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文:○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
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
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
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
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
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
一人。”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
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
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
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
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
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
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
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
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
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
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
顺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
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
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
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
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
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
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
忒。’”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
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
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
养,犹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
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
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
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
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
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
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
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
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
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
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
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
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
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
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
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
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
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二、《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q1Oy6unvbr284NXPcn4-Q
提取码: 8m8u《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 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 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 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 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 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 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 “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 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所谓“《离骚》之文, 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逸《楚辞章句》),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且其中 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 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 《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 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 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 “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 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 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离骚》中又多用对偶。据统 计,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如“固 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 以为度。”在一句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 前者如“□郁邑而□傺兮”,后者如“聊逍遥以相羊”, 等等。这就形成了《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 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 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同时,《离骚》又 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如“汨”、“搴”、“莽”、 “冯”、“羌”、“诼”、“□傺”、“阊阖”等,并常 将状词冠于句首,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诗 中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恰切并具有新意,如“□□” 写云霓翻腾之貌,“岌岌”喻高冠耸然之势,“蜿蜿” 状神龙游动之态,都可谓循声得貌,曲尽其妙。《离骚》 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 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 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 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给予了极高 的评价。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理解意思怎么写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不同角度看问题,一个问题或现象多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作文立意:不同角度看问题
参考范文:
作文题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正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是你对人生的定位与追求,是一种实现价值的方式方法。如果墨守陈规,角度便会很难突破,逐渐走向失败的深渊。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换个角度也许会换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在四面楚歌之际,一代英雄项羽,失望了,对自己的前途与命运彻底失望了。那满天的血色残阳和自己周围的残兵败将,还有那四面传来的阵阵楚歌,这一切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一阵寒意袭来。终于,他拔出宝剑,在湍急的乌江边骤然倒下。历史的车轮仍然转动,在刘邦风光一时的背后,他却只成为们茶余饭后兴叹的对象。换个角度看,他渡过乌江后,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可他却自己熄灭了那点点希望,洒下了一江的悲伤。
那么,如何才能趋利避害,换个角度,达到成功的顶峰呢?
换个角度,需要相信自己,对自己充满希望。对自己保持充分的信心,有不变的信念。有时,稍稍变换角度,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个巨大的挑战,有时我们要打破对自己固有思维观念模式的巨大挑战,有时还要应对某些强大势力的阻碍。对自己始终保持着乐观与自信是成功应对的一剂良方。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曾舍身忘己的为真理与邪恶势力做着斗争,他们冒着身首异处,妻离子散的危险,坚持着自己的科学探索,坚信着科学与真理,为科学的殿堂贡献力量,让人类走向一个越来越真实的世界。
换个角度,需要有一双会审时度势,独具匠心的慧眼。成功与失败是一对邻居,如果能具有一双会分辨是非善恶的慧眼,便会距成功更近一步。前一阵炒的沸沸扬扬的北大生卖猪肉事件,着实给我们上了一课。“北大生”也许在我们的心里永远和专家学者画着等号。“卖猪肉”这一职业也让陈生走向大家议论的风口浪尖。职业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专家学者就一定是成功的标志吗?换个角度看“天地壹号”营业额达2亿多元。获得了多方面的成功。审时度势,大胆创业,在林林总总的职业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这个角度换得着实妙哉。
换个角度,牛顿因一个苹果成就了自己;换个角度,杨振宁放弃了动手试验,在理论科学中另辟蹊径;换个角度,或许更加精彩。换个角度,换出不一样的人生。
2 关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一篇作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看也有不同感悟,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最终结果或许都一样。“条条大路通罗马”,连大师毕加索的画都褒贬不一,我们又何必只在一个答案上找出路呢?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人实际上是迷信权威。我们常常把对一个人的评价基于权威、专家们的观点。但权威是有成就的人,不是正确答案。就拿毕加索的画来说,印象派权威说这是稀世之作,唯美派权威说是垃圾,这些都是专家们的想法,可他们即便是专家,意见也同样不一样嘛!说他们错误也有理,说他们正确也对,可以说,他们都是正确的,也都是错误的。从不同的角度看,正确答案真的不只一个。
由此看来,事物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记住,事物的正确答案永远不只一个。
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含这样哲理的作文漓江古镇,有人赞其拥有小家碧玉之美,有人叹其缺乏阳刚;戈壁滩景,有人叹其壮阔,有人叹其荒凉贫瘠。
同一景物,同一地点,为何评价迥异?是心态不同。因为不同的心态,决定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产生了
不同的评价,才会造成现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视觉效果。
客观环境不可变,但主观心态可以改变。
我们不是神,我们并非无所不能,何不苦中作乐,为何自寻烦恼?花开花谢本自然,像林黛玉般暗自落泪,诉一段悲悲切切《葬花吟》大可不必,不如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生活添一份坦然、乐观。
凡事均有其两面性,恰如玫瑰,乐观者看到了它的国色天香,悲观者却只顾望着茎上的刺。有一则故事恰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聆听的。一位老妇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卖扇子,老妇人终日唉声叹气,直到听到了一位智者指点才豁然开朗,学会了在晴天为小儿子的生意红火而高兴,雨天为大儿子的雨伞畅销而快乐。
