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 || SST经验谈(3):鼓励求助者情感流露 - https://wwwjianshucom/p/3187f7c2b77c
情感流露、宣泄、发泄
提倡、鼓励求助者情感流露,允许、引导求助者情感宣泄,反对情绪发泄。
一、提倡求助者情感流露
我所理解的情感流露,是指求助者感受到被咨询师无条件接纳,信任咨询师,从而在咨询师面前敢如是地表达自己。我所理解的意识掌控,是指潜意识感受到足够的安全,允许无意识流露情感。
作为家长,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你是否允许自己情感流露?你有多久没有流过眼泪。日本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个厨艺节目,几个男人切洋葱,竟然有好几个人不流眼泪!他们已经长时间压抑情感,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你是否觉得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是否感觉流泪是女孩的专利?流泪是可以的,流泪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宣泄,允许自己伤心的时候流泪。
当你允许自己流泪,才会允许孩子哭泣。当你允许孩子哭泣,孩子才会在你面前情绪流露,因为他感觉到安全、被允许。
二、允许、引导求助者情绪宣泄
求助者之所以成为求助者,是压抑了太多的情绪。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允许求助者宣泄情绪。这种宣泄也是一种意识掌控下的情感表达。
情绪宣泄不是诉苦、不是指责对方,而是对自己被压抑情感的一种宣泄。
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要引导孩子情绪宣泄。情绪宣泄方法: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唱出来、跳出来、哭出来等。
三、反对情绪发泄
发泄是情绪失控的表现。路怒就是一种情绪发泄。路怒症,一般指司机在驾车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易产生愤怒和焦躁,通常是由另一个司机或外界的刺激行为引发,进而表现出侵略性或者暴力行为。通常表现为口头侮辱,人身攻击或者危险驾驶。
警惕把对孩子的惩罚变成自己的情绪发泄。
对父母来说,惩罚是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要注意在惩罚过程中父母本身用不正确的行为来惩罚孩子的错误行为,如打孩子、骂孩子,甚至使用恶毒的语言对孩子冷嘲热讽,把对孩子的惩罚变成自己的情绪发泄。
现在的社会很现实,相处的每个人也许都带着目的。很多人都没有知心的朋友。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可能早就天南地北有讨生活,一年或者几年难见一次,每个人都彼此的情况都不是太了解,而身边的朋友,可能是同学同事,这些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未来工作中的竞争对手,完全没有办法交心。但是有时候有些难过不开心的事情总想要说出来,跟父母讲,可能父母根本不能理解。而且有些感情或者一些秘密的事情,想要找个人吐一吐苦水,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而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我们很容易通过网络认识一个相隔十万八千里的陌生人,也许只是因为陌生人的一句问侯,也许是因为与陌生人客气聊天中的一句话触动了你的心,你对着这个看不到摸不着的陌生人说着内心里那些无处诉说的事情,告诉他你最不敢告诉身边人的事情。因为你知道对面的那个他不会伤害到你,他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你也不会因为有秘密在别人手里抓着而担心。
曾经小可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闺蜜,因为一份工作,她出卖了小可。而小可就是对她太过信任,什么都跟她说,平时对工作的抱怨对上司的不满都会跟她说。小可虽然跟她说着不喜欢这份工作,不喜欢上司,想要离职,可是那都是因为工作太累后的抱怨。可是因为一个职位,她就把这些在平常不过的话告诉了小可的上司,最终小可挨了一顿狠批,而她升了职。那时候的我俩如胶似漆,每天住在一起,吃饭一起,逛街购物都是一起。我们会聊心里最秘密的秘密,我们感情好的跟一个人一样。
可是最后还还是因为现实利益,她出卖了我,她背叛了我。从那以后小可就再也不敢跟别人讲自己太多的事情。也不在相信任何亲如姐妹的关系。
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激烈,对手太强大,而背叛又太多,很多都被身边的人伤害过,而伤害到我们的人往往就是曾经他们最信任的人。当我们被身边的人伤害以后就不会愿意再跟别人交心。
