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看几张画,漂亮吗?
某少儿美术机构作品展示
看的出来,画这些画的孩子们很乖,很认真,耐心一流,专注力一流 ,色彩比较丰富,椰子树叶的花纹也画的很清楚,而且很多孩子画的一模一样,整整齐齐。
或许在广大家长朋友眼里,这样的乖孩子所画出来的,特别”拿得出手“,又可以在朋友圈展示一番了。
但我却会给这些画打零分
01
为什么打零分?
第一,其中的一个孩子告诉我,他画这些画的时候,完全没有动脑筋,怎么画,怎么构图,都是由老师”手把手“教他的;
第二,在上这些颜色的时候,孩子也没有自己的主见,每一个地方画什么颜色都是由老师控制的;
第三,孩子说,画画和他妈妈规定他”每晚必须9:00上床“一样无聊!
一般家长就是希望孩子的画面好看一点,于是就直接要结果,所以才导致大面积少儿美术培训弄虚作假,为了”迎合“家长,而背离了儿童美术的本质。
02
故事,让画里有“话”
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是从听故事开始的,
睡前可以听着爸爸妈妈讲的故事
是孩子一天最期盼的时刻。
每一个孩子心里都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故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孩子喜欢听故事,他们也喜欢讲故事。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一边在纸上随意画着,一边嘴里嘟嘟囔囔说个不停。与其说他们在画画,不如说他们是在画话、画故事。
听故事和看故事,这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光听和看还不够,他们同时也渴望把这些故事和感受抒发表达出来。
事实上,孩子正是在这种画故事或者借画说话的过程中完成了他们童年对世界的认知探索和想象,实现了他们情感的抒发与释放,同时积累了初步的绘画经验与感受。
而大多数成人对待儿童美术有两个误区: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释儿童画,二是常常让儿童绘画当成一种专业技术。
因此,我们经常强调:对孩子来说,没有会不会画的,也没有画的好不好这一说,就是因为孩子的绘画无关技术,它更多是孩子感情和思维的表达媒介,是他们获得对世界认知的重要途径。
03
孩子眼中的世界,你真的懂吗?
这是一个从未学过绘画的小男孩,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就画出了这么一幅非常丰富的画,小男孩给它取名叫《未来清洁车》,他讲了这台车的每一个功能的设计,原来他的妈妈是一位清洁工,他是希望能够拥有一台这样的车,来帮助她的妈妈减轻劳动的强度。他是这样说的:
第一,这款清洁车最大的特点是有螺旋桨。因为妈妈工作肯定是时间很紧的,一个地方清洁完了可以快速去另一个地方清洁。
第二,你们发现那个灯泡了吗?妈妈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了灯妈妈就不会害怕,还更加安全。
第三,第四,第五车轮,一次性吸尘的,还有大的垃圾怎么夹起来的,还有水箱怎么去处理,怎么一次回收、二次回收的。
当妈妈听儿子介绍完这幅复杂的作品后,当时就感动得泪流满面,和儿子拥抱在一起。因为这就是他的生活,他妈妈天天干这个工作,所以他就很了解她,特别的心疼妈妈。
我想借助这个作品跟大家分享:任何时候不管你开心或不开心,我们都要仔细地静下心来听听孩子说他自己的想法,听一听孩子讲一讲他的创作,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更好地教育儿童。
04
上期五位建筑设计师作品创作回顾
5天5个小朋友带给我们的惊喜与变化是毋庸置疑,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和展望是天马行空的,每个建筑都各具特色,都有自己的表达和呈现,每一个建筑作品里都凝聚了他们对于家的感受的投射与期待,每个建筑里吃穿住行、能源区、玩乐区等功能一应俱全,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会隐身的、会变形的、会移动的…每个建筑的细节里也呈现了孩子们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孩子们对于家人无限的爱。而且很荣幸5个小朋友的建筑设计作品被艺术百年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组委会选中参加630号在鸟巢的展览,这对于孩子们是最大的鼓励,希望一颗建筑设计师的小种子从此种下,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可以关注身边的环境、社会,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发挥自我的价值,孩子们,真心为你们骄傲!
