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明·汪广洋·《画虎》)
2、番思苏台月,照女夜绩纺。此时父子情,两地同惚恍。(明·杨基·《送陈资深归广》)
3、易作神仙侣,难忘父子情。道人应识我,未肯说长生。(唐·殷尧藩·《游王羽士山房》)
4、妙语遗膏馥,玄谈悟死生。行人痛埋璧,父子若为情。(宋·楼钥·《梁仲苍挽词》)
5、暂别亦不恶,益重父子情。自今日相守,北窗同短檠(宋·陆游·《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风十四韵》)
6、秋风萧飒兮白露零,汝坟何在兮何草为青。昨秋此日兮犹冀汝生,洒墨我别兮人间父子之情。(宋·罗椅·《孙氏女哀词三章》)
7、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宋·黄庭坚·《忆邢惇夫》)
8、桥梓风流满腹经,桂花香里识魁名。翻成宵梦古今事,何况人间父子情。(宋·许月卿·《次韵黄玉如大章携先集来访二首》)
9、大廷观舞兽,沧海息波鲸。禄给朝晡{左米右备},书通父子情。(宋·孔武仲·《献西俘》)
10、谁唱双棺薤曲悲,前声未断后声随。人间父子情何限,可忍长箫逐个吹。(宋·林亦之·《余倅父子挽词二首》)
11、父子情深苦亦深,盖天神武一沾襟。想当拔刃投床际,也忆海池舟里心。(宋·范成大·《重读唐太宗纪》)
12、极意穷幽隐,虚怀仰治平。近臣常造膝,阁老不呼名。道合君臣义,恩深父子情。化机元不偶,天意竟何成。(明·李东阳·《缺题》)
《魏风•陟岵》
先秦《诗经》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是中国羁旅行役诗的源头。远望当归,登高望乡,长歌当哭,痛切感人。诗中亲人叮咛恍在耳边,幻境融合了想象与怀忆。
父亲的“犹来无止”,嘱咐他不要永远滞留他乡,这语气纯从儿子出发而不失父亲的旷达,拳拳爱子之心深切真挚。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思念,却从中也看出了父亲的深情。
《北郭闲思》
唐曹邺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诗人看见房子四周茂盛的青草,也许想到了“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许想起了当年送别亲人时那种“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景象。
独守空居,不堪寂寞,思念亲人,只好整天外出,去乡间看看别的老人是怎样享受天伦之乐的。空巢老人的孤独伤感跃然纸上,让人不胜唏嘘。
《忆父》
清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吴燕相隔,岂止万里?路途迢迢,不能承欢膝下,思念之情无可排抑。远嫁他方,离开父母,生怕有天“子欲养而亲不待”。音信隔断的无奈与悲戚,承载着满满的思念。
也因此只能入梦寻找,梦境中才能乘风万里回到父亲身边服侍孝敬。梦中的渴望反衬了现实的无奈,让人倍觉伤感。
《诫子诗》
汉东方朔
明者处事,莫尚於中。
优哉游哉,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惠为工。
饱食安步,在仕代农。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
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
遗馀者不匮,自尽者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西汉东方朔,向来以滑稽著名。他是一个大隐士,但不隐于山林而隐于朝廷,因此,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做到这一点。既能生活无忧,也能悠哉世间。因此把自己多年心得倾囊传授,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溢于言表。东方朔洒脱不羁,但是这首诫子诗中的他却与普通的父亲没有分别。
《骄儿诗》(节选)
唐李商隐
爷昔好读书,恳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街。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李商隐才高未用,一生沉沦下僚。他不希望儿子学自己的样子,希望他学兵法,长大为国安边,有所建树。诗的大部分篇幅写儿子,惬意自豪之情溢于笔端;写自己篇幅虽不多,但感慨弥深,自嘲自怨,深寓怀才不遇之悲愤。
纯用白描,笔端充满感情。轻怜爱抚之中时露幽默,后面却饱含着的沉沦不遇之泪,也许可以用“含泪的微笑”来形容。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特别注意用诗书教子,曾明确告诉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而他写的这首诗告诫孩子的是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这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文字极为朴实,感情却极为真挚。而读到这首诗的读者,也能从诗中得到启发,教育作用不言自明。
《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清郑燮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身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了这首诗。
贫困如斯,却气节如此,后人吟咏已然心折不已,女儿女婿更当为之骄傲。如此家风传世,郑板桥当真没有折没了历史上的美名。
《又示宗武》
