩子还不听话,可以用罚站等方式来让他们明白父母的权威性。
总之,想要养育优秀的孩子,比起特定的教育方法,父母本身的性格、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更有影响力。
父母养育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第一,父母应在合理范围内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放任不管,过于放松。
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给过压力,包括成绩和人生规划方面,那可能会导致人到中年还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
第二,过早的与孩子分离。
蒂娜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蒂娜不满一岁的时候跟她分离了6周。这就导致蒂娜在跟母亲团聚后的几个月内依然性格孤僻,不愿意跟人亲近。
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孩子特别需要母亲的陪伴来获得安全感,所以母亲要注意,不要太早跟孩子分离。
第三,父母身份转换
维克多的父亲因为想要成为小说家,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去工作,家里的生活主要靠母亲工作维持。他们家里洗衣做饭和陪伴孩子的是父亲,而母亲在孩子成长中陪伴比较少。这种父母身份的转换,让维克多的胆子比较小,成年以后性格也比较柔和。
为什么孩子会把童年痛苦外化?家是如何给孩子带来伤害的?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多认知都来自于父母,不太知道如何排解情绪,一些情绪和不安就会向外释放,体现出极度焦躁不安,行为涣散,过度活跃,多动症等行为。
如果一个母亲对于孩子总是心不在焉,孩子会表现出越来越黏,如果总是得不到回应,会越来越闹腾,多动,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和关爱。这种行为可能延续到成年。
有的孩子脾气特别大,一遇事情就焦躁不安,吵吵闹闹等等,这其实是痛苦外化的表现。
痛苦外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父母不能建立与孩子的联结。
当父母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联结,也不能给与最需要的陪伴,孩子就会没有安全感。
一般来说,父母跟孩子无法很好地联结是因为父母无法理解孩子的心情、身体状态、冲动以及期望。
给到孩子期望的回应需要建立在父母了解孩子行为的基础之上,所以父母应该懂得欣赏孩子的初期情感、意图、能力,并在需要时及时给予支持和回应。
第二,父母不能与孩子玩耍。
你懂得玩耍的真正意义吗?比如孩子拿着彩笔画画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会弄脏地板或者墙壁,会控制孩子玩耍。一些父母不仅不能跟孩子很好地玩耍,还习惯对孩子指手画脚。
孩子有他们的表达方式,有些行为在成人看来像是在“调皮捣蛋”,其实是孩子跟父母建立联结的绝佳机会。
如果父母不懂得跟孩子玩耍,孩子就会变得多动,也不能很好地收获快乐、正确地思考等。
第三,父母的自我认知和实际行为的分离。
有时,父母的行为和认知往往是分裂的。比如,本来答应你周末去游乐园,但周末的时候却因为忙其他事情没带你去;父母说过不再打骂你的,但不久后父母生气时又打你了……
父母的这种言行不一会让孩子迷惑,会让他们在极度不安中度过,以后也容易变成一个爱说谎的孩子。
第四,父母的需要在前,孩子的需要在后。
有时,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是从自己的标准去判断。
就好比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这是妈妈的判断,不是孩子的真实需要。还有孩子吵闹的时候,父母会勒令孩子安静,而不是去问问孩子为什么吵闹。
父母仅仅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是无法让孩子感觉到关爱的,这只会让孩子将痛苦外化得更为明显。
第五,体罚。
长期体罚会让孩子自尊减退,内心很难获得平衡,情绪也会不稳定。
罚也需要罚之有道。不仅让孩子知其然,还要让孩子知其所以然,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当父母面对孩子一些不守规矩的行为愤怒,甚至想要压制孩子的这些不良情绪反应时,就又给了孩子一些外化的压力。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容易低自尊、安全感缺乏、抑郁。
如何避免童年的痛苦外化?
