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想要求得一官半职,就需要通过科举的道路才有机会获得。当时的苏轼本身也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学青年,所以也会去参加科举之路。那么苏轼的高考作文都写了什么?让当时的统治者宋仁宗觉得这篇文章非常的不错。
苏轼的高考作文写的就是《教战守策》。在宋朝是以策论来取士的,所以考试的人要根据命题写出文章,这就跟我们现代的命题作文一样。当时的统治者宋仁宗不仅特批举行制科考试,还亲临考场监考以及阅卷。当时苏轼的文章与其他人有非常大的区别,他独树一帜,不像其他文人一样去拍皇帝的马屁,而是坦诚己见,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但是比较幸运的是,苏轼遇到的是仁义的宋仁宗,这位皇帝看了这篇文章后,觉得苏轼文章行文自如,并且敢于道出事实,其勇气可嘉。
《教战守策》一开篇就直奔主题,点名时弊。接着就赞扬先帝不敢忘战,以此来讽刺大宋王朝在军备上的错误举措,同时还采用喻证的方法来阐明治理国家不能一味地追求安逸。结尾的时候对统治者发出忠告。意思就是要提升战斗力,以此全民皆兵应对外患。
苏轼的这篇文章一共有一千多字,用了反讽的手法来讽刺宋朝的军队以及策略,并且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从中就可以反映出苏轼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雨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料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以“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曾巩 书魏郑公传 曾巩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曾巩 书魏郑公传
原文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1,而魏郑公之徒2,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3,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复嗟惜,恨其不思4,而益知郑公之贤焉。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5,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惟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6。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7,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谏切其君者8,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9,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或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其戾也。」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诤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孔光之去其稿之所言,其在正邪,未可知也,其焚之而惑后世,庸讵知非谋己之奸计乎?或曰:「造辟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令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益知其贤云,岂非然哉!岂非然哉!
注释 1太宗:唐太宗(599—649),即李世民。 2魏郑公: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封郑国公。 3谏诤: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4恨:遗憾。 5灭:灭绝,杜塞。掩:掩盖,遮没。 6怠:疏慢。忌:避忌,讳饰,掩盖。 7辽东之败:唐太宗进攻辽东,损失惨重。辽东战役后,太宗怅然于魏征辞世,无人谏阻其远征。 8伊尹:名挈,商初大臣,助汤灭桀,汤去世后又佐继位者。周公: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辅武王伐纣,统一天下,又佐成王开创盛世。 9太甲:成汤孙,即位三年间暴虐乱德,伊尹放之于桐宫(成汤葬地);三年后悔过反善,被接回复位。见《史记·殷本纪》。成王:武王子姬诵。 让:谦让。 桀:夏末代君主。纣:商末代君主。幽:西周末代君主。厉:即周厉王即姬胡。始皇:秦始皇(前259—前210),嬴政。前221年统一全国。 《春秋》之法:春秋文字简短,每于一字间寓褒贬,后世即称此为春秋笔法。《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载鲁隐公元年(前722)—鲁哀公十四年(前481)间计二百四十二年史事。 戾:违反,背叛。 小亮:小聪明。亮:亮察。 孔光:字子夏,鲁人,孔子十四代孙,西汉末年大臣。 庸讵:反诘之词,难道,哪里。 造辟:朝见君主。 诡辞而出:用假话敷衍,不泄露实情。 令:即令,即使。 杜:断绝,阻碍。
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历史有记载。等我看到郑公把谏诤的事记录下来交付给史官,太宗因此大怒,减轻了对他的恩宠礼遇,丧失了始终如一的群臣道义,我没有一次不反复叹惜,遗憾太宗不慎重思考,而更加理解郑公的贤良了。 唐太宗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的理解是什么呢?只是遵循公正罢了。公正,不是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还有更不可以做的是,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谏诤当做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掩住一时的公正,又将使后代的君主误以为前代没有谏诤的情况。这是开启引导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太宗晚年,群臣已经知道了他掩盖进谏之事,于是不说,使得太宗慢慢地不知道天下的得失利害了。一直到了辽东战事失败,才开始憾恨郑公已经不在人世,还不曾知道他悔恨的萌芽就产生于这件事情上。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对君主恳切地劝谏,言辞极其深刻,事情又非常紧迫。这些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为贤君,伊尹、周公为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谏诤,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他们臣子的谏词就看不到,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那谏诤之事没有载入史册,这更加使这几个国君的恶行显露于后世。 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为君主、父母、贤德之人掩饰隐瞒过错,与你的说法正好相反。」《春秋》里所掩饰、隐瞒的都是缺点,接受谏诤怎么能说是缺点呢?又说:「既然如此,是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的人为了博取一点点忠诚而干的,这种事情又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做替君主掩饰过错的美德,又在世上流传。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一定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而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身上,怎么能说是爱他们的君主呢?孔光删去他奏章的内容,究竟是正直还是邪僻,已经不清楚了;而那些用焚稿来迷惑后世的人,又怎么知道不是为了实现他们自己的个人私利呢?又有人说:「到君主面前说的话,出来不把实话告诉别人。这也与你的观点不同。」我说,这不是圣人说过的话。即使万一有这样的道理,也是说君臣之间,议论国家大事,不想对当时的人泄漏他们的话语罢了,怎么会是禁止告诉万世! 唉!用忠诚守义要求自己、侍奉君主,而且也不欺瞒万世的人,就是郑公啊!我在前面说过「更加理解了他的贤良」这样的话,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不是这样吗?
评析 文章从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说起,提出君与臣之间应以「大公至正之道」为行动准则,认为君主不应「灭人言以掩己过」,臣下不应「取小亮以私其君」。同时以史实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把诤谏之事载入史册,将会产生积极的政治效果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然后逐条批驳隐瞒君主过错和掩盖历史真相等封建伦理观念,在君臣关系上提出「诚信」二字,在撰述历史上主张「不欺万世」。文章见解深刻,议论晓畅,确实可称「杰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