人无完人,白璧有瑕。我们如果能将这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带入生活,那“最近比较烦,比较烦”的抱怨就会淡出我们的生活,抑郁之情便会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
心态是一把锋利的剑,智者将会铸剑为犁,耕田垄上,创造生机一片;勇猛者会用其披荆斩棘,通向美好的未来;乐观者将会静坐山泉旁,击剑而歌,自得其乐;唯有悲观者,懦弱者才会在失意来临时,手握一方宝剑,掩面哭泣,却无所适从。
人生之精彩就在于其不可测性。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选择会给人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握好心态这方剑,让乐观,希望,坚强与你左右,带给你一个良好的视角,让你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众多景色中看到和风,彩虹与阳光。
4 横看成岭侧成峰议论文给你两篇参考: 1、同一景物,同一地点,为何评价迥异?是心态不同。
因为不同的心态,决定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产生了 不同的评价,才会造成现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视觉效果。 客观环境不可变,但主观心态可以改变。
我们不是神,我们并非无所不能,何不苦中作乐,为何自寻烦恼?花开花谢本自然,像林黛玉般暗自落泪,诉一段悲悲切切《葬花吟》大可不必,不如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生活添一份坦然、乐观。 凡事均有其两面性,恰如玫瑰,乐观者看到了它的国色天香,悲观者却只顾望着茎上的刺。
有一则故事恰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聆听的。一位老妇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卖扇子,老妇人终日唉声叹气,直到听到了一位智者指点才豁然开朗,学会了在晴天为小儿子的生意红火而高兴,雨天为大儿子的雨伞畅销而快乐。
人无完人,白璧有瑕。我们如果能将这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带入生活,那“最近比较烦,比较烦”的抱怨就会淡出我们的生活,抑郁之情便会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
心态是一把锋利的剑,智者将会铸剑为犁,耕田垄上,创造生机一片;勇猛者会用其披荆斩棘,通向美好的未来;乐观者将会静坐山泉旁,击剑而歌,自得其乐;唯有悲观者,懦弱者才会在失意来临时,手握一方宝剑,掩面哭泣,却无所适从。 人生之精彩就在于其不可测性。
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选择会给人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握好心态这方剑,让乐观,希望,坚强与你左右,带给你一个良好的视角,让你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众多景色中看到和风,彩虹与阳光。
2、生活其实是一种欣赏的过程。 世人曾慨叹到过小溪没见过开阔无边的大海,到过丘陵没见过巍峨的高山,头顶苍天却不知飞翔的 ,脚踏土地却不懂鱼儿的欢乐,都是遗憾。
于是,他们开始追寻的旅程:步履行过三山五岳,步伐迈过名山大川,都是美景。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小溪的含蓄与流畅是大海步具备的优点;丘陵的秀丽与细腻更是高山没有的气质;“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雪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笑看庭前花开花落,乐观天上云卷云舒。这时,你会发现生活其实是一种过程,一种多角度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过程。
于是,生活要求我们多角度看待问题,换个角度会更美。 烈日,沙漠。
两个饥渴交加的旅人有气无力地走着,取出惟一的水壶,摇一摇,只听得一位旅人说:“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绩酣贯叫卟既诡习韩卢”而另一个旅人却兴高采烈的说:“是吗?那太幸运了,我们还有半壶水”两个旅人,两个不同的角度,两个迥然的态度。因为角度不同,所以抒发的情感也不一样;因为角度不同,所以心中的感慨也不同。
忧虑观之,乐观待之,你会横看成岭还是侧成峰?。
5 急求篇题目关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议论文现是苏轼打破了传统的词都是用来写婉约风格的格局,将能写入诗的都试着写入词里,并开创了豪放派,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写豪放词写的好的,所以说苏轼和辛弃疾共同开创了苏辛词派你可以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了解更多。
苏轼,他是北宋一代文坛宗师,在诗、词、文、赋、书、画等方面都是当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一流大家。 不论是诗是文,是词是赋,贯穿苏轼一生创作的大主题:一个是关怀现实,一个是他的人生感慨。
苏轼年轻得意时,已常常涌起对人生的莫名惆怅和感伤。如,早期诗云:“人生到处如何似?应试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雪爪鸿泥”,看以洒脱,实际上是自我宽慰,感伤无法掩饰。
文《凌虚台记》叹到:“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受挫前是单纯的伤感。受挫后逐步趋于苦涩、苍凉。
《中秋》诗云:“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何年何处看?”《水调歌头·中秋》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赤壁赋》借词语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都因举头望明月,而低头叹人生之苍凉! 人生易短易逝,而短暂之中竟又充满了艰难困苦,如果换了另一个人,受到那么多挫折,恐怕早一蹶不振了。
苏轼之所以能活下去,还能吟诗为文,在于他有某种宽容达观的处世哲学。他承认人生有诸多不如意,不自欺欺人,同时坚信人的努力能获取各种如意。
假如不幸已是事实,那就正视它吧。他以老迈之年被贬岭南时,却写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也就是说岭南并非非人之地。没想到一个圣旨下来,更贬到比岭南还南的海南。
换一个人不知是去还是去自杀。苏轼去了海南,写文章说,比如泼一盆水在地,漂起一些干草叶,水中挣扎的蚂蚁赶忙抱住这些救命稻草。
只一会儿,水干了,蚂蚁丢开草跑出水迹,见了同伴竟大哭,说:“差点就见不着你了!”苏轼把海南岛比作那草,相信就算是苦海环绕,也有熬干的时候。所以诗句云:“海南万里真吾乡”。
