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和心灵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灵魂:精神、思想、感情;人格,良心;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
2、心灵: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二、出处不同
1、灵魂:瞿秋白 《出卖灵魂的秘诀》:“从中国小百姓方面来说,这却是出卖灵魂的唯一秘诀。”
2、心灵:叶圣陶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美出自心灵,出自作者的高尚的情操。”
三、侧重点不同
1、灵魂:指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2、心灵:是一个情感场,它通过各方面的情感表现出来,不是捉摸不透的。
人是社会存在、社会发展的主体。如果说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有其规律性,那么,考察人的各种属性就等于是在考察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内在因素。人的各种属性合起来,可以称为人性。于社会的发展而言,考察人性,当是社会学意义上一个重大的课题。
一般意义上,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现在,哲学家韩显丰把人的属性概括为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宇宙属性。就宇宙属性而言,韩大师认为人的意识同时具有宇宙灵性,开发出来可以通达宇宙。按照韩大师的说法,人的宇宙灵性一旦开发出来,可以以十的十次方幂的运动速度(具体以米每秒、还是千米每秒,韩大师没有告诉我们,或者韩大师说了,只是我目前不太知道)穿梭于宇宙之中。而且据韩大师说,这种人的宇宙灵性已经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亦既,人的宇宙灵性已经被上升到了科学的层面。这即是说,诸多诸如佛学的说教,原本就不是子虚乌有,而是古代的圣贤,他们的灵性早已通达宇宙。关于人的宇宙灵性,这一点应该是确切的,因为人的存在,原本就是宇宙的产物,原本就在宇宙之中,原本就无法撇开其自身存在的宇宙学意义,而且,就人类意识的存在而言,如果以量子态而论,则人的意识存在必须是具有宇宙学意义的。但是,就人的显意识而言,一般人是无法达到其显意识与意识的量子态的互动的、对接的。因而,对于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而言,谈论人的宇宙灵性,能够给予他们一种常识化的、神化般的认知,就已经很不错了。
相对于人性,灵魂无疑是人的一种神秘的存在、圣洁的存在。毫无疑问,在人类自身的发展道路上,一切关于灵魂的学说,都对人类心灵的净化,起到了不可代替、无法磨灭的历史贡献——灵魂是一切宗教的前提条件、灵魂是人类心灵的最大动力、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香水肥皂、灵魂是人类意识的终极关切。而比之于灵魂,则人性是一个人现实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经验的存在、甚至是宇宙万物相互竞争的存在。人的人性与人的灵魂的相通之处在于,一个有人性的人,其灵魂是高尚的、圣洁的;一个没有人性的人,其灵魂是罪恶的、肮脏的。自古以来,灵魂和人性就一直都是纠缠不休的。如果说一个人的灵魂是肮脏的,这其实是在说一个人的人性;如果说一个人的人性是高尚的,这又是在说一个人的灵魂。由此可见,灵魂是人性之中文明的存在;人性是人的宇宙灵性的外在表达。如果在肮脏的灵魂与高尚的人性之间取舍的话,则灵魂可能就是人性,而人性亦可能就是灵魂。
关于灵魂和人性,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哲人们都为此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现在我们普遍认为,人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以及人在其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正常的情感和理智。
科学家根据对婴儿的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人类长期进化的产物。人性形成的机制包括:人类祖先因为生存的险恶环境而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但又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现在,我们在承认人的宇宙灵性的前提下,依然把人的属性分为动物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性。而人性正是由人的动物性和人的社会性相互作用而发展来的。人类社会性的发展,使得个体人的“自我意识”产生,并同时受到自身动物性和自身社会性的双重制约和改造——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积淀过程之中,属于人类自我的人性产生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性产生的直接来源是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现代社会学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所以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能够达成理解的前提。
关于人性,在古代中国的文化系统中,人性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以告子为代表的性无善无恶论;以及以杨雄为代表的性即善又恶论。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谈到过人性。其中,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的著名命题。总体来说,历史上关于人性的观点主要有:其一,把人性归结为神性;其二,把人性理解为人的自然属性;其三,把人性设想为人的某种固定不变的气质或某种固定不变的执念。在这里,可以看出,人的神性对应着我们现在所说的人的宇宙灵性;人的自然属性也就是人的本能属性;而人的某些不变的气质或人的某种固定不变的执念则可以对应人的认知能力。问题在于,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具备一种独立的存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问:关于人性,我们如何确定?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和把握人性所具有的个体和群体(或者说整体意义上的人)在个性和共性上的普遍性的同一?