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熹《秋月》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朱 熹《秋月》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第1张

秋  月

朱 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黄叶共悠悠。

朱熹,本卷《春日》已介绍。此诗为朱熹《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的第三首。《千家诗》将作者误题为程颢,当改正。诗题《秋月》也是编者所改,指秋天而不是指秋天的月亮。瑞岩在今福建福州市福清市海口镇,是著名的风景区。诗题若改成《瑞岩道间》要更符合诗意一些。“彦集”,姓刘,为朱熹诗友。“充父”是杨宏中的字,福州人,为宁宗开禧二年(1206)进士。

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首句写清溪流过碧绿的山头映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的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的倒影。次句写水天一色,是那么的清澄鲜明。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空”指天空。

后两句即景抒怀。三句写瑞岩的山水远离喧嚣的尘世。“红尘”指热闹的尘世。“三十里”指瑞岩与闹市区之间的距离,当系实指,这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山区,还是比较远的距离。末句写天上的白云与山上的黄叶都是那么悠闲自在。毫无疑问,在远离喧嚣的尘世以后,诗人的心境同样也是悠闲自在的。

秋天的色彩特别丰富,这在此诗中得到了生动的反映。诗中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黄叶,它们还相互叠加,交相辉映,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明丽而令人愉快的图画。

1 关于秋的诗句

关于秋的诗句 1 关于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诗句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唐·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

秋思赠远(唐·张仲素)

博山沉燎绝馀香,

兰烬金檠怨夜长。

为问青青河畔草,

几回经雨复经霜。

中秋(唐·杜牧)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立 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风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

子夜秋歌(南北·无名)

秋风入窗里,

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参考资料:

http://218420336/teacher/user1/31/archives/2006/2719

2 秋天的诗句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描写秋天的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描写秋天的词:《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年代:唐作者:李峤作品:风内容: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裷了,还驮著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一九二三年)《鸽子》 胡适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一九一八年)《秋晨》 于赓虞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一九三四年)《沪杭车中》 徐志摩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一九二八年)《私语》 徐志摩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一颗憔悴的秋柳里,一条怯懦的秋枝上,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秋月呀》 徐志摩秋月呀!谁禁得起银指尖儿浪漫地搔爬呵!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无聊的云烟,秋月的美满,熏暖了飘心冷眼,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来参与这美满的婚姻和丧礼。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秋月》 徐志摩一样是月色,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云堆里升起——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它展开在道路上,它飘闪在水面上,它沉浸在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水底;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呼吸,它抚摸着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想见新旧的鬼,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眼珠放着光,咀嚼着彻骨的阴凉:银色的缠绵的诗情如同水面的星磷,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听那四野的吟声——永恒的卑微的谐和,悲哀揉和着欢畅,怨仇与恩爱,晦冥交抱着火电,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苍茫中,“解化”的伟大在一切纤微的深处展开了婴儿的微笑!(一九三0年十月)《秋天的梦》 戴望舒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一九三一年一月)《霜花》 戴望舒九月的霜花,十月的霜花,雾的娇女,开到我鬓边来。装点着秋叶,你装点了单调的死,雾的娇女,来替我簪你素艳的花。

你还有珍珠的眼泪吗?太阳已不复重燃死灰了。我静观我鬓丝的零落。

3 写秋天的诗歌

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4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5送 兄 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6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7秋词(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8 秋词(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9秋夜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10 望秦川 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4 四季古诗——(要全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四首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夏天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秋风引》刘禹锡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 描写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唐 白居易)。

5 描写秋天的古诗,要全诗,多一些,急用啊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描写秋天的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描写秋天的词:《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年代:唐作者:李峤作品:风内容: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 描写四季景物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春天的古诗: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夏天的古诗: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描写秋天的古诗: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描写冬天的古诗: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 关于秋天的好诗要4句古诗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辛弃疾 《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尝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7、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8、《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9、《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11、《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长安秋望》唐杜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13、《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4、《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15、《秋日》唐耿玮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16、《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7、《秋夜曲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18、《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9、《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作品:风 内容: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秋天的诗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裷了, 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一九二三年)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一九一八年) 《秋晨》 于赓虞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一九三四年)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九二八年)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

8 关于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现代诗关于秋天的外国诗有哪些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杜牧---《山行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1

 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古诗简介

 《秋月》是北宋诗人朱熹(一作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怀。

 翻译/译文

 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注释

 ⑴清溪:清澈的溪水。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⑵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澄(chéng)鲜:明净、清新的样子。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⑶“隔断”句:指溪水距离有人家的地方有三十里路的远。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

 ⑷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赏析/鉴赏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的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的倒影。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就不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了。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后两句即景抒怀。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秋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2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翻译

 池中水波平如镜子,映照着夜空中的一轮秋月,月光皎洁如雪。正是采莲的时节,那采莲的少女,红粉盛妆却只能空对着寒冷的水波,不由感到万分惆怅。她人在采莲,心中却思量着远方的情郎,愁思难解,黯然神伤。

 注释

 镜水:平静明净的水。唐李肇《唐国史补》

 卷下:“凡造物南水土,故江东官纱绫、官纸者,镜水之故也。”