我们宁愿在虚拟的网络里跟人说着心里最深的情,最痛的过去,最伤心难过的事情,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听的人,他没有伤害我们的机会,他也不可能伤害到我们,因为他们对于我们就是一个陌生人,而我们对于他们也就是一个诉说心事的苦命人。
明明牵挂对方的感情,却成了宣泄的情绪,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本来对对方有很好的感情,但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对方面前任意的发泄自己的感情,这样容易破坏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让对方看不到他的真实的心理
果果特别苦恼。因为她的孩子小宇十岁了,和小宇同样这个年纪的孩子早已经懂礼貌、守诚信了,更有的小孩子还可以帮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可是小宇不仅不体谅家人,反而还对家人没有礼貌。小到今天晚饭吃什么,大到今天不想去上学。但凡家里的人有一点不顺着小宇的意,小宇就大吵大闹,像个小霸王一样发泄自己的不满。
而小宇的奶奶又总是惯着小宇,溺爱小宇,果果和她提过很多次想管教小宇的请求,却被奶奶制止了。奶奶总说,小孩子嘛,不懂事,惯着一点没什么。
果果原以为小宇这样就很让她头疼了,却没想到在一次家长会上她从老师那里得知,小宇在班里只有受欺负的份,经常被几个小男孩孤立、霸凌,又不敢告诉老师,总是默默被排挤,特别弱小。
果果听后赶忙回家询问小宇,却得到了小宇的大发雷霆,指着果果的鼻子大吼道:“我的事情不需要你来管!”小宇的做法不仅让果果寒了心,也产生了很大的不解。
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在家里肆无忌惮、不懂规矩,出了家门却变得特别弱小,只有被别人欺负的份呢?果果不知道的是,孩子这样的行为恰恰和家长有关。
正是因为家长平日里不管教孩子,总是事事都顺着小宇的心意来,才造成了如今小宇的“两面派”做法。
孩子“窝里横”的性格,什么原因导致的?1 家长太惯着
孩子的“窝里横”性格并非本性,而是后天养成的习惯,是不恰当的家庭环境和外界刺激,导致了孩子的窝里横。
有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宝贝,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手里怕化了。可正是因为家长这样没有底线的溺爱行为,造成了孩子“窝里横”的性格。
因为孩子知道家长好欺负,比外面的小朋友更好惹,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试探你的底线,在你画的“舒适圈”内越来越放肆,不懂礼貌。
所以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一直溺爱孩子,宠爱可以有,但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也要指出来让他改正。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实际上,很多优良的习惯和素质都是从小养成的。
2 学校的制度和家里不同
学校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地方,也给孩子定下了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在家里则不一样,如果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还太小,就没有严格地批评他。
所以在家里横惯了的孩子,一旦离开家发现那些对家人有效的办法,在学校里完全行不通的时候,心里的那种不安和恐惧感就会放大,导致无所适从,自信心下降,没有办法适应学校里面的环境。
这样会导致孩子在学校畏手畏脚、胆小如鼠,不敢放开手去尝试一些事情。
3 家长和学校里的沟通方式不同
孩子“窝里横”的性格,也是因为家长和学校里的沟通方式不一样。老师一般很严格的说话,并且给孩子立下规矩。如果孩子犯错事,老师会严厉的教导孩子。而不是像家长一样哄着来,把孩子捧在手心里。
但是孩子不能理解家长的退让,反而是稍不顺意就耍小脾气,仗着长辈的包容,越来越霸道。所以家长也不能一味退让、顺从,而是应该在孩子犯错时拿出长辈的威严,让他知错就改,不能一错再错。
在家变身“小霸王”,这对孩子有什么影响?1 对长辈不尊重
如果孩子在家蛮横无理,变身“小霸王”,而父母还不过多阻拦的话,孩子很有可能认为这样做是可以的,认为家长天生就应该顺从孩子。
在一次次地试探家长的底线中,孩子可能会对家长越来越不尊重,大喊大叫,没有规矩。更有的孩子对家长呼来唤去,把自己的情绪和压力都通过一个安全的渠道释放出来,而家长就变成了孩子的出气筒。
而且,孩子还会变成欺软怕硬的性子。通常选择那些好欺负的、脾气比较好的亲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以保证自己不会受到伤害。
2 容易养成表里不一的性格
“窝里横”的孩子容易养成表里不一的性格,因为在学校没有人会让着他,接受他的脾气,那么他为了获得和同学相处的机会,反而会迁就别的孩子的脾气。
