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怀古原文_翻译及赏析

姑苏怀古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宋代·姜夔《姑苏怀古》 姑苏怀古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写景 , 怀古借古讽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著满地飘坠的花瓣。

鉴赏

少年姜夔在目睹江淮一带地方生产凋敝、风物荒凉,曾发出“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昔游诗》)的慨叹,扬州慢、凄凉犯一类词也颇有“禾黍之悲”,而在这首诗里,昔日的愤懑和忧虑化作了淡淡的惆怅,仿佛若有所失。后两句使人愀然动色,杨万里极喜诵之,或是其中蕴涵的历史沧桑感和某种个人情愫的积淀与之心境契合,但仅如此不足以跳出李白《苏台览古》的窠臼,此诗妙处实在一、二句。起句疏宕,不涉题旨,欲抑先扬。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山川依然,说景微妙,相形之下“怅望苏台柳”就流露出了一种苦涩的况味,怀古伤今之情纡徐委折。景物的渲染与感慨的抒发相得益彰,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更加厚重,此诗兴味深厚而笔致飘逸,具蕴藉空灵之美。姜夔《诗说》云:“韵度欲其飘逸。”这首怀古伤今之作不滞于情,不役于物,饶有远韵。近人缪钺《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云:“白石之诗气格清奇,得力江西;意襟隽澹,本于襟抱;韵致深美,发乎才情。受江西诗派影响者,其末流之弊,为枯涩生硬,而白石之诗独饶风韵。”

这首绝句可以和李白的《苏台览古》作个比较:“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在诗中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从而抒发出今昔盛衰的感慨。而姜夔则借不变的姑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并借古讽今,给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以冷嘲,立意要高出一筹。这两首绝句都写到柳,以之寄托兴亡盛衰的感慨。但姜夔笔下的柳更富有活力,因为柳被姜夔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并赋予柳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所以也比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来得空灵、活脱。不同的是李白诗中的柳相当于姜夔诗中“星”、“鹭”,而姜夔诗中的柳则相当于李白诗中的“月”。所以,这两首诗的后两句在构思上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前两句,李白以旧苑荒台春色依旧寄寓感慨,而姜夔则以江山永恒暗含人世沧桑。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宋代·叶绍翁《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国小古诗 , 写景思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代·王安石《梅花》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诗三百首 , 写景 , 咏物 , 梅花 , 寓人 , 人格早教古诗100首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唐代·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写景 , 抒情归隐

小题1:①诗人以云彩、柁牙、星影、白鹭等意象,刻画了一个江水澄澈、星光明灿、归云飞动、鹭眠于沙的宁谧恬淡的意境。(2分)②远景近景相结合。前句写的是远景,后句写的是近景,两相结合,使画面极富层次之美,有立体感。动静结合。前句写的是动景,以归云绕柁牙写舟之动,动感十足;后句写静景,白鹭眠沙滩安闲静谧,突出江之静。(4分)

小题1:①由今天道旁柳条,想到昔日吴宫落花。以今日柳扫古落花,虽然无理,但却有情;柳被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的情感,被赋予历史见证人的身份。(2分)②作者这样写,把古今绾合在一起,表达盛衰无常之感。有借古讽今之意,以吴王耽于*乐而亡国的历史教训,讽谏当代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覆辙。(3分)

小题1:本题侧重诗歌意境和表达技巧的考察。意境的答题方法是从意象入手,寻找诗歌中组成这些意境的意象,然后用术语概括意境,说明塑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譬如本诗歌以云彩、柁牙、星影、白鹭等意象,刻画了一个江水澄澈、星光明灿、归云飞动、鹭眠于沙的宁谧恬淡的意境。表达技巧是问写景手法,写景一般有六种手法:动静结合、多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感觉)、多角度(高低、远近、内外)、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本诗用了远近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前句写的是远景,后句写的是近景,两相结合,使画面极富层次之美,有立体感。前句写的是动景,以归云绕柁牙写舟之动,动感十足;后句写静景,白鹭眠沙滩安闲静谧,突出江之静。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由今天道旁柳条,想到昔日吴宫落花。以今日柳扫古落花,虽然无理,但却有情;柳被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的情感,被赋予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作者这样写,把古今绾合在一起,表达盛衰无常之感。有借古讽今之意,以吴王耽于*乐而亡国的历史教训,讽谏当代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1、诗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出自:宋代·岳飞《满江红·写怀》