斯坦福大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认为,不同身份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哪怕这种身份是虚拟的。
“好好说画”的每一个孩子心里装着两个身份: 设计师和演讲家~
优秀的设计师,得学会用作品讲故事。
05
画出内心,说出梦想
“好好说画”课程,由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海外名校的专业教学团队研发。
以 “美术 ➕ 演讲” 的复合式表达方式,引导孩子画出内心,说出梦想。
打造“1+1大于2”的新概念青少年艺术美育。
演讲
演讲重不重要?勿庸置疑
那在少儿美术中,演讲有多重要?
在这个课程,孩子们又会有哪些不同往常的收获呢?
1对话
用演讲,与自己的世界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与自己的父母对话,真正的去好好说话
艺术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能无限接近人的灵魂,并将人心无法摹状的喜怒哀乐用可听、可视的形式表达出来,感动有着相同情绪的人。 美术和演讲都是艺术。
“清醒地认识到该学什么,怎样表达自己,不人云亦云,不媚俗。”这是当代油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对自己绘画的总结。
确实,孩子们若能排除一切杂念,在画中认识自己,与自己对话,在演讲中梳理自己想说的,愿意说的,喜欢说的,最终所达到的,那一定会让你意想不到。就像法国后印派的高更,如果他选择了遵循社会价值观而不是自己的内心,那史上可能会多一位出色的经纪人,却永别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2观点
展现出孩子内心对事物的态度
儿童美术的本质,是儿童表达内心的工具,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孩子在作品里表达了什么。我们安排演讲,就是为了孩子把他想法更好的能够传达给别人听,但敢不敢上台去说、能不能说清楚、别人是否喜欢听、听完后是否能记住,这些都离不开老师不断的激发和引导。
3说服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哪怕孩子画的很糟糕,甚至一个多小时只画来一根线条还画不出来,我们也要让父母看到,让父母听 到,为什么你的孩子画不出来,思维上是被什么卡住了,情感上是被什么吓住了,我们要找到原因才能去解决,这才是根本和彻底的教育。 没有永恒的真理,当你能够说服对方时,你掌握的就是真理。允许孩子自由思考、合理怀疑,孩子才不会盲目从众,这是对独立思维的尊重,也是锻炼孩子批判性思维和演讲能力的根本。
4展现
让每个孩子都精彩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用”TED演讲+作品展览“的方式,在一步步寻求价值感的同时,他们可以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还能让他们看到更有自尊的自己。
5 孩子们所收获的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规划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同理心、团队协作能力、视觉和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形体控制能力、自信心、社交能力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是一种基于解决方案的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法。源自于斯坦福大学的DesignSchool,设计思维的5个步骤:
这次的夏令营以项目式主题带入,所选的的主题 《我的家住哪里?》 课题引导来自于原研哉House VIsion,从”新家族的家“”最小—最大的家“”绿舍“到“火星生活舱“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 启示一个探索未来家的梦想,作为未来的小主人用设计思维的方式去探索设计畅想可以生活在北极、生活在沙漠、生活在海洋、生活在火星的未来的家。 《未来博物馆设计》 课题引导来自于全球设计与教育界兴起名为Future Museum Design 旨在探讨:20年后的博物馆应当是什么样子?怎样的博物馆才真正让人流连忘返? ,两大主题都是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社会学家所关心关注的问题,课题符合孩子们的时代性,有效的和社会相连接,用自己的视角去发现问题、用设计思维方式去规划,解决问题。
