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看《初恋这件小事》的时候,自己还在上高中,当时在空间里特别流行,之后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一系列的校园青春爱情**。很少会写影评,看了也只是看了而已,因为有心心念念的人在,没有很大的感触。
十年后,回头再看这部影片,依然能够激荡起内心的涟漪。当时挂念的女孩早已经结婚生子,家庭美满,而自己还在某个角落,为看不清的明天而苦恼着。
也许心里会有些落差,不过更多的是祝福与感慨。而当初写满秘密与扉页贴着女孩相片的日记本,也被自己丢在了垃圾桶里。也后悔过自己的冲动,时间推移,也渐渐接受了。
写这篇影评,也仅仅只是为了回忆这份已被滤镜过的时光,回味着已经不太清晰的人生片段。少女脸部的轮廓,也渐渐模糊,只记得当时产生的悸动,以及眼泪的味道。
在人生的旅途中,这些特别的体验,会逐渐放大,升温,有苦涩,也有甜蜜,一次失败的暗恋而已。
仅以此篇鸣谢那些感动自己的人和事!!!
初中少女小水正值青春年少,天真浪漫的年龄,她有一个不曾对人言说的秘密,那就是她喜欢隔壁班的校草阿亮学长。
小水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由母亲独自养大。由于家里经营着一个旅馆,母亲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旅馆和生计上。家庭教育的重担,也一直由母亲承担着。母亲曾对小水说,如果她能够考到第一名,父亲就和回家,一家团聚。
大部分时间里,小水一直和几位好朋友在一起,而阿亮学长也一直是几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小水一直期待着与阿亮学长的邂逅与偶遇,一次回家的路上,小水把芒果送给了阿亮学长,也是她们之间的第一次正面接触。
有时,小水会帮助母亲接待来自外地旅游的游客,舅舅偶尔也会过来拜访。
有一次,小水在学校走廊里发现了一枚带有血迹的纽扣,她以为是阿亮学长衣服上掉落下来的。为此,兴奋了一个晚上,做梦的时候,梦到了阿亮学长就在自己的身边。
据说,阿亮学长在学校里打架了受了伤,小水为他准备了伤痛药。
在回家的路上,阿亮学长叫出了小水的名字,小水在回家的路上更加兴奋了,骑上自己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也不会堵车,在海边开心地放飞自我。
为了成功追到阿亮学长,小水和朋友们一起制定了攻略计划。
阿亮学长的家里开了一家杂货铺,父亲在整理着货物,母亲在管理着财务支出,也都默默支持着儿子踢足球的事情。
根据“爱情宝典”上的攻略,小水和朋友们也开始了外表形象管理计划。而小水觉得,也许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厉害更漂亮,每个方面都要变好,那个人才会回头看你,才有可能成功追求到阿亮学长。
小水的肤色也开始慢慢变白,不过校草的身边从来不缺乏追求者,蛋糕妹就是其中之一。而蛋糕妹总以扭脚、摔倒等各种套路,成功找到与阿亮接触的机会。因此,蛋糕妹是小水的最大情敌之一。有一次,蛋糕妹想要整蛊小水,被机智的小彬学姐识破。
学校戏剧社里,准备举办一次“白雪公主”主题的节目。而小彬学姐是戏剧社里的化妆师兼任服装指导,帮助小水学会化妆。而小水也开始了“丑小鸭变白天鹅”的蜕变之旅。
一次足球比赛中,阿亮的爸爸因输掉比赛而郁郁寡欢,常常被人指点,而阿亮想要帮助父亲重新恢复信心。在第二次点球中,阿亮成功射门进球。而小水对阿亮的感情在渐渐加深,也常常为此而烦恼。
同时,小水还是学校仪仗队的队长,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礼仪训练。阿亮拿着一束花,慢慢走向小水身边,并且对小水说,这是朋友让我转交给你的,小水的脸上充满失落的情绪。
学校足球队的另一位队员,是阿亮的死党,同时,他也喜欢小水,并且找机会向小水表白了,并邀请她到野外烧烤。而小水与阿亮之间,也渐渐有了新的距离和阻碍。
在回家的路上,小水才正式确定自己的心意,并拒绝了阿亮死党的追求。
在湖边的桥上,小水和阿亮互相诉说着自己的心事,两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小水和朋友们之间也渐渐有了距离,朋友们的疏远和爱情的失意,让小水更加地痛苦和孤独。随着小水的主动加入与解释,朋友们才渐渐接受新的小水。
随着剧情的发展和情感的铺垫,**也开始走向高潮。
初中的生活快要结束的时候,小水终于鼓起勇气,向阿亮学长表白了。
小水(眼睛浸润着泪水):
我很喜欢阿亮学长,
已经喜欢三年了,
我所做的一切我努力改变自己,都是为了你,
我现在知道我最该做也早就该做的事情了,
但是,阿亮学长,我喜欢你。
阿亮学长震惊地站立着,有些不知所措,又有些迷茫,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阿亮回到家里,翻开自己的日记本里,所记录的是关于你的所有不知道的事情。
冰箱里的巧克力盒,牵连着你我初次相遇的故事。
“爱情宝典”这本书很好玩,也让我知道小水有多努力(把真相一一埋藏在心底)。
偷偷送苹果又偷偷咬了一口(你会明白)。
十年后,小水成为知名的服装设计师,阿亮也成为了超级球星和摄影师,电视台上采访着两人…
这是一个固定镜头,景深前景是小水的妹妹、中景是小水,后景是小水的妈妈,采用的是“三点构图法”,以三个人物的头部或者眼睛为节点,妈妈恰好处于黄金分割点上,通过这种构图,呈现出厨房空间的透视感。
同时,交代了人物所处的环境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与事件——长辈正在教育晚辈,同时,正在炒菜。而妈妈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能仅仅看外表”,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妈妈是一位有阅历、有智慧的坚强女性形象。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小水的家庭教育素养良好,尽管生活艰难,但依然坚强地生活着,而这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同时感染着小水的性格。
