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里,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里,我明白了什么道理,第1张

从开始的杞梁妻故事到最后的孟姜女传说,其间有两千余年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不断的被改造、加工,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

那么“孟姜女哭长城”到底给了后人什么样的启示呢

西汉时,刘向在《烈女传》中说:“杞梁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即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从上面文章看出,孟姜女竟然能够枕着丈夫的尸体哭泣,可见这一女子的坚强的性格,人们欣赏的正是孟姜女身上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孟姜女理所当然地赢得了节义的光环,成为“英烈女神”接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

一个烈女光辉形象在人们心中的确立,以及她对爱的痴情带给人们的震撼!

这一点,在当前,重温现代人已经久违的情感,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种理解:人类有时可以战胜比自己强大很多倍的事物

第二种理解:古代人的思想很愚昧,迷信鬼神之说

还有一种理解就是:从古代开始,陷害就无处不在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之所以能流传千古,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思想情感?

这个传说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反应了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暴政的勇气和思想,歌颂了孟姜女的坚贞(封建礼教),也表现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对幸福的憧憬、追求。长城一定程度上是封建统治(秦朝苛政)的代表,反映的是苛政对穷苦百姓的压榨、束缚,是一个象征。到近代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的防御作用基本没有了……“不到长城非好汉”中“长城”可以理解成真实的长城,也可以看做是奋斗目标的象征,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志向。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政行为的控诉,是对被奴役者不畏暴力、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赞颂。

有人认为孟姜女的故事来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的齐国武将杞梁的妻子,无名无姓,称为杞梁妻。“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

齐侯吊诸其室。”即杞梁之妻要求齐侯在宗室正式吊唁杞梁。其中既没有“哭”,也没有长城或者城墙、更无“城崩”、“投水”等情节。

“哭”的情节早在《礼记·檀弓》记曾子提到“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刘向的《说苑·善说篇》加上“崩城”的内容:“昔华周、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厄。”

接着刘向《列女传》又加上“投淄水”的情节:“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乃枕其夫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城为之崩。既葬,曰:‘我何归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一些诗词也有对杞梁妻的抒情描述。三国时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杞妻哭梁,山为之崩”。敦煌石窟发现的隋唐乐府中有“送衣之曲”,增加了送寒衣的内容。

唐代贯休的诗作《杞梁妻》首次将故事时间移动到秦朝时,并将“崩城”变成“崩长城”:“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这时的内容和后来的故事已经差不多了。杞梁后来讹化成万喜良或范喜良,其妻成为孟姜女。南宋郑樵曰:“杞梁之妻,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

元代开始孟姜女的故事被搬上舞台。

顾炎武的《日知录》中阐述了孟姜女的故事演变过程。顾颉刚发表《孟姜女故事研究》对故事演变的过程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述。

相关考证

一说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因为山海关长城修建于秦朝以后,是明洪武年间徐达主持修建的。而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既然当时当地并无长城,哭长城之事自然是子虚乌有。

一说认为,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庄公四年(前550),齐伐卫、晋,回师攻莒时齐大夫杞梁战死。杞梁妻迎丧于郊,相传她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崩塌。后世以讹传讹,把杞梁妻说成是秦始皇时代的人,演绎出哭长城的故事。

有人指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随着历代时势和风俗不断变化而变异的。战国时,齐都盛行哭调,杞梁(后演化为喜良)战死而妻迎柩,便是悲剧的素材。西汉时,盛行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说,杞梁妻的悲苦便造成了城崩山裂的感应。

至六朝、隋唐间,乐府中有送衣之曲,于是又增添了送寒衣的内容。可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文化演变中逐渐丰满起来的。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遭遇。

因此,孟姜女和范喜良,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了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

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正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当是中允之论。

  现代声乐作品孟姜女的艺术处理的开题报告

  1选题缘由

  我们之所以选择孟姜女这个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的报告,是因为它是一首富有明显感情变化的现代声乐作品的范例,它复杂的情感,广阔的音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既技巧才能进行声乐的二度创作。

