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青青》年代情感剧有突破?

《小草青青》年代情感剧有突破?,第1张

电视剧《小草青青》由著名导演王梓倾力执导,王茜华、于震、刘钧、何翯、戴笑盈、张维伊、肖轶等实力演员联袂出演。该剧用最真挚淳朴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身世坎坷的女人不断成长,用坚韧决绝的姿态与命运抗衡的故事。故事的最后,勤劳能干的女人何青青收获了自己拼来的幸福。从美丽的大队广播员蜕变为强悍的杀猪婆,她用爱诠释了一个美丽女人励志的一生,也给予观众一份沉甸甸的正能量。

深入一个时代阶段,还原一群人的生活面貌,在年代剧里并不稀奇。《小草青青》的独特在于,融合在柴米油盐市井生活里的宏大情怀。故事从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知青岁月讲起,串起了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节点。以何青青的一生为支点,折射了整整一代人的残酷青春与生活处境。

没有奢华的场景,无需耀眼的特技,用质朴却不失美感的表现方式传达出满腔深情。《小草青青》的成功逆袭,对于目前浮躁的影视行业无疑是一份惊喜和慰藉。

精品剧从来不局限于某一种题材。从暖心励志的《俺娘田小草》、纯净有力的《满仓进城》,到正能量满格的《小草青青》,年代剧这类不被主流市场青睐的题材,在时代光影的精心打磨下,趋于完美,并形成了带有浓郁专属色彩的主打系列。时代光影通过一部部品相佳、味道足的作品给予观众惊喜的同时,对于题材的摸索和突破收获了业界频频好评,成功突围。

引言:有很多优秀的电视剧都比较值得人们去观看,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生活当中的压力,所以们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一、《光阴里的故事》

《光阴里的故事》是由林允、高至霆领衔主演,葛铮、贺鹏、刘瑜峰、李若宁等主演的电视剧。于2022年2月20日在CCTV-8、爱奇艺播出。该剧主要讲述陈一朵七岁那年,爸爸陈大冬的老战友毕世喜,把儿子毕来福从北大荒送到陈家,为的是让来福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故事。

二、《光阴里的故事》接地气嘛

《光阴里的故事》这部电视剧非常的接地气,因为这部电视剧主要以“年代回忆”为出发点,背后所折射的不仅是关于个体家庭的冷暖记忆,更以此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不仅有青岛筒子楼、90年代啤酒节、街边小烧烤、浓浓烟火气,还有温馨邻里情,这些藏在“光阴里的老青岛元素”以真实细腻的拍摄手法登上大屏幕,让观众们对老青岛增添更多怀念和想象,所以非常的接地气,而且也细腻的演绎出了90年代工人师傅的认真和善良。

三、这部电视剧的剧情简介

陈一朵七岁那年,爸爸陈大冬的老战友毕世喜,把儿子毕来福从北大荒送到陈家,为的是让来福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寄住在一朵家里的来福与工厂大院里的一群小伙伴一起长大。一朵高考失利没有考上大学,在父亲所在的自行车厂就业,来福为了不给养父母增加负担,也主动选择了进工厂就业,而且几个孩子一起长大,长大后又各奔前程,时间进入了九八年,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来福觉得自己车厂是他们几代人的回忆,所以为了这份情怀,他承包了组装车间。

在《张卫国的夏天》当中有三次久别重逢的时刻,让人的内心非常激动。张卫国活了一辈子,才发现原来自己竟是一场笑话。爷爷竟然是太监,怎么也没有有让张卫国料到。为了满足父亲临终的遗愿,将其骨灰撒在了大海当中。可是还没来得及全部都撒完,却碰巧遇到了曾经的初恋。面对痛苦的打击和喜出望外的情绪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张卫国万万没想到初恋情人会来接自己。

失去一切的张卫国本来想着颓废的过日,万万没想到遇到了曾经的老同学。两个人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不仅一起吃苦,而且还一起学工艺。正是因为这样让人感受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肯定不一般,中间有着特殊的感情。戏班子当中之所以把男女分开,是希望彼此之间不再产生特殊的情感,不影响到拍戏。因为有了感情之后,内心当中会有一些说不清和道不明的关系。