父母应该给与有效的陪伴。
有效的陪伴指身心都在这里,而不只是人在孩子身边,心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父母每天可以用十来分钟陪孩子一起做做游戏、讲讲故事、一起出去走走等。
陪伴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与自己的联结,成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
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在日常中会捕捉的东西。
如果父母是热情、乐观的人,大多数孩子不会消极、悲观;如果父母都比较爱看书,孩子也更容易爱上书籍。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和孩子成为朋友。 而不是只站在父母的角度,用成年人的方式来要求孩子、教育孩子。
一起畅想未来,一起谈论对事物的看法,一起做喜欢的事。
(以上整理摘抄自文稿)
认知是消耗精力的过程,它包含警觉、戒备和紧张,因此,它是使人疲劳的。
行为根本没有目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情绪是思考的产物。
神经病是由错误的、不合逻辑的信念组成的,这些信念导致某人会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去感觉和行动。
威胁性冲突,灾难性冲突(没有选择或抉择的可能性,所有选择都是灾难性的或威胁性的)
冲突和挫折之所以致病,主要来自威胁,威胁实际上对有机体的基本需要或自我实现有阻挠作用。
性格是人们思考、感受和行为的方式。
思想,在人际关系下形成,是一种组织、调控的机能片段。思想也是一种内部结构,来源于由人际关系提供的外部结构。
乐观促进行动,行动有益生存。
在马斯洛看来,非超越者主要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的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中,或生活在匮乏性的王国、匮乏性需要和匮乏性认知的世界。对人和物,他们主要是以一种具体的、实际的,此时此地的、实用的方式来看待的,也就是说,他们将人或物当作匮乏性需要供应者或阻挠者对待,或作为有用或无用、有帮助或有危险,对个人重要或不重要的因素来看待。他们生活在现实,并在现世达到自身的实现。他们把握环境、引导环境、利用环境达到有用的目的。
为避免产生对人性的失望,我们必须首先放弃对人性的幻想
1对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人们都有一个无意识的意图,所有人都在谈论有意识中的意图——这固然很真实也很重要,但并非全貌。
2当无意识意图和有意识意图冲突时,无意识意图会获胜。
奇迹的发生并非有悖于自然,而是有悖于我们所认知的自然。
如果"意识的时空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自我意识的一个严格的定义。我们应该能够给出一个不是模糊的、自圆其说的定义,而是可测试的和有用的定议。我们将自我意识定义如下:自我意识是创建一个世界模型和模拟你在未来的显现。
内心的矛盾意味着自我认知的改变。
但自己多年以来一直坚守的价值观产生动摇,前途未卜之时,我是谁这个问题就来了。
也就是说,当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转变,就会自然产生此类问题。这与身份无关,但意识到自己的新想法或新感觉与过去的价值观产生错位,人们心里便会失去宁静。
记忆的目的是为了预测未来。
人类意识是一种建立世界模型并在未来利用该模型达成目标的能力。
物理学定律也似乎表明,人类已经到达了智力进化的最大自然极限,因此,提升人类智力只能从外部进行。研究大脑神经学的物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有一种"平衡预防机制"使我们无法再提升智力。我们每次有希望得到更大、或更致密、或更复杂的大脑时,就会遭遇这种负面的平衡制约。
可以适用于大脑的第一个物理学原理是物质的和能量守恒,你规定一个系统中的总物质和总能量恒定不变的法则。尤其对大脑而言,它要完成各种不可思议的大脑任务,就必须节约能量,因此,它制造出许多捷径。我们在第一章中讨论过,我们的眼睛所看见的东西事实上是拼凑起来的,其中发挥作用的正是节能机制,对每次危机都进行完整的分析要花去太多的时间和能量,因此,大脑就以情感的形式进行跳跃式的判断,从而达到节约能量的目的。遗忘是节省能量的另外一种方法。有意识的大脑只能调用影响大脑的非常微小的一部分记忆。
正如我们所强调的,人类的意识主要表现为大脑不断的构建外部世界的模型和模拟进入未来。这样问就代表了模拟未来的另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自然规律和社会交往互动都暂时停止。
然而这留下一个问题:是什么生成了我们的梦世界梦研究权威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艾伦霍布森博士几十年致力于解开梦的奥秘。他认为,梦,特别是"快速眼动"睡眠。可以在神经学层面进行研究,当大脑试图理解脑干发出的基本上是随机的信号时,就产生了梦。
爱情脚本:由社会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决定的爱情观念
爱情为什么变难了?
原因1:新旧脚本的冲突
旧脚本基于家庭利益
结婚是宿命,是熟人社会默认的规则
新脚本基于个人利益
结婚是选择,是现代社会的自主人生
新旧脚本冲突的原因
压缩现代化:经济发展快,但文化有滞后性
原因2:男女脚本的冲突
男性的角色改变少,而女性的角色有巨大变化
怎么应对爱情的难?