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觉得,柏拉图的知、情、意三分法应该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现实的约束和限制;在我们的情感期待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由的,但是,我们运动学意义上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特定历史节点上的社会关系的产物;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体制、法律体制、道德体制、文化娱乐体制、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体制——也就是说,我们无论任何时候,都脱离不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的社会文化体制、社会文化机制。而一个人人性的善恶、人性的价值趋向,正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现实之中展开的、推进的。因而,沿着整体的人、普遍的人以及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定的人的思路,则人性的概念可以被定义为:人性是一种源自人的本能但又建立在人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的人所独有的一种特质属性。在这里,社会文化即是人的认知体系。这个定义,即包含个体的人、亦包含整体的人;即包含存在论意义上的人、又包含运动学意义上的人。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人性具备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人的体能、人的智能、人的社会文化修养。
在这三个要素之中,人的体能是人的动物性本能——它包括人的物本能和性本能;人的智能是人的本质性本能——它是人的认知本能——人的宇宙灵性,就潜伏在人的认知本能的范围之内;社会文化修养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综合表现、综合积累、综合积淀,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人性的三个要素之中,体能要素是人的第一要素。因为人类体能的特殊性,古猿的一支类人猿这才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之中转变、进化为人;人的存在,在于人具有区别于一切猿类的智力元素,因而能够更好地利用工具和改造工具,并以此展开专属于人的社会劳动;然后,在生存竞争中迫不得已地进行的社会劳动逐渐积累起来的社会文化使得人具有了超越性的自我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我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不断完善。在人性的三个要素之中,智能要素其所以能够成为人的本质要素,那是因为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全部历史过程之中,智能要素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主导地位。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如果脱离开人类的智能要素,则人的社会劳动便无法进行,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也就无从谈起。在人性的三个要素之中,社会文化修养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一个人善恶标准的认知来源、价值来源;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的修养、亦既上层建筑,则直接衡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进步程度、发展程度。在传统上,说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我们用社会文化修养就显得比较全面,而在国家、民族层面的上层建筑用社会文化修养来做称谓,也能更加具体、更加贴切。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个人的社会文化修养与国家、民族层面的上层建筑的可比性。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再落后的国家,它们的政治、经济、律法、教育、道德体制,都是经过特定的政党、社会团体精心研讨过、敲定过的。
人性的决定性作用,就个人层面来说,体能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智能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而社会文化修养则决定着一个人的善恶标准、价值取向,直至最终决定一个人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人性的决定性作用,就社会层面来说,体能要素当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第一要素;智能要素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而社会文化修养、亦既上层建筑则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进步程度、发展程度。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段,阶级问题当是哲学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这必须是不可回避的。传统意义上,阶级问题,在社会层面,以经济标准来衡量,但是,因为货币和一切社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都是中性的,都可以为任何人所用,因而,在社会层面,如果以经济来衡量阶级标准,则这个衡量标准应该被称之为阶层更为恰当。在个人层面,如果用经济衡量阶级标准,则这更是片面的和不公正的,因为富人可以尽善,而穷人也可以作恶。因而,站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一个人只要在心理趋向、行为动机方面没有给社会带来危害,则这一个人便没有罪责。所以,无论在社会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阶级的衡量标准,就必须,而且必须从一个人的善恶标准、价值取向亦既意识形态来判断,来衡量——而且,这种判断、这种衡量,就只能以道德的和律法的标准来判断、来衡量、来裁定——这由此突出了道德、律法、教育对于一个社会的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和层面上,对于人类来说,一切道德的、律法的、教育的存在,才是人性的最高期盼、才是人类灵魂的最高存在。
人的宇宙灵性,仅仅只是一种自然存在。或许,我们的世界存在超人,他们的灵性甚至可以通达宇宙,但是,人死了,灵性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不管它如同地震一样有多大多久的余波,都已经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了,都已经与本人没有任何关系了——而这正是佛的空性至上的意义所在。 对于人的宇宙灵性,或许,没有灵性的人可以通过催眠术体验得到人类宇宙灵性的存在。只是,人死灯灭,即便具有宇宙灵性,又能如何。死后的宇宙灵性,无非如同地震的余波一样——只是影响着别人、或者说影响着世界,而其最终只能在各种纠缠与振荡之中归于平寂,走向虚无。因而,一个人最为可贵的,还是要珍惜今生今世、善待今生今世!