这样,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出口,就只能全部倾泻给家里人,让家里人接受自己的坏脾气,“惹得起”的家长就成了孩子的宣泄口。
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伤害。孩子巧言令色、表里不一,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获取外界利益,最终失去自我,成为一个虚假而又厌恶自身的人。
3 不会做真实的自己
人类的本性就是如此:越安全的环境越没有恐慌,越容易无拘无束、显露本性。一旦在陌生为止的环境里,多少就会有一些恐慌,于是就会有所收敛。
“窝里横”的孩子真正害怕的是不敢面对陌生的世界,对他而言,越陌生越有危险,为了适应环境,他会隐藏真正的自己。久而久之,面具戴久了就摘不下来了,而真实的自己也离孩子逐渐远去了。
孩子在家变身“小霸王”,尽情的释放在学校和社会受到的压力、霸凌,在学校却唯唯诺诺,和在家的时候判若两人。
4 容易受到欺负
家长在家里总是包庇孩子,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往往会打着“孩子还小”的旗号原谅孩子。可是有些错误如果不批评孩子,孩子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错了。
在学校甚至以后在社会里没有人会袒护他,到了那个时候他又该怎么办呢?同学会认为这个人人品不好,没有良好的品质而不跟他玩,孩子就会因此受到欺负、排挤。
孩子感到很苦闷,觉得自己变成这样全都是家长的问题,就导致了孩子将情感的宣泄口全部发泄到家长了身上。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1 赏罚分明教育
作为家长,我们爱孩子应该有原则,我们需要赏罚分明的教育,而不能一味的哄着。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应该批评他,告诉他这件事做错了。
并且在他发脾气的时候,作为家长不能认为还是小孩子就原谅了他,也不能单纯的冲他发火。而是应该学着理解和接纳孩子,因为情绪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
我们需要让他通过更温和的方式寻找情绪的宣泄口。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是为什么生气的,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情绪。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就会得到舒缓。
2 在家一样要树立制度
家长在家里一样也要给孩子树立制度。家长可以尝试学习学校的制度方法,例如树立一些“见到人要打招呼,有礼貌”、“要热爱劳动,勤打扫卫生”的规定制度,如果孩子做不到就要有一些小小的惩罚措施。如果孩子做的很棒,家长就要给予鼓励。
家长不一味的迁就孩子,孩子就会从家长的鼓励之中收获信心,也更愿意做得更好。而在家里也培养孩子的这种良好习惯,那么孩子在社会中也会保持着这样的优良习惯,被其他人所喜爱。
3 以身作则
现在我们很多人其实没有办法为孩子以身作则,而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要知道,家是孩子第一个学校,也是他们学会人际交往和情绪训练的试验场。
父母本身在外人面前收敛情绪,在家里就可以肆无忌惮责骂自己最亲近的人,那么就会给孩子这样一个信号:对陌生人客气,对家里人放肆。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否则当孩子长大以后,或许就会复刻我们的方式,也将会影响到孩子以后未来的亲密关系。
小的时候当“小霸王”,长大以后把工作的压力释放到家庭之中,也不会给下一代很好的成长。
孩子在外面唯唯诺诺,受人欺负,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家长太过于溺爱,总认为孩子还小,就原谅了孩子,没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家长在家里也应该树立规则制度,并且以身作则,让孩子找到更为温和的情感宣泄口,树立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让孩子成为在社会、在学校都受人喜爱的孩子。
嗨,大家好,我是虞上人。
由祥林嫂喋喋不休开始
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祝福》,其中的主人公祥林嫂以“喋喋不休的讲阿毛事件”而被大家所熟知。由于第二个丈夫的死,特别是儿子阿毛的死,祥林嫂心理处于极度紊乱的状态,正常的精神在屡次的灾祸中不断受阻,只有依赖倾诉---反复絮叨她的”阿毛的故事“,来宣泄她那被压抑且痛苦的情感。
祥林嫂也是人,这种倾诉,更确切的说是宣泄,完全是创伤心理求得安慰的需要。
仔细思考,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会遇到这种一直说话的倾诉,表现的歇斯底里,甚至还有许多疯狂的举动,不就是因为遭遇了灾祸或者是不幸嘛,这就是对情绪的宣泄啊!
