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进行中(15)——“无话婚姻”出轨的前奏
今儿下午,咱睡眠心理中心,我接待了一对年轻夫妇来访者小张和小刘,其中妻子小张是好友的死党闺蜜。
妻子小张28岁,刚从一家私企辞职,丈夫希望她能去国企或者事业单位,但对于这个年纪来说并非易事,因此暂时待业。
丈夫小刘30岁,在某地产公司做小主管,收入丰厚,就是平日里忙了点,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结婚4年,膝下无子,备孕中,压力尚小,“生完孩子压力怕是就很大了”,过来之前,今儿上午小刘偷偷发语音给我。
我们是通过微信联系的,所谈内容对双方均保密。
简简单单寒暄了几句之后,小张就跟我坦白,“其实我出轨了”。
她告诉我,辞职之前,她和一起搭档两年的同事擦出了几点火花,对方比她小,93年生人,有着这个年纪正旺盛的表达欲。
一次部门聚会之后两人开始有了私下接触,大约持续了两个月。开始时多通过手机抱怨工作什么的,后来蔓延到一些生活的琐碎,再后来就有了“约会”,包括一些身体上的磕磕碰碰。
她讲得很收敛,我听得稀里糊涂。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迟到约半小时的小刘,停车时在车上发消息说,“其实我出轨了”。
他承认,自己刚刚把“情人”送回去,对方是之前通过他买房子的客户,和他年纪差不多,认识他之前刚刚离婚不久。
也许是时间仓促的缘故,对于出轨详细小刘并没有做出过多解释。
不过,当我问到为什么这样做时,他给出了几乎和妻子一模一样的答案:
“得有个人跟我说话啊,不然我就要被憋死了”。
原来,他们看似风平浪静的婚姻关系之下,实则早已暗流涌动。
追源起来,这种局面大概从一年前逐渐形成的。
那时小刘刚升上主管,妻子说,他一下子就忙了起来,没时间讲话,往后,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久而久之,两人之间的话匣子被彻底关上了。
另外,据小刘跟我讲,备孕是她提出来的,一者是“出轨”之后的某种负罪感,二者,也是想着家里能多一个声音,孩子未尝不是一个共同话题。
很难想象,两个看上去并不算冷漠、也不大沉默的年轻人,会在婚姻当中,成了不爱说话也不会说话的“哑巴”。
很早之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隆为这种婚姻关系起了个名字,叫作“失语式婚姻”,后来我们也叫“无话婚姻”。
讲的便是,夫妻二人同处一个屋檐,却好像对彼此视而不见;生活起居的缝隙间全无沟通语言,更别提一些心理活动了;即使到了夜里,狭窄一张床的两侧,也会默契地背对着彼此
说白了,就是两口子之间,没话了。
到了快节奏的当下,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
由于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家庭所承担的对于组成人员的压力分解效力是逐渐压缩的,许多人回到家更多是找一点儿私人空间,因此,夫妻间的沟通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另一方面,这种状况形成不久,许多夫妻中间会有一方去尝试改善,结果却常常是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罢了,在夫妻间的意识里,这种无话便成了婚姻关系中的一种相处模式,已经没有精神,或者说不值得花费精力再去试图解决了。
一位丈夫甚至告诉我:沟通?那还不如吵架来的有劲。
在我看来,用再多语言去描述这种婚姻状态都是苍白无力的。
它如同一团巨大的迷雾,横亘在人生苦旅之上,或多或少,我们都会身处其中,想完全摆脱是很奢侈的事情。
考虑到人生漫长,以后彼此作伴的日子就得靠说话聊天撑过去,作为一个追求平凡幸福的普通人,我想,正视“无话婚姻”,迫在眉睫。
有人把婚姻里的失语现象视作平常,有人不以为然,有人云淡风轻,但更多人以为洪水猛兽。
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接待了很多对这种模式的夫妻,倾听了大量关于“无话婚姻”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事业上的不对等,是“无话婚姻”的重灾区所在。
在成就事业的路途之上,一个跑步前进,一个原地踏步,久了,一方便对另一方无话可讲,这不仅是共同话题的缺失,更是一种源自人格上的疏离,例如,“我忙成这样,跟你有什么好说的”。
@冷雨夜
——“我不好跟他讲话的啦,这人一天天忙的,给打个电话吧没人接,发了微信呢,别指望能收到三个字以上的回复,有时候我甚至想着他有个野女人也好,那样我还好能闹闹”
——“但我知道,他就是忙”
已经做了8年家庭主妇的陈姐,跟我交流的时候喋喋不休,有着说不完的话。
她跟丈夫结婚差不多有14年之久,孩子两岁大的时候,她辞去了印刷社的工作,专心在家相夫教子。
两口子都是80后,世纪初谈的恋爱,感情基础牢靠。而且丈夫又比较能干,20岁开慧眼入了软件行业,如今公司开得风生水起。
陈姐没有想到,正是这个“该死”的公司,给两人婚姻划上了一个圆满的问号。
——“他底下人越来越多之后,整天里手机就响个不停,回家越来越晚,有时天快亮了才回来,休息不一会儿又出门,你说说,他哪里有得时间跟我讲话”
——“而且我跟你讲,他现在都不乐意跟我讲话。回到家跟小豆丁(女儿)亲的啊,有时候抱女儿看电视,我给人家递个水果还嫌我挡着电视了,不知道这女儿是我生的啊。”
对生活的期许不同,是另一个导致“无话婚姻”的原因所在。
两个人缺乏一个共通的目标,那么体现在行为模式上,他们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少,成了各自忙各自的尴尬局面。
@魏华
——“看着他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我就懒得跟他讲话”
——“让他去加个夜班,他不,宁可躺床上玩整宿的斗地主;去跑个长途吧,也不,说太远了,是车在跑又不是要你走路,远又怎么了”
聊起丈夫,25岁的小魏忍不住抱怨起来。
丈夫袁大华是去年家里人介绍相亲的,是个司机,打小就跑出来社会上混了,人脉不错,给自己置换下了一间两居室,看上去是个还不错的小伙子。
结完婚了,当初的勤快劲儿倒减了不少,他不止一次地告诉妻子,“我把够花的钱赚了,你把我伺候好了,这日子就够了”。
在一所初中做英语老师的小魏,对这句话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上学那会儿,她就好出去旅行,毕业旅行去了趟日本之后,她便决心多出几趟国,看看国外的大千世界。
显然,这与丈夫的想法是有所出入的,没办法,他不想多挣点儿,小魏只好自己多想办法,去做家教啊,周末给人家补课等等。
令她难受的是,丈夫自己不赚也就罢了,有次她在别人家做家教,他非赶上门来,说她在外边“偷情”。
——“当初觉得他敢打敢拼,心里肯定是憋着一股劲儿,我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会有许多新鲜的感受可以一起体会,哪曾想,他娶我是要我来照顾他的啊”
——“离!肯定得离!大不了12个小时的飞机,我一个人坐(年底她会出发去趟美国,这个计划她婚前就在准备了)”
就像**《万箭穿心》里表现的那样,知识层次的不同,很容易便让一段婚礼开启静音模式。
@等待春露
——“说不着,说不着,他压根听不懂啊”
41岁的王露在说起这种事情时,显得很不以为然。
5年前,离婚近4年的她经人介绍,带着8岁的女儿,嫁给了现在的丈夫老蔡。老蔡是名酒店大厨,之前也经历过了一段失败的婚姻。
许多迹象表明,这段婚姻就是场阅尽千帆的“凑合过”。
王露是位作家,精神世界过分丰富,对现实的要求就会放低,家庭在她心里,就是个吃饭睡觉的地方,而满屋子的烟火气,是她需要又是她避之不及的。
当初选择嫁给老蔡,就是看中了他那一手好菜,和会照顾人。
但除此之外,她并没有打算跟他进行更多的精神层面的沟通和交流。
她同他聊黑格尔、叔本华,聊语言陌生化,说难听一点,完全是对牛弹琴;而他把宽油和明油讲得再妙趣横生,她也全无兴趣。
一对夫妻两个人,之于彼此完全就是两口深斤,连点儿回音都听不得。
——“我没想过去做菜,也没打算让他能改变什么,平日里他看菜谱我看书,我觉得挺好的,没什么差”
——“上次女儿问我,你怎么不和爸爸说话啊?她也13了,很多事该懂了,但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只好说,爸爸不爱听我讲话”