通过这张,我们可以知道,三个朋友之间距离较近,体现出亲密的闺蜜关系,而小水距离朋友较远,体现出朋友们对小水的疏远。
上图是空镜头,主要表达室内安静而又温馨的氛围,同时,交代出女主小水正在睡觉。床头灯是开着的,我们可以看清灯底座有一张照片,以及少女床头的环境布置。右上角我们可以看到粉红色的画板,说明还有另外一处光源照明,其他部分处于黑暗状态。因此,这张重点在于营造一种轻松、安静而又温馨的环境氛围,而这种氛围,有助于睡眠和做梦。
而下图是一个拉镜头,通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女主小水正拉着男主阿亮的手臂。阿亮上半身处于明亮状态,承接着上图的床头灯。我们还能够看到男主上半身的轮廓,眼睛注视着女主。而女主小水的头部枕着男主的手臂,这是一种情侣恋人之间常见的肢体动作,说明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通过两图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下图是女主小水做梦想象出来的场景,青春少女的春梦与幻想。
这组照片是采用的“虚实构图法”,其他的背景都进行了虚化处理,重点突出人物的神态与表情。上图是一张近景,下图是特写,通过这种处理,我们会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脸部神情的表达上。上图是传达出女主小水正在思索的状态,下图中人物右半边脸处于黑暗阴影的状态,从而造成一种神秘感的效果,同时,人物面部采光虚暗,呈现出一种镜像感的审美体验。这种表达,在MV中比较常见。
这组照片主要功能是进行叙事描写——小水期待着阿亮来看自己的话剧表演,而阿亮却没有来,从而觉得很失落,又很生气,就把手中的纽扣丢进了垃圾桶,等到清醒之后,又急忙翻找着纽扣。
室内的灯光较暗,映衬着小水失落的情绪。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一段,曾经也有过相同或类似的体验。
失落、生气、恼怒、后悔等情绪互相交织,体现出人类情感的丰富性以及人物的复杂矛盾。
就像我们把某人的****删除,过段时间后,又偷偷加上了。
丢弃吧,又舍不得,不丢弃吧,又令自己烦恼生气。
这是女主小水表白的场景,通过这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小水的情绪变化,从开始的假装坚强与淡定,到眼眶渐红,再到最后慌不择路而掉入泳池,情感呈现一种上扬的爆发状态,再到最后抱着学姐哭泣,从而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组镜头中,主要也是进行虚化处理,重点突出两人之间的互动与对话。
这是一组对比照片,景深控制也随着人物的心情而变化。上图中,前景是站在车上的女主,同时双臂张开,中景是湖水,后景是山峰以及天空;下图中,前景是车,中景是女主和湖水,后景依然是山峰和天空。
上图中,天上晴空万里,下图中,天上阴云密布。山是那座山,湖是那片湖,只是心情已经不同了。两张图中,景别层次感分明,都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情绪变化。
这是一组特写细节镜头,主要是为了进行线索串连,从而进行叙事,通过这组镜头,从而体现出镜头的细腻感,而这种细腻感,又会加深我们观众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融入故事。
这也是一组近景特写镜头,主要交代人物神情变化。
当女主说话注视男主时,男主的眼神是躲闪的;
当男主说话注视女主时,女主的眼神也是躲闪的。
通过这样的眼神变化,体现校园爱情的纯粹美好,以及青涩。
当然,这部**中还有很多有趣的镜头,需要我们自己去捕捉了。
《初恋这件小事》这部**,是在2010年左右上映的,距离现在已经10年左右了,主要讲述校园时代男女主角之间的双向暗恋的情感故事。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依然可以看到**剧组的贫穷和窘迫。这部**中镜头,大多与MV拍摄的方式类似,给人一种观看微**的感觉。
不过比起镜头语言的表达,这部**的剧本更加精彩。以如今言情剧和言情小说的流行和桥段来看,这部**的桥段,我们会感觉非常熟悉,甚至会莞尔一笑。
在这部剧中,男二号的角色功能非常重要,女二号的角色功能其次。女二号的出现,使得女主心中的危机感和不安感加强,从女主抱着男主手臂睡觉就可以看出,同时,女二号的出现,同时,也可以确定出男主的心意。
而男二号的出现,又使得男主充满危机感,只不过相比起女主小水,男主阿亮在这段感情中,更加地被动与犹豫。
这种犹豫主要体现在到底是成全朋友间的情谊还是选择和女主在一起?
同时,男二号的出现,也让女主确定了自己的心意。
男女二号的出现,加强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纽带。
假如没有男二和女二,我们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你我之间的校园情感故事。
其实,故事进行到女主小水向男主阿亮表白这段就结束,则**呈现的效果更好。
在故事最高点时结束,观众的怅然若失之感更加强烈。
《初恋这件小事》的影评终于要完成了,这篇影评也拖了好几天。
从阅览影片,到影评的成文,还需要质量的保证,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挑战,好在这篇影评终于能够完成了。
我很喜欢这部**的故事,因为它讲述的是就是你我的故事,只不过美化了而已。好在这种美化并不过分,加强了审美感受。
废话就说这么多吧,下次再见,拜拜喽!