释义:我要重新,收复旧日国家的疆土,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2、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出自: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释义: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3、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释义: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4、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释义: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5、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唐代·杜甫《望岳》

释义: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作品简介

 《早秋》由许浑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是“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残萤”、“早雁”、“晓还密”、“一叶下”、“洞庭波”都扣紧“早”字。俯察、仰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描绘初秋景色。前四句写早秋的夜景,五、六两句写早秋的昼景,在描绘秋景的过程中,诗人注重高低远近,落笔细致而层次井然。“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最后两句运用《淮南子》与《楚辞》典故,浑然一体,神气十足,又将身世感叹暗寓于其中。

原文

《早秋》

作者: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解

遥夜:长夜。

泛:指弹奏。

瑟:一种弦乐器。

西风:秋风。

翠萝:青萝。

萤:萤火虫。

金河:即银河。金:一作“银”。

晓:破晓。

还密:尚未凋零。

淮南一叶:典出《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唐人诗据此引申为“一叶落知天下秋”。

洞庭波:《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此句一作“自觉老烟波。”

翻译

 长夜里流荡着凄清的瑟音,西风轻轻吹拂着地面的藤萝。栖身于白露间的残萤泛着微光,早飞的大雁掠过秋夜的银河。高高的树木在晨雾中显得密集,阳光明朗时,远处的青山也看得十分清晰。《淮南子》里说一叶落下便知岁暮,我见到落叶也觉察到洞庭湖已涌起秋波。

韵译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评析

 原题三首,此为第一首。诗写早秋景色,创作年代不详。题为“早秋”,诗则句句扣紧早秋景色着笔。首联写早秋萧瑟凄清气氛。中二联则从上下远近各个不同角度描绘早秋之景,俯察仰观,近看远眺,昼夜早晚,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全是秋声秋色。末联用典浑成,亦是点早秋,且叶下、波涌又与首联西风相照应。针线细密,疏朗有致,写景逼真,宛然一幅早秋立体图画。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整整一夜都听到轻轻的瑟瑟秋风。西风跟秋天有着自然的联系,就如同西北风是冬天的象征一样。作者的浪漫情节在第一句就展现无疑。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玉露跟秋风是孪生兄妹,因而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银河变成了金河,也是秋天色温所致。一个残字,在此开始给人秋愁的暗示。毕竟昆虫是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依赖,一到秋天,就得最先发愁越冬事宜。大雁是侯鸟,越冬也得雁南飞。所以这种虫鸟的描写,算是秋天早晨的经典。

 “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把读者视线又从前一句的淡淡秋愁中拉回到秋高气爽的意境中。面对清晨高大树木浓密的树冠,茂盛的枝叶,还有目及远山的晴好天气,人们一般都会感觉爽,产生流连其中愿望。树叶作为高树大家庭中的一员,自然也应该尽情享受秋高气爽中的融融亲情,然而后面却看到有一片叶子要离开。这一句从前一句的略微转折,实际上是为了推出最后一句的高潮作铺垫。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可谓是画龙点睛之句。没有感情色彩的早秋的画面,因为这一句,就赋予了浓厚的浪漫情感。作者抛开花草,选择最没有感情的木叶来渲染这样的浪漫色彩,实在是集生命之精华,情感之大成的经典之作。

 全诗的结构,从秋风开始到一叶下,一连串的秋景描写,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第一句与最后一句,充满想象与浪漫。而中间两句,机构严谨,对仗工整。达到了严密与豪放天衣无缝的结合。