项目的课程有益于展现出孩子内心对事物的态度。儿童美术的本质,是儿童表达内心的工具,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孩子在作品里表达了什么。我们安排演讲,就是为了孩子把他想法更好的能够传达给别人听,但敢不敢上台去说、能不能说清楚、别人是否喜欢听、听完后是否能记住,这些都离不开老师不断的激发和引导。很好的梳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用适合个人的语言风格结合形体手势自然、顺畅、自由且有条理清晰的表达出来。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用” TED演讲+作品展览 “的方式,在一步步寻求价值感的同时,他们可以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还能让他们看到更有自尊的自己。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绽放。
6师资:
胡雯珺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法国第戎国立美术学院当代艺术,NART无艺创想空间创始人,GIFART儿童美育创始人,青普文化导师、艺术留学规划师、孟沛欣整合艺术疗愈导师班成员
王雅慧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NART无艺创想空间教学主管,参与设置和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项目的多项课程、多年儿童美术教育教学经验,善于从创作的角度激发孩子们的想法
王小宁 :前中央广播电台主持人,中央台播音主持类作品一等奖,在行97高分演讲导师,全国500+ceo、高管的演讲导师,明显大v和商业精英私人演讲顾问
樊钰 :广播电视硕士、播音主持艺术与汉语言双学士、钰教于乐教育创始人、新锐作文名师、青少年正面表达专家
课程时间
第四期:8月05日-8月09日主题二
09:00am-16:30pm
(5天)
适合年龄
7岁以上
费用
6800元/全天营
点击以下预订吧
· 往 · 期 · 回 · 顾 ·
■ Over ■
最初人有四条胳膊、四条腿,两张脸,一个头。那时候我们很幸福,很完整。
众神担心人类的完整性影响对其崇拜,于是把人劈成两半。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一直在世间游荡,渴望与寻求着自己灵魂的另一半。
而后,在无数个爱情轮回中,无数个关于爱的故事在不断上演。
16年后,伍思薇依然在温柔地讲着爱这件事,带给了我们——《校园情圣》
它还叫做《真心半解》/《一半一半》,在看完**后笔者觉得这两个译名更恰当。
这是伍思薇继《面子》之后的第二部作品。
《面子》又称为女版《喜宴》,由陈冲和杨雅慧主演的同性题材影片,杨雅慧扮演女主小薇,陈冲扮演着小薇的母亲。
有意思的是,本片中陈冲是作为女主的母亲(以照片形式)出现的,似乎在和《面子》相互呼应。
本片目前豆瓣超过17万人打出了81分的高分。
好于87%爱情片,88%喜剧片。
校园青春爱情之下,实际探讨的是 灵魂的发现和自我成长 。
三个灵魂相遇,高级的喜欢是精神层次的共鸣
Ellie是一个毫不起眼,靠给同学写作文赚外快的华裔女生,她还是每一天骑着自行车独自上下学,没有朋友,且行且孤独的社恐学霸
Aster是一个样貌出众,处于绯闻中心的校花,有一个有钱但不深爱的男友,身边围着一群肤浅又无聊的朋友,她并不满足于自己当下的生活,偶尔挣扎
Paul是一个性格直率,热爱制作热狗的替补边锋,他梦想着改变自己家热狗店的热狗制作方法却无法说服妈妈,暗恋Aster苦于文笔差和不会说话,而找上了Ellie帮他代写情书。
因为一封情书,将三个不同的人拉到了一起,也开始了一连连让人为之心动的故事。
一段从网恋到交心的姬情,敬这该死的温柔
Ellie和Aster因为一封信开始了网恋,文字让两个孤独的灵魂得到了慰藉,像是找到了组织那样,她们在第一次产生交集时就忍不住不回应对方。
原本以为信纸上跳跃的字眼,是又一个没有新意的程序。
可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内心深处的共鸣,让爱的含义清晰。
像是被爱神射出的箭击中了一样,她走进了她的内心。
她们不断被彼此拉扯着吸引、渴望,渴望,渴望
她忍不住向她发起了爱的邀请,Ellie给Aster一个坐标和一面能够任画五笔的墙。
任意涂鸦,是她们青春中最初的最大胆的靠近。
她一笔,她跟着一笔,再一笔,她也一笔就这样在彼此的画作上感受对方的内心的悸动。
一次意外相遇,Ellie看见了Aster手中拿的一幅画,仅仅是微不足道的画的不经意的一笔,她懂得她创作时的心境和感受:「我喜欢画在边上的一笔,看起来格外孤单,却又充满希望。」
如果说,重力是物质对孤独的反应,那么,爱情是人们对灵魂相依的反应。
Aster对Ellie发起了温泉之约,看见喜欢的女生脱衣服时,Ellie原地 180 度立定转身,慌乱地说,「这是阔叶树吗?」
伴随着愉悦的交谈,她们在泉水的流动中享受着心灵相拥的美妙,Aster穿着从Ellie身上扒下来的衣服,她们把自己交给泉水和对方
爱这迷死人的革命情谊,太太太引人入胜了
Paul是一个真诚的可爱的男生,对于喜欢的人,他敢于出击,可是不善于表达,喜欢漂亮的Aster,也因为Ellie的助攻,短暂地靠近了Aster,终因为不是一类人而渐行渐远。
在与Ellie的相处中,他渐渐喜欢了这个聪明独立的女孩。
事实上,他不知道自己的内心何时更在意的是Ellie而不是aster。
或许是,第一次他在屋外聆听到她写的歌,一曲虽短,却柔情绵绵,颤人心扉。
或许是,彼此内心深处都怀有着被困在当下的生活里的不甘和想要去挣脱的心境,虽然他们性格、观念等都不同,但是却不妨碍相互陪伴并带来快乐,这让他开心不已。
或许是,演奏会上Ellie被捉弄钢琴坏掉了后,Paul给了她吉他,所有人都沉浸在Ellie的歌声时,他也情不自禁
或许是,他在看了Ellie之后,从身体里爆发出了极大的能量,帮助球队砍分了。