接受爱情的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爱情脚本
调整对对方的期待,找到双方都能认同的模式
爱情不谈成败,更是我们丰富自己生命历程的途径
1发现自我和自我价值
当有人爱我,我这个自我就被看见了
镜像自我:人们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形成自我概念
凝视理论:爱人的凝视是一面镜子,让你的自我呈现出来
2建立连接,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不仅有所获得,更愿意给予
付出感更能感受生命力的升华
3性欲望的升华
身体接触是亲密关系最基本的交流方式
情感退避导致很多问题
爱情和性欲望不可分割
爱情不是不能替代,只是成本比较高
好爱情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去维持爱情最初的样子,而是用开放的心态接受爱情的不断变化
1享乐型:得到快乐但是成长少
快乐分为两个层面
生理层面快乐:外表,气味,多巴胺等。
精神层面的快乐:跟你在一起做事很有意思,想要跟你分享我的一切。
我们要学会放下对快乐的警觉,接受和信任自己直觉感受到的快乐。
享乐的挑战:我们能不能压制理性来享受快乐。
2互惠型:容易找到归属感
性格上互补 经济上互补
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我是谁,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我对世界有什么贡献?
好的爱情帮我们成长,让我们发现跟世界连接没有那么可怕
有时候我们不是爱钱,而是欣赏那个人挣钱的能力,我们不应该因为贫穷嫌弃一个人,也不应该因为富有嫌弃一个人。
有些条件的匹配,其实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容易。
3捆绑消耗型:对方提的要求你做不到,并且有亏欠。你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甚至错把控制和捆绑理解成爱。
从控制社交到控制人身自由到控制金钱,可能发展为暴力的原因。
爱情滑向捆绑消耗的4个征兆:
1你越来越不快乐
2对方总是贬低你
3限制你的社交关系
4经常提你做不到的要求
产生两个以上要非常警觉 ,可能是暴力捆绑 或 精神捆绑
4成长治愈型:提升探索世界的欲望,并且感到快乐
完美关系很少从一开始就出现的,往往是要加上时间维度的。不可能一开始就进入这个完美关系,大部分往往都是从享乐型和互惠型进入的。
有很多爱情是慢慢从不错的状态走到消耗捆绑型:
因为很多时候快乐和成长是矛盾的,如果你认为的正确不是对方想要的,你要求对方按照你认为正确的路走,爱情就会陷入困境。我们所认为的正确,不见得能给对方带来快乐和成长。
每个人错误行为的背后都是有需求的,我们首先要看到这个需求,去讨论这个需求怎么解决。
当快乐和成长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要想想这个成长是谁的成长,这个快乐
是谁的快乐。
我们到底要不要用正确去否定别人的快乐?不同人的快乐是不同的。
在关系中,快乐的关系会促进成长,但成长的关系不见得带来快乐
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能力,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现代婚姻的两种类型:爱情婚姻 vs 缘分婚姻
缘分婚姻:注重别人怎么看我们的婚姻,在婚姻内部的容忍度高。
缘分婚姻是减法婚姻
爱情婚姻:注重自我感受,强调婚姻内部双方的吸引力。
爱情婚姻是加法婚姻,每一天都是两个人努力经营加上的。
今天很多人理想的爱情是“命中注定我爱你”,既有缘分,也有爱情,很矛盾。但缘分婚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要再用没缘分为自己不想努力经营爱情找借口了。
分手不是个人的失败,是这份感情经营的失败。
爱情婚姻的一个特点就是你要不断变化,让自己更好。
那会有人问:我已经经济独立了,为什么还要走进婚姻?婚姻现在已经不是经济保障了。原来认为核心家庭模式在外打拼的丈夫+全职太太是理想的家庭模式。只有当你经济独立的时候,讨论婚姻才更有意义
婚姻的本质
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 = 经济共同体+责任共同体+长期契约关系
恋爱是合作,婚姻是合伙,签订契约的双方要是平等的,而只有经济独立,双方才是平等的。经营好一份好的爱情的前提是有离婚的勇气和底气
婚姻的好处与风险
1得到契约关系的保护,但要让渡一部分权利与自由。
建立了性价比更高的分工体系,但女性付出的代价往往高于收益。
因为女性在家庭内部的付出得不到价值体现。
2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但不靠谱的伴侣本身就是风险
3为生育提供合理保障,但育儿的责任往往在女性身上
男性的父亲意识,常常从孩子叫爸爸开始
女性的母亲意识,常常从第一次胎动开始
婚姻经营的关键在于要破除对婚姻失败的恐惧
不见得一致,而是不一致的时候,你是否能承受,能共存就行了
婚前10问
爱情变成全部带来的问题
1会要求对方的全部投入,把对方的事业当成第三者
爱情旧脚本 :男性在公共领域找到自我,女性在私人领域找到自我,
女性通过嫁人来改变命运
今天女性走出了私人领域,但潜意识还是觉得私人领域更重要
2会内化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牺牲是理所当然的,不寻求其他解决办法,不跟家人讨论,不寻找第三选择
3不自觉的要求伴侣在所有方面都是自己的灵魂伴侣
并不是我们所有事情都需要跟我们的爱人一起做
4走入共同成长的误区
共同成长并不意味着两个人只能在同一个方面成长,尤其是在
男性的标准下成长
比如一个人事业做得越来越好 。一个人做饭越来越好
告诉对方自己成长也是有价值的
如果爱情不是全部,应该怎么谈?