讲解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诗的前四句写初秋的夜景: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漫漫长夜,荡漾着清冷的瑟音;凛凛西风,吹拂着青萝轻轻飘荡。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几只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沾满白露的野草上;清秋的拂晓,一行大雁掠过星光淡淡的银河。

诗的后四句写初秋的早晨: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曙光初照,高大的树木依然枝叶繁茂;晴空万里,峰峦迭翠,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今见到淮南一叶飘零,我自然感觉到:洞庭湖的秋天就要来了。

练习问答

 (1)诗中哪些意象巧妙点明了早秋这一季候特征?请列举。

 (2)颔联和颈联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加以赏析。

 (3)评论家认为首联和尾联颇具浪漫色彩,请选一联分析其妙处。

参考答案

 (1)“ 残萤”、“ 早 雁 ”、“ 高树晓还密”、 “远山晴更多”。

 (2)颔联:由俯察到仰视,颈联:由近看到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层次井然,境界开阔。

 (3)首联运用想象的手法,把整整一夜都听到的轻轻秋风,想象为在一条条悬挂着的青翠藤蔓间,秋风拂过,奏出了悦耳的清瑟声音。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或:尾联引用典故并加以想象,一片树叶,被荡人心扉的秋波所感招,情不自禁,奋不顾身,展现了一叶追随洞庭波的诗情画意。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遂为丹阳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

 从总体 上说,许浑缺乏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特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鹜占浅莎”(《姑苏怀古》),“行殿有基荒荠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但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从艺术角度来看,正因为他反复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闲适的生活,诗的内容很单调,虽然技巧娴熟,意境却容易重复。像“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送同年崔先辈》),“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这种以鸟禽虫鱼来点缀的句子单独地看还不错,写多了就成了俗套,后人所谓“许浑千首湿”(《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的说法,就是对他总是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的讽刺。

英汉对照

早秋

许浑

遥夜泛清瑟, 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 早雁拂银河。

高树晓还密, 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 自觉老烟波。

EARLY AUTUMN

Xu Hun

There's a harp in the midnight playing clear,

While the west wind rustles a green vine;

There's a low cloud touching the jade-white dew

And an early wildgoose in the River of Stars

Night in the tall trees clings to dawn;

Light makes folds in the distant hills;

And here on the Huai, by one falling leaf,

I can feel a storm on Lake Dongting

姑苏怀古 姜 夔

夜暗孤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简析

这首绝句可以和李白的《苏台览古》作个比较:“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在诗中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从而抒发出今昔盛衰的感慨。而姜夔则借不变的姑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并借古讽今,给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以冷嘲,立意要高出一筹。这两首绝句都写到柳,以之寄托兴亡盛衰的感慨。但姜夔笔下的柳更富有活力,因为柳被姜夔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并赋予柳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所以也比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来得空灵、活脱。不同的是李白诗中的柳相当于姜夔诗中“星”、“鹭”,而姜夔诗中的柳则相当于李白诗中的“月”。所以,这两首诗的后两句在构思上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前两句,李白以旧苑荒台春色依旧寄寓感慨,而姜夔则以江山永恒暗含人世沧桑。

抒发情怀的古诗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古代有什么抒发情怀的诗句的诗句?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抒发情怀的古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抒发情怀的`古诗句

1、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李白《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4、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5、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陈子昂《岘山怀古》

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7、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8、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

9、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10、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11、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杜牧《题木兰庙》

12、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3、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14、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杜牧《齐安郡晚秋》

15、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曹雪芹《交趾怀古》

表达情感的古诗句

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2、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姜夔《姑苏怀古》

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5、千古英雄同一叹,伤怀岂止为蛾眉!——沈约《昭君辞》

6、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刘禹锡《汉寿城春望》

7、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8、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9、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0、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11、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王勃《滕王阁序》