前一篇: 关于环境决定论的思考
下一篇: 社会文化及其成因
句话表达了一个人独自一人时,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爱情的强烈渴望和珍视。
"独自一人"表示他/她单独存在,没有与他人共同分享这种情感和爱情。"对自己的灵魂"指的是他/她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本质、情感和存在的关注和重视。"满怀这巨大的爱情"则表明他/她对爱情的渴望和热爱。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人独自一人时,对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热爱,他/她对自己的灵魂和情感怀有巨大的爱意。
这可能是在表达一个人对自我发展、内在满足和自我爱的重要性的思考和感受。它强调了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和照顾,并认识到自己内在的爱情和渴望的价值。
总之,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在独处时,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内在的爱情充满了珍视和热爱。
首先,感到害怕失去是一种正常的情绪,特别是在经历过一些失去或伤害之后。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处理这种情绪:
1 接受情绪: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要抵抗或否认害怕失去的感受。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2 寻找平衡:在投入感情之前,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照顾自己。保持个人爱好、社交活动和自我成长的平衡,这样可以让你更加独立和自信。
3 与他人交流:与亲密的朋友、家人或心理咨询师交流你的担忧和恐惧,他们可以给你提供支持和建议。分享自己的感受可以减轻内心的负担,并获得不同的观点和思路。
4 逐渐建立信任:不要急于投入太多感情,可以逐渐建立信任。与他人建立稳定和健康的关系需要时间和经验,慢地培养相互的信任和了解。
5 学会放手:学会接受一些事情是无法控制的,包括失去和伤害。学会放手并接受现实,这样你可以减少对失去的恐惧和焦虑。
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害怕失去的情绪持续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和关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你处理并克服这种恐惧。
记住,每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处理方式都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处理恐惧是很重要的。
心灵,一个实体,是将动物在生物学的层面上与植物区分开来的分界线。
就人类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它也不是我们的心脏,总之,它不是我们的肉体,但,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心脏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人类的心灵是一个场,一个生命场,这样的一个场有一个能量聚集的中心,那一个中心在我们的腹部。它是随着作为个体的生命的诞生而诞生的。心灵有属于它自己的组份以及属于它自己的功能,就如同大脑有它自己的组份与功能一样,但,它们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又或,心灵也不是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头脑的一种功能;并且,就如同肉体一样,心灵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成长与发育的过程和规律,尽管,在无数的因素的影响下,它不一定能够成熟。