以上,关于婚姻里的失语现象,更多还要归咎于庸常生活的损耗。
事实上,这世间的感情大多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一推敲便会发现,每一件都藏着委屈与悲哀,往往这种委屈和悲哀,就藏在日常生活的褶皱里。
31岁的徐超告诉我,一次他撞见了妻子出轨。
对方是一个年轻的男生,隔着橱窗,他看着妻子握着男生的手,男生的手指不停摩挲着妻子的手背。
瞬间火从心起,他恨不得冲进咖啡馆,把这对狗男女揍上一顿。
但马上,他便冷静了下来,他看到,平日里沉默的妻子,此刻却像换了个人一般,嘴巴动个不停。
“我就这样看着他们,站了有半个小时,而那半个小时里,她说的话比跟我一年说的还要多”。
回去之后,他沉默着把衣娄里换下的衣服洗了,把妻子喜欢了很久的手镯下单,然后做了顿她最喜欢的排骨。
结婚3年多,他好像从来没有这样帮妻子做过什么。
有姑娘曾告诉我,“一个女人出轨,出轨之前,总有句话打动了她。”
在听徐超讲他的“遭遇”之时,莫名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这句话。
如果问他这段感情里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想他也回答不上,可能是某一次的忽略,某一次的冷漠,某一次的视而不见,等等,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不断堆积,终于压垮了一个妻子所该有的忠诚和责任感。
时间就是这么可恶的东西,它会偷偷把所有的小细节攒起来,等到它日益庞大之后,再一股脑儿地还回来。
那时候,你便会发现,当初的满不在乎,如今已经无力再去承受。
对于徐超来说,他的无力感在于,岁月已经偷偷带走了两口子该有的琐碎言语——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没话了”。
在他看来,这种茫然与未知,才是失语婚姻中的常态。
日复一日的面对同一张脸,终于所有的话都被说完了,多余一句可供交流和分享的都没有,如果非要对彼此的沉默做一个解释的话,徐超说:
“婚姻都是这么过来的,熬得住的,我们才称为合适的伴侣好的婚姻”。
当我试着去问徐超的妻子高蕾——“是否对这段婚姻有过失望”——的时候,那些徐超无从解释的事情,她解释得头头是道。
据她跟我讲,所有的失望都来自于,自己的热情得不到回应。
“他总是对着手机,要不就是破电脑,有点闲时间全在球赛和游戏上了,哪知道我这一天做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他整天又发生了啥”。
高蕾把失望的源头对准了手机,在中国式婚姻里,这种情景其实并不少见:
妻子挖空心思找话题,丈夫却只知道低头玩手机。
这是“无话婚姻”的果,也是因。
没有神的世界里,人只能一辈子都在寻找,寻找一个人,和他说一句知心的话,一个人内心的洪流,其实已经足够淹没整个世界。
因此,我愿意相信,某天,在又一次没有得到回应之后,她决心给所有无处安放的话和情绪找一个别的出口。
我没有问她关于出轨的事,只问了句,“如果能重新选择,你还会嫁吗?”
她沉寂了好一会儿,对我说——
“也许所有的婚姻都会经历这些,我和他,总是要熬过去的吧。”
瞧,这点上,她与丈夫的观点又出现了奇妙的统一。
我们常常说,能不能在一起,看的是感觉;而能不能把日子过下来,看的是交流和沟通。
但是,往往,项链成了钥匙链,面纱成了抹布,香水成了油烟,诗集成了账本之后,日子成了琐碎,被岁月的洪流最先冲刷走的,却是那些琐碎的言语。
一次得不到回应,两次得不到回应,次数多了,不讲话的人习惯了,还愿意讲话的人也就习惯了,随后双双闭上了嘴巴。
于是,岁月流年之中,两个人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男人以为这是时间的过错,但这中间的委屈和疼痛,没有谁比一个沉默的已婚女人更能感同身受。
徐超跟我讲,在亲眼见过了她的出轨之后,他才理解了这个与他朝暮为伴的女人,也有着自己的感情需求。
——“这种需求,本该是一个丈夫最基本的职责”。
我无意去给一个女人的“出轨”做出辩解,只透露给他:
“已婚女人的生活里,有着太多你根本想象不来的心酸和不易,别总是拿日子说事,这日子不就是你们两个人一起过过来的吗?”
离过婚的李梦告诉我,再结婚,宁找一个性无能,也不想要一个闷瓶子。
她还没有25,刚刚结束了一段仅仅持续了三个月的婚姻。
公务员笔试时,两人相识,一个月后,笔试通过,他们的感情也获得了双方的肯定,于是闪婚。
但婚姻的棉花糖,只够他们吃两个月的。
婚前她以为的“内敛、稳重、高深莫测”——这些男方的优点,婚后成了她一句恶狠狠的粗话,“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
不管是谈论工作中的困惑,还是假期计划,或者是朋友之间的一些小八卦,得到的回复永远是“嗯”、“哦”、“啊”。
明明就坐在对面,李梦却感觉与他隔了千万里,永远走不到心里去。
沉默就像一把钝刀,磨啊磨啊,她受不了了,在她的坚持下,两人离了婚。
“我相信他是爱我,我愿意相信他是爱我的,但那又怎样呢,这种默不作声的相处模式,真的,我受不了。”
如今她一个人,在跟我聊了会儿之后她告诉我,要出门去了,和朋友起约了狼人杀。
她这么年轻,又这么热闹,那一刻,我好像理解了她开头的那句,无话不说也许不是一场翻云覆雨的高潮,但它是这平淡日子里必不可少的前戏。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像李梦这般果敢,对于李梦来说,离婚是亡羊补牢,对于其它人而言,很可能是破釜沉舟。
在和来访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体会最多的是这些女人的无奈。
她们程度不同地经历着“无话婚姻”的折磨,有人选择默默接受,然后负重前行;也有人面对了这一事实,然后试图寻找其他的情感出口;却鲜有人把自己从这种糟糕的状况中抽离出来。
她们说的最多的仍是那句,“换个人过,这种状况就会好一点吗?”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得着;有些人现在说不得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
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但这种幸运哪能轮得到每一个人。
另一方面,常常我们滔滔不绝的几千句里,基本上都是废话,真想说一句自己内心的话,确实很困难的,我们遇到了爱人,便决心他是那个能听这句话,并且能听懂这句话的独一无二的人。
然而,生活就是一个提醒你没有这个人的过程,这很残忍,但不可逆。
用一句被说了千万遍的话就是,“孤独才是生活的常态”。
**《一句顶一万句》里说,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婚姻便是这种孤独的纠结体。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之间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结婚之前,我们之于彼此的信任,就是我需要跟他讲话时他都在;
结婚之后,你以为有了伴儿,事实却是,以前的烦恼是没人听,现在的烦恼不只是没人听,还包括没听进去、没听懂和没做出回应。
对于孤独的体会也在这个过程中愈发沉重。
就像**里,出轨的妻子哭着告诉丈夫,“我不敢跟你说话了,多说一句,都怕你看出我有多孤独”。
我想,同样的感受一样降临于这些在“无话婚姻”中负重前行的女人们。
对于她们来讲,也许终究是解释不清“孤独”到底是个啥东西,但她们清楚得很,换一个人,未必就可以盛放这些想讲但没人听的话。
刘震云的原版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为国内的《百年孤独》。
此前我一直没能理解,一个关于“绿帽子”的故事,怎么就能同世界上最伟大的探究人性本质的作品相提并论呢。
现在我懂了。
故事里女人的出轨,不为钱也不为性,就是为了几句话,为了说得着。
而这种暗戳戳停驻在灵魂深处的“出走”和“寻找”,事实上,是我们每个人此生皆要遭受的劫难。
祖祖辈辈就在时间的旷野之上不断奔走,随后被削薄了身子,成了一只孤独的手掌,尽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覆盖自己手掌上孤独纹路的另一只手掌。
那么,婚姻到底是覆盖住了这种孤独,还是不过找了个人陪你一起掩饰这种孤独,我更倾向于后者。
而在**里,这质朴的道理其实就已经被直接抖落了出来。
——“为什么结婚?”