  在此,我们感谢作词人,刘麟,与作曲人,王志信。把这首这么动听,被誉为中古四大爱情传奇之一的孟姜女编成声乐作品,使世人得以流传,让中国的爱情歌曲也绽放出春天。我们将认真对待声乐的二度创作,把歌曲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得更深刻,完美,让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流传得更渊源,更长久。

  2文献综述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上溯到《左传》。

  随着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各地兴起了建庙热。

  现知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祥符和嘉年间重修姜女庙的碑刻。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人,临淄、同官(铜川)、安肃(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清末上海拓建马路时曾于老北门城脚掘出一石棺,中卧一石像,胸有“万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间上海建城时所埋。

  据《孟姜仙女宝卷》,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万里长城永坚刚。”秦皇固城捉喜良,引发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秦皇允许孟姜三件事,修桥、造坟、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后投水而死。在这一故事中,孟姜女成了苏州人。

  ——以上材料来源于百度。

  可以看得出来,《孟姜女》这首歌所蕴含的历史感,是突破了平凡的爱恨情仇——她爱了千百年,恨了千百年,怨了千百年,哭了千百年,并且随着歌曲的流传,一直持续下去。《孟姜女》所有表达的爱恨情仇,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爱情与思念,更多的,是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才形成今天的面貌。所以在歌唱的同时,我们对于感情的处理,不仅仅在于对夫君的思念,追随,对命运的哀怨。更多的是透过这个故事,通过怨恨“夫君”丢下自己,去怨恨当时的暴政,延伸到整个封建制度。

  3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音乐界中,对《孟姜女》这首声乐作品,已经有不少的研究了。从分析它的作者,到背景,再到歌曲结构以及所表达的感情,表演等等,已经有不少的,值得鉴赏的论文。在此,我们敬于对这首作品的喜爱和赞美,再次做它的艺术处理。

  首先是它的作者——王志信。

  王志信从艺四十余年,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学习,先后师从著名音乐家李焕之和杜鸣心教授。1986年起担任中央民族乐团合唱队指挥及艺术指导,在多次全国性合唱比赛中获一等奖或表演大奖。1990年第三届北京合唱节中他获优秀指挥奖。台湾福茂唱片公司录制出版了《王志信指挥的民歌合唱》专辑激光唱片及盒带。

  他创作了大量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有许多作品录制成唱片、盒带或被国内外艺术家演奏、演唱,亦有不少作品获全国性奖励,如《金色的田野》(合唱组歌)、《启明星》(合唱组歌)、《闹花灯》(合唱)。王志信为国家一级作曲家,曾获二十余项全国性作品奖,代表作有:《兰花花》、《中国的春天》、《遍插茱萸少一人》、《孟姜女》、《母亲河》、《木兰从军》、《烽火狼牙山》、《满江红随想》、《相思花》等。

  他的作品被广为传唱20世纪80年代,王志信与词作家刘麟一起深入基层,赴各地采风,足迹遍及做过大江南北,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大中型民族声乐作品,在音乐届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对传统艺术进行深入挖掘、充分汲取营养的同时,他又大胆进行探索和尝试,其作品既有民族传统的优美风格,又有新时代的新颖特征。

  《孟姜女》、《木兰从军》、《牛郎织女》、《昭君出塞》、《兰花花》是王志信的代表作,这组作品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题材,把对旧社会的鞭挞和封建婚姻的憎恨,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的责任,对英雄的歌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声乐教育领域他独树一帜并培养了许多有成就的歌唱演员,如:万山红、罗宁娜、孙丽英、陈俊华、耿维华、孙伟国、穆维平、阿幼朵……曾出版书籍《母亲河》教学光盘《民族声乐教学》。