特殊年代的中国式情感,便是一起同吃同住。虽然两个人没有特殊的感情,但长久的相处肯定有别人无法超越的东西。在孩子的生活当中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最重要,往往超过于亲生父母。因为父母没有办法,无时无刻的陪在孩子的身边,更没有办法了解孩子究竟在想什么。拥有了这些情况之后,往往都会把心事诉说给朋友听。

总的来说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所有的人都处在激烈的斗争当中。并不是说时间久了之后感情就淡了,往往有一些情感在内心当中刻骨铭心。相信在重逢的那一天,心里会无比激动。毕竟曾经一起经历过酸甜苦辣,永远都是内心当中最好的兄弟。不管世界怎么变化,情感是绝对不能够被代替的。

1、工作狂基本上都是70后的。

80后拒绝加班!

2、70后喜欢穿七匹狼或者猛龙牌子的衣服。

80后喜欢G-Star之类的。

3、70后唱k的时候只会—例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然后就拼命拉着你喝酒,不让你唱。

Mic霸一般是80后。

4、70后的话题除了工作就是股票。

80后的话题更多,有英超、魔兽……

5、70后如果有笔记本,会喜欢到公众场合用。

80后才不会背那么重的东西在身上。

6、70后喜欢喝红酒,一般是长城红酒。

80后要么不喝酒,要么就喝啤酒。

7、70后无论任何时候,看到有站着的领导,都会马上给领导让座。

80后崇尚上下级平等。

8、70后娶老婆的时候想娶

80后觉得无所谓,只要相互感情好就可以了。

9、70后喜欢写日记,日记本还是带锁的。

80后喜欢写博客,新浪博客,SOHU博客,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反正没人认识你,骂骂人,发发嗲,干什么都行。

10、70后希望中国用核弹把上面三个国家(地区)都灭了。

80后希望和平。

11、70后对服务员态度恶劣,或者言语上调戏女服务员。

80后只在点菜和结帐时会跟服务员说话。

12、70后有存款。

80后有负债。

13、70后会把房子买在北京郊区,然后每天早上花一个多小时乘车去上班。

80后喜欢在公司附近租房子,每天骑车或走路去上班,就为了早上多睡一会。

14、70后结交有背景有地位的人。

80后结交志趣相投的人。

15、70后周末约客户去吃饭。

80后周末约同学去踢球。 16、70后喝酒时喜欢跟别人干杯

80后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下了,怎么也不肯再喝

17、70后的家进门要脱鞋。

80后家进门不用脱鞋。

18、70后五一、国庆去旅游,然后会在各个景点门口拍下很多V字手势的照片。

80后五一、国庆在家睡觉,或者约朋友去唱k,去旅游,我们只会拍景色。

19、吃饭时,70后喜欢坐在老板旁边

80后最好别坐在老板旁边,那才无拘无束

20、70后跟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喜欢找话题说。

80后不太搭理陌生人,故意找话题不累么?

21、70后即使能做得很好,也认为自己做的一般;

80后能做到一般,就认为自己做得很好;

第一大件—————冰棍

童年时,冰棍儿虽然不算多么高档的零食,但毕竟是工业化产品,不同于自己家房前屋后的农产品,因此还是颇有些特殊的。

彼时,看到别人家孩子吃冰棍,妈妈有时会用鸡蛋换、有时用钱买,但都给我和大哥吃了,她自己是不舍得吃的。有时赶上我们当时不在家,她会把冰棍儿放到暖壶中,等我们回来吃。我和大哥吃过一分钱的冰棍儿,偶尔也有二分钱的,但是从没吃过五分钱一根的牛奶冰棍儿,看到别的孩子吃,总是眼巴巴地瞅着,羡慕不已。

终于有一天,我和哥哥凑足了五分钱,狠狠心买了一根牛奶冰棍尝尝。我俩想到妈妈也没吃过,就乐颠颠地跑回家,想让她先吃第一口之后我们再吃。结果可倒好,妈妈一见俺哥俩花了“巨款”买了一根冰棍,用现在的话讲属于典型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立时火冒三丈,她一口没吃,先是把冰棍扔到我家草房顶上,又顺手拿起烧火棍来,连打带骂地说我们是败家子,结结实实地给我和大哥做了一道“棒子炖肉”的大菜,尤其是大哥挨打得更重,因为责怪由他带头儿,其实真错怪大哥了,那次是我的主意。