——“话还没说,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着啥”
——“为什么离婚?”
——“说不着”
曾经的来访者,结婚23年的田氏夫妇一起回访。
现在的状况,丈夫每天给妻子削苹果皮。
丈夫说,“每天两人依偎在一起说会儿话,比我爱你重要多了”。
经过曾经的不愉快后,他们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给对方写一条备忘录,可以是一句牢骚,一句情话,哪怕是一句无聊至极的歌词,都可以。
以前手写,后来就用手机。
到回访时,纸笺已经塞满了一整箱子,手机上也保存了好几十页。
当我提出能否瞅一眼具体内容时,丈夫害羞地摆摆手,“别了,都是些破烂话”。
听了这话,旁边妻子瞪了他一眼,“你的才是破烂话呢,我写得可走心了”。
真好啊,不论是否走心,能为对方把一个习惯坚持下来,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解释“爱情”的吗?
妻子谢谢我启迪了她的爱情保鲜秘籍,那就是沟通——
不停地沟通,不停地分享,有话别憋着,认定了就不会放手,有问题了就当场解决,千万别藏着掖着。
“话这种东西,憋久了,是会发霉的,到时候臭的可是两个人。”
是啊,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婚姻,也没有百分百契合的爱人,那些你眼中难得的“天长地久”,不过是一个始终愿说、一个永远愿听罢了。
有人问婚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或许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在你最无助和软弱的时候,在你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有他托起你的下巴,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
那时候,你们之间的感情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刻骨铭心的恩情。
幸福的婚姻从来都是相似的,它就像一场漫长的修行,在这中间,我们学习尊重,学习包容,学习理解,学习感恩,学习接纳生活,学习善待自己。
而不幸的婚姻却是形态各异的。
它给予女人的感受就是一场剥削和压榨,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年华,也榨干了我们血液中最原始、最纯真也最自由的那些对于爱的向往。
因此,婚姻终究是双方两人的事,哪怕这是一场苦难,也希望是你与我共往。
两个人把岁月的风雪炎光一起渡尽了,然后共同抵达理想的彼岸。
行笔至此,我就无比悲伤地想着,我们可以找个人把话说了,但曲终人散、一切寂静下来之后,骨子里的那份孤独又该怎么对付?
也许,从来困囿着我们的不是孤独本身,而是我们之于孤独的紧张和茫然。
生活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倾诉,孤独的终点也并非找到一个志同道合、“说得着”的人,既然孤独是种如影随形的常态,那么接受它并且心怀希望为之努力,才是良药。
关于无话婚姻,我们无法用简单的对或者错来判定,推倒然后重建的方式自然不是最佳。
好的婚姻终究是两个三观契合的人经营出来的,只当它是一场竞赛,“无话可说”不过其中一段大比分的落后,输掉的是时间,赢了,收获的则是余生无上的幸福。
刘震云在书里说,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时间是一条吞掉自己尾巴的蛇,我们身处其中,永不知何谓始,何谓终,要在时间的肚皮里学会久处不厌、相得益彰,很辛苦,真的。
好在我们已经有了抽刀断水的力气,和逆流而上的底气,以及永远不失重新来过的勇气。
余生尚早,我不要什么轰轰烈烈、光芒万丈。
只希望你能与我讲许多话,吃很多饭,做很多事,多相互陪伴,一直“耗”下来。
丁俊贵
2018年9月2日
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它的第一层含义是对自己负责,即一个人要懂得尊重自己的感情,尊重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的宝贵年华和生命的活力,努力从自己一生的角度,从自己的理想出发来安排现实生活,学会克制自己本能的冲动,抵抗住外来的各种诱惑,在复杂的环境中,在成功与失败的冲击下,在欢乐与痛苦的体验中,永远充满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责任感的第二层含义是对社会负责。这绝不是谁头脑中空想的产物,而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体现。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说人是动物是区别于植物,当然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生物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事物,只有相对的责任。 在当今的多种社会形态下,男人由于占据了社会的主动地位,可以说男人在操控着整个世界,这种情况下男人自然肩负着更多的责任,有一点思想的人就会有责任感。 从个体角度说,男人需要有创造社会价值的责任感,男人归属于这个社会,归属于占据统治地位的这个社会,这是成熟男人应有的一个责任感。 从家庭的小单位角度讲,由于生理和文化的原因,男人承担者起码的家庭责任,一个没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是谈不上真正意义上拥有家庭,更谈不上做什么事业,因为他不想承担任何责任。 从社会的角度讲,男人承担者掌握世界主流方向,这就需要男人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编辑本段有责任感的男人的具体表现 1.有责任感的男人,事业永远是第一位的。这里强调一点:并不是说有钱的男人就是有事业的男人,而是男人的事业心。对工作热爱,适应,有激情,并认真对待的男人,对婚姻和家庭也基本有同样的责任心。很难想象一个懒于工作的男人能对爱情和家庭保持持久的热度和永恒的责任心。真正的好男人事业出色,家庭温暖。如果你遇到一味追求金钱与权势的女子,大可离她而去。 2.有责任感的男人,爱自己的父母是他最大的美德。知道自己父母辛苦,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孝敬父母,知道可以为父母牺牲的事业或爱情,这种男人最值得信赖,现在的男人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了,而挥霍父母的血汗来取悦女友,来赢得工作,然后又埋怨父母的种种不是的大龄“男孩”大有人在。记住,真正的男子汉,会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一片蓝天,会通过自己坚实的双腿踏平宽阔大道,更会通过真诚的心灵赢得姑娘的芳心! 3.有责任感的男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在跌倒处爬起,从头再来。如果将自己的所有错误都归罪于机会不好,运气不佳,遇到恶人,甚至是“自己还不够坏”等等理由,这不是好男人所想所为。如果不正确反省自己,而是想通过更错误的手段来纠正已经犯下的错误。那我很难想象他未来的婚姻生活是健康、幸福、稳定的。 4.有责任感的男人,恋爱十分慎重。不会轻易结交女友,不会在几个女子之间周旋。没有确定时不会用暧昧词语让姑娘误会,一旦确定便以诚相待。每次在你需要的时候都用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帮助你,哪怕他再忙,只要心里有女人,凭现在的便捷通信方式,他随时都可以表示出自己对别人的关爱。……每一次电话都会准时,每一次约会都不能让女友等待一分钟(女友也很准时),我是说每一次,不论风里雨里,不论路途多不方便,哪怕是分手以后的见面都会提前站在雨里等。 5.有责任感并聪明的男人,会对自己喜欢的女人交往之初拿出自己苍老父母和贫困家庭的照片。不仅坦诚地表达了自己,也聪明地测试出女友的为人:如果她看后转身离去,那么她是重利之人;如果她因这种坦诚和真实的非语言表达方式而感动,那么她是重情之人。他愿意将自己一切的一切向心爱的女子全盘说出,而不是在女友反复盘问之时还置之不理。不愿回答女人提问,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有难言之隐,在得到女人之前要先稳住女人;二是他没放女子在心上,认为说不说都无所谓,因为这个女人是不是了解他,是不是误解他,对他而言,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这个女人的反应不会影响到他的人生重大事件的处理和发展。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说明这个男人没有责任感。 6.有责任感的男人,会将“花言巧语”付诸行动。遗憾的是现在社会两种男人非常多:一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另一种是言行木讷,要等女人来向他表白。其实新社会,女人可以向心仪男子表白,这不丢脸,不下贱,但这后一种男人往往是:等来了女人的追求,马上会想:这个女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嫁不出去了,那我更不能要了!这两端男人都不是有责任心的男人,只有身处中间的才是有责任心的男人! 7.责任感的男人,不会因为自己的高学历而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会因为学历低就贬低高学历的人,更不会在贬低高学历的同时又表示自己将来也能“以某种手段”变成高学历。有这种心态的男人社会活动能力再强,也不能称为出色。心态正常的男人,不自傲(即使又有钱又有学历又有权势),也不自卑(即使自己目前一无所有,只要端正,真诚,上进)。自卑或自傲的人很难经营平实而温暖的婚姻生活! 8.有责任感的男人,会把自己的处男之身坚持到结婚以后。性是很庄重很纯洁的事情。对性态度随意的男子绝对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人是动物,但有自制力的男人、能通过大脑的理智判断控制自己行为的男人才是高等动物。这样的男人有更强的婚姻观、家庭观和道德约束的意识和能力,更明白婚外性对双方造成的种种伤害不是小事。婚前有性的男子婚后再次出轨的几率绝对大于婚前守身如玉的男子(注:女人亦是如此。)真正负责的男人不会为自己的冲动找借口。真正爱女人的男人让自己心爱的女人也把美好的性留到婚后。贾宝玉轻薄过大观院诸多女子,但对于心爱的林黛玉和晴雯始终能“发乎情止乎礼”,而恰恰两位女子“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品德更加重了宝玉心中的爱情砝码。喜欢和爱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性的态度。真正领悟到爱情的人才能明白这一点
算算已经六年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没有多少留恋的东西时隔六年之后反而常常想起。不知道你的房子买在了哪一座城市,也许是我常去的那里?不知道你们幸福吗,或者已经有小孩了吧——当了爸爸的你还会那样嘻嘻哈哈恣意而为吗?还会想起,六年前的高考,六年前的悲欢,还有,六年前的我吗?