唐代杜甫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诗中包含着杜甫对孩子的无限期望。他看到宗武学习作诗,兴奋之余,叮嘱孩子学习要专心,不要玩物丧志,生活要有节律,还要勤学经典,以先贤为楷模,持之以恒。
作为已经名动四方的诗人,看到儿子有望继承自己的衣钵,杜甫内心的欣慰和喜悦可想而知。
《寄东鲁二稚子》(节选)
唐李白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寄东鲁二稚子》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游览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因思念东鲁兖州(今山东济宁)家中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而创作的诗篇。
此诗形同一封家书,语言朴素,笔触细腻,由眼前景,遥及寄居东鲁的儿女,感情真挚,充满关爱,抒发了浓烈而真切的儿女亲情。
《洗儿》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愿孩儿愚与鲁,无忧无虑到公卿。
旧俗,婴儿出生后三日或满月时替其洗身,称“洗儿” 每个人生养孩子都希望他们能聪明,我却因为太聪明而被聪明耽误了一生。只希望自己的儿子愚笨迟钝,没有灾难,没有祸患,而做到公卿。
茹志鹃 江苏文艺出版社 1124
大姐(张爱珍)——小凤儿——小(张爱珍)——蒋
茹志鹃从写一个普通人物,上升到对这一类甚至是全体女性的关怀,也体现她们的主体意识和进步求新的勇气。
大姐是小凤儿吗?这不重要,但正是因为存在过小凤儿这样受压迫、遭伤害的女性,才激发了更多的勇士来面对、反抗这一切。
我觉得茹志鹃很神奇,这篇小说和《高高的白杨树》同样写于1959年,但视角的选择已然不同,表现的人物也转换到男性身上——老大爷。
更多的是通过解放军战士需要渡河时,老百姓本很在意的粮食和土地也心甘情愿作为牺牲,来帮助他们渡河。这才是军民鱼水情。
何大妈如愿了,阿永如愿了,阿英如愿了,这是三代人的小小愿望,也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如愿。
何大妈丧夫,独自抚养儿子,为了赚钱养家,只能将半大的孩子关在房里满地爬,凭着本能吃冷饭、哭喊、睡觉,深夜才回到家,而当时哄儿子用的最多的便是“等妈妈领了工资就给你买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这是一个期许,也是一个诺言,更是一种对新时代的盼望。
何大妈终于将儿子抚养成人,有孙女,有经济来源,按理说可以享清福。但她厌恶这样的说法,她到生产间工作,做着小组长,有许多事可以忙前忙后,倒也找到自己的寄托和价值,也希望这样的做法能得到晚辈的理解,但晚辈更多是敷衍式的、附和式的应答。也因为何大妈对这个事情过于敏感。
最后是带阿英出门工作,阿英吵着要苹果,这一个苹果,就显出了种种往事,令人动容,还有梦中出现的小奶狗,多么美好。
这是作者心理空间的一种诗意,自然,恬静,是对胜利后新生活的向往和记录。
2020227
大跃进运动背景下的静兰、明生夫妇悄然感受到对方情感的嬗变,传递了奉献自我价值及意义的力量,起初的静兰视阈狭窄,目光所及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无法理解明生的“随便”和专注于打叉揉皱的纸张,似以为这是婚姻的异变,是明生心弦脱轨的证明。然而在生产福利合作社日常开会期间,静兰难得的注目和倾听,受到了集体力量及凝聚力的感化,不知不觉间极为关注生产任务,脑海里的七天一万只促使她和朱大姐共同试验、制造剥胶质线皮的机器,渐渐地天平秤砣由两个孩子和明生的饮食照顾移向了合适橡皮圈的寻找及改造,一闪而过的挂念使她跑回家,邻人及孩子的言语无形中施予压力,当然这是主体主动承担、包揽的责任感所致。最后明生来到工厂,简单的言语道出简单的方式,一个大难题似乎就此解决。小说没有揭示和记录最终生产任务的完成与否,相反,着力于明生与静兰双方情感的递变和共振,对集体工作的付出和热情如磁石般吸引着夫妇俩。茹志鹃浅浅淡淡地叙述了一个“静兰”受生产合作社影响而主动自我改造的过程,是女性主体意识显现光芒的一次绽放。朱大姐与静兰的对比,夫妇俩前后婚姻的对比,其实使得静兰这个女性形象更为丰富动人,平凡者的嬗变更为激荡人心。
阿舒娘不断输出的一句“不懂人事不知愁”伴随着阿舒的一举一动,“我”在老书记的描述中有了对阿舒的第一轮廓描摹,也感受到阿舒的温暖,但这样善良、可爱的十七岁小学生似乎并不能全然被接受、概括为“好孩子”。评判的标准还来源于对集体生产劳动的贡献值及对公社情况的了解与把握,所以参加完一次公社党委召开党团员积极分子大会后的阿舒变得更为积极进取,意欲借船罱泥而被评价为“不懂人事不知愁”已然不受“我”的认可;而后捞菱藤的努力终于使得惯常的话语破例留在喉咙里。由此可见阿舒的主体成长历程及对获取自我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追求。
阿舒和谭婶婶很像,作为干部第一次接收到来自夏奶奶和阿芹的意见,意欲解释又被老书记阻止,心里的不满和失落困扰着她,迷茫于自我价值的无处发挥和疑惑于任何事情都妥当安排,自己不被需要的感受更加惹她焦灼,在奔走中发觉老书记的工作完满而合理,却从未接受表扬,渐渐情感发生嬗变与升华,个人的意义发挥到将近极限顶峰时,便会有更高层次的标准施予。这是女性对自我意识的觉察与坚守,对主体价值的追寻与完善。
(急!读完茹志娟的《百合花》,你觉得小说的结尾为什么使人感动?
<百合花》的结尾,那个年青媳妇“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著那个破洞”就体现了她对于已经牺牲的通讯员的悔意与尊敬,所以之后这个年青媳妇把自己陪嫁的那床新被子给通讯员垫棺材也就把这种感情发展到了高峰。
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对于生命而言,无论是爱与同情,还是花香荆棘都是充实生活的种种。这些东西要在文章中表达出来,需要有不同的对策。