当然这是很无奈和苦涩的。到底苏轼没有小蚂蚁幸运,他 66 岁在被放回的路上死于常州,真的见不着同伴了。
苦海熬得见了岸,但终于未能靠岸登陆而死于苦涩。 苏轼在文上被列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四大家。
议论文有阳刚之气。赋、游记、笔记等文章,写得洒脱自由,自然得像随手写来而又巧妙不凡。
如《记承天寺夜游》,序言说床前月光,夜不成寐,就踏着月去找朋友张怀民。张也不成眠,于是一同闲庭信步。
事后苏轼记下来,仅如下 30 来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
说那一夜月光如水,清澈地散在庭院。竹子柏树在月下的影子,像是水中的水草。
月光什么时候没有呢?竹子柏树的影子又哪里没有呢?世上少的只是像我们这样默契而投机的朋友罢了。林语堂说这篇小文是对瞬间佳境最敏感的记录,文笔谐美安详,单纯自足,有一种漫不经心的魅力。
——苏文大多看似漫不经心,但都魅力无穷。 苏诗中那些关怀现实的诗作和其他诗人差不多;那些从微小或习见的事物、景物中见人生哲理,事理和情趣的诗作则别具一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琴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绝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 蒙 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素来被认为开创豪放诗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词确实在主体风格上与以前词人不同,但这种词风在以前词人中已有表现,只未卓然成家。
其实苏词与辛词也不同,所以有人并不赞同以豪放来评价苏词。所谓豪放,大概应该有豪气、豪情,表达起来应是狂放、狂纵的。
苏词其实很少有这样的作品。一般都说《水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的代表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前一首说不上豪放,只不过想象了一下天宫之好,也想去看看,但终于觉得不实际,所以还是感到人不如月,地不如天,人生可遗憾的东西太多。情感渐渐往下沉,没有什么豪放可言。
后一首,情绪终归也是下沉。开头大气磅礴,但那是江山的本色和历史英雄的辉煌过去,和苏轼无关。
和他有关的,倒是他由。
6 苏轼的《题西林壁》作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要求;全面的了解材料,苏题西林壁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作品:题西林壁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说明了一个道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编辑本段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 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
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 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 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
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
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 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
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
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 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
7 《题西林壁》议论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两句话: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短短的二句话,看似浅显易懂,其中却包含着一个人生哲理:任何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总会有不同的结果与感想。大千世界,错综复杂。
倘若我们可以换种视角对待事物,或许就会有不同的结局。 一对年轻人订了日子准备结婚,谁知天公不作美,当天下起了大雨,新娘不断抱怨道:这鬼天气,打搅了我们的美好婚礼!”而在另一地方,一位农民却欢呼道:太好了,这下子,旱灾的问题总算可以解决了,不用愁庄稼会枯死! 同样是下雨,各种人会抱有不同的态度。
这是因为他们对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始然。新娘站在了悲观的角度看待下雨,因此她的心态是不开心的;而农民站在了乐观的角度,因此农民的态度是愉悦的。
事实上,如果新娘站在乐观的角度,她会想:天啊,下雨天结婚,真是太Romentic(浪漫)了!如果农民站在悲观的角度,他会想:哦!如果雨下得太多一定会闹涝灾的!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事物,都会有不同的“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只不甜但大的梨摆在我面前,我会庆幸它是大的,而不是味;一只甜但小的梨摆在我面前,我会满足它是甜的,而不是大小。
如果人们光从坏的、悲观的视野去看待周遭的事物,那人们永远也不能发现它的闪光的另一面。 许多人有种不好的“思维定式”,看待是事物只单看一方面,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搞不清状况就放弃,这样失去了应有的东西。
正如苏轼眼中的西林壁,横着看成了林,侧着看变成了山峰,难道仅凭一种视觉角度就断定它为林或是峰?又如吴敬梓笔下的人物范进,有人认为他进了举是天大的好事,可是人们只看到了一面,范进进举之后发了疯,这又怎么说? 当我们明确了任何事物的多视角性,我们就不会单单从一个方面去考虑它。 只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世界,你的思维才会无限延展、扩大。
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作。
扩展资料:
《楚辞》较早就流传海外,特别是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儒学—中华文化圈”。至1581年(万历九年),利玛窦来华,东方文明遂远播重洋,《楚辞》逐渐进入西方人的视野,1840年鸦片战争后,欧美世界开始广泛注意《楚辞》。据粗略统计,17至18世纪由传教士以拉丁文翻译的中国典籍达数百种,其中包括《楚辞》。
迄20世纪中,相继出现英、法、德、意、等文字的楚辞,屈原作品全部有西译,其中以《离骚》为最多,甚至同一语种有不止一个译本。
-香草美人
-楚辞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颇负盛名的小诗,是作者任柳州刺史时写的。一、二两句,切“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经过象县的时候作诗寄给作者)”;三、四两句,切“酬(作诗酬答)”。“碧玉流”指流经柳州和象县的柳江;“破额山”是象县沿江的山。