每次听到那首歌,我都会一震,虽然已经很久了,但我还是不知疲倦地回想,然而又徒劳无功地放弃,那些故事我自己都有些厌烦了,但是还是日复一日地,日复一日地假设。
朋友说你们在同学聚会的时候肆无忌惮地秀恩爱,几乎有些旁若无人。“你真应该去,你去了就不会这样,多少收敛一些。”她有些不平地说。“我去有什么用,我去也不能不让人家恋爱啊”,我为朋友的稚气笑了。“你去肯定管用的,如果喜欢一个人就会在乎她的感受,而且他肯定真心喜欢过你——喜欢是有惯性的。”
说起来场面有些搞笑,两个二十六七的单身女青年,被人目为待嫁剩女,居然还在口口声声地说“喜欢”——所谓的喜欢,也许只是遥远记忆里的青春吧。
她又问“哎,说实话,如果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他吗?”我习惯性地摇摇头——好像高三的一年我们都在形成一种习惯了,你习惯追求,我习惯拒绝,只是太小看了这种习惯,时过境迁,这样长久也戒不掉的习惯还真是让人坐立不安。
然而突然有些动摇了,茶余饭后一瞬间的动摇,消失在慵懒的午后,消失在熙熙攘攘的快餐店,消失在更加成熟的打败了荷尔蒙作用的理性之下——如果回到从前,我应该还是会拒绝,但是,好像从来没有告诉过你,我并不后悔440的青春。
你问我,“后悔认识我吗?”这一场上演了284天的闹剧以这样的结果收尾还真是新颖别致。
距高考284天前,我把一封信揉成一团,指着在臭水沟里慵懒地翻了个身的猪语无伦次地说,“如果他是这头猪,我真想把他杀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说出这么让人不寒而栗的话,眼角的泪水一定让人觉得受了什么委屈——那一天,你通过朋友传达了对我的好感。
那一年,是老师口中另我们谈之色变的高三,开学之初,老师就谆谆教诲:不要早恋——早恋会让你分心,分了心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找不到好对象,孩子没有好的教育机会,考好大学的几会又失去了大半——这份严制世袭的严重后果对于还没有经历过失恋的我们显然是不敢想象的灭顶之灾。我对老师的描述常常感同身受地自我激励,想要考一所好大学,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弟弟妹妹起到正面的教导作用,深感责任的重大,但是,怕什么来什么,一个月后,来了复读的你。
在一个有些内向的乖乖女来说,你显然是一个不良少年——你总是嬉皮笑脸地捉弄女生,还和一群社会青年保持亲密关系,第二年了学习还是勉强不考倒数第一,我还有几次看到你躲在角落里抽烟。对于这样的另类,我只能在心里愤愤不平的同时还要保持距离,也很坦然地觉得我们之间不会有什么关系——毕竟,我自己也是一个比较让人省心的丑小鸭角色。
第一次考试我就考出了不错的成绩,远远地把第二名甩出三十几分的距离。各个老师都很看好我,尤其英语老师,她甚至撺掇我报了我从来不报希望的英语竞赛,抱着交差的心理,我度过了昏昏沉沉的两个小时。考试结束后班里还在上课,于是我们便站在阳台等。
参加竞赛的一共是三个人,一个是硬被老师逼着去抓住隐约可见的获奖希望的我;一个是英语徘徊在及格线,而且大部分都在线下悬着的小刘——她追求的是各种能引发英语电石火光的学习兴趣的却调皮地藏匿至今的导火索;而你,可能只是为了逃避两节课,毕竟考试不像课堂规定的不准睡觉,而你对分数,也是无与伦比的淡薄。
我一心盼着下课,实在受不了和你这样的危险分子有什么接触,我只想安安稳稳地度过我的高三,不想因为和你太惯去防范让人防不胜防的捉弄。
气氛有些尴尬,小刘是一个小女生,她仰着头听完你的话题又转头听我的另一个话题,我显然不会退让,你也不明白我莫名而来的敌意,只有小刘周旋在我们之间,也因为有小刘在,我们终于不至于因为不得不讲一句话而打起来。
终于下课了,我匆匆忙忙地走进教室,以为那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共处,却没有想到,三天之后,小刘带来了你的“情书”,也就出现了距高考284天的那个场景。
我回去把信“公之于众”,弟弟妹妹开着玩笑,妈妈则如临大敌地防微杜渐。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如果有什么事要发生,我又怎么会把信拿回来?更何况,他就是我一早说起的那个混混。
然而被人喜欢总归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我像往常一样低着头面无表情地走进教室,却格外留意了一下那个当时还让人感觉并不紧迫而很富足的数字——284,这是我跟高考的距离。
之所以这么坦然,另一个原因是他在信里写道:我知道你是好学生,你放心,我不会干扰你,我会好好学习,把你当成榜样,等我们上了同一所大学就好了。
他显然高估了他对这个只是“第一次和说话我脸红了”的女生的感情,我却没有高估他的耐力——也许一个月,也许一周,甚至三天他就会丢到一边。
我以为我的判断错了,他抱来一大摞书,好多都是去年的复习资料,除了写着他歪歪扭扭的名字就几乎是崭新的了。他埋头苦学,上课回答问题最大声的也是他,在他的声波里,我听到了他的注视——同学都回头看呢,我可不想被人发现。
但是一个礼拜以后,他就把学习忘到了脑后,那一堆书因为碍事,被塞到桌子地下,大家打扫卫生的时候你洒一点水,他扫起一掊泥,几天下来就显出了落魄的形态,进而被前几天还给了它们无比的宠爱的主人扔到了垃圾桶。
你看,他放弃了,这就是混混的爱情,也许我只不过是很多分之一,也许不到毕业他就会忘记。我继续着自己的轨迹,心里对他更加不屑。
他也继续了他嘻嘻哈哈的生活——既然不好好学习,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补习,好多同学因为他考不好,或者即使没有那么严重,分数多少还是会打折扣。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四个人——三个女孩,一个男孩。他们组成了一个班级之外的群体,每天凑在一起讲着大家不懂的笑话,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回家。不知道怎么地,我跟那几个女生关系渐渐亲密起来,她们还是不错的,完全是和他在一起所不同的样子——都是他带的吧。
由于我的同桌要考艺术,每个月都要去市里的舞蹈班学习,在班里待的时间加起来也就几天。那个时候老师尤其喜欢同学们和同桌“交流讨论”,一会大家在一起就讨论出来一锅粥,我一个人冷冷清清,加上性格内向,每次的交流就是玩手指。
她们几个像是约好了一样,轮流着来和我坐同桌,我对天降下来一般的友谊受宠若惊,她们却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前边太挤了”,“我同桌脚臭”,“和变态同桌吵架了”…她们和同桌轮流着和同桌闹别扭,结果就是我身边的座位总是有人。
那么久我却没有想到,这件事原来和她有着什么联系。
他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想法,一个月不到,大家就都知道了他情感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的女主角,是只想安心学习的我。
我不理不睬,他就声东击西,总会找一些和我有关的事做;我坚持消极防御,他就曲线救国,把我周围的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都处成莫逆;我鸡蛋里挑骨头,他就练就了一副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的厚脸皮…
他总是为我做各种各样的事而不告诉你,却会耍心机通过你周围的人传达到我耳朵里;英语老师总爱叫我上黑板做题,他就故意说我写的看不清,把老师问烦了就会让我告诉他,同学心知肚明地哄笑;把我遇到的每一件事都记下来,有一天我的心情很好,随便画了一个图案,他在日记里小题大做地写了满满一页——“她画的是什么,叶子?心脏?她是不是知道我在她身后。”
他说要送我一件礼物,我爱答不理的样子,其实等大家走后都会偷偷看他放在桌子上的日记本,有感动也有搞笑——这成了我每天的一个习惯。
不知不觉间我的矜持似乎土崩瓦解,我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可以和他听同一个笑话而笑到肚子疼,一天看不到他就忐忑不安的地步。
老师的预言似乎在我的身上成了真。我的成绩一落千丈,第二次考试的时候已经跌到了第九名,老师找我谈话,父母苦口婆心——我也随着成绩跌醒了。
那段时间我陷到了深深的焦虑里,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感觉到力不从心,成绩像一滩找到安逸的死水,停留在不断响着警报声的警戒线。我问他,既然不好好学习,为什么要补习,是跟我有仇吗?我每天郁郁寡欢,开始失眠,每天到凌晨三四点还睡不着,白天却没有精神。严重的失眠让我开始了自残,有时候把手割得血呼啦差又突然醒悟,触电一样把刀子扔进垃圾桶。后来在给别人讲这一段往事的时候,还总是会讲起一个很戏剧性的事件——有一个女生知道后,为我扔掉的小刀感到可惜,有一天偷偷把我叫到一边说,你以后能不能不要再扔了,给我行吗?