原来,励志不是他们赢得了比赛,而是他们终于得分了,这是十五年来球队首次得分
或许喜欢就是会不经意地去亲近吧,他会去帮她抠开养乐多,为她做食物,即便是在明白了Ellie真正喜欢Aster后,作为基督徒的他先是被吓到了,但回家后依然会偷偷地上网查看关于gay这件事。
Paul意识到了爱的多样性,并懂得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他人,而不是用对方期待自己的方式。
最后,Paul顾不上被Ellie嘲笑为傻瓜,也要追着火车去奔跑,哪怕是永远追不上她。
而Ellie无论曾经她觉得这种行为有多老套和俗气,依然会忍不住地一边骂笨蛋,一边哭泣。
我们总是会轻易为那些为了爱而不断努力的行为所感动不已,因为这些都让我们想到了自己,就像是对爱的人的去不停地表达自己的爱意,不断去诉说我爱你,索要抱抱,亲吻
这些重复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惊人的魅力,只是我们都享受着珍惜着那些关于爱的美好瞬间 。
生活不需要大结局,重要的是遇见真正的自己
故事的最后,Paul从一个偏“直男”的男人,变得温柔细腻,并对爱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打破自己内心的束缚,也第一次敢于和家人进行关于更改香肠配方的交流,这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Aster不再妥协于原本的人生,勇敢地选择了艺术大学。
原本的她像是爱画画却不敢坚持下去一样,她习惯性去合群、去放弃、去接受身边的一切,被困在自己被框定好的人生里,好在最后她终于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了。
Ellie亲吻了自己喜欢的女孩,被喜欢自己的男生温暖相送,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大学。
对她而言,最美好的事就是认识了自己,那些有关情感的秘密,那些对世界的憧憬,那些对信仰的思索对她都不是束缚,而成为了美好的追寻。
看完影本片后又会让人不经意地想起了《面子》,在《面子》中作为医生的小薇,爱上了上级的女儿,不敢向母亲坦白,母亲也有着自己情感的秘密,而这一切终于在接二连三的意外后,冲破了“面子”的束缚,帮她们去做了真实的自己。
而《校园情圣》中的Aster则是像极了年轻时的小薇,她们一样不热衷于打扮,聪明独立,不同的是此时的Aster还属于自我认知的懵懂期。
她们都经历过那样的状态:太胆小,太懦弱,不敢放眼世界,让它见证爱,甚至还没有争取就弃甲而逃。
但每个真正对待爱的人,都不会在意偶尔成为爱情中的傻瓜,在对爱进行追寻后他们会明白重要的是享受爱存在的那一刻。
Aster对Aster说「我们多年后再见」,其实,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是否会在一起,如果在一起更像是童话,不在一起也很平常。
重要的是他们都懂得了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并懂得了什么是爱。正如同Ellie在片中对爱的理解:
「爱不是恒久忍耐,不是恩慈和谦卑。
爱是……混乱又复杂,可怕又自私。还要足够大胆。
爱不是要找到你完美的另一半,
爱是,不断尝试,并且勇于靠近,然后失败。
爱是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只求换得拥有伟大作品的机会。」
他们之间的故事,不光是不起波澜的相遇一场,而是三个灵魂之间的发现,让他们都懂得要去做更好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生活中遇到了一个人,我们或许觉得他无关紧要,却无法预料到他的出现与我们发生了联结,并对我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想这便是人生中有趣的一件事。
人活一世,有许多想不明白的事情,或是自己不曾了解的东西,没关系,重要的是去更包容性地爱,去扩展爱的更多可能性,去勇敢地爱。
我想,只要真正去爱过,还有为爱奔跑的勇气,那么灵魂将不会老去。
毕业设计开始之前要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思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思考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学校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检验,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能知识的实践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设计的功能、目的和价值、社会属性、设计的发展趋势,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工业设计;毕业设计;设计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66-02