作者称曹侍御为“骚人”,并且用“碧玉流”、“木兰舟”这样美好的环境来烘托他。环境如此优美,如此清幽,“骚人”本可以一面赶他的路,一面看山看水,悦性怡情;如今却“遥驻”木兰舟于“碧玉流”之上,怀念起“万死投荒”、贬谪柳州的友人来,“遥驻”而不能过访,望“碧玉流”而兴叹,只有作诗代柬,表达他的无限深情。
“春风无限潇湘意”一句,的确会使读者感到“无限意”,但究竟是什么“意”,却迷离朦胧,说不具体。这正是一部分优美的小诗所常有的艺术特点,也正是“神韵”派诗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这也并不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果细玩全诗,其主要之点,还是可以说清的。“潇湘”一带,乃是屈子行吟之地。作者不是把曹侍御称为“骚人”吗?把“潇湘”和“骚人”联系起来,那“无限意”就有了着落。此其一。更重要的是,结句中的“欲采苹花”,显然汲取了南朝柳恽《江南曲》的诗意。《江南曲》全文是这样的:“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由此可见,“春风无限潇湘意”,主要就是怀念故人之意。此其二。而这两点,又是象水和乳那样融合一起的。
“春风无限潇湘意”作为绝句的第三句,又妙在似承似转,亦承亦转。也就是说,它主要表现作者怀念“骚人”之情,但也包含“骚人”寄诗中所表达的怀念作者之意。春风和暖,潇湘两岸,芳草丛生,苹花盛开,朋友们能够于此时相见,该有多好!然而却办不到啊!无限相思而不能相见,就想到采苹花以赠故人。然而,不要说相见没有自由,就是欲采苹花相赠,也没有自由啊!
这首诗语言简炼,写景如画。诗人用“碧玉”作“流”的定语,十分新颖,不仅准确地表现出柳江的色调和质感,而且连那微波不兴、一平似镜的江面也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和下面的“遥驻”、“春风”十分协调,自有一种艺术的和谐美。
从全篇看,特别是从结句看,其主要特点是比兴并用,虚实相生,能够唤起读者的许多联想。沈德潜说:“欲采苹花相赠,尚牵制不能自由,何以为情乎?言外有欲以忠心献之于君而末由意,与《上萧翰林书》同意,而词特微婉。”它的言外之意是不是“欲以忠心献之于君而末由”,可以有不同看法。但结合作者被贬谪的原因、经过和被贬以后继续遭受诽谤、打击,动辄得咎的处境,它有言外之意,则是不成问题的。
《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与最,宜室其家。”中国古代的诗歌,都是非常含蓄的。而不是直接的表达出你情我爱。同样,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也是婉转的。
含蓄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过于直白的表述反而会造成不好的效果。欲说还休的朦胧感,往往能够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而且中国人的含蓄是自古有之的,并不会直接将情爱全部表达出来。
(一)、朦胧之美,蕴含其中诗歌和文章,往往是传承精神最好的方式。更何况,古代没有如此先进的交流媒介。而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就在文学作品中一步步的流传了下来。古人以含蓄为美,它不是不表达而是换做了另一种可以引人思考,引人入胜的方式去传递思想感情。如果说的太过直白,那么既没有营养,又不会令人铭记。
1 含蓄是一种浪漫
《诗经》是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表达方式大都为婉转的说明。它大都是先描写环境,而后寓情于景。将自身的感受,置身于天地之间,从而更容易引起共鸣。比如那首著名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通过景物的描写,能够使人更直观的感受到对于爱人的思念和爱恋之情。如果太过于直白,那么就显得太苍白无力。“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不论道路有多么艰险,都会去追随寻找自己的心上之人。
这就比直接描写爱人的外貌,要有说服力的多。还有《卫风》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心爱之人假借卖布之名,跨越淇水,翻过顿丘只为了能够见上一面。这一句间接的表现出了男女谈情说爱的朦胧之感,有些暧昧又有些羞涩。
汉人所作的《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写香草、以配忠贞,……灵修善于美人,以譬于君”。屈原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楚辞》在文学史上犹如一盏明灯。
但是他本人也是非常含蓄的,并不会直接将自己的忠君爱国思想写出来。而是常常将君王比做成香草美人。甚至一度还有人怀疑他是同性恋,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隐晦的表达罢了。如果太过直白,往往会给人留下话柄。
2 更好的表达效果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如果屈原,总是在诗文中写自己如何如何的爱这个国家,如何如何的想辅佐君王。那么满朝文武,必定会认为他是在为自己邀功请赏。而且,这种效果也达不到。反而是含蓄婉转的写出来,才会显得更加坦荡。
同样,在诗歌中表达男女情愫,也不宜太过直白。那样便会显得自己太过多情,再加上古代的思想并不开放。先秦时期的人们受制于礼乐制度,逐渐的后世之人在前世诗文的熏陶之下喜欢上了这种隐晦的表达。
所以,后来才出现了许多托物言志的诗文。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既不会给人造成反感,又可以营造浪漫。即便对方不接受自己,那么也有能够后退一步的余地。因此,模糊的情感往往才是真正的内心独白。
(二)、礼教制度,精神压迫“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许多古装戏,比如清宫剧还有明朝戏,不论是前朝还是后宫规矩都非常大。在如今炙手可热的宋朝电视剧《清平乐》中,曹皇后也是因为规矩严谨而不受喜爱。古代的女子讲究三从四德,什么事情都喜欢循规蹈矩。
1 世俗眼光的枷锁
《世说新语》“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这本书中记载了很多竹林七贤的故事,而正是因为他们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才能够被称为魏晋风流人物。“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步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
他们自己也非常清楚,这种不在乎世俗眼光的行为不可以传到后辈身上。所以,阮浑也想加入其中时,阮籍才不同意。魏晋时期,国家动荡,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集权统治。但是礼教的约束,尚且如此严密,更何况在其他朝代。
春秋时期有礼乐制度、春秋大义,而到了汉朝则开始推行儒家教育。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婚恋也必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是会遭受他人非议的。
2 言论不自由的禁锢