我们的心灵蕴含有我们的气质(而非性格),我们的本能。另外,它有属于它自己的判断的功能;我们的选择(也即决定,是行动之前的东西)是由我们的心灵所作出的,而非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由我们的头脑所作出的(头脑只可能产生动机);心灵是能量的调配者,尽管作为能量的调配者它并不是唯一的;心灵是一个感受器,是我们的情感以及情感取向的感受器,也就是说,我们的喜、怒、哀、乐、焦虑、恐惧以及喜欢、厌恶等感受是属于我们的心灵的,而且,心灵的感受有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当我们喜的时候,我们可以表现得好像怒一样,但我们不可能同时是怒的,就如同当我们的舌头感受着甜的时候它不可能同时感受着苦一样,如此类推。 另外,我们的态度——而非看法、世界观、价值观又或人生观等(这些属于头脑的东西)——同样是属于心灵的感受,譬如我们的接纳,譬如我们的包容,譬如我们的关注,譬如我们的担心,譬如我们的执着,譬如我们的在乎,譬如我们的对抗性(而非对抗),再譬如,我们的嫉妒。
心灵是一个生命场,同时,也是一个能量场,它的能量是通过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后转化而来的,并且,它只会在履行其自身的功能以及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被消耗掉。
灵魂
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之要素,能主宰人类之知觉与活动。据近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之研究,推测距今二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之人类,已具有灵魂之观念,或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之观念。然大抵而言,原始人所具有的简单古朴之灵魂观念,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人类之灵魂观始趋向非物质化之‘精神统一体’。例如某些宗教、哲学相信灵魂可以独存于肉体死亡以后,进而视之为不朽的精神实体。
盖承认灵魂存在,虽为许多宗教、哲学、社会学所主张,然论及其特质、本源、究极,则有极大之分野。有主张其与精神或心意等同义者,如灵魂生活(soul-life)一语,殆与精神生活、心意生活等义无有分别。而主张灵魂说(Soul Theory)者,若自其所说之身、心关系而言,则立足于二元论;若自精神之体、用关系而言,则立足于实体论。近世哲学出现现象论、现实论、唯物论等学说,则大抵反对灵魂存在而否定其为实有。
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因释尊对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即无记),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佛教系由实践之主体而重视心的存在;此一存在论,系彻底立于心、物二者相关之立场,并不视一方为不灭之实体,另一方为生灭之假相,而认为心、物二者皆空,无自性可得。而当轮回转生之说被佛教采纳后,有关轮回主体之问题却引起佛教史上之重大论争,如南北朝时之‘神灭不灭论争’等;其结果则致使轮回主体呈现出一种犹如灵魂之色彩。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灵与魂是分开的两个部分:
灵的定义:
在旧约中, 灵(spirit)的希伯来文是 rûwach,意义很广, 可表明气息(breath), 气(air), 风(wind), 或精力(strength)。它也指方向或方面(side, 译成“方”或“面”)。概括来说, 灵主要是指非物质的生命本质, 包括:
(a)无血肉之体的灵界之物如神, 天使, 魔鬼或邪灵。
(b)有血肉之体的人那里面非物质的要素(element)灵性或灵命。
(c)人那内灵命的性格或特征(character)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表现, 所以灵也译作“怒气”; 胆气(即胆量)。