大学生情绪表现有哪些特点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具有青年人共有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情感丰富、复杂、不稳定。青年人对人、事、社会现象十分敏感、关注,对友谊、美、爱情、正义等的追求十分执著,爱思考、辩论,甚至于以行动来维护心目中的真善美;他们的情感体验深刻、强烈,感情容易外露,喜怒哀乐常形于表面,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冲动、凭感情用事,过后又懊悔不已;情绪起伏波动较大,呈两极趋势,有时兴奋激动如火山爆发,有时消沉忧郁,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此外,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其独特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生理状况,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鲜明的特点:
1.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
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素养,加上社会和自我的高要求、高期望,因而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一般能用理智约束冲动,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从总体上看来,大学生情绪和情感是比较稳定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仍有不稳定因素存在,突出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经常在两极之间起伏、动荡:时而平静,时而激动;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时而外显,时而内隐,呈现出波动性的特征。这种波动性是由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方面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由于性成熟和性激素分泌旺盛,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之间出现暂时的不平衡,易产生情绪波动。另外,从人体生物节律来看,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有周期性的变化,处在高潮期时,人感到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处在低潮期时则正好相反,人会觉得疲劳乏力、心情沮丧、思维迟钝,也呈波动的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时期,产生各种内心矛盾并不断冲突,如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理想与现实、闭锁与开放等等,这些内心矛盾和冲突常会打破大学生的心理平衡状态,引起情绪和情感的波动起伏。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尚未成熟,虽然他们对社会现象和政治事务极为敏感、活跃,但是人生观的不稳定、认识上的不成熟往往使他们不能对社会现实和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容易以偏概全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跌到悲观失望的谷底,难以自拔。
总之,由于大学生自身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上的不平衡,使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呈现出忽高忽低、激烈多变的两极波动,并与稳定性共存,形成稳中有动的特点。
2.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存
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丰富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首先,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极为丰富,不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还是从事社会活动时,无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大学生在自我情感体验方面敏感丰富,注重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和好胜心;在学习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科学和真理,憎
恨迷信和谬误;大学生对祖国、社会和集体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义务感,嫉恶如仇,喜恶分明,正义感鲜明;大学生对纯洁的友谊和爱情十分向往,还积极地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体验到美的感受。等等。
压力大有时间弹吉他唱唱歌
谈谈你对大学生情绪基本特征的理解
1,大学生的情绪表现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发育接近成熟的同时,心理上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尤其反映在情绪上相对于中学生来讲,大学生的情绪内容趋向于深刻和丰富,情绪的表达趋于隐蔽,情绪的变化也逐渐趋向于稳定主要表现为:—是大学生随着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情绪状态逐渐趋于成熟,并接近成人;二是大学生在情绪上仍然存在着许多尚不成熟的方面;三是大学阶段,在情绪上所表现出的一些特殊的情绪反应(如矛盾性,两极性和想像性)具体来说,大学生情绪特点主要表现为:
(1)外向,活泼,充满激丄情
就大学生整体水平而言,在情绪特点上,表现为乐观,活泼,开放,热情,精力旺盛,积极向上,充满着朝气和激丄情
(2)情绪延迟性及趋向于心境化
情绪的心境化,是大学生情绪的重要特点,中学生时代的青少年的情绪特点,往往是受制于外界情境,随着情境的变化,情绪反应来得快,消失得也快;而大学生的情绪反应的发生,往往不会随着外界的刺激环境的改变而随即消失,而表现为一定的延迟性,趋向于心境化
(3)情感体验更加深刻,更加丰富
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更加丰富多彩,并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各种需要和兴趣的扩展而表现为更加丰富,敏丄感,细腻和深刻,并更加带有社会内容的情感体验
(4)波动性与两极性
大学生的情绪年龄正处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在情绪状态上反映着两种情绪并存的特点一方面,相对于中学阶段,大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和成熟;而另一方面,与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带有明显的起伏波动性,容易从—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情绪有时会表现为大起大落,大喜大怒的两极性
(5)冲动性与爆发性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还表现在情绪体验上特别强烈和富有激丄情对任何事都比较敏丄感,有时一旦情绪爆发,自己则难以控制,甚至表现为一定的盲目狂热和冲动在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矛盾时,在对待学业生活中的挫折时,常常易走极端,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伤害
(6)矛盾性与复杂性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面临着许多重大选择的时期,常常会呈现出一种矛盾和复杂的情绪状态例如,希望白己具有独立性和希望依赖于他人的需要同时存在;对自己既不满,又不想承担责任;既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关心等等复杂矛盾的心态
(7)内隐与掩饰性
大学生的情绪表现,虽然有时也会喜形于色,但已经不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坦率直露,不少大学生常会将自己的情绪隐藏和掩饰,体现为外在表现与内在体验并不一致这也无形中给大学生的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带来障碍,使一些学生出现孤独和苦闷的情感困惑
(8)想像性
有时大学生的情绪体验,还会出现陶醉于以前的某—特定的愉快情绪状态,或是沉湎于某种负性的情绪状态之中,甚至会陷入某种想像出来的欢乐或是忧虑之中而不能自拔例如,有的大学生一次运动会比赛中失利,而感到无地自容,后来竟然泛化想像为周围人都在轻视自己,产生了从此处处都不如人的不良心态
2,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情绪特点
大学生的情绪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到丰富的渐近过程依据北京高校20世纪90年代末对当时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北京高校大学生具有开放,活泼,富有激丄情,多数学生的情绪状态相对比较成熟,稳定等方面的情绪特点但在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中,也呈现出不同的情绪特点:
(1)男女生差异
女生的情绪状态具有热情开放,富有激丄情和幻想,敢想敢做等特点;但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多愁善感等不稳定情绪男生的情绪状态要比女生相对趋向稳定,主动和敢为性强,更有独立性和刚毅性;但当情绪冲动时,也容易出现情绪失控,行为过激
(2)年级差异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往往对一切存有幻想,对各种知识领域都充满了疑问与兴趣,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于自负,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和作用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处于不定阶段二年级是情绪波动较大的阶段,这突出反映在大学一年级的新鲜感已经荡然无存之后,暴露出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及造成的情绪困扰从三年级开始,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有所增强他们对大学的生活环境已经基本适应,并具备了一定的情绪自控能力,情绪状态相对比较稳定但到了四年级后,由于即将走上社会,人生将面临着重要的转折,此时的情绪状态再次呈现出矛盾性和复杂性
多选 大学生有什么样的情绪特征
多虑、多疑、情绪变化特别快、爱猜想、多幻想等等
大学生有哪些不良情绪表现,原因是什么,以及解决方法
刚进校门,很多大学生因为不适应学校的环境,经常会出现一些情绪应激。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激动易怒等,多是由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的影响而引发的。不良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会带来不利影响,应加以克服或消除。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克服与消除,必须通过优化客观环境,改善内部环境来加以解决。
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亲身体验
⑴适当的原因和对象,引发与之相适应的情绪反应
⑵情绪反应与情境刺激相一致
⑶情绪反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度
二、克服不良情绪
⑴宣泄: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个体的情绪体验表达出来
⑵转移:从主观上奴隶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亮的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务上取得一种自我调节方法。
⑶自我安慰:学会找出合乎情理的原因来为自己辩解和解脱
⑷积极的自我暗示:运用内部言语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
⑸调整认知结构
三、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
⑴知足常乐:把理想和需要定得切合实际,增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⑵增强自信心:多看一些让人增强自信心的话,因为只有自信的人,才能使快乐的
⑶创造快乐:善于发掘快乐,善于用微笑迎接困难,善于从身边平凡的琐事中
⑷发掘乐趣,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乐趣
⑸多点宽容,少点责备,宽容既包括对自己也包括对他人
⑹多交朋友
大学生常见的负面情绪有哪些?具体有什么表现?