百合花 茹志娟运用了前后呼应,细节描写,将单纯的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军民鱼水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小通讯员面对着手榴弹,为了人民安全,奋不顾身,塑造了一个英雄形象,而新媳妇本来羞涩,因为对他的崇敬而不羞涩,使文章结尾出体现的军民鱼水情,解放军对人民无私奉献形象展现,因此感人至深
自己的理解······包涵啊
你可以看看矛盾的评论,结合一下就懂了
我们老师说是:细节描写使读者心灵共鸣,给人心里一种震撼,才会感人
茹志娟百合花我们需要名次解释……
茹志娟的《百合花》作者为何以“百合花”为题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是联络着人物之间的关系一条重要线索线索。故事的后两部分,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的。而被子上白色的百合花正好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洁白无暇的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感的化身。
茹志娟小说百合花的简介,两百字就好…百合花刻画了小媳妇和小战士两个经典形象,展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百合花突破了当时高大全的框架,显示出清新俊遗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以平凡而动人的军民关系揭示出革命战士崇高的灵魂的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内心茹志鹃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重视细节的运用。《百合花》的语言,不论作者的叙述,景物的描写,人物的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
茹志娟《百合花》的故事梗概
《百合花》描述的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战场。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在战争爆发前被安排到前线包扎所,由小战士护送——一个十九岁的农村青年,不善言辞,特别的纯朴善良。在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无论是与我的相伴而行,还是借被子的情节都突出了小战士怯于女性,以及与两个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的变化。没有太多的笔墨描写小战士的动作,只有他和两个女性的交往以及神态的变化,再就是他的衣裳上的破布片,放在石头上的馍馍。在对小战士牺牲的描写时,作者避开了当时盛D
茹志娟的《百合花》解读及参考文献战争小说与人性美:《百合花》
茹志鹃是50年代少数几个用短篇小说的形式来描写战争的作家之一。短小斧致的结构与细腻独特的视角浑然而一体,体现出这位女性作家独有的明朗秀丽风格。这位在1943年参加新四军部队文工团的女作家,对战争的关怀和理解都别具一格,她似乎并不在意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进退胜败,而专注于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与交流。
短篇小说《百合花》写作于1958年初春,正是“反右”斗争的 时期,许多作家知识分子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作家本人在当时的时代环境里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抑,在高度政治化的时代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相比之下,战争硝烟之中的淳朴真挚的人际关系则更加令人怀恋。“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作者的写作动机是想借对战争年代圣洁的人际情感的回忆和赞美,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它显然是一篇不合时宜的作品,由此它在问世前的曲折遭遇也就可以理解了,当茹志鹃把《百合花》寄给许多刊物时,一再遭到退稿,其理由是“感情阴暗,不能发表”。这样几经周折,终于发表在《延河》杂志上,后经时任文化部长的茅盾的赞扬,才开始受到评论界的重视。
《百合花》的清淡、精致、美丽,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它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部队一个年轻的通讯员与一个才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作家的创作目的很明确也很坚定,那就是表现战争中令人难忘的、而且只有战争中才有的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与通过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因此,作品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战争的枪林弹雨只是为了烘托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通过生活的侧面写生活中的普通人,写日常生活中的“家务事”、“儿女情”,这是茹志鹃一生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百合花》是她早期作品,虽然写的是战争,却已经包含了刻画普通人的感情世界的美学追求。