这件事,我们婚后多次和妈妈提起过,她总是笑而不语。其实我们感觉到了,她可能也意识到当初的处理不妥,有些后悔了。

妈妈,我们不怪你,回忆起来反而甜蜜而有趣。

第二大件—————自行车

八十年代,能骑上凤凰、永久、飞鸽、金鹿等大品牌自行车,相当于今天开上奔驰和宝马了。

那时,爸爸有一台破旧的金鹿自行车。在我五岁那年,爸爸骑着车,用车前面大梁载着我,从后防基地去东鸡村看马戏团表演。我看着狗熊、猴子们的表演,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可惜乐极生悲,回来时右脚被前车轱辘磨破了,掉了好大一块皮,疼得我直哭。

我们家搬到霍尔奇镇里后,爸爸给上初中的哥哥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大哥爱不释手,恨不得晚上睡觉时都要搂到被窝里。为了解决新车怕磨掉漆的问题,哥哥的做法和当时许多孩子对待新自行车一样:用彩色塑料条把自行车的三角架子都包上,又在车圈的辐条上粘上一些好看的公鸡毛,骑在上面显得特别靓、特别拉风、特别带劲,我想借着骑一下也不让。

当时我正用爸爸的旧车,在车后面绑上一个大棍子(用以防止摔倒),练习“掏档” 骑车。有一天,我趁大哥没锁车,偷着把他的“坐骑”骑到我们学校,在同学面前用我的“掏档”骑术很嘚瑟地骑了好几圈,虽然踉踉跄跄的,但当时的感觉美翻了,但回到家的后果么,那是可想而知!

第三大件—————收音机

在后防基地时,爸爸在全屯第一个买回一台收音机,可算是当时全家除手电筒外第二个高档家用电器,只需要用两节大号电池就能放响。

刚开始时,是我们自己家人用来听新闻、听戏曲、听评书、听少儿节目。当时我最爱听的一个栏目就是“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每次讲故事前,一个童声总是说“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之后孙爷爷就给我们讲孙悟空、哪吒、小红军故事等等,让我一次次听得入迷。

后来,屯中人到我家串门,发现这个“洋电匣子”真是个好东西。于是,晚饭后大家就很习惯地到我家来,尤其是老人、小孩和女性,有些大娘和婶子们带着纳鞋底、织毛衣等等一些随手需要干的活儿,往炕上一坐,边和母亲聊天边干活,再听上戏曲、评书,也不误手中的活,可算是那时的比较惬意的业余休闲了。印象里,妈妈从不嫌人多、嫌人吵,甚至在夏天时,屋子里热,也坐不下太多的人,妈妈还想了一个主意,让我哥在院里立了一个杆子,把收音机挂在上面,音量调到最大,方便更多人收听。打开收音机后,正值“评书联播”节目时间,由刘兰芳播讲《岳飞传》,马上就会让吵闹的人群静下来,无论大人小孩们都会随着刘兰芳所讲解情节的转换,表情不断变化,或喜或急、或怒或哀;口中还不时地发出“哎呦”、“唉”等感叹,并辅之以手拍头或脚跺地等肢体语言。记得有一次,半小时的评书,老白太太把王友媳妇的大腿都拍红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业余文化生活还是相当贫乏的。大家散场后,留下一地的瓜子皮、糖纸、烟头等垃圾,妈妈总是不厌其烦、不辞辛苦收拾一阵子。她还劝我和大哥也不要对来人不满意,屯里屯亲的谁还不麻烦谁啊,有人来说明咱家人缘好。用今天的话来讲,要构建和谐友好的屯里人关系。