一)焦虑 焦虑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是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时产生担忧的反应倾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的不安感,是紧张、害怕、担忧混合的情绪体验。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都有可能产生这种体验。
焦虑不仅存在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而且也是其他心理障碍共有的因素,如抑郁症与恐惧。焦虑是作为一种情绪感受,可以通过身体特征体现出来,如肌肉紧张、出汗、嘴唇干裂和眩晕等,焦虑也伴随认知成分,通过由多种成分构成,主要是以为将来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由于焦虑与恐惧、担心、惊慌等相关,也有人将担心看作焦虑的认知成分。
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状态,当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遭遇挫折或担心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来临时,便会产生这种体验。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可以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内驱力,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实验证明,中等焦虑能使学生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促进学习。但过度焦虑则会对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大学生在临考前夜的失眠或考试时“怯场”,在竞赛中不能发挥正常水平等,多是高度焦虑所致。被过高的焦虑困扰的大学生,常常会感到内心极度紧张不安,惶恐害怕、心神不定、思维混乱、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记忆力下降,同时还容易产生头痛、失眠、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不良生理反应。焦虑的大学生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无法解脱、不愿正视的心理问题,焦虑只是矛盾、冲突的外显,借此作为防御机制以避免那更深层次的困扰。
大学生常见的焦虑有自我形象焦虑、学习焦虑与情感焦虑。自我形象焦虑是担心自己不够漂亮、没有吸引力,体貌过胖或矮小等,也有的因为粉刺、学生雀斑等影响自我形象而引起的焦虑;这类焦虑主要与自我认知有关,需要通过调整自我认知重新接纳自我,建立新的自我形象;二是与学习有关的焦虑如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在学生情绪反映中最为强烈,我们在大学生学习心理中专门谈及考试焦虑,需要引起重视。情感焦虑多数由于恋爱受挫而引发的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具备爱人与被爱的能力,因而过度担心引起焦虑。
克服焦虑的方法主要有:首先了解大学生焦虑后面深层次的潜在冲突,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的专业心理辅导。
(二)抑郁
抑郁症状不单指各种感觉,还指情绪、认知与行为特征。抑郁最明显的症状是压抑的心情,表现为仿佛掉入了一个无底洞或黑洞之中,正被淹没或窒息。其他感觉包括容易发火,感到愤怒或负罪感。抑郁常常伴随着焦虑,对所有活动失去信心趣,渴望一个人独居。抑郁也伴随着个体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些认知改变可以是一般性的,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或者很难做出决定。在思考中可能有更多的心境转变,消极地看待世界、自我和未来。因此,抑郁的人很难回忆起美好的记忆,不适当地责备自己,认为他人更消极地看待自己,对未来感到悲观。与此同时,还伴随身体症状,如常常乏力,起床变得困难,更严重时睡眠方式都将改变,睡得太多或者早晨醒得太早,并且不能再次入睡。也可能出现饮食紊乱,吃得过多或过少,随之而来的体重激增或剧减。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它常常与苦闷、不满、烦恼、困惑等情绪交织在一起。
一般来说,这种情绪多发生在性格内向,好孤僻、敏感多疑、依赖性强、不爱交际,生活遭遇挫折,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大学生身上。那些不喜欢所学专业,或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等问题的大学生也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愤怒
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违背,或因愿望无法实现时,人们内心产生的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愤怒发生时,可能导致人体心跳加快、心律失常、高血压等躯体性疾病,同时还会使人的自制力减弱甚至丧失,思维受阻、行为冲动,甚或干出一些事后后悔不迭的蠢事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在情绪情感发展上往往容易产生好激动、易动怒的特点。如有的大学生因一句刺耳的话或一件不顺心的小事而暴跳如雷;有的因人际协调受阻而怒不可遏、恶语伤人;有的因别人的观点或意见与自己相左而恼羞成怒;有的因一时的成功、得意而忘乎所以;有的因暂时的挫折或失败而悲观失望,痛不欲生。如此种种遇事缺乏冷静的分析与思考,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的好激动、易动怒的不良情绪特点,在一些大学生身上时有体现。这种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因而有人说:“愤怒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结束”。
(四)嫉妒
嫉妒是指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嫉妒是万恶的根源,美德的蟊贼”。
嫉妒是自尊心的一种异常表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当看到他人学识能力、品行荣誉甚至穿着打扮超过自己时内心产生的不平、痛苦、愤怒等感觉;当别人身陷不幸或处于困境时则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在人后恶语中伤、诽谤。嫉妒是一种情绪障碍,它扭曲人的心灵,妨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真诚地交往。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了。”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于是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嫉妒。嫉妒者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等,在他看来,自己办不到的事别人也不要办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要得到。
嫉妒是人本质上的疵点,嫉妒心强的人容易得心身疾病。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产生压抑感,容易引起忧愁、消沉、怀疑、痛苦、自卑等消极情绪,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其次,嫉妒心强影响大学生自我发展。不良情绪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另外,嫉妒心强可能使我们结交不到知心朋友。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事事好胜,常想方设法阻止别人的发展,总想压倒别人。这可能使同学们想躲开你,不愿与你交往。从而给自己造成一个不良的人际关系氛围,你会感到孤独、寂寞。
嫉妒对人的心理健康不利。一是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个人友善、热情,两个人的关系必然冷淡。嫉妒的对象越多,关系冷淡的对象越多,这就给人际交往带来极大的妨害。甚者,还会破坏集体的团结和良好的心理氛围。二是造成个人的内心痛苦。一个嫉妒心强的人,常常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时间长了会产生自卑,甚至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伤害别人,使自己陷入更恶劣的处境。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克服嫉妒首先要开阔视野,开阔心胸,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的客观规律。真正做到豁达开朗并非易事,如果正处在愤怒、兴奋或消极的情态下,能较平静、客观地面对现实,是能达到克服嫉妒的目标的。其次要学会转移注意力,需要积极进取,使生活充实起来,以期取得成功,并不亚于竞争对手。培根说过:“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因此,积极参与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使大学生活真正充实起来,嫉妒的毒素就不会孳生、蔓延。为了缓解自己的失败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可以找一些理由,使自己不再嫉妒别人。三是学习并欣赏别人的长处,化嫉妒为动力。一个人在嫉妒别人时,总是关注别人的优点,忽视自己的优点。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周围熟悉的年龄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只有采取正确的比较方法,将人之长比己之短,而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有意识地想一想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这样就会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四是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嫉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待人处事常常以我为中心,无论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若出现嫉妒苗头时,即行自我约束,摆正自身位置,努力驱除嫉妒心,会感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大学生心理行为有什么特点?