那两个连名字也没有的小通讯员和农村新媳妇都是这样的普通人。在当时提倡写“英雄人物”的战争文化背景下,茹志鹃有意识地不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写成“英雄”,或者说是不把他们当作“英雄人物”来写,这是与她对“英雄”艺术形象的认识直接相关。在她的眼里,英雄应该与平常的人是一样的,战斗英雄只有在战斗时才是英雄,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就是平常的人,也会脸红,也会带有女孩儿的忸怩姿态,他们所谈的也只不过是些家常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通讯员也可以说是一位英雄。由于作家避开了战斗场面,她就不用去写他的英雄行为,而只是写他平常的一面。她还认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是能够站立得起来的艺术形象,然后才谈得上是不是“英雄” 如果把小通讯员当作“英雄”来写,那就得写他的英雄事迹,突出他在战场上勇猛的一面,小说叙事者只能与“英雄”的同行,不断发现他的优秀品质,也只能成为“唱颂歌、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按当时审美习惯,作家是不可以让新媳妇随便笑话“英雄”的,虽然“英雄”可能有暂时的失败(如借不到被子),但受到嘲笑却会有损于“英雄”形象。所以,作家有意回避对英雄形象的正面塑造,只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美学风格而不受当时流行的创作思潮所左右,这正是茹志鹃的可贵之处。
由于作家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小说里的主要人物身上的美好情感都得到了自由充分的表现。小说主要刻画的是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两者之间穿针引线的是小说叙事人“我” 这篇小说引人注目的叙事特色就是女性视角,即“我”是个有强烈性别意识的角色,一开始就写在战争爆发前,因为“我”是女性,才被团长安排到前沿包扎所,才引出了小通讯员的护送。小通讯员是个刚参军一年,只有十九岁的农村青年,质朴憨厚、不善言辞,特别怯于与异性的交往。为了突出他的后一特点,作者用较大篇幅描写了他与“我”和新媳妇两位女性的关系。在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是初步展示小通讯员的性格的重要阶段。作者有意地把这段行军路程安排在白天而不是夜晚,安排在总攻之前而不是炮声呼啸的战斗之中,使得小通讯员不愿与女性接近的个性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微微有些女性特有的撒娇,如走不动路啦,主动与小通讯员认老乡啦,甚至带有挑衅性地问他娶媳妇没有等等,表现出一种战争年代思想感情开放的新女性特有的“泼辣”,以反衬小通讯员的外表腼腆淳朴和内心荡漾著对女性的喜悦。小说写了这么一个情节:小通讯员完成了任务(护送“我”与借被子)后要回团部,他对这次与女性接触的经历充满兴奋和感激。作家这样写道:
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了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
几乎没有任何议论和解说,小通讯员的一系列动作和那枝不知何时插在枪筒里的小花,已经把一种性格的形象活泼泼地表现出来。 新媳妇的出现是在小通讯员的形象初步定型之后,作品通过小通讯员借不到被子引出了新媳妇的形象,并成功地将作品的重心转移到新媳妇身上。新媳妇的出场十分自然而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的 ,正好与结尾时的庄严肃穆形成强烈的对比:
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著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著嘴唇,好象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新媳妇的性格塑造,是通过她与小通讯员的关系,或者说是以小通讯员的最后牺牲为代价来完成的。起先是代表部队去向老百姓借被子,小通讯员去了,她不借,而“我”去了,她就借了。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对小通讯员已有的了解想象当时两人初次接触的“窘状” 她心里觉得委屈了小通讯员,所以当小通讯员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把衣服的肩膀处挂了一个口子时,“那新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只有女性才会对衣服上的破口子那么敏感,这个口子就永远地留在了新媳妇心上。因此,当她从众多的伤员中一眼就看见那个露著的大洞时,立即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作品写道: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完全消失了,只是庄严而虔诚的给他拭著身子,……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线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通讯员的心脏,默默的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 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象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的、密密的缝著那个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的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的缝。