  ——以上材料来源于百度。

  其次是它的背景

  孟姜女这个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了,参考文献综述。

  这首歌的结构,随着它的转调可以分成三大部分。随着歌词对时间的描写,又分为春夏秋冬四大部分。它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感情和表演是分不开来说的。在此,我们结合着来说。

  G调开头描述了新春的喜气,用歌词“新春,喜盈盈,团结”直接描述了别人家的喜庆,而孟姜女,却是“丈夫去造长城。”虽然是描述新春,但旋律已经奠定了委婉,哀怨的情感,犹如一个新婚的闺中怨妇,看着邻居的喜庆,叹息自己的悲凉,对比烘托了孟姜女独自一人的凄凉。

  整一个部分,表达的是一个哀怨的心理,不知道是埋怨夫君,还是埋怨新春,是埋怨邻居,还是埋怨暴君?

  F调的转调是直接倾诉了孟姜女在夏日对夫君的思念。利用了中国古代神话爱情——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深刻地表达了孟姜女哀怨的心理。牛郎和织女在夏季七月七相聚于鹊桥。“那是牛郎会织女”,“我与杞良各何日能重逢?”此处也是明显的对比,牛郎织女都重逢了,为何我们还不能相见?

  整一个部分,表达的是相思二字,尤其为“逢”字,欲断不断的呻吟,犹如连绵不断的思念,像流水一样不断,不断。

  转眼又来到了九月金秋,重阳节本是一家团聚,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的日子,而如今,“菊花煮酒空相思”随着秋风高起,卷起落叶阵阵,想起夫君一人会不会不够衣裳?孟姜女又开始“给亲人做衣裳。”“线是相思,针是情啊,针针线线密密缝”孟姜女的相思哀愁,也织尽于这横横竖竖里。好不容易衣裳做好了,夫君还是没有回来。捂着新衣裳把心一横,孟姜女决定去寻找夫君。是对夫君的担忧,还是对夫君的思念,这复杂的情感,尽在开始行走的足下。

  整一个部分,表达的是孟姜女的凄凉,等了大半年了,夫君还未回来,终于忍不住决定“伴君行”——这三个字很好地对整首歌进行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思念到极限,所以决定亲自去寻找,因为亲自去寻找,所以看到了白骨森森。那一种希望到绝望的铺垫,对最后的哭腔酝酿了浓厚的情绪。所以说这三个字既是对前三部分的铺垫的结局,又是对后文的铺垫。伴君行,君若不在,如何行?

  降B调的结局——快板的开端象征着孟姜女在寻夫路上的艰辛与坚定。快板犹如风雪一样强劲,旋律却写得蜿蜒不断,高音连连,起起伏伏,犹如孟姜女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头,闯过一道又一道的关口。“从秋走到冬”只为了“千里送寒衣”,一个女子如此不辞辛苦,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丈夫所在的地方,却看不到丈夫的身影。“不知丈夫在哪里,在哪里?”到底是问丈夫,还是问天问自己?“声声血泪声声唤,天也昏来地也暗。”所有的思念和行动化作一场空,夫君在哪里,她不知道。一次次的哭喊,又一次次的哭喊,终于哭倒了长城,才看到自己的夫君,日日思念,等待着回家的夫君,原来早已经化作一堆白骨。

  伴君行啊伴君行,已经化为白骨,如何伴君行?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哭喊,一次又一次地哭喊,控诉着暴君惹人发指的暴政,控诉封建社会埋人的可怕,控诉她满腔的相思和怨恨。哭倒了长城,又哭见了白骨,最后哭尽的是她心中漫青山的怨恨。“哭倒长城啊,八百里,只见白骨漫青山。漫青山!”