过滤理论
18个月前:爱情是全部
18个月后考虑互补,进入每日30分钟恋爱阶段工作日30min高质量相处
好爱情的三种状态:抱紧我,放下我,别管我
只有抱紧我 阶段才会日思夜想
爱情是打开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捆绑两个人
摆荡策略
自主和关联 开放或封闭 老套或新鲜
比如工作日自主,双休关联
维持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建立仪式感的一个持续的,稳定的,
固定的时间交流更新双方的生活感受
一个人要幸福,首先自己要有幸福的能力,爱情只能锦上添花
不能直接给你带来幸福
负面情绪是否真的有那么可怕,它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作用有哪些呢?
常见的负面情绪是焦虑,一听到焦虑,很多人可能会立刻联想到焦虑症。这种现代人,特别是高压人群常患的心理精神障碍。
强调一下,本文中的焦虑和临床心理精神疾病中谈到的焦虑症有很大区别。
负面情绪是我们每天和这个世界相处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在经历积极情绪的同时,也会伴随负面情绪的感知,这是人的特质。
如果用弹簧来形容不同的情绪,我们身体和大脑自带的调节模式会在我们经历各种情绪的时候拉开弹簧。
但同时还会调动不同的行为和认知模式去调整我们的情绪状态,确保我们不会一直持续在同一种情绪模式中过长的时间,弹簧便会随着这种调节收缩回正常的水平。
而焦虑症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反应,它犹如弹簧拉开时间太长以后,失去了弹性,功能受到损伤,无法靠身体自带的机制去调节,需要依靠外力的帮助修复弹簧原本的弹性。
因此,我们不要妄自根据一些网络信息,对自己进行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和负面的心理暗示,认为我就是焦虑症,心理精神疾病有着更复杂的生物学机制。
焦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
简单来说,就是你对驾驭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恐惧。
举个例子,你可能会为期末考试而焦虑,为毕业是否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焦虑,又或许你刚和女朋友吵架,你可能会因为和女朋友的分歧而焦虑你们未来是否可以继续在一起。
焦虑的特点有哪些?
首先,焦虑的事不存在于当下,而是在未来。
是否能够顺利通过期末考试,能否找到满意工作,都是未来才能决定的事。
你当下能做的是,为未来会发生的事做一些准备。
但是,当你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质疑的时候,你更多的专注力就会转向未来的结果,因而引发焦虑。
这也是成年人和小孩子最大的区别。
孩子大部分时候可以真实地活在当下,而非未来,他们不在乎当下的行为会为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举个例子,低龄的孩子可能会开心地一直玩儿,不愿意写作业,但是父母往往会替孩子明天是否可以提交作业而担忧,这就是差异。
你在担忧未来,他在享受当下。
其次,我们所焦虑的事情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它可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恐惧。
举个例子,你正在一段亲密关系热恋中,但你始终担心伴侣迟早有一天会移情别恋,你担心伴侣更深入地了解你以后,不会再爱你。
客观来讲,你所有焦虑的事件的确有发生的可能性,是合理的推断,但是它也有合理的理由不会发生。
简单来说,焦虑是找不到原因的恐惧,那些原因或许从来没有存在过。
最后,焦虑是因为你无法接受不确定性带给你的恐惧。
一个长期焦虑的人,往往缺乏随遇而安的心境,过度渴望将一切事物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惜这个世界就是无常的,没有什么是你可以真正掌握的。
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因素或许就会引发事物趋势的骤然改变。就像《死神来了》那部**里描述的灾难情景一样,作为渺小的人类,我们甚至对于自己的健康和安全都无法控制。
矛盾的是,人类的大脑机制决定了我们有强烈的欲望去掌控和占有尽可能多的事物和人,我们无法放下这样的执念。
焦虑有一些什么样的具体症状呢?