大学生心理行为 心理特征指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特点,集中地反映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随着生理发育成熟,大学生智力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心理迅速走向成熟,大学生特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形成了他们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 一、大学生比中学生更富挑战性和独立性大学是高智商人群的聚集处,与中学相比它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性更强。中国各大学按新生高考分数划线录取,同一所大学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接近,大学生无论在文化知识、思想深度、性格发展上均达到一定高度,视野和面对的天地更加广阔,各种机遇层出不穷。面对日益开放的未来社会,身处的现实环境,当代大学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时机,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能否把握机遇非常重要,所以大学生比中学生更富挑战性。 多数大学生摆脱了他们早已厌倦的、父母的唠唠叨叨,远离家乡进入大学,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做主,过上了真正的独立生活,这无疑为独立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因此,大学生自理能力明显增强,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意识由个体性独立向社会性独立高一级水平发展,由自立于家庭、自立于伙伴向自立于社会过渡。他们能够通过理性的思维去辨析事物,对外界的依赖性小,对事物有独特见解,更具有独立性。与老一代大学生相比,他们更少有思想上的禁锢和束缚,不迷信、不盲从,不仅能够认真思考、判断、处理自己身边的问题,亦关心社会,且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提出各种疑问和不同意见;但由于他们的经验不足,极易出现自以为是和偏激情绪。 二、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的一群人,大学里老师素质较高,学校设有图书馆,各种信息较多,观念较新且容易更新,每天都会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在大学不仅能学到很多新的专业知识,还能接受到文化的熏陶。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化和开放的环境使当代大学生涉猎面广,知识量急剧增加,思路开阔、活跃,大学正处在信息爆炸的中心和风口浪尖上,极强的竞争性使生活节奏加快,学习与生活紧张度高,只有勇往直前、接受挑战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大学生们明显感受到这种沉重的压力,他们求知欲旺盛、渴望成才,他们深深懂得,面对激烈竞争,没有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是很难在社会中立足的;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和“ 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就足以说明大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成才欲望。 三、大学生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强烈的创造动机(需要)的推动下,将个体的各种认识能力(或称智慧能力)进行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从而产生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复杂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确立是大学生发现、认识、利用规律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他们思维能力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取代经验型思维而占据了主导地位,富有创造精神。他们通过对外界各种信息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归纳、演绎,对事物分析能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面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愿沿袭现成的方法,也不愿依赖别人,希望独立地去探索新的途径,获得新的结论,求得自己的独创性见解。 色彩斑斓的生活常使某些意志薄弱、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很难适应。如果说中学生的自信心来自分数的高低和力量的大小,而大学生自信心的确定则依据多维标准,如才华、学识、风度、能力、观念等。中学生的自控能力限于听话和不违反纪律,现在这种他律性自控能力显得很弱,需要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他律性在向自律性过渡。
大学生情绪有哪些特点,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要有自己的目标,因为具有目标的人会很有动力,而且显得很自信。自信是为人处事的基础。尽量争取小的成功,通过一个个小的成功,就可以重建自己的自信心。只有充满自信的人才能具备良好的情感。
要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学会将挫折和困难当做通向成功大门的钥匙。通过不断的克服困难,逐步树立解决问题、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慢慢的就会拥有别样的生活态度,从而也就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信即使是最伟大、最成功的人也同样会面对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遇到困难应该学会冷静处理,同时学会与他们合作,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争取学习、工作上的成功。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诚信待人,温文尔雅。做事不拖泥带水。与人交谈时以礼相待。行事时做到先思考再行动。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能够积极主动向别人道歉,争取重归与好。
努力寻找并发现自身的优点和兴趣爱好。参加学校和社团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培养和加强自身的兴趣点,让自己有一些技能和优点,这样就可以获取更多的认可和赞同。这也将会在无形中树立起积极的情绪情感。
青春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一) 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态, 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青年人热情高、思想活跃,情感、想像力丰富、好幻想,抱负和理想远大,但情绪易强烈波动、大起大落,自我控制力较差,也容易脸红。他们往往表现在强烈的、冲动的一面与温顺的、驯服的一面并存;激烈变动与十分固执并存;抑制、含蓄的内心世界与外露的表演性并存;自尊与自卑并存。他们时而愁容满面,时而欢乐开怀;时而掉泪,时而摇头发笑,会为很小的一件事伤心好一阵子,而别人的一句赞扬又会顿感世界是那么美好;当别人赞成自己的观点时欣喜若狂,当听到反面的意见时,难以求同存异,喜欢争论得明明白白。有的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过高,根本无能力达到,受到别人的嘲讽后郁郁寡欢;有的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从而影响情绪。受到挫折和意外打击时,产生悲观失望与消沉的情绪,易走向极端。