大家听了哈哈一笑,并不知道,其实我当时还不止一次地产生自杀的念头。现在回忆那段时光,总觉得小题大做,但是仍旧忍不住感喟——有些事情,即使痛苦,即使愚蠢,也会被拿来一次次回忆,一次次咀嚼,因为,那是青春独一无二的印记。
妈妈问我是不是跟他有关系,她带着无望的语气给我讲我是多么地少不更事,给我讲疲于奔波的父亲,给我讲这么多年求学的不易,给我讲过去,讲未来,我的现在却仍旧死灰沉沉。我却一直没有承认会和他有关系,那像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倔强,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抵触什么,即使我每天都在为失眠哭泣,每天都在为成绩焦心,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些没有比承认这个更加懦弱和不应该的事了。
他坚持每天给我发短信,在我几乎已经自暴自弃的时候,他很认真地和我谈了一次话,他说,“你看啊,语文110,数学110,英语学的好,可以考120,理综学的不好,努力一点考240总没问题吧,这样加起来就是580”他在纸上划拉着,不禁露出笑容,仿佛分数已经到手了。“即使发挥失常,减去三十分的折损,那就是550——550!一本都能报好一点的学校了!”
我看了看这些平凡无奇的数字,也跟着觉得考一本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忽然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
他又说“明天开始我陪着你学习——如果,你不嫌弃的话”他忖度似的看着我,我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他的厚脸皮自动接收为前者。然后,他用一个晚自习的时间规划了我们的逆袭计划,最后约定,明天早晨一起跑步——顺便我教他背单词,他教我头疼了好久的电磁感应。
“等考上大学就好了。”他说。
第二天我到了操场他已经等在那里了,冻的瑟瑟发抖,等了很久的样子。
我们断断续续地就着冷风讲了给彼此讲题,被一阵一阵的寒风乱七八糟地刮走。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么不靠谱的决定的时候(也许一会儿会肚子疼),天上忽然下起了雨,雨当然在这个季节并不稀罕,但是,你留意过吗,有时候天气会又下雨又下雪。
我第一次见这种天气的时候,除了觉得浪漫和美丽之外,还有一种宿命式的惊叹——那是因为在前一天,也就是我们制定学习计划的晚自习,间歇他问我最喜欢什么天气,告诉我自己最喜欢又下雨又下雪的天气,我少见多怪,说哪里会有这种天气,一定是你编的吧。
他显然没有实力安排这样一个巧合,那么一定是命中注定了,至于注定的是什么,雨雪里也没有落下来答案,但是我却隐隐约约觉得,我们之间,真的是被注定的,那么,他的甜言蜜语也许不会全部是假的;他对我的好,或许也有几分发自本心。
距高考三个月,他因为有关系,被爸爸安排到去优等班里学习。走的那天下午,我发现自己的桌壳里塞满了零食,费了很多力气才全部取出来。一张纸条掉在了地上,他用仍旧歪歪扭扭的字说道:这是我家冰箱里最后的吃的,我全拿来了,(笑脸),本来想让你慢点吃等我回来,可是保质期快到了,还是赶紧吃吧。
我看着笑了,却又坚持还给了他。
第一个没有被他打扰的下午,我竟然有些不习惯。发现有好多时光都是在骂他,躲他,是在他的起哄和注视中度过的。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闷闷地不说话,妹妹问起他的情况,我觉得很悲伤,不知道为什么,隐隐约约有一种好事多磨的不如意,准备强作精神跟她说话,却忽然痛哭起来,怎么都止不住,最后索性蹲在路边大哭了一场。
第二天他就回来班里,拿着一上午做的笔记,他们班都是比较好的老师,他认认真真地把老师讲的重点都记了下来,语文作文,数学解题技巧,还有物理电磁那一部分着重划出来。最后一页画了当时比较流行的卡通形象的各种表情,很励志地引出了一个大大的“550”。
直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回忆,我仍旧记得我当时的骄傲,我像一个穿了水晶鞋的灰姑娘,被各种注目围绕,平静的毕业班里,有一大半的活动都是他为了和我接触而组织的。他叫我们出去吃饭,被收买了的'同学都来做我的工作,最后却悻悻地带着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人去了。他约大家过中秋节,在寒冬的广场嬉闹拍相片,最后定格在我们之间的还是我僵硬的和他合不拢嘴的脸。他在我来时的路上等我,如果不是同学,我都不知道原来他每天在偷偷地跟着我,却从来没有说过一次。
高考如约而至,我们不仅没有实现550的宏图大志,反而离得更远了。
本来不敢面度,拖着迟迟没有查分,他死缠烂打地查出来发了过来——440。
“已经很好了,你看看我,才三百六十分。”他安慰我。
我本来是为自己的成绩感到悲哀的,但是听他一说,却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我戏谑他,“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啊?还要补习一年吗?”