一、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与艺术、工程技术、社会学、市场、管理、心理学、环境保护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工业设计教育也具有了综合性、跨学科的特征。如何在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中将各种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是我们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而毕业设计既是对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检验,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实践平台,也是学生进入职场前的热身演练。毕业设计选题很关键,无论实题还是研究性课题,在毕业设计环节都要坚持详实完整的设计过程,指导学生从系统研究开始,观察生活现象的细微处,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查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二、对往届毕业设计选题经验和不足之处的分析
1部分选题过于具体。许多学生毕业设计课题设定的过于具体,像空调室外机造型设计、电热水器造型设计等,学生往往仅在产品的造型方面去深入,难以在造型之外的领域进行突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指定选题多,选题形式较为单一。目前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我们多采用以指导教师为主导出题,学生选择教师选题的毕业设计模式,这类选题一般在90%以上。今后应进一步进行选题多元化的探索,如学生在实习期间自行发掘毕业设计题目,结合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特点进行选题等,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在毕业设计的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3学科交叉不够。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还是以指导教师一对一进行为主。定义工业设计过去与未来的课题,并参考近年欧洲(IF)、美国(IDEA)、日本(G-Mark)等国际设计奖项论坛讨论内涵,罗列出相关派生类项:管理与经营、经济、史学、交通、建筑、社会学、艺术、环境、法律、健康、机构设计、材料、工业设计机构等。从中可以看出工业设计专业领域发展的日益宽泛和学科的交叉性,而我们目前选题的学科广度和学科交叉性仍不足。
三、选择和完善毕业选题时的思考
根据近年几所开设工业设计专业较早的高等院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以及选题的情况,结合笔者所带毕业设计的经验,笔者认为对于毕业设计选题,尤其是研究性选题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紧密触摸社会发展的前沿。随着信息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学科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学科的知识交叉综合正成为一种必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使用、把握社会整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进而进一步培养、塑造他们引领性的设计意识与观念,已经成为设计教育的重要思考。近几年,穿戴式技术在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都备受关注,“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在上学期与同工作老师共同指导的课程设计中,也引导学生做过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方面的设计,不但使学生们能更好更快地获取最新的信息和技术,对智能可穿戴设计也有了更好的把握,如毛世昌、王灵毓等同学所做“PARTNER同伴”骑行者用户的可穿戴头盔设计,“PARTNER同伴”还参加了“2014年首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并获得了平台创意类作品银奖的优异成绩。