古代是不能随便乱说话的,更不能妄议朝政。而皇帝是九五之尊,怎么可能会允许自己的臣民随便议论。即使是说好话,他们也不配。所以,大家都习惯了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用来暗讽也是用的模糊表达。
社会环境不开放,人们的思想也不开放。还有商鞅主导实行的疲民政策,使得所有人的想法都不敢恣意的表达。对于朝政或者婚恋情感方面,古人逐步的开始学会了用模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古代的社会发展,就是君主集权不断强化的过程。他们用儒家思想,来规化所有人的生活习惯。而儒家就像是一根尺子,什么事情都需要严谨的对照刻度来做。不仅是爱情,亲情也是如此。孟子曾说“天下之人,不归杨,则归墨”。
在儒家学说看来,非常反对墨家提出的兼爱。认为这是一种无父无君的思想,所以君王是国家的首脑,父亲则是家庭中的主导。所以父亲的形象往往是沉默寡言的,儿女之间与其交流也无法太过直白。
(三)、历史传承,铭刻骨髓在许多影视作品中,西方人与中国人相遇后面对他们的贴面礼都略显尴尬。中国古代礼仪中,见面都是习惯于抱拳。当然,这种现象仅存在于同辈之间。古人习惯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的含蓄。这种现象,要归咎于礼法制度。
1 各省分散,习俗不同
诸葛亮在《隆中对》曾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先秦时期,各诸侯割据一方。再加上周天子无力对其形成控制,这才有了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在这期间,每个地方都衍生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这一点即便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也是无法改变的。
古代各国之间百姓的交流,必然会有些隔阂。许多事情,没有办法明说。比如直言不讳的拒绝,以及颐指气使的挑出错误。这些都是行不通的。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所以,即便是出现了统一的朝代这种隔阂也不是一时之间就能消除的。人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不用直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归根结底,人们已经忘记了如何去直白的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皇权越强,百姓的声音就越弱。先秦的婚恋观相对而言还比较奔放,但是遇到大一统的时代君主们为了更好的束缚民众就大兴儒家教育。比如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就是为了让为自己所用之人全部充满忠君爱国的思想。
还有清朝的文字狱,甚至连隐晦表达都容易引火烧身。比如《虬峰文集》中的“杞人忧转切,翘首待重明”,作者就被处以死刑。在当时几乎所有关于明和朱的字眼,都会被统治者认为是在暗讽。可想而知,草木皆兵到了这种程度,含蓄的表达都不行,更不用提直白的明言。
2 语言的特殊性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的一句话往往能够表达多重意境也就是双关。但相对而言,这又是它的局限性。如果将话语说的太过直白,那么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不如旁敲侧击,以引起对方的注意。
尤其是在古代,大臣向君王进谏时,更是要谨言慎行。不然就有可能“朝登天子堂,暮为田舍郎”。这种习惯自古以来,皆而有之。正是因为言论的不自由以及封建礼教制度太过繁复,大家不可能直言不讳的说明自己的意图。
如果有些话说的太过直白,往往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就像网上流行的段子,如果直接和女孩说想一起睡觉那就是流氓,而说想和你一起起床那便是徐志摩。因为婉转、含蓄的表达,它所呈现的暧昧程度和浪漫指数是远远高过直接说出真实想法的。
汉语天生的魅力便在此处,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写作文章上,朦胧的写出来就会更加的耐人寻味。
结语:在思想不开放的年代,少年之间的爱恋都是非常羞于表达的。如果太过恣意洒脱,会被人认为是放浪形骸。而且,君主制度的压迫造成了许多人敢怒不敢言。
所以,他们都找到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含蓄的说明自己的想法。这不是不表达,而是将他上升了一个层次。正如徐志摩所说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如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没有爱字,却满满的都是情意。
我也恋屈原
屈原《离骚》详解
《离骚》在艺术上,也有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可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一、《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楚辞出现以前,中国诗歌还基本上属于群众性的创作。我们知道《诗经》绝大部分属于民歌作品,是无名氏作品,经过口耳相传,由集体创作出来的。一般说,最早的民歌,内容也比较单纯,句式和篇幅比较短。由于是集体创作,虽也有闪耀作者个性的作品,但是像屈原这样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在他作品上打下了异常鲜明个性烙印的,却还没有。《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高洁人格的伟大诗人的塑像。正是这样,诗人屈原本身,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艺术形象,成为不朽的爱国诗人的典型,因而对后世发生无限的感召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诗人,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屈原出现以前,中国的诗歌还基本上属于民歌的时代,只有当屈原出现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才开始出现诗人,出现了集中反映诗人个性的诗篇。
二、《离骚》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吸取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古代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的特点不是按照事物本来样子去描写现实,而是更多地表现作者由于受现实的刺激而迸发出来的激情,对理想的强烈的追求和反抗现实的叛逆精神。按照篇章结构,前半部分是着重对诗人自己生活经历和遭遇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四组矛盾对立的形式。第一组,“内美”、“修能”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的光阴流逝的矛盾,展示出他热切的人生追求。第二组,三后、尧舜的“纯粹”、“耿介”,与桀、纣“猖披”美丑善恶的矛盾,表现出他的政治理想。而诗人的人生追求、政治愿望和“恐皇舆之败绩”、“及前王之踵武”的政治目的与“党人之偷乐”、“路幽昧以险隘”的宫廷政治环境,又形成深一层次的第三组矛盾。通过这个对立,烘托出诗人不顾自身,“忽奔走以先后”,为了国家命运汲汲奔碌的一片赤诚之心、热情之望,再和“荃不察”、“反信谗而齌怒”的遭际,构成更深一层的矛盾。在层层矛盾冲突结构的递进中,这一矛盾表现得更为尖锐、深刻。我们看,诗人把自己生活经历和感情升华为一种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不可调和的斗争,并用了一些新奇的比喻,夸饰的描写,表现出善与美的崇高,恶与丑的卑鄙龌龊,表现了光明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从而把一个时代的面貌整个地呈现出来,启迪人们的认识,给人以正确的爱憎,激励人的向善向美心灵。