(二) 大学生情绪特点
大学生有着丰富、复杂而又强烈的情感世界,他们虽想控制、隐藏自己的情绪,但较成人情绪体验来得快而强烈、动荡多变,具有不稳定性。大学生对事物价值不再作表面的反应,虽然情感趋向成熟,不再见异思迁或走极端,但种种担忧及想像中的恐惧增多,主要与事业、前途、经济、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有关。有时一旦身边的人和事对身心构成威胁,他们的情绪就会发出相应的警报信号,及时地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如有人刺伤其自尊,内心会感到郁闷、愤怒,导致寻求疏解;如果做错了事,会感到内疚和自责,情绪会驱使他们纠正自己的行为,为错误做些补偿;但如果情绪反应过敏,小小的刺激便警报大鸣,也可能对危险和过失渐渐麻木,毫无反应。
在社交活动中,由于客观事物的刺激,极大地震动了人们的心灵,从而引起主观情绪的变化,产生情感波动心理效应。
易变的情绪。
生活中的人们,每时每刻都处在情绪状态之中,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爱或恶等。情绪的产生不是自发的,主要源于刺激。刺激有外部的,有内在的。生活中的人、事、物都会影响到情绪,喜事让人笑,悲事让人哭,这是外部刺激所致。内在的刺激,有生理性的,如人的健康失衡,功能失调等;也有心理性的,如记忆、联想、想像等。另外,人的动机不同,也会影响情绪的变化。同样是死人,亲人会感觉万分悲伤。敌人则觉得十分快意,所谓“亲者痛,仇者快”是也。
情绪对人的事业、生活和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的情绪高昂,事业就会有所发展。人们的情绪低落,事业就会受阻碍,生活也将充满灰色,而且不利于身心健康。反之,如果事业兴旺,生活快乐,身体健康,人们的情绪就会处在最佳状态。如果事业不顺利。生活苦闷,身体欠佳,人们的心情就不可能好起来。情绪与事业、生活、健康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引起情绪的起伏。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在社交活动中,良好的情绪状态不仅使自己充满自信,也会不知不觉地传染给对方,使双方的交往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有利于友谊的建立,社交关系的维系。情绪状态不好,妨碍自信心的确立,对方也会因此而感觉压抑,空气沉闷,气氛不爽,这就使交往难以继续下去。追求快乐是人们的天性,从事社交是带着动机来的,没有人喜欢花钱买罪受,同样也没有人愿意浪费时间去寻找不快。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社交成功的重要因素。
情绪,是比较复杂的心理状态,它并非只有好和坏两种,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有人将它分为七种形式:喜、怒、哀、乐、爱、恶、惧;又有人将它分为四种形式:快乐、愤怒、悲哀、恐惧;还有人将它分为三种形式:心境、激情、应激。不管哪一种形式,都不可能把情绪的某些因素分割出去,而是涵盖了其全部内容,只是划分方式不同而已。
控制情感的波动。
情绪的变化,直接导致情感波动。当情绪处在突然爆发阶段,情感便会呈现狂喜、暴怒绝望等剧烈的波动,有时还要伴随着某些外部行为,诸如拍案叫骂、咬牙切齿、顿足捶胸、面红耳赤等。这一情感波动,主要是生活中重大事件引起的。当情绪处于平稳持续阶段。情感则呈现为喜悦、忧闷、悲凉等波动比较缓慢的状态。这种情感虽然波动不大。却具有弥漫性,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整个精神状态,而且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例如身体有病、工作不顺、环境发生变化、生活出现波折等,都有可能引起这种情感的产生。
所以,情感波动不可小视,因为它可以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积极的作用是,它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业绩,愉悦身心;消极的影响是,它能够使人精神沮丧。造成生活波折、事业不顺,降低劳动效率,摧残健康。积极的情感,是激发人采取正确行为的巨大动力;消极的情感。只能令人选择错误行径,起抑制作用。
爱情神话表达的是上海这座摩登之都的市井人生。
一、虽然爱情神话被称为神话,美化生活,但它的情节却能击中观众的心,无疑也展现了现实的某些方面和片断。这是一部接近纪录片的**,老上海会觉得很接地气。不仅老白是个真人,老吴也是个真正的上海大爷。老白已经离婚多年,靠教人画画为生。他很孤独,但又不愿承认自己的孤独。
老吴是老白的好朋友。很多年前,他有一段一见钟情的异国往事,后来他甘愿孤独终生。老白羡慕老吴,但他只能活在现实世界里。老吴一生只爱一个人,终于写下了爱情神话般的梦想。
二、爱情神话是有情节的,但属于轻描淡写的范畴。故事基本上落在一个角落里,这也是它的特殊性。如果故事不够精彩,**通常看起来就不好。但《爱情神话》能让观众跳出剧情,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引起共鸣,着实考验着导演的功力。
这部**想告诉我们,爱情是多样的。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同时,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精彩。在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爱情神话。他们总是希望美能永远陪伴着我们。然而,在现实中,有更多的无奈和担忧,中年人的爱不会蓬勃。即便如此,还是期待着爱,向往着美丽。拥有爱和被爱的能力始终是我们的本能。
三、在生活的维度中,有许多不同的情感。它们往往是从各自的角度提出的。但现实是他们呈现的一种美丽而明亮的颜色。**作品也是如此。影片中的生活情感也有真实的瞬间。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品中对情感的三种真实解读。作品围绕白老师、老吴等主人公展开。它从爱情、亲情和友谊的角度,为观众讲述了生活中的情感呈现。让我们仔细品尝一种人类的烟火。
艺术表现本身是将内心原来的感情原封不动的呈现出来,这一理论家是科林伍德。
RG科林伍德(1889-1943)(Robin George Collingwood)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系,后留校研究和任教。主要著作有《宗教与哲学》(1916)、《心灵的思辨》(1924)、《艺术原理》(1938)、《历史的观念》(1936)。
表现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而任何再现艺术都是名不副实的艺术都是“伪艺术”。从而否定了艺术认识生活的基本功能。
著有《艺术原理》一书的中心思想,是片面强调艺术的表现特征而根本否认艺术的再现特征,即否认艺术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说明现实社会生活,并把主张艺术再现的美学理论斥之为所谓技巧论,因为再现必然意味着运用手段去达到一个目的。
而这在科林伍德看来,只能是技艺的而非艺术的特征。这样,他就背离了西方古典美学的优秀传统,抛弃了‘艺术模仿自然’(古典美学中‘自然’一词即指现实生活)中所包含的合理内核,突出的体现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1。初见你时很腼腆
你刚刚跟她认识的时候,她不爱说话,性格内向,与你交谈会脸红,那种可怜的样子,激起了你的保护欲望,可是接触时间过后你才发现,她一点都不内向,那都是外表假装出来的样子。
2,她的异性缘很好。
在你与她交往的时候,异性朋友很多,这没有问题,毕竟每个人在世上都有许多朋友,但是在她的异性朋友中,你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看她的眼神不一样,好多人对她是有爱慕之情了。换句话就是,就是说她身边的备胎太多了。
3,她前男友一大堆
过一段时间就能出现一个男子,自称是和前男友,问她讨要分手费,你问她不是没交过男友吗?她说男子人品不好,对她也不好,因此两人交往两天就分手了,算不算男友,可是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另一个前任又跑出来跟他说,他还爱着她,希望她能够回心转意。