在新约中, 灵(spirit)的希腊文是 pneuma,原意也是风(wind)或气息(breath)[希腊文 pneô 是指呼气或吹气], 亦指像风一样眼不能见, 非物质及有能力的“灵”。灵是人的生命力(life energy)或生命的本能(life principle), 所以“叫人活着的乃是灵”。正如风虽是眼不能见, 但借其表现(风吹草动)可知其存在; 同样的, 灵虽是眼不能见, 但其存在也可借人内在灵命的各种外在表现来证明。而人有灵的最大证据, 莫过于人能进到灵界, 与灵沟通。所以圣经说神是灵, 只有在灵里, 人能真正的敬拜神和向神祷告。信徒与神的相交, 也必须透过人的灵与神的灵之间的相交。
魂的定义:
由于魂常被人误解, 产生不少混乱。在旧约中, 魂(soul)的希伯来文是 nephesh ,源自 nâphash (呼吸, breathing)。魂的意义很广, 普遍上可指:
(a) “内在的己/自我”(the inner self): (1)对人而言: 在这非物质的层面, 魂(和合本译作“心”)是有情感 ¾ 例如会有对食物的欲望, 会悲伤, 会愁苦, 会契合相爱; 但魂也有思想或意志 ¾ 例如会知道, 会想念, 会说(话)(指在思想上自语)。(2)对神而言:“我的(灵)魂”是表达“我”的另一种方式。因此提到神的“灵魂”( nephesh , 和合本作“心”)时, 是总括地包含了神的爱, 圣洁, 愤怒及信实等 (Colin Brown)。
(b) 肉身的生命(和合本作“命”), 包括动物;
(c) 有生命的“人”。
在新约中, 魂(soul)的希腊文是 psuchê,原意也指气息或呼气(breath)。在广义上, 这字的用法与旧约相同, 可指:
(a) 内在那非物质及眼不能见的自我(self)(注: 魂在和合本常译作“灵魂”); (1)对人而言: 这非物质的层面是有情感(和合本译作“心”)、思想和意志(和合本译成“意”)。概括来说, 魂可指整个性格(personality)。(2)对神而言:当神提到“我的灵魂( psuchê)”(和合本作“心”)时, 是表达“我”的另一种方式。
(b) 肉身的性命或生命, 包括动物;
(c) 有生命的“人”。
让我看哭的笑,是在《盗墓笔记》邛笼石影里面,张起灵对吴邪的笑。那句还好,我没有害死你…… 在书里面,原文是这样的—— 闷油瓶往后面的石壁上一靠,淡淡道:“我和他,走不了了。”“你在说什么胡话?”我骂道。 他忽然朝我笑了笑,道:“还好,我没有害死你……”
这段话的背景是,吴邪在张家古楼给张起灵找回忆时,遇上一个跟张起灵有同样图案的盘马老爹。盘马跟他们说你们俩迟早有一个会把对方害死,当时这小说发展里,这段略显诡异,我都差点以为盘马跟张起灵有什么关系了。直到后来他们从水里面,进了那个矿洞,在里面遇到了 密洛陀。张起灵让无邪不要动,一直和胖子在保护他,直到他们撑不住了,他给吴邪找出一条通道通向外面。
这时候他们几乎接近死别,很难想象张起灵一身都是伤,居然还心心念念的惦记着,他和吴邪之间会有一个害死另一个,张起灵的一生就是在寻找他的回忆的过程,他不断的在各种古墓里面找他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好不容易碰到一个他能记得住的吴邪,却突然冒出一个人说他会害死他。
其实这里张起灵自己已经习惯性对号入座,他已经习惯把自己当成了不幸的制造者。可能因为张家族长的责任,觉得什么都该自己担着,让人莫名心疼。在整部盗墓笔记里,张起灵都是神一样的存在,这句话是他说过的408句里面,让人感觉他的无奈的,就像临终的遗言。这里的一句话,让人觉得,他很介意别人对他的评价,所以他在承担着张家族长的责任,还想维护者自己的朋友。哪怕是付出他的生命,他也在所不惜。
不过后面吴邪不知道什么时候得出的勇气,一个弱男子突然间就爆发了,变成了真汉子,把胖子还有张起灵拖出来,也算是主角光环的关系,但是吴邪后续再怎么做,也淡化不了对张起灵的心疼。这里之后的事,吴邪开始成长,开始担当,开始接手吴三省的事,应该就是知道人人都在保护他,所以他得成长。
在这之前,张起灵在霍老太那的时候,对吴邪说了“带我回家”这句话,这句话一开始的时候我看着是并没感觉的。直到最终章的时候,吴邪假扮成三叔,后面进入张家古楼,在满地都是尸体的时候找到的张起灵,看到张起灵的尸体的时候。上来就是一句“醒醒,回家了!”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原来吴邪把“带我回家”这句话给记住了,这句回应虽然来的晚了点,但终究是回应。
吴邪与张起灵的故事,很多人都看成基,但是他们之间的一些互动,不管是单纯朋友还是当成恋人,都让人心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