12、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13、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14、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15、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

情感抒发的古诗句

1、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李商隐《楚宫》

2、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

3、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4、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5、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6、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韦庄《金陵图》

7、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高启《吊岳王墓》

8、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9、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10、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11、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张可久《人月圆·会稽怀古》

12、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13、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刘禹锡《金陵怀古》

14、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5、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虞集《挽文丞相》

1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17、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李白《行路难三首》

1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19、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20、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杜甫《武侯庙》

1关于水的诗句及诗句的典故 顺便说说关于水的文化作文的思路

被水“打湿”了的中国文化

唐代有个诗人叫许浑,绰号“千首湿”,因为他的诗句之中多带着“水”字,人们吟诵时就会有一种湿淋淋的感觉。比如:“水暖鱼频跃”、“雁来秋水阔”、“雨中耕白水”、“山多水不穷”、“日融春水带冰流”、“暗惜水花飘广槛”、“山行水宿不知远”,等等。

“水”是自然的起源,也是生命的依赖。清灵的水无所不在,犹如一面镜子能映照万象。乃至比拟万物,因此在诗人看来,“水”是一种最具亲和力与表现力的文学意象。

“水”可以描摹自然绚丽的景色。比如诗人的展望:“云淡碧天如水”(马致远《天净沙》),写出了秋日天空的明净与高远;“春来遍是桃花水”(王维《桃源行》),则写出了春季河汛的灿烂与壮阔。前者如碧玉,后者似桃花,色彩感觉是迥然不同的。又如描绘夜景:“天阶夜色凉如水”(杜牧《秋夕》),杜牧是从“凉”的触觉来感知的;而“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惯于长夜》),鲁迅则是从“照”的视觉来感知的,两者各得其宜。

“水”可以形容人类复杂的感情。水是有情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可这水也是无情的——“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苏轼《梦中得小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之喜在于友情的真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李煜之愁在于家国的破亡。

号称“宋诗第一人”的陆游生于水乡绍兴,他的诗句常常借水来抒情,传达自己的心灵体验。“铁骑无声望似水”,是收复中原的渴望;“山重水复疑无路”,是坎坷仕途的困惑;“沛然要似禹行水”,是秉承传统的坚韧;“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是怀旧思亲的缠绵;“不饥不寒万事足,有山有水一生闲”,是自得其乐的安恬……

战国时期,诸子皆善于以“水”为喻体,来形象地阐述自家学说,使哲理明白通晓。

老子曰:“上善若水,夫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善”即水之美德,诚如老子所言:处世若水之谦卑,存心若水之亲善,言谈若水之真诚,为政若水之条理,办事若水之圆通,行动若水之自然,人品若水之纯清。如此,生命便进入了至善至美至真的境界。于是老子阐明了“无为而治”的圣人至理。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斯”指流水,比喻过去了的岁月与事物,孔子以此劝勉弟子要珍惜时间。这就是在诗文中多见的“逝川”之典故由来。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善”(《孟子·告子》)。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很好地利用了那个民间俗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把人民比作“水”,既可以“载舟”,也能够“覆舟”,荀子是中国最早提出民主思想的人。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取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也,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这里的水势被喻为兵形,说明了军事布阵的重要原理。

吕不韦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流水犹如生命,他阐明了“生命在于运动”这样一个哲理。

众所周知,“水”之灵动自由,充满机智与活力,早已丰富了祖国语言的宝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智慧。成语有似水流年、如鱼得水、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水流花谢,等等。俗语有“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等等。格言有“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净水知性淡,空竹识心虚”,“涉浅水者觅鱼虾,涉深水者观蛟龙”,等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一般的智慧,永驻人间。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水一样的情感,长流心中。 这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2水文化于中国诗歌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其意是“美好的道德像水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咀嚼先哲的“四字”真言,别有一番滋味:水,原来具备那么多优秀品格! 一曰守拙。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词千篇、丰碑万座。