根据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所记录的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典型症状包括:在至少6个月里,对一些事件或活动,感到极度的、难以控制的焦虑和担忧。
同时,表现出下述症状的3种以上:焦虑不安或紧张兴奋,容易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脑中一片空白。
急躁易怒,肌肉紧张,睡眠障碍(很难入睡,很难保持睡眠状态,或者睡眠质量不令人满意)。
担忧的通常不是某个具体事物的,但会导致严重的痛苦,损害社交、职业或生活中其他的重要方面。
注意,这个诊断标准强调的是持续6个月,哪怕你已经对号入座了,但如果你只是间歇性的有焦虑的情绪,不等于你患上了一种心理精神障碍。
焦虑的生物学机制是什么呢?
现有研究普遍具有共识的是焦虑主要发生在大脑中一个位于杏仁核的区域。
杏仁核所处的位置就好像一支箭穿过你的眼睛,另外一支箭穿过你的耳朵,两只箭的交汇点就是杏仁核的位置。
如果一个人的杏仁核功能受到损伤,就无法感知到情绪。
当我们受到外部条件的刺激时,比如开始关注期末考试这件事情,这个刺激会将信号发送到我们的丘脑,它是外部世界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之间的整合中心。
然后,这种刺激可能会进入我们的听觉和视觉皮层,也可能直接到达杏仁核,杏仁核会传递信号到脑干,脑干激活了我们的焦虑反应。
介绍这一科学机制的原因,是想告诉大家,尽管科学可以对情绪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探索,甚至进行医学干预,但是情绪是大脑复杂的产物,它是我们意识的成果。
从认知层面,我们该如何应对焦虑带给我们的情绪体验呢?
理性地去评估自己的能力,焦虑是因为我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强烈掌控性。
举个例子,你总是担心你的伴侣是否会移情别恋。
一个人的情感是特别复杂的,你甚至都很难掌控自己的情感意志,又何谈他人的意志呢?
这是对自己行为能力边界感的认知偏差。
你应该做的是你的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了解彼此的差异性,用心经营一段感情,而非任性地去挥霍对方对你的宠爱,更非以爱之名去隐形绑架对方的意志。
对于自己行为能力的边界意识会帮助你放下对未来的执着,将注意力放回到当下你应该专注的任务,将控制客观事物和人的欲望,转回到控制眼前所应该做的事。
也就是活在当下,珍惜当下。
另外,我们要尝试去改变对于结果、目标的信念。
我们对于结果在未来价值的评估仅仅是基于你当下的经验判断。
生命的魅力在于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你的剧本只是一个提纲而已。
你想得到的并非是最合适的。
如果我们把一个事件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隧道中回看,你或许会发现,其实当初你如此执着的目标,或许并不是那么重要。
那次失恋,那次考研失败,那次项目失败,并没有让你的生命结束,你的旅程还在继续,你的阅历还在拓展。
当下,你有了新的感悟,而新的信念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体验生命。
这周我们分享《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的读书笔记,我们先用一张思维导图明白这本书说了哪些内容。
作者以 本能、行为和反思 这三个设计的不同维度为基础,阐述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深入地分析了 如何将情感效果融入产品的设计 中。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满足时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反之,苦恼、厌恶。
情感化设计,是指旨在抓住用户注意、诱发情绪反应(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的设计。
人类大脑活动分三个层次:
本能层次 : 先天的部分;
行为层次 : 控制身体日常行为的运作部分;
反思层次 :大脑的思考部分;
每一个层次在人的整体机能中起不同作用,每一个层次要求不同的设计风格。
1 本能层次的设计——(关注视觉)
(1)外形---我们在设计中,一定要注重产品的外观,和触感。好看,顾客才会买。
(2)情感因素也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应当尽量 利用本能设计去减少用户的考虑时间 ,避免用户反复思考设计中,需要正、负情感相互转换。例如:利用优雅、舒适的环境,使员工放松心情,开阔思维,当遇到状况时,可响起警铃,使员工感到焦虑,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状态去解决事情。