在《离骚》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写出了深刻的内心世界。诗中用上天下地的描写,希望和失望的回旋反复,尽情地吐露心中苦闷,表现诗人周围环境的黑暗和冰冷,表现诗人卓绝的苦斗精神。在这一部分,还特地从神话传说中吸取丰富形象,通过自己奔敖不羁的想象把这些组织在一起,构成了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美丽画面。即用神话性的想象,来表现一个苦闷人灵魂上天入地对真理的追求。当向重华陈词以后,由于他觉得得到了重华的肯定,便上下求索,到处遨游: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固,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风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我们看,在这里出现了许多神话的人和物。比如羲和(日神)、望舒(月神)、飞廉(风伯)、丰隆(雷师)以及凤凰、飞龙等,这神话里的人和物都是供诗人自由驱使的。另外还出现了一些神话中的地名,所谓县圃(古代神话中昆仑山有—个悬在空中的花园,叫“县圃”),崦嵫(崦嵫山),咸池,天津(指天河的渡口),不周(不周之山),这是他想象中所到过的地方。这想象之大胆、丰富,是古今少有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运用大量古代神话传说,但又不受原故事的拘束,不像后代一些作品引用神话,只当典故来用。他不仅把那些故事当作典故来用,而且把那些神说中的神和神物作为活生生的形象来参与诗人神游天国的活动。这说明诗人已经通过一番自由的想象加工,把原有的神话结撰成新的情节,并且使这样一些神话传说服从于他所要表达的新的抒情主题,成为诗歌艺术构思的一部分。这种表现手法无疑使幻想更加自由了。如最后一段,写他驾着鸾皇、凤鸟飞向天空,可以说是一路车马喧闹,当转道昆仑,行经流沙,指向西海的时候,突然驻足在楚国的上空不忍离去,因此就把全诗推向一个高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情操。
遭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晻蔼兮,呜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旃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软而并驰,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兮,韶聊假日以她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晚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这一段非常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爱国信念。如果不是借助神话,并把神话素材加以重新改造、构思,那是很难达到的。
高尔基曾经指出过,所谓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浪漫主义,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利用幻想、虚构以至于神秘主义来歪曲现实,粉饰现实,引导人们与现实中的不合理的事物相妥协,或引导人们逃避现实。积极浪漫主义虽然同样也带有幻想、夸大和奇特色彩,但在内容上仍然是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引导人正确地认识现实,特别是唤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的不合理事物的反抗性。该诗正是这样一个积极浪漫主义的范例,是我国文学中积极浪漫主义的远祖,这十分珍贵。
三、在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很大创造。《离骚》的形式是吸取和借鉴了南方楚地民歌而写成的,但它也吸收了当时蓬勃发展的新体散文笔法。它打破了《诗经》四言的形式,把诗句加长,结构扩大,既增加了内容的容量,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把事实的叙述和幽独的抒怀,以至幻想的描写,这几方面交织在一起,既波澜壮阔又完美生动。
另外,从诗的语言来看,采用大量方言和口语入诗,用得最多的是“兮”字。“兮”字古代的读音是“呵”,是一个感叹词。“兮”是当时民歌,特别是楚地民歌中经常出现的口语词汇。这既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又极大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整诗文采绚烂,比喻丰富,全诗每一部分都优美动人,而合起来又是一个结构宏丽、和谐完美的艺术殿堂,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强烈的。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评论屈原《离骚》,说《离骚》是“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另外:“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意思是说,《离骚》的影响比《诗经》在历史上的影响还要大一些。可见,鲁迅高度肯定了《离骚》思想、艺术的卓越成就,和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学《孝经》圣治章,今天学最后一句话:
“ 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意思是君子行六事“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这样的道德行仪面对人民,会产生一个影响,人民心理就敬服而爱戴之,行为上也“则而象之”,仿效他、以他为法则。他就很容易能够完成他的德教,顺利推行他的政令。
唐玄宗注解:“君行六事,临抚其人,则下畏其威,爱其德,皆放象于君也。”其实政治就是两件事:一、成其德教,二、行其政令。我们注意:一个为政的君子能够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的原因是因为“畏而爱之,则而象之”,百姓对你既敬畏又爱戴,愿意以你为法则向你学习。