再后来,屯里通了民用常电,大队给各家安上了有线广播,由专人定时播放新闻和各类通知。只要一拉墙上的绳,广播中就传来标准普通话发出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等声音,上我家来的人逐渐减少了,那种聚在一个院子里听评书的场景也就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郁达夫(1896~1945),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896年12月7日生。父郁士贤曾为塾师兼中医,后在富阳县衙当小职员。郁达夫3岁丧父,家道衰贫。7岁开始在家乡受启蒙教育,继到嘉兴、杭州等地求学。1913年即随长兄郁华赴日本学习,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郁达夫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广泛涉猎了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从而促使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时创作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23年又完成第2本小说集《茑萝集》。两部小说的出版,震惊了国内文坛。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的编辑工作,并先后在安庆政法学校、北京大学任教。1925年又到武昌师范大学文科教课。1926年3月,同郭沫若赴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同年12月回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事务。这时郁达夫的思想比较激进。1927年 1月,他在《洪水》半月刊上发表《广州事情》一文,揭露广州政府的窳败。3月,又发表《在方向转换的途中》一文,认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全民众的要求解放运动","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实现",并敏锐地感到隐藏在革命阵营内部的叛卖革命的危机,指出"足以破坏我们目下革命运动的最大危险",是"封建时代遗下来的英雄主义"。由于《广州事情》一文的发表,引起创造社内部的不同意见,复因整顿创造社出版部事务所产生的纠纷,郁达夫于1927年 8月脱离创造社。同年秋,参加革命政论性刊物《民众》的编辑工作。1928年 6月,郁达夫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又主编《大众文艺》,并与钱杏□一起为中国革命济难会编辑文艺性半月刊《白华》。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是发起人之一;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又加入宋庆龄、蔡元培主持的民权保障同盟。在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威慑下,同年4月他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着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1936年 2月,就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郁达夫又振作起来,重新投入时代的洪流,1936年冬应日本各社团及学校之聘去东京讲学,向日本朝野人士力陈侵华之非计;并专程探望亡命日本已近10年的郭沫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奔赴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末,由于国内政治气氛的逐渐逆转及家庭发生变故,客居南洋,在新加坡任《星州日报》副刊编辑,并任《华侨周报》主编,在海外坚持进行抗战宣传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华侨文化界的抗日工作。日军逼近新加坡后,撤退到荷属小岛石叻班让,后又辗转到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在该地以办酒厂为掩护,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为占领印尼的日军胁迫,到武吉丁宜日本宪兵部当翻译约达7、8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暗中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华侨,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后,在9月17日被日本宪兵部秘密杀害于武吉丁宜近郊荒野中。 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期作品反映了中国留日学生身在异乡的屈辱生活,以及回国后又遭到社会歧视,为个人生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境遇,深刻描写了当时青年处于军阀统治下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理。《沉沦》、《茫茫夜》、《茑萝行》以及《采石矶》等小说问世后,引起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这些创作虽然充满感伤情调和变态性心理的描写,当时被认为有"颓废派"的倾向,但总的说来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他在思想上、创作上受到卢梭、赫尔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日本作家葛西善藏、谷崎润一郎和佐藤春夫等影响,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表现自我的真挚感情。在倾诉对旧社会的反抗情绪以及反映青春期的苦闷心理方面,充满大胆的自我暴露手法和浓厚的抒情色彩,使他在小说创作上成为前期创造社浪漫主义倾向的突出代表,并且为一些后起的作家所仿效,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影响,在20年代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抒情笔调写小说的艺术流派。1923到1927年间,他还写了《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和《微雪的早晨》等自己认为"多少带有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的小说。但在参加进步的文学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仍然在1927年写了《过去》、《迷羊》等刻画病态心理的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1932年发表了《她是一个弱女子》(后改名《饶了她》),小说反映了从"五四"经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1931年日军在上海发动淞沪战争期间,在社会大变动中的三个女性知识分子的分化和遭遇,并控诉了日军侵华的罪行;同年末又发表了在思想上艺术上最具有他晚期创作特色的小说《迟桂花》。以后,除在1935年发表最后一篇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小说《出奔》外,他主要以写作游记、随笔等散文小品为主,如《钓台的春昼》、《移家琐记》及《寂寞的春潮》等,以闲适的笔调寄托自己感时忧国的心情。和小说一样,他的散文表现出直抒胸臆的率真,行文跌宕多姿,宛如行云流水,很有艺术魅力。晚年则主要写旧体诗抒发爱国的情感,其中《毁家诗纪》、《离乱杂诗》曾被海内外文坛传诵。在新文学作家中,他是以擅长写作旧体诗著称的。 