2综合性,社会性选题。毕业选题要密切结合设计前沿,考虑社会意义和功能,具有研究意义和创新性,探索具有社会意义和研究前瞻性的课题。调查研究表明,近些年关注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行为能力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和设计选题增多,诸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中国城市老年社区卫浴设计”“农村老年人医疗巡诊基站”,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POCKET――基于收纳行为的婴儿手推车再设计”,江南大学的“豆伴――为老年人设计的手机及社区养老系统”,中国美术学院的“脑瘫儿童早期干预辅具设计”,湖南大学的“新生儿经鼻无创呼吸机”等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都关注老龄化等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关注我国社会面临的突出和热点问题,进一步地探索设计的社会责任。在上述所罗列的工业设计派生类别中,其中关于健康一类,又划分为医疗产品设计、辅具设计、通用设计、婴幼设计、食具设计。笔者所带毕业设计的选题,也主要基于以上的考虑。选择了婴幼设计这一研究性课题,并定义为儿童用具系统设计。这一课题的提出,结合了笔者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上,在原有的儿童玩具设计的基础上将毕业设计选题进一步拓宽调整为儿童用具设计。这样一来,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范围,拓宽了学生对于社会问题和不同人群的未来需求的探究能力。选题过宽,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如大海捞针;选题过于具体明确,如曾经选择的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由于此类产品市场化充分,学生往往不容易打破诸多限制,进行创新思维。在进行了毕业课题的调整之后,学生可以对儿童用户以及儿童产品消费者的人群进行细分,也可以对儿童用具从衣、食、住、行、娱乐、教育进行细分,进而观察生活现象的细微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今年的毕业设计环节中,两名学生确定了《妙妙时间――儿童时间管理系统产品设计》和《蛋生――儿童财务管理系统产品设计》,学生最终的设计定位在教师的掌握之中却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在我的儿童用具系统设计选题的大范围下,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又将自己的兴趣点结合进去,最终的结果也是大家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融合我校办学特色。我们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的时候,既要考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社会热点问题等社会大环境,也要结合我校“科学、艺术、时尚”的办学特色。随着经济、社会和人类需求的发展,时尚也成为诸多品牌的重要理念和诉求。现在,欧美许多品牌也是主要以时尚和体验作为其品牌理念,如Anthropologie,一家以一门社会科学――人类学的法语名称命名的美国高档服装及家居零售商。零售的商品涉及服装、饰品、家具、家居、装饰品等诸多方面,定位于舒适而时尚的城市风格。新的设计面向家庭总收入在20万美金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有教养、追求独一无二的设计的职业女性。他们销售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其设计理念和设计人群定位可见一斑。随着人们对社会发展趋势和设计功能的不断探讨,时尚产业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时尚产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服装、服饰产品,此外,还有配饰、时尚电子产品,如最经典的苹果系列产品、时尚家居、时尚便携产品等。可穿戴技术的开发者以及谷歌眼镜的策划Thad Starner曾说过“可穿戴设备”本身就是时尚。第一意识就是你必须考虑它的外形,所有你戴在身上的东西都是时尚。”笔者认为,可穿戴设计是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时尚,又与我校“科学、艺术、时尚”的定位吻合。如我们设定的基于特定用户生活方式的可穿戴产品的设计。因为可穿戴产品正越过技术的藩篱,融入时尚的元素,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学们以团队的形式对基于特定用户生活方式的可穿戴产品的设计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思考,系统性地对基于特定用户,比如特殊工种工作人员、明星、时尚青年、潮人、盲人、运动爱好者等进行研究,通过基于用户需求和生活方式的研究以及使用环境研究(如雾霾、户外、特殊工作环境等等)中找到设计定位。
4不断探寻设计的价值目标。设计的目标和价值一直伴随着社会和现代设计的发展,为众人所热议。从现代设计之初最为推崇的“形式追随功能”,到20世纪的文化、情感、交互等,一直到当代的体验设计。在体验经济时代,生活变成一种感受体验的过程,设计的目标和价值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丰富和更多元化的体验。从一些高校工业设计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中可以窥见一斑,侧重文脉,即注重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如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卿卿如晤”,注重体验的蔡尚同学的“感――Relight”以及注重对自然感知体验的我校工业设计毕业生钱雅慧同学的“FLOAT KINGDOM浮游王国――自然感知型儿童娱乐设施设计”等设计选题。