 小娘:此指采莲的少女。

 红粉:女子化妆所用的胭脂和铅粉,这里指妆扮得十分美丽的少女面庞。

 寒浪:寒凉的水波。

 思惟:思量,思念。《汉书·张汤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

 鉴赏

 这首词开头“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描写秋天夜色,皎洁明媚的月光,倾泻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好像洁白的雪。点出时间是秋天的一个月色明媚的晚上——一个良辰。并以秋月之景,渲染出一种浪漫的气氛:有良辰必有美景。“采莲时”,点出了人物活动的地点。这个活动地点是个很重要的背景。因为在南方采莲季节常常包含着男女表达爱情的活动,是一个很浪漫的季节。只有交待出这一场所,才能更好的展开下文,也算是一种铺垫。这样才能使下文的意境更充实,更易理解,更易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小娘红粉对寒浪”,“小娘”是指采莲女,诗中的女主人公。“红粉”,是说采莲女正值青春妙龄,打扮的十分美丽,楚楚动人。“红粉”两字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了采莲女的外貌特征也体现出一种淡雅丽饰的色彩美,女为悦己者容,采莲女一出场就给人以不俗的感觉,清新淡雅。而“寒浪”则是对“红粉”的衬托,以及对心境进一步的解说。“红”在这还象征着青春、热烈、希望和期盼,而“寒”表面上看是对秋月的进一步解释,孤寂,寒凉而内涵则是表示孤单和寂寞,以周围的环境和气氛,来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这镜水如月之夜,浪漫季节,不仅心起涟漪故而“惆怅”,进而有所思。“正思惟”,则是这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季节,花好月圆,情歌缭绕,四处回响;轻舟荡漾,激起浪花朵朵,而自己的恋人不知在何方。不禁心潮激荡,思绪茫茫,无人能解其中滋味。正是越思越想,越想越愁,越愁越伤感,正应了古语“剪不断,理还乱”。

 创作背景

 清晨,采莲时候,采莲少女红润的粉面,影照在清冷明彻的镜水之上,词人有感而作。

 鉴赏二

 此词抒写少女月夜采莲的惆怅。头两句八字缀时间景物:秋水,秋夜,秋月,水平如镜,月光如雪,构成了一幅秋夜月色雪景图。与此同时采莲常常蕴含着男女情爱意旨的表达,南朝乐府民歌《两洲曲》中即云:“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女子爱恋情郎的心清澈如水、热情似火,显得格外纯真、赤诚。另如晚唐皇甫松的《采莲子》词:“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情窦初开的采莲少女被岸上的英俊少年迷住了,爱情的火焰悄悄燃起。她下意识地抛出一颗莲子、一颗少女初恋的心。所以,这里的采莲活动也隐含着对情爱的渴望和追求。作品善于捕捉采莲女子一瞬间的情感:她面对自己映在水光之中的娇颜,顿生孤寂与惆怅,“红粉”与“寒浪”的映照,“惆怅”心情的揭示,“思惟”意念的抒发,都令这清雅的荷塘月夜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感伤色彩。而她面对寒浪,心感惆怅。为甚?“正思维”,思维什么?词人不回答,留给读者驰骋想象的余地,言尽而意未尽。

 这首词写的很精练,紧抓采莲女月夜伫立凝思这一意象,用简洁凝练的笔法,层层递进,把少女那种孤寂、苦闷、惆怅的心境展露无遗。短短二十三字,就把情景融与一体,可见其卓绝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秋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3

 中秋月二首·其二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翻译/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

 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

 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注释

 1圆魄:指中秋圆月。

 2安知:哪里知道。

 赏析/鉴赏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秋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4

 中秋月·中秋月 明朝 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月·中秋月》译文

 月亮到中秋节的时候显得比其他时候更加明亮。更加明亮又如何呢?月亮经历的阴晴圆缺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算啦吧,不管什么阴晴圆缺,还是珍惜人世间的好时光吧!好时光呀好时光,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如此美好的月亮。

 《中秋月·中秋月》注释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

 《中秋月·中秋月》评解

 此词之声律,上片全同《忆秦娥》,下片只末句多一字。作者使下片首句与上片末句顶针,复以下片末句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有如回文。虽少伤纤巧,但亦颇见匠心。

 《中秋月·中秋月》赏析

 古来关于月的诗词很多,有关阴晴圆缺的感慨也很多。徐有贞在中秋月的“皎洁”中想到了“阴晴圆缺”,但没有沉迷于感伤之中,一句“且喜”很是洒脱,末句的常见中秋月更是体现了对中秋佳节的喜爱,比起大多数诗人最后落点于来年的悲伤更显精妙,而从该词的结构读来很有趣,上片和下片中“偏皎洁”、“好时节”均有上下句顶针,并且下片首句“阴晴圆缺”与上片末句顶针下片末句“中秋月”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朗朗上口,十分有趣。

 各位小伙伴们,中秋节是团圆之日,多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团圆的时光吧!希望以后的每个中秋节我们都是开开心心。毕竟“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2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