(3)总之,在设计中,越符合本能水平的思维,就可能越让人接受并习惯。
例如: 在剧院起火时,人的本能是会集中精力冲向大门,所以门的设计尤为重要,做成向外推的模式比较合理。
2 行为层次的设计——(关注操作)使用的乐趣和效率
行为层就是我到达了这个网站怎么来玩,怎么玩得爽快,有什么产品我可以玩。行为水平的设计可能是我们应该关注最多的,特别对功能性的产品来说,讲究效用,重要的是 性能 。使用产品是一连串的操作,美观界面带来的良好第一印象能否延续。
关键就要看两点:
是否能 有效 地完成任务,
是否是一种 有乐趣 的操作体验
这是行为水平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优秀行为层次设计的4个方面:
功能——应优先考虑。首先要了解用户如何使用产品。
易懂性——产品良好的反馈有利于解决事情。
可用性——以人为本
感受——产生产品内涵的主要原理
对于产品研发这块, 一是改进,二是创新 。相对来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是比较容易的。观察顾客如何使用现有产品,发现问题,并改进。设计师想要最终了解用户那些未被满足和未明述的需求是非常困难的。通过进行测试,开发初步的产品原型,然后观察试用情况。
3 反思层次的设计——(关注情感)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
反思说的设计主要包括产品给人的感觉。它描述了一个什么形象,它告诉其他人它的拥有者是什么品位。
反思层最好的成语是 ”触景生情” ,用户在一个互联网产品当中能获得认识、并且总结、反省、品位的传播、认可等等一些,可以称为反思层。
美,是属于反思层面,并且受知识、文化影响,比如我们互相觉得对方的表情包真难看。从反思层面来看,产品不仅是其所有功能的集合,它们真正的价值是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而其中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建立自我形象与社会地位。我们所选择的产品,它的价值远不在于美观实用,它和我们之间建立了情感联系,它代表了我们的审美、性格、爱好。
反思层次的活动也常常决定着一个人对某件产品的整体印象。所以在设计中,只有在产品/服务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通过互动影响了自我形象、满意度、记忆等,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 成了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这样一个产品,才能深入人心。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该如何结合好这三个层次?
例:视频游戏市场
为了抢占传统视频游戏市场,厂家改进方案:
本能层——改进控制台和键盘的物理外观。女性化、专业商务化、文化内涵型等等。
行为层——设计功能强大的图形界面,并以快速反应为中心,提升用户操作体验。
反思层——突出产品形象,进行情感连接。
在设计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本能层的 外观 (光好看有什么用!),也更要注重行为层的 用户操作体验 (光性格好有什么用!),同时也要在产品中加入反思层的 情感设计 (关键还要有激情!!!),将这三个层次结合起来,产品才会更打动人。
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要"以人为本",我们在设计中可以利用一些心理学知识去解决难题,吸引顾客,当然不能让顾客看出。
例: 团体成员设计 vs 个人设计
**《魔兽》
我相信不少魔兽迷看完都是失望至极,甚至愤怒,因为它完全不够没有表达清楚魔兽本身。但难道一定是设计师不会制作吗?不,它只是团体设计的结果而已。一部影片,参与人员几人到几百人,各方有各方的利益,每个人都提出点建议,最后就变成了“魔兽”。
当要设计一个对大众口味的产品时,我们更倾向团体设计,以人为中心,经过测试,再调整。但对于艺术品,我们则需要对最终产品有个清晰的概念,并按此概念进行产品研发,这样艺术品才不会令人失望。
总结
生活处处皆学问!Donald A Norman的理论分析带给我很多思考、很多新的想法和视角,这会改变我对设计的认识。比如:我在挑选商品时,会特别注意它的 用户体验 ,但我发现大部分都还有改进的空间。我也会注意到那些价格昂贵的商品,基本都是三个层面的设计结合得非常好。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一件产品的成功与否,设计的情感要素也许比实用要素更为关键。好的产品关注功能,优秀的产品关注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