可它不以为然,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洋溢着谦谦君子之风,有品位,有内涵,有境界,在低调中彰显着高贵。

二曰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肩并肩,手挽手,一个方向,一个步调,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们分开,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

盖因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

和谐之美,妙不可言。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执著的信念不懈地追求,令人肃然起敬。你看那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你看那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你看那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急不躁,千万次地“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

实乃“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无私之爱是真爱,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无私之爱是至爱,渡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水任劳任怨;布置“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水殚精竭虑。

无私之爱是大爱,仰观天空,一滴水见太阳,却从不与春争艳;俯瞰大地,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却只见物而不见水。因为宽厚所以崇高,因为献身所以美丽,不图索取却回馈丰厚,应了那句“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的名言。

五曰灵活。不拘泥,不呆板,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高度灵活性是水的特点。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

水展示万千气象。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吁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

水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此“水无常形”。

因变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水便拥有了无穷魅力。 六曰透明。

惟其晶莹剔透,才观得鱼戏浅水,月映深潭;惟其本色清廉,自然天成,才无做作,不欺瞒,去浮华,才不被假冒,无法伪造;即使蛰伏地下千尺,依然清澈真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像水一样光明磊落,玉洁冰清,心地充满阳光,阴影自然远去。 七曰公平。

水不司偏见,无论高低远近、亲疏贵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叫做“水平”。更有甚者,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叫做“高水平”。

倘遇沟沟坎坎,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 水的美好品质值得歌颂,更值得学习。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以水为镜,常照照世间的善恶美丑;更应以水为尺,常量得失长短,不断修炼自己的品格,使之更加完美。

3关于水的诗词\文学作品有哪些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清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4关于水的诗句及诗句的典故顺便说说关于水的文化作文的思路关于江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关于苏州水文化的诗和词

苏州是江南典型的水乡,号称“东方威尼斯”。苏州的水系以太湖为中心,支流主要有胥江、越来溪、横塘、山塘、葑溪;起到蓄水作用的较大湖泊有石湖、金鸡湖、阳澄湖、淀山湖等。城内外河道纵横,绿水萦绕,与那叠翠耸青的山色交融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水天堂。

$ ~' |+ r7 Z9 t( h B华人烟斗客社区,含详尽的烟斗烟丝雪茄知识、及使用技巧;搜罗北京上海深圳台湾等地烟斗店;精彩烟斗网站点评;社区论坛博客等内容“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这是唐·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送人游吴》的诗句。可以想见,这位诗人对苏州水的倾倒眷恋。是的,历代诗人对苏州的水都情有独钟,写下了大量的诗作,抚今追昔的、借题咏怀的、更多的是赞美和歌颂。各抒已见,五彩缤纷,汇成了题材广阔,文化内涵丰富的诗的海洋。4 N& D" i3 m x, Z& \3 ]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宋·孙觌《吴门道中》)。读来使人如置身图画中。[ 烟斗村·众议所 ] — 全球华人斗客的精神家园7 L7 P w1 ` I

元代画家倪瓒《吴中》诗云:“望中烟草古长洲,不见当时麋鹿游。满目越来溪上水,流将春梦过杭州。”这同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几句一样,是意味着“四大皆空”虚无主义的颓废情调。

) l& b" R+ r( {; d q3 r7 Q《论语》:“知者乐水”但也不绝对。水,有时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而是相反。明初诗人汪广洋,官居右丞相。洪武三年,因与左丞相杨宪有隙,遭其诬陷,被贬海南。一路上舟车跋涉,途经苏州,住宿横塘。在欣赏江南水乡风光的同时,写了一首《登胥江驿亭》的诗。诗云:“小阁开帘望远岑,暖风日晴啭幽莺。胥江流水清无底,较比春愁一样深。”他见到胥江水的清流激扬,透明度高,不禁触景生情,百感丛生。水深、春深,旅愁更深。