四、对于毕业设计选题的再思考
设计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只有进行团队合作,合理运用设计方法,才能得到1+1>2的效应。现在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时候,通常是两个以上同学一个选题,在前期的设计调研以及设计研究、设计定位和方案的探讨上,都能通力合作,迸发出创新和智慧的火花。在今后的毕业设计环节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除了教研室中艺术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教师的合作,还要加强工业设计专业和其他专业教师的跨专业和跨界的合作关系以及毕业设计选题的跨专业和跨界合作,这是我们今后毕业选题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赵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多样性与社会性的回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本科毕业设计概述与反思[J]装饰,2011,(8):14-21
[2]王昀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设计的道理――从2011届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毕业创作谈起[J]装饰,2011,(8):22-29
[3]张凌浩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有限与无限――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概述[J]装饰,2011,(8):35-42
;为什么这几年很少看到新加坡的电视剧或**了?
一年一年的国家发展,影视的变化也大刀阔斧,各种新鲜理念和科技也随之而出,每个国家都有其代表的影视作品和文化风格,各种国家演员,各种国家导演,各种国家出版,影视业竞争激烈又融洽。各国有各国的文化,各国有各国的风格,在各大**节上,这些作品就倾巢而出,百家争鸣。但是发现没有,近几年虽然影视业发展的迅速,但是为什么很少看到新加坡的电视剧或**了?
01
我国曾在90年代引进过新加坡的部分电视剧,但是好像从那时候开始,新加坡的影视就很难出现在我们面前了。首先电视剧的话,是因为当时90年代我国的影视制作能力不算特别的突出,各种设备和理念也没有更新到位,所以大量引进泰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影视作品,其中《大长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国掀起了韩国热潮,当时引起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制作。而现在反而局面反转了起来,新加坡对于影视业的经济并不看重,所以新加坡并没有什么优质的**或电视剧,而且在造星方面上,也被我们国家远远超过。
02
在一个是90年代期间我国和新加坡关系非常友好,是中新关系的黄金时间,所以大量的新加坡影视作品涌入中国,成为当时经济友好交流的一大象征。但是后来随着中新关系的恶化,新加坡的影视作品也就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所以我们才看不到关于新加坡的电视剧和**。并且新加坡影视制作业也不是特别突出,首先新加坡的**很少,**资源也不多,不少**导演和演员都跑到国外来拍,跟新加坡的一些政治方面也有一定的关系。
03
这几年以来,可以看到我国的影视制作水平正在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增长,完全可以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想拍摄方案,自己调控剧组里的一切设备,只看近几年我国的百亿票房就能知晓,中国影视业正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开启反击。所以,自然而然就不需要其他国家的**和电视剧来滥竽充数。
04
新加坡目前最主流的影视制造业还是新传媒,并且是刚刚起身的状态,与中国相比来看,发展空间还不及我国的一半。新加坡国家并不重视影视业,所以可以看到近几年,不少来自新加坡的演员或歌手跑到国内参演电视剧或**,参加综艺和发展行业。总而言之,我国和新加坡的影视业早已不是一个水平,所以近年来很少看到新加坡的电视剧和**。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欢迎您补充评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