郁达夫文如其人,他的充满浪漫主义感伤色彩的小说、散文和诗歌,既反映了他本人坎坷的生活道路和曲折的创作历程,也表现出"五四"以来一个复杂而不平常的现代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一种单纯的抒情方式在作品中解剖自己、分析自己、鞭挞自己,使这些作品对读者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郭沫若曾指出:"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又同意李初梨所说,"达夫是摩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并把郁达夫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概括为"卑以自牧"(《论郁达夫》、《再谈郁达夫》)。 郁达夫才华洋溢,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虽身为"五四"新文学健将,思想上属于激进的民主主义,但在文学创作上接受了不少19世纪末欧洲文学的影响,本人又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深深沾染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如阮籍、刘伶等竹林七贤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处世态度。他的生活和创作都因此包含着深刻的矛盾。他的全部著作反映了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富有才能、力求进步的知识分子艰苦的思想历程,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普遍的苦闷心理和关于人性解放的强烈的呼声。胡愈之曾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他的伟大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一个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 1928年起,郁达夫曾陆续自编《达夫全集》出版。《全集》包括《寒灰集》、《鸡肋集》、《过去集》、《奇零集》、《敝帚集》、《薇蕨集》、《断线集》,加上《忏余集》共 8卷。还有《日记九种》、《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达夫自选集》、《达夫所译短篇集》、《徒然草》(所译日本兼好法师的随笔集之片断)、《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游记》及《闲书》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和他的长兄郁华(在日军占领上海时期为日伪杀害)均被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1981年起广州花城出版社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了《郁达夫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则出版了他在国内外大部分尚未公开发表过的《郁达夫诗词抄》。1982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郁达夫研究资料》2卷。在日本,则出版了有关郁达夫的资料性专著《郁达夫集》(上、下)等。 故都的秋表达的情感如下: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选材上着实精巧,作者不写鲜艳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是选择淡蓝的牵牛花、无声的槐树落蕊、衰弱的秋蝉的残声和悠长的秋雨,构成了一幅壮丽而落寞的风景画。 说它“美丽”,是因为这篇散文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北平的秋,其意境清静、幽远,令人感觉不到秋的萧萧与落寞,只是觉得北平的秋有花、有树、有秋雨、有秋蝉,还有秋天的果实。是那么的平常,可又那么充满生活气息,更可贵的是作者用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遐思无限。真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飞到北平,飞进秋天。 说它“落寞”,是因为文章给读者看到的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是寂寞的秋声。而这冷清的秋色和寂寞的秋声则浓缩到“清”、“静”、“悲凉”上。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槐花的落蕊中。像花又不像花的落蕊是北国之秋的“点缀”。早晨起来,脚踏上铺得满地的落蕊,声音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而那曾经美丽的落蕊被扫街的扫后,空留下一条条让人心寒的“丝纹”。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衰弱的秋蝉中。房前、屋后、草丝、树上,“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秋蝉,长一阵、短一阵。阵阵流响;高一声、低一声,声声惹愁。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秋果中。屋角、茅房边上、灶房门口,一株株枣子树,用小椭圆的细叶,捧着一颗颗孤独的枣儿等着西北风吹红。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凄凉的秋风秋雨中。“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来;一阵雨过,乌云卷走,太阳又露出了脸。雨后村头树底,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话凉。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中外比较中。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读本里又有欧阳子的“秋声”与苏学士的“赤壁”。“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你若去一翻英法德意等到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Anthology来,总能看到许多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样比较的结论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只是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地深,尤其在北方,更能“感受得到底”。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南北比较中。南方要上郊外或山上才能见得到秋蝉“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南方的雨下得太多太溢太平常,北方的秋雨下得比南方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南方的秋只有一点点的“清凉”,“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让人“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南方的秋也有特异的地方,譬如“廿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丸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若与北国的秋比起来,就正像“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显然只有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将北平的秋展现得似乎真实但又充满梦幻色彩,似乎很近但又很远。表达了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活的向往。读者从这里,感受了真正的郁达夫,真正的北国之秋。

采纳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655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