& F9 s' P: M) a7 }清代侨居中国的朝鲜诗人金沧江有一首《姑苏怀古》:“吴王日日奈欢何,越女如花唱艳歌。未洗千年亡国恨,姑苏城外水空多。”一个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他同情吴国的灭亡,从另一角度着笔,对“美哉!泱泱乎”苏州的水抱有讽嘲偏见。

6摘抄关于“水文化节”的句子

水,作为万物之源水,滋养着大地一切生物。

正如鱼离不开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也是如此。在地球表面上,除了高山、丘陵、平原之外,水要占绝大部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可知,地球表面70%是由水构成的,而且在生物各组织部分的元素中,水也是占有最高的比例的。

对于人类,水供给我们饮用、烹饪、洗涤,假若一天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便会陷入困境。中国人自古对水的重要性就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视水为宇宙间形形色色生命的根本源泉,例如,在《周礼·天官·冢宰篇》中有“凡王之馈„„饮用六清”,而“六清”即为水、浆、醴、酴、医、酏,也就是水、米汤、酒酿、凉汤、浊浆及薄粥,这说明我们最基本的“食”是与水有密切关系的。

自有历史记载开始,水就一直是农作物丰收的主宰,水量充沛,湿度适宜,自然农作物就会丰收,这样农家就有足够的粮食养家糊口,社会就能安定和谐。所以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这该是长期经验累积的总括,并且具有相当写实的实践意义。

古语有云“久旱逢甘霖”是人生四大乐事之一,并且还居于首位。试想没有水用来活命,其他的“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及“金榜题名时”,恐怕都无从谈起。

7哪位高手知道关于武汉市水文化的诗句啊

水调歌头

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歩,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8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译: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3、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黄庭坚《品令·茶词》

译: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黄庭坚《满庭芳·茶》

译: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6、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

译: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8、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译: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译: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1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译: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耳虚闻蚁《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指身体虚弱。宋苏轼《次韵乐著作野步》:“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另参见动物部·走兽“殷牛”、动物部·虫豸“床下蚁”。

 西子病参见人体部·其他“捧心”。唐司空图《村西杏一花二首》之一:“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李贺得疾参见文明部·诗词“锦囊诗草”。喻苦心写作,呕心沥血。宋陈师道《和黄预病起》:“李贺固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

 伯牛灾《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指不治之症。唐王维《哭褚司马》:“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

 沈郎参见人体部·肢体“瘦沈腰”。唐牟融《山中有怀李十二》:“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穷是病参见人事部·贫贱“原宪贫”。宋苏轼《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之一:“世俗何如穷是病,神仙可学道之余。”

 相如渴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指渴饮或有疾病。唐唐彦谦《奏捷西蜀题沱江驿》:“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柳生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曰:“柳、瘤字,一声之转。”指疾病或灾变。宋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迎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当时修道颇辛苦,柳生两肘乌巢肩。”另参见人体部·肢体 “杨枝肘”、植物部·木本“柳生肘上”。

 秦痔《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指阿说馅媚、出卖人格而求取物质利益;或泛指痔疮。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尚怜秦痔苦,不遣楚醪沉。”另参见政事部·贪佞“吮痈”、人事部·行止“舐痔”。

 病入膏肓《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指不治之症,或喻事态已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金王若虚《论诗》:“功夫费尽漫穷年,病入膏肓不可携。”另参见人体部·其他“疾在膏肓”、九流部· 医术“膏肓”。

 病庄舄参见人事部·情感“庄舄思归”。宋苏轼《次韵定国见寄》:“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

 疾竖参见人事部·病死“病入膏肓”。宋陆游《秋晚幽居》:“吴中秋色气犹和,疾竖其如此老何。”

 九原可作《国语·晋语》:“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喻死者再生。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四:“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玡邴曼容。”另参见地理部·土石“九原”、地理部·城建“九原”。