  整一部分为整首歌曲的高潮,大部分利用了哭腔来表达孟姜女的心理。

  纵观整首歌,全曲的旋律委婉哀怨,情感步步加深,越来越强烈,无论是旋律还是节奏,都渐渐逼近神经的崩溃点。演唱者一定要投入感情,无论是做为描述者,还是当事者,那种哭天抢地的情绪都要到位。

  由于本人对歌曲艺术处理的造诣不够高,对音乐的学问做得还不够透,再加上年龄尚小,只能写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到你。所有的材料都表明了出处,其余的,就是我自己写的了。你看看再上交吧。

孟姜女能够枕着丈夫的尸体哭泣,可见这一女子的坚强的性格,人们欣赏的正是孟姜女身上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孟姜女理所当然地赢得了节义的光环,成为“英烈女神”接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

一个烈女光辉形象在人们心中的确立,以及她对爱的痴情带给人们的震撼! 孟姜女对爱情的坚贞不屈与秦始皇的残暴凶虐(这一点就见仁见智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点,在当前,重温现代人已经久违的情感,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出轰轰烈烈的历史活剧,就这样拉下了帷幕。英雄与奸佞、志士与小人,无不在其中留下了鲜活的印记。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遐思。

忠勇千秋想杞梁,颓城哀怨说孟姜

在中国,孟姜女可以算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了,她的故事,千百年来广泛传播于人民中间,与白蛇传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牛郎织女故事等一起,并列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这个故事的价值,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饶有趣味的娱乐素材,更重要的是它已深深地影响到人们、尤其是广大妇女的道德信仰和生活规范,大大地超出了一般文学作品的价值和作用。

孟姜女的故事源远流长,它问世于春秋时期,以后绵延发展,流淌于封建社会的在历朝历代。它的面貌随着年轮的增加,而几经增益演变,以致于后期形态与早期雏形之间几乎很少相同之处,难怪有人要对它的历史源头产生疑惑了。

孟姜女故事,最初的记载见于战国时期成书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传云: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食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末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新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很显然,这个记载和我们今天熟悉的孟姜女故事距离很大,它不仅没有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内容,甚至她的丈夫也不是被征的民夫,因筑城而亡;而是率兵打仗的将领,战场上捐躯。至于故事的时间就更成问题了,它发生于春敉时期的齐国,与后来传说中的秦始皇时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种故事的基本形态,截止到西汉末期以前,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和发展。

在《左传》的上述记载中,孟姜女的名字尚没有出现,,她只是作为杞梁的妻子被提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代。应该说,孟姜女的性格在这里是被扭曲了的,看上面那段简单的文字,她对于丈夫的死似乎无动于衷,却热心于拘守礼法规矩,颇似一位缺乏感情、理智过盛的女性。这是因为《左传》出自史官的手笔,而史官的职责是记录那些与国家政治有关的人和事,所以,它只记杞梁妻知礼法、助教化的一面,略去属于个人情感方面的内容,实在也是必然的。其实,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管其道德意识、礼法观念有多么强,闻知丈夫猝死之际,也是不可能如此冷静、如此漠然的。所以,二百年后问世的《礼记檀弓》篇通过曾子的话,对这个方面作了补充:

曾子曰:“蒉尚不如杞梁之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这里的记述,基本思路一如《左传》,但是,“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一句,却向人们透露杞梁妻对丈夫有着深厚的情感。尽管这个说明非常简单、非常笼统、非常一般化,然而它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它为杞梁妻注入了人的情感,把她由一个谨守礼法的偶像,重新拉回到正常人的行列;以后,人们就都是循着这条基本的轨迹来演进和发展这个故事的。

孟姜女故事,从“迎柩于路而哭之哀”,到哭夫崩城、殉夫死节,又经过了大约二百年左右的时间。最先记述这个转变的是西汉后期的刘向。在《说苑》中,他曾两次简要地提到哭夫崩城的事儿,《列女传》卷四则相当详细地描述了这个传说。其描述大体可分两个部分,前半为齐侯吊唁,内容与《左传》约略相同,这里姑且省去。兹录其后半如下:

杞梁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及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諴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依以立吾节,吾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君子渭:杞梁之妻贞而知礼。(《齐杞梁妻》,四部丛刊初编本)

勿庸置疑,《列女传》中杞梁妻的性格风貌已有很大的发展变化。虽然囿于《左传》成说,刘向的记载仍保持了她:知礼”的特征,但同时又给她增加了“贞”的性格属性,而这新添的属性较之“知礼”显得更为突出,更为强烈。从上引文字看,所谓“贞”,一方面固然包含有从一而终的内容,但是,夫妻感情专一,无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否则她何必要守着丈夫的尸身大哭十日呢!这表明,从《列女传》开始,爱情的因素已上升为孟姜女故事的一个重要内容。

《列女传》的记叙,由于加入了哭夫崩城,殉夫死节的内容,在情节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后来的孟姜女故事奠定了基本的框架。以后,截止到唐朝以前,这个故事始终保持在这个水平上,尽管对于哭崩之地存在有杞城,莒城,抑或梁山的分歧,但基本情节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变化。

唐朝是孟姜女故事进一步发展、最终基本定型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故事向着更加细腻,更加丰富,更具传奇色彩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故事正式与秦始皇修筑长城联系起来了;

其二是已不局限于杞梁死后妻子的种种反映,而是将情节回溯到夫死之前、乃至婚前的阶段;

其三是突破了夫死之后记叙的笼统和平淡,增加了新的情节和细节,从而大大加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这个时期的文献,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个:一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琱玉集》引录《同贤记》的记述,其大略云:燕人杞梁被迫为秦始皇筑长城,一日逃役遁入孟超家后园,恰值孟女仲姿池中洗澡,见杞梁,强欲嫁之。杞良推辞,孟女以“女人之体不得再见丈夫”为由执意不允。后秉知孟父,夫妻完婚。婚后,杞良重返役所,主管怒其逃役,殴打致死,将尸身筑入城内。孟女闻妆,往赴悲哭。然死者白骨枕藉,尸身难辨,于是她刺破手指,血滴白骨,自云:“若是杞良骨者,血可流入。”待滴至杞良骨骸,血果浸入。于是收起尸骨,携回归葬。由上述可见,故事到了这个地步,较之以前,实在是大大丰富了,而且,整个故事笼罩着一层重重的传奇色彩和神秘韵味:你看她们的初逢,一个池中淋浴,一个逃役入园,竟如此偶然地走到一起来了;随后,一个坚请为妻,一个假推真就,又鬼使神差地迅速结成了夫妇;这个过程之中,人们可以体验和感受到机缘巧合的神秘力量,领略到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特有的艺术魅力。

从记叙文字看,孟女求嫁仿佛是因为身体被杞梁窥见,“不得再见丈夫”,这当然属于礼法意识了,但是,若真是一个礼教的忠实信徒,肌肤被窥,可以悬梁自尽嘛,何以一定要强为嫁娶呢这显然不是仅靠礼法意识所能能释的。所以我想,决定孟仲姿非嫁杞良不可的原因,除了礼法意识外,恐怕很难排除一见钟情的因素吧。这就是中国的爱情,它只能是包裹或者融合在礼法之中,根本不可能像西方那样独立存在,那样 裸地渲泄,这是中国封建礼法社会给爱情限定的特殊表现方式。当然,这段故事也颇有不合礼法的地方。中国的婚姻,最核心的准则有两个,一是门当户对,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故事中的杞良为筑城苦役,孟仲姿乃家有后园的富豪之女,显然与门当户对沾不上边;二人的结合,实为偶然巧遇,仲姿自定终身,媒约之言自然是没有的了,至于父母之命,也不过是自己决定之后,到父亲那里备个案罢了。这些说明,杞良与孟仲姿的爱情婚姻是包含着一定的反礼法内容的。