跟他在一起,你会活得心惊胆战,因为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冒出一个前男友。
4,对于男女之事非常熟悉
跟你在一起之后,她会经常给你说一些黄段子,有人说女生这样很可爱,但是在男生面前,我觉得应该还是克制一下,熟能生巧,如果你讲的次数多了,难免你的男朋友会怀疑你。
5,她的手机消息从不间断
跟她在一起之后,你会发现她特别忙,每天都有男生叫她出去今天送巧克力,明天送玫瑰,她都一一收下,从不拒绝。只要有人跟她告白,她一定会答应。而且跟她在一起后,你会发现她的表现完全不像没有交过男朋友的样子。
6,有些事情她懂的
比你还多
在一些敏感问题方面,你都是从一些某动画片中学来的,可是她却比你懂得多,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套,把你愣的一阵一阵。
一、茹志娟其人茹志鹃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当她来到世界上时,家庭已经走向前所未有的衰败。3岁时,母亲因患白喉去世,接着父亲又抛下家眷不辞而别,幼小的茹志鹃只好跟着祖母奔走于沪杭两地,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在杭州,她跟着祖母糊火柴盒、磨锡箔;在上海她跟着祖母到别人家里翻丝棉、做女佣,或坐在破旧的灶披间里钉钮扣、缝贴边。茹志鹃童年的遭遇使她过早地感受到世态炎凉,对父爱母爱的强烈呼唤冲击着她的心。1936年11岁的茹志鹃随祖母和四哥住在上海普志小学,她就近水楼台在这个小学读了二年级。然而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了,上海情形危急,祖母又带着茹志鹃和四哥回到杭州,在一个大杂院里租到一间房子住下来。不久祖母一病不起,丢下未成年的孙儿、孙女离开了人世。茹志鹃失去了世界上惟一的亲情。
失去祖母的茹志鹃和四哥先是由三哥接济,然后又被迫来到上海自谋生路。四哥进了一家钟表厂做学徒,茹志鹃则进了愚园路上的以内马利孤儿院。这是一所基督教会办的慈善机构,只收女孩。每日三餐粥,半天做工,半天读书,晚上便没完没了的祷告。茹志鹃对这种囚徒式的生活忍无可忍。为了逃出虎口,她以“死”要挟院方放她出去,最后三 哥赔偿妹妹在院里生活数月的膳宿费,领走了妹妹。茹志鹃怀着一颗忧伤而又迷茫的心在上海街头彷徨,后来才在三哥的支持下入了一所妇女补习学校,后来同学又介绍她入了一所由美国女信徒在中国开办的圣经学校。茹志鹃的文化基础是在这个时候打下的。
一年后,茹志鹃兄妹二人作为沦陷区学生免费插入天目山武康中学三年级。在武康中学读书时,她涉猎了不少现代文学作品,特别倾慕女作家庐隐及其作品,自己悲苦的身世和作品中凄惋感伤的调子有着强烈的共鸣。她在庐隐作品中找到了那一直荡漾在内心的女性的温柔和母爱的细腻。这股激荡于胸的情愫弥漫到她后来的作品中,也强化了后来她作为母亲的角色。她1958年发表的代表作《百合花》是典型的抒情心理风格的小说,以空灵精致的笔触展示军民间的诗情和厚意,柔美、纤细,洋溢着深沉的女性气质,后来的《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剪辑错了的故事》、《儿女情》、《一支古老的歌》无不蕴含着像百合花一样迷离的女性的温存和冷俏。二、《百合花》——创作道路上的标志1958年,茹志鹃写成了短篇小说《百合花》,先后寄出去两次,都被退了回来,最后终于在《延河》上发表了,就在小说发表三个月之后,茅盾向读者推荐了它,这——给她以起死回生的力量。茹志鹃回忆说:"已蔫到头的百合,重新滋润生长,一个失去信心的、疲惫的灵魂又重新获得了勇气、希望,重新站立起来,而且立定了一个主意,不管今后道路千难万险,我要走下去,我要挟着那个小小的卷幅,走进那长长的文学行列中去"。(《说迟了的话》,收入《惜花人已去》)《百合花》是一篇只有六千多字的小说,得到了茅盾的热切关注,说明先生具有慧眼卓识,说明它确实是一朵盛开的艺术之花,是当时文坛上不可多得的珍品。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茅盾誉之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是“静夜的箫声”。 茅盾又在《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一文中,对《百合花》从篇章结构到人物形象以及表现手法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透彻入里的分析。茅盾先生将《百合花》的风格概括为四个字:“清新、俊逸”。《百合花》确是一篇使人“满意”,令人“感动”的诗篇,优美、抒情、清新、自然。作家努力将生活中发掘出来的美加以提炼、升华,巧妙编织,给人以艺术享受。茹志鹃说:“我要用我这双眼睛,在大家共见的生活中,去找出单单属于我的东西”。(《百合花》后记)《百合花》集中了茹志鹃艺术风格之精华,堪称为前期代表作。同时,也是一朵与作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心灵之花。她说:“《百合花》在我创作的历程中,是关键的一个作品,是使我鼓起更大勇气走上创作道路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跟随我经历的波折不算小。同志们说我在创作上还有希望,尚可发展,曾以《百合花》为例;而‘四人帮’搞文化专制主义,冠我以‘文艺黑线的的金字招牌’也以它为例;较多的读者记得的也还是它。那么就让它明明白白地,作为我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标志吧!"(《百合花》后记)茹志鹃因《百合花》而成名,在荣誉面前,她考虑的是更艰苦的攀登。她以茅盾的鼓励为动力,在创作园地里开始了更加辛勤的耕耘。 三、创作《百合花》的动机 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四、文本分析1.故事简单故事很简单: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小说中的“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了一个见了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好感。因为包扎所的伤员流了血,怕冷,部队上的被子未发下来,所以必须向老百姓借被子。“我”和通讯员先后向一个年轻的媳妇借被子,起先她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后来,通讯员为了掩护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新媳妇用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小战士“送行”。人物两个:主要人物,十九岁的团部通讯员;次要人物,刚结婚的农村**。但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却反映了解放军的高尚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这是许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百合花》的作者用这样一个短篇来参加这长长的行列,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清新、俊逸。 2.情节精致 有人说:“故事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是密不可分的。作家把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结合得很好,而且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这些情节描写,安排自然、巧妙。初看时,感觉不出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例如,作者写团部的十九岁通讯员带引“我”到前沿包扎所的路上,“我”看见小伙子“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着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差不多快到故事后半截的时候,作者写这位通讯员给“我”留下两个馒头,而自己回前线时,又描下这么一笔:“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通讯员步枪筒里原来插着树枝,在完成护送任务后,枪筒里“又多了一枝野菊花”,从一个侧面写出了青年的情趣。