 天上召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李贺字)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一言:…… 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指才子英年早逝。宋欧阳修《吊黄学士三首》之二:‘“共疑天上召,更欲水边招。”另参见器用部·宫室“白玉楼”。

 见飞鵩参见人事部·情感“鵩鸟悲”。唐温庭筠《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之一:“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

 化虫沙参见人物部·其他“虫沙猿鹤”。金元好问《石岭关书所见》:“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达。”

 凤归天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唐姚合《题梁国公主池亭》:“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惊起凤归天。”

 邓通死饥参见人事部·贫贱“邓通饿死”。唐杜牧《杜秋娘诗》:“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

 玉棺仙令参见器用部·其他“玉棺”。清吴雯《自郏县至南阳五日山水风土不无感怀成诗九首》之二:“寥落孤城傍翠微,玉棺仙令去何归。”

 白鸡梦《晋书·谢安传》:“(谢安)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指死亡。唐李白《东山吟》:“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另参见天文部·时令“白鸡年”、动物部·飞禽“白鸡”、人事部·睡梦“鸡梦”。

 白鹤归参见动物部·飞禽“辽东鹤”。喻人去世。唐李德裕《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伍员死参见人体部·头面“伍员抉目”。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弃吴江参见地理部·水流“伍员潮”。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鸡犬无还参见九流部·神仙“云中鸡犬”。唐邵谒《经安容先生旧居》:“云雨有归时,鸡犬无还日。”

 金谷堕楼《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石崇不予,孙秀怒,遂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 ‘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指美人遇难。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另参见器用部·宫室“绿珠楼”、文明部·歌舞“绿珠歌”、人物部·妇女“绿珠”。

 星坼《晋书·张华传》:“初,(张)华所封壮武郡有桑化为柏,识者以为不祥。又华第舍及监省数有妖怪。少子韪以中台星坼,劝华逊位。华不从……遂害之于前殿马道南。”用以悼亡。唐温庭筠《题车安里工相林亭》:“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台星坼”。

 修文地下参见人物部·人杰“地下郎”。唐杜甫《哭李常侍峰》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剑化参见武备部·兵器“丰城龙剑”。喻人去世。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泰山颓《礼记·擅弓上》:“孔子蚤(早)作,负手曳杖,消摇(同“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人,当户而坐。……(子贡)趋而人,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东阶)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喻指人去世。唐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母学士》:“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另参见地理部·土石“泰山毁”、器用部·宫室“奠楹”、人事部·睡梦“梦楹”。

 毙长途参见天文部·天体“夸父逐日”。指劳累而死。唐僧鸾《苦热行》:“饮流夸父毙长途,如见当中印王字。”

 得牛眠参见九流部·杂技“卜牛眠”。清赵翼《为伟儿得葬地感赋》之二:“忽欣来蝶梦,恰报得牛眠。”

 惜余香三国魏曹操《遗令》:“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指众妾)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喻临死前对妻儿的思念。南朝梁沈约《八咏诗》:“一朝卖玉碗,眷眷惜余香。”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铜雀分香”、器用部·衣冠“卖西陵履”、器用部·日用“分香”。

 郭泰碑铭《后汉书·郭泰传》:“明年春,(郭泰)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 ‘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耳。'”称颂人生前品行。唐罗隐《围城偶作》:“自从郭泰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人。”另参见器用部·宫室 “郭碑”、文明部·文章“有道铭”、人事部·谬误“蔡邕愧”。

 黄垆别参见器用部·宫室“黄公肆”。清袁枚《挽范莪亭孝廉》:“何图白首逢,遽作黄垆别。”

 悬剑参见伦类部·师友“挂剑”。唐骆宾王《夕次旧吴》:“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嗟龚胜参见政事部·忠直“龚胜耻事新”。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一:“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醉后悲参见人事部·情感“咽羊昙”。唐司空曙《哭苗员外呈张参军》:“季子生前别,羊昙醉后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599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