那么为什么百姓对你“畏而爱之,则而象之”?因为你做好了这六件事:“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百姓对你畏而爱之?那么畏的什么?畏的是***的威德,不是怕你发脾气,显威风。威德又从哪里来?是你行“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功效。“威”这个字本来最早就是指刑罚而令人畏慑服从,现在不是了,君子将这种最初只是对刑罚的畏惧之威,转换成一种个人可通过学养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从而展现出个人生命的威仪气象,产生出影响他人的力量。执政者一定要有威,否则,管理臣属、发号施令就没有影响力。
《论语》“尧曰篇”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意思是君子自尊其瞻视仪容,自己检束自己的心意目光,都符合严格的礼仪法则。庄严的样子,令人见而生畏敬之心。因此,这个威,第一是因为君子自己生命的宗旨目标,不重则不威,第二来自于君子个人精准慎重的礼容。君子使人“俨然人望而畏之”的要素是“衣冠”与“瞻视”两项,这是“威”可从外相塑造的一个面向,透过身体言行举止等具体的仪容展现。
日常生活随时随地在进行的言行坐立,遍布全身,最终使“威”发展成为一种人格德能,其核心就是敬而已矣。这说明“民畏”不来自于愤怒或凶猛的凌人,相反的,威必须要结合恭敬谨慎的态度。敬慎是展现威仪的重要态度,也就是说“威”这种德行,充满着敬慎与精严,全无半点凶猛狠毅,因此“民畏而爱之”。
这是我们现在家庭教育里家长最困难的部分,很多家长把威当成威风,而不注意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及价值观有威仪轨则。
《左传》上的一段话:“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家庭要讲礼仪建设,孩子尊敬你、你能影响孩子,因为有礼。面对你的孩子,想“成其德教,行其政令”,孩子必须对你“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才行。我们可以回家里问问自己的孩子,长大希望像爸爸妈妈一样么?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我问过我的小孩,他说:“不希望”,看到我一脸的失望,他又说:“有的地方希望,有的地方不希望。”我问他:“比如……”他说,不希望像我生气时的样子,希望像我一样热爱学习。我听了就非常感慨。我们整天教育孩子,如果孩子都不希望成为你,就证明你在他眼里不是美好的,虽然情感上他依赖你,但你教育他的话他不一定接受,那说什么都白说了。现在很多孩子都会说不希望长大后成为父母亲那样,这一点真的很遗憾。我们父母都没做好表率,我们家庭教育的结果不是“畏而无爱”就是“爱而无畏“,更有甚者是无畏也无爱。因此,麻烦做父母的在对孩子开口之前,一定动用一下情商,你对外人都说不出口的话,就不要对孩子说,他会全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孩子就像家里墙上的摄像头。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一个君子他首先要求自己。我们自己要先有道德,然后才可以要求别人来学着做。
假如我们自己生命中没有过恭敬庄严的时刻,见到自己父母都不恭敬,我们怎么教孩子恭敬你?就像很多父母说孩子晚上看电视不及时写作业,那就得问一问,家长有没有不看电视?孩子看电视是谁教的?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懂得“听其言,观其行”。你说得很好,但自己不做,小孩也就不服你,“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因此,教育最终还是一个教育者自己修身的问题。政治也是一样,在上位的人有德,处处所行符合礼法,尊重法律,做到了无懈可击的境界, 内有德义,外有礼仪。内外兼善,本就美好,则人人向往,人民自然就“畏而爱之,则而象之”“皆放象于君子”“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这就是以威德、盛德治国平天下。治理小家也是一样,儿女敬畏你、爱戴你,想效法你,那才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否则说多少都是白说。君子有了礼,才会有风度,才会有魅力,才会美。正是礼,使君子神采无限。礼是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最佳标识,也是东方人文美学的最佳归宿。正人君子,具足了德行、威仪,从内到外都会让大家敬仰、效法,这就是德行的感召。 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关键在于自己身先要修正,不正其身发布的命令,得不到下面的响应。 因此,“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修德,有德,自然号令就容易下达,圣人之德自行圆满,圣人之教化他圆满,这就叫圣治章。
最后孔子引《诗经》的一句话作为第九章总结:“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淑人”就是善人。忒,是差错。“不忒”是不差、不会错乱,意思是一个负责管辖百姓的善良君子,他的道德行仪、威仪礼节,一定是端正没有差错。
总结一下:本章开篇由曾子问,得出圣人之德莫大于孝。接着孔子说明圣人周公严父配天,感得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人人各安其位。然后由此阐述圣人推行政教简易的原因,是因为教育依循人性、抓住了孝作为根本。接下来说明父子的关系如何重大“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说明悖德悖礼,不以爱敬之心为人,虽得一官半职,君子不以为贵,这是凶德。接着阐述说明君子的作风,行六事“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君子以示范人群、推行政教。最后,引《诗》证明威仪的重要性。“孝治”所讲,重在德行方面,而“圣治”一章,却在德威并重、内仁外礼。其意以内在的圣德圆满,显现出庄严的礼仪之威,内外兼修,爱敬并施,自然成其德教、行其政令、风行天下。圣治章到此结束。(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本章讲的威和耍威风有何区别?
2教育的根本是什么?
教育最终还是一个教育者自己修身的问题。政治也是一样,在上位的人有德,处处所行符合礼法,尊重法律,做到了无懈可击的境界,内有德义,外有礼仪。内外兼善,本就美好,则人人向往,人民自然就“畏而爱之,则而象之”“皆放象于君子”“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这就是以威德、盛德治国平天下。治理小家也是一样,儿女敬畏你、爱戴你,想效法你,那才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否则说多少都是白说。君子有了礼,才会有风度,才会有魅力,才会美。正是礼,使君子神采无限。礼是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最佳标识,也是东方人文美学的最佳归宿。正人君子,具足了德行、威仪,从内到外都会让大家敬仰、效法,这就是德行的感召。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关键在于自己身先要修正,不正其身发布的命令,得不到下面的响应。因此,“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修德,有德,自然号令就容易下达,圣人之德自行圆满,圣人之教化他圆满,这就叫圣治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