他见我不难过了,对自己的成绩倒是很无所谓,“不了,本来也是被我爸逼的,再来一年还得下降。”
从那以后我就拒绝见他了,回想这一年的事,总是觉得像是开了一个玩笑。我在爸爸因为我不理想的成绩而病重的压力下,突然成熟了很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复读。而他,因为有优渥的家庭条件,上了一所三本院校。
再见到他的时候是暑假结束,他拿着郭敬明刚出版的《最小说》和一个益达瓶子来找我,这一次是他一个人来的,也许知道会见最后一面,他也没有骑着风驰电掣的摩托,而是骑了一辆自行车。
发短信约我说,“我不会打扰你了,见最后一面吧。”
我跟他见了面,这一次,是真的希望可以结束这件事。
他说“知道你喜欢看书,又不知道喜欢哪一类型的,不过,应该不会喜欢那些你爱我我爱你的东西吧,听说这本书最近挺火,送你。”他把书递过来,“还有,这是平安夜跟大家要的硬币,本来准备买个苹果给你,但是怕你不要——做个纪念吧。”
2008年的暑假,刚洗完的衣服在滴滴答答地落着水滴,刚倒掉的污水晶亮地向前流着;同院租客的外孙醒了,外婆不知道他们是饿了还是渴了,为什么哭的这么凶;街边的小卖部还没有拆,湛蓝的天空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飞过;我的手上还沾着刚刚洗衣服的肥皂沫子,书被他塞在臂弯里。他说,你收下吧,我真的不会再来打扰你了。如果没有我,你本来是个好学生的。
他的话触动了我,我眼圈忽然红了,记忆里,那是他唯一的认真,他却说他一直都是认真的——想要好好学习,让自己配的上你;想要做个上进的人,让你的眼神不要总是从他的头顶飘过;想要不打扰你,等到上了大学就好了…
2009年9月,我上了大学,但是,却是一个人。我想起那个炎热的下午,一点都没有夏日该有的聒噪。
他说他马上就要开学了,我脸上做着计划中的冷漠表情,眼泪却流了下来。那个下午,惟一一次——我哭了,他却走了。背影里多了一些东西,现在回望的时候,才知道这些让我感觉陌生的,叫做成长。
我追了上去,还是坚持要把东西还给他,他无奈地接过书,却怎么也不收硬币,他说,这些都是给你的,对别人没有意义——就当留个纪念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怎么说也在同学一年。
我没有再说什么。
他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那你后悔认识我吗?”眼睛里的紧张,恐怕是怎样重要的考试都不会有的。我笑笑,想要轻松一点的气氛,我说“不会啊,很多事情都是命里注定的。”他黯然不语,我接着说,“说不定是要让我考一个很高的分数,一年不够。”
单车摇摇晃晃,三点钟的街道依然很安静,我看着你渐渐远去,然后转弯。
也许他觉得我还是那个在乎分数甚于一切的乖乖女,对于我们的对话,他的解读应该是:我是她命里的不应该,她终于等到别开的这一天,可以安安静静学习了。
但是我想说的却是:你是我命里注定的缘分,很多的事情以后可以做,很多事情一辈子只能有一次。
他走的那一天像是又想通了一样,发着满是错别字的短息,说我在你家门前的树洞里放了一点东西,都是送你送剩下的。我要走了,这一次真的不会再打扰你了——一直都说到做不到,这次来真的了,哈哈,相信你的,550,等你的好消息!
门前果然有一个树洞,里边放着我喜欢的明星的明信片——之前他送了好多,可能是做了长远的战斗打算,和书店老板批发的吧。几块青色的石头,他之前告诉我是在一次旅行中捡的化石,我让他别打扰我学习,匆匆之间看到了上面的鱼骨纹理,现在看看,哪里是什么化石,上面画着萌萌的鸭子,画着丑丑的鬼脸,一只失落的番茄,还有一个调皮的洋葱。
2009年10月,小刘来看我,我才知道他有女朋友了。我不相信会是那个女孩,她对我说过,不要喜欢他,因为她就真的很不喜欢。小刘进一步隐晦地提示我,似乎那个冬天,那个她和他肩并肩拍照真的是傻傻地笑的很开心的样子;那个夏天,坐在他摩托车后面穿越大街小巷来找我的也是她;他找来做我临时同桌次数最多的也是她。
我对小刘说,“相识一场,应该高兴。”在我们一起听过的歌声里,回忆甚嚣尘上。我想起我在他面前扔掉你送的东西;想起虽然他央求如果要骂就骂你“脸皮厚”仍旧蛮恨地骂他“不要脸”;想起他到我班里来看我,我把他晾在大家惊异的目光里,不管他在窗户外怎么叫都不出去;想起我高考完他给我打电话我毫不犹豫地挂断…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如果不在乎失去,为什么还会哭一整晚?为什么还要保留他送的东西?为什么要日复一日地想起?
可是,如果在乎,为什么还是要抵制,还是要放开,即使重来一次也不悔改?
也许我只是习惯了他的好,也许我只是喜欢他的喜欢,也许这样才会真正的成全我,成全我们——你知道的,年少时光如梦,总是短暂而又美好。
只是,对于结了婚也应该生了子的你,我竟然没有机会解释——即使重来一次,如果任我选择,我仍旧会选440的青春,因为这个青春里有你,而从此以后,我却再也没有遇到。
1. 倾听朋友的诉说。 作为朋友,你要学会倾听。当你的朋友遇到挫折、碰上烦恼,他便要找一个发泄情感的对象,而你作为朋友,能够真诚、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说,就是为朋友开了一个情感的发泄口。朋友在向你诉说的过程中,你不仅耐心地倾听,而且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富有情感的安慰话,抑或为朋友出出点子想想法子,朋友的情感就会因衡而步出沼泽,他会觉得有你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依靠。这样,朋友的情感公加深,友谊更会与日俱增。有一个女士因婚娈心情极端苦闷,于是,她向女友打电话意欲倾吐烦恼;然而,那些天,正赶上这个女友工作繁忙,没能抽暇倾听那位朋友的倾拆:结果,那个女干终因一时难以承受情感的压抑而愤然轻生。如果当时能忙里偷闲听听那个朋友的诉说并稍稍作些安慰,朋友就不会走上绝路。 2. 朋友也要分亲疏 朋友,虽然都交际圈中最为友好或可靠的交际对象,但是,人性复杂,与朋友交际,也要深思慎交,分出亲疏。根据常情,大凡成为朋友者,有的是趣味、性格相投,有的是抱负所质相仿,有的是文化层次相近,有的是人格清高、心灵相通等等。从交际的原因而言,有刎颈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君子交、忘年之交、一面之交、市道之交、世交、故交等等。无论你是什么原因的朋友,经过一段时间有 交往后,你应有所选择,应该有亲有疏。比如,有的朋友情感诚挚、冰清玉洁,自然可以真诚深交;但也有的是出于某种功利目的而投向你的,一量利益达不至或者当你穷困潦倒对他已无利用价值时,他便离你而去像章这样的朋友是不可深交的。更有甚者,更应该抑或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 3. 求人情要适可而止 人们交朋友,自然离不开人情往来。 然而,人还必须不可多求。你求人一次,人家帮了你,倘若你不太知趣,一而再、再而三,得寸进尺,那么,朋友对你这样的人便会生厌、生怨,如此,朋友之间的关系就难以为继了。还有的人,不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搞友情强制,这也是使朋友反感的行为。小刘的收入不多,每月的工资除正常开销外,便所剩无几,因此积蓄有限。然而朋友小张欲买房,非让小刘借给他三万元钱不可,小刘无能为力,不但未满足小张的要求,还因小张搞友情强制而产生反感。 4. 在朋友最需要时到场 面对鱼龙混杂的社会、变化多端的自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万事周全不求人,谁也不夸口自己终身无危难,因此,人们遇到难处总渴望得到别人帮忙。所以,作为朋友,在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场并真诚地伸出手去帮朋友一把,使朋友渡过难关。只要偿把握好这一交际原则,朋友与你的友谊将会日益加深。 5. 交际住来要有“度” 中国有句极富哲理的话叫“物极必反”。生活中,任何过头的东西都会,走向它的反面。朋友之间的交际也是如此,过往甚密,反容易出现裂痕:而把握适中的度,才能使朋友间的友谊间的友谊成为永恒。这是因为,每个人无论在文化、道德、性格、处世态度、做事潜能,及至家庭情况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大小,有时会与朋友间的交际频率成正比,即交际越频繁、越过密,拉得也就越大。所以,朋友间的交往,无论是相处的时间次数、距离等等,都要保持逢到分离,才能达到“意犹未尽、情犹未了”的意境,才会因朋友的到来而欣喜,因朋友的离去而思念。 6. 不要将朋友理想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尽管朋友跟你气质相仿、兴趣相近、性恪相投、但朋友毕竟是个活生生的人,跟你总会有些不同之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总会有自己不愿人知的秘密。所以,跟朋友交际,不要过于将朋友理想化,不可把朋友的一切言行都以“我”为参照物。