这段故事的另一值得注意之处,是结尾处滴血认尸的情节。这个情节充满着神秘的、传奇的、甚至迷信的情调。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为这个古老的故事增添了感人的内容,同时也向我们透露了这对夫妻情感联系的深度。作为妻子的孟仲姿,闻知丈夫惨死,迅即往奔,走了多少路程文中未做交待,但看她赶到现场之时,丈夫已化白骨的情形,起码已耗费数月时间,由此推之,行程当在千里上下。为哭夫收骨,不远千里往奔,她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已是不言自明的了。但是,爱情是双方的,以上情节毕竟只能说明妻子一方,至于彼此间的心灵契合,则并不了然,滴血认骨的情节恰恰补充了这个不足。这离奇怪诞的辨亲方法,洋溢着浓重的迷信气息,让人实在难以相信;但是,它的意义却根本不在于是否科学,而是通过它,有力地说明了她们夫妻之间存在着永世不渝的身心勾通,存在着跨越生死的交相感应,她们的爱情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损害的。

第二个文献是一首出自敦煌石室的曲子词,其全文是这样的: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烟(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去城路,实难行,乳酪山下雪零零,吃酒则为隔饭病,愿身强健早归还。

从情节结构看,这首曲子是不完整的,它只截取了故事的一个段落,然而这个段落却意义重大,它首次补入了千里送寒衣的内容,更加突出了故事的爱情意蕴,为以后的孟姜女故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情节。此外,孟姜女的名字在此曲中首次出现,从此结束了女主人公姓名不确定的历史,以后,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文学作品,孟姜女这个名字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变异。

上述两种作品之外,唐代还有《孟姜女变文》传世,见收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变文集》中。这是一种残损不全的作品,文中、诗中亦已包含了筑骨入城、哭倒长城、滴血认骨以及鬼魂传信等情节内容。

总之,唐代是孟姜女故事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可以这样说,《左传》所标志的那个阶段,故事基本保持真实史料的性质,到了刘向的《列女传》,便开始演进为史料与传闻参半的形态,出现了明显的文学因素,而进入唐代以后,虚构彻底取代了史实,故事从此真正成为纯粹的文学作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唐代以后,孟姜女故事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几乎渗透到俗文学的一切领域。据知,变文、话本、戏曲、民歌、弹词、鼓词、宝卷、子弟书等形式中,计有关于孟姜女的作品数十种之多。最早的戏曲是金院本《孟姜女》,以后又有元郑廷玉的杂剧《孟姜女送寒衣》,南戏《孟姜女送寒衣》,明杂剧《孟姜女死哭长城》,传奇《长城记》,以及清初弋阳腔传奇《札梁妻》等,可惜它们或佚或残,致使我们今天很难详细了解它们的实际情况。变文、宝卷、弹词、子弟书等话本、唱本留存作品相对丰富,篇幅长短参差,短的如民歌,数十百字;长的若《绘图孟姜女万里寻夫全传弹词》、《长城宝卷》等,达数万言;它们广泛流传于大江南北,四面八方,为孟姜女故事的传播普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宋元以迄清末的近千年间,虽然作品种类繁多,数量颇巨,但是,就情节内容而言,大体上保持着唐代的规模和水平。当然,在一些民间的口头传说中,也曾翻起过一些小的波澜,如说孟姜女为葫芦所生,枝蔓连接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故名孟姜女。又有云: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其貌美,欲娶为妃,孟姜女要其披麻戴孝,手执丧杖,为杞梁送葬,待其照办完毕,便投海而死。此外,一些传说中尚有秦始皇用赶山鞭,抛石入海砸孟姜女的情节。以上均见共工编《孟姜女千里寻夫集》。这些民间传说,寄托了人民群众对孟姜女夫妇间爱情婚姻的赞美,对她们不幸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残暴无道的谴责。

孟姜女故事从问世到今天已经两千年了,两千年来,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的由衷喜爱,今天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翕力。可以预料,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中,它还将继续伴随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35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