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用古人评诗常用的“清新、俊逸”二词来评价《百合花》的风格,并说它“富于抒情诗的风味”,可见,小说通篇洋溢着盎然的诗意。
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洋溢着诗情画意。比如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菊花,表现了人物对生活的热爱;比如被子上的百合花,散发出人情美和人性美,象征了人物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作者尽力描绘生活激流中的一个小波澜、一朵小浪花来反映生活,从平凡中发现美好,从简单中发现神奇,从细微处发现本质,以小见大,通篇诗意飞扬,情味盎然。
二、诗意从巧妙的对比中来
小说中的两个人物既是互相对比又是互相衬托。比如通讯员见了女性时的过分腼腆羞怯,与见了在人缝里冒烟乱转的手榴弹时的挺身扑去、慷慨赴死的强烈反差;新媳妇初到包扎所时给伤员换衣拭污,又羞又怕,抢着去烧锅,与发现通讯员牺牲时的虔诚拭身,缝补破洞,甚至献出新婚被子为其入殓的强烈反差,无不显示出令人铭心刻骨的军民鱼水深情。这样的对比就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的温情爱意。
三、诗意从传神的景物描写中来
小说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其中景物描写的作用非常突出。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新湿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这样和平的景象马上就要被一场血腥的战争破坏,这样的描写不是很有深意吗?又如第十一段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作者不惜笔墨的渲染景色的美丽,是要展示人物成长的环境,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另一方面,这样美丽的家乡,难道不需要我们去保护吗?这样小通讯员的牺牲也就具有了价值。
解析故事的简单,一是体现在只写了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人物只有两个;二是体现在用六千多字的短篇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情节的精致,一是体现在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二是将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结合得很好,并且注意运用故事的细节塑造人物。
2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解析这句话看起来有点偏离对《百合花》的评论,其实却紧扣评论的对象,是为自己提出对《百合花》的独到见解服务的。“那样”是指上文所说的“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慷慨激昂的笔调”是指当时惟一得到承认的笔调,其他的风格是指《百合花》这样的“清新、俊逸”的风格。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作者这样从大处落笔,正是为文章观点的树立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使得下文的分析说理顺理成章。
解析文中的新媳妇塑造得十分鲜明生动,她美丽、娴静、淳朴善良,对革命队伍怀着深挚的热爱。作者在刻画她的思想性格时,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上她态度的前后变化:一是对那作为惟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由于舍不得不愿意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装殓遗体。二是她在包扎伤员时,由开始时的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到庄严而虔诚地给重伤的伤员解衣服,拭身子。在通讯员牺牲后,她怀着深切的敬意和哀悼之情,流着泪给他缝补衣肩上的破洞,在棺材里铺上自己的新婚被子。通过这些变化表现了新媳妇这个普通人物的成长。
链接比较
不管是短篇还是长篇小说,通常都有精彩的细节描写。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范进的发疯,胡屠户的拉后襟,严监生的两根手指都是深入人心的,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是整部小说高超讽刺艺术的缩影,具有无与伦比的表现力。你能从第二单元的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中寻找细节,说说其表达上的作用吗?
探究比如《多收了三五斗》中“‘乡下曲辫子!’……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这个细节表现了米行先生的冷漠,骄横;《在烈日暴雨下》中“他就那么半死不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这个细节表现了祥子的艰难、无奈,坐车人的冷酷无情;《我的叔叔于勒》中“这封信成了我们全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这个细节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欣喜若狂,爱慕虚荣;《故乡》中“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进裤腰里。”这个细节表现了杨二嫂爱捡便宜,贪小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