首先,要容忍朋友的缺点,所以,你一旦发现朋友的缺点,要抱着“将军额上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宏气度,容忍朋友的缺点,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善意地帮助他克服缺点。其次,要让朋友保留“自我”。你与朋友交际,不可强求朋友必须是你的“翻版”。要让朋友拥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个性。如果你主观武断、独断专行地要求朋友的爱好,跟你一样,那么,朋友将会离你而去。再次,要尊重朋友的隐私。不要让朋友事事都该禹你报告,似乎朋友有事不跟你通气,就是对你不忠,就不够朋友。你若如此专横,用如此理想化地标准去要求朋友,朋友也会对你怨而生恨的。 7. 正确把握友情与爱情 男女之间之间除了爱情,应该有友情的一席之地。男女之间存在着性别的差异,但是,只要注意把握好尺寸,是可以建立健康、高雅、纯洁的友情关系的存在。这就要求男女同事之间,男女同学之间等等,都有友情关系的存在。这就要求男女之间要把握好友情与爱情关系;一是男人不中冒犯女人的尊严,应尊重女人的人格;二是男女双方都有应该认清友情与爱情的区别,友情只是男女之间的一种友好往来,而爱情却要向对方负有某些责任,比如,家庭婚姻等等,它有一定的专一性约束性。因此,友情与爱情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8. 朋友之间也要说“不” 朋友之间常常有事相托相求,这是政党的。但也有的人相托相求的事常常超出原则范围和客观现实。比如:有的朋友托你办的事超出了你的主承爱能力,是你无能为力的;还有的朋友托办的事是违资助你的主观意愿的等等。如果遇到此类情况,作为朋友,你应该果断地说一声“不”。因为,首先,违反原则的事,你若干了,一旦东窗事发,你与朋友都将沦为阶下囚或违纪者;其次,超越你承爱能力的事,你无能为力,如果不说明情况予以拒绝,反而会因为事不办成而伤害彼此友谊;再次,有违你意愿的事你不拒绝,会影响你与其交住的情绪,也会妨碍你与朋友之托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不可态度生硬,冒冒失失。常用的方法;一是可耐心劝阻,言明利害关系;二是可扎实说明情况,让朋友理解你的难处;三是迂回发婉转处置,巧借其它方法帮助完成朋友委托之事。 9. 不要单纯追求功利性交往 交友互利,是人之常情。但是,切勿把与朋友往来单纯作为工利交往,因为,朋友之间的交往。除了有事相互帮助之外,还有思想交流、知识互补、情感抚慰、怡情悦性等方面的作用,如果朋友之间一味地追求功利性闪往,那么,这样的朋友是不会长久的。 10. 给朋友留有自由的时空 人们跟朋友交际,是为了幸友谊,但朋友除你这外还可能另有交际圈。因此,你首先要允许朋友跟与你意见不合的人交际。当你发现朋友另外所交的人正是跟你曾有磨擦的人时,你应该宽宏倘若你对此眼里容不得沙子,去责怪朋友,那么,朋友将左右为难。其次,不可将朋友的交际半径仅仅局限在你的空间里。如果你不管别人乐意不乐意,客观上允许不允许,都把朋友“缚”在你的身边,只能适得其反。因为,你即使“缚”住了朋友的身,却“缚”不住朋友的心,朋友多半会由此怨而生恨,离你而去。 总之,交友得法,友谊长久,反之,朋友之间的友谊会如同昙花一现,稍纵即逝。但愿人都能掌握科学的交友方法,进而使你我与朋友的友谊地久天长、永葆青春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中,会有很多心理问题出现,下面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高中生身心发育任务开始趋向于过渡走向成年人的成熟,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文化氛围的缘故,中国高中生往往因为成熟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形成对自身过渡走向成年人人际关系以及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学习相处结交朋友方面的能力不足,从而不能很好地满足自己的发自潜能的身心需要,这会削弱了高中生在愉快胜任中健康成长以及肩负学习任务的能力,一下是一个案例:
小刘是一位踏入高中的男生,学习压力之下,伴随着出现了与同学之间处理关系的内心烦恼与现实人际困扰,学习不好的时候常常感到自己像一只丑小鸭,平时说话的时候低声下气,这样导致了同学们越来越不喜欢与之相处,而且还有点看不起他,仿佛小刘成了“差生”代名词。而小刘,平时讨好地跟别的同学搭话的时候、有一些同学喜欢和他聊天,但是背地里还是很看不起他。就这样,成绩一直低迷的小刘,似乎也越来越不聪明,平时就像一个被别人表面上客气背地里笑话的学生,渐渐地就到了高三,在高三竞争越来越激烈、高三的考试成绩更加具有“命运预测性”的色彩的这样高压力氛围之下,小刘同学越来越不能适应,为了自己内心能够好受一点,他开始厌学、开始比起之前更加不愿意上学,常常上街玩游戏机,一到自习课就偷偷溜出学校,似乎也开始自暴自弃了。
然而,他内心的自尊并没有因此而找到合适的替代,和比尔盖茨之类的、似乎的确不一样。一次,小刘在段考结束收取试卷的时候,忽然与对一位一向看不起他的同学打起架来,把试卷都撕了,接下来当然是受到教务处的处罚,虽然没有取消成绩,但那次考试小刘的成绩仍然不理想,接下来,小刘比之前更少上学、常常处于半逃学状态。
一般来说,因为中国的教育传统和文化氛围的缘故,中国的高中生身心成熟比起西方高中生要弱一些,中国高中生们评价同学能力的价值标准、还没能像大学生那样丰富多元;另一方面,高中生开始步入成熟,与玩性尚存、稚气尚在的初中生不一样,高中生的心理情感思想世界已经开始走向成熟,他们的思想世界也开始接近成人、接近现实,变得认识现实学习考试本身在人生过程中的价值,不再像初中生和小学生那样相对单纯地以自身的情感好恶和环境奖励作为学习和价值感的动力与胜任。思维上,高中生更多倾向于运用抽象思维,更多整合、更多整合性现实检验的思维应对,不那么依赖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情感态度充当价值评价,从而对自身和他人的价值评价,更多地摆脱过去具体的表扬、共情,而更多运用具有整合各种心智评价能力的抽象思维,但是这种独立性毕竟受社会功利现实和文化现实的束缚,并未能真正获得解放,处于一种正在萌芽、但这种萌芽受到现实限制的状态中,使得高中生即容易感受现实、用更抽象的思维去评价自我和评价别人,因此获得超越直接具体刺激的思维间接性考量自己人生体验和综合思想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发挥和表现领域,却受到了现实环境太多的局促,这些因素就是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具体地说,这种独立性的正在萌芽以及受到束缚,表现在高中生相比较而言比较单一的价值评价,这种单一的能力价值评价即影响着高中生群体对他人的评价、也影响着高中生自身对自身的评价,这种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有一个由比较清晰的内心联想思维过程的词汇语句概括性的自我评价,也就是内心将自己默读自己的评论、自己的长长的结构清晰词汇丰富的词句那样,系统地概括关于自己和别人的价值评价,构成一个与具体学习生活压力感受相联系的内心抽象认知概括思想情感认识的抽象认知系统,但是这种内心抽象认知过程,却受到了高中“考试价值”的限制,似乎就局限在这个领域了。
一般而言,成绩优秀、应对繁剧的功课和考试时具有胜任的智力,这样的同学在同学们当中便容易具有光辉的形象,这方面的能力和价值、似乎紧密关联着高中生开始检验到的现实生活压力的时候这些生活压力能被应对,因此许多光辉的理想、个人的才华心智形象、譬如并非小学生心目中的“是不是个好孩子”而是“是不是一个有能力有出息值得敬服的人”的心智情感,会更多地伴随着成绩的好坏以及对功课胜任的能力高低、在高中同学的内心情感里被投射。
反过来,如果这方面能力欠缺、仿佛就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连同高中学生自己,也是会常常感到自暴自弃,即便有时想勉力用功,潜意识里应对功课的能力发挥也受到潜在的并没有清晰意识化的内心情感的自我限制,潜意识里按照自己所依循的模式、限制了自己的才能去努力胜任地表达,只是“自己应付自己给自己下的任务”那样在时间上用功,内心却无法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而这往往是潜意识的,同学自身和老师、家长的心理学知识和水平一般来说还不够,因为“潜意识”在知识分子中普及很大,但在高考功利性非常强的高中,这显然是一个被忽略的领域。