这闲闲的两笔,前后呼应;这两笔之间有两千多字写故事的发展也写这位通讯员的风貌和性格。然而有了这前后呼应的闲闲的两笔,可就把这位青年通讯员的天真、纯洁、面临战斗而不紧张、爱好自然等等品性,异常鲜明的描画出来。又有一处细节,文中“两个干硬的馒头”两次出现,第一次是通讯员把它送给“我”,表现出对战友的关心;第二次出现是在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间触到它,引发读者对人物品格的怀想。又例如:作者写“我”和通讯员分头向老百姓借被子(给前线下来的伤员用),而通讯员遇到困难,一家新媳妇不借,“我”帮助他解决困难之后,通讯员接了被子转身就走,匆忙中他的衣服被门钩撕破的时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腼腆、害羞,不善于和女性打交道。作者又闲闲的插了这么一笔:“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这一笔却直贯到故事的结束。军衣上的破洞是通讯员在女性面前“慌慌张张”造成的,这一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当伤重的通讯员被抬到包扎所,“我”去找医生来时,作者是这样写的:“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正一针一针地在缝补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来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里,前后呼应的两笔,有声有色而且有层次地写出了一个普通农家**对于解放军的真挚的骨肉般的热爱;而且,这种表达热情的方式:为死者缝好衣服上的破洞,正表现了农民淳朴的思想感情,高尚的思想境界,并加深了读者的印象。3.细节描写前后呼应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穿,首尾灵活。这种前后呼应的笔法,在全篇有好几处:通讯员枪筒上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红底白花的被子。特别是通讯员的被门钩撕破的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三次,中间一次是写担架员抬了重伤员进包扎所,“我”听见新媳妇一声惊叫,急转身去看时,“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色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用这样的方法点明这个重伤者就是我们印象很深的通讯员,不但文字跌宕有力,而且唤起了我们的种种回忆:借被子,门钩挂破衣服,却又害臊,死活不肯让人为他缝好。百合花被子是小说情节的纽带:有了它,就有办法把两位人物联系一起;借给包扎所,表现出新媳妇觉悟高,因为她只有一条被子;把它盖在烈士的身上,表现出新媳妇对牺牲者的崇敬与爱戴。4.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多样 《百合花》是一篇感人的小说。这篇小说之所以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除了运用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关键还在于它成功的人物塑造。塑造人物时,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同时作者还着力挖掘人物的心灵深处,充分表现出了平凡人的心灵中所蕴含的人性美,把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物清晰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如新媳妇的语言与神态描写。初见新媳妇,她“低头咬嘴唇,好象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当小通讯员慌慌张张抱被子,衣服被撕破时,新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反复写她笑,表现她的羞涩可爱,也和她是“新媳妇”有关。当小战士重伤后被送到包扎所,新媳妇神色凝重补军衣这一节中,突出她的庄严与圣洁。最后,小通讯员牺牲后,卫生员要揭下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气汹汹地嚷了半句“是我的——”,然后把被子盖在小通讯员的身上。可以看出她对解放军战士的崇敬之情。5.谋篇布局周密精到 小说开始的几段,可以看成是“开场白”式的背景交代。因为部队要发起总攻,才引出“我”被“通讯员”送到前沿包扎所的“缘起”。然而在这里作者却有意描写了一幅与前线的战斗环境不甚协调的气氛。一面是冷炮在轰响,而她却在关注庄稼被雨水充冲得青翠碧绿,空气也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这种描写,正是为了突出“我”的身份。因为是搞创作的,所以才如此注意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这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只有这种身份的人,才会在以后的情节中,注意到那些生动鲜明的细节。接下来作者的叙述与描写集中在对通讯员性格与身世的观察和了解上。通讯员的腼腆和憨厚在她的叙述和描写中呼之欲出。在这些文字中,已经埋下了一些与下文有关的伏笔,譬如枪筒上的几根树枝,通讯员的怯于在女性面前交谈。有了这些伏笔,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后面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当通讯员借被子碰了钉子,于是引出了不肯借被子的新媳妇,而造成这一误会的原因,仍然应该是他面对女性的羞怯。由此也可理解作者为什么一开始即写了他的这种性格作为伏笔了。通过通讯员借被子失败而引出的媳妇是小说的另一位主要人物。新媳妇的性格虽与通讯员有共通之处,但她毕竟有一些农村妇女的特点。她的“好象是在故意气通讯员”的举动,以及通讯员的不服气,以致将衣服肩膀上撕了一个不消的口子,都是人物行动的一些细节,但却是紧扣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这一中心情节的叙述和描写,至少又为下面的情节埋下两处伏笔:一处是被子上“撒满白色百合花”,另一处则是他肩膀上撕破的口子。两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都跟小说最后的结局有密切的关联。由此也可看出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精密周到。以下的情节发展,基本上沿着前面叙述的中心情节而通向高潮与结局。通讯员走了之后的包扎所,一方面是照明弹和月亮下的“白夜”,另一方面则是乡干部们送月饼慰问部队的场面。作者在这种紧张的场合仍没有忘记“忙里偷闲”地写她对故乡中秋节的回忆,这在小说情节的起伏上起着调节阅读情绪的作用。还有对某通讯员挂彩的描写,虽是“虚惊”,却也具有暗示的作用。当通讯员的牺牲成为事实,“我”和“新媳妇”的悲伤自不必说,那媳妇最后又一针一针地为他缝肩膀上的口子,把新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时,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位媳妇内心的悲伤,同时也透视了她美丽纯净的灵魂。 《百合花》精致、美丽、淡雅,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写的虽然是战争,但战争的枪林弹雨只是为了烘托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通过生活中侧面写生活中的普通人,饱含了作者刻画普通人的感情世界的美学追求。那两个连名字也没有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不都是普通人吗?在当时提倡写“英雄人物”的战争文化背景下,作家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小说里主要人物的美好情感都得到了自由充分展现,这也是茹志娟的独到之处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