作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反复渲染小通讯员肩上那个破洞,一步步把新媳妇的感情闸门开启,也一步步把作品推向了 。当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要动手揭掉小通讯员身上那床被子时,新媳妇的感情终于爆发出来。作者用了一连串与新媳妇刚出场时感 彩截然不同的词汇:“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气汹汹的嚷了半句”等,然后,为她心目中的“英雄”盖上了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作者正是通过这条精心设计和挑选的有着“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的被子,最终完成了作者对战争中的
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歌赞。
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这篇小说常为人称道的艺术特色,但这篇小说在叙事上的特色却很少被注意到。从结构上说,两个主人公是被言说者,他们的心理世界是通过叙事者“我”的眼睛看出来或感受到的,所以“我”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小说前三分之一是写“我”眼睛里的小通讯员形象,中间三分之一还是写“我”眼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而他们俩唯一的一次单独接触则完全被虚写,读者并不知道新媳妇对通讯员的真实态度。直到小说的最后三分之一的篇幅里,小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的感情才汹涌澎湃地爆发。但读者读到这里并不会感到突兀,似乎只有这样表现才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这种读者心理上的逻辑,却是由“我”来完成的。小说写了一个小通讯员衣服被挂破的细节,这个细节先是出现在“我”的眼睛里:“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而新媳妇对那个破口子有什么想法并没有正面表达。可是当通讯员的尸体出现时,新媳妇正是从那破口子上认出了他。这以后,“我”反而退到了很不重要的位置上,重彩放在描写新媳妇缝衣服上面。这似乎是一个暗示:“我”眼中看到通讯员肩上的破口子而引起的“后悔”,也就是新媳妇心里的“后悔”,表面上叙事人在写自己对小通讯员的感想,其实是暗示了新媳妇的内心世界。虽然小说没有正面写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心里感觉,但叙事人的心理活动却处处起到了借代的修辞作用。以此类推,小说前三分之一写"我"眼中的小通讯员,也不仅仅是一般的介绍人物,而是通过"我"对小通讯员的接触方式和感想,读者可以联想到小说虚写的那个新媳妇与小通讯员初次接触的场面以及新媳妇对他的感想,有了这种借代作用,才会有新媳妇一出场时"笑个不停"的暗示。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来表达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感情交流,显得含蓄优美,令人回味。
50、60年代的战争小说多以英雄人物的成长为主线贯穿全文,
文学精神是一个时期文学主体的思想意义、审美精神、价值取向、的再现;文学主体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人生态度的反映。
文学精神的基本特征:
一:文学主体的思想意义、审美精神、价值取向、的再现。
二:文学主体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人生态度的反映。
“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4月党中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4月28日,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5月2日, 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
急求一篇对茹志娟的《百合花》的书评(200浅析茹志娟《百合花》的艺术风格
《百合花》写于战争年代,故事发生在1946年中秋节,主要人物是小通讯员,新媳妇,我。解读《百合花》,分析茹志娟写作的艺术风格,感受茹志娟在战争年代以独特的视角诠释战争,人性。我们仿佛闻到百合花的香气自书中隐现。
(一)独特的取材艺术
小说并未正面表现战斗的巨集伟场面,而用精细的笔墨集中描绘了三幅日常情景,选取了战争中的一个个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来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使故事充满生活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人物鲜活并且历历在目。