譬如小刘,其实那次打架之前,就长期地断断续续地逃课,高中一入学,本来没有考上高中线的他本来想着依靠自己的努力,勉力改变学习落后的状态,四处补课,但是成效始终不明显,与其他同学的距离越拉越大,在补课的时候,因为是小班,比起在正式课堂上老师更多忙于传授解题技巧不同,老师有机会更注重学生应试素质,常常提问前来不可的同学们一些应试技巧性、或者课堂讲授的知识的延伸性意义的内容,这时候小刘在补课的时候就往往答不上来,看着别的同学都能答上来,或者有自己的创举,小刘就感到很吃力,渐渐地小刘也越来越厌学,越来越感到在学习中没法有什么聪明,干脆天天在家睡觉,父母安排好的家教,小刘也想着法翘课,越来越顺着别人对他的不好的印象方向,越滑越远,成了在同学眼中“没有价值”的人,也正因为这样的态度,在那次考试收取试卷的时候,小刘就和一位平常很看不起他的同学打了起来。
其实,这种高中生的打架事情与小学生和初中生打架是很不一样的,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发育,如果不是有严重混乱冲动性人格障碍的话,很少像小学生聚集在一起嘲笑某个同学、或者初中生还比较容易有互相“打着玩”的冲动其动手动脚欺负同学,因为大脑的发育,高中生在过去的心理发育中逐渐得以获取良好的在自我行为控制群体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良好合作地和谐相处,而小刘在考试结束时忽然对其他同学大打出手,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这位小刘同学力图进入高中生同学们的“群体世界”,但是似乎在里面感到没有价值感,他内心里面,还是保存着他作为一个人较为被周围同龄人所接纳为“同类”的初中和小学时期,并且这时候他感到自己不至于太过没有尊严和价值、不至于感到想要获得尊严和价值就需要驾驭在他看来那么困难所以那么挫败胜任感的沉重的学习负担,似乎在不那么讲究学习、更多讲究孩子们聚在一起讲点游戏中谁当头头或者讲究哥们义气、且群体相处容易冲动打架互相欺负也不当那是很严重的事情——这样的初中和小学时代的“世界”里,他更能感到这是真实的自己,尽管这样的“真实的自己”是以一种歪曲了的心理发育过程去歪曲地获得,就像一个腿受到伤的不幸的人,用一根拐杖支持起自己腿伤的身体那样。所以这位小刘内心就保持着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人际关系体验水平以及相应的关系方式,表面上适应高中同学群体相处的同时,却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无法忍受学习,当他不得不忍受学习的时候、譬如那次收试卷时不得不面对高中考试氛围所以不得不在内心直面考试的价值的时候,他表面上的与同学相处的人际关系的适应就只好不要了,而被看不起、被蔑视的长期的怒火,在一个有点像初中小学学校的“收试卷”的环境里出现,就像一些初中生在课堂打架那样,高中较为少见的课堂打架的行动就在小刘那里发生,他就这样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了。
点评:
从心理学的教育和医学的角度看来,小刘其实适合于选择他所擅长的领域、去发展自己,如果他实在不愿意面对课堂课业,其实总有些好的发展途径是适合他、他也能够在别的地方找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发挥的。现在我们相处的环境,虽然要达到这样理想的环境不太可能,一般的高中同学只能去面对现实压力、必须把现实压力扛下来,即便不情愿。但是,怎么才能更好一点、减少一点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呢这时候需要家长尤其老师不要太过排他地强调考试的价值,不应该将“考好试基本上就是唯一对人生有重要性有出路的价值”这种东西强调成为氛围,即便学生们都必须面对考试、必须应对考试而且最好能够考好试学好习,但是这样的价值不应该成为排他性的东西、去堵死了学生通过其他表现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方式获得内心心理情感和谐整合的可能性,许多老师反过来、正好将考试强调成排他性的东西,去逼迫学生学得更好,其实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挥也是不利的,因为这不是一个健康的情境,不利于培养学生获得真正的善于思考、独立而胜任地发挥自己才能的人格品质,在一个价值感“非此即彼”的环境里,学生怎么能够做到独立的思考呢成绩不好就意味着这个人整体上降低成为一个没有价值没有重量的人,这样“非此即彼”的唯一而且功利的价值取向是不容许学生对它感到质疑、也就不利于培养一个并非完全听命于压力的独立人格的,这样,对于学习能力而言,也并没有起到健康培养的作用。
度过初中的反叛期之后,高中生更多受到社会、同伴尤其是老师的影响,因为他们在走向社会、在社会化,小时候家庭是最重要的心理成长价值形成的基地,而渐渐地在过去小时候打下的基础上、以初中作为过渡,成年之后高中生就更多地将价值感放在学校,对老师和同学认同,或者希望老师和同学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符合,老师和同学比起家庭才更像是自己内心世界价值感认同与存放的所在,因此老师这时候比家长重要。
青少年常见的学业问题心理专家给出的建议,如前文小刘的情形,小刘必须应付高中学业的话,尽可能保持一种“我可以争取、尽量争取、但如果最后还是不成功,依然有别的出路,有别的出路但我也在努力争取学习更好一些更积极一些”,不一定要强求学习结果,更关键的是、学习过程中自己的积极健康的态度,但这不是凭老师家长那种功利说教来做到的。小刘的情形,在高中生中不属于大多数、却在“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中属于常见类型中的其中一种,也就是惰性的持续,厌学退缩,以及随之而来的高中生人际关系处理的不能适应,一般来说,高中生差生还能像小学生差生或者大学生当中学校课业方面不好的学生那样在同学当中很有尊严很有价值地彼此交往,是不太多的。
如果在心理分析中,心理师除了调节小刘的内心自我认知的认知系统、比如重新评估自己对自己进行概括的句子和词汇及其含义之外,还可以持续地释放一种和谐的过渡性地弹性的情感氛围,让小刘在自己那种学习压力不能胜任而懒惰退缩、否则就感到垂头丧气不可承受的内心情感得以表达,这种表达得到心理师的接纳,让他感到、自己的这些感受可以“放置”在心理咨询的环境中,心理师在这种触及他的内心真实情感的过程中、用一些认知调整的方式调整小刘被迫接受单一价值观的自我抽象认知的自我描述的内心语言系统,然后再将一种更具有开放性、更为自由也更能整合各种价值与感情的心理情感传达给他,让小刘得到一种不同的体验、在单一的学习考试之外,还有别的自我价值和能力发挥的途径可以塑造自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健康活泼充满关于自己的真实而奋发积极的健康体验。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关学习、人际交往、自我混乱等,如果孩子无法调节自身的问题建议去做心理咨询。
;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服务员应加强顾客意识 1、宾客是餐厅的“衣食父母” 2、宾客是餐厅的服务对象 3、宾客是来餐厅寻求服务的人 4、宾客的要求总是很多的 5、宾客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6、决大多数宾客是通情达理的,故意胡搅蛮缠的宾客毕竟是少数。 (二)建立良好的客我关系的几个要素 1、记住客人的姓名 在对客服务中,记住客人的姓名并以客人的姓氏去适当的称呼客人,可以创造一种融洽的客我关系,对客人来说,当员工能够认出他时,他会感到自豪。 2、注意词语的选择 以恰当的词语与客人对话、交谈、服务、道别,可以使客人感到与服务员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商品买卖关系,而是一种有人情味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3、注意说话时的声音和语调 语气、语调、声音是讲话内容的“强外之间”,往往比说话的内容更重要,宾客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判断说话的内容背后是欢迎还是厌烦,是尊重还是无礼。 4、注意聆听 听与讲是我们对客服务中与客人沟通的一个方面,注意聆听可以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有助于我们更多的了解客人,更好的为其服务。 5、注意面部表情和眼神 面部表情是服务员内心情感的流露,即使不用语言说出来,表情仍然会告诉客人,态度是好是坏,当目光与客人不期而遇时,不要回避,也不要死盯着客人,要通过适当的接触向客人表明服务的诚意,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20150624期。《爱情保卫战》磨叽小刘是迟迟不能解决问题,是节目第20150624期。《爱情保卫战》是天津卫视2010年推出的“后婚恋时代”情感综艺节目,由赵川主持。节目于每周二、三、四、五晚22:00在天津卫视播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