而且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会产生各种意愿,情绪,但最终能满足,实现的并不多,因此也需要情感的宣泄。
有的人可能也认为,对于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或者其他情绪,应该进行压抑,克制,不能发泄出来。
其实这种情绪是我们心理上的一种能量,如果不通过其他的方式发泄出来,而它自身又不会减少,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定律“,时间久了,说不定对心理也会产生不可弥补的创伤或者其他不好的影响。
王先生是某个公司的职员,有段时间经理总是批评他这里做的不对,那里做的不对。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被扣上了”效率低“的帽子。不过谁叫别人是领导呢?王先生敢怒不敢言,在公司竭力压制自己,并在心理慰藉说”能忍的人情商高“。
可是,每次回到家里,他总觉得心里堵得慌。于是,他提起笔准备练字,想通过这种方式平静自己的心理情绪。可谁知道,当他写满一篇字的时候,才发现,除了写了经理的名字,剩下的全是”王八蛋“,”瓜皮”这种表达不满或者愤懑的话,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我相信有的人可能都经历过上面这种例子,或者喜欢一个人,写出来全是喜欢别人的话。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情感宣泄的时候,光靠自己的克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说不定不经意之间,还会流露出来。
及时疏导,别让情绪决堤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发生失败等不顺心的事情在我们身上,由此所产生的情绪,就像洪水一样,如果不把它泄出去,那么就会给我们心理的堤坝造成强大的压力。
对此,我们不能够采用堵的方式,因为随着水位的上升,堵塞只是一时的,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决堤”,,那么情况就更严重了。
也许你还会问:“我把堤坝筑的更高不行嘛?”,然而,还真不能这样。如果你这样做了,势必会让人在心理上与外人隔绝,造成精神上的忧郁,孤独,苦闷,甚至窒息等不好的后果。同时,这股暗潮到达一定的程度,还会冲破心里的堤坝,甚至导致精神失常。
其实,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也开设了“情感宣泄”的课程,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心中的苦闷,遇到的困难,或者其他想发泄的问题。这样不仅对孩子的情绪进行了疏导,为他们提供了宣泄的机会,其他的孩子还会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出点子。使同学们在互相帮助中学会摆脱苦恼,增进互相间的理解,从而形成更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我们自身也要注意情绪虽然需要宣泄,但要注意合理性。这就好比我们用高压锅做饭,一方面要将气适当的放掉,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把饭做好。如果只知道把气放掉,那么,拿掉整个锅盖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饭却是夹生的。
因此,情绪不仅仅要有建设性,还应该是无害的。
在宣泄情绪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指责别人,而是用诉苦的方式,更容易博得别人的理解。也可以找个不影响别人的场合,好好哭一场,或者听音乐,做运动,自言自语,写写日记,养养鱼鸟,种植花木,找心理医生等等,都是很好的宣泄方式。
-End-
针对这个,很多粉丝都愿意用“始于才华,忠于人品”来说。或者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追星,更多的开始是对明星作品的喜欢。如果是音乐,可能会觉得它好听;如果是**或电视剧,可能是觉得明星演技好。最简单粗暴的原因就是明星颜值高。从开始过度到中间的阶段时,这个时候粉丝就是你所提的那两样。
粉丝觉得难过或不奋进时,会选择听听偶像的音乐和电视剧**,因为那给他们带来一种力量。也许说得很夸张,但对于粉丝来说,偶像几乎就是他们全部的信仰了。也许没有最开始那么狂热,但他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个发泄口或寄托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