第一个场景:小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小通讯员送我时,因为“我”是个女同志 ,就撒开大步,把“我”撂下几丈远;在我走不动的时候,很自动的站下来等;在路上休息时他背向着“我”得远远的,对“我”随便问及的一些家常话羞红了脸 ,甚至憋了一头大汗; 在第一个场景中里,从小通讯员护送我路上的动态以及与我对话的过程中,体现了小通讯员纯真、善良、憨厚、木讷的性格。
第二个场景:小通讯员和我分头去借被子,认识了新媳妇。小通讯员在新媳妇处碰了钉子,我怕他得罪了老百姓,叫他带我去看看时,他却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这个片段刻画了小通讯员耿直、有点小孩脾气却又开通的性格特征。而借到被子后,了解到这被子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时,他觉得不合适,心里很过意不去,皱着眉,默默看着被子,要把被子送回去则更表现出小通讯员为人着想,可爱,傻乎乎的性格。
第三个场景:小通讯员救人牺牲后,新媳妇仔细为他缝补衣服上的破洞,并将自己撒满“百合花”的被子盖在小通讯员身上。在战斗中,当敌人投下手榴弹在人缝里冒着烟乱转时,小通讯员临危不惧 ,毫不犹豫地扑在手榴弹上,为保护群众献出了他宝贵而年轻的生命。体现了小通讯员高贵的自我牺牲精神。也从侧面表现出战争场面的惨烈。
(二)独特的人物形象
《百合花》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塑造了一个跟以往的小说不同的英雄形象,《百合花》中英勇牺牲的英雄不是强壮有力,英俊潇洒,学识渊博的大人物,而是一个腼腆。憨厚,稚气,可爱,纯真的小通讯员,十九岁,没娶媳妇,参加革命以前在家帮人拖毛竹。 这是多么强烈的反差!让人眼前一亮。原来英雄事迹不只是发生在伟大的人物身上。平平凡凡甚至有点傻气的小通讯员也能成为英雄!
“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 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
门板上的重伤员正是我们这位高大而年轻的通讯员。他安详地阖着眼,灰黄的脸色,已停止了呼吸。这一刻,小通讯员的形象伟岸挺立,高耸入云!这是个伟大的平民小英雄!
(三)独特的表现手法
《百合花》运用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节描写传达人物内心的律动,刻画人物形象。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我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个细微的行为习惯的描写让我们知道小通讯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青年人,乐观的面对生活。
“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背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的红被子多处出现在文中。百合花,独特的象征寓意——小通讯员如百合花一 样纯洁!
“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 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他已走远,但还见他肩上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他安详地阖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著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破洞在文中是一个引子。因为小通讯员的腼腆的性格而撕破了衣服,挂下一片布来,因为那片布,让我认出小通讯员!而新媳妇因为小通讯员舍己为人为庄严的他缝衣服。
(四)独特的语言风格
茹志娟的语言风格是清新、俊逸。1958 年《百合花》在《延河》第 3 期发表不久 ,就得到茅盾等我国当代文学大家的高度评价。茅盾说:“我认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中间最使我满意 ,也是最使我感动的一篇。”一五千多字中,作者委婉、柔美、细腻 ,色彩柔和而浓烈 ,调子优美而不高亢地讲述一个关于小通讯员舍己救人的故事。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欧文彬把这种叙述风格比喻为“一朵纯洁美丽的鲜花”评价这部作品:“色彩雅致 ,香气清幽 ,韵味深长。”
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的的象征意义本文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这是题目的形;更重要的是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必须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你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这是小说之神.
请问茹志娟的《百合花》文集里收录了哪些小说?一、关大妈
二、妯娌
三、鱼圩边
四、黎明前的故事
五、新当选的团支书
六、百合花
七、高高的白杨树
八、澄河边上
九、如愿
十、春暖时节
十一、里程
十二、静静的产院
十三、三走严庄
十四、同志之间
十五、阿舒
十六、第二步
十七、逝去的夜
十八、回头卒
十九、后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